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与技术交底的区别
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施工控制

湿喷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铁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作业,提高混凝土喷射效率,减少混凝土喷射回弹率。
2、编制依据(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2)、《福永高速公路A11标施工图设计文件》(3)、《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3、适用范围适用于福永高速A11标铁钢山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
4、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4.1 喷射混凝土设计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Ⅲ级围岩Z3型复合支护初支喷射混凝土13cm,Z3(b)型复合支护初支喷射混凝土10cm;Ⅳ级围岩Z4-1型复合支护初支喷射混凝土24cm,Z4型复合支护初支喷射混凝土20cm,Z4(b)型复合支护初支喷射混凝土20cm,Z4(c)型复合支护初支喷射混凝土20cm;Ⅴ级围岩Z5-1复合支护初支喷射混凝土30cm。
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Ⅴ级为C25;Ⅳ级、Ⅲ级为C20。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发生管路堵塞、能向上喷射至设计厚度的要求。
4.2 喷射混凝土施工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和,随拌随用,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作业面,采用湿喷机湿式喷射作业。
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 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架立钢架(如果有)、铺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施工工艺见图1。
图1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不合格合格4.2.1 喷射前准备工作 (1)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
(2)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亦可选定湿喷混凝土配合比 受喷面处理 自动计量搅拌混凝土 接通风水电,试机 初喷混凝土作业 加入液体速凝剂 施作锚杆、钢架(如果有)、挂钢筋网 清除初喷面粉尘 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质量检查 施工准备 原材料进场检验 埋设喷层厚度标钉 机具就位 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湿喷料 清理施工机具,结束补喷、调整配合比在喷射时插入长度比设计厚度大5cm的铁丝,每1~2m设一根,作为喷射混凝土控制用。
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书的区别

铁路建设项目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书的区别很多铁路项目现场混淆了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书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形成了以作业指导书代替技术交底书的倾向。
不但弱化了技术交底书的规范性,影响了技术交底的有效实施;而且,也使作业指导书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GB/T1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4.1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注3: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2.7.2 质量管理体系中使用的文件类型:提供使过程能始终如一完成的信息的文件,这类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样。
而技术交底是铁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关于特定的产品或过程的技术指标、特性和要求,由具有决定权的一方,向执行的一方作出的交代。
技术交底是一种常规的向执行人员进行交代和培训的活动。
而作业指导书是“提供使过程能始终如一完成的信息的文件。
”按照ISO9000标准的要求,只有“特殊过程”才需要在必要时制定作业指导书。
它们之间的区别见表14—1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书的比较。
表14—1 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书的比较页脚内容1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GB/T1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8.5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规定: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
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组织应对这些过程作出安排,适用时包括:a)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 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 特定的方法和程序的使用;d) 记录的要求(见4.2.4);e) 再确认。
按照标准上述内容的要求,铁路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过程控制中,首先要识别什么过程是特殊过程,同时要对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
隧道二衬钢筋布置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施工控制

2.二衬混凝土
仰拱是C25衬砌混凝土,拱墙衬砌是C25的防水混凝土,回填片石为C15混凝土。
3.预留洞室及接线盒
(1)YK54+926消防洞室
分为两个预留洞室:
1)1750*1230*350消防洞室
2)450*760*200火灾报警综合盘预留洞室
注意:两洞室边缘之间的间距为1500mm,高度控制为
(2)YK54+932固定摄像头,车辆指示标志,车辆检测器。
拱顶接线盒为入口段
三.YK54+936-956为Z4(b)型衬砌
1.钢筋布置
2.衬砌混凝土
C25的拱墙混凝土
3.预留洞室
拱顶预留接线盒为入口段
四.YK54+956-YK55+011为Z4(C)型衬砌
技术交底
福永高速A11标铁钢山隧道
施工部位
铁钢山隧道线
交底内容
里程
YK54+907~YK55+805.5
接收人签字
交底:
审核:
日期:2010年9月7日
一.YK54+907-912为明洞段
1.钢筋布置
2.二衬混凝土
仰拱是C25衬砌混凝土,拱墙衬砌是C25的防水混凝土,回填片石为C15混凝土。
二.YK54+924-936为Z4-1型衬砌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交底书、作业指导书的定义和不同点

问题:试阐述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交底书、作业指导书的定义和不同点,列出相应的编制提纲。
一、定义☆施工组织设计: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施工方案:施工的具体实施计划和所用的技术。
☆施工工艺:工程施工中所关联的材料以及步骤。
☆技术交底书:发明人或申请人将自己即将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内容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专利代理机构的参考文件。
☆作业指导书: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二、区别1施组、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区别施组、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是几个不同层次的文件,这几个文件中施组是整个工程的纲领性文件,施工方案应具有指导性,施工措施是施工方案的一部分具体内容,技术交底是施工方案的延伸,应具有可操作性,而作业指导书又可以说是技术交底的细化。
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的关系如施工方案和施组一样。
技术交底;一般是施工中需要出具的标高、坐标、尺寸等等。
作业指导书范围比较广,一般指的是施工的工业工法以及施工过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的很多内容其实是相同的,看具体的使用情况,相对而言,作业指导书是指的一个整体的施工,比如,桥梁的下部、上部等大的部位。
技术交底需要详细交出每一个位置的标高等。
技术交底比较详细,为以后出错做核查,而作业指导书,相对来说,就轻松的多了。
技术交底就是指施工需要达到的指标,设计意图,原因,指出要点; 作业指导书,是更加细化的工艺流程、工序安排等方面,提出如何达到上述标准的要求,规范操作过程. 技术交底是对施工员或班组对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及施工过程中所注意的安全等的交底,针对性比较强!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不能看作是一类。
他们是有相同处,也有不相同的地方。
工艺标准带有普遍性,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具有针对性,结合工程的要求具体化,也可以说细化了,但是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又有区别,作业指导书是对某一项施工的要求,技术交底则更细化,更具体。
全套工程技术交底归纳总结

1、什么是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方案的延续和完善,也是工程质量预控的最后一道关口。
其目的是使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
2、技术交底的作用使参与施工活动的每一个技术人员,明确本工程的特定施工条件、施工组织、具体技术要求和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措施,系统掌握工程施工过程全貌和施工的关键都位。
使参与工程施工操作每一个工人,通过技术交底,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到施工操作人员任务明确,心中有数达到有序地施工,以减少各种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3、施工技术交底的分类(1)施工组织设计交底:(a、重点和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把主要设计要求、施工措施以及重要事项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其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
b、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2)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由专业工长对专业施工班组(或专业分包)进行交底。
“四新”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制并交底。
(3)设计变更技术交底:由项目技术部门根据变更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步骤、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4)测量工程专项交底:由工程技术人员对测量人员进行交底。
(5)安全技术交底: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二、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要求1、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等相应规定。
2、必须执行国家各项技术标准,包括计量单位和名称。
3、符合与实现设计施工图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4、应符合和体现上一级技术领导技术交底中的意图和具体要求应符合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包括技术措施和施工进度等要求。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管理守则、作业指导书的联系和区别1.doc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的联系和区别1质量体系文件的含义和区别质量手册:质量体系顶级文件,质量手册中规定了数个质量管理活动,每个活动制订一个控制文件,就是“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更多涉及到工作步骤,希望通过对过程的同一约定,实现质量活动的可控。
它就是告诉你,请按我这个规定的动作去照做,别的你不要管。
作业指导书:也叫SOP,意思是“标准作业程序”,它跟程序文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它更具体,它可以细化到完成某个工作任务的“动作”了。
管理制度:它那意思是说,随便你怎么干,我给你画了红线,整过线了看我怎么“收拾“你!有关说明:(1)图中各层次文件根据需要均可拆分或合并;(2)当各层次文件分开时,可相互引用,但必须附引用内容的条目;(3)低一层次文件的内容不应与高一层次文件的内容相抵触,低一层次文件应比高一层次文件更加具体、详细;(4)各层次文件的合并、拆分,由企业自行决定。
质量体系及管理制度1宁夏京能贺兰30MWp鱼塘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制度批准:审核:编制: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8月目录一、质量管理制度二、岗位责任制度三、质量三检制度四、技术交底制度五、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六、样板引路制度七、成品保护制度八、材料检验和试验制度九、施工检验和试验制度十、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十一、材料管理制度十二、见证取样制度十三、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十四、施工挂牌制度材料管理制度一、项目部库管员职责1、根据生产进度安排,与每周末向项目经理、报下周材料计划、周转工具需要量计划、单位工程所需构配件加工计划。
2、与项目经理一起,共同把好公司集中采购的大宗材料和零星小型材料的质量关。
3、负责本项目部所需材料,周转工具的验收、保管、发放管理,与质检员、资料员一同做好材料报验工作。
4、按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求与项目部质检员、材料员共同做好材料的进货验证工作,并做好各种材料标识及质量记录;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做好文明施工工作。
施组、方案和交底的区别和联系

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区别和联系(分析的非常透彻)一、编制对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对象是整个标段或单位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批复后,方可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施组是对总体施组的细化、深化。
作业指导书编制的对象分部工程,基本上涉及到的全项目分部工程均应编制作业指导书,编制目的相当于一个分部工程的实施方案。
作业指导书是对单位工程施组的细化、深化。
专项方案编制的对象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和位置、环境与自身结构有关,是辅助性的临时设计,比如较深基坑的防护设计、较高脚手架设计、较大跨度现浇梁支架设计等分项工程,编制目的是为主体工程施工形成一个安全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
专项方案是对作业指导书的补充。
三级技术交底编制的对象是施工工序,主要由作业班组的工作内容决定,若作业班组连续施工几个工序,那可以一起交底,若作业班组分钢筋加工、混凝土作业班组,那就要分开针对性交底,将钢筋加工内容交给给混凝土班组也是没有必要。
三级技术交底是对作业指导书和专项方案中技术部分内容的传达。
二、编制内容2.1以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做对比(1)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区段划分、施工方法确定、施工装备选择、施工顺序安排以及流水施工组织等。
这条内容规定了各个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名称,是作业指导书和专项方案编写的依据。
作业指导书和专项方案中编制的是分项工程、工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组织。
(2)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总工期安排、关键线路安排、主要阶段工期安排及专业工期安排、各工程接口关系等。
因为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主要针对关键线路上的工程,一般情况分部工程作业指导书没有施工时间要求,但是专项方案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往往需要编制专项方案的都是重难点工程,一般都在关键线路上。
(4)施工现场布置:包括各项临时工程设置规模、方案、位置和布局等。
施工作业指导书中没有该项内容,专项方案需要绘制现场平面布置图。
(5)资源配置:包括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分年度主要材料。
吊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吊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前言吊装作业是建筑、机械制造及其他行业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作业方法。
它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等优点,但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若操作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进行任何吊装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安全技术交底,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吊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和作业指导。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吊装作业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吊装计划的制定:根据需要吊装的物体的重量、体积、吊装高度、起吊点、着陆点等因素,制定吊装计划。
吊装计划应该明确具体的吊装要求和注意事项。
•搭设支架和支撑:如果吊装物太大或太重,需要在吊装前搭设支架和支撑,以确保物体安全牢固地放置在支撑上。
•质量检查:在吊装前进行质量检查,其目的是要检查吊装物是否完好,以及其力学性能是否符合吊装要求。
•现场勘察:针对吊装环境的现场勘察,可以明确吊装对象、吊装角度、冲力分布以及操作空间的大小等方面的信息,以便确定合适的吊装方式。
吊装时的注意事项在吊装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吊装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以确保在作业中的安全。
•安全指挥员负责指挥吊装作业,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指挥员的要求进行操作。
•严格遵守吊装计划:在吊装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守吊装计划中的要求,确保吊装物安全牢固地悬挂在悬挂点上。
•吊装人员必须保持通讯畅通:在吊装作业中,吊装人员和安全指挥员之间必须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及时沟通和现场指挥。
•吊装人员必须清楚自己的职责:在吊装作业中,吊装人员必须清楚自己的职责,例如负责绑扎吊装物或者控制吊钩的降落等,以确保吊装作业顺利进行。
吊装作业指导吊装物体的准备和绑扎在进行吊装作业前,首先需要做好吊装物体的准备和绑扎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1.清理吊装物体:在吊装前,需要清理吊装物体表面的杂物、灰尘、油污等,以确保吊装物表面光洁、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