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外空间构成简论
外部空间设计:定义概述

影响空间感受的因 素
一种物体同感受它的人之间产生 关系主要是通过视觉来确定的, 但在很多时候,触觉、嗅觉、听 觉等其它身体感官也参与其中。 甚至天气中的风、雨、日、照都 会对空间感受产生影响。
什么是外部空间
外部空间是有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 部环境,是从对自然的限定开始的, 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它与无 限伸展的自然空间不同,它是在自 然当中由“框框”所限定的空间 (“框框”就是可以创造出满足人 的意图和功能的有意义的积极空间, 是一种向心秩序的体现)。
边界
举例
紫禁城外林荫道(单一型柱列边界) 卢浮宫神庙(双重型柱列边界) 春日大社灯笼群(记号型双重边界) 婆罗浮屠塔群(记号型多重边界) 圣马可广场(双极平坦型场地) 丘伊雷利庭图(多极平坦型场地) 洛克菲勒中心广场(单极凹形场地)
什么是外部空间设 计
外部空间设计,就是为人的活动 创造有意义的外部空间(相对于 建筑内部)的技术或方法,是一 种营造人类活动空间的过程。
被营造出来的空间,质产生变化
1.建筑空间
建筑室内空间的长、宽、高对空间 的尺度感影响最大,房间的四壁产 生封闭围合的作用,底界面和顶界 面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房间的亲切行 和遮蔽性。
关于对外部空间距离问题 的总结
一般情况下,人与物体的距离在25米左右的时候,最 能产生亲切感,可以辨认出人脸和建筑的细部,这是 古典街道的常见尺度。
01
02
宏伟的街道或广场空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50米,超 过后会使建筑立面上的沟槽效果消失,透视感减弱而 接近立面。此时巨大的广场可以作为一个纪念性的建 筑的前景。当人与建筑的距离超过1200米时,就看不 到具体形象了,只能看到模糊的外轮廓线。
3. 建筑材料表面的肌理与肌理的组合
一下之空间构成

面
垂直面
视觉上比水平 面更活跃,是限定 空间并给人以围合 感的重要手段。
面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1929)
它自身的造型 形式以及面上的开 口控制着建筑物室 内外空间之间视觉 上和空间上的连续 性。它也是构成体 量的重要元素。
空间组合
二元空间 (包容、相交、邻接)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多元空间 (线式、中心、网格)
ONE-TENTH THEORY
解析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
空间 要素
形状
视觉
比例
形状是最基本的要素,反映对象的特征,是 人识别和区别对象的主要依据。
比例是指两个相似事物数量的比值,比例的 目的是在各要素中建立秩序感和和谐感。空 间的比例是指空间各构成要素自身、之间、 要素与整体之间在量度上的关系。 尺度是关于量的概念,它涉及空间形象给人 的视觉感受是否符合实际尺寸的问题。
限定
线:具有方向性和联系性,以其方向和方位在空间构成中起作用。通 过连接点与面,构成空间形态的骨架。垂直线可限定一个明确的形式, 如平面、柱状体等,在建筑中典型的垂直线是柱。 两点可确立一条轴线,即虚线,是心理感受到的线。
点线
限定
两个线元素之间由于视觉张力、相互吸引形成心理上的虚面,暗示一 条通过该虚面的轴线,形成强烈的对称性,产生引导作用,成为序列 的入口。
肌理
围合
洞口对空间封闭和开放感的影响1
围合
洞口对空间封闭和开放感的影响2
色彩
色彩
光线
光线
东京Magic 概念店 独特的墙面肌理带来丰富的光影变化, 给予本身简洁的室内环境丰富的细节。
肌理
肌理
空间 要素
第二篇建筑设计空间构成及组合

2 平面组合的形式
建筑由于使用功能不同,房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 平面组合是根据使用功能特点及交通路线的组织,将不 同房间组合起来。平面组合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形 式:
• (1)走道式组合
走道式组合的特点是使用房间与交通联系部分明确分 开,各房间沿走道(走廊)一侧或两侧并列布置,房间 门直接开向走道,通过走道相互联系;各房间基本上不 被交通穿越,能较好地保持相对独立性;走道式组合的 优点是:各房间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通风,结构简单, 施工方便等。这种形式建筑特别适用于房间面积不大、 数量较多的重复空间组合,如学校、宿舍、医院、旅馆 等。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 30人
第二篇建筑设计空间构成及组合
4 电梯、扶梯、坡道设计
A 电梯
电梯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 消防电梯、客货两用电梯、杂物梯等几类。
电梯的布置形式一般有单面式和对面式
B 扶梯
自动扶梯是一种在一定方向上能大量、连续输
送流动客流的装置。除了提供乘客一种既方便又
舒适的上下楼层间的运输工具外,自动扶梯还可
厨房设计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尽量利 用厨房的有效空间布置足够的贮藏设施,如壁龛、 吊柜等;厨房的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 洁;室内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并保证必要的操 作空间,为使用方便、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创造 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篇建筑设计空间构成及组合
厨房的布置形式有单排、双排、L形、U形等几种
A 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B 人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 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面积);
C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篇建筑设计空间构成及组合
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
室内设计平面方案讲解

室内设计平面方案讲解室内设计平面方案讲解1. 引言室内设计平面方案是一个室内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之前首要考虑的部分。
它是一个通过平面图来展示室内空间布局的设计方案。
本文将介绍室内设计平面方案的重要性、构成要素以及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2. 室内设计平面方案的重要性室内设计平面方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室内空间的布局和功能划分,还能提供给客户一个对设计结果的预期。
通过合理的平面方案,室内设计师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提升空间的功能性和美观性,满足客户的需求。
3. 室内设计平面方案的构成要素一个完整的室内设计平面方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3.1 户型图户型图是一个房间的地理布局图,它展示了房间的大小、形状以及与其他房间的位置关系。
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说,了解户型图是设计平面方案的基础。
3.2 空间功能划分在设计平面方案时,室内设计师需要考虑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如客厅、卧室、厨房、浴室等。
通过合理划分和布局不同空间,可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功能性。
3.3 家具布局家具布局是室内设计平面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如何合理摆放家具以满足空间的功能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流线、通风和光线等因素。
3.4 色彩和材质选择色彩和材质选择是室内设计平面方案中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色彩和材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风格,并为空间增添美感。
4. 室内设计平面方案的设计原则和技巧4.1 流线设计原则流线设计原则是指在平面方案中合理安排不同空间之间的连接和交通路径,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
它要求不同空间之间的流通线路简洁明确,避免产生死角和阻塞。
4.2 光线利用技巧光线是室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可以为空间带来明亮、通透的感觉。
在平面方案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窗户布置、墙面颜色选择等方式来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创造出舒适的光线环境。
4.3 尺度和比例控制合理的尺度和比例是室内设计平面方案中的关键要素。
空间的形态构成

柱列与墙 面结合为 壁柱或倚 柱,可改 变墙面比 例及韵律。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柱列与窗的结合,改变墙面比例及韵律。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E.双向线列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有助于表达大空间的尺度感,在大空间中划 分出不同的空间地带。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C.角限定
三根以上的线要素可限定出空间容积的角,建立 起一个视觉空间框架。
构成通透的空间,边界感很弱,但可调整空间的 形状、尺度、量度感、比例。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A.独立垂直面
对其两个表面 所朝向的空间既 分割又控制,其 限定效果与人的 视线高度有关, 但不能完全限定 空间,表面的色 彩质感、划分形 式影响视觉质量 和空间效果。
独立面分割空间为阴阳, 产生不同视觉感。
仅限定领域的边缘,限定感弱.
产生围护感,保持视觉与空间的连续性。
分割成两个空间并保持视觉连续性
返回本讲首页 返回本讲框架
ESC
轴线的空间组织作用
基本形态要素 要素介绍
点 线 面 体
返回本讲首页 返回本讲框架
ESC
3.面
实存面:其主要特征是有一定厚度和形状, 分为规则几何形与不规则的任意形;
虚存面:指由视觉——心理意识到的面。
面的构图作用: 限定体的界限 以遮挡、渗透、穿插关系分割空间 以自身的比例划分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
空间的解析
本讲框架 本讲首页
室内设计中立体构成的原理及应用

⽴体构成是从事室内设计⼯作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是研究空间⽴体造型的学科,是室内设计的最根本要求。
下⾯YJBYS店铺为⼤家搜索整理了关于室内设计中⽴体构成的原理及应⽤,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培训⽹! ⽴体构成不仅可以合理的构成室内空间,⽽且还能给室内设计带了美感,使室内设计⽆论是强调空间艺术或是抽象的表现形式都能从形体、空间、层次上达到和谐统⼀,让室内设计表达的更深⼊,更具观赏性。
⼀、⽴体构成的原理 ⽴体构成也是⼈们常说的空间构成,它是以⼈们的视觉为基础,为物理⼒学为依据,通过⼀定的造型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
它主要是以点、线、⾯、体,按⽴体法则的不断变化和组合来形成空间构成的形态,以实现创造设计的价值的意义。
⽴体构成从艺术感染⼒⽅⾯可分为赋予形态以⽣命⼒、创造⽴体构成的动感、创造⽴体构成的量感、创造空间的深⼊感和丰富形态的表情等。
具体如下: 1、赋予形态以⽣命⼒ ⾃然形态的旺盛⽣命⼒给⼈以美的感受。
⽐如:含苞怒放的花朵、植物的⽣长和发芽等。
我们要从⾃然形态中去体验⽣命⼒的美好,并挖掘⽣命⼒的表现形式,巧妙的运⽤到⽴体构成的中去,加以创造,使⽴体构成具有⼀种向⽣命⼒⼀样欣欣向荣的精神⼒量,给⼈带来⽴体构成创造的美感。
2、创造⽴体构成的动感 在⽴体构成中运动着的形态往往都能吸引更多⼈的注意,运动更向征着前进和发展,虽然设计作品的造型本⾝是静⽌不动的,但要在作品静⽌的形态中体现出动的感觉,我们可以通过⼈的视觉效果上的变化,通过利⽤“渐变”⽅式体现“动”的构成,还可以依靠形体在转动、曲线的动势来体现“动”的效果,使整个设计作品更具吸引⼒。
3、创造⽴体构成的量感 形态的体量会给⼈以⼀种健康、能抵抗外部⼀切阻⼒的美感,但在实际的形态体量之外,还会给⼈⼼理上的量感,也就是形态的材质、⾊彩、光泽等都会在⼈的⼼理上产⽣轻重、⼤⼩之感,设计得好可以使⽴体构成恰到好处显⽰出形态的本质,增加设计的可观性。
室内空间的划分与组织讲义

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室内空间的划分与组织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是如何通过设计,使室内空间既能满足功能性的要求,又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从而体现出富有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的工作、生活空间,是室内环境设计时所要考虑与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室内空间的基本概念室内空间是相对于自然空间而言的,是人类经过漫长的适应环境,和对自然环境进行长期改造的结果。
自然环境既有有益于人类的一面,如阳光、空气、水、绿化等;也有不利于人类的一面,如暴风雪、地震、泥石流等.因此,室内空间最初的主要功能是对自然界有害性侵袭的防范,特别是对经常性的日晒、风雨的防范,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工具,由此而产生了室内外空间的区别.人对空间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原始人的穴居,发展到具有完善设施的室内空间,从满足生活上的物质要求,到满足心理上的精神需要。
但是,不论物质或精神上的需要,都是受到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
人们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也相应发生改变。
因此,室内空间的内涵、概念也是在不断地补充、创新和完善。
1. 室内空间的概念由建筑的底界面、顶界面、侧界面作为基本的要素,运用多种组合构成形式而形成的建筑空间称之为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同建筑界面的“实”相对,是一个“虚”的概念。
2.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包括顶界面、底界面、侧界面、斜向界面、曲界面、波浪界面等。
1)空间的基本组合形式由不同界面采取不同组合方式会构成不同的空间形式:由水平界面和垂直界面构成的空间;由水平、垂直和斜向界面构成的空间;由水平、垂直和曲界面构成的空间。
2)建筑中表现为实体的空间限定要素呈四种形态:地面、柱与梁、墙面、顶棚。
①地面的空间限定:地面是建筑空间限定的基础要素,它以存在的周界限定出一个空间的场。
②梁柱的空间限定与流动:柱与梁是建筑空间虚拟的限定要素。
它们之间存在的场构成了通透的平面,可以限定出立体的虚空间。
浅议中国传统庭院空间围合与构成的基本方式

次要建筑相对峙, 构成 Π 形
或 H 形的三合院; 或在主要
图1
建筑的对面, 再建一座次要建筑, 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庭院,
称为四合院( 图 2) 。由于建 筑 的 四 面 围 合 , 形 成 封 闭 性 较 强 的
整 体 而 得 名 为 “ 四 合 院 ”。
这种布局方式始自宋代,
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
以建筑围合建筑而成的庭院空间, 与四合院建筑相反, 是 以 体 形 巨 大 的 建 筑 为 中 心 , 周 围 以 矮 小 的 附 属 建 筑 、走 廊 或 围 墙环绕, 形成方形或圆形的庭院。汉代的礼制建筑、历代坛庙以 及 宋 、金 、明 池 水 殿 等 常 常 采 用 这 种 围 合 方 式 。最 典 型 的 例 子 是 北京故宫的庭院空间 , 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围合的( 图 3) 。 2.5 以庭院围合庭院而成庭院空间
所谓以庭院围合 庭院而成的庭院空间, 即园林中的“园中之 园 ”。 比 较 成 功 的 园 林 做法, 往往是将全园划 分为若干个景区, 把其 中一个景区扩大为全 园的重点, 再辅以若干 个小景区, 以求达到主 次分明和相互对比的 效果。利用建筑, 如廊子、亭子、厅轩楼馆, 或墙垣、漏窗, 山丘或 假山与树木形成一个又一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园, 组成无 数各具特色的景观。例如: 拙政园中远香堂东部绣倚亭下的枇 杷园即为园中之园( 图 4) 。
1概述
1.1 庭院空间的概念 “庭院”二字在《辞源》中是这样解释的: 庭者,“堂阶前也”;
院 者 ,“ 周 垣 也 ”,“ 宫 室 有 垣 墙 者 曰 院 ”。 所 以 ,“ 庭 院 ”二 字 合 在 一起, 就构成了我国庭院空间的基本概念: 即由建筑与墙围合 而成的室外空间, 就是庭院空间。 1.2 庭院空间与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专业论文》课程考核
(课程论文)
题目:室内外空间构成简论
专业: 艺设普2008-01
学号: 2008442176
姓名: 张玉珠
指导老师: 刘海玲
成绩:
教师评语:
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中国重庆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作业……………………………….3-5
摘要:关于室内外空间构成的探索,突出了对空间组合、变动全过程的研讨,不但考虑到整个空间对人的可存在性、人的感受及视觉反映,而且在营造环境流通空间的关系上,让人身处其中,感受从不同方位,不同视域,不同时区而得到的不同效果。
关键词:空间室内设计视觉形态景观设计
Abstrac t:On the composition of indoor and outdoor space exploration, highlighting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 the whole process of discussion changes, not on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entire space of human existence, human feelings and visual refl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in cre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space, so that people living in them and feel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different sights, different time zones and get different results.
Key words:Space InteriorDesign Visual Form Landscape Design
正文:设计师连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桥梁,人们希望通过设计改造世界,改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室内外环境艺术与建筑艺术,作为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空间构成及形态语言的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志。
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是综合性设计,涉及各方面的因素相当多,抓住“空间”也就是抓住了设计的主角。
空间构成对设计人员的空间概括能力,创造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
(一)空间构成的原理
空间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任何的限定,也是抽象的,同时也是虚无的。
我们要自己确定一个空间,首先必须把某个局部空间从整个大空间中界定出来,构成特定的空间范围。
如果在平整延伸的广场中有一个空间,那么它会成为整个广场上的核心和关注点。
有限的空间各种各样,从造型的角度来看,最基本的是占有性空间和限定性空间。
空间构成就是利用空间思维方式,把自然空间或人造空间进行有效规划,使放置于该空间的任何物体都能与其环境发生关系,并且具有相当严密的整体性。
1,空间概念
空间构成是研究空间形体组织的学科,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各种空间样式,是三维,四维以至于多维空间的一种体验。
2,常见空间形式
凡是经过去围合或限定的一个空的部分,即一个包围起来的空间为单元空间。
复合空间是多种空间形式合成的空间,也就是大空间和小空间的复合体。
3,抽象空间感知
“有”与“无”的空间在展示设计中运用得最多的。
这种空间形式的优势在于它的不定性,变幻性和方便性。
(二)内空间构成
1,内空间的形态
作为物欲充斥的今天,人们对生产,生活的要求更高,理想化,舒适化的内部空间的营造成为必然,内部空间的合理化处理也是人们情感和智慧的综合体现。
内空间的基本型四维皆空,一实三空,二实二空,三实一空,四个实面。
2,内空间形态关系
对形形色色的内空间形态进行分解,可得到点线面和体等空间构成元素。
3,内空间的洞口
内空间的概念就是能进入其中进行活动的空间关系,因此,开口问题成为内空间构成的第一步。
窗口解决空间的视野视觉联系,门口解决进出空间的流动性。
开口的大小,数量,形状,位置会影响空间的采光,通风和视野,而视野的开阔就决定空间的开敞程度。
门的高低大小,构成开敞感的变化。
门口增多,流动性增强,停留感减弱。
如商场的多门设计,以增强消费者的流动,达到促销的作用。
4,内空间的分隔
内空间的分隔:竖向分隔,横向分隔。
内空间的分隔指的是单一空间的再分隔。
如展厅内部的分隔布展,室内的屏风及隔扇等。
5,内空间的组合
内空间的组合分为:互锁,共享,主次,包容。
一般的建筑是由多个空间组合而成,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运用相应的通道把它们串联起来。
内空间组合的特点:各空间均具有相对独立性;全部内空间应该贯穿一气,而且主体可以进入。
6,内空间的构成的序列性
动线也称走线,流线,是空间组织的线形化和空间结构的序列化。
横向渗透是通过镂空或者半隔的形式,甚至运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把外空间引入内空间,把内空间延伸到外空间。
室内空间艺术形式的审美内容,不能简单地以形,色,肌理等一般艺术语汇来加以概括。
空间艺术作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空间关系的处理水平。
空间关系并不是完全抽象的,人们在某处特定的空间中所从事的特定活动制约着空间的构成关系。
(三)外空间的构成
1,外空间的空间体
对高层次生活的追求,人们已不满足于户内的生活空间完美。
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扩展到户外生活时,才发觉对这一空间环境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缺乏审美的准则。
因此,外空间的研讨也成为必然。
2,单一空间体创造
作为外空间的空间体,可以是单一空间体,也可以是复合空间体。
3,外空间空间体的组合
外空间的构成形式:收敛形式、扩散形式。
周边有明确的边框作分隔的界限,并向内侧建立有秩序的内空间或实体。
扩散性空间是从内侧向外增加、扩展的,是无计划的,自然的发生的。
4,外空间的动线创造和构成手法
外空间的动线创造,人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就是动线,人是空间活动的主体。
动线具有方向性和指示性。
动线的方向不同(即人从不同方向进入环境空间),不同尺度与样式的空间实体在连续排列和组合的形式上给予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同样,由于游览方向不同,同一个空间实体也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印象和心里感知。
外空间的动线相对于内空间的动线要复杂和自由一些,有可以不太严密地考虑走线的循环性。
在外空间中,人的视野开阔,会受环境的其他因素左右。
通过空间体的对比,协调,对称和均衡构成旋律通过空间体的组合布置形成节奏感。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的各种空间元素彼此连接,协调一致,就需要有效地利
用空间。
景观设计是以空间中心化进行的。
人处于一定环境中,对于景观空间的直觉认识虽以各种感觉印象为基础,但已远远超过感觉印象简单相加的总和。
结论:关于室内外空间构成的探索,突出了对空间组合、变动全过程的研讨,不但考虑到整个空间对人的可存在性、人的感受及视觉反映,而且在营造环境流通空间的关系上,让人身处其中,感受从不同方位,不同视域,不同时区而得到的不同效果。
对空间形式与构成的领悟,对人与空间的关系,以及人在空间中运动所形成时间节奏,心里节奏,时空转换等都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成“视觉”。
参考文献:《空间构成》何彤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室内设计》张光俊张晓川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