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调色调调节

合集下载

照片调色技巧打造阴影效果

照片调色技巧打造阴影效果

照片调色技巧打造阴影效果照片调色是摄影后期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调整色调、明暗度和饱和度等参数,使照片效果更加丰富多样。

其中,打造阴影效果是一种常用的技巧,可以为照片增加层次感和深度。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简单但有效的照片调色技巧,帮助您轻松打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阴影效果。

一、色温调整色温调整是照片调色的基础,通过调整色温可以改变照片的整体色调,从而影响阴影的表现效果。

一般来说,较低的色温会使照片呈现出冷色调,而较高的色温则会呈现出暖色调。

如果想要打造出浓郁的阴影效果,可以适当增加照片的色温,使照片整体偏暖,从而加强阴影的感觉。

二、对比度调整对比度调整可以使照片中的明暗部分更加鲜明,进而增强阴影的效果。

可以通过增加对比度来加深阴影的颜色和亮度,使其更加突出。

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曲线,利用弯曲线调整不同区域的对比度,进一步强调阴影的效果。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增加对比度,以免照片失真或出现过曝或欠曝的情况。

三、调整明暗度调整明暗度是实现阴影效果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减少明亮区域的亮度并增加阴影区域的亮度可以使照片更加突出阴影效果。

在调整明暗度时,可以用工具提取阴影区域的信息,然后针对这部分区域进行调整,使其更加明暗。

四、渐变工具应用渐变工具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轻松地给照片增加阴影效果。

可以使用渐变工具在照片中选择一个区域,然后为该区域添加渐变效果,使其从明亮逐渐过渡到阴影。

通过调整渐变的方向和强度,可以根据照片中的实际情况来打造出自然而真实的阴影效果。

五、局部调整除了整体的调色技巧,局部调整也是打造阴影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

可以使用蒙版工具选择照片的某个区域,然后对该区域进行局部调整,包括色彩饱和度、明暗度、色调等参数。

通过针对性的调整,可以使阴影部分更加突出,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六、后期修饰最后,可以通过后期修饰来进一步增强照片的阴影效果。

例如,可以使用柔光滤镜来给照片增加柔和的阴影,使整体效果更加温暖。

摄影技巧知识:影调处理技巧,更好的表现画面

摄影技巧知识:影调处理技巧,更好的表现画面

摄影技巧知识:影调处理技巧,更好的表现画面影调处理技巧,是摄影中一个重要的手段,能够更好地表现画面,达到更美的效果。

影调指的是图像的亮度和色彩,而影调处理就是对这些指标进行调整和处理,来达到更加丰富的画面效果。

影调处理技巧包括了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色调等方面的调整。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方面逐一进行讲解。

一、亮度处理技巧亮度处理是影调处理中最基础的技巧之一。

它可以使图像中的亮部和暗部变得更加明亮或更加暗淡。

亮度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曲线调整和层叠调整。

曲线调整是指通过在曲线上拖动点的位置,对图像中不同亮度区域的像素进行选择性的调整。

这种方法相对灵活,可以精细的调整不同亮度区域的图像,但需要一定的操作经验。

层叠调整则是指在新建调整图层中,选择“亮度/对比度”、“曝光”、“色调平衡”等工具,进行对比度调整和层叠加深与变亮的处理。

二、对比度处理技巧对比度处理是针对图像亮暗部之间的差异性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会把原图像中的暗部变的更暗,亮部变得更亮,以增加画面视觉效果的强烈感。

对比度处理的方法包括:增加对比度、减少对比度和局部对比度增强。

增加对比度是指增强图像中的黑白分明程度,让画面更加鲜明清晰。

减少对比度则是对比增强的反过程,主要用于柔化画面,使画面更柔和自然。

局部对比度增强是指对图像中的某一部分进行局部调整,让画面更加生动。

三、色彩处理技巧色彩处理是指对图像中的色调、饱和度、透明度等进行处理,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色彩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色阶调整和曲线调整。

色阶调整主要是通过在调色板中拖动相应的滑块,调整颜色的亮度、中间色和暗色的色彩的分配比例,进而改变图像的饱和度和对比度。

这种方法比较实用,能够快速调整色彩的平衡,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

曲线调整则是允许对颜色进行更详细的调整。

曲线的Y轴表示亮度,X轴表示颜色值。

可以将曲线上的点移动到想要的位置,以调整颜色的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等。

四、饱和度处理技巧饱和度处理是指调整图像中颜色的饱和度、灰度和饱和度等色彩特性的处理。

影调 色调

影调 色调

影调•影调的定义:深浅不同的调子,在影视中被称为影调。

•分类:1.按基调划分:高调;中间调;低调。

2.按影调反差来分:软调;硬调;半剪影;剪影。

按基调来分•基调又称为“主调”,是指在摄影作品画面中有主导地位的影调。

1.高调:是指以中灰到白的影调为主而构成的影像。

它给观众一种明快、纯洁、清秀的视觉感受。

高调照片的主体跟陪体都是以浅色的物体为主,可适当的配有少量的深色物体,并注意使深色的物体成为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

在用光上以散射的正面光照明为宜。

2.中间调:是拍摄中最常见的影调结构,画面上是由黑、深灰至浅灰、白为主构成层次丰富的影调形式。

中间影调照片能充分地表现被摄体的立体感、质感和空间纵深感,能给观众一种和谐、大方、细腻、浑厚的感觉。

拍摄中间调作品可用直射光,也可用散射光,但光比不能过大;选择的景物,以明度适中的颜色为主。

3.低调:给观众一种深沉、庄严、凝重、肃穆的视觉感受,因为低调是由灰、深灰和黑色占优势而组成的。

拍摄低调摄影作品时,选择深色的景物,并以逆光或侧逆光照明,曝光应以被摄体亮部的光值为准,曝光不能过度,否则,难以形成低调的艺术效果。

低调照片以深暗的颜色为主,但也不排斥有少量的亮色调,画面上仍应有较丰富的影纹层次。

按影调反差来分•不同的光比可以营造不同的影调反差,有的柔和,有的强烈。

1.软调:画面影调柔和,明暗发差很小,中间过渡层次多,对细部刻画深入,常常能给观众以柔和、细腻、含蓄的视觉美感。

2.硬调:影调反差强烈,富有素雅、刚毅、简洁的视觉效果。

在用光上,一般采用测光或侧逆光照明,使影像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结构分明,大结构关系清楚,明部有很好的影纹层次和质感表现;但暗部却失去对细节纹理的表现,质感也较差。

3.半剪影:半剪影照片的拍摄方法与剪影照片的拍摄方法很相似,区别在于半剪影照片中主体影像有少部分存在一定的影纹层次。

在用光上常采用侧逆光照明,曝光时以被摄主体有一定的影纹层次的亮部的光值为准。

影视调色方案

影视调色方案

影视调色方案1. 引言影视调色方案是制作影视作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通过调整画面的色彩、亮度和对比度等参数,为观众营造出特定的视觉效果和情绪氛围。

本文档将介绍影视调色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调色方案。

2. 影视调色原理影视调色是通过调整画面的色彩来达到特定的效果。

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2.1 色彩模型常用的色彩模型有RGB、CMYK和YUV等。

其中,RGB模型是最常用的色彩模型,其通过红、绿、蓝三个通道来表示所有的颜色。

CMYK模型主要用于印刷行业,它通过青、品红、黄、黑四个通道来表示颜色。

YUV模型主要用于视频压缩和传输,其中Y通道表示亮度,U和V通道表示色度。

2.2 色彩调整色彩调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调整是指改变画面的整体色调,如将画面的色彩偏向蓝色或黄色。

饱和度调整是指改变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如增强或减弱画面的颜色。

亮度调整是指改变画面的整体亮度,如调暗或调亮画面。

2.3 色彩理论色彩理论是影视调色的基础。

常用的色彩理论包括三原色理论、互补色理论和冷暖色调理论等。

三原色理论认为所有的颜色都可以由红、绿、蓝三个原色混合而成。

互补色理论认为互补色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冷暖色调理论认为冷色调能够营造出冷静、压抑的氛围,而暖色调能够营造出温暖、活泼的氛围。

3. 常用的影视调色方案3.1 柔和色调柔和色调是常见的影视调色方案之一。

它的特点是色彩饱和度较低、对比度适中、色调温和。

柔和色调能够给人以温馨、舒适的感觉,常常用于浪漫、家庭和纪实类影片中。

3.2 冷色调冷色调是营造冷静、压抑氛围的常用调色方案。

它的特点是色调偏蓝、色彩饱和度较低、对比度适中。

冷色调常常用于惊悚、悬疑和恐怖类影片中,能够给观众带来紧张、不安的感觉。

3.3 暖色调暖色调是营造温暖、活泼氛围的常用调色方案。

它的特点是色调偏黄、色彩饱和度较高、对比度较大。

暖色调常常用于喜剧、爱情和动作类影片中,能够给观众带来轻松、愉快的感觉。

摄影中各种色调的调整方法

摄影中各种色调的调整方法

摄影中各种色调的调整方法
摄影中,不同的色调可以为一张照片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在后期处理中,对色调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调整方法。

1. 白平衡调整
白平衡是指照片中白色部分的色彩偏向,包括色温和色调。

通过调整白平衡,可以使照片的色彩更加真实准确。

2. 色彩平衡调整
色彩平衡调整是指调整照片中不同颜色的比例,以达到更加均衡的效果。

通过调整色彩平衡,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色调和氛围。

3. 饱和度调整
饱和度调整是指调整照片中颜色的饱和度。

通过增加或降低饱和度,可以让照片具有不同程度的色彩鲜明度。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饱和可能会影响照片的真实性。

4. 色阶调整
色阶调整是指调整照片中不同亮度层次的比例。

通过调整色阶,可以
使照片更加明亮或暗淡,以及提升照片的对比度。

5. 明暗调整
明暗调整是指调整照片中的曝光度和阴影部分的亮度。

通过调整明暗,可以改变照片的整体亮度,营造出明亮或昏暗的色调。

6. 色调曲线调整
色调曲线调整是指通过调整色调曲线,改变照片中每个颜色的对比度
和亮度。

通过色调曲线调整,可以使照片的色调更加富有层次感,营
造出不同的情感。

7. 贴图调整
贴图调整是指在照片中添加背景和融和照片颜色的贴图,进一步丰富
照片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总之,在摄影后期处理中,色调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巧妙地
调整,可以为照片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氛围,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影调色调基本认识讲解学习

影调色调基本认识讲解学习

影调色调基本认识影调色调基本认识摄影中影调来源于音乐,来源于音乐中的术语,是因为摄影这种利用光影变化而构成的画面更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上的节奏与韵律。

对摄影作品而言“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

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是欣赏者感到光的流动与变化。

摄影画面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是由影调来体现的,如线条是画面上不同影调的分界。

自然界所有的颜色(即固有色)有三个主要特征:色彩的色调、饱和度和明度。

但对黑白照片而言,多种可见色反映在黑白照片上,只形成黑白灰三个色阶,其间的差别只在亮度上,这样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便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特征――色彩的色相和饱和度,只保留了明度(亮度)。

不同亮度的景物变化为相对应的黑白灰色阶,所形成的明暗层次。

因为不具备有色彩的特征,我们将黑白摄影中的基调称为“影调”,以能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调为特征。

一、黑白照片的影调影调与流动物体之间的光线又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摄影画面中,影调结构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表现为由白(高亮度)过渡到黑(低亮度)的层次等级。

在黑白摄影中,影调不但能体现物象,还能抽象地再现于对应原景物的固有色彩。

如:红为较深的灰而黄色为较浅的灰色,黑中有黑,白中有白。

灰色层次多,影像明暗变化大,称为影调丰富,影调细腻;反之,黑白灰过渡剧烈,呈跳越式变化,灰色层次少,称为影调单一粗犷。

其次,不同的影调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丰富的影调有助于产生恬静、温和、舒畅之感;粗犷的影调有助于给人们以刚强、力量、激烈、兴奋之感。

其三,自然界中被人们视觉观察到的灰色调是无限多的9阶灰。

色谱是为了对影调进行大致分类,并因它作为识别和记录色调的依据。

其四,照片中不同程度的黑白灰有不同的视觉感受。

黑色给人你庄严、稳重、压抑之感;白色给人以圣洁、明朗、开阔的感觉;灰色给人以黑白间的感受,使人有正常协调之感。

灰色的不同变化在画面中常常有协和的用,在黑白两极之间搭起桥梁使之协调。

影调、色调调节

影调、色调调节
影调、色调调节
常用光源的色温概数
(1)自然光 日光:5500K 晴天的阴影处:6000K左右 阴天:6500K以上 日出日落的阳光:2000K (2)人工光 聚光灯:3200K 家用灯泡:2600K 蜡烛光:1850K 新闻灯:3200K 电子闪光灯:6000K
影调、色调调节
影调、色调调节
加色效用 示意图
影调、色调调节
(2)两种非互补色光相加,可得到光谱 位置在二者之间的色,即它们的中间色。
红+绿=黄 红+蓝=品 蓝+绿=青
影调、色调调节
3、减色效应概念
减色效应:成分比较复杂的光照射在物 体上,被吸收而减去一部分,从而表现 出某种颜色,称作减色效应。
影调、色调调节
第三章 影调、色调调节
滤光器是摄影中的重要辅助器材,白平 衡调整是数码摄影和摄像的重要环节。 本章的目的在于介绍光与色的基本原理, 滤光器在黑白和彩色摄影中的使用以及 白平衡调整的方法,从而使创作者拍摄 的画面获得不同的艺术造型效果。
影调、色调调节
第一节 滤光器的基础知识
一、光与色 三原色与三补色、消色 三原色:红、绿、蓝。 三补色:黄、品、青。 消色:黑、白、灰。
影调、色调调节
降色温滤光片在摄影摄像中的 应用
通常用于灯光型彩色片在外景自然光条件下拍 摄。为了使日光光源色温5500K与灯光型彩色 片的平衡色温3200K相一致,需在镜头前加降 色温的雷登85B。如果不加,拍出的画面会偏 蓝青。
降色温滤光片还适用于日光型彩色片在阴天或 晴天阴影处等色温较高的条件下,产生使景物 色彩正常或有意偏暖色调的画面效果
另一层意思就是通过摄像人员进行的白 平衡调整,有意创造出符合节目内容要 求的一种特定的色调效果。

影视制作后期调色技巧

影视制作后期调色技巧

影视制作后期调色技巧1.色相调整:色相决定了影片整体的色调,影片的色调可以影响观众的情绪。

通过调整影片的色相,可以让影片整体呈现出温暖、冷静、浪漫等不同的情感。

2.对比度调整:对比度调整可以增强影片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对比度越大,图像中的黑白色彩差异越明显,画面越有冲击力。

3.亮度调整:亮度调整可以改变画面的明暗程度。

适当调整亮度可以增加画面的明亮度,使细节更加清晰,调整亮度也可以制造出一种暗淡的效果,创造出一种压抑或紧张的氛围。

4.饱和度调整:饱和度调整可以决定画面中颜色的鲜艳程度。

适当调整饱和度可以增强画面的色彩表达力,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适量降低饱和度,使画面呈现出一种低调的感觉。

5.色温调整:色温决定画面的冷暖色调。

通过调整色温可以改变画面的整体氛围,如冷色调可以制造出一种冷静、冷漠的感觉,而暖色调则可以营造出一种温暖、浪漫的氛围。

6.色彩分离:通过将画面中的不同颜色进行分离处理,可以使画面中的不同元素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如将一个人的肤色和背景进行分离处理,可以突出人物,使人物更加突出,提高观众的注意力。

7.色彩平衡:色彩平衡是调整画面中红、绿、蓝三个基本色的强度比例,使画面中的色彩保持相对平衡。

通过调整颜色通道的强度可以使画面中的色彩更加自然,摆脱过于饱和或失真的情况。

8.色阶调整:色阶调整可以调整画面的黑白平衡,使画面的黑白色彩更加丰富,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通过调整色阶可以使画面中的细节更加丰富,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立体、真实。

9.去色处理:去色处理是指将画面中的颜色全部或部分去除,使画面呈现出黑白或单一色调。

去色处理可以制造出一种冷峻、冷漠、怀旧的效果,也可以强调影片中的一些元素,使其更加突出。

10.特效处理:特效处理是通过后期调色技术给画面增加一些特殊的效果,如模糊、加粗、高光等。

通过特效处理可以突出画面中的一些元素,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影视制作后期调色是影片制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摄像中如何改变画面色调
4、)三原色滤光层,吸收与之互补的补色光或组成这 种补色的两种原色光,只透过其本色的原色光。 (2)三补色滤光层,吸收与其互补的原色光,透过本 色光或组成这种补色的两种原色光。 (3)两种补色滤镜叠加使用,只允许形成这两补色所 共有的一种原色光透过,吸收其他色光。 (4)两种原色滤镜叠加,各种色光均被吸收,或根据 某一种滤色镜的浓淡程度,透过部分色光。 (5)三补色滤镜叠加,各种色光相继被吸收,最终都 不能透过,呈现黑色效果。
升色温滤光片在摄影摄像中的 应用


通常用于日光型彩色片在3200K或低于3200K 的灯光照明条件下使用。为了使光源色温与日 光型彩色片的平衡色温一致或接近,拍摄时在 镜头前加升色温的雷登80系列滤光片,使景物 色彩正确还原。如果不加,画面色调会偏橙红。 升色温滤光片还可用于增强画面气氛,改变画 面色调,有意创作出偏冷的色调效果。如用日 光型彩色片在白天拍摄夜景效果。
常用光源的色温概数





(1)自然光 日光:5500K 晴天的阴影处:6000K左右 阴天:6500K以上 日出日落的阳光:2000K (2)人工光 聚光灯:3200K 家用灯泡:2600K 蜡烛光:1850K 新闻灯:3200K 电子闪光灯:6000K


日光色温变化的一般规律 (1)日出、日落时色温偏低,中午色温 高。 (2)阴天时色温高于晴天时的色温。 (3)晴天阴影处和海拔高的地区,蓝紫 光成分多。
第一节 滤光器的基础知识
一、光与色 三原色与三补色、消色 三原色:红、绿、蓝。 三补色:黄、品、青。 消色:黑、白、灰。


2、可见光范围?人眼感光最明亮的色光? 可见光的范围:400-700毫微米。 人眼感光最明亮的色光是:黄绿光,波 长555毫微米。




颜色的三个基本特征:色别、色饱和度、 色明度。 色别:指色与色之间的主要区别,用光 的波长来表示。 色饱和度:也称色纯度,指一种颜色与 相同明度的消色之间差别的程度。 色明度:指颜色的明暗、深浅。



加色效用 示意图


(2)两种非互补色光相加,可得到光谱 位置在二者之间的色,即它们的中间色。 红+绿=黄 红+蓝=品 蓝+绿=青
3、减色效应概念

减色效应:成分比较复杂的光照射在物 体上,被吸收而减去一部分,从而表现 出某种颜色,称作减色效应。

减色效 应示意 图
白平衡调整的具体方法


分为粗调白和细调白。 (1)粗调白指在白平衡调整过程中,只 根据实际光源的色温值,在摄像机上选 择相应的滤光片,不再进行细微的调整。 (2)细调白指在不同光源照明时,为了 提高画面色彩的饱和度或改变画面色调 效果而进行的细微调整。
细调白的步骤



①首先根据实际照明光源的色温值,选择相应的滤光 片。如在3200K的灯光照明时,选择1号滤光片;在 5600K的自然光下选择3号或2号、4号滤光片。 ②选好滤光片以后,打开摄像机电源开关,将光圈调 至自动档,把白平衡选择键调至自动档,然后将选择 的白色卡片置于顺光照明下,把摄像机镜头对准卡片 并充满画面。 ③最后一步是按下摄像机上的白平衡调节开关。先调 黑平衡,再调白平衡。调节黑、白平衡数秒后,在摄 像机寻像器中看到显示“OK”表示白平衡调整工作结束。

奥斯特瓦尔 德色立体模 型
明度变化示意图
二、光的加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加色效应:两种以上色光同时作用于视觉器官,可产 生一种综合的色觉,即产生了另一种颜色,这种现象 就是加色效应。 2、加色效应规律 (1)一种色光与另一种特定的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 可以得到白色光,混合后产生白色光的两种色光的色, 称做互补色。 红+绿+蓝=白 蓝+黄=白 绿+品=白 红+青=白

滤光器补 偿系数
光源色温与摄影摄像之间的关 系




1、光源色温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一致时正常 还原; 2、光源色温高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时画面色 调偏蓝青; 3、光源色温低于摄像机的平衡色温时画面色 调偏橙红。 要使所摄景物的色彩在画面中得到控制,就需 要在拍摄时选择合适的校色温滤光片或进行合 理的白平衡调整。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画面色彩控制


一、色温的意义 1、色温概念:又称“色温度”或“光源色 温”,是说明热辐射光源的光谱成分的。可以 用绝对温度(K)或微倒度(MRD)来表示。 2、色温的意义: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 全辐射体(也称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光谱 成分一致或接近,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 示该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
降色温滤光片在摄影摄像中的 应用


通常用于灯光型彩色片在外景自然光条件下拍 摄。为了使日光光源色温5500K与灯光型彩色 片的平衡色温3200K相一致,需在镜头前加降 色温的雷登85B。如果不加,拍出的画面会偏 蓝青。 降色温滤光片还适用于日光型彩色片在阴天或 晴天阴影处等色温较高的条件下,产生使景物 色彩正常或有意偏暖色调的画面效果
校色温滤光片的类型与应用


1、类型 (1)一类是用于降低光源色温 的滤光片,又称“橙色系列滤光 片”,主要有雷登85(深色,又 称色温转换滤光片),雷登81 (浅色,又称色温平衡滤光片) 系列。 (2)另一类是用于提高光源色 温的滤光片,又称“蓝色系列滤 光片”,常见的有雷登80(深色, 又称色温转换滤光片),雷登82 (浅色,又称色温平衡滤光片) 系列。
白平衡调整

白平衡调整概念:指景物在同一光源照 射下,调整数字影像采集设备三色电信 号混合比例,使之与实际光源的光谱成 分协调一致,使景物色彩正常再现或根 据创作意图形成最佳的色调效果而进行 的工作。
调节白平衡有两层意思


一是通过白平衡调整,使照明景物的光 源色温与摄像机三基色信号的感光灵敏 度一致起来,从而使所摄画面中的景物 色彩真实、自然地还原。 另一层意思就是通过摄像人员进行的白 平衡调整,有意创造出符合节目内容要 求的一种特定的色调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