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整理,里看看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整理,暑假里给孩子看看!第一单元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第二单元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第三单元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第四单元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预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童话故事,学会预测故事情节,续编故事。
第五单元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观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学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第六单元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风光”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学会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的方法,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七单元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三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
三年级语文思维导图八单元上册

三年级语文思维导图八单元上册三上:1-8单元知识要点梳理郭学萍|徐璐三上: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起航的地方。
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又名《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思维导图思路:1.围绕学校特点展开。
2.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的感情点题。
第2课《花的学校》《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用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思维导图思路:围绕花的行动展开。
另外,把(很爱考)和修辞加上。
第3课《不懂就要问》《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
思维导图思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
三上: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第4课《古诗三首》本课描写了秋天的美丽风景,重点是朗读和理解古诗,领略秋天的美好风光,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
思维导图思路:每首诗一个分支,从、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展开。
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本课记叙了“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上行走的情绪。
重点是感受热爱自然的情怀,体会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思维导图参考:第6课《秋天的雨》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秋天的雨,重点是理解体会秋雨的美好,体会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思维导图思路:按照文章结构、颜色、气味、声音四个方面绘制。
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结构图

⼈教版语⽂三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结构图⼈教版语⽂三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结构图⼀、教材概貌本册共有课⽂32篇,其中精读课⽂24篇,略读课⽂8篇。
以专题形式组成8个单元,依次是:多彩的⽣活、名⼈故事、⼼中的秋天、细⼼观察、灿烂的中国⽂化、壮丽的祖国⼭河、科学的思想⽅法、献出我们的爱。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童⽣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与第⼀学段不同的是,本册教材第⼀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多彩的⽣活”、“灿烂的中国⽂化”。
⼆、全册教学⽬标识字与写字1、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2、会使⽤字典,学习使⽤词典,有初步的独⽴识字能⼒。
开始练习⽤钢笔书写正楷字,⽤⽑笔描红。
3、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阅读1、在语⽂学习过程中,感受⽣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对⽣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然的思想的感情;认识中华传统⽂化的丰厚博⼤,激发学⽣民族⾃豪感;学习⾰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助⼈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能⼒的同时,启迪的思想,增强留⼼观察,善于思考的能⼒。
2、⽤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中不理解的地⽅提出疑问。
4、学习联系上下⽂,借助字典、词典和⽣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的作⽤。
5、初步把握⽂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6、开始学习略读,粗知⽂章⼤意。
7、积累课⽂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10篇(段)。
练习复述课⽂。
8、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习作1、留⼼周围事物,乐于书⾯表达,增强习作的⾃信⼼。
2、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的习作读给⼈听,与他⼈分享习作的快乐。
⼝语交际1、能⽤普通话交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4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5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6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7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8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9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10Hale Waihona Puke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1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1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1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14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1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14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思维导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单元主题名人
故事
1、《灰雀》
2、《小摄影师》
3、《奇怪的大石头》
4、《我不能失信》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读19个认读生字;会读会写40个能识会写的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牢记正确书写习惯,掌握书写技巧,积累成语、四字词语,摘录优美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列宁、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体会李四光、宋庆龄身上的可贵品质。
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
单元重难点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
过;透过言语、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透过对话、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
活动。
3、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4、体会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
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的。
单元知识点1、生字与词语:本单元共出现能识会写的生字40个;认读生字19个;
还有课文中出现的成语、词语。
2、课文的朗读:准确把握课文朗读的感情基调,读正确、会停顿,语言流
畅。
3. 情感: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
到陶冶升华,体会列宁、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爱护,体会李四光、宋庆龄身上的可贵品质。
单元习作
结合例文,领会写人记事文章的要领,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对话来反映人物心理是它们的主要特点。
本次习作内容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单元教学措施1、生字词学习:我主要采用课外预习和课内扩展相结合的办法,还特别注
重小组的合作学习。
2、朗读:我采用听录音、教师范读、优秀学生范读以及小组内合作轮读
多种形式,让学生正确把握课文朗读中的细节技巧,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做好铺垫。
3、感悟体会: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要表
达的感情。
培养学生读书动笔、做批注的好习惯,注重小组交流,班内交
流,让学生的思想相互碰撞,同时教师点拨提升。
4、拓展阅读:搜集名人故事。
5、习作教学:要写好一篇作文,单凭学生自己脑海中的原始积累远远不够,因此我在单元学习一开始便让学生认真学习课文,了解刻画人物和写
好一件事情的方法所在。
习作课上,先让学生从自己的朋友、同学中选择
一位,打开思路,回忆一下曾经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情,然后从中选取一件。
想好以后,可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大家通过互相交流,达到启发、补
充的目的。
然后调整自己要写的内容。
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特别是那些选材有新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