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修身养性名言名句

合集下载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有哪些1. 有关古人修身养性的名句四句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三国时期——《诫子书》释义: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内心平静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2、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鲁国——《大学》释义: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侧徐:清朝——(广东禁烟期间所写的对联)释义: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刚)的境界。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侧徐:清朝——(广东禁烟期间所写的对联)释义: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其容纳一切河流之水,用来比喻一个人要想气度、胸怀宽广,就要不仅宽容别人,还要不断的吸取不同的知识。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老子:春秋时期陈国——《老子》释义: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2.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两汉:诸葛亮《诫子书》白话文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3,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出自春秋《诗经·小雅·小旻》白话文释义:君子修身讲究谨慎,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时时唯恐失坠。

古训:古代修身养性名句100条,古人智慧,值得品读

古训:古代修身养性名句100条,古人智慧,值得品读

古训:古代修身养性名句100条,古人智慧,值得品读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经典修身养性的古文诗句格言大全

经典修身养性的古文诗句格言大全

经典修身养性的古文诗句格言大全经典修身养性的古文诗句格言11、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诸葛亮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5、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6、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严遵7、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孔子8、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9、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

--------刘禹锡10、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5、宝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16、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1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1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

19、浮躁一分,到处便抬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20、任人须知人,人须容人,人和事就;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为。

21、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

23、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

24、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25、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其殃。

经典修身养性的古文诗句格言2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古代关于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

古代关于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

古代关于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1. 中国古代关于明理修身的名人名言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战国荀子《荀子·修身》译文: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译文: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表达的是一种洁身自爱的品质,不受身边环境的污染。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晁错论》宋代·苏轼译文: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译文: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2.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两汉:诸葛亮《诫子书》白话文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3,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出自春秋《诗经·小雅·小旻》白话文释义:君子修身讲究谨慎,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时时唯恐失坠。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郑燮诗《竹石》白话文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修身养性,人生之途,犹如攀登高峰,步步为营。

以下是一些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愿为读者指引前行: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孟子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孟子5. “知足者常乐,无欲者常安。

” ——陶渊明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周易7.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毛泽东8.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 ——罗曼·罗兰9.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诸葛亮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1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13.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曹操1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1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墨子16.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17.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庄子1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1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林则徐20.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朱熹2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2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孟子23.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2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2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26.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吕不韦27.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孔子2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29.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历史给出的修身养性10大名句

历史给出的修身养性10大名句

历史给出的修身养性10大名句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辩是非。

走进文化,加强学习,提升素养,我们就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中的这句话,以对自我的道德要求和对他人的道德要求对举,讲的正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

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这句话说明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严重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深重的了。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中的这句谚语,说明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

5、吾日三省吾身。

这是《论语》中曾子所说的话,意思是说,我每天都多次自觉地省察自己。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谈的是道德修养的问题,意思是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又要以他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覆辙。

7、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驱;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经常对照镜子检查自己,就会及时克服缺点;能听取直率的批评,就可以及时改正错误。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一名言表达的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清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9、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坚守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

以此来修养品德,就会志趣相投而相互补益;以此为国家做事,就能够和衷共济,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

10、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句话大意是说,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谨慎守道,在没有人知道的时候也生怕离道。

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

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

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2.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3.盈缩之期不尽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6.7.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10.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2.一杆子,两杆子,三杆子,杆杆增寿;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岁岁平安。

横批:上不封顶。

——梁步庭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1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1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16.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1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18.养生在动,养心在静;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陈立夫19.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养炼结合康乐寿。

——庄炎林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21.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23.世事忙忙如流水,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6.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27.微笑是静态的慢跑。

古人修身养性三十名句,请看这里

古人修身养性三十名句,请看这里

古人修身养性三十名句,请看这里中医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中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互补”“人命至贵”等优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养身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备急千金要方》)解读:饱食即卧,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积而淤滞,气滞不行,脾胃受伤,气血痰食积聚而致百病丛生。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吕氏春秋》)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恶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朽烂,这是由于不断运动的缘故。

人的形体、精气也是这样。

形体不活动,体内的精气就不运行,精气不运行,气就滞积。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

3、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昨非庵日纂》)解读:古人自古讲究饭后养生,这里提到用餐后要做三件事情,即饮茶、散步、揉腹,如能长期坚持做下去,必有益身体健康。

4、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太平御览》)解读:中医认为人们的作息应该符合生理作息规律,清代养生专家曹庭栋认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昼动夜静,乃阴阳一定之理。

”他还指出:“早起不在鸡鸣前。

盖寅时初到(晨3时)为肺生气之始,正宜酣睡。

至卯时(晨5时)入大肠,方可起身”,辰时(晨7时)日出阳气升腾,应起身晨操,进食,不宜再卧床。

晨起应在这两个时代中间。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解读:四时阴阳之气是万物生存的根本,古人都会根据此而在春夏养阳,秋冬补阴,以便服从于其四时阴阳这个根本,才能与万物一起生活并且生长。

如果一旦违反了这个根本,就会损伤其本源,破坏其真气,以上这些就是四时调摄的宗旨。

6、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养生要集》)解读:“牙齿坚完”是健康长寿的象征,叩齿术是在我国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术。

肾主骨,齿为肾之余,也属于骨头的一部分。

龋齿,是牙齿的大患,人们每天早晨口中上下牙齿相互敲啄,指上下相对应的每颗牙齿互啄,就可以减轻龋齿的危害,保持牙齿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修身养性名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两》)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
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于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
欲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苟子·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苟子·劝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