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馆学习手册以及任务单
中国流动科技馆展览手册

“体验科学”中国流动科技馆展览手册指导单位: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展览策划与监制: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品设计与制作: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2011年5月目录一. 展览概述 (2)二. 场地及人员要求 (4)三. 展品目录 (4)四. 展品介绍 (6)一. 展览概述:以“体验科学”为主题的流动科技馆,是中国科学技术馆为深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支持全国范围内科技馆建设不足地区专门开发的项目,由中国科技馆设计团队精心规划,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在全国各地巡展的方式进行展出,使没有科技馆地区的孩子们也能享受这种快乐的学习方式。
“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生命奥秘”、“数学魅力”五个主题展区的40余件展品与科学表演相结合,为大家提供了体验科学的情境,希望观众能在体验中产生兴趣,在探索中提出疑问,在发现中了解原理,在思考中启迪智慧。
1.声光体验声音和光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其客观规律的认知、探索和思考。
“声光体验”展区通过展示声音和光的现象与特性,启发观众认知现象背后的规律。
参与者通过互动展品和趣味的体验方式,增加对声音与光特性的认知与规律的探索,感悟展品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的深刻内涵,感受其中的智慧,启发参与者的灵感和哲思。
领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从而激发参与者探索声、光奥妙的兴趣和热情。
2.电磁探秘电磁现象奇异而美妙,很早便吸引着人类对其进行着不辍的探索,电磁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磁探秘”展区通过展示电与磁奇妙的现象,引领观众探寻现象背后的奥秘,感悟电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启发观众参与科学实践的兴趣,达到培养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目的。
3.运动旋律人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运动世界里,对各种运动规律的认知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飞机天上飞、轮船水中行,这些都得益于对运动规律的探索与发现。
“运动旋律”展区通过对重心与稳度、转动、振动和流体运动等规律的展示,使观众在互动体验中,体会展品中蕴含的科学知识、规律和思想,感受探索过程的快乐。
《科学科普》 学习任务单

《科学科普》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通过本次学习任务,希望您能够:1、对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有清晰的认识。
2、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3、认识到科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二、学习内容1、科学的定义与范畴介绍科学的含义,包括其通过实证和验证来获取知识的特点。
阐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形式科学等不同科学领域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
2、科学研究方法讲解观察、实验、假设、推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探讨科学如何推动技术进步,以及技术如何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分析科学与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协同发展。
4、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科学在医疗、交通、通讯、环保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强调科学知识对改善生活质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5、科学的历史与发展回顾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和里程碑事件。
探讨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展望。
三、学习资源1、相关科普书籍《时间简史》《万物简史》《从一到无穷大》2、科普网站果壳网科学松鼠会科普中国网3、科普视频《BBC 科学纪录片》《走进科学》四、学习活动1、阅读指定的科普书籍和文章,撰写读书笔记。
2、观看科普视频,记录关键知识点和自己的思考。
3、参与线上或线下的科普讲座和讨论活动。
4、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自制酸碱指示剂、观察植物生长等,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学习评估1、完成一份关于科学基础知识的测验,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2、提交一篇关于科学在某一领域应用的小论文,要求阐述清楚科学原理和实际应用效果。
3、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根据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六、拓展思考1、思考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发展等。
2、探讨如何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科学普及。
希望您在完成本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的奥秘,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和启示。
祝您学习顺利!科学是什么?科学,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但要确切地说出它是什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科技馆参观学生探究活动任务书

中队小队“科学探究项目”任务计划书小队队长:副小队长:小队人数:小队成员分工:具体细则:1、本次活动总共设15项任务2、1—4是必选项目,你与你的小队必须完成该四项,每完成1项得分为5分。
3、5—15是自选项目,你与你的小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的6个项目进行探究,完成相应的任务,每个项目得分为10分4、在以上项目都完成的基础上,各小队还能继续完成任务,多完成1项可获得附加分10分5、本次探究活动以小队为单位,要求所有队员共同行动,分工记录,该项目分值为15分。
各参赛小组可相互监督,其他小组是否以集体行动。
6、安全第一。
活动结束后小组队员安全,无事故,可获得5分7、活动中请随时做好记录,不要全部结束后再填写。
1、科技馆简介:填写人:1)上海科技馆是由上海市政府在新世纪投资兴建的第一个重大社会文化项目,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题,以提高公众科技素养为宗旨,是上海重要的科普教育和休闲旅游基地。
2)上海科技馆项目占地面积_______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________万平方米,展示内容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主要展馆和临展馆组成,总投资17.55亿元人民币。
其中土建安装8.55亿元,首期展项5亿元,二期展项4亿元。
3)上海科技馆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个展区和巨幕影院、球幕影院、四维影院、太空影院及会馆、旅游纪念品商场、临展馆、多功能厅、银行等配套设施。
4)上海科技馆建成后,始建于1956年的原上海自然博物馆迁入其内。
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九个展厅,二十四万余件标本藏品。
五年级下-21 中国科学技术馆 首师大版(16页)

•
7.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 间、地 点、官 职,人 物的行 为、实 效方面 ,应仔 细查对 原文的 词句, 全面理 解,综 合分析 ,两者 间的差 别正是 把握全 文的关 键所在 。对似 是而非 处,要 有借题 解文的 意识。
•
8. 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 续的的 消沉, 而是在 一片肃 杀的秋 景之中 强调一 种高洁 的人品 。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 中国国家级科技馆,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普及科学知识, 提高公众科学文化 素养的大型社会科
技教育设施。
中国科学技术馆——规划设计
科技馆的主体建筑 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 块体相互咬合,使整 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 大的“鲁班锁”,又 像一个“魔方”,蕴 含着“解锁”、“探
秘”的寓意。
• 探索与发现 • 围绕人类科学探索的若
干重要方向及内容,把 反映宇观探索的宇宙和 微观探索的物质,反映 对身边自然现象探索的 运动、声音、光和电, 反映对自身探索的生命, 以及在人类探索活动中, 起到重要作用的数学等 科学内容串联起来,展 示科技的美妙和神奇, 展示人类在与自然交互 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 学思想和方法,使观众 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科 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 启迪,享受探索与发现 过程所带来的快乐。
•
5、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借指诗人自 己。诗 人曾为 王孙、 来自官 场,而 今隐居 山间; 表达了 诗人寄 情山水 田园, 对隐居 生活怡 然自得 的满足 心情, 也是他 高洁品 质的写 照。
•
6.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 庭中度 过的。 家庭不 仅为人 的生存 发展提 供基本 物质保 障,而 且也为 人的精 神生活 提供重 要环境 。人生 的幸福 很大程 度上可 归结为 家庭的 幸福。
中国科技馆化学任务单

去体验一下分子运动受温度影响的模拟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
北京市高家园中学化学学科活动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等级_________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请参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模型展示,找出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写在下面。
请参观科技馆3层衣食之本展区,完成下列任务。
滴灌是一种节能的灌溉技术,请观看滴灌技术的模型,并列举出滴灌的至少三点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参观科技馆4层挑战与未来B厅,完成下列任务。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找一找,这个展厅中都有哪些能源。哪些属于化石能源,哪些属于新能源。
中国科技馆任务单——化学
请参观科技馆2层物质之妙A厅,完成下列任务。
1.身边的元素
请在身边的元素展区,任选一种物质进行学习,列出该物质中所含主要元素的名称、元素分类、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原子序数等。
例如:我在铜马中找到了铜元素我在__________中找到了_____元素
铜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铜元素组成的铜单质有良好
的导电性,可以作导线。
2.微观粒子结构探索
动动手,体验一下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α粒子的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____________________,少数α粒子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的____________和带负电的_________________构成。
中国科技馆学习手册以及任务单教学文案

精品文档物理组编撰中国科技馆之旅姓名:班级:组员:日期:一、运动之律2.惯性定律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件展品由炮、指针、小球等装置构成。
将小球放入炮筒之中并选择发射力度的大小。
大炮会将小球射出。
在小球发射的同时,炮身后退并撞击后面的指针。
选择发射的力量不同,指针的摆幅也就不同,指针摆幅大小显示的就是炮身所受的反作用力大小。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炮身之所以会后退,是因为在发射炮弹时,大炮对小球施加作用力,小球也向大炮施加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
选择的发射力度不同,炮身对小球的作用力就不同,这时大炮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也不同,后退时撞击指针的力量也不相同。
4.小球旅行记5.飞鹰6.物体上滚(2015年中考题)9.科里奥利力11.香蕉球13.伯努利定律14.流体阻力这件展品分为两组。
左边池内的三件被测物体形状各不相同,观众可通过操纵摇杆比对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速度。
右边池内的两件物体形状相同,放置方向相反,观众操纵摇杆后,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运动速度也各不相同。
当物体在流体(气体或者液体)中和流体做相对运动时,物体就会受到流体的阻力。
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包括两部分:摩擦阻力和由于前后压强不一致引起的压差阻力。
对流线型物体来说,在迎流体面积相通的情况下,它的压差阻力最小,其迎面阻力中主要部分为摩擦阻力。
欧美国家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着手于流线型设计。
由于流线型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的阻力最小,流线型化在设计高速运动的运输工具和武器时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身边的汽车、火车、飞机、潜水艇的外型便经常被设计为流线型。
二、光影之绚2.光学潜望镜4.颜色屋颜色屋的墙壁是白色的,屋内摆放着各色物品:红色的沙发和果汁、绿色的茶几和灯罩,墙上分别是红,蓝,绿,白的“光影之绚”四个大字。
房间内灯光的颜色会在白色,红色,蓝色,绿色之间变化,观众会看到家具,地板,墙壁上的字在不同颜色的灯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体验科学实践活动学习资料

学习任务单质量评价:(每空或者每点正确得 1 分) 回答正确
在物理学科中,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 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分析:相对于地面的青山是静止的,由 诗句意思可知其变为运动,则参照物是 运动的船;孤帆从日边而来,则是相对 于静止的河岸来说的,作者在这两句优 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行 船和岸边。
一层报告厅
9:45 到报告厅签到,参加《璀璨星空 飞天载
梦》讲座,完成讲座任务单。
华夏之光展厅
简单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成就
咖啡厅
孩子们负责午餐;餐后利用 15 分钟,对八年 级上册的物理预习内容及科技知识进行测试;
四层 挑战与未来
13:30 观看液氮表演,讲解物态变化知识。
A 厅 能源展区
三层 科技与生活
活动说明
1. 本次活动为 AA 制,包括就餐、资料打印费用。 2. 科技馆门票成人票 30 元/人、学生票 20 元/人,请自行网络购票或者现场购买。使用网
络购票请提前一日购买,参观时可以直接刷二代身份证进入。8 月 20 日《璀璨星空 飞 天载梦》讲座,需要自行在“中国科技馆”官网或者“中科馆活动派”微信公众号注册预约。 3.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午餐交付孩子们负责,在集合时进行自主讨论和分工。 4. 每个同学必须提前准备好讲解一个知识或者一道题,即使没有预习过物理知识,也可以 准备行程的计算问题、自己了解的声光力方面科普知识等内容,尝试“做一次小老师”, 请提前自行打印资料或者准备道具等工作。在集合时,孩子们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及准备 情况,积极承担声、光、运动、物态变化、密度测量等不同版块的内容补充和讲解。 5. 活动后将对讲座听课质量、学习任务单完成质量、基础知识测试情况,一起进行分析、 反馈,希望孩子们能够认真对待,不论是从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上能够有所收获。 6. 各位同学需要自行带好黑色、红色签字笔各一支、文件夹或者垫板(便于填写任务单)。 《体验科学(第二版)》建议随身携带。 7. 集体活动,注意互相提醒、相互照应,遵守时间。由于时间关系,对于不属于八上内容 部分的展品,本次不过多占用时间进行参观,建议每个学期学习相关知识后仔细参观。 8. 展厅游览时,要文明参观、认真听讲,有疑问时,及时提出。
中国科学技术馆(课堂PPT)

1
华夏之光
•中国古代有着众多载入史册的发明创造,它们不仅改变了古代中国社会的 历史面貌,也推动了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该展区主要展示了古代 中国在冶金开采、农业技术、水利机械、纺织、建筑、航海等生产领域取 得的重要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主要展项有铜绿山挖掘场景、各种各样的 农业水利机械、水转大纺车、大花楼织机、宫殿和民居建筑、古代城市规 划、古代先进的航海技术等。
14
15
16
原理——与光的反射与聚焦有些类似
17
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是由人体的神经系统与生理结构系统共同作用形成的,由于双耳 的位置在人的头部两侧,如果声源不在听音人的正前方,而是偏向一边, 那么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就不相等,声音传输到神经的信息在时间与相位 上就有差异,大脑把这种细微的差异与原来存储于大脑的听觉经验进行比 较,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从而辨别出声音的方位。
11
12
探索与发现——声音之韵
•声音之韵”展区展示声音与生命的关系、声音的本质、声音科技的奇妙、 声音如何影响人生等等;展示人类与声音对话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 和方法,使观众体会人类对声音的探索与发现中所带来的乐趣,激发科学 兴趣、启迪创新意识。
13
声聚焦
•这件展项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两名观众分别站在两个抛物 面的交点处,一个人说悄悄话,另一个人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声 聚焦是指凹面对声波形成集中反射,使反射声聚焦于某个区域,造成声音 在该区域特别响的现象。声聚焦能够使声音像手电筒的光束一样聚焦,它 主要应用在博物馆、展览馆、主题公园等很多场合,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能 使各个区域播放的声音互不干扰。
19
光影之绚
•人类对光的探索几经沧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探索与发现A厅的 光影之绚展区,选取了光学探索历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篇章,为观众介绍人 类对光逐步的认识,并加以利用改变世界的过程。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小 孔成像”到西方的《反射光学》都研究了光学现象,这里的展品为观众重 新呈现了这些现象;17世纪中叶,科学巨人牛顿用色散原理解释了天际神 秘而绚丽的彩虹;想自己制造出绚烂的彩虹么?这里可以帮您完成愿望! 对于光的本质的认识,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在十七世纪就已经展开了大论 战,直到二十世纪量子力学的出现才成功解释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在此您 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科学家对光本质的争论;而激光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对 光的认识和利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对光的研究并没有结束,人类对 光的认识还将继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组编撰中国科技馆之旅姓名:班级:组员:日期:一、运动之律2.惯性定律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件展品由炮、指针、小球等装置构成。
将小球放入炮筒之中并选择发射力度的大小。
大炮会将小球射出。
在小球发射的同时,炮身后退并撞击后面的指针。
选择发射的力量不同,指针的摆幅也就不同,指针摆幅大小显示的就是炮身所受的反作用力大小。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炮身之所以会后退,是因为在发射炮弹时,大炮对小球施加作用力,小球也向大炮施加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
选择的发射力度不同,炮身对小球的作用力就不同,这时大炮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也不同,后退时撞击指针的力量也不相同。
4.小球旅行记5.飞鹰6.物体上滚(2015年中考题)7.独轮车走钢丝9.科里奥利力11.香蕉球12.水中沉浮13.伯努利定律14.流体阻力这件展品分为两组。
左边池内的三件被测物体形状各不相同,观众可通过操纵摇杆比对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速度。
右边池内的两件物体形状相同,放置方向相反,观众操纵摇杆后,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运动速度也各不相同。
当物体在流体(气体或者液体)中和流体做相对运动时,物体就会受到流体的阻力。
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包括两部分:摩擦阻力和由于前后压强不一致引起的压差阻力。
对流线型物体来说,在迎流体面积相通的情况下,它的压差阻力最小,其迎面阻力中主要部分为摩擦阻力。
欧美国家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着手于流线型设计。
由于流线型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的阻力最小,流线型化在设计高速运动的运输工具和武器时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身边的汽车、火车、飞机、潜水艇的外型便经常被设计为流线型。
二、光影之绚2.光学潜望镜4.颜色屋颜色屋的墙壁是白色的,屋内摆放着各色物品:红色的沙发和果汁、绿色的茶几和灯罩,墙上分别是红,蓝,绿,白的“光影之绚”四个大字。
房间内灯光的颜色会在白色,红色,蓝色,绿色之间变化,观众会看到家具,地板,墙壁上的字在不同颜色的灯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人眼是如何看到颜色的呢?人眼具有光的接收器,能够将光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将光信号转变成颜色。
光由人类眼球底部薄薄的一层被称为视网膜的细胞所接受,在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
杆状细胞只有一种,负责在亮度低时接受光。
锥状细胞有三种,分别对应红色、蓝色、绿色。
当我们看到光时,不同的锥状细胞会将不同的信息送向脑部。
例如黄色,当有一道真正具有黄色频率的光线射入你眼睛时,并没有专门负责接收黄光的锥状细胞。
但是因为黄色和绿色接近,也和红色接近,所以负责红色和绿色的锥状细胞会被激活,分别传送信息到人的脑部。
又或者当红色和绿色光同时射入人眼,负责红色和绿色的锥状细胞同时被启动。
所以对于大脑来说,红光加绿光就成了黄光。
那为何人类无法在黑暗中辨别色彩呢?这是因为在低亮度的状况下,是由视网膜上的杆状细胞来感光。
因为只有一种感光细胞,所以它只能送出一种信号:亮或者暗,所以没有办法使人眼看到颜色。
牛顿发现,颜色不是物体固有的特性,而是光经过物体表面吸收和反射之后,我们只能看到反射的光。
比如,红色不是苹果本身带有的,而是苹果表面将其他波长的光吸收掉,苹果表面反射的光的波长被我们的眼睛所接受,大脑识别是红色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苹果是红色的。
5.光学迷宫:小孔成像7.空中成像8.光子乐队9.视夜如昼10.绚烂缤纷三、电磁之奥2.捕获闪电3.静电滚球4.神奇的静电该展品展示的是法拉第笼的静电屏蔽现象。
观众可通过透明罩看到左右两个静电发生器上各有一个小风车。
右侧的风车上端有一个悬挂的法拉第笼。
当观众按下按钮时,两边的风车随着静电发生器的电压升高而开始旋转。
按下“下降”按钮后,右侧风车上端的法拉第笼缓慢落下,当笼体与静电发生器相接触时,可以看到电火花亮起,风扇随之慢慢停止转动。
法拉第笼是一种用于演示静电屏蔽和高压带电作业原理的设备。
当高压电源升至一定值时,笼体内部发生静电感应。
根据导体静电平衡条件,法拉第笼体是一个等位体,感应电荷只分布在笼体表面,其内部电位为零,电场为零。
由于笼子与地面相接,因此电势也为零。
法拉第笼的应用很广泛,当高压作业人员进行带电工作时,可以通过穿着用金属丝制成的防护服。
当接触高压线时,形成了等电位,使得作业人员的身体里并没有电流通过,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7.吸引与排斥8.直流电机10.电磁感应摆12.旋转的金蛋展品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托盘,托盘中有一颗金属蛋,按下启动按钮,托盘上的金蛋便开始旋转并慢慢竖立起来。
当按下反向按钮时,正向旋转的金蛋会迅速结束正转并渐渐反转起来。
在右边的托盘里,可以放进其他金属的小物品,比如硬币。
下方的旋转磁场也会使它们旋转起来。
在托盘下方布置着一组三相线圈,每个线圈都通有交流电,但三个线圈的交流电在振动变化中,达到峰值的时刻各相差三分之一个周期。
这样的一组线圈就能产生旋转的磁场了。
将金属蛋放入旋转的磁场中,由于电磁感应现象,金属蛋内会产生感应电流,此种感生电流为涡流。
不断变化的电流又会产生一个新的磁场,线圈产生的磁场与金属蛋涡流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就会使金属蛋旋转起来。
该展品是现代异步电动机的雏形。
14.电从哪里来?温差发电17.磁悬浮灯泡(2015年中考题源)18.跳舞的磁液19.伸缩的线圈本展品由刚性螺线管和软螺线管两部分组成。
在刚性螺线管前按动“正向”按钮给螺线管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所形成磁场,周围的小磁针发生转动,指示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
按动“反向”按钮,改变螺线管内电流的方向,此时螺线管附近的磁场发生反转,小磁针清晰地显示出磁场的变化。
在软螺线管前按下按钮为螺线管通电,螺线管的各单匝线圈均产生磁场,由于各匝线圈的磁场都是异性磁极相对,因此他们之间相互吸引,在吸引力的作用下螺线管收缩在一起。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发现通电物体会产生磁场后,法国物理学家安培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并确定了电流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安培定则”,即“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 极”。
通过这一定则,可以容易地判断出展品中两组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解释软螺线管收缩及刚性螺线管周围磁针偏转的原因。
四、声音之韵2.摆与琴弦4.声聚焦5.耳听为实展项由一组音箱与操作台组成。
在离地面2米高的墙壁上设置等距的8个音箱,展项中央设置一个圆形操作台,墙壁上有一面显示器。
观众站在地面上特设的一双脚印位置上,通过操作按键、观察屏幕体验展品。
按下开始按键后,展品会出现悦耳的声音,根据系统提示观众用手捂住自己的任意一只耳朵,倾听声音的发声规律,发声结束后,观众按照所听到的音箱顺序按键确认,屏幕会显示判断的结果。
然后用双耳聆听,按上面的顺序再次测试,得到双耳判断的结果。
双耳效应是由人体的神经系统与生理结构系统共同作用形成的,由于双耳的位置在人的头部两侧,如果声源不在听音人的正前方,而是偏向一边,那么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就不相等,声音传输到神经的信息在时间与相位上就有差异,大脑把这种细微的差异与原来存储于大脑的听觉经验进行比较,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从而辨别出声音的方位。
6.多普勒效应测变本展品通过超声波流量测试技术展示了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观众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轮直观的看出水流的速度变化,同时水槽中的测速设备可以在上方的显示屏显示检测的数据。
多普勒效应是指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光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
在运动的波源后面,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
根据光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7.多普勒效应--远近的声音8.留住声音该展项由七个子展项构成,包括留住声音、传声器、扬声器、留声机、钢丝磁带录音机、CD 播放器、MP3数码播放器。
其中“留住声音”子展项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几种电声器件和设备的发展历史和科学原理。
9.定向侦听11.延迟的声音12.乐音的要素15.声音与听觉16.传声筒五、新能源新材料1.太阳能热塔式发电系统2.水能3.氢能氢能就是氢的化学能,一般是由氢和氧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氢能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清洁高效能源。
氢广泛分布于地球中,不过绝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最常见的就是水及4.哪个更节能?5.风车森林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很久以前,人类就学会了利用风能,如风车磨坊,帆船的航行等。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风车森林”就是利用风能发电的装置。
这件展品包括四座大小、朝向不同的风力发电机(风车),方向可调的吹风机以及风能视频介绍。
观众按动吹风机上的按钮,吹风机开始吹风,观众通过调节风向使前方的风车转动起来,风轮的转动带动内部风轮轴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工作发电。
本展品展示的风力发电机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另外,根据地形、风力、风向等环境因素的不同,还有螺旋桨风力发电机、荷兰式风力发电机、多翼式风力发电机、涡轮式风力发电机等,它们都被应用于不同的环境中。
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风力发电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但风力发电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不够稳定,能量转化率较低,占地面广,这些都将是有待我们今后解决的问题。
6.双向记忆合金7.纳米材料8.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从古至今沿用的稻草增强粘土和已使用上百年的钢筋混凝土均由两种材料复合而成,也是复合材料。
这件展品展台的上下分别放置了天然复合材料和人工复合材料模块,观众拿起下方材料模块,放置在扫描器上,用手轻按模块右侧,观看显示器上相应材料的介绍,进一步了解其制作过程及用途。
由于复合材料的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快、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不仅广泛应用于汽车、健身器材、建筑、家居等方面。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复合材料在航空工业上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9.磁致冷技术10.超导磁悬浮列车生活中一些电器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就会发热,这主要是因为线路当中有电阻,这是阻碍电流流过的一种现象,而当电器中的电阻消失,就会形成超导现象。
100多年前,科学家昂尼斯发现某些金属在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突然消失,与此同时,这种金属导体内部的磁场也会消失,这两种特性被称为零电阻性和完全抗磁性。
当磁铁靠近超导体时,由于磁场是垂直方向,超导体在磁场下感应出电流,进而超导体中产生出磁场。
当超导体由正常态转为超导态时,其内部的磁力线被完全排除,其表面会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与磁铁的磁场相排斥,当斥力大于磁铁的重力时会形成磁悬浮现象,此现象也叫钉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