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全解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册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册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册答案科目:科学实验题型:选择题1. 水、饮料和肥皂泡沫都是由什么组成的?A. 水B. 空气C. 油2. 燕子在什么季节离开中国?A. 春季B. 冬季C. 秋季3. 在什么情况下,电磁铁的吸力最大?A. 电磁铁通电时间最短B. 电磁铁通电时间最长C. 电磁铁通电时间适中4. 下面哪一个不是植物的器官?A. 根B. 花C. 果实5. 线面汤属于下面哪一类?A. 固体B. 液体C. 非常食品答案:1.C 2.C 3.B 4.C 5.B题型:填空题1. 鸟巢主要由 _______ 构成。

2. 地心引力的方向是 _______ 。

3. 游泳池的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 _______ 。

4. 螃蟹属于哪一类动物,叫作 _______ 。

5. 空气中含有 _______% 的氮气和 _______% 的氧气。

答案:1.树枝、草等 2.向下 3.脏 4.节肢动物 5.78、21题型:判断题1. 空气是一种物质,可以被量化。

()2. 月亮是自然的卫星,绕着地球旋转。

()3. 棒球是美国的国球。

()4. 桌子是木头做的,是一种化学变化。

()5. 燕子在秋季的时候会离开中国。

()答案:1.√ 2.√ 3.√ 4.× 5.√题型:简答题1. 说明自来水的来历和水的净化过程。

2. 你了解哪些与人类相关的发明?3. 介绍一种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简单介绍一下太阳系内除了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

5.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机械测量工具有哪些?答案:1. 自来水大部分是从水源地引来,然后进行多层净化得到的。

包括:自然过滤、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2. 发电机、电话、车辆、电视等人们发明出来的工具。

3. 以洗衣机为例,正确使用三个部分:选择洗涤程序、放入洗涤剂和水、按下启动键。

注意事项包括:不要超载、选用适合的洗涤剂、维护清洁卫生等。

4. 太阳系除了地球,还包括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019年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

2019年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活动记录上册全册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是……1.画一位我知道的科学家。

学生可以找画册,如果图方便,也可以在语文书上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2.当我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此题不要让学生答案统一,可以随便让学生写。

科学家进行的农业研究、航天探索、试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机器人,纳米技术,等等2.做一名小科学家我发现能使各种物品“站”起来的秘密是:上轻下重,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品会站起来。

(可以提到重心,答案不要完全统一。

)单元测试题:你喜欢或你知道哪些科学家,写出他们的名字:我喜欢或者知道的科学家有: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等等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你想做哪些和科学有关的研究:此处让学生自己去写,不要统一答案。

(探索太空,未知星球,未知生命,新型能源、医疗领域等)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我寻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的名称及发现的地点。

(此题动物植物皆可,但不要统一,学生在校园里肯定能发现很多生命,各种小虫子,蜻蜓,青蛙,小草,杨树,梧桐,竹子,广玉兰,小鸟等等)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小组讨论意见。

共同特征:它们需要养料;它们都能长大;它们都会死亡;它们都能繁殖后代;它们都要呼吸;它们对刺激有都反应认为最重要的打对号(这个让学生自己选,并写出自己的理由)2.校园里的植物观察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

外形特征(大小,形状比较)高矮(很高,很矮,比较高,比较矮等)叶子(颜色不一样可以比较颜色,大小不一样比较大小,形状不一样,比较形状,互生、对生、轮生 落叶或不落叶) 花(颜色、大小开放时间等)生长环境:(可以写清具体位置或其它环境即可)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是: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需要营养、对刺激有反应。

3.校园里的小动物我观察小动物的记录。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第2页)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请问:当听见“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起了科学家展开农业研究、航天积极探索、实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

2、(第2页)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存有关系?答:科学不光和科学家有关系,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积极动脑也可以在我们周围发现很多有趣的值得研究的科学现象。

3、(第3页)你与否存有过下面的经历?你为什么想要搞这些事情?答:有过。

因为看到这些现象会觉得很好奇,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4、(第5页)按照下面的提示,说说这些科学家是如何工作。

请问:根据提示信息,我们可以晓得科学家就是先对自己观测至的现象明确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观测至的现象作出适当的猜测,再找寻证据去检验自己的猜测,通过检验之后再得出结论适当的结论。

5、(第5页)通过这一刻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请问:通过这文言的自学,我们晓得了科学不仅仅就是科学家展开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搞的比如说:观测小动物、收纳自己的玩具、观测太阳、星星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近,所以我们也就是在展开科学研究。

6、(第5页)收集你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他有什么研究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请问:居里夫人――镭、李时珍――《本草纲目》、爱迪――电灯、张衡――地震仪、牛顿――万有引力、贝尔――电话、7、(第6页)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问:通过观察上面的实验,我辨认出人眼具备暂时记忆的能力。

我想起的问题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眼睛的暂时记忆能力搞点什么呢?8、(第8页)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存有什么辨认出?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发现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110、(第8页)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请问:使纸鹦鹉“东站”出来的过程和琴纳辨认出牛痘可以防治天花的过程都就是根据存有的问题,明确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去检验假设,最后再得出结论的。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答案我们都是科学家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是怎么想的?答:当我听到“科学”这个词时,我想到科学家在高科技领域进行研究,如农业研究、太空探索、实验分析、珠穆朗玛峰测量、医学研究等。

(第2页)科学仅仅与科学家相关吗?答:科学不仅与科学家有关。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并积极使用我们的大脑,我们还可以发现我们周围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值得研究。

(第3页)你有过以下经历吗?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甲:是的。

因为看到这些现象会感到很好奇,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样。

根据以下提示,告诉我们这些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答:根据提示,我们可以知道科学家首先对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相应的猜测,然后寻找证据来验证他们的猜测,然后经过验证得出相应的结论。

通过这一刻的研究,你能告诉我什么是科学吗?答: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研究。

我们经常做像观察小动物、拆卸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类似科学家研究的事情,所以我们也在进行科学研究。

6.(第5页)收集关于你最喜欢的科学家的信息,向每个人介绍他的研究成果以及他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答:居里夫人-镭,李时珍-本草纲目,艾迪-电灯,张衡-地动仪,牛顿-重力,贝尔-电话,你发现了什么,你能问什么问题?通过观察上述实验,我发现人眼有暂时记忆的能力。

我想到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处理眼睛的暂时记忆?通过以上活动,你发现了什么?答:通过做这些小工作,我发现让它们保持站立的关键是保持它们的平衡,并将夹具放在物体的底部,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1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陈二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有什么相似之处?答: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陈二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都是基于现存的问题。

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

11.(第8页)根据你的发现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

实验材料:纸板、玻璃球、细绳、胶带、彩色笔、剪刀、两个装满水的不同高度的瓶子。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吗1.空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可以助燃、可以传播声音、可以改善环境等。

日常生活中的空气锤、气垫船、热气球、风车等。

2.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3.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4.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

5.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6.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7.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充气床垫、轮胎、喷水壶、商场门口充气门柱、大型充气玩具、风镐、气枪、喷雾器、公共汽车门、水火箭等。

8.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

水会漏下去吗?不会,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内的空间,所以水不会漏下去。

9.将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

纸团会不会湿?不会,因为空气占据了水杯内的空间,水无法进入倒扣的杯子,所以纸团不会湿。

10.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

气球吹得大吗?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了塑料瓶内的空间,所以气球吹不大。

11.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说说你的发现。

我的发现: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用大一点力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我的结论: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12.学生活动手册答案:问题我的猜想看到的现象我的结论水会漏下去吗?水不会漏下去。

水漏不下去空气占据一定的空纸团会不会湿?纸团不会湿。

纸团不湿间。

气球吹得大吗?气球吹不大。

气球吹不大2.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①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②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o③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测试题和答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样的。

2、爱德华·琴纳研究出了接种(),预防()。

3、电影是根据()()的解释原理制作的。

4、居里夫人发现了()。

5、有生命的物体主要有()、()。

6、常见的动物有(),常见的植物有()。

7、蜗牛生活在()的土壤里,小鱼生活在()里。

8、注意(),在有水的地方、高的地方要特别小心。

9、有生命的物体对刺激()反应。

10、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捉蚂蚁,都()伤害它。

二、判断题。

1.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与我无关。

()2、我们有许多经历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

()3、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做出猜测。

()4、科学探究需要养成勤动手、勤劳动的习惯。

()5、各种树的叶子都是一样的。

()6、鱼一旦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

()7、动物和植物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8、给植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

()9、科学家做出的结论,全都是正确的,不容质疑。

()10、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三、不定项选择题1、让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A、上轻下重B、上重下轻C、左右平衡D、上下平衡2、下面是科学家的是()A、爱德华·琴纳B、居里夫人C、罗杰特D、冰心3、有生命的物体有()A、动物B、植物C、木头D、人4、植物的共同特点,外形有(),生活都需要()A、阳光 B根 C、空气 D、水分 E、叶 F、茎 G、花5、人与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任意破坏B、事不关己C、和谐相处D、无所谓6、以下是动物的是()A、白云B、蜗牛C、蚂蚁D、电视7、以下是植物的是()A、蜗牛B、蚂蚁C、桃树D、菊花8、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A、都吃东西B、都呼吸C、都对刺激有反应D、都能长大E、都能繁殖9、在观察大树时,我们可能会在()发现小动物。

A、树干上B、树叶上C、树根下D、树枝上10、给动物分类时,我们要()A、确定一定的标准B、不用确定标准C、要做好记录D、想办法找更多的资料了解它们四、填表题1、你能给下面的动物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吗?八哥、蚂蚁、斑马、乌龟、大象、熊猫、青蛙、鲸、蜻蜓、蛇、蟋蟀、麻雀、蝴蝶、狗、猫名称分类标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2、填一填,做一做动物名称生活环境鱼蚯蚓老虎麻雀蜜蜂我发现这些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五、问答题:1、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哪些步骤?2、谈一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小科学家?3.你觉得科学是什么?4、如果我们要去郊外进行观察,需要注意什么?5、植物、动物、人都是有生命的物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用图表示出他们的关系。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本内问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本内问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本内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第2页)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科学家进行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实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

2、(第2页)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系?答:科学不光和科学家有关系,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积极动脑也可以在我们周围发现很多有趣的值得研究的科学现象。

3、(第3页)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答:有过。

因为看到这些现象会觉得很好奇,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4、(第5页)按照下面的提示,说说这些科学家是如何工作。

答:根据提示,我们可以知道科学家是先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相应的猜测,再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测,通过验证之后再得出相应的结论。

5、(第5页)通过这一刻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比如: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6、(第5页)收集你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他有什么研究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答:居里夫人——镭、李时珍——《本草纲目》、爱迪——电灯、张衡——地震仪、牛顿——万有引力、贝尔——电话、7、(第6页)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答:通过观察上面的实验,我发现人眼具有暂时记忆的能力。

我想到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利用眼睛的暂时记忆能力做点什么呢?8、(第8页)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发现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10、(第8页)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答: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都是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再得出结论的。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本问题解答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本问题解答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本问题解答1、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水会漏下去吗?为什么?答:水不会漏下去,因为瓶子里装满了空气,空气占据了空间。

2、将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纸团会不会湿?答: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然后取出杯子,看到杯子里的纸团仍是干的。

这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

3、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

气球吹得大吗?答:瓶里的气球吹不大,说明瓶里的空气被空气占据着。

松开套在瓶口的气球或将瓶打开小孔,瓶里的空气被气球从缝隙间或小孔中挤出来,腾出了瓶里的空间,气球就能吹大了。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压缩空气可以做很多事情。

装在轮胎里使自行车,汽车跑得又快又稳,装在球里面,球就会跳得很高,充气城堡里有压缩空气,弹性好质量轻。

除此之外,玩具水枪、气锤、气垫船、橡皮艇、射钉枪、喷水壶等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

5、为什么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答:因为空气受热会上升,房间里别处的冷空气会过来补充,补充的热空气又会受热上升,往复循环,整个房间里的空气都会变暖,所以暖气片要安装在房间的低处。

因为冷藏柜周围温度低,冷空气重,不会上升,而热空气不会下沉,所以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

6、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

热空气从地面上升,升到高处又开始冷却、下降。

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然后受热后又上升…空气这样循环反复流动就形成了风。

7、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风?答:还可以用电风扇、吹空调、吹风机、扇扇子、挤袋子、吹风车、嘴吹气等方法制造风。

8、纸蛇为什么会转动?“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答:点燃的蜡烛会使周围的空气受热,当手位于烛火上方时,空气是热的,感觉到有股热气往上冲,把手放在烛火下方,感觉到空气是冷的,由此说明热空气会向上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第2页)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答: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科学家进行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实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

2、(第2页)科学是不是只和科学家有关系?答:科学不光和科学家有关系,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积极动脑也可以在我们周围发现很多有趣的值得研究的科学现象。

3、(第3页)你是否有过下面的经历?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答:有过。

因为看到这些现象会觉得很好奇,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

4、(第5页)按照下面的提示,说说这些科学家是如何工作。

答:根据提示,我们可以知道科学家是先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相应的猜测,再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测,通过验证之后再得出相应的结论。

5、(第5页)通过这一刻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比如: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6、(第5页)收集你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他有什么研究成果,他是如何开展研究的。

答:居里夫人——镭、李时珍——《本草纲目》、爱迪——电灯、张衡——地震仪、牛顿——万有引力、贝尔——电话、7、(第6页)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答:通过观察上面的实验,我发现人眼具有暂时记忆的能力。

我想到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利用眼睛的暂时记忆能力做点什么呢?8、(第8页)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发现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10、(第8页)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答: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都是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最后再得出结论的。

11、(第8页)用你的发现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

实验材料:硬纸板、玻璃球、细绳、胶带、彩笔、剪刀、两个装满水、高矮不同的瓶子。

实验步骤:①先把小丑画在硬纸板上,小丑的外形要画成X形,涂上漂亮的颜色。

②把画好的小丑剪下来。

③把玻璃球粘在小丑的手背面,手要朝下。

④拿出一高一低两个装满水的瓶子,把细绳栓到水瓶的一高一低两处。

⑤把小丑放到高的一端,轻轻一碰小丑,小丑就往前滑了,还可以让小丑摇来摇去。

实验结论:一个物体的平衡取决于它重心的位置。

掌握了重心,才能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就越平稳,杂技演员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在钢丝上作出高难度动作的。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第10页)让我们去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吧!答:绿色的大树、树上的小鸟、树皮上的小虫子、树根处的小蚂蚁;池塘里的鱼、青蛙;花园里的蝴蝶、蜻蜓等都是有生命的。

2、(第11页)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答:墙根的青苔也是有生命的物体。

3、(第13页)为什么说他们是有生命的?答:因为他们都需要呼吸,都要吃东西,都能够长大,都能够繁殖后代,都会死亡,对刺激都有反应,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4、(第13页)下面这些是有生命的吗?答:水中的鲜花、种子、蔬菜的生命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把他们视为有生命的物体,白云、机器人、瀑布就不属于有生命的物体。

5、(第14页)说出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

答:我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杜鹃、美人蕉、金叶假连翘、花叶垂榕、紫花炸酱草、木槿、蝴蝶记忆、珊瑚树、米兰、爬山虎、红花继木等。

6、(第14页)观察校园里植物的生长环境,说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棕榈树生长在操场边,喜欢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睡莲生长在水塘里,喜欢有水的地方;种在花盆的橡皮树,可放在阴凉的地方,种在沙土中的仙人掌;不需要太多水分,在墙壁上的爬山虎,需要要大片的面积给它爬蔓。

7、(第15页)把校园里的植物从高到矮排排队。

答:小草、金叶女贞、垂榕、小叶榕树8、(第15页)仔细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说一说你的发现。

答:不同植物的树皮是不一样的,有的树皮表面光滑,有的树皮表面粗糙。

9、(第16页)观察树叶的生长形式。

答:植物的叶子的生长形式叫做叶序,植物的叶序共有四种方式:对生、互生、轮生和簇生。

10、10、(第16页)观察花的形状答:花的形状又叫做花序,花序的种类很多: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圆锥花序、伞形花序和聚伞花序。

11、(第16页)你观察到的这些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我们观察到的这些植物中它们都有根、茎、叶、花和果实,它们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要呼吸,都能够繁殖,都能对刺激有一定的反应。

12、(第16页)植物有很多不同,可他们为什么都叫植物呢?答:科学家把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因为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都是由根、茎、叶组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13、(第17页)你能说出下面这些植物的名字吗?你还认识那些植物?试着给他们分类。

答::它们分别是苦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菊花、玉米、仙人掌、蒲公英、荷花、水稻。

按水生和陆生进行分类,水生植物有:水稻、荷花;陆生植物有:苦瓜、桦树、椰子树、苹果树、菊花、玉米、仙人掌、蒲公英。

(还可以按其他方法分类比如:一年生多年生、草本木本等)14、(第18页)蜗牛是怎样出壳的?答:出壳前蜗牛会先把触角伸出来试探一下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确定周围的环境安全之后,它才会把整个头部伸出来。

15、(第18页)蜗牛是怎样爬行的?答:蜗牛用腹足爬行,腹足前后收缩做细波浪状运动,蜗牛的足上有一种叫“足腺”的腺体,会产生黏液,蜗牛爬行时会在身后留下痕迹。

16、(第19页)蜗牛吃什么?答:蜗牛用齿舌刮取菜叶、果树的叶片和嫩芽来充饥。

17、(第19页)蜗牛对刺激有什么反应?答:在蜗牛的面前放上白醋、啤酒等刺激物,它会收缩起触角,并把身体缩进壳内。

18、(第19页)经过对蜗牛的观察,你还能提出哪些可以研究的问题?你准备怎样研究?答:经过对蜗牛的观察,我还想对蜗牛的排泄方式和蜗牛的身体结构进行研究。

我准备养一只蜗牛来观察它的排泄方式,再用放大镜来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

19、(第20页)(1)把在不同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起,观察他们的反应。

(2)再多放几只试试(让他们的数量不等)。

答:(1)两只不同地方捉到的蚂蚁放到一起之后,会绕道走开,四处乱爬。

(2)再多放几只之后会发现不同地方的两群蚂蚁撕咬了起来。

20、(第20页)仔细观察一条鱼,或者观察校园里你能找到的小动物,研究你感兴趣的问题。

(1)鱼的身体分成几部分?答:金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

(2)鱼吃什么?答:鱼主要吃鱼食、面包屑、小虫、水草等。

(3)鱼用什么运动?答:鱼用鳍游泳。

21(第20页)你观察到的小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答: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小动物都会生长发育、会繁殖、会够呼吸、会运动、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需要食物维持生命。

22、(第21页)认识这些动物吗?自己定标准给他们分类。

你能有几种分类方法?答:认识。

按照卵生和胎生进行分类,卵生动物有:鸽子、螳螂、海鸥、乌龟、娃娃鱼、蛇、蜻蜓、蛙;胎生动物有:斑马、非洲象、大熊猫。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它们生活的环境、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去进行分类)23、(第22页)找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的多。

答:兔子身上有毛,萝卜没有;兔子生活在地面上,萝卜生长在土壤中;萝卜有根,兔子没有;兔子能够运动,萝卜不能运动;兔子有眼睛、嘴巴、耳朵、腿,萝卜没有;萝卜能进行光合作用,兔子不能等这些都是它们的不同之处。

24、(第22页)再找找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

答:它们都会生长发育,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和温度、都会繁殖后代。

25、(第23页)人与黑猩猩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答:(1)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之处:都需要食物维持生命,都会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都会死亡,都会呼吸,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都能长大、繁殖后代,对事物都有一定的反应,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2)人和黑猩猩的不同之处:人会用语言交流,人的大脑发达,人会思考,有思维,会发明创造,最根本的是人会劳动。

26、(第24页)动物、植物和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答:(1)动物、植物和人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空气、阳光、水分和一定的空间,都会生长发育、繁殖后代。

(2)动物和植物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能够运动,而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思维、是否会劳动,能否用语言交流。

27、(第24页)可以用下面的图圈来表示各种各样笔之间的关心。

请你一同样的方法把有生命的物体——动物、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1、(第26页)关于水,你都知道些什么?答:水是动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所有生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水能喝、能洗脸洗手、能浇花、能养鱼… …总之,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离不开水。

2、(第27页)给下面的扇形图涂颜色。

(用淡蓝色表示水所占的比例)3、(第28页)胡萝卜和土豆哪个含水多?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你的想法?答:胡萝卜含水多。

选同样重量的胡萝卜和土豆进行榨汁,看榨出的汁水的多少;用同样重量的胡萝卜和土豆,放同样重量的盐巴进行腌制,看出水的多少。

人体65%是水 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 蔬菜90%是水4、(第29页)桌上有4杯液体,分别是牛奶、白醋、糖水和冷开水。

找一找,哪一杯是冷开水。

说说你怎样找到冷开水的。

答:先用眼睛看,分辨出牛奶;再用鼻子闻,分辨出白醋;再用舌头尝,分辨出糖水与冷开水。

5、(第29页)仔细观察水,说说它的特点。

答: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6、(第30页)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答: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

7、(第30页)运水比赛。

小组合作,选用适当的用具,除了用倒水的办法,设法将一只桶里的水运到一米外的空桶里。

如果两只桶的距离再远些呢?你们会怎么办?答:将粗管破开,形成渠道,利用渠道让桶里的水流入空桶中;将装水的桶放在高处,把空桶放在低处,借助管子利用虹吸原理使桶里的水流入空桶中。

8、(第31页)生活中还有哪些毛细现象?答:砖块吸水、毛巾吸水、棉布吸汗、灯芯吸油等都属于毛细现象。

9、(第32页)水面怎么鼓的像个小馒头?答:因为水的表面产生了一种互相拉着的力。

10、(第32页)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水的表面张力?答:水黾在水面上滑行、草叶上的露珠、水龙头上挂着的水滴等都属于水的表面张力。

11、(第33页)撕去胶布,观察射出的水流有什么不同?答:撕去胶布后,发现下面的小孔射出的水流最远,上面的小孔射出的水流最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