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知识普及教学大纲(新)

合集下载

《应急救护员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应急救护员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应急救护员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示例文章篇一:《应急救护员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嗨,大家好!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关于应急救护员的那些事儿,就像讲一个超级有趣又超级重要的故事一样。

一、为什么要学应急救护呢?咱们生活呀,就像在一条充满惊喜和意外的小路上行走。

有时候呢,会突然出现一些小状况,就好比你正开心地在路上蹦跶,突然前面有个小坑。

这小坑要是在身体出问题的时候,那可不得了。

比如说,有人突然晕倒在大街上,那可怎么办呢?要是周围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帮忙,那这个人可能就会陷入更大的危险。

这时候呀,要是有个应急救护员在旁边,那就像超级英雄降临一样。

我就见过一次,在公园里,有个老爷爷突然捂着胸口倒下了。

当时大家都慌了神,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到处乱转。

这时候要是有人懂得应急救护,给老爷爷做个简单的急救,说不定老爷爷就不会那么难受啦。

那应急救护到底能做些啥呢?就像一个魔法盒,里面装着好多有用的东西。

心肺复苏就是其中很厉害的一个魔法。

我听老师说,当一个人的心脏突然不工作了,就像一个小闹钟突然停摆了一样,心肺复苏就能像给小闹钟重新上发条一样,让心脏重新跳动起来。

还有止血包扎,要是有人不小心受伤流血了,就像一个小水桶破了个洞在漏水一样,通过正确的止血包扎,就能把这个“漏洞”堵住,不让血流个不停。

二、教学计划怎么安排呢?我觉得呀,这个教学计划得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稳稳当当的。

第一块积木呢,就是理论知识。

这就好比是盖房子的地基,得打得牢牢的。

要让大家知道人体的基本结构,就像了解一个超级复杂的机器一样。

哪里是心脏呀,血管又像小管道一样分布在哪里。

还有那些关于各种突发状况的知识,像中暑是怎么回事,触电了又该怎么办。

老师可以像讲故事一样把这些知识讲出来,而不是干巴巴地读课本。

我记得我们老师讲触电的时候,就说:“同学们,触电就像被一个超级厉害的小闪电怪给抓住了,那可危险啦。

”这样一讲,大家就特别感兴趣,都竖起耳朵听。

第二块积木就是实际操作啦。

安全应急救护培训教学大纲

安全应急救护培训教学大纲
10:00—11:30
10:00—11:00
第三部分
心肺复苏术和海氏急救法
或创伤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1﹑掌握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2﹑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3﹑掌握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及救护方法
或者
1﹑掌握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2、掌握三角巾帽式、风帽式、单肩、双肩、双胸包扎方法
3、掌握骨折的判断及现场简易固定方法
3﹑掌握常见意外(触电、溺水、烧烫伤、中暑、异物扎入、离断肢体)的处理原则
常见危急重症(昏迷、急性冠脉综合征、脑血管意外)的现场救护
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复苏人、骨架(或挂图)、三角巾、夹板、绷带、纱布、止血带、便携扩音器
图片讲解
案例分析
操作示范
9:00-9:50
第二部分
各种常见意外伤害、危急重症的现场应急救护原则
安全应急救护培训教学大纲
培训时间:8:30~11:30培训师:主讲培训师一名、教辅一名
时间
培训内容
培训目标
培训教具
培训方式
8:30—9:50
8:30-9:00
第一部分 救护新概念
(救命黄金时刻、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的步骤及“生命链”的组成)
1﹑了解救命黄金时刻、第一目击者的重要性
2﹑了解现场救护步骤和生命链的组成
4、掌握脊柱骨折伤病员的正确搬运方法
操作示范
指导练习
11:00—11:30
第四部分指导练习

急救知识教学大纲

急救知识教学大纲

急救知识教学大纲急救知识教学大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突发意外和紧急情况时有发生。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场所还是在公共场所,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

急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急救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份急救知识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教学框架,帮助人们学习和掌握急救技能。

1. 急救的定义和重要性急救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生命的行为。

它的目标是迅速识别并处理紧急情况,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死亡的风险。

急救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为受伤或生病的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增加他们生存的机会。

2. 基本急救原则在急救过程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保护自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应评估现场的安全性,并确保自己不会受到伤害。

其次,判断受伤者的意识和呼吸状态。

如果受伤者失去意识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另外,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

3. 常见急救情况和处理方法a.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这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

b. 大出血:大出血可能导致失血过多和休克。

在处理大出血时,应使用紧急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伤口、提升受伤部位和使用止血带。

c. 烧伤: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

在处理烧伤时,应迅速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以减轻疼痛和防止烧伤的进一步扩散。

d. 窒息:窒息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造成严重后果。

在处理窒息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如进行背部敲击、人工呼吸或使用胸外心脏按压。

4. 儿童急救知识儿童急救知识在家庭和学校中同样重要。

在处理儿童急救情况时,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特殊需求。

例如,婴儿窒息时,应采取不同的背部敲击和人工呼吸方法。

此外,了解儿童常见的急救情况,如烫伤、溺水和中毒,也是必要的。

5. 急救培训和认证为了提高公众对急救知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急救培训和认证计划非常重要。

救护培训大纲 (1)

救护培训大纲 (1)

浦东新区中小学校群众性学生现场初级急救技能培训教学大纲(试行版)第一章小学部分《浦东新区学生现场初级急救》小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分常规教学与年段分段教学两部分。

以下是小学生现场初级急救的内容分类、学时安排和教法说明。

第一节常规教学内容与要求在突发灾难和紧急事件中学会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就必须了解和掌握防灾减灾、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教材从贴近家庭和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重点介绍了遇到险情时如何互救、报警,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保护生命安全,以及一些简单易学的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方法。

以下就对各类常规应急教育做出分类要求与教学建议。

一、公共卫生安全教育(一)健康生活好习惯教育个人卫生习惯与公共卫生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自己经常生病,还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健康。

本单元可结合健康教育课通过对学生卫生习惯,饮食卫生,传染病预防和药品服用安全等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对照标准,纠正自己的不良卫生习惯。

(二)安全用电教育面对电器普及化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授课时可结合校园生命教育系列教育,使学生能了解日常用电安全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以及触电后基本的救治措施,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校园安全教育同学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在校内也能遇到很多和安全有关的问题,如近几年发生外地在校学生遇袭等危害学生安全事件,校园设施,如教学楼、运动场以及各种活动设备和体育器材等都涉及校内安全问题,在校园里如果缺乏安全意识,麻痹大意,或者进行不安全的活动,则可能发生伤害事故,轻则跌破摔伤,重则造成生命危险,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家庭带来不幸。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健康幸福的成长,为了使学生家长安心的工作,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必须时时、处处注意安全。

授课包括用火用电安全、游戏、集体活动和劳动安全等诸多方面,希望全体师生以预防为主,避免发生意外。

急救知识普及培训资料

急救知识普及培训资料

急救知识普及培训资料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第一部分:常见急救知识一、出血与止血在紧急情况下,紧急止血是自救互救中非常重要且常用的急救措施。

如果未能及时止血,可能会危及伤员的生命。

根据出血的特点,可以迅速判断出血的类型和部位。

一般分为三类: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

应根据出血类型及部位,采用相应的止血方法。

一)指压止血指压止血适用于头、面、颈、四肢动脉出血的急救,是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近心端,将动脉压向骨骼,中断血流,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⑴颞浅动脉指压止血适用于:头顶部和___出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的前方、下颌关节附近触摸到动脉搏动后,用力压向颞骨达到止血目的。

⑵面动脉指压止血适用于:面部出血。

在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处前方3厘米附近摸到面动脉搏动后,用力将其压于下颌骨上。

⑶颈总动脉指压止血适用于:头部和颈部大出血。

将拇指或其他4指并拢置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在摸到颈总动脉搏动后,用力将该动脉向下压于椎骨上。

注意事项:决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

⑷锁骨下动脉指压止血适用于:腋窝、肩部和上肢大出血。

在锁骨上窝内触摸到动脉搏动处,用拇指将锁骨下动脉压向肋骨。

⑸肱动脉指压止血适用于:上臂下段、前臂和手大出血。

在上臂上1/3段内侧触摸到动脉搏动后,用拇指将动脉压向肱骨。

⑹股动脉指压止血适用于:大腿、小腿和足部大出血。

将两手拇指重叠置于大腿前面上部最明显的搏动点,并用力将股动脉向后压向股骨;由他人救助时,救助者双掌交叉叠放于动脉搏动处,用力向后压向股骨。

指压止血应注意:⑴选择正确的指压止血部位。

⑵压迫应向骨骼方向,压力大小适度。

二)加压止血加压止血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尤其用于四肢止血。

方法如下:⑴先用无菌或干净的纱布、敷料等盖住伤口,再用纱布卷或毛巾折成垫,压住伤口。

⑵用三角巾、绷带等加压包扎。

注意事项:1、无急救包时可用手边的清洁布类织物。

2、加压包扎压力适度,以保证肢体远端能扪及动脉搏动为原则。

3、包扎后抬高肢体,以增加静脉回流和减少出血。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我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课程是由我国红十字会组织编写的,旨在培养具有红十字人道精神和医学护理知识的专业救护师。

该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涵盖广泛,包括急救技术、医学护理、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为学员提供系统全面的教学。

本文将就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详细介绍。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员对医学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2. 培养学员具备正确的急救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培养学员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学员具备人道主义精神,对伤病者给予无私的关爱和帮助。

三、教学内容1. 急救技术(1) 基本急救知识(2) 心肺复苏技术(3) 创伤救护技术(4) 麻醉与镇痛技术(5) 火场救护技术2. 医学护理(1) 基础医学知识(2) 护理学基础(3) 临床护理技术(4) 慢性病护理(5) 康复护理3. 心理护理(1) 心理危机干预(2) 心理健康教育(3) 自杀防范和危险行为处理4. 红十字人道精神(1) 红十字会概述(2) 人道主义精神培养(3) 伤病者心理疏导四、教学大纲评价我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课程教学大纲设计合理,内容全面,覆盖了救护师所需的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员的能力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课程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员的人道主义精神,使其具备对伤病者的关爱和救助能力。

教材严谨,内容丰富,不仅适用于救护师的培训,也可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提供丰富的医护知识。

五、结语我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与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救护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对提升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我国红十字会能进一步完善救护师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对救护师的培训和考核,为更多有志于医疗救护事业的人士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我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格课程的教学大纲是全面的,而且在培养学员的技能和素质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课程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更新。

急救知识培训大纲

急救知识培训大纲

急救知识培训大纲急救知识培训大纲:掌握生命的基本法急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重要技能,因为突发意外或紧急情况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

掌握急救知识可以为我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宝贵的保障。

本文将对急救知识培训大纲进行展开详细分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培训大纲的主要内容和培训目标。

一、急救原则与基本技能急救知识的学习从了解急救原则和掌握基本技能开始。

这一部分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止血、绷带包扎等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操作。

通过模拟实例演练,培训者可以熟悉各项急救技能的正确操作方法,并了解在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

二、各类急症的识别与处理急救知识培训大纲还包括了各类急症的识别与处理。

针对常见的紧急状况,如心脏病突发、中暑、呼吸窘迫等,培训者将学习如何迅速发现问题,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此外,针对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也会进行相应的急救知识培训,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急救需求。

三、紧急情况下的心理疏导在急救过程中,了解心理疏导对受伤人员和急救者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急救知识培训大纲还会涉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积极应对受伤者的情绪变化以及急救者自身的压力管理。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培训者了解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以保持冷静与理性。

四、急救器材的使用与维护急救器材是急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急救知识培训大纲还将介绍各类常用急救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包括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包等。

培训者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提高对急救器材的熟悉程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使用和维护器材。

五、实际案例分析与模拟演练急救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模拟演练。

急救知识培训大纲将设计一系列实际案例,培训者将分组进行模拟演练,模拟真实紧急情况,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培训效果。

这样的综合训练将帮助培训者更好地应对各类紧急情况,并在实际急救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 16学时完整版

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 16学时完整版
2、火灾、地震、踩踏、化学恐怖伤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原则
2
讲授
示范
提问
模拟
练习
考核
理论考试
标准试卷
0.5
2
6
讲授
示范
实际
操作
提问
四项技能任选其一实操
考核
意外事件
1、熟悉交通事故、一氧化碳中毒、犬咬伤、溺水、烧烫伤、化学物品烧伤、触电、中暑等意外伤害的救护措施。
2、熟悉火灾、地震、踩踏、化学恐怖伤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原则
1、交通事故、一氧化碳中毒、犬咬伤、溺水、烧烫伤、化学物品烧伤、触电、中暑等意外伤害的救护措施。
现场初级急救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
(16学时救护员培训课程)
单元
目 标
内 容
学时
教/学活动
评估
理论
实践





1、掌握现代救护的特点,现场救护 “生命链”的内涵。
2、掌握紧急呼救的方法。
1、现代救护特点,
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和“生命链”。
2、紧急呼救的方法。
0.5
讲授
示范
提问
模拟
练习
心肺复苏AED
1、了解人体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心肺复苏的重要意义。
2、掌握心肺复苏的的适应症和终止条件。
3、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
4、掌握气道梗塞的急救方法。
1、人体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
2、心肺复苏的定义和重要性。
3、心肺复苏的适应症和终止条件。
4、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
5、儿童与成年人心肺复苏的不同点。
6、气道梗塞急救法。
1
4
讲授
示范
实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健康敬仰生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结合《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5号)文件精神“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

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参与的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支持红十字会在易发生意外伤害的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以及交通运输、矿山、建筑、电力等行业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积极推动红十字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


当前社会灾害频发、紧急事故不断,各种意外伤害——地震、火灾、车祸、溺水、触电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而灾害发生时,如何有效的在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护,从而提高伤者的生存几率正是应急救护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

打个比方,人在心脏停止跳动的4分钟之内进行心肺复苏,其成活率在50%(溺水、触电的心肺复苏成活率已达到70%以上),6分钟后降低到4%,8分钟之后几乎失去了救援意义。

成都市救护车到达的时间,一般为12分钟,因此当有人员伤亡情况发生时,在最佳的急救时间内,现场主要的处理人即“第一目击者”也就是能够第一时间对伤者提供现场救护的人,这种现场
救护称为院前救护又叫院外救护。

再比如,意外伤害中,骨折,尤其时颈椎、腰椎骨折后若搬运不当,将造成终身瘫痪;人体出血量超过800—1600毫升时,生命就有危险,同样的,利用“第一目击者”在事发现场对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是挽救生命的最佳途径。

据权威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近3000万人次的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需要现场救护和转送,如果只依靠医院和医生,当救护车到来时,往往会使处在生死边缘的伤病员在等待中错失挽救生命的最佳时机。

因此,现代救护理论认为,在事发现场,利用广泛的经过专业培训的“第一目击者”对伤病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可以有效的减轻伤残,挽救生命。

而事实上,学习救护技能,学会自救互救,只需要16学时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部分基本知识普及仅需要120—150分钟)。

学会和掌握现代救护技能,可以为您和您的家人、朋友、单位和企业撑起一把生命的保护伞。

请,关爱健康,敬仰生命。

教学内容
项目一:了解红十字会的宗旨、理念
项目二:心肺复苏
目标:
1.掌握现场救护原则
2.会判断伤情及紧急呼救
3.熟练掌握打开气道及人工呼吸方法
4.熟练掌握徒手胸外心脏按压法
5.学会判断气道异物梗塞
6.掌握气道异物排出方法
内容:
1.现场救护原则
2.判断意识、呼吸、脉搏、检查瞳孔,紧急呼救
3.打开气道法,口对口吹气,婴儿口对鼻吹气,胸外心脏按压,
婴儿及儿童胸外心脏按压
4.气道梗塞的表现与判断
5.立位腹部冲击法
6.仰卧位腹部冲击法、胸部冲击法(立位与仰卧位)、儿童立位
腹部冲击法、婴儿背部叩击法、婴儿胸部冲击法
教学方式:
讲课示范+操作训练
项目三:创伤救护
目标:
1.创伤救护的基本原则
2.学会现场对伤病员进行检查
3.掌握简单的止血方法
4.能对一些特殊伤口进行基本处理包扎
5.学会对骨折部位的紧急固定
内容:
1.检查伤员方法、救护程序
2.创伤止血方法:指压止血、压迫包扎止血、常见开放伤包扎方
法;现场骨折固定方法:上肢、下肢、脊柱、骨盆、开放性骨折的固定
3.创伤的搬运方法:徒手现场搬运
教学方式:
讲授示范操作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