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酸碱理论和非水溶液化学-6h.

合集下载

酸碱理论与非水溶液

酸碱理论与非水溶液
SOCl2 酸 Cs2SO3 碱 SO2+ SOCl2 + + SO32Cs2SO3 SO2+ 2Cs+ + 2ClSO32特征阴离子 特征阳离子 + 2SO2 2CsCl2 + 2SO2
进步:
溶剂体系理论可把酸碱概念扩展到完全不涉及到
质子的溶剂体系中,水 - 离子理论只是水作为溶
剂时的溶剂体系理论的特例,质子理论可看作是
Lux的定义特别适合于高温下氧化物之间的反应
7. 小结
适用范围
Arrhenius水-离子理论 适合质子酸、氢氧离子碱以及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也适用与计算pH、电离度、缓冲溶液和溶解度
Brö nsted-Lowry质子理 除了上述各方面的应用,还特别适合于非氢氧离子 碱、非水溶剂中的酸碱反应以及涉及到一个质子从 论 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的化学反应。 溶剂体系理论 Lewis 理论 适用于讨论非水溶剂中的反应以及超酸体系 在无机化学或是有机化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适 合于讨论含有或可以形成配位共价键的任何物种, 也适用于臵换反应以及任何其他类型的富电子和缺 电子物种之间的反应。 可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氧化-还原类型的酸碱反应,可以用氧化 性或还原性的强弱来衡量酸碱的相对强弱 对于水溶液中的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 用电对的Eᶲ来表征酸碱强度 对于不涉及溶剂的反应体系,可用电离势I 来表征酸碱强度
Na ClNa+(g) + Cl(g) + e(g) e(g) I = 5.1 ev I = 13.0 ev
阳离子碱:Al(H2O)5(OH)2+、Cu(H2O)3(OH)+
从定义上讲: 任何酸的阴离子都应该看作是碱 任何含有氢的化合物都应该算作酸 两性化合物: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的物种

酸碱理论与非水溶液-3

酸碱理论与非水溶液-3

二. 硬碱和软碱
价电子结合紧密
硬碱:偏爱与硬酸结合的Lewis碱(配体) 软碱:偏爱与软酸结合的Lewis碱
价电子结合松散
交界碱性强、极化率小、难氧化
如配位原子为 N、O、F 的配体: 小阴离子,如F-离子 对称的含氧酸根,如 ClO4- 、PO43-、SO42具有小配位原子的分子,如NH3 、H2O、NR3 二者之间:交界碱
Ahrland:阳离子分为A、 B两类 Pearson: 称为 硬、软酸 硬、软
一. 硬酸和软酸
硬酸阳离子: 硬酸阳离子 硬酸中接受电子的原子较小、正电荷高, IA、IIA、IIIB、镧系(3+) 、锕系(4+)、 IIIA、 价轨道不易变形。 3+、Cr3+、Fe3+、Co3+等) 高氧化态d区阳离子(Ti 硬酸是受体原子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强的酸 特点:离子势大,变形性弱 硬酸的例子: Al3+离子、BF3
ϕ=Z/r
与不同配位原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 R3N 》 R3P > R3As > R3Sb (烷基) R2O 》 R2S > R2Se > R2Te F- > Cl- > Br- > Iϕ 大,以静电引力结合 硬酸中性分子: IIIA缺电子化合物
软酸阳离子: 离子 较低氧化态过渡金属阳离子、重过渡金属阳离子 *软酸:M0 如:Cu+、 Ag+、Hg2+、 Hg22+、Pd2+、 Pt2+ *软酸中性分子:易被极化的分子 特点:离子势小,变形性强 如I2、Br2 NR3 《 PR3 < AsR3 < SbR3 (烷基) 软酸中接受电子的原子较大、正电荷数低或为0 , OR2 《 SR2 < SeR2 < 以易变形的价轨道接受电子。 TeR2

第三章 酸碱和溶剂化学

第三章 酸碱和溶剂化学
第三章 酸碱和溶剂化学
第一节 酸碱概念
第二节 质子酸碱理论及质子酸碱强度
第三节 电子酸碱理论及电子酸碱强度 第四节 非水溶剂化学
第一节 酸碱概念
1. 酸碱的水-离子论
1887年 Arrhenius提出:凡在水溶液中产
生H+的物质叫酸,而在水溶液中产生OH-的 物质叫碱。
优点:能提供一个酸碱强度的定量标度 缺点:只限于水溶液
酸碱反应:

CaO(S)

SO3(l,g)

CaSO4(S)
优点:特别适用于高温下氧化物之间的反应
第二节 质子酸碱理论及质子酸碱强度
2.1 质子酸碱理论和质子溶剂
2.2 质子酸碱强度的量度
2.3 超酸
2.1 质子酸碱和质子溶剂
1、质子理论
酸: 反应中能给出质子的物种(分子或离子), 即质子给予体 碱: 反应中能接受质子的物种(分子或离子) , 即质子接受体 共轭关系: 即 A(酸) B(碱) + H+
与负电荷的分布情况有关,负电荷分散得越好,X-越稳定。 例如:
HClO<HClO2<HClO3<HClO4
4.溶剂的影响
同一溶剂中,酸碱的相对强弱决定于各酸碱的本性, 例如,H2SO4、HAc、NH3 不同溶剂中,同一酸碱的相对强弱则由溶剂的性质决定。 例如,醋酸在水、液氨、无水硫酸中则分别表现为弱酸、强 酸、碱。 物质的酸碱性在不同溶剂作用的影响下,“强可以变弱, 弱也可以变强,酸可以变碱,碱也可以变酸” 。
2H2O= H3O++OH2NH3 = NH4++NH2-

HCl

NaOH
酸碱反应
HCl+NaOH=NaCl+H2O

高等有机化学课件酸碱理论

高等有机化学课件酸碱理论

常见的酸和碱
柠檬酸
氢氧化钠
柠檬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广 泛用于食品、饮料和清洁产品中。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常用于肥 皂制备、清洗和实验室应用。
乙酸
乙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常用于食 醋、制药和化妆品。
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是什么?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 液的酸碱性质而改变颜色的化 学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 酚酞:红色酸性溶液变 为无色碱性溶液
• 甲基橙:红色酸性溶液 变为黄色碱性溶液
• 溴酚蓝:黄色酸性溶液 变为蓝色碱性溶液
应用
酸碱指示剂常用于酸碱滴定、 理化实验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在化学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
酸度和碱度的测定方法
1 酸度的测定方法
常见的酸度测定方法包括pH计、酸碱滴定和指示剂等。
酸碱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制作肥皂、饮食调理、清洁剂制 备以及实验室分析等方面。
2 碱度的测定方法
常见的碱度测定方法包括pOH计、酸碱滴定和指示剂等。
3 实例
一种常见的测定方法是使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食品中醋的酸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强酸和强碱
强酸是指酸性溶液中能够完全生成氢离子(H+)的酸,例如硫酸和盐酸。强 碱是指碱性溶液中能够完全生成氢氧根离子(OH-)的碱,例如氢氧化钠和氢 氧化钙。
酸碱反应的应用
中和反应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其反应方程式通常为: 酸+碱→盐+水
2
中和反应的特点
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产生的盐可以是晶体或溶解于水中。这种反应还 具有酸度和碱度的测定、酸碱滴定等实际应用。
3

第3章酸碱理论

第3章酸碱理论

酸碱强度

注意


Evans 表格直观好用; Bordwell的编辑全面好查, 可以联合使用 有两种数值:在水和DMSO测得的



质子酸可以比较水溶液的数值,数值更准确 非质子酸在水中测不到,不可将水中的数值与DMSO中的 数值进行比较 只比较pKa值,pKb值是针对谁体系的,所以在非水体系 一般不比较pKb,如果要比较碱性,通常可以用共轭酸的 pKa比较 DMSO中数值准确度不高,相差较小的二者之间很可能在 不同体系会有酸性强弱颠倒的情形

软硬酸碱概念(HSAB concept )

Hard acids and hard bases


small atomic/ionic radius high oxidation state low polarizability high electronegativity (bases) hard bases –Low HOMO, hard acids-Low LUMO large atomic/ionic radius low or zero oxidation state high polarizability low electronegativity soft bases –high LUMO, soft acids-high HOMO
游离质子根本不存在! 事实上,H+不可能游离存在,它一定会与其他富电子物质 结合在一起(浓酸稀释放热!)。 在非质子溶剂中,有的物质表现出明显的酸的性质 酸和碱不是孤立概念,而是相关概念 酸总是相对于碱而言,酸和碱始终伴随某个化学反应

酸碱概念

电子理论
theory, 1923年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电子是酸碱的本质) 包含了质子理论 概括了质子反应体系与非质子反应体系 可以解释所有化学反应,即所有化学反应可 以用酸碱反应模型概括

酸碱理论和非水溶液化学

酸碱理论和非水溶液化学

13
HAc是NH3、HCO3-的拉平溶剂, 液NH3是HAc 、HCl的拉平溶剂
二、溶剂的区分(分辨)效应
可以区分酸给质子能力及碱得质子能力差别的溶剂,就称为分辨性溶剂, 这种作用称为“区分(分辨)效应” H2O是NH3、HCO3-的分辨性溶剂, 也是HAc 、HCl的分辨性溶剂
2020/1/15
剂本身电离(自电离)出来的阳离子相同,则这种溶质是酸;若电离出来的阴
离子与该溶剂本身电离出来的阴离子相同,则这种溶质是碱。(电离出溶
剂的特征阴、阳离子)
2H2O
H3O++OH-
因此对于水溶液体系,将溶在其中电离而产生H3O+离子的溶质称为酸(如
HAc),电离而产生OH-离子的溶质称为碱(如NH3)
在液氨溶剂的溶液体系(简称液氨体系)中,NH3分子自电离而生成铵离子
2020/1/15
3
1923年:路易斯提出了酸碱电子理论。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是酸,能给出 电子对的物质是碱 1939年:前苏联化学家乌萨诺维奇提出了正负离子理论:任何能产生阳离 子或其他能结合一个阴离子(或一个电子)的物质为酸,相反地,任何能产生 阴离子或其他能结合一个阳离子(或给出一个电子)的物质为碱。如
2020/1/15
酸碱加合物:HCN
8
3.1.4 酸碱的氧化物-离子理论
定义:氧离子的接受体称为酸,氧离子的给予体称为碱
SiO2+O2S2O72-+O2-

SiO322SO42-
CaO Na2O

Ca2++O22Na++O2-
酸与碱之间的反应是氧离子的转移反应,称为酸碱的氧离子理论
ZnO+S2O72- → Zn2++2SO42Na2O+ ZnO→ Na++ZnO22-

酸碱理论和非水溶液

酸碱理论和非水溶液
Zn2+[SnCl4]2-
SO3 结合O2Fe(CN)2 结合CNCl2结合一个e SnCl4 结合2 个e
酸碱理论和非水溶液
酸碱正负理论是Lewis酸碱概念的扩展。 酸碱正负理论的优点:包括了涉及任意数目的 电子转移反应,比前面几种定义具有更广泛的含义; 更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正负理论的缺点:但正是由于其适用范围 太过广泛,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酸碱理论和非水溶液
作为电子对受体的Lewis酸,先决条件是在它的 分子、离子或原子团中必须要有空轨道;
作为Lewis碱的首要条件,是必须要有孤对电子。 Lewis酸碱的范围极为广泛,它包容了前面所论 及的三种酸碱定义,所以通常又把Lewis酸碱称为广 义酸碱。
酸碱理论和非水溶液
第一列
Fe3+
+
Cu2+
酸碱理论和非水溶液
§2.1 酸碱概念的发展
三百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R. Boyle指出,酸 有酸味,使蓝色石蕊变红,碱有涩味和滑腻感,使 红色石蕊变蓝。
1771年A. L. Lavoisier根据硫和磷在氧气中燃烧 后的产物溶于水显酸性,指出O是所有酸类物质的 共同组成元素。
1881年英国化学家H. Davy以盐酸否定上述观点, 提出氢才是一切酸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酸碱理论和非水溶液
三、酸碱质子理论
酸: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的实质:质子的转移,因此酸
Brnsted J N 丹麦物理化学家
碱反应也叫质子转移反应。 适用范围:既适用于水溶液体系,也适 用于非水溶液体系。
酸碱质子理论局限性:酸必须含有可离解的氢原子,
不能包括那些不交换质子而又具有酸性的物质。

高中一年级化学酸碱反应的理论与实验

高中一年级化学酸碱反应的理论与实验

高中一年级化学酸碱反应的理论与实验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而酸碱反应则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高中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酸碱反应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介绍高中一年级化学中酸碱反应的相关内容。

一、酸碱反应的基本理论1. 酸碱的定义在化学中,酸和碱是指味道、触觉等感官特征的物质,但这种分类方式并不科学。

现代化学基于氢离子(H+)的概念来定义酸和碱。

酸: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如盐酸(HCl)、硫酸(H2SO4)等。

碱:指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

2. pH值的含义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pH值范围从0到14,中间值为7,称为中性溶液。

pH值小于7的溶液被称为酸性溶液,pH值大于7的溶液被称为碱性溶液。

3. 酸碱中和反应当酸和碱按一定比例混合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酸和碱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二、高中一年级化学酸碱反应实验在学习化学酸碱反应的过程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观察和体验酸碱反应的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 酸碱溶液的鉴定实验可以通过使用酸碱指示剂来鉴定酸碱溶液。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酸碱性变化颜色的物质。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酚蓝等。

通过加入少量的酸碱指示剂,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从而得知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

2.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是最常见的实验之一。

学生可以选取常见的酸和碱,如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以滴定的方式进行实验。

首先,使用酸碱滴定管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酸和碱溶液,并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

然后,缓慢滴加碱溶液到酸溶液中,当酸碱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停止滴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H2O H3O++OH-
因此对于水溶液体系,将溶在其中电离而产生H3O+离子的溶质称为酸(如 HAc),电离而产生OH-离子的溶质称为碱(如NH3) 在液氨溶剂的溶液体系 ( 简称液氨体系 ) 中, NH3 分子自电离而生成铵离子 NH4+和氨基离子NH22NH3(l)
2018年10月12日9时32分
Lewis酸、碱理论——广义酸碱 例: 试判断下列物种,哪些是Lewis酸?哪些是Lewis碱?哪些是酸碱加合物? Me3N,HCN,(C2H5)2O,CH3CH2+ Lewis酸:CH3CH2+ Lewis碱:Me3N, (C2H5)2O 酸碱加合物:HCN 8 2018年10月12日9时32分
3.1.4
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菜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凡是
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反应实质:两对共 轭酸碱对之间质子传递作用
2018年10月12日9时32分 3
1923年:路易斯提出了酸碱电子理论。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是酸,能给出 电子对的物质是碱 1939年:前苏联化学家乌萨诺维奇提出了正负离子理论:任何能产生阳离 子或其他能结合一个阴离子(或一个电子)的物质为酸,相反地,任何能产生 阴离子或其他能结合一个阳离子(或给出一个电子)的物质为碱。如 反应中SO3结合阴离子O2-生成SO42-,所 以是酸,Na2O放出O2-,所以是碱 反应中 Cl2 接受电子生成 Cl- 所以是酸, Na给出电子生成Na+,所以是碱。
2018年10月12日9时32分 7
3.1.3 酸碱的电子理论
碱是给出电子对的物质,酸是接受电子对的物质。这样的酸、碱常称为Lewis 酸、Lewis碱。按照该理论,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必须具有可以接受电子对 的空轨道,而碱是电子对的给予体,必须具有未共享的孤对电子。酸碱反应 不再是质子的转移,而是电子对的转移,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是酸碱加合反应 生成酸碱加合物 在Lswis酸碱电子理论中,酸碱的定义既无对溶剂品种的限制,也适用于无溶 剂的体系
同期:鲁克斯提出氧化物-离子理论。酸是氧离子的接受体,碱是氧离子的 给予体
2018年10月12日9时32分 4
3.1.2
酸碱的溶剂理论
E.C.Franklin于20世纪初发现,溶解在液氨中的铵盐如NH4Cl和金属氨基化合 物如NaNH2分别呈酸性和碱性,其后经多人对某些其他非水溶剂的溶液作类 似的研究,逐渐形成了酸碱的溶剂理论。这个理论把酸碱的概念推广到了某 些非水溶剂的溶液体系。 酸碱定义:当一种溶质溶解于某一溶剂中时,若电离出来的阳离子与该溶 剂本身电离(自电离)出来的阳离子相同,则这种溶质是酸;若电离出来的阴 离子与该溶剂本身电离出来的阴离子相同,则这种溶质是碱。(电离出溶 剂的特征阴、阳离子)
再如Fe3+在水中表现为酸,而CO32-却表现为碱
Fe3++2H2O
CO32-+2H2O
H3O++Fe(OH)2+
OH-+HCO3-
优 点:酸碱溶剂理论不仅把酸碱概念扩充到非水体系,同时也扩大了水溶 液中的 酸碱范围,它包容了Arrhenius的酸碱电离理论 局限性:在于它不适用于不自偶电离的溶剂 (如苯、四氯化碳等)体系,更不 适用于无溶剂体系
酸碱的氧化物-离子理论
SiO322SO42CaO Na2O 碱 Ca2++O22Na++O2-
定义:氧离子的接受体称为酸,氧离子的给予体称为碱
SiO2+O2S2O72-+O2酸
酸与碱之间的反应是氧离子的转移反应,称为酸碱的氧离子理论
ZnO+S2O72- → Zn2++2SO42-
Na2O+ ZnO→ Na++ZnO22-
其它溶剂的自解离情况:
2SO2(l) 2N2O4(l) 2H2SO4(l) 2HF(l) 2BrF3(l) 2COCl2(l) 2POCl3(l) 2IF5(l)
SO2++ SO32NO++ NO3H3SO4++HSO4H2F++ FBrF2++BrF42COCl++2ClPOCl2++ POCl4IF4++ IF66
ZnO既可作为酸,也可作为碱
2018年10月12日9时32分
9
上述几种酸碱理论对酸碱的定义的共同之处:酸是某种指定的正电荷物种的
第 3章
酸碱理论和非水溶液化学
2018年10月12日9时32分
1
3.1
酸碱理论概述
3.1.1 对酸碱本质的认识过程
3.1.2 酸碱的溶剂理论
3.1.3 酸碱的电子理论
3.1.4 酸碱的氧化物-离子理论
2018年10月12日9时32分
2
3.1.1
对酸碱本质的认识过程
表象阶段:有酸味的物质是酸,能抵消酸味的物质就是碱
1887年:拉瓦锡(Lavosier)提出氧元素是酸的必要成份,在发现HF酸等后, 认为氢元素是酸的基本元素
19世纪后期: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和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提出酸碱电
离理论。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 H+的物质是酸,在水溶液中电 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物质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 H++OH-=H2O 1905年:富兰克林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凡在溶剂中产生(或通过反应生成) 该溶剂的特征阳离子的溶质称作酸,而产生(或通过反应生成)该溶剂的特征 阴离子的溶质称作碱。 如:例如在水中NH3是碱,CH3COOH是酸,因为它 们在水中分别产生水的特征阴离子OH-和特征阳离子H3O+
NH4++NH25
凡在液氨中能电离出NH4+离子的化合物是酸。例如NH4Cl,它电离出 NH4+(和Cl-)离子。凡在液氨中能电离出NH2-离子的化合物是碱。例如 NaNH2它电离出NH2-(和Na+)离子 在液氨体系中的中和反应,如
NH4Cl+NaNH2=NaCl+2NH3
酸与碱在溶液中的中和过程是酸电离出的阳离子与碱电离出的阴离 子结合生成溶剂分子的反应过程
2018年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2日9时32分
例如,KF在液态BrF3中是碱,因为它与溶剂发生如下反应,增加了体系 中阴离于浓度
KF+BrF3(l) K++BrF4-
而SbF5在液态BrF3中却表现为酸,因为它与溶剂反应生成了 BrF2+,增加了 体系中阳离子浓度
SbF5+BrF3(l) BrF2++SbF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