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博弈读书报告笔记
关于《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精选3篇)

关于《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精选3篇)关于《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1本书介绍了华尔街的发展史,基本上也是美国金融市场从建立、发展到成熟的一段历程,更是美国经济200多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与《货币战争》所强调的金融对一个国家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一样,本书也是如此。
但不同的是,《货币战争》把美国建国以来所有的重大事件都跟金融联系到一起,包括南北战争、二战、每次经济危机、历届被暗杀的总统等,让我感觉有些牵强。
拿历届总统被暗杀来说,宋鸿兵先生都把它认为是一个巨大的阴谋,这些事情发生在司法制度很完善的美国让我很难相信,尤其是幕后的各利益集团均未受到惩罚,所以我更认为《货币战争》是一本唯阴谋论的小说。
而《伟大的博弈》则以华尔街历史上的很多知名人物为主线来展开叙事,其中包括了摩根、美林等的创始人,也包括一帮把“逼空”玩得炉火纯青的牛人,正是这些人推动了华尔街和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本书同样像本小说,但读起来感觉更惊心动魄,也更真实、更令人信服。
回想一下,看完之后有以下几点感慨:1金融这东东,真的很强大。
它小则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国家的一点金融政策变动就可以影响普通百姓手中的财产,多年辛苦累积的财富可以瞬间化为乌有;大则影响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是繁荣稳定的发展,还是在动荡中衰退,都受到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试想没有书中提及的几次国家对证券市场的干预,不知会发生多大的灾难。
本书后序中认为,清朝gdp远超过英国和日本,但在战争中却输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不足,导致打仗时没钱,我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
2.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这句话听得多了,但一直没有去认真对待,直到看完本书后才发现,多少富翁曾经是那么风光无限、一掷千金,但在金融市场上只一次失算,就可能倾家荡产,甚至永无翻身之日。
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

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篇一:《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伟大的博弈》讲述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的著作。
以华尔街的形成、起起落落和发展为主线展示了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全过程。
展现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在美国经济发展和腾飞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资本市场不仅提供了企业筹集资本的场所,也是实现社会资源配臵的工具,并且起到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
在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华尔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它支撑了美国联邦政府在南北战争中的战争融资,推动了美国由铁路带来的第一次重工业化浪潮,扩大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也实现了美国在实际80年代后向新经济成功转轨的进程。
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
华尔街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市场做庄、上市公司欺诈、内幕交易等层出不穷,关于腐败、国民经济的周期波动和战争都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接连不断的冲击。
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各方力量的成长和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以及技术的发展,“看不见的手”不断修正资本市场这个巨大的博弈场的游戏规则,并逐步改善了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
人类都是从不断失败中吸取教训的,1912年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沉没,1500多人葬身大西洋底。
英美两国举行了听证会,于是才有了《北大西洋冰层巡逻制度》,90多年过去了,虽然人类也发生过其他的海难,但再也没有发生过轮船与冰山相撞并沉没的事件。
华尔街的作用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投资人在华尔街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看不见的手”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效率配臵。
在我国,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对于打破要素市场分割,实现资源的跨行业、跨地区、跨产业优化配臵具有特殊作用。
我国的投融资体制目前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导,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比例的增加,将有利于优化配臵金融资源,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提高金融体系对国民经济的服务效率。
前言早在1818年,当法国不得不向银行举债来偿还战争欠款时,路易十八的首辅大臣黎塞留公爵感叹:“在欧洲有六大强权:英格兰、法兰西、普鲁士、奥地利、沙皇俄国,以及巴林兄弟银行”。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篇一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华尔街350年的历史,由戈登先生娓娓道来,向我们展示了华尔街从一条小道变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传奇历史,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见证资本市场的腾飞。
那些活跃在这条街上的人物,经过戈登先生的叙述变得鲜活起来:汉密尔顿、杜尔、德鲁、摩根、利特尔、古尔德、菲斯科、海因兹……每一个穿插其中的小故事都是时代的烙印,都是华尔街发展的血肉筋骨。
《伟大的博弈》展示了华尔街自我毁灭、自我纠错、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历史进程。
戈登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向后人诉说了华尔街的历史,展现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在美国经济发展和腾飞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经济数据,让我们可以非常直观清晰地认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
博弈"博弈"一词如果拿到政治经济领域,总会象征着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勾心斗角,相互博弈的过程似乎一直伴随着尔虞我诈。
戈登先生却为"博弈"加上了theGreat的定语,可是贪婪恐惧的华尔街,真的能够同伟大联系起来吗?只有读完全书,似乎才能粗浅的明白书名为什么叫做《伟大的博弈》,而不是华尔街发展史,或者华尔街风云之类的名字。
戈登先生所说的博弈,在华尔街上涵盖了多个利益集团的交锋,包括汉密尔顿主义者和杰斐逊主义者的博弈,投机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博弈,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博弈,以及各个利益阶层的博弈等等。
之所以定义为"伟大",我认为戈登先生是有自己的期盼。
市场往往在进行零和博弈,始终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这意味着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之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戈登先生期望自由市场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不是零值,此时,自己的所得并不与他人的损失的大小相等,自己的幸福也未必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所以博弈双方存在"双赢"的可能。
正如戈登在序言中写道的一样"与扑克游戏不同,自由市场的博弈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在自由市场的博弈中,如果其参与者是完全理性的,并拥有完备的信息,那么博弈的最终结果有可能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赢家。
资本的纯净

资本的纯净——《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前言:初读《伟大的博弈》名字,令人误以为讲的是博弈论。
阅读以后才发现《伟大的博弈》介绍的是华尔街的历史与资本运作,商业帝国的崛起。
文章开篇引用美国总统杰斐逊对华尔街的评价,“华尔街是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可谓开篇惊人。
然而阅读下去,其中人们对资本无节制的贪婪欲望,疯狂的投机操作,虚无的泡沫经济等等令人读之心悸,华尔街确实对得起“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的评价。
但是在最后,华尔街中自有其合乎规律的部分,否则这场与资本的博弈也不能称之为“伟大的”博弈。
唯有知道其肮脏的部分才能体会到去除欲望后的纯净,想必作者欲扬先抑的意图也正是如此。
资本的纯净何在?资本的纯净首先体现在其物质层面——资本融资对社会各方面的促进推动作用;其次,我发掘出资本的人文层面——个人投资的境界使得人的形象更加丰满,人们之所以投资绝不仅仅是贪婪的人性,还有人对精神的追求;最后我针对一直以来对金融行业完全无助于实体经济,只是虚无的泡沫的质疑进行我的驳斥。
关键词:资本投资国家社会人文精神追求一、中西方近代经济发展进程——看商业与国家发展(宏观)《伟大的博弈》一书中很震撼的一部分在于它每章节后面附录了中国大事年纪,对比了中西方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
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对比之下令人心惊,在西方已经开始建立民主制度,开始资本主义革命之时,中国还处在天朝上国的幻梦里,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资本主义萌芽,但仅仅束缚在封建体制里,缩手缩脚无法发展。
在美国完善宪政制度,建立运河沟通各地,纽约日益繁华之时,在技术发明不断涌现,资本主义世界不断膨胀,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的世界局势动荡重新洗牌之际,中国仍然在沉睡,错失千古良机。
在一个完全逆时代局势潮流而行,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来说,等待它的只有被一锤子敲醒,迎接它的只有不断的外部打击,给它以最沉重的痛悟,迫使它去正视世界趋势,融入格局之中。
造成中国与世界发展脱轨的正是封建与民主制度,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差距。
《伟大的博弈》阅读笔记

《伟大的博弈》阅读笔记TLDR:作者以时间为轴梳理了,金融市场(华尔街)上的博弈是怎么影响这个社会的其他部分,又是怎么融入并塑造美国的经济形态,并且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本书的第一条线就是金融市场对整个国家的意义。
我们可能都知道金融的意义是促进社会资源的高效、合理分配,但这个定义还是有点干巴巴的,而且似乎金融只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其实上并不是这样。
华尔街历史上第一个大牛市伊利运河的修建。
19世纪初时还没有铁路,靠马车根本不足以承担货物的运输需求,而伊利运河的通航让从五大湖区到纽约的货物运输成本降为原来的1/20,速度却提高到了原来的1/3。
要知道运河的修建对于没有重工业器械的19世纪来说,花费实在是太过巨大,美国政府国库里那点钱根本没用。
我们这里可以勉强和京杭大运河对比一下,中国封建王朝修运河是靠什么呢?主要是靠国库和徭役。
历史上每次修运河,基本都是在国力鼎盛中央集权时,举全国之力开挖运河。
即使这样,隋朝还因为修运河(和其他一系列工程)带来的沉重负担而引发了起义。
而走到了18世纪的华尔街,金融市场已经相对普遍了。
纽约州州长就直接申请成立了一个伊利运河公司,并且在开挖之前就已经IPO上市了。
因为投资前景很好,伊利运河刚开挖股价就涨了好几倍,短时间通过金融市场吸收了大量民间资金,很快就把运河挖通了。
实际上那时候除了伊利运河,所有的“运河概念股”价格全部一路上扬,并且还在全国各处引发了“挖运河-成立公司-上市募资”的热潮(是不是很熟悉?)。
其实现在看,这就是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它给美国的经济运行提高了流动性和极强的融资能力。
任何一个新产业新机会刚一出现,敏锐的投资人马上就把相关行业的股价炒高,大量资金的涌入极大地推动了新产业的普及。
铁路,汽车,工厂业,电力,包括20世纪末的新经济,21世纪初的互联网等等都伴随着相对概念股的暴涨。
为什么美国能踩准每一次技术革命的节拍?为什么踩准节拍的同时还能以最快的速度把纯粹的技术层面的突破催化成一场产业革命(想想看从智能手机的出现,到你几乎能拿手机做任何事情才用了几年时间)?这里面的原因肯定很多,不过金融市场这种“短时间把大量资金调入某个产业”的能力至关重要的。
伟大的博弈 读书报告

伟大的博弈读书报告
摘要:
一、前言
二、《伟大的博弈》简介
三、读书感悟
四、总结
正文:
【前言】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有幸阅读了《伟大的博弈》这本书,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这本书让我对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伟大的博弈》简介】
《伟大的博弈》是一本关于世界经济史的书,它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一直叙述到20 世纪末期。
作者通过生动的笔触和详尽的数据,描绘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揭示了经济博弈的规律和本质。
书中讲述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如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金融危机等,这些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
通过这些事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经济博弈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经济博弈中的智慧和勇气。
【读书感悟】
阅读《伟大的博弈》,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博弈不仅是国家之间的竞
争,也是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竞争。
在经济博弈中,没有永远的胜者,只有不断适应环境、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此外,书中还揭示了经济博弈的一些规律,如“物极必反”、“适者生存”等,这些规律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的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
总的来说,《伟大的博弈》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它不仅让我对世界经济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经济博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读后感】《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

【读后感】《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2017-09-22 11:35《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伟大的博弈》这本书回顾了华尔街350年的历史,作者对华尔街从最初的形成到现在成为全球经济的心脏进行了全面的记录。
在拉长了时间看待历史时,我们总是习惯找出其中的变与不变和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这本书中看到的变化是华尔街作为金融中心不断地从繁荣到泡沫的过程来进行自我体系的完善和修复,从最初的大运河热潮到铁路股的爆发,直至21世纪的互联网泡沫,人们总是高估两年内会发生的事情,然而低估十年后会发生的事情。
背后是什么在推动一个一个泡沫的形成?我想正是历史中看到的不变——人性的贪婪。
这本书中鲜活的描述了杜尔、德鲁、古尔德这些资本市场的恶棍投机分子,也有范德比尔特、JP摩根、洛克菲勒等时代巨贾。
历史对两类人的不同评价,并不代表时代巨贾不具备贪婪的本性,我思考只是贪婪所基于的本体会有不同,是代表个人,还是代表群落或是国家。
另外所谓成功的人对待贪婪会有更强的理性维度,这让人想到了柏拉图对人性的经典诠释,人性是由欲望,理性和激情构成,三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构成了人性的复杂。
华尔街的历史从来都不缺乏投机恶棍,我们不用标榜西方如今诚信体制商业规则如何健全,这一切的得来应当感谢这些恶棍对投机机会的洞察,使整个市场不断修正,更加完善,同时历史对非理性贪婪的恶棍处以了一次次严重的惩罚,使得理性贪婪者后来居上,追求市场的长期平稳和共同增长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我们的资本市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规模的资本市场,如何使资本市场的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资源配置得以更加高效?我们走华尔街不断以已错修正的老路成本是否太高?我们的市场是否需要更多的投机恶棍和害人精的参与?这里有一个美国市场的特殊性,华尔街得以在350年中迅速发展为世界金融的心脏,美国也同时成为了世界的经济强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一个移民新兴国家,美国宪法到现在也只有200年的时间,他不具备像其他历史演进国家那些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成本和制度壁垒。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是一本揭示人类智慧和勇气的伟大作品。
作者彼得·费尔明(Peter Feilming)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地剖析了博弈论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挑战的世界。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博弈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他指出,博弈论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中的种种行为和决策。
正是因为博弈论的存在,人类社会才能够在竞争与合作之间不断前进,不断创新。
在书中,作者还揭示了博弈论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
他指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进行博弈,无论是与他人的互动,还是与自己内心的挣扎。
只有懂得运用博弈论的智慧,才能够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完《伟大的博弈》,我深感震撼。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启发人心的指南。
它教会了我如何用博弈论的思维方式来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之间找到平衡
点,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博弈论并不是一种冷酷的
竞争理论,而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只有懂得运用博弈论的智慧,才
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够在合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的来说,《伟大的博弈》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伟大作品。
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启发人心的指南。
它告诉我们,只有懂得运用博弈论的智慧,才能够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中立于
不败之地。
我相信,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博弈论的智慧,就一定能
够在人生的博弈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博弈读书报告笔记
相信华尔街的名声,很多人都有耳闻,它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地区,它的成立,也有几分巧合在里面,让我们走入历史,慢慢的探寻那一段历史吧。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伟大的博弈读书报告笔记,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吧,希望你们会喜欢。
华尔街只是美国纽约的一条大街道,然而这条街却掌控着纽约,乃至整个美国的主体经济,成为了一个金融帝国。
当时的纽约还叫新阿姆斯特丹,直到英荷大战爆发,新阿姆斯特丹被献给英王的弟弟约克公爵当生日礼物,才被命名为新约克郡(New York,简称纽约)。
而最初的华尔街不过是纽约的一条”墙街”(Wall Street),早年移民到纽约的荷兰人为了防御英国人入侵修建了一道围墙,墙边的这条街道就是华尔街名字的由来。
那这条普普通通的小街道,是如何变成了今天的金融帝国呢?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
自由的市场经济
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美国这个国家的历史很短,早期的美国人是从欧洲移民的,他们大部分都是英国人的后裔。
没有历史,也就没有牵绊和阻碍,他们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是很自由的。
州与州之间没有任何贸易壁垒,商品可以
自由地流通。
戈登也说:“我认为美国经济——包括资本市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市场经济体。
在这样的经济体中,人们能够自由地谋求他们自己的利益。
”
只要法律没规定的事,都可以做。
不像其他国家,做任何事都要经政府批准才能做。
所以,美国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人们能做任何事,直到政府立法来规范。
早期移民到纽约的荷兰人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在纽约进行金融投机活动。
荷兰人是很擅长投机的,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就是他们第一次大规模的投机事件。
虽然后来英国人接管了纽约,但荷兰移民在这片土地留下的投机倒把的商业精神并没有消失,且一直在催化纽约成长为一个繁荣的都市。
纽约四面被海水包围,这是它独特的地理优势。
人们为了逃避关税,偷偷在无数的小港湾和出海口卸货,这使纽约日渐繁荣起来。
随着在宽街和华尔街交界处建立起三一教堂和第二座市政大厅,华尔街也开始成为商业区。
接着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财政方案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华尔街的商业区很快就挤占了官邸大楼,纽约银行迁址到汉密尔顿官邸的正对面。
伊利运河的修建成功
19世纪初期,美国西部尚在开发当中,交通运输是最大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是纽约州州长德威特·克林顿,1817年他在任州长的同年,也动工了伊利运河。
1825年,伊利运河修建成功。
这条连接美国东西部的物运和交通枢纽,使纽约一举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也使华尔街成为了美国的金融中心。
伊利运河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纽约市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使纽约很快就变成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新兴城市。
修建运河显现出的巨大经济效益,直接引发了人们对运河股票的狂热追捧,启动了华尔街历史上的第一轮大牛市。
在这轮牛市中,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华尔街投机狂热,总统杰克逊为了彻底根绝投机活动,强制推行《铸币流通令》,关闭了第一美国银行,成功抑止了投机,同时也终结了大牛市,将美国经济带入萧条。
华尔街从牛市直接进入了熊市,从此开始“狂热—恐慌—修正—狂热……”的成长之路,循环往复,走向成熟。
铁路的出现和电报的产生
1829年,英国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在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两个城市之间修建了一条铁路,一炮而响,引来人们的竞相模仿。
克林顿州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纽约州立法机构拿
到铁路建设许可证。
之后的建设也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等到伊利铁路完工时,已耗费了2350万美元的巨资,华尔街很难完全满足这样的资金需求,于是发行了大量证券。
铁路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变快了,也带来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另一个重大发明就是电报。
莫尔斯和他的合作伙伴成立了电磁电报公司,用来经营纽约和费城之间的电报线路。
这一发明相当成功,迅速确立了华尔街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中心的地位。
南北战争的爆发
南北战争的爆发,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让华尔街的规模迅速扩张。
当时南北双方都因战争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南方大量印钞,后来引发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而北方在华尔街的帮助下,完成了大规模的战争融资,最终打败了南方。
帮助北方走向胜利的华尔街,也在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金融需求的催生下,走向了繁荣的牛市。
在南北战争的4年中,华尔街的规模扩张了几十倍。
南北战争在给美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之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摩根的解围
在华尔街的历史发展中,摩根财团担当着中央银行的职务,为开创华尔街的新时代作出了重大贡献。
到1900年,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
此时的华尔街,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已经可以与伦敦分庭抗礼了。
20世纪初期,极度繁荣的美国经济正酝酿着一场危机,一次由铜矿股票投机案引发的股市危机引发了银行的连环破产,华尔街岌岌可危。
因为总统杰克逊之前为了抑止投机关闭了中央银行,所以当时美国没有中央银行,一度引起金融恐慌。
罗斯福政府束手无策,将这个问题交给了当时唯一具有足够影响力和声望来协调整个华尔街的人——J·P·摩根。
摩根凭着个人巨大的资产行使着中央银行的职能,平息了金融恐慌,获得了非凡的成功,使美国和华尔街度过了这次危机。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美国和华尔街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到1918年战争结束时,美国是唯一的赢家。
美国超越了欧洲强国,纽约超越了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资本市场。
但到1929年,美国股市发生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崩盘,这次股灾使美国陷入了空前绝后的经济大萧条。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使美国的经济得到挽救。
随后经济的繁荣发展,巩固了华尔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而股票和证券就是奠定华尔街起飞的基础。
随着华尔街在美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华尔街也是……主街”。
从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墙街就成了世界公认的金融帝国。
华尔街也一样,他经历过多次的恐慌与萧条。
从华尔街和美国的发展史来看,有时繁荣里藏着灾难,华尔街就曾因繁荣出现了衰退萧条;有时危难里藏着机遇,南北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灾难性的战争,却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繁荣。
可见,是应了老子的那句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