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感染性疾病健康教育

传染病一般知识宣教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起病急,症状重,病情复杂多样,容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具有传染性,它不仅在个体内发生,而且流行于人群中。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一个即不会构成流行,即使已形成流行,也可因任一环节的切断而中止。
为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扩散,应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和掌握以下消毒隔离知识。
【隔离的概念指导】隔离是把传染病人或带菌者在传染期间安置在指定的传染病院或隔离单位,和健康者隔开,暂时避免和人群接触,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
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痰、粪、尿、呕吐物等)、用物(衣服、被褥、食具、便器、痰杯等)应集中消毒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向外传播,引起传染病的蔓延。
故入院病人只需日常生活用品,其余多余物品消毒后由家属带回。
【传染病区划分知识指导】帮助病人了解整个传染病区按病人所接触的环境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以便执行隔离措施。
1.清洁区:包括配餐室、库房、值班室等,病人不能进入此区域。
2.半污染区:包括医生办公室、治疗室、病区的走廊和化验室等,是病人或病人排泄物可能污染的地方。
3.污染区:包括病室、厕所、浴室等,是病人活动的场所。
【常见传染病隔离方式指导】一、隔离种类: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3种。
二、制作隔离标志牌悬挂病房门口,内容包括隔离病种、原则、患者的隔离要求、医务人员的防护。
让患者了解并参与管理。
三、各种隔离措施的具体要求1、接触隔离:1.1常见疾病:肠道感染性疾病、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皮肤感染、血液感染等疾病。
如菌痢、伤寒、感染性腹泻、带状疱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乙脑、恙虫病、腺鼠疫等。
1.2隔离原则:同病种一室或单间;采用标准预防:隔离衣、口罩、手套、手清洁、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可能被污染时)。
1.3患者的隔离:1.3.1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1.3.2 减少转运,如需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感染性疾病科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感染性疾病科健康教育处方大全健康教育处方一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
目前已明确有6种病毒性肝炎,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即A,B,C,D,E,G)型,其中甲型与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和庚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部分乙、丙、丁和庚型肝炎可转化为慢性肝炎、肝硬化。
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
因此,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肝炎。
诊断主要靠抽血进行检查。
甲型病毒性肝炎1. 患者必须与家人隔离,隔离期为30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2. 急性期卧床休息,出院后继续休息1~3个月,以后逐渐恢复工作。
工作时以不疲劳为原则,定期复查l~2年。
3. 饮食宜清淡,热量要足够,蛋白质应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l~1.5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如新鲜蔬菜、豆浆及其他豆制品、水果等。
不强调高糖和低脂饮食,恢复期逐渐增加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
4. 避免饮酒、过度劳累。
5. 适当辅以中药治疗。
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6. 做好集体卫生工作,如食具消毒、水源、饮食、粪便管理等。
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病毒性肝炎1. 及早诊断,早治疗,注意休息(体力与脑力)。
2. 重型肝炎需住院以保证绝对卧床休息,中、轻型肝炎适当休息,可在门诊治疗,至肝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后,仍需要休息3~6个月。
3. 不吸烟,不饮酒,不过度疲劳。
4. 以清淡饮食为主,进食后舒服为宜;以植物蛋白为主,适当配优质动物蛋白;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少吃海中蟹、虾及无鳞鱼类;不宜进食过多糖分,以免导致肝性糖尿病。
5.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以中、西药物治疗,药物不宜过多,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6. 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恢复期逐渐增加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爬山等。
7. 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甲胎蛋白、病毒有关指标等,以及肝脏B 超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及早治疗。
医院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医院健韩育处一、流行性感冒1、多饮开水,多食新鲜的蔬菜、瓜果。
2、饮食宜清淡,多食易消化,且富于营养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稀饭、豆浆、面条、水果等。
3、注意休息,流感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及人群聚集的地方。
4、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天气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服;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不吸烟;少饮酒;保持大便畅通;避免有毒气体刺激。
6、发生流行性感冒要及时治疗;居住场所进行必要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二、结核病1、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也可经过消化道等传播。
2、戒烟酒,不随地吐痰,肺结核患者最好将痰吐在纸上烧掉,以减少传染。
3、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服用抗结核药,这不但可治愈疾病也是防止传播的重要环节。
4、如有抗结核药毒副反应,要及时就医,勿自行停药或换药。
5、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6、儿童密切接触排菌肺结核患者时,可预防服异烟肺6—12月Q7、遇有发热,咯血等病情变化要及时就医。
8、骨关节结核,患病部位适当制动、固定,以防发生病理性骨折、脱位。
三、支气管哮喘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变应性炎症,常因接触某些过敏原发作。
2、避免接触花粉、动物皮毛、油烟、油漆等,必要时到医院检查过敏源和脱敏治疗。
3、缓解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情绪乐观,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
4、保持室内卫生,勤洗晒被褥,不用毛地毯等皮毛制品,不喂养动物。
5、好发季节前2周至1月,可吸入激素或色甘酸钠,或口服酮替酚,以防止或减轻发作。
6、轻度发作可吸入激素,或口服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舒喘灵、博利康尼、氨茶碱等。
7、治疗缓解后宜吸入维持剂量激素3-6个月。
1、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退热后可逐渐在床上、床下、户外活动。
2、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补充机体消耗防止继发感染。
4、足量饮水,每天2000—300OnIL。
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

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一、背景介绍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
它通过血液、性接触、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播,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艾滋病防控知识1.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血液传播: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如共用注射器、输血、捐血等。
- 性传播:与感染者进行性接触(包括阴道、肛门、口交等)。
- 垂直传播:感染母亲的艾滋病可通过妊娠、分娩或母乳喂养传给婴儿。
2. 如何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习惯。
- 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直接接触。
-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
- 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
- 拒绝使用他人的注射器、刮痧板、牙刷等个人用品。
3. 艾滋病的症状和检测-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咳嗽、头痛等。
- 定期进行艾滋病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三、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1. 面对面宣传和教育- 开展艾滋病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
- 集中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
2.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度。
- 制作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片,通过各种渠道推广。
3. 建立艾滋病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建立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在线平台,提供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查询和学习。
- 提供个人匿名咨询服务,解答公众对艾滋病的疑问和担忧。
四、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是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情况;- 公众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面对面宣传活动和在线平台的使用率。
感染性疾病科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以增强免疫力。
症状识别
识别和理解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如发热、淋巴结肿大等,以便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
预防接种
手足口病疫苗可用于预防手 足口病。
1
隔离与防护
手足口病患者应避免与他人 密切接触,以防止病毒传播
疖的预防重于治疗,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损伤、正确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有效减 少疖的发生。
痈
痈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 染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 脓性炎症,常见于项部、背部 和肩部。
痈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和发 热,范围较大,可伴有淋巴结 肿大和发热等全身症状。
痈的治疗以充分引流、抗感染 和全身治疗为主,同时需注意 加强营养和休息,促进愈合。
感染性疾病科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汇报人: 20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 •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性疾病 •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 • 全身感染性疾病 • 病毒感染性疾病 • 抗感染药物治疗及合理应用
01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性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如冠状病毒 、鼻病毒等。
。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 休息,以增强免疫力。
症状识别
识别和理解手足口病的典型 症状,如口腔疼痛、手足皮 疹等,以便及时就医。
07
抗感染药物治疗及合理应用
抗感染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 抗生素类: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 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 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 质。抗生素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 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包含四大作用机理,分 别是: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 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
传染病健康教育处方

以下是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处方:
1. 提供基本知识:
向人们介绍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包括该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等。
确保人们了解如何避免感染和传播传染病。
2. 推广个人卫生习惯:
强调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教育人们要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可能被病菌污染的物体和场所后。
鼓励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双手,并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
3. 传播途径意识:
让人们了解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如空气飞沫、接触、食物或水源污染等。
提醒他们注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避免分享个人物品,以及注意食品和水的卫生安全。
4. 疫苗接种宣传:
推广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效果。
向人们普及相关疫苗的目的、接种时间和频率,以及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鼓励他们按照医生或卫生机构的建议接种相关疫苗。
5. 社交距离和健康行为:
教育人们遵守社交距离措施,尤其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
鼓励他们避免大型聚集活动,保持适当的距离,并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同时强调良好的健康行为,如定期锻炼、充足睡眠和健康饮食,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6. 及时求医:
提醒人们,在出现传染病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教育他们分辨常见症状,并告知就医前应主动向医生提供相关旅行史、接触史和病情发展情况。
7. 消除误解和谣言:
与人们分享可靠和准确的信息来源,以消除关于传染病的误解和谣言。
鼓励他们仅信任来自专业卫生机构和可信渠道的信息。
通过以上健康教育处方,可以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减少感染风险,并促进整个社区的健
康。
性病健康教育处方

性病门诊健康教育处方(病人用)朋友您好:经我院检查您感染了_____,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我们特向您提供如下信息:1、您的病是可以治愈的,不必过分担心和忧虑,生活对您来说仍然十分美好和充满希望。
除药物治疗外,良好的情绪、营养与适当锻炼至关重要。
2、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十分必要,自行停药、增减药物,或找游医治疗会有不良后果。
3、定期复查对判断疗效和预后很有意义。
您需要在__月__日到我院复查。
4、约请配偶或性伴来院检查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负责的行为。
您如有不便之处,我们可提供帮助。
并对有关情况实行保密。
我们的咨询电话是:_______。
5、为了早日康复,最好在治疗期间不过性生活,需要时请使用避孕套。
6、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再感染,治愈后可选择下述安全性行为:●不搞非婚性行为;●性交时戴避孕套;●采取非插入性性行为如自慰(手淫)、抚摸等。
7、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套(1)一定要在性接触前戴上避孕套;(2)打开包装袋时小心开包,器具不要划破避孕套;(3)捏住避孕套顶端挤出空气,为储存精液留出一些空间;(4)将避孕套套在勃起的阴茎的末端;(5)捏住避孕套顶端,自上而下展开套住整个阴茎,直至根部;(6)射精后捏住避孕套的开口端,并在阴茎疲软之前退出。
摘掉避孕套时避免精液流出。
8、如何使避孕套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1)每次性接触时使用新的避孕套,避孕套不能反复使用;(2)不要使用超过有效期的避孕套,没有标出有效期的避孕套也是不安全的;(3)使用前要检查外观,如果避孕套发粘、破损不要使用;(4)避免把避孕套长期存放在皮夹、手袋中,避免受热;(5)使用水质润滑剂,不应使用油质润滑剂(如凡士林或润滑脂),因为油性物质可以造成避孕套的破损。
9、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就寝、不饮酒、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等。
10、做好家庭内部的清洁卫生,如勤晒洗被褥、患者内衣裤不要和小孩的混在一起洗、大人、小孩分床睡、分开使用浴盆、马桶圈每天擦洗等。
肺部感染健康教育处方

**市**区人民医院
健康教育处方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一)出院指导
1、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淋雨受寒、过度疲劳、醉酒等诱因。
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营养。
长期卧床者应注意经常改变体位、翻身、拍背,随时咳出气道内痰液。
易感人群老体弱者、慢性病病人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以预防发病。
2、减少异物对呼吸道感染,鼓励病人戒烟。
3、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有关肺炎知识的教育,使其了解肺炎的病因和诱因。
指导病人遵医嘱按疗程用药,出院后定期随访。
出现高热、心率增快、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及时就诊。
祝您健康!
地址:**市**区**路文卫巷38号
邮编:334100
电话:- 转91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疾病科健康教育处方大全健康教育处方一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
目前已明确有6种病毒性肝炎,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即A,B,C,D,E,G)型,其中甲型与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和庚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部分乙、丙、丁和庚型肝炎可转化为慢性肝炎、肝硬化。
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
因此,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肝炎。
诊断主要靠抽血进行检查。
甲型病毒性肝炎1. 患者必须与家人隔离,隔离期为30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2. 急性期卧床休息,出院后继续休息1~3个月,以后逐渐恢复工作。
工作时以不疲劳为原则,定期复查l~2年。
3. 饮食宜清淡,热量要足够,蛋白质应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l~1.5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如新鲜蔬菜、豆浆及其他豆制品、水果等。
不强调高糖和低脂饮食,恢复期逐渐增加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
4. 避免饮酒、过度劳累。
5. 适当辅以中药治疗。
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6. 做好集体卫生工作,如食具消毒、水源、饮食、粪便管理等。
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病毒性肝炎1. 及早诊断,早治疗,注意休息(体力与脑力)。
2. 重型肝炎需住院以保证绝对卧床休息,中、轻型肝炎适当休息,可在门诊治疗,至肝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后,仍需要休息3~6个月。
3. 不吸烟,不饮酒,不过度疲劳。
4. 以清淡饮食为主,进食后舒服为宜;以植物蛋白为主,适当配优质动物蛋白;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少吃海中蟹、虾及无鳞鱼类;不宜进食过多糖分,以免导致肝性糖尿病。
5.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以中、西药物治疗,药物不宜过多,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6. 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恢复期逐渐增加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爬山等。
7. 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甲胎蛋白、病毒有关指标等,以及肝脏B 超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及早治疗。
需终生随访。
8. 漱洗、刮面用具要专用,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9. 乙型肝炎可酌情隔离至HBeAg阴转,丙型肝炎隔离至HCV-RNA阴转。
10. 凡HBsAg阳性母亲生下的婴儿都应在分娩后立即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同时联合使用高滴度抗-HBVIgG(HBIG)注射,并避免母乳喂养。
11. 血清病毒指标阳性者,不能献血,避免从事饮食业、食品加工、自来水管理及托幼工作。
12. 乙肝三对阴性者,应进行疫苗接种。
戊型病毒性肝炎1. 一旦发病应隔离,隔离期为发病后2周左右。
2. 急性期来势凶险,须绝对住院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增加活动,以不疲劳为原则。
3. 以清淡饮食为主,舒服为宜,多食富有营养、含有维生素类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
4. 不能饮酒。
5. 注意食品消毒,加强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饭前便后洗手,最好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6. 在专科门诊给予适当的中西药物护肝及对症治疗,重者需住院治疗,出院后门诊观察复查肝功能1~2年。
7. 孕妇得病后易早产、流产,需特别重视,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健康教育处方二狂犬病 (1)、被病兽咬伤(特别常见的是犬、猫等)应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季胺类消毒液)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并挤出污血。
冲洗后用70%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试,伤口一般不予缝合。
(2)、咬伤后立即到当地防疫站治疗。
(3)、伤口应及时彻底清洗,必要时给予注射破伤风预防针及抗生素类药物,以预防破伤风及细菌感染。
(4)、一旦发病,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常感觉时,应立即到医院隔离治疗。
(5)、要以犬的管理为主,捕杀野犬,管理好家犬(包括对家犬的免疫管理),对进口动物做好检疫工作,对病死动物应予焚毁或深埋处理。
(6)、惊吓、劳累或悲痛可能为发病的诱因,因此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保暖,心情愉快,不要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健康教育处方三流行性感冒(1)、疑似病人进行适当的隔离与治疗。
(2)在流行期间,公共场所应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并保持居室通风、空气新鲜。
(3)、家庭中密切接触人员应予疫苗预防,主要用流感的毒活疫苗,采用鼻腔喷雾法,也可用药物预防。
(4)、要注意冷暧适宜,适当活动,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5)、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如电影院等)。
健康教育处方四慢性胃炎 (1)、生活要有规律,情绪要稳定,睡眠要充足。
(2)、饮食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
(3)、避免吃对胃有刺激的食物、药物。
(4)、防治口腔、咽喉部慢性炎症病灶。
(5)、忌烟、酒,在急性发作期更应应严忌。
健康教育处方五消化性溃疡病 (1)、生活有规律,要劳逸结合、注意冷暖。
(2)、进食时要细嚼慢咽,急性期要少量多餐,有规律进食,餐间避免吃零食。
(3)、急性活动期间戒烟、酒,避免进食咖啡、浓茶及含酒精的饮料,避免进食过油、煎炸、酸辣及含过多粗纤维类等刺激性食物。
牛奶一次进食不宜超过300毫升。
(4)、避免焦虑、紧张、熬夜、失眠,必要时可适当服用镇静药物。
(5)、按医嘱坚持服药,遇症状改变或发现黑便应去医院就诊。
健康教育处方六肺炎1. 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退热后可逐渐在床上、床下、户外活动。
2. 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 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补充机体消耗防止继发感染。
4. 足量饮水,每天2000—3000ml. 。
5. 咳嗽咳痰时,尽量将痰液咳出,咳痰后漱口。
健康教育处方七高热病1、绝对卧床休息。
2、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多饮水,每日入液量应大于2500ml。
尤其用激素消炎药等药物降温时大量饮水。
4、室内通气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5、用酒精、冰袋物理降温时有以下部位禁用冰袋:(1)枕后(2)耳廓(3)阴囊(4)心前区(5)腹部(6)足心。
血小板减少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
6、注意口腔卫生,每日应用1/5000洗必泰漱口液含漱。
7、高热退去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着凉。
健康教育处方八咳嗽、咳痰咳嗽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病人长因各种原因导致咳嗽无力或不会咳嗽咳痰,使痰液淤积或堵塞在气道内,造成呼吸不畅,机体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咳嗽咳痰保健方法:1.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病人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未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在伸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有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2. 胸部扣击发:扣才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病人侧卧位,扣击者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至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的扣击胸壁,每次扣击5—15分钟。
3. 体位引流方法:1)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适当体位,原则上是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借重力使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排出。
2) 痰液较稠时,引流前应先雾化吸入。
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将痰咳出,同时轻拍患侧背部有利于痰液引出。
3) 引流应在饭前进行,每日2—4次,每次15—30分钟。
引流后应清洁口腔,减少感染机会。
4) 以下情况不宜作体位引流:呼吸功能不全、有明显呼吸困难的发绀者,近1—2周内曾有大咳血史,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而不能耐受者。
4. 湿化和雾化:湿化气道、稀释痰液,适于痰液粘稠和排痰困难者。
注意事项:1) 防止窒息:干结的分泌物湿化后膨胀易阻塞支气管,应翻身、拍背,及时排痰,尤其是体弱、无力咳嗽这。
2) 避免湿化过度:过度湿化可引起黏膜水肿、气道阻力增加,甚至诱发支气管痉挛;也可导致体内水储留、心脏负荷。
湿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
3) 控制湿化温度:温度过高引起呼吸道灼伤;温度过低可诱发哮喘、寒战反映。
一般温度在35—37度之间。
5.机械吸痰。
辅助措施:1) 加强营养补充。
2) 每天饮水1500ml以上促进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健康教育处方九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
防治高血压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 保持平衡的心理和乐观的情绪,减轻精神压力,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和激动。
2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充足睡眠。
3 合理膳食,提倡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及杂粮。
保持大便通畅定期检查血脂,肥胖者需控制体重。
4 戒烟限酒,少浓茶、咖啡。
5 适当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循序渐进,适度坚持。
6 衣裤、领带不宜过紧,弯腰不要过度,不宜突然改变体位。
7 高血压需长期治疗,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避免突然停药或减药,效果欠佳或出现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换药。
健康教育处方十结核病保健措施:1、本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也可经过消化道等传播。
2、戒烟酒,不随地吐痰,肺结核患者最好将痰吐在纸上烧掉,以减少传染。
3、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服用抗结核药,这不但可治愈疾病也是防止传播的重要环节。
4、如有抗结核药毒副反应,要及时就医,勿自行停药或换药。
5、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6、儿童密切接触排菌肺结核患者时,可预防服异烟肼6—12月。
7、遇有发热,咯血等病情变化要及时就医。
8、骨关节结核,患病部位适当制动,固定,以防发生病理性骨折、脱位。
健康教育处方十一糖尿病保健措施:1、保持乐观情绪,认真对待疾病,学会尿糖测定,了解病情变化。
2、控制饮食,限制糖类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少食盐油,不宜食果酱、蜜饯、糕点等富含糖食品。
3、戒烟酒,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避免激烈运动。
4、运动时携带适量食物,有低血糖反应(如头昏、出冷汗、饥饿感)时服用。
5、定期复查血糖、尿糖,按医生意见调整治疗方案。
6、出现发热、视物不清、心悸、昏迷、恶心、呕吐、胸闷、肢体麻木等立即就医。
7、勤洗澡、多换衣、保持皮肤清洁、防感染、穿软底鞋、防局部受压引起糖尿病足。
健康教育处方十二支气管哮喘保健措施: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变应性炎症,常因接触某些过敏原发作。
2、免接触花粉、动物皮毛、油烟、油漆等,必要时到医院检查过敏源和脱敏治疗。
3、缓解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情绪乐观,避免过度紧张与疲劳。
4、保持室内卫生,勤洗晒被褥,不用毛地毯等皮毛制品,不喂养动物。
5、好发季节前2周至1月,可吸入激素或色甘酸钠,或口服酮替酚,以防止或减轻发作。
6、坚持写哮喘日记,一旦有发作先兆,及时用药。
7、轻度发作可吸入激素,或口服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舒喘灵、博利康尼、氨茶碱等。
8、经上述用药后病情未缓解或加重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