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种类简介精编
主要钻井液类型

我国各油田主要钻井液类型一、无固相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基本组成:聚丙烯酰胺或多元乙烯基共聚物类絮凝剂、无机盐等●特点:絮凝剂可有效地絮凝钻井过程所产生的岩屑。
●典型配方:(1)水+ 0.1~0.3% PHP + 0.1~0.2% CaCl2或0.5~1% KCl(2)水+ 0.07~0.14% CPAM + 0.1~0.3% TDC-15(低分子量有机阳离子)+ 0.2% CaCl2(3)水+ 0.1~0.3% FA-367 + 0.1~0.2% CaCl2或0.5~1% KCl●适用范围:层理裂隙不发育、正常孔隙压力与弱地应力、中等分散砂岩与泥岩互层;已下技术套管的低压、井壁稳定的储层等。
二、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适用范围:用于钻进层理裂隙不发育的易膨胀、强分散或不易膨胀、强分散、软的砂岩与泥岩互层;已下技术套管的低压储层等。
1、阴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基本组成:多元乙烯基共聚物类、水解聚丙烯腈、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等●特点:高分子量聚合物包被粘土或钻屑,并提供钻井液所需粘度、切力;中分子量和低分子量聚合物用于控制滤失量并控制粘度、切力。
●典型配方:膨润土浆+ 0.1~0.3% KPAM + 0.4~0.5% NPAN2、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基本组成:高分子量与低分子量阳离子聚合物,以及淀粉等●特点:阳离子聚合物具有极强的稳定页岩的能力,即强吸附、强抑制性;配合使用淀粉类处理剂调整滤失造壁性。
●典型配方:膨润土浆+ 0.4% SP-2(阳离子聚合物)+ 0.4% CSW-1(低分子量有机阳离子)+1% 改性淀粉3、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基本组成: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两性离子聚合物,有时配合加入阴离子聚合物●特点:利用聚合物中的阳离子基团增强体系的抑制性,同时大量的阴离子、非离子基团使体系保持稳定。
两性离子聚合物与各种处理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典型配方:膨润土浆+ 0.1~0.3% FA-367 + 0.05~0.2 %XY-27 + 1~3% 磺化沥青类产品三、聚磺钻井液●基本组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包括阴、阳、两性离子聚合物)、中分子量聚合物降滤失剂、磺化酚醛树脂类产品和沥青类产品等。
钻井液种类简介

钻井液种类简介
1、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
特点是不含土相,固含低、机械钻速快,用于提高上部地层机械钻速。
处理剂以选择性絮凝处理机为主,常用PHP(0.05~0.15%)和K-PAM(0.05~0.3%)。
小于30度和无固相钻井液已不能适应的井段。
调整原则
随地层破碎程度增加,胶结性变差或裂缝发育,应在保持矿化度的前提下(防起泡)提高沥青类处理剂含量作封堵只用。
易塌区块辅以0.5~1.0%聚合醇或无渗透
抑制剂,加强体系的防塌抑制性。
3、聚磺钻井液体系
聚磺钻井液体系具有如下特点:1.利用KPAM、KPHP、PAC等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包被抑制剂,既能提高钻井液体系粘度,同时提供体系K+增强钻井液的抑制性。
2.
5、应充分水化配制钻井液用膨润土。
6、配制钻井液用处理剂应配成胶液缓慢加入,避免直接加入固体或粉末状处理
剂。
7、应控制好钻井液处理剂的加入比例、顺序和方法。
现场维护
1、充分发挥固控设备清除钻屑的效率。
2、需补充处理剂,应缓慢、均匀加入钻井液处理剂胶液,尽量避免直接加入处
理剂固体或干粉。
6。
钻井液技术总结

钻井液技术总结
钻井液技术是石油勘探和钻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它是一种粘稠的液体,由多种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用于冷却钻头、清除岩屑、维持井壁稳定等多种作用。
下面将对钻井液技术进行总结。
一、钻井液的种类
钻井液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和气体钻井液三种类型。
水基钻井液是以水为主要成分,添加防腐剂和防冻剂等化学物质而成;油基钻井液则是以油为主要成分,添加的化学物质不同于水基钻井液;气体钻井液则是将气体作为钻井液的主要成分。
二、钻井液的作用
1.冷却钻头
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能够有效地冷却钻头,防止钻头过热而损坏。
2.清除岩屑
钻井液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能够将岩屑冲刷出井口,确保钻井过程中的安全。
3.维持井壁稳定
钻井液能够填充井壁缺陷,维持井壁稳定,防止井壁塌陷。
三、钻井液的组成
钻井液是由多种化学物质混合而成,包括基础液体、增稠剂、分散剂、乳化剂、酸化剂等。
其中,基础液体是钻井液的主要成分,增稠剂用于增加钻井液的粘稠度,分散剂用于分散固体颗粒,乳化剂用于让水和油混合,酸化剂用于降低钻井液的pH值。
四、钻井液的处理
钻井液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污染,需要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离心、沉淀等,化学方法包括加入药剂、反应等。
五、总结
钻井液技术在石油勘探和钻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种类、作用、组成和处理方法都需要经过科学的设计和调整,才能保证钻井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钻井液

发展概况
①初步形成时期:1888~1928年,旋转钻井开始,最初用清水钻井。 ②快速发展时期:1928~1948年,发现带有砂的泥浆比清水的携带能力 更好。于是出现细分散钻井液,并使用简单的处理剂。 ③高速发展时期:1948~1965年,发现细分散泥浆的不足:抗侵能力差, 于是发展为钙处理、适度絮凝的粗分散钻井液。 ④科学优化时期:1965~,高压喷射钻井中,要求低固相,于是出 现聚合物不分散低固相钻井液。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先后出现:正电胶、硅酸盐、甲酸盐、多元醇、生物降解型等钻井液体 系,并得到广泛应用。但都没有形成主流,不能完全取代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与此同时,上个世纪40年开始使用的油基钻井液也在不断发展,从开始用原油发展为柴油,到矿物油;从全 油基发展为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从有毒污染的油基发展为低毒无毒的油基钻井液。
作用
旋转钻井初期,钻井液的主要作用是把岩屑从井底携带至地面。钻井液被公认为至少有以下十种作用: (1)清洁井底,携带岩屑。保持井底清洁,避免钻头重复切削,减少磨损,提高效率。 (2)冷却和润滑钻头及钻柱。降低钻头温度,减少钻具磨损,提高钻具的使用寿命。 (3)平衡井壁岩石侧压力,在井壁形成滤饼,封闭和稳定井壁。防止对油气层的污染和井壁坍塌。 (4)平衡(控制)地层压力。防止井喷,井漏,防止地层流体对钻井液的污染。 (5)悬浮岩屑和加重剂。降低岩屑沉降速度,避免沉沙卡钻。 (6)在地面能沉除砂子和岩屑。 (7)有效传递水力功率。传递井下动力钻具所需动力和钻头水力功率。 (8)承受钻杆和套管的部分重力。钻井液对钻具和套管的浮力,可减小起下钻时起升系统的载荷。 (9)提供所钻地层的大量资料。利用钻井液可进行电法测井,岩屑录井等获取井下资料。 (10)水力破碎岩石。钻井液通过喷嘴所形成的高速射流能够直接破碎或辅助破碎岩石。
钻井液种类及采油应用

钻井液种类及采油应用1、综述钻井液又称钻孔冲洗液,是钻探过程中,孔内使用的循环冲洗介质。
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
钻井液按组成成分可分为清水、泥浆、无粘土相冲洗液、乳状液、泡沫和压缩空气等。
清水是使用最早的钻井液,无需处理,使用方便,适用于完整岩层和水源充足的地区。
泥浆是广泛使用的钻井液,主要适用于松散、裂隙发育、易坍塌掉块、遇水膨胀剥落等孔壁不稳定岩层。
2、钻井液类型依据基液和主要处理剂的不同,钻井液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气体配制成的:空气、氮气钻井液;(2)水配制成的:充气--泡沫钻井液、硬胶黏土钻井液、聚合物钻井液;(3)非水配制成的:油基或合成基钻井液、全油基钻井液和逆乳化钻井液。
钻井液可以有液相、固相和化学处理剂构成。
液相可以是水(淡水、盐水)、油(原油、柴油)或乳状液(混油乳化液和反相乳化液)。
固相包括有用固相(膨润土、加重材料)和无用固相(岩石)。
化学处理剂包括无机、有机及高分子化合物。
钻井液按分散介质(连续相)可分为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气体型钻井流体等。
2.1水基钻井液水基钻井液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以粘土(膨润土)、加重剂及各种化学处理剂为分散相的溶胶悬浮体混合体系。
其主要组成是水、粘土、加重剂和各种化学处理剂等。
水基钻井液可分为:(1)淡水钻井液。
氯化钠含量低于10mg/m3,钙离子含量低于0.12mg/m3。
(2)盐水钻井液(包括海水及咸水钻井液)。
氯化钠含量高于10mg/m3。
(3)钙处理钻井液。
钙离子含量低于0.12mg/m3。
(4)饱和盐水钻井液。
含有一种或多种可溶性盐的饱和溶液。
(5)混合乳化(水包油)钻井液。
含有3%-40%乳化油类的水基钻井液(6)不分散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
固相含量低于4%,含有适量聚合物。
(7)钾基钻井液。
氯化钾含量高于3%。
1978年以来开始在我国钻井现场使用。
(8)聚合物钻井液。
它是以聚合物为主体,配以降粘剂,降滤失剂、防塌剂和润滑剂等多种化学处理剂所组成的钻井液。
常用钻井液类型

•常用钻井液类型•一)、水基钻井液•水基钻井液以水为分散介质(连续相),以粘土为分散相(固相),加入一定的化学处理剂或加重材料组成。
这类钻井液发展最早,使用最广泛。
水基钻井液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淡水钻井液:•由淡水、粘土和一般的降粘剂、降滤失剂配制而成。
含盐量(Nacl)小于•1%或低于10000毫克/升。
含钙量小于120毫克/升。
•2、盐水钻井液:•含盐量大于1%或高于10000毫克/升。
包括盐水钻井液、饱和盐水钻井液、海水钻井液。
主要用在海湾海上钻井,钻盐岩层及泥页岩易塌地层。
•3、钙处理钻井液:•含钙量大于120毫克/升。
包括石灰钻井液、石膏钻井液、氯化钙钻井液。
其主要特点是抗可溶性盐侵蚀能力强,性能稳定。
•4、不分散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一般低固相钻井液粘土含量小于7%(体积百分数);不分散低固相钻井液的粘土含量小于4%。
其主要特点是钻速快,流动性好,钻井总成本低。
•5、混油钻井液:•在水基钻井液中混入3~4%的乳化油类(原油或柴油),使油成小珠分散的乳化状态。
其主要特点是润滑性好,流动性好,失水量低,泥饼摩擦系数小。
•二)、油基钻井液•以油为分散介质的钻井液。
它又可分为:•1、油基钻井液:•是以原油或柴油为连续相(液相),以氧化沥青作为分散相(固相),再加入化学处理剂和加重剂配成的,含水量在3%以下。
其主要特点是对油层损害小,抗可溶性盐侵污的能力强。
•2、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以柴油作连续相,以水作分散相,呈小液滴状分散在水中(水的体积分数可达60%),以有机膨润土(或称亲油膨润土)和氧化沥青作稳定剂,再加入其它处理剂、加重剂配制而成。
其主要特点是热稳定性高,有较好的防塌效果,对油气层损害小,常用于高温井段,钻易塌地层和低压油气层。
常用的小井眼钻井液体系•甲酸盐钻井液体系•乙二醇/K2CO3水基钻井液•CBF钻井液体系(一种阳离子聚合物/盐水钻井液)二)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适用范围:用于钻进层理裂隙不发育的易膨胀、强分散或不易膨胀、强分散、软的砂岩与泥岩互层;已下技术套管的低压储层等。
钻井液体系总汇分类

钻井液的种类(1)稳定泡沫钻井液技术稳定泡沫钻井液是一种低密度钻井液体系,是在钻井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气、液、固三相表面张力,使空气均匀、稳定地存在于体系中,从而降低钻井液密度。
其特点是能够产生低于水的表观密度,在低压地层中产生微泡膨胀桥堵孔隙,保护油气层,提高勘探开发的综合效益。
通过对稳定泡沫钻井液系统研究,开发出适合大港油田低压油气藏特点的稳定泡沫钻井液体系。
我公司进行了稳定泡沫钻井液技术研究,形成了研究成果。
在现场应用中实现钻井液密度可调、泡沫稳定时间较长、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
在官新10-16井进行了现场试验,现场钻井液密度达到0.7g/cm3,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003年我公司在长庆油田气探井的服务中成功应用该钻井液技术,解决了低压气藏储层保护的难题。
(2)无固相欠平衡钻井液技术无固相欠平衡钻井液主要是为了解决低压、低渗油气藏而研究的钻井液体系,控制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实现欠平衡条件,减少钻井液滤液对储层的损害是该技术的核心,它适用于灰岩地层、稳定的砂泥岩地层。
1999年完成了第一口井深为5191.96m板深7井,所用的钻井液体系为具有防H2S损害、CO2腐蚀及防水锁损害的无土相钻井液,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体系采用无土相有利于保护油气层;体系的抑制性较强;体系具有防腐能力;体系便于维护;有利于清洗井眼,由于采用欠平衡有利于提高机械钻速;成本低。
到2002年使用该钻井液体系,相继完成了板深8、板深4、千18-18、西G2等16口井的现场应用,使用最高密度为1.42g/cm3,最低密度为0.84g/cm3。
该体系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尤其在保护油气层方面成果显著,该体系在大港油田首次欠平衡探井施工作业中一举成功,在所实施井中平均恢复值达到88%,实施井均获得良好的油气显示,为发现和保护油气层展现了光明的前景,尤其板深7井最为突出,经过5~11mm油嘴多次测试,平均产气量为1×105m3/d,其中轻质油31.75 m3/d,完钻后测试表皮系数为-1.35,投产后井口压力和油气产量相对稳定。
钻井液体系总汇分类

钻井液的种类(1)稳定泡沫钻井液技术稳定泡沫钻井液是一种低密度钻井液体系,是在钻井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气、液、固三相表面张力,使空气均匀、稳定地存在于体系中,从而降低钻井液密度。
其特点是能够产生低于水的表观密度,在低压地层中产生微泡膨胀桥堵孔隙,保护油气层,提高勘探开发的综合效益。
通过对稳定泡沫钻井液系统研究,开发出适合大港油田低压油气藏特点的稳定泡沫钻井液体系。
我公司进行了稳定泡沫钻井液技术研究,形成了研究成果。
在现场应用中实现钻井液密度可调、泡沫稳定时间较长、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
在官新10-16井进行了现场试验,现场钻井液密度达到0.7g/cm3,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003年我公司在长庆油田气探井的服务中成功应用该钻井液技术,解决了低压气藏储层保护的难题。
(2)无固相欠平衡钻井液技术无固相欠平衡钻井液主要是为了解决低压、低渗油气藏而研究的钻井液体系,控制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实现欠平衡条件,减少钻井液滤液对储层的损害是该技术的核心,它适用于灰岩地层、稳定的砂泥岩地层。
1999年完成了第一口井深为5191.96m板深7井,所用的钻井液体系为具有防H2S损害、CO2腐蚀及防水锁损害的无土相钻井液,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体系采用无土相有利于保护油气层;体系的抑制性较强;体系具有防腐能力;体系便于维护;有利于清洗井眼,由于采用欠平衡有利于提高机械钻速;成本低。
到2002年使用该钻井液体系,相继完成了板深8、板深4、千18-18、西G2等16口井的现场应用,使用最高密度为1.42g/cm3,最低密度为0.84g/cm3。
该体系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尤其在保护油气层方面成果显著,该体系在大港油田首次欠平衡探井施工作业中一举成功,在所实施井中平均恢复值达到88%,实施井均获得良好的油气显示,为发现和保护油气层展现了光明的前景,尤其板深7井最为突出,经过5~11mm油嘴多次测试,平均产气量为1×105m3/d,其中轻质油31.75 m3/d,完钻后测试表皮系数为-1.35,投产后井口压力和油气产量相对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井液种类简介精编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钻井液种类简介
1、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
特点是不含土相,固含低、机械钻速快,用于提高上部地层机械钻速。
处理剂以选择性絮凝处理机为主,常用PHP(0.05~0.15%)和K-PAM(0.05~0.3%)。
适用范围:1. 适合于地质情况熟悉的非高地层倾角(≤30°)无流体显示的非易塌构造或区块,主要用于表层的快速钻进。
2. 适合于井漏严重、非易塌层位、无流体显示的各构造短时间的强钻。
2、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聚合物具有很强的包被抑制能力,可以防止粘土矿物进一步水化,防止钻井液性能变差,有利于携带钻屑,保持井壁稳定。
适用范围。
1. 非高地层倾角井的表层易水化分散的泥页岩井段,既有利于防塌,又能适当提高机械钻速。
2. 中深井井段出现恶性纵向裂缝漏失,而上部裸眼井段又易因清水浸泡出现垮塌情况下,作为井底清水强钻时覆盖易塌层的钻井液。
3. 适用于44
4.5mm井眼段大于200m,或311.2mm井眼段1000-2500m,地层倾角小于30度和无固相钻井液已不能适应的井段。
调整原则
随地层破碎程度增加,胶结性变差或裂缝发育,应在
保持矿化度的前提下(防起泡)提高沥青类处理剂含量作封堵只用。
易塌区块辅以0.5~1.0%聚合醇或无渗透抑制剂,加强体系的防塌抑制性。
3、聚磺钻井液体系
聚磺钻井液体系具有如下特点:1. 利用KPAM、KPHP、PAC等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包被抑制剂,既能提高钻井液体系粘度,同时提供体系K+增强钻井液的抑制性。
2. 加入分散型磺化系列处理剂提高钻井液体系的降滤失性能,如加入磺化沥青改善泥饼质量提高护壁能力。
3. 聚磺钻井液体系配制和转化方便。
适用范围
1. 高压力系数的易塌层钻进,能在防塌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机械钻速。
2.深井段高温、高密度条件下的易塌层钻进。
3. 适合于非特殊工艺的深井,有利于提高机械钻速,适合于川东地区所有区块。
钻井液现场配制与维护
1、检查井场钻井液材料质量检验单等有关资料,保证钻井液材料的质量。
2、配制钻井液前必须清洗钻井液罐。
3、若需要,必须处理配浆用水。
4、应按钻井液设计要求配制钻井液,并确保其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5、应充分水化配制钻井液用膨润土。
6、配制钻井液用处理剂应配成胶液缓慢加入,避免直接加入固体或粉末状处理剂。
7、应控制好钻井液处理剂的加入比例、顺序和方法。
现场维护
1、充分发挥固控设备清除钻屑的效率。
2、需补充处理剂,应缓慢、均匀加入钻井液处理剂胶液,尽量避免直接加入处理剂固体或干粉。
3、需补充膨润土,应加入已充分水化的膨润土浆。
4、钻井液以一定时间或一定井段处理,尽量避免大型处理。
5、含硫化氢地层适当提高钻井液的pH值,提前除硫剂。
6、下套管和电测前,尽量避免大型处理。
要充分循环调整钻井液性能,做到较低的滤失量和较好的滤饼质量,较强的悬浮能力和良好的封堵能力,较强的抑制性和较高润滑性能,必要时混入原油或塑料球,降低滤饼摩阻系数,并保持钻井液性能稳定。
要彻底清除积砂,并不再产生新的沉砂。
要用合适的钻井液密度巩固井壁,保证井下不漏不喷。
7、需进行较大处理,应先进行小型试验,确定最佳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