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通信专业备考心得 120分通过一建

合集下载

一次过一建四门的经验分享

一次过一建四门的经验分享

一建备考心得2016年就这么过完了,在2016年收获了一建,现将备考心得写出来,算是对自己备考的总结,也算是回忆回忆备考时那段充实又忙碌的日子,给自己一个交代。

一、关于等成绩应该是16号,吉林的预审名单出来了,群里沸腾了,成绩快出来了。

从那天开始,我就跟着群里的伙伴们时刻关注着群里动态,从周一等到周五,天天就盯着群信息和人事网看,生怕自己错过了刚出成绩的首要时间,阵亡在网站忙的状态下。

等了一周,心情激动了一周,每天群上都有人发出来预言家的几点不出成绩割JJ,砸电脑,吃翔。

心力憔悴的过完一周,决定不等了,爱出不出。

就在我已经对成绩持放任自流的状态时,朋友突然问我,你一建过了没?我说不知道。

成绩出来了,你没看见吗?我这一抬头,才看见老杨已经@全体成员了。

立马上网站查了成绩。

看到成绩的瞬间,我肯定笑得像个傻瓜。

四门全部压线通过!!!这肯定是个奇迹,感谢老天不杀之恩。

二、关于备考对于为什么要考一建,而且选择通信与广电专业,完全源于我对金钱的美好追求。

2015年住建部对资质要求做了巨大的修改,一建通信突然从名不见经传变得炙手可热,手里有个一建通信证书就相当于抱了个金疙瘩。

见钱眼开的我立马决定要把这个证弄到手。

虽然从大学毕业开始,我就没有考过任何一个证,但是我也知道资料对于考证的重要性,我就开始在网上搜一建资料,一建通信与广电学习群。

勤劳的人总是幸运的,我竟然一下子找到了老杨的学习群。

加进群里之后,老杨在第一时间给我发了2个文件,一个是2016年国家考试计划安排,另一个是老杨的备考经验。

这两个文件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前面说到过,我毕业后从来没有备考过任何一场考试,老杨的备考经验直接给我指出了复习方向和复习方法。

让我能在第一次备考的时候就站在巨人肩上,在此,感谢老杨。

下面说一下我备考的安排:我是从过完元旦开始备考的,学习的顺序是经济,管理,实务,法规。

花费的时间是经济2个月,管理1个月,实务3个月,法规半个月。

一级建造师通过心得

一级建造师通过心得

一级建造师通过心得作为一名一级建造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心得。

这个考试对于其他建筑类专业人士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评估建筑专业人士综合素质技能的重要考试。

在这里,我想把我通过考试的经验和建议与大家分享。

考试准备备考期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1. 整理知识点根据考试大纲,将所有知识点整理出来。

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地分析、,逐个进行复习和记忆。

2. 做题训练选择一些较为权威的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库,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记忆和理解。

同时,可以结合不同知识点进行组合练习,以加深知识的联系和理解。

3. 制定复习计划将自己的学习进度规划出来,按照时间表进行复习。

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计划,不要拖延时间。

4. 联系实际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可以借鉴实际工作中的例子和现场操作,以加深理解。

考试技巧在考试的时候,除了备考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抓准实际在考试中,我们需要注意将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的将问题与实际场景进行联系和结合,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问题,也更容易拿到高分。

2. 细读题干在考试过程中,一定要认真阅读每个题目的题干,明确题目所需要的表达方式和所需回答的问题。

3. 合理分配时间考试时间有限,我们需要对考试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配。

可以先把所需回答的问题及解答方法规划出来,然后再进行详细的解答,提高答题效率和质量。

4. 小心细节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细节问题。

答题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正确性、计算的准确性、字母的大小写等,避免因细节错误导致分数的损失。

注意事项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考试之前一定要保证生活有规律,身体健康,确保自己在考试期间具备足够的体力精神。

此外,考试需要遵守纪律,严格按照考场流程进行,不要抄袭他人答案,以获得不良影响。

通过我的考试经历,以及准备和应对过程中的体验和思考,我认为建议大家认真对待备考当中的每个步骤,注重知识的整理,做好数量的复习和题目的练习,灵活运用考试技巧和策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您也一定能够成功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专业人士。

2016年一建通信高分过四门的兄弟的学习方法分享

2016年一建通信高分过四门的兄弟的学习方法分享

2016一建通信备考心得—狩道朔方2016考一建通信,比较幸运,四门成绩分别是经济74、法规81、管理99、通信实务120。

虽然成绩比起老杨群里其他高分的兄弟不值一提,但好赖总算一次通过了。

本人做事向来不太善于总结,写作水平也差。

但老杨诚意相邀,还是把自己2016年一建备考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分享一下,以供2017备考的兄弟们参考。

(一)关于公共课直入主题,首先谈谈三门公共课。

关于三门公共课的复习方法,网上高手分享的经验很多,我复习的方法也大同小异。

这里重点谈一下我复习及考试过程以及应试的一点心得。

首先应把握每门公共课的知识框架,因此一开始就要过一遍书。

逐章看书肯定不可取,一是效率低下,不能很快把握重点;二是过程枯燥,书还没看完,估计很多人都没激情了。

因此公共课从学习开始就应该选一个适合自己风格的老师,通过老师视频讲解,在20~30小时内就能过完一门公共课绝大部分知识点,全面了解公共课知识框架和考试内容。

【在这里推荐下王玲的经济和丰景春的管理。

王玲的经济摈弃了教材的顺序,从建设工程估价开始讲起,一开始就让接触到建设工程经济的核心,而且建设工程估价的难度低于工程经济和工程财务,容易树立学习信心。

丰景春的管理看起来有点啰嗦,但他把教材所有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进行了知识点的深入解析,一些知识点可以理解性的归纳掌握,认真听完,受益匪浅】。

在听完一遍视频后,就可以接触历年真题了,考试近五年的真题就可以了。

对于历年真题,我建议,在第一次看真题就模拟考试时临场状态,对好时间,做题时尽量按考试时的方法【单选认真审题,先做会的,不会的就用排除法等。

多选尽量少选,只选有把握的,保2争3,完全有把握的才选4】。

然后自己打分。

这样做有个好处,在看了一遍视频的情况下,依靠以往的知识积累以及个人的理解,训练应试能力。

这对遇到某科该年度题目较偏或较难时,能够很好地应对。

我今年的法规能险过就得益于此,由于我的法规安排在最后复习,而且相信了网上流传的2016法规简单,管理会难的说法,思想上有所松懈,匆匆听了一遍陈印的视频,书看的详细程度明显不如其他两门。

一建通过心得体会

一建通过心得体会

一建通过心得体会一建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经历,也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通过这次一建考试,我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一建考试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这是一门非常专业且知识量庞大的考试,要想通过,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复习。

在备战期间,我每天都坚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不断积累和巩固知识。

尤其是课堂上讲解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我都会加以思考和总结。

通过不断的努力,我逐渐掌握了一建考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做好试卷分析和模拟考试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在备考期间,我不断做一建的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分析和总结错题和不熟悉的知识点,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通过不断地模拟考试,我逐渐熟悉了一建考试的出题方式和难度,增强了应对考试的信心和能力。

同时,模拟考试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和答题速度,提高应试能力。

同时,良好的心态和合理的复习计划对于一建考试的顺利通过也非常重要。

在备考期间,我时刻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坚信自己可以通过这次考试。

遇到难题或紧张情绪时,我会适当放松自己,进行一些喜爱的活动,调整好状态后再继续学习和复习。

此外,我还制定了合理的复习计划,每天规划好时间,安排好学习和休息,以充分利用时间并保持高效率的学习状态。

最后,我学会了合理利用资源和互助合作。

一建考试的知识涉及面广,自我学习往往难以把握全面。

因此,我积极参加了一些建筑交流群,和一些有经验的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受益匪浅,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还学到了很多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我也把我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人分享,互相促进和进步。

总的来说,通过一建考试,我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取得了提高,也在学习方法、心态和合作意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

我会将这次宝贵的经验和体会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只要坚持不懈、良好心态和合理利用资源,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级建造师必过心得

一级建造师必过心得

一级建造师必过心得作为一名成功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的考生,我深知这一过程的艰辛与不易。

在此,我想把自己的备考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正在备考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石在决定报考一级建造师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是为了职业发展,还是为了提升自身价值?明确的目标会成为你在备考过程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一旦下定决心,就不要再犹豫和动摇。

因为备考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很容易半途而废。

我当初报考一建,就是为了能够在建筑行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这个目标一直激励着我,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二、合理的规划是成功的关键备考一级建造师,不能盲目地看书做题,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首先,要了解考试的科目、题型和分值分布,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

计划要具体到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并且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我的备考时间大概是半年左右,我把这半年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学习,用两个月的时间把教材通读一遍,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二阶段是强化学习,用三个月的时间,结合网课和辅导资料,深入学习重点和难点,做大量的练习题;第三阶段是冲刺复习,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进行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把学习任务安排得过于紧凑,给自己留出一定的休息和调整的时间。

同时,也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计划。

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好的学习资料可以让我们的备考事半功倍。

市面上有很多一建的辅导资料和网课,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

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选择官方指定的教材。

网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我选择了几个口碑比较好的网课老师,他们的讲解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

辅导资料可以选择一些总结性比较强的,比如思维导图、考点汇总等,方便我们记忆和复习。

一建通信成功的经验分享

一建通信成功的经验分享

2016年一建通信与广电复习经验总结我的专业是通信,工作和机场相关,属于研究性质的,多年没有接触过通信。

得知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是很偶然的,那是2013年,一个高中同学来北京联系自己的建造师证书挂靠,才获知。

他说,一级建造师有通信与广电专业,和我的专业对口,建议我也考一个。

当年忙忙碌碌,没有付诸行动。

转眼到了2014年,工作不那么忙了,就想起了考一级建造师这个事情,既然考,就选了一个培训机构(就不说具体名字了,以免广告之嫌)。

在选择专业时,报名老师说通信与广电专业不值钱,建筑专业相对简单,就听从老师意见选报了建筑专业(后来才知道建筑是大专业,通信是小专业,通信不是该机构的主推专业,有点被忽悠了)。

报上名,就跟班学习,学得懵懵懂懂,不求甚解。

幸运的是,当年4过3,建筑实物86分。

自己很满意,也有了自信。

需要提的是,个人认为经济梅世强、黄金芳,法规陈印,管理朱俊文讲得好,弟兄们不妨试试。

2015年在3缺1的情况下,有动力更有压力,花费的功夫比2014年四科总的功夫都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以120分的成绩通过实物,顺利取得一建证书。

但,悲催的是,建筑专业的证考出来了,可是不值钱了。

后悔的是,当年最不值钱的通信与广电专业,行情大涨,价格很有诱惑力。

如果直接考这个专业,那就美了。

另外,和我工作相关的民航专业证书的行情更是诱人。

不得已,那就增报个专业吧。

究竟是增通信与广电专业还是民航机场专业?通信是本专业,机场和从事工作更近。

这时,参考了一个QQ群友的分析:民航机场的教材看起来浅,但是考得很细,如民航机场专业里考的通信相关的知识,都考光纤接续断面的质量要求,五类双绞线水晶头的线序等,这些在通信与广电专业里都不会考到。

相反,通信与广电专业的教材写得深,特别是技术部分很多很杂,但是考得浅,且历年真题重复率很高,真题的参考价值极大。

另外,民航机场专业相比较通信与广电专业来说,更小众。

市场上还没有太值得信赖的培训机构或培训老师,有的培训老师感觉就是念PPT,还老念错。

一级建造师通过心得

一级建造师通过心得

一级建造师通过心得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好些年,一直都梦想着能拿下一级建造师这个“香饽饽”。

这不,经过一番苦战,我总算是把它给拿下了!回想起备考的那段日子,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啊!一开始,我心里也没底。

毕竟一建的考试难度那可是出了名的高,通过率也低得让人心里发慌。

但咱这人吧,就有股子倔劲儿,越是难啃的骨头,越想上去咬两口。

决定备考之后,我先给自己制定了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爬起来看书。

那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个苦行僧,每天和那些枯燥的知识点打交道。

不过,我可没被这一开始的困难给吓倒。

教材拿到手的时候,好家伙,那厚度,感觉能当砖头砸人了!我告诉自己,别慌,一页一页来。

我把教材从头到尾细细地过了一遍,边看边做笔记,把重点、难点都标记出来。

这第一遍,那真是看得云里雾里的,好多东西都不明白。

但我心里清楚,这是正常的,谁能一下子就把这么难的东西都搞懂呢?接着,就是听网课。

我找了好多知名老师的课程,一个个听过去。

有时候,一个知识点听了好几遍还是不太懂,我就暂停下来,自己琢磨琢磨,或者在网上搜搜相关的资料。

那时候,我感觉自己都快变成“搜索达人”了,什么问题都想从网上找到答案。

白天上班的时候,我也会趁着午休的时间,拿出笔记来瞅两眼。

同事们都笑我,说我走火入魔了。

我也只是笑笑,他们哪里知道,我心里有多大的决心。

晚上下班回家,吃完饭,我又一头扎进书房里。

有时候,坐得太久了,腰都直不起来。

我就站起来活动活动,伸伸懒腰,然后继续战斗。

记得有一次,外面下着大雨,电闪雷鸣的。

家里人都在客厅看电视,我一个人在书房里,对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复杂的图表。

突然,一道闪电划过,房间里瞬间亮如白昼,紧接着就是一阵轰隆隆的雷声。

吓得我心里一哆嗦,可也就那么一下,我又继续埋头苦读了。

做题也是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买了好多练习题和模拟试卷,做完一套又一套。

做错的题目,我就认真分析原因,把相关的知识点再复习一遍。

有时候,一套试卷做下来,分数惨不忍睹,心里那个失落啊,别提了。

一建通信专业备考心得 经验与教训

一建通信专业备考心得 经验与教训

一建通信专业备考心得2015一建通广成绩:江苏尧莎【内容】:2015年一建成绩 经济59 管理87 法规93 实务101先总结一下:第一年考,三门过线,分数不太高,经济没过线,原因一方面因为今年经济题难,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多选题我基本每一题都选的三个~四个,这是犯了大忌,当时比较贪心,想多拿分,其实这样很容易一下子丢2分,得不偿失。

下面我分门介绍下我的复习之路,谈不上指导,经验教训而已,希望能对大家接下来的备考有所帮助。

我在今年4月中旬开始准备复习,先开始选择买了通信的教材准备看,刚开始没有什么头绪,偶然在论坛上浏览大家的考试经验时认识了老杨,加了好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购买了老杨的电子版和纸质资料(葵花宝典、历年真题解析),事实证明当时真是明智之举。

通信基本上是一直围绕着老杨的宝典进行的,针对通信与广电的基础知识部分的复习,如果是目前从事通信工作的人可能更好理解(我目前没有从事通信行业),考虑到这部分知识点比较多,我在看书时遇到不懂的,就找度娘,尽量找图来理解,让自己能通过图来很好的记忆,我举个例子,比如在记忆vsat组成时,我就是通过图记住的。

这部分听了张永刚的视频画画书上重点还是可以的。

还有一个就是要通过写来记忆,我通信一共用了五个本子。

笔芯用了一打是有的。

对于施工管理部分的复习主要是先看视频,挑选着看了袁立云的、马红梅的,这部分还是重点要结合老杨的宝典,总结的很好,比书上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好多了。

最后法规部分等细枝末节的复习就是照着老杨宝典和历年真题出的内容记忆的,没有再花太多时间,这部分分数也少。

基本上通信的复习是4、5月看完了一边书,顺带着记忆知识点。

6月份以后开始看历年真题了,6月-8月我的安排是大部分时间复习公共课,抽时间出来作真题,公共课是每月复习一门,9月重点放在突击通信真题上,尤其是计算大题,最后大题基本上自己总结出规律了,就那么几类题型。

通信我的体会是真题很重要,要多做几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通信专业备考心得
2015一建通广成绩:浙江不才
【内容】:
大家好,我是神通广大VIP群的不才。

本人文笔不行,腹中无物,就随便写点备考过程中的感受,希望多多少少能对下届考友有所帮助。

我曾经报考过一建两次,但因为工作比较忙,自己也没用心,都弃考了。

直到2014年,我有了离职的念头,为了手中有更多的筹码,才真正把一建考试重视起来。

真正迈开了步子,会发现脚下的路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走。

就像老杨和群友们说的,考一建的意义,除了通过考试挂靠拿钱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那是我们鼓起勇气改变人生的一个良好开端。

好了,鸡汤灌完了。

下面说说我自己的备考过程。

因为考一建之前其实一直处于混日子的状态,对一建也充满了“敬畏”之心。

于是选择两年通过,2014年考三门公共课,2015年单攻实务。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

对于平时做事专注,难以一心两用的人来说,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循序渐进,压力较小。

考完三门公共课,第二年背水一战,胜率大增。

公共课的心得就省略了,网上很多前辈写得都很棒。

个人一建通信实务备考主要环节如下:
●2015年3月‐2015年5月 初步复习阶段,主要内容是根据张永刚的视频,
过了一遍书本,把他所说的重要的内容,都划在书上,对实务课本有个大概的框架概念,大概能知道什么知识点在书上哪一章哪一节。

这段时间复习节奏并不快,效率也不高。

但因为我只需要过一门实务,所以…就是拖延症呗。

如果要一年过四门的同学可千万不要学我。

这段时间有大把潜力可挖。

●2015年5月底‐7月中旬 抓重点阶段,我买了老杨的葵花宝典。

主要复习次序
是:
⏹1、做10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理解老杨的解析‐‐‐‐找到书上出处,标记
并复习上下文;
⏹2、做10年真题的案例题部分‐‐‐‐理解答题的思路框架‐‐‐‐背诵,能记住多
少记多少。

⏹3、过一遍老杨《案例专题讲解》,这是案例题的另一个角度归纳,可以加
深对大块知识点印象。

●2015年7月中、下旬 根据划线和标注过一遍教材
⏹有跟着视频划的重点,以及做真题的标注,教材的可读性才大大加强。


在可以完整过一遍书本了。

主要还是梳理脉络,在脑子里形成知识的目录
结构。

重点知识点加深记忆,普通知识点,看过即可。

这部分对我来说,
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意义。

●2015年8月上、中旬 针对案例的大块考点,背背背。

默默默。

⏹背老杨的《葵花宝典》。

宝典上已根据重要程度标了不同的颜色,还有些
精辟的口诀。

真是令复习事半功倍的利器。

⏹默写。

根据自己脑中的知识结构或者《案例高频考点》,对着题干进行默
写,直到基本没有遗漏为止。

●2015年8月下旬查漏补缺阶段。

⏹选择题部分知识点又到了该温习一遍的时候了。

⏹因人而异,哪儿缺补哪儿吧。

●2015年9月上、中旬 放松。

随便翻翻,主要是心理安慰。

‐‐‐‐‐‐‐‐‐‐‐‐‐‐‐‐‐‐‐‐‐‐‐‐‐‐‐‐‐‐‐‐‐‐‐‐‐‐‐‐‐‐‐‐‐‐‐分割线‐‐‐‐‐‐‐‐‐‐‐‐‐‐‐‐‐‐‐‐‐‐‐‐‐‐‐‐‐‐‐‐‐‐‐‐‐‐‐‐‐‐‐‐‐‐‐‐‐后话。

考完自己估分,大概120。

但又觉得不太可能这么高。

好吧,反正通过应该没问题的。

倒是没有特别兴奋,就是一种心愿了却的欣慰感。

休息一阵子,可以开始向下一个目标进发了。

回头想想,备考路上有几样东西很重要:
1、老杨的资料真心不贵。

我自以为学习水平不差,但让我去总结个《葵花宝
典》出来,我真没那份心性和水平。

可见老杨精益求精的态度。

2、加个学习群也非常有益。

它能让你在迷茫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定位,无情
地鞭挞你跟高手之间的差距。

当然,也有热心的群友们解答你的疑问,
节省你的视力和脑细胞。

3、家人的支持。

为了考一建,两年中各3‐6个月的时间少不了。

这段时间不
能陪在长辈的身边唠嗑,不能陪孩子尽情玩耍,也不要你做过多的家务。

这都是家人在默默付出和牺牲。

考过一建,记得补上。

最后,祝愿2016年的考友们都顺利通过,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神通广大VIP群 浙江‐不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