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战例 欧洲古代八大战役(一)

合集下载

大国角逐经典战争中的全球大国竞争

大国角逐经典战争中的全球大国竞争

大国角逐经典战争中的全球大国竞争大国角逐:经典战争中的全球大国竞争近几百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战争和冲突一直被大国之间的竞争所主导。

这些经典战争的背后,是大国之间的地位和利益竞争。

本文将回顾历史上的几次大国经典战争,探讨这些战争中展现出的全球大国竞争。

一、拿破仑战争:海陆空全面竞争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统一了法国,并试图将法国的霸权扩展到整个欧洲。

这场拿破仑战争在海陆空全面展开,集中体现了当时欧洲大国之间的全球竞争。

海上竞争是拿破仑战争中的重要方面。

英国海军的强大力量给予了英国在战争中的明显优势。

法国试图通过实施大陆封锁来打击英国经济,并威胁到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

然而,英国海军的技术和战略优势使得法国的努力最终未能得逞。

陆地竞争则是在欧洲大陆展开的,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击败了一系列欧洲国家军队,试图建立一个由法国主导的欧洲秩序。

然而,其他大国意识到他们的地位和利益受到了威胁,开始联合抵制法国的扩张。

最终,在滑铁卢战役中,英国和普鲁士的联军成功击败了拿破仑,结束了他的统治。

空中竞争在拿破仑战争中并不明显,因为当时飞行技术还不发达。

然而,这场战争确立了欧洲大国之间的地位和势力范围,为后来的空战奠定了基础。

二、美国内战:两大阵营的角逐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内战,是北方联邦和南方邦联之间的全球大国竞争的重要体现。

这场战争不仅决定了美国的统一,也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方联邦代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势力,南方邦联则代表了农业和传统势力。

北方联邦想要保持美国的统一,而南方邦联则想要独立并保持奴隶制度。

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军事冲突方面,北方联邦的工业和人口优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能够快速建立庞大的军队,并利用工业化生产能力提供充足的军事装备。

相比之下,南方邦联的资源有限,他们很难提供足够的装备和物资给自己的军队。

然而,南方邦联的军事指挥和战术在一些战役中却展现出了优势。

经典战例的启示和意义

经典战例的启示和意义

经典战例的启示和意义经典战例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事件,它们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复杂性,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以下是一些经典战例的启示和意义:1. 坎尼会战:坎尼会战是古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迦太基将军汉尼拔采用了巧妙的战术,成功地击败了数量上占据优势的罗马军队。

这场战役展示了军事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以及以少胜多的可能性。

2.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

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采用火攻战术,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大军。

这场战役展示了战术创新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劣势情况下如何寻找胜利的机会。

3.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上的一次重要战役。

盟军通过精心策划和协作,成功地在诺曼底海滩上登陆,为欧洲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这场战役展示了战略规划、情报工作和联合作战的重要性。

4. 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领导的联盟军队为恢复科威特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并恢复其合法政权而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

海湾战争展示了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包括精确制导武器、信息化作战和空中优势的重要性。

这些经典战例的启示和意义包括:1. 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成功的战略和战术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经典战例,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战略和战术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战略。

2. 创新和适应性:在战争中,创新和适应性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经典战例展示了许多创新的战术和策略,以及军队如何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和对手。

3. 团队合作和领导力:战争需要团队合作和卓越的领导力。

经典战例中的领导者和军队展示了团队合作、指挥能力和决策的重要性。

4. 技术和情报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和情报在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典战例提醒我们要不断关注和利用新的技术和情报手段。

5. 战争的代价和后果:经典战例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代价。

二战欧洲战场十大战役

二战欧洲战场十大战役

二战欧洲战场十大战役1.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名称:波兰战役地点:波兰参战方:德国、斯洛伐克和苏联对阵波兰结果:德国胜利、二战爆发参战方兵力:德国151万人、波兰100万人伤亡情况:德军伤亡4万多人、波军伤亡20万人主要指挥官:布劳希奇、伦德施泰特1939年9月1日4:40,德军联合其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

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

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

所有参与的国家都没有估计到这场战争会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前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以及对于之前1921年签订的屈辱的《里加和约》的不满,在1939年9月17日从东面收复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

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

波兰侵略战大致上在10月6日结束,但是波兰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

而且,波兰的流亡政府在盟国组织了一个有力的地下组织。

2.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名称:法兰西会战时间:1940年5-6月参战方:德军、法国、英国伤亡情况:德军亡2.7万余人,法军亡8.4万人,英军损失6.8万人法兰西会战是二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于1940年5-6月采取的军事行动。

1940年5月10日,德军发起进攻,对法、比、荷境内的72个机场及纵深目标实施航空突击,并在鹿特丹、海牙实施空降。

在德B集团军群右翼,荷军在德军打击下迅速瓦解,于15日投降;在其左翼,德空降兵于10日凌晨偷袭扼守列日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成功,比军防御即告崩溃。

6月5日,德B集团军群突破法军沿索姆河和埃纳河仓促构筑的“魏刚防线”,直逼巴黎。

10日,法政府迁至图尔。

同日,意大利对法、英宣战。

14日,德军占领巴黎。

16日,H.P.贝当接任法国总理。

17日,德军从侧后推进至瑞士边界,法第2、第3集团军群被围。

同日,法政府请求停战,22日与德国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同意德国占领法国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而法国失去了约2/3的国土,并宣布退出战争和解除法国舰队武装。

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战争

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战争

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战争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许多战争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长河中,有一些战争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它们改变了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

本文将介绍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战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重要事件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1. 古代希腊-波斯战争(公元前499-449年)古代希腊-波斯战争标志着希腊城邦的独立与自由。

希腊城邦联合起来,以小胜阿达尔纳战役等战役击败了波斯帝国。

这场战争对希腊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古代希腊文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2. 罗马帝国-汉朝战争(公元前200年-公元220年)罗马帝国-汉朝战争是古代地中海和东亚两个伟大帝国之间的重要冲突。

这场战争对两个帝国的相互影响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3. 手榴弹革命(公元1642-1651年)手榴弹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场内战,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终结。

这场战争解决了英国王室权力的问题,为后来英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并对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4.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独立运动的重要一环,使得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这场战争不仅为美国确立了独立地位,还对全球其他殖民地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启示和影响。

5. 法国大革命战争(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战争是法国大革命的武装斗争,对法国政治、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场战争促使法国从君主制度转向共和制度,并加速了欧洲其他地区的自由主义和民主化进程。

6.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内战,标志着美国奴隶制度的废除。

这场战争加速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全球社会对奴隶制度的反思,对后来的民权运动和社会公正产生了深远影响。

7.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唯一一场涉及全球范围的战争,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

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

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1)“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堑壕前的大厮杀。

双方共伤亡130多万人。

“陆战之王”初显神威。

1916年,德军对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凡尔登进行重点进攻。

英法联军为减轻凡尔登所受压力,在索姆河发动支援性进攻战役。

2月21日,德第5集团军担任凡尔登主攻。

德法两军前线兵力3∶1,火炮对比7∶1。

为求胜利,双方不断加大兵力投入。

在正面15~30公里、纵深7~10公里战场上,双方共150万人的军队进行了激烈厮杀。

战役第一天,德军就发射了200万发炮弹。

7月1日,英法军队向驻守索姆河地区的德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

双方共投入了153个师,约一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

英军在作战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

在由堑壕和支撑点配系的3道防御阵地上,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

英法联军以伤亡61.5万人的代价仅推进了5~12公里。

德军损失65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

此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阵地消耗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

此战德国大伤元气。

战争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2)“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计划周密,规模宏大。

陆海空联合登陆作战。

声东击西,巧妙运用电子欺骗。

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登陆战役。

战役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24日历时49天。

为这次登陆作战,盟军集中了近300万人、5000余艘舰船(其中登陆运输舰艇4000余艘、作战舰艇1000余艘)和一万余架飞机。

战前盟军声东击西,巧妙运用电子欺骗。

6月6日凌晨,美英联军第1梯队5个师在法国海岸82公里宽的正面突击登陆。

德军未能组织起强有力的反击。

两天内,盟军上陆部队达17.6万人、车辆两万辆。

德军只进行了几次谈不上协同的局部反冲击。

6月30日,盟军夺取瑟堡港。

至7月初,盟军已上陆100万人、车辆17万辆。

7月24日,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结束,转入陆上突破战役。

历史上的八大战争典故

历史上的八大战争典故

历史上的八大战争典故
1. 秦朝统一六国之战:公元前230年,秦国的始皇帝嬴政统一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大陆。

2. 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89年,汉朝与匈奴发生了多次战争,以保卫中原地区。

3. 罗马与卡塔战争: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41年,罗马共和国与卡塔琳战争,展开了近百年的角逐。

4. 拜占庭与波斯的战争:公元603年至629年,拜占庭帝国与波斯帝国进行了多次战争,争夺地中海地区的控制权。

5. 英国与法国的百年战争:公元1337年至1453年,英国与法国之间进行了长达116年的战争,争夺法国王位。

6.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至1783年,美国与英国进行了一场为争取独立而发起的战争。

7.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由于各国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引发了第一次全球性的战争。

8.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由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引发,成为近代最具规模的战争,涉及全球各大洲。

这些八大战争典故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战争事件,对后续的地缘政治格局和文化交流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上的十大战争

历史上的十大战争

历史上的十大战争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战争,其中一些战争对于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些战争中,有些是为了领土、国家利益和资源等方面的争夺,有些则是为了保护人权、反对侵略和解放受压迫的人民。

下面是历史上十大战争的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由欧洲各国之间的冲突引发。

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联合组成了中央同盟国,而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和其它国家组成了协约国。

这场战争以艰苦的战争状况、士兵的大量死亡和使用化学武器而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十世纪的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将它们自己的国家利益相提并论,以欧洲、亚洲和非洲作为战斗场所,而美国、英国、苏联和其它国家则在全球范围内与它们作战。

这场战争影响深远,导致逾6,000万人死亡,许多城市被摧毁,世界格局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越南战争:1955-1975年越南战争是一个冷战时期的冲突,其背景是北越共产党与南越反共志愿者之间的政治争斗。

北越展开了武力进攻,以企图统一越南,并得到了苏联和中国的支持,而南越及其盟友美国则希望保护这个地区的政治稳定。

这个战争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的抗议,最终以南越的失败和越南共产主义者的胜利告终。

战争时期死亡人数:逾300万人。

欧罗巴战争:1618-1648年欧罗巴战争是一场涉及到德国、奥匈帝国和荷兰共和国的战争。

它源于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宗教纷争,随后演变成了一场针对欧洲各国之间的领土和权力的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欧洲各国的领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加速了欧洲的国家集中化进程和现代国家的形成。

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对日本侵略的一次反抗行动。

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入侵中国,征占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甚至发动了南京大屠杀。

中国各地的反抗势力在八年的战争中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带给中国人民极大的痛苦,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

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

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它改变着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命运,而经典战役则是其中最能代表战争精神、最能体现战争艺术的重要事件。

从古至今,世界军事史上发生过许多令人瞩目、流芳百世的经典战役,今天我们就来一一探究。

1. 克里米亚战争-卡尔洛凯卡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耳其联军对俄罗斯进行了一场历时两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其中最为著名的战斗之一即为位于卡尔洛凯卡的战役。

此时俄罗斯实行堡垒战术,重点防守敌人向冲击的位置,以枪垒冲击为敌人冲锋方针,制造巨大杀伤。

英国第93步兵团及法国步兵在对冲击方针理解不到位下做出冲锋,无巨大威力,还总是不避开铁扣并遭到俄罗斯军队猛烈火力地攻击。

经历了激战后,盟军在发现了俄罗斯散兵队的薄弱环节,才在短时间内缴获了敌人大批物资,从而夺得了胜利。

2.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中日全面战争爆发。

随着日军快速地沿着海岸线向南推进,江苏省会南京也在敌人的目光中逐渐变得重要。

此时感受到了中国军民面临出路越来越窄的压力,国民党政府决定要配合华北地区抗战,坚决保卫南京。

1937年12月12日,大约30万的日本军队开始向南京进攻。

然而,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日军,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城内居民们也加入到了抵抗中来。

经过上百天的苦战,最终南京保卫战令日军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最后南京仍在1943年后期被日本占领。

3.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6月,德国希特勒发动巨兽行动,试图攻占斯大林格勒。

德国投入了2,100多万士兵,而苏联却只有不足一百万的军队。

苏联军队固守斯大林格勒,穆罕默德尔在这场战斗中表现优异,使德国的战线大大缩短。

到了11月中旬,德军已经滞留在斯大林格勒及其周边区域粮草未继之时,在朝红铁路、突围路线及北克里马水乘冰糙烂深渡等方面遭到了苏联军队的残酷攻击,随后在深深的河边近村庄处受到了打击和毁灭,并在后来的战斗中,不仅撤退了所有炮弹和口粮,也被割断了支援线路,收效惨淡,最终导致了德国军队在此次战斗中的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战例欧洲古代八大战役(一):(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一、决定希腊命运的马拉松之战马拉松平原坐落在雅典东北四十二公里的爱琴海边,面朝阿提克海峡,背后群山环抱。

马拉松平原呈新月形,有九公里长,中间最宽处约有三公里。

公元前490年9月的一天,一支波斯大军在这里登陆,打破了马拉松平原惯常的寂静。

六百艘波斯战舰把月牙形的海湾挤得水泄不通,岸上是三万波斯大军筑起的一座庞大的营垒。

波斯大军已经在这里停留了许多天,波斯人的运输船往返穿梭,源源不断地从小亚细亚的基地运来人马,军械和给养。

在紧靠马拉松平原的一座山顶上,是雅典军队的营地。

雅典士兵可以居高临下俯视整个平原,观察波斯军队的一举一动。

两支军队这样对峙有好多天了,山下的波斯人好整以暇,并不急于攻击雅典军队,因为拖到时间越长,波斯海军运来的部队就越多,要知道在爱琴海对岸的小亚细亚,还有十万波斯军队等着被送过来。

山上的雅典营地里,气氛却十分紧张,人人都是一脸的凝重。

雅典军队只有区区一万人,而这是雅典除去卫戍部队以外,能够拿出来的全部家底。

除了斯巴达以外,其他希腊国家都拒绝援助雅典,而斯巴达的两千援军还要等好几天才能到达。

雅典的军事委员会,由十位将军组成,分别代表雅典十个最大的家族。

委员会设军政长官一名,每年在雅典贵族中选举产生。

这年的雅典军政长官是卡利马什(Callimachus),他召开会议,要求大家投票决定是否立刻同波斯人决战。

投票结果是五票赞成,五票反对,这就意味着卡利马什的一票将决定雅典的命运。

卡利马什没有马上做出决定,他走出大帐,站在山坡上遥望人喧马嘶的波斯大营,心潮澎湃。

希腊人面对的是一个近五十年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波斯帝国,无论在国力,军力上希腊和波斯都无法相比。

如果选择与波斯为敌,则前途凶险,输掉任何一场战役就可能导致亡国。

卡利马什思前想后,始终无法痛下决心。

1历史背景古波斯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帝国。

公元前550年波斯王居鲁士(Cyrus)统一波斯全境,开始大规模扩张,在短短的五十年间,除中国以外的所有文明古国,如埃及,巴比伦,腓尼基,巴勒斯坦,亚美尼亚和北印度等都被波斯征服,沦为波斯的行省或附庸。

到希波战争前夕,波斯帝国已经控制了所有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又用武力使希腊周边国家色雷斯和马其顿臣服,希腊在波斯的狂飙突进中宛如汪洋中的一条小船,朝不保夕。

波斯帝国代表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顶峰,波斯人拥有自己的书写系统-楔形文字(Cuneiform)和自己独特的信仰-拜火教(Zoroastrian)。

楔形文字是和古埃及文和中国甲骨文齐名的古代象形文字,而拜火教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摩尼教和白莲教的远祖,直到今天在伊朗和印度都还有不少信徒。

发动波希战争的波斯王大流士,是波斯帝国秦始皇式的人物,他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体系,修建贯穿帝国全境的道路和灌溉工程,并采取措施促进帝国内的自由贸易,使波斯帝国成为古典时代首屈一指的富庶国家。

波斯帝国的治国思想有些类似中国的"大同世界"的理念,对帝国内各民族的宗教和习俗都相当尊重和宽容,历代波斯王都以身作则鼓励波斯人和其他民族通婚。

纵观波斯帝国两百多年的历史,没有一起宗教迫害事件,波斯人也从不强迫其他民族信仰拜火教,这和以后的阿拉伯帝国形成了鲜明对照。

虽然波斯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开明帝国,其统治仍然是建立在暴力征服的基础上,所以波斯帝国在被征服地区的绥靖政策往往是费力不讨好,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此起彼伏。

为了维护其统治,波斯帝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军队。

著名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得(Herodotus)对希波战争时期波斯帝国的军队有过一个精确的描述:波斯帝国海军有一千二百零七艘战舰,官兵五十七万人;陆军包括步兵一百七十万人,骑兵八万人,骆驼及战车兵两万人,共计二百三十七万人。

这还只是亚洲地区的部队,波斯帝国在小亚细亚,色雷斯和马其顿的欧洲附属国必要时还能提供三十万陆海军。

古波斯军队以步兵为主,根据希罗多得介绍,波斯步兵头戴一顶软帽,身穿色彩鲜艳,做工考究的宽袖长袍和长裤。

波斯步兵方阵(Sparabara)相当特别,这种方阵一般是十行纵深,每一个纵列代表一个基本战术单位"十人队",队长站在最前列,装备一面长方形盾牌,和一支约两米的长矛,上身披轻便的鳞片甲;他身后的九名步兵,每人装备一副弓箭和一柄弯刀,一般不被甲。

战斗时队长负责抵挡敌人步骑兵的冲击,而身后的九名弓箭手以密集的齐射杀伤敌军,其中只有第二排的弓箭手能够从队长的身旁直射敌人,后面的八人则是对空放箭,射角由前到后逐渐抬高至45度,这样在阵前三百米以内构成弓箭的火力覆盖。

当敌人被波斯人的箭雨大量杀伤,溃不成军之时,波斯步兵就开始冲锋,他们将弓收入箭囊,拔出弯刀,冲入敌阵近身格斗。

波斯人的弓箭齐射时遮天蔽日,对敌军有相当强的威摄力。

温泉关战役时,斯巴达将领迪埃尼斯(Dieneces)面对波斯军队的弓箭齐射风趣地说:"波斯人放的箭遮住了太阳,正好让我们在阴凉下作战。

"此时中亚游牧民族独有的组合反曲弓在波斯军中只有少量装备,大部分士兵还是使用普通的直木弓。

波斯人的箭用一种三棱宽刃箭镞,青铜质地,带倒钩,杀伤力强大,但穿透力不足;这在对希腊的战争中被证明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因为波斯人的箭雨不能对希腊的重装步兵构成足够的威胁。

这个时候的波斯骑兵主要是轻骑兵,只有将领被甲,他们的装备是一副弓箭和一柄长刀。

波斯骑兵借鉴游牧民族的游击战术,主要依靠弓箭杀伤敌人,战斗时波斯骑兵一般会迂回到敌人的侧后方发起攻击,等到敌军阵形散乱时才会排成密集队形冲击敌人。

面对这样一支数量庞大,战术成熟的军队,希腊军队颇有螳臂拦车之感。

这个时候雅典所有的青壮年男子不超过三万,整个希腊半岛的可用之兵从来没有超过十万人。

希腊最终赢得希波战争,靠的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和著名的希腊长矛密集阵战术(Phalanx)。

希腊军队的主力是重装步兵(Hoplite),他们的装备包括青铜打造的头盔,胸甲和肩甲,躯干的其它部位着鳞片甲;一面浅碟形圆盾直径约一米,表面是一层青铜蒙皮;主要兵器是一支长约三米的矛,辅助兵器是一柄六十公分长的短剑。

希腊步兵战斗时组成密集的方阵,通常有八行纵深,前四排士兵持矛水平向前,后排的长矛叠在前排长矛之上,而后四排则将矛竖立。

希腊的密集阵战术对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要求非常高,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需要负重四十公斤,进行长距离的奔跑和高强度的冲刺。

一个希腊方阵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队形紧密,步调一致,这需要长时间的队列训练才能达到。

希腊密集方阵的正面攻击锐不可当,其弱点在侧面,因而往往需要散兵或骑兵在两翼保护。

希腊的密集阵战术在希波战争中被证明是波斯步兵方阵的克星,但在马拉松平原两军初次相遇时,希腊人却是心中无底。

他们面对波斯大军时的心情,大概和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在萨尔浒面对明朝大军时一样,有几分自惭形秽,有几分忐忑不安,而更多的是豁出去了的义无反顾。

2天降大任值得雅典人庆幸的是,在投票赞成决战的五位将军中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将力挽狂澜,领导雅典军队史无前例地击败波斯大军。

米提亚德(Miltiades)出生于雅典一个最古老的家族。

他的祖父曾经取得了一个色雷斯小国切索尼(Chersonese)的宗主权,因而米提亚德既是雅典公民,又是切索尼的王子。

几年前波斯王大流士征服色雷斯以后,率军越过多瑙河进入南俄草原,企图征服那里的游牧民族塞提亚人(Scythian),他临行前将多瑙河上的一座浮桥交给几个希腊藩邦守护(其中包括切索尼),以备不虞之时能够安全返回。

后来大流士果然在南俄草原受挫,不得不撤回来。

这时米提亚德建议拆毁浮桥,将大流士困在多瑙河对岸。

这一招相当狠辣,因为大流士大军此时粮草将尽,后面又有塞提亚骑兵紧紧追赶,如果不能及时渡过多瑙河,大流士即使不死于塞提亚人的箭下,也会死于饥馑。

可惜其他的希腊城邦首领无人有这样的胆识,米提亚德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大流士安全返回。

很快有人将这件事报告给大流士,于是米提亚德成为波斯帝国头号通缉犯,不得不逃到雅典。

他刚到雅典,就主持收复了沦落敌手多年的两个爱琴海岛屿,立刻成为雅典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时雅典刚刚驱逐独裁者希皮亚斯(Hippias),成立了民主共和体制,米提亚德的政敌于是指控他在切索尼搞独裁统治,欺压人民。

这个罪名倒是证据确凿,可是米提亚德在崇拜英雄的雅典人气正旺,这项指控最终被雅典议会束之高阁。

米提亚德曾经作为藩属参加过波斯的军事行动,对波斯军队的组织和优劣了如指掌。

波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们大多数是被胁迫参战的藩邦士兵,士气低落,协同作战的能力差,局势危急时往往会丧失斗志,溃不成军。

从战术角度来看,波斯的弓箭无法穿透希腊步兵的盔甲,而波斯步兵方阵只有一层盾牌防护,如果前排被希腊密集阵突破,后面的轻装步兵根本无法和希腊长矛对抗。

从政治角度来看,时间并不站在雅典人一边。

几年前被驱逐的雅典国王希皮亚斯投奔了波斯,成为大流士的高级顾问。

他不但向波斯人献上完整的希腊地图,而且积极为波斯远征军出谋划策,马拉松平原这个登陆地点就是希皮亚斯选定的。

并不是所有的雅典人都有坚强的斗志,许多人摄于波斯帝国的军威,沦为内奸。

通向马拉松的航道曲折艰险,但一路上都有人在岸上用青铜盾牌反射阳光,为波斯舰队指引航向。

雅典军队在马拉松和波斯大军对峙的时间越长,雅典的政治局势就会变得越复杂,而投降派的颠覆阴谋就越有可能得逞。

正当卡利马什犹豫不决的时候,米提亚德走上前来说道:"现在整个雅典的命运握在你的手上,你必须决定是甘愿被波斯人奴役,还是奋起抗争,为雅典赢得自由,也为你赢得千古不朽的名声。

如果我们不立刻与敌决战,波斯军队会越来越强大,而雅典的投降派会越来越嚣张。

我坚信雅典健儿强过波斯人百倍,胜利一定属於我们!"米提亚德这一席话打消卡利马什的顾虑,他终于投票支持和波斯大军决战。

3马拉松之战米提亚德由於众望所归,被推选为战役总指挥。

正当雅典军队准备下山列阵时,一支援军出人意料地到达了。

这支援军来自希腊小国普拉提亚(Plataea),多年前雅典曾经帮助他们打退了邻国的侵略,普拉提亚对雅典感恩戴德,这次得知雅典有难,立刻发举国之兵来援。

虽然普拉提亚援军只有一千人,但极大地鼓舞了雅典人的士气。

雅典方面参战的一万一千人全部是重装步兵,他们按照惯例在马拉松平原的西侧排出八行纵深的密集方阵。

此时正值雨季,马拉松平原只有中间地势较高,没有积水,两边都是泥沼地。

为了使雅典的阵线不被波斯骑兵从两翼迂回,米提亚德决定不惜削弱中央方阵的力量,将雅典阵线向两侧延伸,使两边的泥沼地成为天然屏障。

这样重新部署以后,雅典的步兵方阵在中央只有四行纵深,而两翼仍然保持八行的厚度。

雅典步兵列阵完毕以后,米提亚德立刻下令冲锋,这时雅典军队距离波斯阵线大约有15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