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含答题卡和答案)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能源。
2、电动机是一种用________产生________的机器。
3、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们目前使用的三大能源。
4、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星,叫做________;像地球这样自己_______,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
5、像水龙头一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___。
6、________是辨认植物和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7、动植物具有与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8、我们制作晶体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
10、我们把储存在食物当中的能量叫______能,当我们在运动时此能量可转化为______,也可以转化为______维持我们的体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两种变化有着本质上不同的是()。
A.火药爆炸B.衣服晒干C.粮食酿酒2、用显微镜观察水中采集到的微生物时,不需要用到的是()。
A.滴管B.碘酒C.载玻片3、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4、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分析正确的是()。
A.自行车把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控制方向的B.自行车的刹车把是利用斜面的原理刹车的C.自行车的脚蹬子是利用轮轴的原理工作的D.带动自行车后轮转动的齿轮越大越省力5、下列属于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
A.放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 B.刷上一层油漆 C.浸入水中6、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是()。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人体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____,电池多则磁力__________。
3、像铁塔这样的骨架式的构造叫做________,它的优点是________。
4、________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5、地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的。
6、利用物质_________的原理,制成温度计。
7、丹顶鹤全身布满羽毛,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类。
一群丹顶鹤在迁徙过程中会排成“人”形,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
8、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_______电荷,头发带正电荷,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_________的现象。
9、拱形承受重量时,能把压力向______向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10、________ 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着地球________ 方向运动。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把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变()A.红色B.蓝色C.没有变化2、用下面三个放大镜观察小昆虫,能看的最清楚的是()。
A.B. C.3、番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是()A.碘酒 B.番薯 C.既不是碘酒,也不是番薯4、瓦楞纸是通过()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的。
A.增加厚度B.增加长度C.增加宽度5、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D.无法确定7、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A.风B.煤C.天燃气8、我们家庭现在处理垃圾的方法一般是()。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_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植物,能自己进行_________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3、材料越厚,它的抗弯曲能力越________。
4、我国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
杆秤是杠杆类工具,提绳是________,秤砣是________,秤盘是________。
5、滑轮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窗帘上安装的是________,吊车上安装的是________。
6、人体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__________和_________。
7、动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8、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9、________是辨认植物和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
10、借助________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是一种变化速度快,会伴随颜色变化的化学变化。
A.小苏打和白醋混合B.淀粉和碘酒混合C.面包发霉D.铁生锈2、下列方法中,能使观察到的图像最大的是()。
A.调整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调整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之间的距离3、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B.立着放C.斜着放4、小电动机里面,换向器的作用是()。
A.接通电流 B.转换电流方向 C.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方向5、下列不属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是()。
A.电饭锅做饭B.划火柴C.天空中划过的流星D.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6、四季的形成是由()形成的。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将电能转化成磁性的装置叫________,要使它的磁性强一些有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
2、咀嚼米饭或馒头时,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或馒头中含有________,在米饭或馒头中滴入几滴碘酒,米饭或馒头就会变成_______色。
米饭中储存的能量是________。
3、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 ,边缘________ 。
4、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有些是________,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5、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_,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
6、对垃圾中的一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并________加工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________,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________。
7、电动机是一种用________产生________的机器。
8、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星,叫做________;像地球这样自己_______,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
9、动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10、钢缆能承受巨大的__________,拉紧的钢缆像梁一样结实。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做法中不能有效防止铁生锈的是()。
A.喷油漆 B.电镀 C.偶尔用湿毛巾擦拭铁制品2、硫酸铜溶液不能用()盛装。
A.玻璃容器B.铁制容器C.铜制容器3、根据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B.轻,带翅或绒毛C.圆形,散落时能滚动D.有小刺或多肉好吃4、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机械是()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5、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蓄电池充电时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有些变化产生了________。
3、我国发电站发电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通过________将不同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4、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_______ 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5、我们制作晶体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6、利用物质_________的原理,制成温度计。
7、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________。
如果没有________,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8、将电能转化成磁性的装置叫________,要使它的磁性强一些有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
9、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的是________。
10、搬运杂乱的废钢铁用________就省事多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瓦楞纸是通过()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的。
A.增加厚度B.增加长度C.增加宽度2、下列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能省力,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B.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C.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相同3、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的很轻,这是由于()。
A.月球的质量小,体积小B.月球上引力小 C.月球距离太阳近4、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阻力点B.用力点C.支点5、小明和小天都是单眼皮,都没有耳垂,都是卷发,这说明()。
A.小明和小天长的一样B.小明和小天是兄弟俩C.小明和小天有血缘关系D.小明和小天这些相貌特征相同6、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是()。
A.改变电流的方向B.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C.增加线圈的圈数7、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 C.脚部肌肉发达8、下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中能产生月食现象的是()。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_。
2、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的妈妈从市场买了一些新鲜的鱼,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储存一条鱼,防止它变质。
4、我们天天都生活在________ 的世界里,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和________有关。
5、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________,这是这________变化。
6、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它既能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
7、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或________来实现。
8、我们制作晶体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9、同一栖息地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之间会形成________关系或________关系。
10、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属于白醋的特点的是()。
A.白色固体B.白色液体C.无色液体2、下列不属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是()。
A.电饭锅做饭B.划火柴C.天空中划过的流星D.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3、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
A.摆幅B.摆锤C.摆线长短4、下列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
A. B. C.5、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磁性增强B.南北极不变,磁性增强C.南北极改变,磁性不变D.南北极不变,磁性不变6、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通过实验,一张纸,通过增加________、增加________或改变________等方法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2、火车轨道做成“工”字形,石棉瓦做成“M”形,许多材料都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提高它们的抗弯曲能力的。
3、我国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
杆秤是杠杆类工具,提绳是________,秤砣是________,秤盘是________。
4、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_。
5、像从路面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____。
6、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同一种生物,身体的________也会有多不同。
7、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是从________中来的。
8、动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9、使用剪刀剪东西,既运用了________的原理,又运用了________的原理。
10、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瓦楞纸是通过()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的。
A.增加厚度B.增加长度C.增加宽度2、骑自行车上坡走“S”型路线是利用了()原理。
A.杠杆B.斜面C.滑轮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的原理。
A.杠杆B.轮轴C.滑轮4、下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中能产生月食现象的是()。
A.B. C.5、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B.空气C.细菌6、框架结构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支撑力大B.实心的C.抗风能力强7、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A.转动速度B.转动方向C.发电机大小8、根据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像铁塔这样的骨架式的构造叫做________,它的优点是________。
2、动植物具有与_____________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3、科学家主要是根据生物的________对生物进行分类的。
4、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能源。
5、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或________来实现。
6、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7、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_________、__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_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8、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9、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_________,许多传染病就是由此引起的。
10、________ 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着地球________ 方向运动。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方法能使食盐溶液产生晶体的是()。
A.在食盐溶液中加入水分B.继续加入食盐溶解C.将食盐溶液放在阳光下蒸发 D.在食盐中加入碱面2、()是一种变化速度快,会伴随颜色变化的化学变化。
A.小苏打和白醋混合B.淀粉和碘酒混合C.面包发霉D.铁生锈3、一般情况下,下列三种器材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
A.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4、月食不会出现的是()A.月全食B.月偏食C.月环食5、小明和小天都是单眼皮,都没有耳垂,都是卷发,这说明()。
A.小明和小天长的一样B.小明和小天是兄弟俩C.小明和小天有血缘关系D.小明和小天这些相貌特征相同6、开水沸腾时,可以看到茶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气”,这是()。
A.水蒸气B.空气C.小水滴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
科学试题卷
亲爱的考生: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在答题卡上涂写,正确涂“A”,错误涂“B”)
1、晶体的形状是很有规则的,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
2、发明了最早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罗伯特.胡克。
()
3、当碘酒滴在某种食物上呈现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 )
4、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
()
5、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6、只有生物会变化,像岩石、房屋、马路这样的物体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7、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开始了和它们的斗争。
()
8、空气、电、火、声音、光不是物质。
()
9、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如加热白糖、蜡烛燃烧等。
( ) 10、铁锈是红褐色的,并具有无光泽、较脆、有空隙、粗糙、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等特征。
()
11、如果物质发生了变化,那么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12、把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过了一会儿我们发现铁丝生锈了。
()
13、烧开水时,能看到锅外冒出大量热气,这是化学变化。
()
14、放大镜的镜面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
15、球形透明器皿放大的倍数是很大的。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涂写正确的选项。
)
1、下面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糖、碱、维生素C
B、水晶、雪花、玻璃
C、盐、味精、珍珠
2、世界上第一发现细胞的是()
A、罗伯特·胡克
B、列文虎克
C、伽利略
3、在车、船等铁制品表面刷上一层油漆的主要目的是()
A、预防破裂
B、防止磨损
C、防止生锈
4、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A 、装上水的圆柱体烧杯 B、透明的玻璃球 C、金属球
5、植物的叶表皮有()
A 、气孔B、细胞C、叶毛
6、泡上一杯茶,茶叶中的物质溶解到热水中,这个过程属于()
A 、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7、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水滴石穿 B、铁杵成针 C、蜡炬成灰
8、在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常常加一些脱脂棉纤维,主要目的是()
A 、吸取多余水分 B、将不同的微生物分隔开C、减慢微生物的行动速度
9、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察鱼缸内的鱼,发现那条鱼()
A 、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 C、一样大
10、下列食物中含有比较多淀粉的是()
A 、番薯 B、胡萝卜C、玉米
11、下列生物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 、大肠杆菌 B、蘑菇 C、草履虫
12、暑期,明明要随爸妈去外地住一段时间,为了防止她的宝贝自行车链条生锈,请你给他提供一个合理的防锈的方法:()
A 、电镀 B、涂润滑油 C、涂防锈油漆
13、导致米饭在口腔里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物质是()
A 、牙齿 B、唾液C、微生物
14、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看到的最明显的现象是()
A 、产生大量气体 B、溶液颜色变浅 C、铁钉上有物质(铜)附着
15、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是,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
A 、红、绿、蓝 B、红、绿、黄 C、红、黄、蓝
三、连线题(共15分)
1、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镊子盛放剩余洋葱
培养皿放置切片标本
滴管染色
载玻片吸取少量的液体
碘酒夹取实验材料
2.把中间的情景与左边的物质变化和右边的现象用线连起来。
淀粉与碘酒发光发热
物理变化木柴燃烧
水沸腾(水变水蒸气)改变颜色
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产生气体
四、实践探究题(每格1分,共40分)
1、(1)如图,请选择显微镜的相应名称(选填字母)。
①②③④
(2)观察前,我们需要先调节来获得充足的光线。
如
果视野里一直没有出现亮的光圈,这可能的原因是
(3)调节好光线,安放好载玻片后,需先调节
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应注视,以防止物镜镜头和载玻片损坏。
(4)在观察细胞时,我们的眼睛应注视。
(5)某同学在做“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实验是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②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③盖上盖玻片④将洋葱
表皮放入水滴中⑤用碘酒染色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6)假如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15×,那
它的放大倍数是倍。
(7)要把位于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玻片向方移动。
2、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以下物品: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
食盐、醋、小苏。
(1)在这众多的食物中,属于晶体的是、,富含维生素的是
________,遇到碘酒会变蓝色的是。
⑵第二天,小明发现野炊时用的铁锅生锈了为了探究铁锅生锈和什么因素有关,
小明做了如下的实验。
甲试管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的棉花球上;
乙试管中把铁钉放入后注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快速冷却
的水,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
丙试管中加少量干燥剂,再放一团干的棉花球,把铁钉放
在干棉花球上,塞紧橡皮塞。
①甲中的铁钉,能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乙中的铁钉,只能和接触;丙中的铁钉,只能和接触。
②一星期后观察发现,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和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
③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是和共同作用的原因。
④通过对铁钉生锈的探究,请写出几种常见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A. B. C.
3、根据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完成下面的实验。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20毫升白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会有大量_______ 产生,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感觉到玻璃杯外壁的温度(选择)
A.变热些
B.变凉些
C. 不变
(2)为了知道产生的是什么物质,小军同学按照书本上的方法,
把玻璃杯中的物质慢慢地倒在了放置了燃烧蜡烛的烧杯中
(如右图),如果烧杯中燃烧的蜡烛熄灭了,说明这种物质至
少具有这两个特点: ①②
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这种物质是。
当这种物质大量产生时,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形成效应。
4、在“让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中,某小组分别配制了一杯糖水和盐
水,都达到了实验目的。
由于当时没有编号,他们把两杯水混淆了。
为了辨别,他们在杯子上分别贴上标签A和B,并用不锈钢汤匙从
两个杯中各取了少量液体,用蜡烛加热(右图所示)观察到以下实
验现象:A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水分逐渐减少液体变黏稠,再加热,
液体颜色由黄色变成红褐色,直至变成黑色固体,并且可以闻到焦糊味。
B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水分消失,出现白色粉末物质;继续加热部分粉末从汤匙中溅出。
(1)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我能确定杯是盐水。
(2)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物质变化,其中物理变化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化学变化有。
(3)冷却后,他们往两个汤匙中的物质上滴碘酒,颜色没有变成蓝色或蓝紫色,说明这两种物质中不含。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