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上《金色的草地》教学课堂实录

《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一片金色的草地,认识了一种叫蒲公英的小花,我们认读的生字,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再读课题,同学们,请把书翻到66页。
我们来接读课文。
第一组读第一自然段,第二组读第二自然段,第三组读第三自然段(读时把书拿起来,倾斜45度,左手拿着左边的中间,右手拿着右边的中间)。
请同学们带着任务读,一边读,一边回忆课文都描绘了哪些场景?第一组准备,金色的草地 1 2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回忆课文都描绘了哪些场景呢?接下来呀,看看能不能把课文的文字和韩老师一会儿要播的场景图联系在一起,谁能描绘这幅场景图?你来说,这幅图描绘的是什么?你来说,你用一句话就概括了这个场景,我们继续来看,接下来这图可有趣儿呢。
金色草地的颜色不断的在变化,其实啊,真正的草地颜色变化的不会像这个一样快,我是为了让大家更真切的能感受到草地的变化,所以韩老师让草地变色的速度加快了,好,我们继续来观察。
那同学们,其实啊,这四幅场景图就对应着课文的四个自然段,那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把我们的观察所得写下来,那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上也告诉我们,要想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好细致的观察,那今天呢,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第三幅场景图,通过第三自然段进一步学习,小作者是如何留心观察事物,做到细致观察,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来,那么,我们回忆一下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整体上看,看见了整个草地颜色的变化,好,把我们的观察所得写下来。
(板书:草地的变化)颜色在变化,草地的颜色怎样变化谁来说一说,你来说。
不断变化,先,然后呢再。
绿色的真好呢,这个小男孩儿啊,其实在钓鱼的途中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开始发现了草地是绿色的,然后进行了更细致的观察,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你来说。
话说全了,这是一个,爱观察的小男孩儿,同学们?我们来找找,大家来看看这句话,谁能也来读一读?别人读时,你们想一想,这句话中哪个词语特别能反映这个小男孩儿特别爱观察,善于观察,你们找找这个词语,你来读。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6则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6则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一):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检查生字、初读课文1、自由读,检查生字:⑴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此刻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开火车读,领读2、带着问题自由读,初步了解课文资料: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忙学生梳理问题。
三、理解课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齐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
(出示)2、指名读。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吗?3、大家是怎样赞美这片草地的,注意这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叹号)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齐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5,“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情绪怎样?用这样的情绪读一读。
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
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6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用“有点像……有点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
兄弟俩还会玩什么游戏?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搞笑的蒲公英!用你的声音来表示吧!有感情地读一、二自然段7、小结四、书写指导钓拢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貌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1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2“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3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三、思考交流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和点评

《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和点评篇一:《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巧填课题师:同学们,你们都一定见过草地吧,我们就有一小块草地,现在老师给大家出一道有趣的题目(板书:----的草地),你能把这个题目填完整吗?生:金色的草地。
师:你真会预习,能把第二课的课题都记住了。
你知道金色是一种什么颜色吗?生:就是像金子一样的颜色(恰巧学生穿的衣服就是金黄色的)。
师:对,就像你的衣服的颜色。
你们觉得还可以填什么词语?生:绿绿的草地。
师:不错,草地是绿色的。
生:绿油油的草地。
师:你用了一个ABB式的重叠词,很棒!生:漂亮的草地。
师:嗯,草地真漂亮!生:欢乐的草地。
师:咦?你为什么要填“欢乐”这个词呢?生:因为,我的家就有一片草地,我经常在那里捉蚂蚱。
师:所以,你觉得很欢乐!可以,你不光填对了,还说出了为什么这样填的理由,真棒!师:同学们,在很远很远的一个地方,有两个小朋友,哥哥和弟弟,弟弟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谢廖沙。
他们家旁边也有一片草地,不过他们家的草地,可神奇了,居然是金色的。
(板书:金色,填完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课《金色的草地》。
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读课题。
(课题中的“的”字,应该念得又轻又短,孩子容易把“的”字念成一声。
)师:同学们,这个“的”字应该念得轻,念得短,来,跟着老师读,的,的,的。
生:的,的,的。
师:金色的草地。
生:金色的草地。
二、进入新课,体验童年的快乐 1、初步培养概括能力,把握课文内容师:同学们,今天早读课的时候,我们已经读了课文,现在你能讲讲,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早读课,一般我们能够把当天要学习的课文读五六遍,所以这段时间无需再读,直接可以提问。
而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从三年级开始,提前起步,有好处。
)生:这篇课文,讲了哥哥弟弟在草地上玩。
师:对,而且玩的是吹绒球花的游戏。
生:还讲了他们发现: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张开时,草地就是金色的,合拢时,草地就是绿色的。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听课记录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听课记录一、导入(1.1)教师行为:1.教师展示了几张金黄色的草地图片,并询问学生:“你们见过这样的草地吗?它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2.接着,教师简单介绍了金色的草地可能出现的情境,如秋天的草地或者早晨被阳光照耀的草地。
3.引出课文标题《金色的草地》,并提问:“你们想知道作者眼中的金色草地是什么样的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学生活动: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看到金黄色草地的感受。
2.学生被教师的描述和提问所吸引,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想要了解课文的内容。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和教师的描述,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提问自然流畅,为后续的课文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过程(1.2)教师行为:1.朗读课文:教师首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2.分段讲解:•教师将课文分成若干部分,逐段进行讲解。
重点讲解金色草地的描写,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如“金色的草地”、“闪闪发光”等,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穿插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情感体验:•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深入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金色草地给他们带来的感受,以及他们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拓展延伸:•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的金色景象?它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适时引导并点评。
学生活动:1.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朗读,感受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和拓展延伸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通过朗读、讲解、体验和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

《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巧填课题师:同学们,你们都一定见过草地吧,现在老师给大家出一道有趣的题目(板书:----的草地),你能把这个题目填完整吗?生:金色的草地。
师:你真会预习,能把第二课的课题都记住了。
你知道金色是一种什么颜色吗?生:就是像金子一样的颜色(恰巧学生穿的衣服就是金黄色的)。
师:对,就像你的衣服的颜色。
你们觉得还可以填什么词语?生:绿绿的草地。
生:绿油油的草地。
师:你用了一个ABB式的重叠词,很棒!生:欢乐的草地。
师:咦?你为什么要填“欢乐”这个词呢?生:因为,我的家就有一片草地,我经常在那里捉蚂蚱。
师:所以,你觉得很欢乐!可以,你不光填对了,还说出了为什么这样填的理由,真棒!师:同学们,在很远很远的一个地方,有两个小朋友,哥哥和弟弟,弟弟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谢廖沙。
他们家旁边也有一片草地,不过他们家的草地,可神奇了,居然是金色的。
(板书:金色,填完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课《金色的草地》。
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读课题。
(课题中的“的”字,应该念得又轻又短,孩子容易把“的”字念成一声。
)师:同学们,这个“的”字应该念得轻,念得短,来,跟着老师读,的,的,的。
二、进入新课,体验童年的快乐1、初步培养概括能力,把握课文内容师:同学们,今天早读课的时候,我们已经读了课文,现在你能讲讲,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师生同说:这篇课文讲了哥哥弟弟在草地上玩,还讲了他们发现了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2、呈现生字词,读准字音,书写较难生字师:这一节课,我们要来认识下面这些生字词,请大家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或者举手问问老师。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生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抽读(其中“一本正经”的“经”要念轻声,孩子们很容易念不好,要么念成一声,要么念成jǐng,要解决这个难题,可以把前面的“正”字念长一点,这是念好轻声的诀窍,可以教给孩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金色的草地》课堂教学实录课前交流: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变色龙的图片)学生:变色龙。
老师:对,它能根据温度的变化改变身体的颜色。
但是,你们见过会变色的草地吗?学生:没有。
老师:好,那我们一起去看看。
新授知识:老师:首先,我们来看两张照片,观察草地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草地从绿色变成了金色。
老师:我们再观察这张放大的图片,仔细看看,这是普通的草地吗?学生:这是一片蒲公英草地。
老师:这片草地会变色的秘密就藏在这小小的蒲公英花朵里,请同学们阅读第然段,找出草地变色的原因。
学生开始阅读课文。
老师:草地是怎样变色的?学生: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呢?我找到了这一句,“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金色的,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老师:草地的颜色变化真多,当时的“我”会有怎样的心情呢?学生1:惊奇。
学生2:惊讶。
学生3:不解。
老师: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令人多变使人惊奇的草地带到大家面前?学生1和学生2读课文,互相评价。
老师:这真是太奇妙了,草地真像一位魔术师呀!还有谁能说说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呢?学生1: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上。
课文是这样写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老师:草地这么多变跟谁有关呢?学生:蒲公英的花瓣。
老师: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出示两张图片)老师:让我们也来做一回会变颜色的蒲公英吧。
同学们拿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花变化的样子。
合上、张开,合上、张开。
学生边做练,边读:“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
”老师:一朵蒲公英张开,能让草地成为金色的吗?学生:不能。
《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6篇

《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6篇《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缘由。
3.激发学生擅长留心观看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育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妙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缘由。
【教学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看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看,才能发觉事物的本质,才能发觉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熟悉“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预备】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展现图片,导入新课。
1.鼓舞学生沟通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
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蒲公英的学问。
2.(课件出示2)蒲公英图片,请学生们观赏。
说说自己眼中的蒲公英。
3.谈话导入: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看过呢?今日我们就来熟悉一位细心观看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觉了什么。
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16金色的草地)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熟悉的字,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3)文中的生字词。
蒲公英盛开玩耍喊打哈欠钓鱼而是观看好玩宠爱睡觉合拢引人注目一本正经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订正读音:读准翘舌音“盛、耍、察、睡”,前鼻音“欠”,后鼻音“英、拢”。
3.理解词语:(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
小学语文三年上册《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反思、评析 (五篇)

《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及评析(一)一、激趣导入师: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
师: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板书:()的草地)(生各抒己见。
)师: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金色)生:没有。
二、认读生字词师:你们想去见见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
(出示生字词,生自由读生字词。
)师: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
(出示生字词,抽号检测学生认读情况。
)(生抽号认读并带读。
)师:同桌互读。
(生同桌互读检测。
)师:检测。
(师指字,全班齐读。
)师:“耍”字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相似?(师板“要”字,区分字形。
)(全班书空。
)师:“钓”字和哪个字相似?(师板“钩”字,区分字形。
)(生在桌面上书空。
)三、感知课文师:看来生字宝宝读得不错,管理员说你们可以拿到入场券了。
现在让我们手拉手,带上生字宝宝到金色的草地上玩,谁愿意跟我一起去?师:听老师读课文,什么时候愿意和老师一起欣赏,可以跟老师一起读。
(喜欢的段落站起来读。
)师:美吗?你们读得比老师好,但提个小意见,遇到逗号、句号要停顿。
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草地的什么秘密?把它画下来。
(板书:发现)(生:读、画、自己说说。
师巡视。
)师:请在小组开个新闻发布会,说说你在草地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
)师:管理员很欣赏你们,想让你们由考察家变成考官,把你发现的秘密变成问题,考考其他同学。
(生自己准备写提出的问题。
)师:抽号读出自己的问题。
生:早上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板书:早上绿)生:为什么早上的草地是绿色的?(师指导朗读“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女生读、男生挑战女生、全班读。
)生:中午的时候,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师:你请谁来回答?生:因为中午的时候,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所以草地也是金色的。
师: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同位。
(同位互说。
)师:你们一起告诉我吧!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知道的站起来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的草地》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生:变色龙。
师:是的。
它能根据温度的变化,改变身体的颜色。
可是会变色的草地你见过吗?
生:没见过。
师:走,老师带你去瞧瞧。
新授知识:
师:首先,我们来来看两张照片,观察草地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草地从绿色变成了金色。
师:我们再观察一下这张放大的图片,仔细观察这是普通的草地吗?
生:这是一片蒲公英草地。
师:这片草地会变色的秘密就藏在这小小的蒲公英花朵里,请同学们阅读第3自然段,找出草地变色的原因。
生阅读课文。
师:草地是怎样变色的?
生:草地是怎样变化的呢,我找到了这一句,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金色的,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师:草地的颜色变化真多,当时的“我”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生1:惊奇。
生2:惊讶。
生3:不解。
师:谁能把这令人多变使人惊奇的草地通过朗读带到大家面前?
生1、生2读课文,互评。
师:这真是太奇妙了,草地真像一位魔术师呀,还有谁来说说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呢?
生1: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可以张开,合上,课文是这样写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
师:草地这么多变跟谁有关系呀?
生:蒲公英的花瓣。
师:蒲公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出示两张图片)
师:让我们也来做一回会变颜色的蒲公英吧,同学们拿出你的小手,让我们来做做蒲公英花变化的样子。
合上、张开,合上、张开。
生边做练习,边读: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
师:一朵蒲公英张开,能让草地成为金色的吗?
生:不能。
师:那第二朵谁来开?你读
生1读: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
师:第三朵,谁来?
生2读: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
师:第四朵,你来。
生3读: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
师:让我们所有的花朵都开起来吧,一起读——
生齐读: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
师: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一大片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花瓣张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了。
师:花朵一朵,一朵合上的时候,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草地又变成绿色的了。
师:是啊,花朵合拢时,一起读,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多么可爱的草地啊!大自然真是奇妙。
老师也想和同学们合作着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生合作读。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草地变颜色的原因了,谁能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说一说。
早晨,(),所以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
所以草地又是绿色的。
交流。
师:变色的草地真是神奇,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亲身感受那惹人喜爱的蒲公英草地。
播放视频《金色的草地》,学生观看视频,理解草地变色的过程。
师:视频看完了,你心中是否还有疑惑呢。
老师再来帮你梳理一下草地变色的过程。
(出示图片,配字幕)
字幕:蒲公英的花瓣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字幕:早晨,随着太阳的升起,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因为花朵是金色的,大片的花朵张开时,草地也变成了金色的。
字幕:傍晚花朵合拢了,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师:视频看完了,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1:这真是太奇妙了,草地真像一位魔术师呀!
生2:变色的草地真是神奇!
师:变色的蒲公英草地真是太神奇了,视频看得很过瘾,可它是怎样变色的,你记住了吗?现在就来考考你喽!
课件出示:
早晨,(),所以草地是绿色的。
中午,(),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
所以草地又是绿色的。
师: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体会体会,你能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感受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
生1:我读出了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生2:我感受到作者实在是太喜欢这蒲公英草地了!
师:那你认为哪一句话最能表达这种爱,就请你好好地读一读。
生: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师:老师将这两句话改了改。
读读这两组句子,你认为哪一组更能表达“我们”对这片草地的爱?
(1.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2.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
生:第一组更能表达作者对草地的喜爱。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1:因为第一句是感叹句。
生2: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一句话作者用了两个感叹号,说明作者十分喜欢草地和蒲公英。
师:你连标点符号都注意到了,真能干呀,请你也来读读吧。
生读课文。
师:是呀,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它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谁再来读读。
生1、生2读。
师:还有哪句也写出了作者对这片草地的浓浓爱意?
生: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师:蒲公英花也会睡觉,也会起床,这是怎么回事呀?
生1:蒲公英的花张开的时候,就是他起床了,蒲公英的花合拢的时候,就是它睡觉了。
师:它和我们一样要睡觉,起床,多么有趣呀。
这句话的确写的很生动,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作者只是把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对待吗?
生:不是,把它当作人来爱。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你能体会到“我”把蒲公英当作什么人来爱呢?
生1: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
生2:当作自己的亲人。
生3:当作自己最亲密的人、当作自己最要好的伙伴
……
师:是呀!作者哪里是把它当作没有感情的花草来爱呀!他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再读一读这句话,把这份爱好好的读出来吧!(指名读)
总结课文:
师:同学们,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
希望大家能亲近大自然,把自己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