1第一章--印刷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印刷设计第一章

图1-7唐代王阶刻的《金刚经》首页
雕版印刷的过程,是在木板上雕刻文字和图像,再 经过刷墨、铺纸、压力后所得到的一个复制品的工艺过 程。材料一般采用硬度较强的木材,通过锯开、刨平、 刷*强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贴在木板上,文字图 像朝下,待干燥后再雕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及图像,经 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后得到正写的文字图像印 刷制品o
活字印刷
图1-13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
元代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王祯在发明木活字的基础上,又发明了转轮 排字架,将木制的单字分别排放在韵轮和杂字轮两个转轮排字盘上,在排版时, 一人按文稿内容念出字韵,另一个人在两个转轮间按字韵拣字,大大减轻了劳动 强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宋代的木活字排版法如图1-14所示。尤其重要的是 王祯将制造木活字、拣字、排字、印刷的全部过程都系统地总结和记载下来,并 编写成一本《造活字印书法》,这本书是世界上最早讲述活字印刷术的专门文 献。明清两代木活字非常流行,清政府曾用木活字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2 300多卷。明孝宗弘治年间(15世纪末期),无锡人华燧首创铜活字,并使用 铜活字印制了《宋诸臣奏议》等书籍,也是现存最早的铜活字的书本。元代蝴 蝶装书籍《梦溪笔谈》如图1-15所示。印刷术发明以后,从公元7世纪开始,留学派、回国人士通过贸易等途径, 将印刷技术传播到国外。中国的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 重要影响,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节 印刷的分类
现根据印版情况、色彩要求、印刷产品用途等要素进行以下分类。 一、印版分类 1.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属于直接印刷,如图1-26所示。凸版印刷主要使用铅活字组成的活版,便于校版和改版,成本比较低,对纸张的要求也不高,粗糙的纸 面也能进行印刷,损耗率相对也很少。但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较严重,适应小幅面印刷,不适合大幅面印 刷,更不适宜彩色连续调为主的产品。到20至今还在采用凸版印刷技术 的,只有以感光树脂为原料制成的柔性版,针对包装产品和报纸印刷。
印刷技术

印刷技术印刷技术是指通过印刷工艺及设备,将文字、图形等信息转移至印刷材料上的一种技术。
自古以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
本文将从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应用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介绍印刷技术的相关内容。
印刷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雕版印刷。
在中国,早在公元5世纪,南朝梁时期的刘孝标就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开启了印刷技术的先河。
而在西方,印刷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德国,当时出现了著名的创新家古腾堡,他发明了可移动的金属活字,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工艺和印刷设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完善。
从最初的雕版印刷到后来的凸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胶印印刷等多种印刷工艺相继诞生,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印刷设备的改进也使得印刷过程更加高效、精确和环保。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控制、数码印刷、喷墨印刷等新的技术手段,使得印刷产品的质量得以大幅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报纸、书籍、杂志,到海报、广告、画册,印刷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印刷技术也在包装、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印刷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将信息传递给人们,更是通过印刷品的视觉效果和质感营造出良好的消费体验,为商品的销售和市场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印刷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环境问题。
传统的印刷过程中使用的油墨和化学品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印刷废纸的处理也是一个难题。
因此,如何在印刷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印刷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其次是数字化技术的冲击。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获取信息,从而降低了对印刷品的需求。
这对传统印刷业来说,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为印刷技术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契机。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印刷技术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新型材料的应用将使得印刷品具备更多的功能性和可变性。
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印刷技术发展简史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印刷工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四年制本科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参考时数:40学时)一、课程代码:5215311二、课程的性质、任务本课程为印刷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印刷技术的全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印刷复制的基本原理,明了常用印刷设备在印刷复制过程中的地位和应用,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印刷工艺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的要求:1.了解印刷技术发展史及印刷技术发展的动态;2.了解制版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和使用设备;3.了解平、凸、凹、孔及特种印刷的工艺及印刷机的类别、特性;4.了解纸张、油墨及印前设计、制版印刷及印后加工等基本知识;5.了解印刷品质量检查的方法。
四.教材选用:《印刷概论》冯瑞乾编着,印刷工业出版社参考书目:1)、《印刷工艺设计》刘丽编着,湖北美术出版社2)、《数字印刷技术》刘全香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3)、《现代网版印刷工艺》郑德海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4)、《胶版印刷工艺原理》刘昕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简史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约在1300年前,我国发明了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祖先智慧的结晶,有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
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第一节:印刷术的起源一、文字的产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有了文字,语言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文字产生的过程:“结绳记事”、“刻木记事”—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也称金文、钟鼎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南北朝、唐、末、元、明、清的楷、行、草书—简化字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从“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开始的。
《印刷技术发展史》课件

印刷技术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项创造。印刷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出版和传 播的方式,而且对世界历史和文化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刷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印刷术
早在公元前220年,中国就已经有了丝绸和纸张。 汉朝时期,出现了一种叫做“木版印刷”的印刷世纪, 德国人谷登堡就发明了第一个活字印刷术。
3
印刷技术的局限性与挑战
印刷技术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仍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
结论
印刷技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印刷技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印刷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印刷技术将会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A Brief History of Printing | Bureau of Engraving and Printing. (n.d.). Retrieved November 2, 2021, from https:///history-printing.
亚麻纸的发明
18世纪,法国发明了亚麻纸,这种新型纸张比之 前的棉纸和麻纸更适合印刷。
胶印印刷术的出现
1860年,法国人发明了胶印印刷术。20世纪中 期,胶印印刷术成为了主流的印刷方法。
印刷技术的现状
1
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字印刷和三维印刷是未来印刷技术的趋势。
2
印刷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印刷技术覆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政治、宗教、商业、文化等等。
铜版印刷术的发明
16世纪,欧洲人发明了铜版印刷术。铜版印刷是通 过将文字和图形雕刻在铜版上,然后在上面涂油墨。
印刷技术的改进与普及
平版印刷术的使用
19世纪,平版印刷术的使用成为一种主流的印刷 方法。
1第一章--印刷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17
第三节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宋代(公元1041~1048年)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 刷,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毕昇印刷术的工艺流程:活字的制作、拣字、排版、还 字等。
优点: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 节约材料等。
高分子化学、信息科学等) 70年代,感光树脂凸版、PS版普及 80年代,电分机和整页拼版系统以及汉字信息处理及激光照排工艺 90年代,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90年代后期,计算机直接制版
.
27
第六节 我国印刷工业的发展
我国印刷业的现状
(1)印刷业经济规模 各类印刷企业152000多家 从业人员300多万人 总产值2000亿元以上 ( 2)印刷业市场 竞争激烈 (3)非纸媒体的竞争
语言 → 结绳记事 → 刻木记事 →
象形文字
.
3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中国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 文→
篆 文→
隶 书→
楷 书→
.
4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一、印刷术发明的土壤
象形文字难刻难认,易混易错,而且本源于形,表意有限, 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经历了简化、统一的 演进过程,又加入了大量的以依从声音、附会含义为造字准则的 形声字和会意字,才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流行的汉字。
缺点:由胶泥制成,极容易破碎,难持久。
.
18
第三节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胶泥印刷版
.
19
第三节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公元(1297~1298年)王祯发明 了木活字印刷。
《印刷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印刷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1888课程负责人:万晓霞课程中文名称:印刷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Printing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2课程学时数:36授课对象:印刷工程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本课程对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现代印刷工业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概述,主要讲授印刷学科所涵盖的技术范畴,包括印刷的基本知识,印刷工艺技术的基本理论,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制版、印刷工艺流程、印后加工、印刷质量控制、印刷技术标准化、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等内容。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印刷专业基本术语、技术知识。
通过精品课程网站的互动栏目、观看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讨论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所涉及的技术基础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对专业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同时也可以丰富印刷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拓宽视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历史与学科前沿熟悉印刷技术发展里程中不同阶段的标志性技术,了解图像传播的概念和范畴,了解现代印刷、出版的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及其发展趋势;掌握印刷工业的分类、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了解所涉及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
作业1:简述印刷技术发展历史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及未来发展的学科前沿。
第二章印刷综论掌握印刷的基本要素;熟悉印刷方式的分类并掌握各种方式的印刷工艺流程;重点掌握不同印刷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实验课程1-1:如何查找印刷有关的资料和网络资源的利用、PPT制作要求(在实验室完成)实验课程1-2:印刷企业生产实录(报告厅内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文件,实验指导老师或者助教现场讲解)作业2:不同的印刷方式的分类标准是什么?不同的印刷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辨别不同的印刷品所采用的印刷方式?作业3:针对印刷发展趋势,选择课堂中提到的10种发展模式,任选3种做详细的分析与说明。
第一章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画图记事
画图是文字的原始形状
象形文字
经过相当长的习惯、修改、约定、规范的演进 过程,产生了以字像物形的文字
印刷术就是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起源
文字的发展
甲骨文(殷商)---金文、钟鼎文(周至春秋、战国)---小篆(秦)---隶 书(汉)---楷书、行书、草书(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简化字
中国印刷工业的发展
特点是包装印刷
中国印刷工业的形成较晚,21世纪的印刷产值主要 部分是包装印刷业。由于当代信息传播手段多样 化,电视网络,电子书,都在压缩书刊的市场, 当然书刊报纸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个别产品上 也会有所发展,但是总趋势是低速甚至降速发展.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
• 21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图像处理技术的加强,使得印刷向数字化、 网络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印刷术的起源
三、印刷术发明的萌芽
印=盖印+拓碑
唐代对大量书籍的社会需求成为印刷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阴文与阳文
反刻文字得到正字。
表面凹下的文 字或图案。采 用模印或刻划 的方法,形成 低于器物平面 的文字或图案。
阴刻
阳刻
表面凸起的文 字或者图案。 采用模印、刀 刻、笔堆等方 法,出现高出 器物平面文字 图案等。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是最早的印刷术,由盖印和拓石两种方法发展形成的,反刻阳文。
发明
工艺流程:制作木板——原文或图稿写在薄纸上(版样)——反贴在木板 上——雕刻——墨汁刷雕版——覆盖白纸轻刷——印刷完成——装订
雕版印刷
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中发现的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 的《金刚经》轴卷。《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起记 载的印刷品。
印刷术的起源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印刷术起源,掌握印 刷术发明的3个条件 • 重点:印刷术发明的3个条件 • 难点:盖印和拓石
• 印刷术发明的三个条件: • 1、复制什么东西,要能传达给别人,文字 出现解决了这问题。 • 2、文字要书写出来,要有实体方可复制, 笔、墨、纸的出现解决了此问题。 • 3、通过什么来复制文字,盖印、拓石的出 现解决了此问题。
•
• 5、石碑上镌刻文字为拓石 • 6、1、文字(汉字)的发明为印刷术发明提供 了前提条件 • 2、笔墨纸的出现为印刷术发明提供了物质 基础 • 3、盖印、拓石的出现为印刷术发明提供了 技术基础。
• 作业:第二页
一、文字的产生 (/p-88718501.html)
• 1、我国的汉字是从古代的结绳、刻木记事开始的, 后来经过绘画记事逐渐形成了象形文字。 • 2、汉字的字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总在不断的变 化,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行书、草书、简化字。(中国古代占卜时用的龟甲和 中国古代占卜时用的龟甲 龟甲和
二、笔墨纸的发明
• 甲骨、青铜器、竹简、石头、绢→纸(东 纸 汉蔡伦) 汉蔡伦)
• 刻刀、毛笔(公元前3~4世纪) 刻刀、毛笔(公元前 ~ 世纪 世纪)
• 朱砂、石墨、漆、墨鱼墨汁→松烟墨 朱砂、石墨、 墨鱼墨汁 松烟墨
• 笔墨纸的发明为文字的存留创造了必要的 物质基础,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物质基 础 (/book/books/print/pri nting/1z/1j2.htm印刷发展史)
兽骨 。其中龟甲又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又称 其中龟甲又称为卜甲 多用龟的腹甲; 卜甲, 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 虎骨及人骨。 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卜 甲和卜骨, 甲和卜骨,合称为甲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古的汉字字体——甲骨文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钟鼎文字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
物质基础:纸、笔、墨
蔡侯纸→ 战国笔
→
烟炱墨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三、印刷术发明的萌芽
技术条件:盖印
拓石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盖印
春秋战国时的印章
盖印
秦汉时期的印鉴
拓石
汉熹平石经残石
拓石
梁武帝时的反书倒读石刻
90年代,彩色桌面出版系统
90年代后期,计算机直接制版
第六节 我国印刷工业的发展
我国印刷业的现状
(1)印刷业经济规模 各类印刷企业152000多家 从业人员300多万人 总产值2000亿元以上 竞争激烈 (4)印刷业结构 低档单色生产能力过剩,高档多色生产能力不 足 现代经营观念淡薄,管理不规范,劳动生产率 低下 (5)印刷技术和装备领域将出现一场新革命 (6)实行特种行业管理
( 2)印刷业市场 (3)非纸媒体的竞争
第七节 世界印刷业的现状
进入电子和的世界
印刷品的需求日益繁杂多样 印刷设备愈来愈先进
自动化程度加强
印刷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彩色印刷品比重迅速增加
胶印印刷占主导
柔性版印刷逐步发展 印后加工自动化程度更高
21世纪印刷业发展趋势
印刷产业的技术进步
印刷技术
目录
第一章 印刷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第三节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第四节 我国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 第五节 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 第六节 我国印刷工业的发展 第七节 世界印刷业现状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一、印刷术发明的土壤 前提:文字的产生
生产和处理方式从模拟流程转向数字流程 媒体由物理媒体转向数字媒体 存储方式从仓库存储转向高密数字存储方式 传输方式从交通运输转向网络运输 生产从单一环节转向系统整合 印刷生产和服务从局域转向广域 从针对大众化需求的大量生产转向针对
个性化需求的按需生产
从先生产后销售转向先销售后生产
第三节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宋代(公元1041~1048年)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 毕昇印刷术的工艺流程:活字的制作、拣字、排版、还 字等。 优点: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 节约材料等。 缺点:由胶泥制成,极容易破碎,难持久。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第三节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胶泥印刷版
第三节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公元(1297~1298年)王祯发明了 元代王祯发明的轮转排字架。
木活字印刷。
明代无锡人华燧,首创了铜活字印
刷术。
元代王祯发明的轮转排字架
第四节 我国活字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
公元7世纪,朝鲜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印刷术。 公元770年,日本最早的印刷品《无垢净光经根本陀罗尼》。 中国印刷术流入越南及东南亚各国。 13世纪,中国印刷术流入当时东西方交通枢纽伊朗。
语言 → 结绳记事 → 刻木记金 篆 隶 文→ 文→ 书→
楷
书→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一、印刷术发明的土壤
象形文字难刻难认,易混易错,而且本源于形,表意有限,
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经历了简化、统一的 演进过程,又加入了大量的以依从声音、附会含义为造字准则的 形声字和会意字,才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流行的汉字。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
唐代王阶木刻《金刚经》首页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木刻印刷版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古代用于印纸币的雕版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官方的刻印工程——刻印《九经》 宋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⑴ 产生了一种适于手工刊刻的手写体 ⑵ 印刷、装帧形式上由转轴到册页 ⑶ 发明了彩色套印术 ⑷ 发明了蜡版印刷
因茨印制的《四十二行圣经》,后人称之为《谷登堡圣经》。
第六节 我国印刷工业的发展
最早的印刷机——木质印刷机
谷登堡
《谷登堡圣经》
第六节 我国印刷工业的发展
近代印刷术的产生与演进
公元1440~1448年,谷登堡创建铅活字印刷术(铅合金活字、脂肪 性油墨、印刷机) 1845年,德国生产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机,开始印刷技术机械化过程 20世纪50年代,进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采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高分子化学、信息科学等) 70年代,感光树脂凸版、PS版普及 80年代,电分机和整页拼版系统以及汉字信息处理及激光照排工艺
15世纪中叶,他开始致力于活字印刷的发明研究。鉴于制小号的木活字有困难,遂
选用金属材料,主要是含锑的铅锡合金。铅、锡、锑合金可以提高活字的硬度。并确定 了三种金属含量的配比。他还发明了铸字盒、冲压字模、铸造活字的铅合金、木制印刷
机、印刷油墨和一整套印刷工艺 。 他生前排印的最为著名的作品是1454年前后在美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一、印刷术发明的土壤
流传到今的最古老的字体是甲骨文,那是用尖石在龟甲、
兽骨上刻划下来的象形文字,时代约在殷商。 稍后,到了周代至春秋战国时代,则出现了熔铸于青铜 器上的类似文字,叫金文或钟鼎文。 秦朝,天下一统,文字也较前有更大的改进:废止异体 文字,确认小篆为标准字体 。秦末又由小篆演变为隶书。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四、印刷术发明的社会背景
唐朝 经济繁荣、商业兴盛; 科举取仕、提倡读书; → 盛行佛教、流行经文。 书籍需求大大增加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以木刻版形式出现于唐朝初期。 宋代的雕版印刷已遍及全国。
→
唐初贞观十年,梓行《女则》十篇,
为雕版印刷之始。
第二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第五节 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
现代印刷术的演进
古代印刷术由我国流传到世界各国, 现代印刷术(以谷登堡发明的铅活字为代表)则由西方传入我国。
第五节 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
古登堡现代印刷术
现代印刷过程有四大要素,即活字、排版、印刷机本身的所需的油墨,以及印刷材
料,如纸张。再续多年以前,中国已经发明了造纸,而在谷登堡之前,造纸术已在欧洲 广泛传播,这为谷登堡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所以有些工作在谷登堡之前已经完成,但是 他发明进行了重大的改进。例如:他发明了铸字盒铸造活字的合金、冲压字模,以及油 脂型印刷油墨。 他是一位伟大的印刷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