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涂料耐磨性的方法

合集下载

涂料的耐磨性能与应用分析

涂料的耐磨性能与应用分析

涂料的耐磨性能与应用分析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涂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能够为物体提供美观的外观,还能起到保护、防腐、绝缘等多种作用。

而在众多涂料性能中,耐磨性能是一项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着涂料的使用寿命和应用效果。

一、涂料耐磨性能的定义与重要性涂料的耐磨性能,简单来说,就是指涂料在受到摩擦、磨损等外力作用时,保持其原有性能和外观的能力。

这一性能对于许多应用场景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领域,例如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零部件表面的涂料需要经受频繁的摩擦和冲击。

如果涂料的耐磨性能不佳,容易导致涂层剥落、磨损,进而影响零部件的正常运转,增加维修成本和停机时间。

在建筑领域,地板涂料、墙面涂料等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

特别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如商场、机场等,如果涂料不耐磨,很容易出现划痕、磨损,影响美观和清洁。

在家具制造中,木器涂料的耐磨性能决定了家具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

经常接触和摩擦的部位,如桌面、椅子扶手等,如果涂料耐磨性能差,会很快出现磨损痕迹,降低家具的价值。

二、影响涂料耐磨性能的因素1、涂料的成分涂料的主要成分包括树脂、颜料、溶剂和添加剂等。

其中,树脂是决定涂料耐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性能的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韧性,能够有效抵抗磨损。

颜料的种类和含量也会对耐磨性能产生影响。

一些硬度较高的颜料,如二氧化硅、氧化铝等,可以提高涂料的耐磨性能。

2、涂层的厚度一般来说,涂层越厚,其耐磨性能越好。

较厚的涂层能够提供更多的材料来承受磨损,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然而,涂层厚度并非越厚越好。

过厚的涂层可能会导致干燥时间延长、成本增加,甚至出现涂层开裂等问题。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涂料性能,选择合适的涂层厚度。

3、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对涂料的耐磨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表面处理不当,如存在油污、灰尘、锈蚀等,会导致涂层与基材的附着力下降,从而影响耐磨性能。

此外,涂装的方法(如喷涂、刷涂、滚涂等)、涂装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以及涂装的层数等,都会对最终的耐磨性能产生影响。

水性涂料成膜助剂分类特点及使用方法

水性涂料成膜助剂分类特点及使用方法

水性涂料成膜助剂分类特点及使用方法一、水性涂料成膜助剂分类特点1.分散剂:水性涂料中往往有很多颗粒状或胶体状的成分,需要通过分散剂将其分散均匀,以便形成稳定的乳液。

常用的分散剂有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等,其特点是能够改善分散性能,提高涂料的稳定性。

2.稳定剂:水性涂料中的颗粒状或胶体状成分容易发生聚集或沉降现象,因此需要加入稳定剂以提高涂料的稳定性。

稳定剂可以帮助维持涂料的分散状态,防止颗粒聚集和沉降,从而保证涂料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3.树脂增容剂:树脂增容剂是用于提高水性涂料的固体含量的添加剂,主要通过增加胶体溶液的粘度和浓度,从而提高涂料的成膜性能。

树脂增容剂的特点是能够使涂料涂膜干燥更快、硬度更高、附着力更强。

4.交联剂:水性涂料在干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聚物凝结、附着力不佳等问题,因此需要添加交联剂来提高涂料的性能。

交联剂能够增加涂膜的硬度、耐磨性、耐化学性等,提高涂料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5.抗擦剂:水性涂料成膜后容易出现表面粘连、粘擦现象,需要添加抗擦剂来改善其性能。

抗擦剂的特点是能够减少涂膜之间的表面摩擦,提高涂膜的抗擦性、耐磨性和光泽度。

二、水性涂料成膜助剂的使用方法1.分散剂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可将分散剂加入到水中进行搅拌溶解,然后与颜料、树脂等成分逐渐混合,最后加入剩余的水,搅拌均匀即可。

2.稳定剂的使用方法:稳定剂的加入量一般为总配方量的1-5%,可根据实际需要适量调整。

使用时可将稳定剂直接加入到涂料中,通过搅拌使其充分分散。

3.树脂增容剂的使用方法:树脂增容剂的加入量一般为总配方量的5-30%,根据需要适量调整。

使用时可将树脂增容剂直接加入到涂料中,通过搅拌使其均匀分散。

4.交联剂的使用方法:交联剂的加入量一般为总配方量的1-10%,可根据实际需要适量调整。

使用时可将交联剂加入到涂料中,通过搅拌使其均匀分散,然后待用。

5.抗擦剂的使用方法:抗擦剂的加入量一般为总配方量的1-5%,可根据实际需要适量调整。

涂料的耐磨性测试与应用研究

涂料的耐磨性测试与应用研究

涂料的耐磨性测试与应用研究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涂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为物体提供美观的外观,还能起到保护作用,延长物体的使用寿命。

而涂料的耐磨性则是衡量其质量和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

本文将深入探讨涂料耐磨性的测试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涂料耐磨性的重要性涂料的耐磨性直接关系到涂层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车身涂料需要经受日常的风沙摩擦、洗车时的刷子刷洗以及道路上小石子的撞击,如果耐磨性不佳,很容易出现划痕、掉色甚至剥落,影响汽车的外观和防护性能。

同样,在家具表面的涂料,如果耐磨性差,会在日常使用中很快出现磨损痕迹,降低家具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对于工业设备来说,如机械零件、管道等,其表面的涂料需要能够抵抗各种磨损和摩擦,以防止腐蚀和损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因此,了解和测试涂料的耐磨性对于选择合适的涂料产品以及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涂料耐磨性的测试方法1、落砂法落砂法是一种常见的涂料耐磨性测试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一定高度落下的砂粒对涂层表面进行冲击磨损,以涂层被磨损穿透所需的砂量来衡量其耐磨性。

在测试过程中,将涂有涂料的样板固定在特定的角度上,然后让砂粒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冲击后,观察涂层的磨损情况。

2、旋转摩擦法旋转摩擦法是通过让涂有涂料的样板与旋转的摩擦轮接触,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摩擦情况。

通过测量涂层在一定摩擦次数或时间后的磨损量来评估其耐磨性。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摩擦的压力、速度和时间等参数,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涂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耐磨性能。

3、往复摩擦法往复摩擦法是使涂有涂料的样板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与摩擦介质相互摩擦。

通过测量涂层在一定往复次数后的磨损量或外观变化来评估其耐磨性。

该方法适用于模拟一些具有往复运动部件的表面涂料的磨损情况。

4、刮擦法刮擦法是使用特定的刮擦工具在涂层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和速度进行刮擦,观察涂层的抗刮擦能力和磨损程度。

提高涂料耐磨性的方法

提高涂料耐磨性的方法

提高涂料耐磨性的方法涂料的耐磨性是指涂层表面能够承受摩擦、磨擦或刮擦等力量而不容易磨损或损坏的能力。

涂料的耐磨性对于使用寿命、外观和维护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涂料的耐磨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选择合适的基材:在选择涂料时,需要考虑基材的硬度和耐磨性。

一些强硬且耐磨的基材如金属、玻璃纤维等,能够提供更好的基础支撑,从而提高涂料的耐磨性。

2.使用耐磨性强的涂料:选择具有良好耐磨性能的涂料是提高涂料耐磨性的基础。

一般来说,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此外,还可以考虑添加一些耐磨剂,如微晶石英、氧化铝等,来提高涂料的耐磨性。

3.增加涂层厚度:增加涂层的厚度可以提高涂料的耐磨性。

涂层厚度越大,涂层对外界摩擦力的抵抗能力也就越强。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大的涂层厚度可能会导致涂层的附着力变差。

4.使用抗磨剂:抗磨剂是一种微细颗粒,可以在涂料中添加,起到填充和增加涂层硬度的作用。

抗磨剂的添加量和粒径大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在不影响涂料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涂料的耐磨性。

5.增强涂料的附着力:涂料的附着力与其耐磨性密切相关。

在涂装过程中,应该确保涂料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良好。

采用正确的涂装工艺和使用合适的底漆,可以提高涂料的附着力和整体耐磨性。

6.提高涂料的硬度:涂料的硬度对其耐磨性有很大影响。

增加涂料硬度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添加一些硬度增强剂(如丙烯酸酯树脂)、采用高固体含量的涂料等。

7.做好涂装后的保养:及时清洁涂层表面的污物,避免涂层长期受到磨擦,可以有效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涂料的耐磨性。

总结起来,提高涂料的耐磨性需要从涂料选择、涂料配方和涂装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在选择合适的基材、使用耐磨性强的涂料、增加涂层厚度、添加抗磨剂、增强涂料附着力、提高涂料硬度并做好后续保养工作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效提高涂料的耐磨性。

环氧树脂塑粉高温固化处理

环氧树脂塑粉高温固化处理

环氧树脂塑粉高温固化处理
环氧树脂塑粉是一种高性能的涂料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耐高温性和耐候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然而,环氧树脂塑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高温、紫外线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脱落、变色等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高温固化处理的方法。

高温固化处理是指将环氧树脂塑粉涂层置于高温环境下,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坚硬、耐磨、耐高温的涂层。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环氧树脂塑粉涂层均匀地涂在待处理的物体表面上,然后将其置于高温烤箱中进行固化处理。

固化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环氧树脂塑粉种类和厚度而定,一般在150℃-200℃的温度下,固化时间为20-30分钟。

高温固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环氧树脂塑粉涂层的耐高温性能和耐候性能,使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美观度。

同时,高温固化处理还可以增强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其抗刮擦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使其更加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下的使用。

高温固化处理是一种有效的环氧树脂塑粉涂层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为各种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VS系列耐磨涂料提高耐磨性能的研究

VS系列耐磨涂料提高耐磨性能的研究
助 剂
2 实验 部 分
21 互 穿网络 聚合 物 的合成 工艺 流程 ( 图 1 . 见 )
挝Ⅱ 置
N 助 剂
图 1 互 穿 网 络 聚合 物 的合 成 工 艺 流 程


8 6




第3 2卷
先将 二羟 基聚醚 和三羟基 聚醚 混合物 与过量 的 甲苯 二异 氰 酸酯 ( D ) 行 预 聚反 应 , 成含 有 柔 T I进 形 性 聚醚链 段 的异 氰 酸酯 聚醚 , 醇胺 ( 在 醇胺 的叔 氮 原子 可加 速 N O与 O C H集 团之 间反 应 ) 在 的条件 存 下, 端异 氰酸酯 再与环 氧树脂 进行反应 , 最终 在环 氧
1 引 言
V S系列耐磨复合涂料属于环氧金刚砂系列 , 以 环氧树脂 … 为主要胶 粘剂 , 固化后} 合碳 化硅填 昆
料, 主要针 对有 色行 业 中高 速 固 体硬 质 颗 粒 对设 备
逐步形成一个体型 的大分子 结构 , 可吸收并传递 固 体 颗粒 反复 冲击 壁 面 引 起疲 劳破 坏 的空 蚀 荷 载 , 获 得较高的剪切强度 、 剥离强度 , 从而提高对冲击破坏 的抵抗 能力及 其对 填料 的 附着力 。而 涂料 的 主要抗
符 嵩涛 , 江鸿 , 余 李
( 西北矿冶研究 院, 甘肃 白银

70 0 ) 39 0

要: 为提 高 V S系列耐磨涂料 的耐磨性 , 对其胶粘剂进行改性 , 以聚氨酯 增韧环 氧树脂合成 了新胶 粘剂 互传 网
络聚合 物。并通过正交试 验法获得了聚合 物合成 的最佳反应条件 :U预聚体 加量 80 , P .% 二羟基 聚醚 P 。三羟基 u:

纳米技术及其在涂料领域的应用

纳米技术及其在涂料领域的应用

纳米技术及其在涂料领域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可以将物质的尺寸缩小到纳米级别,从而赋予物质新的性质和功能。

在涂料领域,纳米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它可以提高涂料的性能和功能,同时也可以降低涂料的成本和环境污染。

纳米技术在涂料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纳米颗粒增强涂料的性能
纳米颗粒可以增强涂料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候性等性能。

例如,将纳米氧化铝颗粒添加到涂料中,可以提高涂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将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添加到涂料中,可以提高涂料的耐候性和抗紫外线性能。

2. 纳米涂层提高涂料的功能
纳米涂层可以赋予涂料新的功能,例如自清洁、抗菌、防静电等。

例如,将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施加在玻璃表面上,可以使玻璃具有自清洁功能;将纳米银涂层施加在医疗器械表面上,可以使器械具有抗菌功能。

3. 纳米涂料降低涂料的成本和环境污染
纳米涂料可以降低涂料的成本和环境污染。

例如,将纳米硅颗粒添
加到涂料中,可以降低涂料的黏度和表面张力,从而减少涂料的使用量和涂装时间;将纳米氧化铁颗粒添加到涂料中,可以降低涂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从而减少涂料对环境的污染。

纳米技术在涂料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应用价值。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涂料的性能和功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将会降低涂料的成本和环境污染,为人类的生活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高涂料耐磨性的方法

提高涂料耐磨性的方法

改善UV涂料耐磨、耐擦伤性能的措施漆膜的耐磨性与耐擦伤性虽然在理论上有明显区别,但在涂料工程师的手中,要想把二者完全区分开来仍然比较困难,漆膜抗擦伤性能的测试结果往往包含了磨耗的问题。

因此,下面将UV木板涂料耐磨性与耐擦伤性的改善手段一起讨论。

综合起来,提高竹木地板UV涂料耐磨性、耐擦伤性的手段大致可总结为如下几条:·选用耐磨性、耐擦伤性较强的主体树脂;·有利的光固化工艺(高的光强、惰性气氛);·有助于克服表面氧阻聚的助剂(活性胺);·添加耐磨无机填料(二氧化硅粉、氧化铝粉末、纳米无机填料等);·添加助剂(偶联剂、硬质蜡、含氟表面活性剂、改性聚硅氧烷助剂等)。

(1)确定树脂的耐磨、耐擦伤性在调制UV木地板涂料时,选用什么样的主体树脂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除了成本、固化速率、硬度等比较基本的因素外,各种树脂所具有的耐磨性如何是大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比较大型的UV树脂制造商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

Sartomer公司在200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给出了几种代表性树脂的耐磨性研究结果。

所考察的树脂包括较为普通的环氧丙烯酸酯(CN120)、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963E75)以及5种CN2000系列的聚酯丙烯酸酯;混合稀释单体由DPGDA、1,3-丁二醇双丙烯酸酯、3EOTMPTA(SR454)组成;光引发剂为KIP 100F。

树脂、混合稀释单体、光引发剂以50:46:4的比例调配。

涂膜充分辐照固化后,采用泰伯尔CS17法测试漆膜耐磨耗性能,负载1000g,每旋转500周,测定膜失重(mg单位)。

磨耗测试结果如图5-9所示。

该测试显示,在摩擦旋转圈数较低时,各种磨耗损失较为接近,无明显送别。

随摩擦圈数增加,各树脂耐磨性逐渐表现出差异。

也就是说,以上述树脂为主调制出来的涂料,涂覆在竹木地板上,使用初期耐磨性并没有太大送别。

长时间使用后,以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普通环氧丙烯酸酯以及聚酯丙烯酸酯CN2252显示出较差的耐磨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善UV涂料耐磨、耐擦伤性能的措施漆膜的耐磨性与耐擦伤性虽然在理论上有明显区别,但在涂料工程师的手中,要想把二者完全区分开来仍然比较困难,漆膜抗擦伤性能的测试结果往往包含了磨耗的问题。

因此,下面将UV木板涂料耐磨性与耐擦伤性的改善手段一起讨论。

综合起来,提高竹木地板UV涂料耐磨性、耐擦伤性的手段大致可总结为如下几条:·选用耐磨性、耐擦伤性较强的主体树脂;·有利的光固化工艺(高的光强、惰性气氛);·有助于克服表面氧阻聚的助剂(活性胺);·添加耐磨无机填料(二氧化硅粉、氧化铝粉末、纳米无机填料等);·添加助剂(偶联剂、硬质蜡、含氟表面活性剂、改性聚硅氧烷助剂等)。

(1)确定树脂的耐磨、耐擦伤性在调制UV木地板涂料时,选用什么样的主体树脂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除了成本、固化速率、硬度等比较基本的因素外,各种树脂所具有的耐磨性如何是大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比较大型的UV树脂制造商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

Sartomer公司在200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给出了几种代表性树脂的耐磨性研究结果。

所考察的树脂包括较为普通的环氧丙烯酸酯(CN120)、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CN963E75)以及5种CN2000系列的聚酯丙烯酸酯;混合稀释单体由DPGDA、1,3-丁二醇双丙烯酸酯、3EOTMPTA(SR454)组成;光引发剂为KIP 100F。

树脂、混合稀释单体、光引发剂以50:46:4的比例调配。

涂膜充分辐照固化后,采用泰伯尔CS17法测试漆膜耐磨耗性能,负载1000g,每旋转500周,测定膜失重(mg单位)。

磨耗测试结果如图5-9所示。

该测试显示,在摩擦旋转圈数较低时,各种磨耗损失较为接近,无明显送别。

随摩擦圈数增加,各树脂耐磨性逐渐表现出差异。

也就是说,以上述树脂为主调制出来的涂料,涂覆在竹木地板上,使用初期耐磨性并没有太大送别。

长时间使用后,以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普通环氧丙烯酸酯以及聚酯丙烯酸酯CN2252显示出较差的耐磨性能。

而其他几种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则表现出相对较好的耐磨性。

一般认为,木地板涂料中,以单纯的环氧丙烯酸酯或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主体树脂时,不易获得较高的耐磨性,而这两种树脂正好是诸多性能相反的代表,前者以交联速率快、硬度高、脆性大而出众;后者以反应速率慢、柔韧、富有弹性而出色。

而耐磨性能普遍较好的聚醌丙烯酸酯除了反应速率较慢以外,很多力学性质介于环氧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之间,也许这种折衷行为与耐磨性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BASF公司研究了树脂对涂层耐擦伤性的影响。

几种典型树脂光固化后,经不干胶压附擦拭200次,测得其光泽度保有率如表5-5所示。

表5-5 用于表面擦伤性试样的基本配方①限定固化速率10m/min,膜厚90μm。

负载不干胶擦拭实验测定漆膜耐擦伤性,希望光泽度保有率越接近100%越理想。

表5-5显示,溶剂型的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固化膜具有非常差的表面耐擦伤性,这和前文的论述一致。

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及聚氨酯丙烯酸酯固化膜的耐擦伤性都不理想,漆膜综合物理性能不佳,但固化活性较高的胺改性聚醚丙鮁酸酯(LR 8997)反而具突出的耐擦伤性,这可能和它较高的抗氧阻聚能力有关,能使漆膜表面固化较炙完全,固化缺陷较少。

即使如此,其光泽度保有率仍不够高,表面耐擦伤性能还不足以满足使用要求,而且以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作为主体树脂也不合适,其综合膜性能太差,可以作为辅助树脂添加,既增加反应活性,又有助于提高漆膜抗擦伤性能。

在4% Irgacure 500光引发剂作用下,几种树脂固化膜的压附擦拭(350g,200次)结果如图5-10所示。

其中,光泽度变化率越小,说明漆膜耐擦伤性能越好。

图5-10的结果显示,聚酯丙烯酸酯固化膜的表面擦伤性不理想,这与用HMPP(Darocur 1173)作光引发剂时的结果一致。

乙氧基化TMPTA固化膜耐擦伤性较好,而两种不同的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表现出不同的耐擦伤性。

综上研究,选用聚酯丙烯酸酯作主体树脂往往对提高漆膜本体耐磨性有利,但表面耐擦伤性能很可能不佳。

选用胺改性聚醚丙烯酸酯对提高漆膜表面耐擦伤可能有利。

但这并不是说以上结论处处通用,某些改性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改性的环氧丙烯酸酯也可能对提高耐磨性有利。

应当注意他人研究结果的特殊性和普适程度。

(2)配方的结构性调整光固化涂料是基于一般的有机树脂,如不考虑纳米填充等特殊手段,固化膜整体过高的硬度意味着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表明交联度过高或交联网络内缺少足够长的柔性链段,容易导致脆性增加,在外力剪切摩擦下,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应力无法通过周围结构传递分散,膜层受力点发生脆性崩脱。

相反,如果一味追求固化膜的柔软性,忽视交联密度,容易导致交联网络本身的力学强度不够,在外力磨擦剪切下,可能将稀疏的交联网络拉断,耐磨性同样不佳。

从辩证的角度考虑,固化膜最好存在硬度与柔韧性的良好平衡,通常可理解为高交联密度与高柔韧性的平衡。

对于微观交联或微观结构比较均匀的固化膜(理想的交联点等距离情形),要将这两种看似相互矛盾的性能协调起来几乎不匀的体系不能同时获得高硬度、高柔韧性,那么,把交联体系制成微观不均匀的结构,即常说的微相分离,既有高交联度的“硬微相”,又有满足高柔韧性的交联“软微相”。

相与相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

在外力剪切下,如果“软微相”受力,可通过邻近高交联“硬微相”分散应力,保护软链不被拉断;如果是“硬微相”受力,也可将应力传递分散到邻近“软微相”中去。

总之,这种微相分离可以较好地分散应力,提高耐磨性。

基于该指导思想,调制配方时,可以同时使用一些柔性较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和高官能度的单体,例如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等。

这样,聚氨酯柔性“软微相”和高度交联的丙烯酸酯网络及聚氨酯氢键网络构成与之平衡的微相分离结构,对提高固化膜耐磨性有利。

氨酯的氢键是一种可逆的分子间力,它对光固化涂料耐磨性的贡献也不容忽视,“软微相”与“硬微相”之间如存在一定数量的氢键,静态时,起到交联作用,加固膜结构。

受外来剪切时,氢键可以被拉开,链段运动到适当位置时,又可形成新的氢键,直到一定缓冲作用。

光固化原材料中对耐磨性能贡献较大的单体或树脂也应充分利用,例如基于异氰脲酸三羟乙酯的多官能丙烯酸酯(SR368)、由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与丙烯酸反应的低聚物以及羟烷基化蜜胺的丙烯酸酯化产物(BOMAR BMA-200,BMA-250,BMA-300)等。

这些单体或树脂本身官能度较高,且含大量氮、氧原子,有形成氢键的条件,对提高耐磨性有利。

3)优化光引发剂组合涂料的固经交联状况对漆膜耐磨性和耐擦伤性有影响,内在的因素除了树脂、单体本身的反应活性外,光引发剂的活性特征、活性胺等因素对漆膜固化,尤其是对表面固化性能产生影响。

外在条件主要包括有效光强、辐照时间及固化气氛等。

图5-11是某种聚酯丙烯酸酯与TPGDA按2:1混合,在不同光引发剂(4%)作用下所得固化膜的耐擦伤性能测试结果。

分为不加胺和加胺(2%)两种条件,以光泽度保有率表征耐擦伤性。

既然漆膜耐擦伤性关注的是表面浅层的状况,则涂层辐照时,表面的固化情况对耐擦伤性的影响最为直接,而表面固化又最容易受分子氧的阻聚干扰。

可能出现表面上的光引发剂已经光解消耗殆尽,而表层交联程度反应转化率依然很低的情况,最终导致表层结构强度较低,耐擦伤效果不好。

二苯甲酮、HCPK(Irgacure 184)、HMPP(Darocur 1173)三种光引发剂中,即使不加活性胺,二苯甲酮所获得的表面固化效果也要好得多(固化速率可能较慢),使得耐擦伤性能增强。

这可能解释为二苯甲酮较强的夺氢强力,可以在没有活性胺的情况下,从树脂、单体上夺取活性氢。

加入活性胺后,因其本身具有突出的抗氧功能,表面固化效果普遍提高。

活性胺与二苯甲酮组成较为理想的抗氧引发体系,表面引发效果大大增强,光泽度保有率高达94%,耐擦伤性能突出。

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UV竹木地板涂料配方中为什么使用了HMPP光引发剂,还需加入总体引发活性不高的二苯甲酮作为辅助引发体系。

(4)增大曝光量固化反应程度对漆膜耐磨性的影响可间接由辐照固化时间来表达,多数情况下,适当延长UV辐照时间,使光交联转化较完全、提高交联度,对增加耐磨性和耐擦伤性有利。

但有时过度辐照可能导致漆膜交联度过高、光老化等弊病。

如果是在覆带机上曝光,覆带走速越快,则漆膜接受到的光能量越少,可能使转化不完全。

图5-12是基于聚酯丙烯酸酯和HMPP的光固化涂层耐擦伤性能与UV辐照时间的关系。

漆膜曝光不足,表面固化不彻底,硬度较低,表面缺陷较多,易受到擦拭扰乱。

因此,适当放慢覆带走速,或多进行几次过机辐照,对提高漆膜耐磨、耐擦伤性较为有利。

另外,足够高的光强也是非常必要的,若UV灯功率太低,紫外线强度不够,即使辐照再长的时间,也不会获得固化较好的涂层。

耐擦伤性当然不好。

(5)改善固化气氛根据光固化常识,自由基聚合受氧阻聚的干扰较希有,尤其在涂层表面,氧气的扩散比较容易,氧阻聚效应更为明显,分子氧在消耗掉大量光引发剂和活性自由基的同时,单体、树脂双键的转化率并未有显著增加,交联度低,严重影响漆膜耐擦伤性能。

利用共焦拉曼光谱技术可以测定固化膜各个浓度上的拉曼吸收光谱,从而获得固化膜由表及里各个层次上的光聚合转化率。

当光固化在惰性的氮气气氛中进行时,漆膜各个浓度上的聚合转化率几乎相同。

而当在空气气氛中进行辐照固化时,共焦拉曼光谱研究显示聚合转化率由表及里逐渐增加,最终接近平衡。

这说明氧气的阻聚效应主要集中表现在涂层表面。

对于基于某聚酯丙烯酸酯/TPGDA的体系,辐照环境由空气气氛转换到氮气气氛时,固化膜擦拭实验的光泽度保有率由原来的85%增加到95%,表面耐擦伤性能大大提高。

图5-13是同一光固化涂料分别在空气气氛和氮气气氛下辐照固化。

再于350g胶带纸负荷下擦拭200次后的膜表面显微照片对比(图中长度标尺为100μm)。

左图为空气环境固化漆膜,耐擦伤性能较低;右图为在氮气环境固化样品,耐擦伤性能较好。

(6)添加无机填料添加耐磨无机填料是提高光固化木地板涂料耐磨性的主要手段之一,经常使用的填料包括滑石粉、碳酸钙、陶瓷粉、玻璃微粉、碳化硅(灰白)、二氧化硅以及氧化铝粉末等等。

因为无机粒子和有机树脂是性能截然不同的两相,要想充分发挥无机填料在涂料中的补强、耐磨效果,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无机粒子的润湿渗透、分散稳定、粒子与漆膜基体的牢固结合,这三个问题侧重面不同,但又紧密关联。

润湿是基料(稀释单体和树脂)取代填料粒子狭缝、微孔及表面的空气和少量水分等吸附性杂质,使基料与填料粒子充分接触,这是填料分散的基本要求。

润湿要求基料的表面张力低于粒子的表面张力,多数情况下,这一要求能够满足,只是在润湿的充分程度上存在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