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

《古诗两首》教学课件

眠:睡觉。 觉:感觉,知道。 闻:听见,听到。 啼:鸟的叫声。
春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 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处 处 闻 啼 鸟。窗外传来一片悦耳的鸟叫声。 夜 来 风 雨 声,第二句讲蒙胧中想起昨天夜里 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 花 落 知 多 少。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
4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 3、学习《春晓》,感悟意境 ,练习背诵。
古诗两首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童话
居住
烟花
散步
古 居
诗 醉
首 烟
眠 童
处 散
闻 忙

加笔画、加偏旁组字
自----首 十----古 古----居
亡----忙
因----烟
口----知
换笔画、换偏旁组字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岁---多 放----散
春晓
孟浩然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
晓,天亮。春晓:春天的早晨。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学习目标
学习《村居》,练习背诵。


农村 居住
风筝源于我国,又名风鸢(yuān),纸
鹞(yào),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趁 堤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课件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课件

创作背景
01
《赠刘景文》创作于北宋元祐五 年(1090年),苏轼时任杭州知 州,此诗是他在送别好友刘景文 时所作。
02
《山行》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 (767年),当时杜牧在长安城 南的樊川别业,此诗是他秋日行 经山间时所见所感。
古诗主题
《赠刘景文》主题为友情,苏轼以诗 赠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勉 励之情。
秋日山景
描绘了秋日山间的红叶、清泉、白云等景物,表现出清新、自然、宁静的氛围 。
闲适心情
通过对秋日山景的描绘,诗人表达出闲适、悠然自得的心情,以及对自然美景 的赞美与向往。
意境对比
情感对比
赠刘景文表达出感伤、凄凉的情感,而山行则表现出闲适、宁静的情感,两者形 成鲜明对比。
景物对比
赠刘景文以秋末残景为主,而山行则以秋日山景为主,两者在景物选择上也有所 不同。
赏和赞叹。
两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快,用词 精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3
古诗意境
赠刘景文意境
秋末残景
通过描绘枯荷、败叶等秋末残景,表 现出萧瑟、凄凉的氛围,烘托出诗人 对友人离去的感伤之情。
人生感慨
通过对秋末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出 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 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不舍。
山行意境
文字素材
对山行路途的描绘,以及 作者对山行的感受和思考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素材对比
两首诗的素材风格不同,赠刘景文更注 重展现秋天的美丽和丰收,色彩明快; 山行则更注重展现秋天的壮美和宁静,
色彩深沉。
两首诗的音频素材也不同,赠刘景文以 秋风、秋雨等自然声音营造氛围,山行 则以山间的鸟鸣、溪流声等声音营造氛
围。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
古诗两首
小学语文第九册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扩展阅读(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词语注释
题:书写。 西林:指江西庐山上的西林寺。
横看:从正面看。 缘:因为。
词语注释
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 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 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行同门户。
楚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 以称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开: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两首》的课件

《古诗两首》的课件
山行:在山里走。
(第二课时)
2015-1-20
配乐
山 行
[唐]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小径
斜坡
枫叶
停车
远近
于是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 层林尽染 • 天高云淡 • 秋高气爽 • 五谷丰登 • 春华秋实
2015-1-20
叠翠流金 大雁南飞 山河壮美 瓜果飘香 秋收冬藏…
一群大雁排成大大的“人” 字往南飞。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2015-1-20
枫叶为掌状,有五个“手指”,上具有锯齿基 部为心形,上面为中绿至暗色,秋季变为黄 色至橙色或红色。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2015-1-20
ß
荷 尽
2015-1-

2015-1-20
荷尽菊残道寒秋
2015-1-20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共22张PPT)

《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共22张PPT)
学校、生播活放等范方读面录选音择自,己引熟导悉学的生材认料真,这听样读能,够感更受好古地诗把握的主韵题味,和写情出感有真。情实感 的文章。二、初步感知
关注细节:选择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场景等,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背景。
公开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小学升初引中导的学作生文回选忆材技已巧学如过下的:关于送别的古诗,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二首》 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深入挖掘介:绍对《于送小元学二升初使中安的西学》生的来背说景,选和择作自者己王熟维悉的的材生料平非,常引重导要学。生可以进从入家学庭习、情境。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这是一杯
的酒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qì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唐】岑参
渭城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3月6日
下课! 同学们再见!
2024 课件
公开课教案
《送元二使安西》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总结技巧(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 掉 也可编辑修改
引导学生理解《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意,感受诗人送别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深情厚谊。 小学升初培中养的学作生文的选文材学技鉴巧赏如能下力:和朗读能力。

古 诗 二 首∣人教部编版(共44张PPT)PPT 优秀课件

古 诗 二 首∣人教部编版(共44张PPT)PPT 优秀课件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女” 的横画较长。

绿
音序:L 部首:纟 结构:左右
组词:绿色 绿堤
造句:柳树的叶子就像垂 下的万条绿丝。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 三笔是提。


音序:S 部首:一 结构:上下
组词:丝绦 丝绸
造句:柳树的叶子就像垂 下的万条绿丝。
书写指导:上半部分左右保 持一致,最后一笔要长而且 平直。
一棵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就像
是用碧绿的玉石装扮成的。从树上垂下无数条柳条就
像绿色的丝带。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满树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二月的春 风就像剪刀一样裁剪出这满树的柳叶。
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 “妆”字写柳树像是精心打扮过一样;“高” 字衬托出柳树袅袅婷婷的风姿;“碧玉”表现了柳树鲜嫩新翠。此 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树的全貌,突出了柳树绿、高的 特点。“垂”写出了柳枝的长和柔;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 出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形象展现了柳枝的美丽。这一句,把柳 枝茂密、柔软、下垂的特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走进作者
贺知章(约659—约744),唐 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 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 人。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 齐名,合称为“吴中四士”。
主要作品:《回乡偶书》《采 莲曲》《咏柳》等。
咏柳
【唐】贺知章
景 碧玉妆成一树高, 美丽
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机
想 象
不知细叶谁裁出, 勃勃 二月春风似剪刀。
jiǎn

音序:J 部首:刀 结构:上下
组词:剪刀 剪子
造句:不知绿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两首》PPT优秀课件

《古诗两首》PPT优秀课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句意:慈祥的母亲用手里的针线, 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
仔细思考,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
句子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吟唱古诗中间两句:1.解释重点词语。2.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认真朗诵古诗后两句:1.解释重点词语。2.了解这两句诗分别是什么意思?
桃花潭水深千尺,
句意: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深。
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的一处潭水。
写潭水很深
请写一个夸张句。
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如
句意: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认真思考,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课后第二题)
结构梳理
游子吟
慈母 手中线 密密缝 春晖 慈爱的心
游子 身上衣 迟迟归 寸草 感恩的心

《游子吟》采用 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 的场景,表现并歌颂了 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表达母爱的名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表达友情的诗句
游子吟
一、默写古诗。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李白游历完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桃花潭将要离开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结构梳理
赠汪伦
写事 乘舟欲行 踏歌送行
抒情 潭水千尺 不及友情
深厚情谊
《赠汪伦》写了诗人将要离开时_________时,友人汪伦_______前来送行的事,表现和赞扬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___________。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第12课 《古诗两首》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第12课 《古诗两首》PPT、优质教学课件
2. 进行组内交流。 3. 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
说听后的感受。 ⑷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 个数字: 见资料。 (略) ⑸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组内交流讨论(二):“怎样珍惜资源”
2

联系 《只有一个地球》 ,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 ,
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总结: 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 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 披文入理, 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 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 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日积月累
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
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漫画,交流图意。 四、试写初稿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习作要求: ( 投影出示)
1
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 别指
导。
2 3
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组内互读互改。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课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 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四课时 修改评议
一、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 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 二、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评: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完成初稿后,学生在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理解诗意
2020/12/10
1
本课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祖 国山河的,特别是第二首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表达了祖国 山河之美。我们可以先朗读古诗 ,然后进行赏析,从而真正理解 这首古诗。
2020/12/10
2
朗读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2020/12/103 Nhomakorabea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 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 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名画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 、弟辙,合称“三苏”。
2020/12/10
4
理解诗意: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 ,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 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 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 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 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 美丽无比。
2020/12/10
5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