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的古诗
有关提高个人修养的古诗文名句

有关提⾼个⼈修养的古诗⽂名句 古⼈很早就提出过“修⾝养性”。
提⾼个⼈修养,可以多看⼀些古代名句。
下⾯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有关个⼈修养的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关个⼈修养的古⽂ 1.穷则独善其⾝,达则兼济天下。
(孟⼦尽⼼上)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
(孟⼦公孙丑)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滕⽂公) 4.锲⽽不舍,⾦⽯可镂。
(荀⼦劝学) 5.吾⽣也有涯,⽽知也⽆涯。
(庄⼦养⽣主) 6.君⼦之交淡如⽔,⼩⼈之交⽢若醴。
(庄⼦)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
(中庸) 8.临渊羡鱼,不如退⽽结⽹。
(淮南⼦说林训) 9.风萧萧兮易⽔寒,壮⼠⼀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0.桃李不⾔,下⾃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之外。
(史记⾼祖本纪) 13.忠⾔逆⽿利于⾏,良药苦⼝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4.⼈固有⼀死,或重于泰⼭,或轻于鸿⽑。
(史记报任少卿书) 15.智者千虑,必有⼀失;愚者千虑,必有⼀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16.绳锯⽊断,⽔滴⽯穿。
(汉书枚乘传) 17.若要⼈不知,除⾮⼰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8.少壮不努⼒,⽼⼤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 19.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2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21.精诚所⾄,⾦⽯为开。
(后汉书⼴陵思王荆传) 22.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23.志⼠不饮盗泉之⽔,廉者不受嗟来之⾷。
(后汉书) 24.⽼骥伏枥,志在千⾥;烈⼠暮年,壮⼼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25.⼭不厌⾼,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
(三国曹操短歌⾏) 26.⾮学⽆以⼴才,⾮志⽆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书) 27.⾮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书) 28.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
国学经典之修身养性治国

国学经典之修身养性治国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也不会巩固。
要以忠实和诚信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译文】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
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在厄》【译文】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芬芳开放,品德高尚的人修生立人,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
4.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礼记•曲礼》【译文】对贤能的人要亲近而尊敬他,敬畏而喜爱他。
5.得毋求胜,分毋求多。
——《礼记•曲礼》【译文】在争吵时,不要存取胜于人的心理;在分财产时,不要存多分的想法。
6.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礼记•曲礼》【译文】有疑问的事情,不要主观臆断;正确的时候,不要自以为是。
指做人、治学都该虚怀若谷,实事求是。
7.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礼记•曲礼》【译文】修身养性,兑现诺言,这就是好的品行。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译文】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使培育一个人才。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
9.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庄子•秋水》【译文】不能和井里面生活的青蛙说大海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空间限制自己不了解;不能和生命只有一个季节(夏生夏死)的小虫子说冰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限制于时令而不能理解。
1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庄子"杂篇"徐无鬼》【译文】狗,不因为它善叫就认为是好狗;人,不因为他能说会道就是贤人。
修身养心诗词大全

修身养心诗词大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析:你看那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里一起移动呢。
这时候就好奇啦,为啥这池塘里的水这么清澈呀?哈哈,原来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呢。
这就好比咱们修身养心,得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思想,这样咱们的内心才能像这池塘一样清澈,不被浑浊的东西给搅混啦。
如果老是固步自封,不去学习新东西,那内心就会变得很“脏”,就像一潭死水,又臭又浑。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苏轼这词可太酷了。
外面雨下得噼里啪啦,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声音乱哄哄的,可苏轼说别听那些个动静。
咱就一边吟诗长啸,一边慢慢走。
手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感觉比骑马还轻快呢,有啥可怕的呀?就算披着蓑衣在这烟雨里过一辈子也没啥大不了的。
你看,这就是一种豁达的修身境界。
风风雨雨的,他根本不在乎。
春风吹得有点冷,把他的酒意都吹没了,但是没关系啊,山头那一抹斜阳就像来迎接他一样。
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那些风雨交加的路,然后就潇洒地走啦,心里觉得不管是风雨还是晴天,都没啥区别。
这就告诉咱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慌,要像苏轼一样有一颗强大的内心,那些烦心事就像风雨,只要咱心态好,就都不是事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解析:诸葛亮这是在给儿子传授修身养心的秘籍呢。
他说啊,君子的行为操守,是通过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节俭来培养品德。
要是不看淡名利,就没办法明确自己的志向;要是不能内心宁静,就不能达到高远的目标。
表达修身为本的文言文句子

表达修身为本的文言文句子1. 修身养性的古文诗句原发布者:53012800100423修身养性经典诗句格言1、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诸葛亮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5、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6、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严遵7、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孔子8、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9、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
--------刘禹锡10、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5、宝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16、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1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1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
19、浮躁一分,到处便抬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120、任人须知人,人须容人,人和事就;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为。
21、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
23、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
24、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25、功者难成而2. 急需《以修身为本》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养个人情操的诗句有哪些

修养个人情操的诗句有哪些修养个人情操的诗句有哪些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释义: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
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释义: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宋程颢)释义: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释义: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释义: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释义: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释义: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朝杜荀鹤《泾溪》)释义:但却是在水流平缓没有暗礁的地方,经常听到有船沉没。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释义: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释义: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
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关于自身修养的诗句

关于自身修养的诗句
1. “吾日三省吾身,进步才会跟紧。
”就像每天照镜子看看自己哪里还能更好,我会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呀!
2. “心平气和待万物,烦恼自然远离吾。
”你看那些容易急躁的人,总是被各种琐事困扰,而当我保持心平气和时,很多麻烦就迎刃而解了呢!
3. “读书破万卷,修养在其中。
”这就好比给心灵不断注入营养,我通过大量阅读,让自己的修养慢慢积累起来。
4. “宽以待人显大度,自身修养不一般。
”想想如果对别人总是斤斤计较,那自己不也成了小气的人了吗?我要学会宽容待人呀!
5. “言行一致受尊崇,修养岂能落人后。
”说一套做一套可不行,我要努力做到言行一致,这样才是有修养的表现呢!
6. “谦虚使人进步快,修养提升靠此来。
”很多人一有点成绩就骄傲,我可不能这样,要保持谦虚,才能让修养越来越好呀!
7. “助人为乐不图报,自身修养真的高。
”帮助别人不是为了求回报,我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自己修养的提升呢!
8. “控制情绪很重要,修养佳人才做到。
”要是总是被情绪左右,那多不成熟呀,我要努力控制情绪,展现出好的修养!
9. “尊重他人是美德,自身修养不能舍。
”大家不都喜欢和尊重自己的人在一起吗?我要一直尊重他人来提升修养呀!
10. “诚实守信立于世,修养基石由此起。
”就像盖房子要有牢固的基石一样,我要坚守诚实守信,这是修养的重要基础呢!
我的观点结论:自身修养的提升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这些诗句所表达的道理,从反思自己到控制情绪,从读书学习到助人为乐,一点点积累和进步,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10首修身养性小诗,却蕴含着人生的大道理,值得一读!

10⾸修⾝养性⼩诗,却蕴含着⼈⽣的⼤道理,值得⼀读!10⾸修⾝养性⼩诗:1、以退为进唐·布袋和尚⼿把青秧插满⽥,低头便见⽔中天。
⼼地清净⽅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般⼈总以为⼈⽣向前⾛,才是进步风光的,⽽这⾸诗却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更是向前,更是风光的.古⼈说:“以退为进”,⼜说:“万事⽆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步,是何等的安然⾃在!2、⼭不转⽔转南北朝·善慧⼤师空⼿把锄头,步⾏骑⽔⽜。
⼈在桥上过,桥流⽔不流。
从差别中来认识同⼀,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中澄明宁静,喧嚣之地也有静寂平安。
只要明⽩了这个道理,就能在这千差万别的宇宙中,找到⾃在,去除差别⼼,见到万物的平等实性。
其实,桥流也好,⽔流也好,都是⼼起了波动的缘故。
3、回归⾃我唐·⽆尽藏终⽇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分。
这⾸诗偈是唐朝⽆尽藏⽐丘尼的⼤作,主题是说:世⼈都在⼼外求法,⽤眼睛追求声⾊美,⽿朵喜听各类⾳声,⿐⼦闻⾹嗅辣,⾆头喜尝⽢甜滋味,⾝体喜爱柔软触觉,⼼⾥喜欢各种分别。
⼀颗⼼,每天都在追逐六尘(⾊、声、⾹、味、触、法),迷魂失魄。
⽽禅师们却只要⼀闭眼睛,不看、不听、不说,当下整个宇宙就都在他⼼中了。
”4、淡定从容唐·鸟窠禅师来时⽆迹去⽆踪,去与来时事⼀同。
何须更问浮⽣事,只此浮⽣在梦中。
⾝在红尘,⼼在净⼟,滚滚红尘,只是浮⽣⼀梦。
如果不能看破⽣命中充满了迷惑,那么⼈就只能陷⼊迷中⼀再沉沦,到最后⼀⽆所得。
5、聚散随缘唐·龙⽛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间事,花与⼈间事⼀同。
⾃然有阴阳消长,⼈⽣有成败兴衰,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所谓“缘来则聚,缘尽则散”,还是⼀切随缘!6、⽆是⽆⾮唐·栖蟾《牧童》⽜得⾃由骑,春风细⾬飞。
青⼭青草⾥,⼀笛⼀蓑⾐。
⽇出唱歌去,⽉明抚掌归。
何⼈得似尔,⽆是亦⽆⾮。
⽇⽇深杯酒满,朝朝⼩圃花开。
修身养性的经典古文诗句格言

修身养性的经典古文诗句格言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诸葛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严遵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孔子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
—-—-----刘禹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宝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2。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4.浮躁一分,到处便抬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5.任人须知人,友人须容人,人和事就;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为.6。
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7。
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
8.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9.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其殃.10。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1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格言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大学》)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中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身养性的古诗句格言
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诸葛亮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
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严遵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孔子
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
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
--------刘禹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宝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2.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
4.浮躁一分,到处便抬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5.任人须知人,友人须容人,人和事就;
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为.
6.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
7.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
8.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9.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
其殃.
10.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1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格言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大学》)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大学》)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大学》)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中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大学》)
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大学》)
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大学》)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
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中庸》)治国必先齐家。
(《大学》)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
大成若却,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思以敏为贵,学以勤为贵,友以诚为贵,情以挚为贵,穷以志为贵,富以仁为贵,话以少为贵,喜以度为贵,怒以忍为贵,体以健为贵!
长知足,心安然;甘淡泊,乐无边;为人喜,解人难;忘忧喜,严律己;莫烦恼,忍为先;识时务,永向前!
无贪欲,心胸宽;广交友,德为先;抑愤怒,能方圆;烦恼事,抛云端;和邻里,解人难;家和睦,心里甜!
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欲养身,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精神不蔽,四体长春!
言宜实,心宜诚,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宽,虑宜远,气宜柔,骨宜刚,志宜大,胆宜壮!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
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缓字,可以免悔。
退字,可以免祸。
何以息谤?无辩。
何以止怨?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善有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党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悔,不动于色。
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积要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怒所致,自家便不是个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欲论人者,先论己;欲知人者,先自知。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狱,双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狱泰山。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
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
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
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做人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
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
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长者,取祸。
不自满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闻。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