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劳动安全与防护规定》
电力工程公司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范本

电力工程公司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为确保电力工程公司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制定本《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电力工程公司所有职工,包括直接从事施工工作的职工和间接从事工作的管理人员。
三、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1.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2. 安全警示标识:包括安全标志、安全标识牌、安全警告语等。
四、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责任1. 公司负责人负有全面负责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的责任,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
2. 管理人员负责具体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并及时补充和更换损坏的用品。
五、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和发放1. 公司负责人根据职工需要和工作环境的安全要求,组织购置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
2. 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由公司负责人统一发放,发放前需对用品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和完好。
3. 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应根据职工的身高、体型等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配备,确保适合职工使用。
六、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养1. 职工在工作中必须佩戴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严禁以任何理由不佩戴或随意更换使用其他型号的防护用品。
2. 职工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应仔细阅读相关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并按照要求正确操作。
3. 职工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时,应保持其清洁、完好,并注意及时更换破损或失效的用品。
4. 职工在脱离工作岗位时,应将劳动防护用品妥善保管,确保下次使用时能够找到。
七、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检查和维护1. 管理人员在检查职工劳动防护用品时,应重点关注用品的完好度和性能是否正常,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 职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劳动防护用品存在问题时,应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并协助处理。
3. 职工应定期对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和维护,并按时到指定的地点检修和更换。
员工手册劳动防护措施

员工手册劳动防护措施员工手册劳动防护措施一、背景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本手册旨在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知识,以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并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二、意识培养1. 公司将定期进行劳动防护培训,以提高员工对于劳动防护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2. 员工应自觉遵守劳动防护规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劳动防护设施1. 为了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公司将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设施。
2. 员工应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设施,如头盔、耳塞、防护眼镜、手套等。
四、个人防护措施1. 不得穿着过长或过宽的衣物,以免绊倒或被机器卷入。
2. 禁止穿戴长发或头发散乱参与劳动活动,以免发生卷入事故。
3. 当工作需要身体接触有害物质时,员工应正确使用防护手套和呼吸器。
五、安全操作规范1. 员工应在工作时保持专注,切勿分心,以免发生操作失误。
2. 禁止在机器运行时将手指、手臂或其他身体部位伸入机器内部。
3. 维护设备安全,定期检查机器是否正常运行,及时报告安全隐患。
六、紧急情况应对1. 员工应遵循紧急撤离路线,熟悉紧急设备位置,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做出应对。
2. 火灾时,员工应立即报警,并按照火灾逃生计划疏散。
3. 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应保持冷静和合作,不得慌乱行动。
七、职业健康监护1. 公司将定期为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病问题。
2. 员工应积极配合公司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如参加体检、做好个人卫生等。
八、责任和违规处罚1. 公司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于违反劳动防护规定的员工将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员工违反劳动防护规定将面临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理,严重者将面临解雇。
九、优化环境设施1. 公司将致力于改善劳动环境,减少员工的职业健康风险。
2. 员工应积极提出环境改善建议,以促进公司的劳动防护工作的不断完善。
以上仅是员工手册中关于劳动防护措施的一部分,具体内容可能因企业性质和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维修人员安全防护规定(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加强维修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维修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电工、焊工、设备维修工、管道维修工等。
三、安全防护要求1. 个体防护用品(1)维修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安全鞋、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个体防护用品。
(2)个体防护用品应保持完好,不得使用破损、过期、不合格的防护用品。
2. 工作环境(1)维修工作场所应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不得有有害气体、粉尘、噪音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
(2)维修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维修人员注意安全。
3. 设备设施(1)维修人员应按照规定使用各类设备设施,不得违规操作。
(2)设备设施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有效。
4. 操作规程(1)维修人员应熟悉并遵守本单位的操作规程,不得违反规定操作。
(2)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
5. 安全培训(1)维修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防护技能。
(2)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 应急处理(1)维修人员应熟悉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了解应急处理流程。
(2)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及时报告。
四、安全防护措施1. 个体防护用品(1)单位应定期检查维修人员的个体防护用品,确保其完好、合格。
(2)维修人员应按照规定更换、保养个体防护用品。
2. 工作环境(1)单位应定期检查维修工作场所的通风、照明等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应立即整改,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3. 设备设施(1)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有效。
(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应立即停用,并进行维修、更换。
工人安全防护规章制度

工人安全防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
第三条本企业将依法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工人的安全生产。
第四条工人在工作期间应当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遵守企业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提高安全意识,自觉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五条本企业将对全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员工了解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第六条本企业将建立安全生产档案,记录员工的安全事故情况、安全行为等内容,对有较大安全隐患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指导。
第七条本企业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第八条工人在工作中发现安全隐患应当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配合做好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第九条本企业将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对遵守规章制度、勇敢斗争、防患未然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事故的员工进行惩处。
第二章安全防护第十条工人在工作中应当穿戴好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耳塞等,切勿因为方便而不戴。
第十一条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应当系好安全带,切忌悬空作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第十二条工人在操作机器设备时应当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不在运转中的机器设备上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第十三条工人在搬运重物时应当根据操作规程和要求,使用辅助设备进行搬运,避免自身受伤或引起事故。
第十四条工人在操作危险化学品时应当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切勿擅自操作,避免发生危险事故。
第十五条工人在出入作业现场时应当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切勿急于穿行,发生交通事故。
第三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六条本企业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劳动法中的劳动保护与安全规定

劳动法中的劳动保护与安全规定劳动保护与安全是劳动法中的重要内容,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合规。
劳动保护与安全规定的出台与积极应对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减少职业伤害紧密相关。
本文将以劳动法中的劳动保护与安全规定为主线,介绍劳动法的法律依据、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用人单位的责任。
一、法律依据劳动保护与安全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职业危害,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劳动和职业防护条件,监护、告知劳动者有关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的要求。
”该法第四十一条也规定了劳动者有权拒绝违法违规的劳动安排。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则要求用人单位为员工提供安全、无害的工作条件,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设施,并向员工教育和培训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此外,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根据地区特点与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劳动保护与安全的规定。
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在劳动保护与安全方面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1. 权利:(1)享有安全、无害的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的卫生和安全设施的配备;(2)获得必要的劳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3)获得相关的劳动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4)拒绝违法违规的劳动安排,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2. 义务:(1)遵守劳动保护与安全的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保养劳动防护设施;(2)参与劳动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3)及时报告和反映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建议;(4)遵守用人单位的管理制度,配合用人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管理。
三、用人单位的责任用人单位在劳动安全与保护方面承担重要的责任。
1. 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用人单位有责任提供安全、无害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劳动安全制度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劳动事故的发生,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劳动者,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学生等。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劳动安全管理,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四条企业应将劳动安全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将劳动安全经费纳入企业年度预算,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第二章劳动安全教育培训第五条企业应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第六条新员工入职前,企业应组织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及企业劳动安全规章制度;(二)本岗位的劳动安全操作规程;(三)劳动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四)事故应急处理和自救互救知识;(五)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劳动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劳动者接受培训的情况。
第三章劳动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第八条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场所、设施和设备。
第九条企业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劳动安全设施,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条企业应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一)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二)防毒面具、防辐射服、防噪声耳塞等特殊防护用品;(三)工作服、工作鞋等劳动防护服装。
第十一条劳动者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得擅自拆除或更换。
第四章劳动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二条企业应根据生产、工作特点,制定各岗位的劳动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劳动者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反规定。
第十四条企业应加强对劳动者操作规程的培训,确保劳动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第十五条企业应定期对劳动者的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纠正。
劳动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公司员工的安全生产和身体健康,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及临时工、实习人员等在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预防事故的发生。
2.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公司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安全生产意识,积极参与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
3.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不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四、劳动安全防护措施1. 安全教育培训:-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对特种作业人员实行专项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安全设施设备:- 公司应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有效。
- 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3. 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为员工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 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擅自拆卸、丢弃或替换。
- 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更换,确保其有效防护。
4. 现场安全管理:-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违章作业。
- 定期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5.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和措施。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责任与考核1. 安全生产责任制:- 公司领导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 员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2. 考核与奖惩:- 公司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部门绩效挂钩。
电力工程公司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电力工程公司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一、总则1.为了保障电力工程公司职工的劳动安全与健康,提高职工劳动防护意识,制定本管理规定。
2.本管理规定适用于电力工程公司所有职工,包括生产经营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外来工作人员。
3.职工应严格遵守本规定,公司将对违反规定的职工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与配置1.根据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公司应根据职工所从事的具体岗位和工作内容确定并提供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2.职工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佩戴并妥善使用公司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
3.公司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劳动防护用品,确保其正常使用。
三、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1.职工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方法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变动或更换。
2.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如发现劳动防护用品存在破损或失效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更换新的劳动防护用品。
3.职工在特殊岗位工作时,如在高温、低温、有毒气体等环境下工作,应按照公司规定佩戴相应的特殊劳动防护用品。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保养与清洁1.职工应定期清洗并保养个人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确保其卫生和有效性。
2.公司应提供相应的保养和清洁方法,并定期组织培训,确保职工正确操作。
3.职工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如有破损或失效,应立即更换或维修。
五、劳动防护用品的存放和管理1.公司应统一配置劳动防护用品存放的地点,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和标注,以方便职工使用。
2.存放劳动防护用品的地点应保持干燥、通风,并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3.职工应妥善保管个人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私自占用或转借他人。
六、劳动防护用品的更新与更换1.公司应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性能等因素,合理安排其更新与更换。
2.职工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时,如发现其已超过使用期限或存在严重破损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协助更新与更换。
七、职工的劳动防护教育1.公司应定期组织劳动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劳动安全与防护规定
1、根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例,为员工配备或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各部门必须教育员工正确使用防护品,不懂得防护用品用途和性能的,不准上岗操作。
2、努力做好防尘、防毒、防辐射、防暑降温工作和防噪音工作,进行经常性的卫生监测。
对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有毒有害作业点,应进行技术改造或采取卫生防护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按规定发放保健食品补贴,提高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水平。
3、对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要实行每年一次定期职业体检制度。
对确认为职业病的患者,应立即上报公司劳人部,由劳人部视情况调整工作岗位,并及时作出治疗或疗养的决定。
4、不招收不满18岁的员工,禁止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哺乳期从事影响胎儿、婴儿健康的有毒有害作业。
5、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公司安质部组织全公司的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两次,各项目部每季度安全检查不少于1次;生产班组应实行班前班后检查制度,特殊工种和设备的操作者进行每天检查。
6、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如本部门不能进行整改的要立即报告安质部统一安排整改。
7、安全生产整改所需用,在劳保技改经费项目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