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基础医学常用实验技术(赵洪礼)思维导图
上篇内科临床思维程序

上篇内科临床思维程序第一章症状第一节高热由多种不同原因致人体发热大于散热,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临床上按热度高低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及超高热(41℃以上)。
有些发热原因易查,有些发热原因一时难以查明。
当体温超过38.5℃,发热时间超过2~3周,经完整的病史询问、全面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为发热原因待查(FOU)。
本节主要讨论高热的临床思维。
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一)病史询问要点1.诱因发热前2~3周内有无皮肤外伤及疖肿史,现已愈合的皮肤切割伤或疖肿一般不引起病人注意,但常作为细菌入侵门户,是诊断败血症,尤其是葡萄球菌败血症的重要线索;近1~3周内有无传染病疫区逗留史,如蚊虫叮咬可引起乙型脑炎、疟疾等; 1个月内有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可引起急性血吸虫病。
2.热度及热型病人是否测量过体温,每天最高和最低体温是多少,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为高热及对热型的判断。
3.体温升降方式骤升型发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输液反应等;缓升型发热见于伤寒初期、结核病、布氏菌病等;骤降型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及服退热药者;渐降型见于伤寒缓解期、风湿热及感染性疾病经抗生素治疗有效时;双峰热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4.是否伴有寒战高热前先有怕冷、恶寒及寒战者,多见于败血症、大叶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药物热、急性溶血及输液反应等。
传染病过程中每次寒战是病原体入侵血流的信号。
5.发热的伴随症状发热伴明显中毒表现见于严重感染,尤其是败血症;发热伴进行性消瘦见于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恶性肿瘤。
若长期发热而—·般情况尚好,见于早期淋巴瘤、变应性亚败血症。
(其他伴随症状见“思维程序”)(二)体格检查重点1.一般状况及全身皮肤粘膜检查注意全身营养状况。
现代针灸学(十三五)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神经
针灸学
针灸
针灸学
针灸
临床
机制
针灸学
理论
技术 腧穴
神经
现代
研究
应用
技术
要点
现代
方法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现代针灸学是在传统针灸学理论基础之上,借助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手段,创新针灸治疗技术,阐释针灸的 作用规律与机制,指导针灸临床实践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一门学科。现代针灸学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体系 相结合形成的新兴学科,它的产生是针灸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主要包括腧穴特异性、腧穴敏化、经脉/腧穴-脏 腑相关、腧穴-神经节段相关、腧穴全息理论。
第二节腧穴敏化
一腧穴敏化的形成 二腧穴敏化的现象及特征 三腧穴敏化的机制 四腧穴敏化在针灸学科发展中的意义
第三节经脉/腧穴-脏腑相关
一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现象 二经脉/腧穴-脏腑相关的生物学基础
第四节腧穴-神经节段相关
一神经节段 二腧穴分布与神经节段 三腧穴主治与神经节段
第五节腧穴全息理论
一全息理论 二针灸全息理论的临床应用 三腧穴全息理论的临床意义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用现代理论解释传统针灸的治病机制,提出了穴位之间的拮抗作用,相当于针灸学中的18反19畏,启发更深 入的思考和研究。
目录分析
第二节现代针灸学 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现代针灸学 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现代针灸学 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现代针灸学的基本内容
一现代针灸学理论 二现代针灸技术 三现代针灸临床研究 四现代针灸实验研究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PPT课件

NaH2PO4 5.0毫升,混匀后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问题:两种比例不同的缓冲溶液pH值为何不同?
2018年11月24日星期六10时59分29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三 缓冲溶液
3.缓冲溶液的抗酸、抗碱作用
将制好的两种缓冲溶液各分成两份,分别加入少量盐酸及少量氢氧化
钠溶液,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多加一些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后又有何变化,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8年11月24日星期六10时59分29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二 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 熟悉三种浓度溶液配制;学习配制常用医用溶液 一、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100ml、)、100ml烧杯、刻度吸管(10ml、 5ml)、容量瓶(50ml)酒精计、玻璃棒、药匙、毛刷。 (二)试剂 95%乙醇、NaCl固体、新洁尔灭、TD。
2018年11月24日星期六10时59分29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三 缓冲溶液
1.缓冲原理:
NaH2PO4—Na2HPO4 H2PO42- 是抗碱成分 HPO42- 是抗酸成分 在溶液加少量的碱时, OH-与H2PO42- 电离产生的H+生成H2O,使 溶液的PH值不发生明显变化。 在溶液加少量的酸时, H+与HPO42- 结合生成H2PO42- ,溶液的PH 值也不发生明显变化。 所以,缓冲溶液具有抗酸、抗碱的作用。
2 黑 单
5 红 单
10 橘红 单
色标 环数
2018年11月24日星期六10时59分29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吸量管的使用
执业医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思维导图记忆

技能操作体格检查(一般检查)血压间接测量法与患者沟通,休息5-10分钟,充分暴露整个上臂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点肘部位置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4肋软骨,卧位时平腋中线血压计气袖下缘在肘窝以上2-3cm,肱动脉表面,松紧度容纳1指为宜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在肘窝偏尺侧1-2cm),不能塞在气袖下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读出血压值汇报血压值,先报收缩压,再报舒张压眼部检查眼球运动手指尖位于被检查者眼前30-40cm(厘米)头部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尖运动,按照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方向顺序进行直接间接对光反射(两侧都检查)直接:光源从侧边迅速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瞳孔立即缩小间接照射一眼,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源,以防光线照射到被检查之眼形成直接对光反射瞳孔瞳孔直径正常值3-4mm(毫米)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缩小,考虑中枢神经和虹膜神经支配障碍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常提示颅脑病变,如脑外伤,脑肿瘤,脑疝两侧瞳孔针尖样改变,见于虹膜炎,有机磷中毒,毛果芸香碱药物反应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对光反射异常,考虑视神经和动眼神经损害辐凑反射(又称集合反射)告知被检查者注视检查者手指检查者手指自被检查前面约1m(米)远外,匀速向被检查者鼻前移动,至10cm(厘米)处停止观察被检查者两侧瞳孔缩小,两眼聚合情况辐辏功能不良考虑动眼神经损害眼球震颤检查头部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方向做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鼻旁窦检查上额窦双手固定于患者的两侧耳后,以拇指分别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额窦一手扶住枕后,另一手拇指向后方按压眼眶上内侧筛窦双手扶住患者枕部,双手拇指分别置于鼻根和眼内眦之间用力向筛窦方向压迫蝶窦位置深不检查,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浅表淋巴结顺序头颈部淋巴结:(头部稍前屈,偏向检查测)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肺癌:转移到右侧锁骨上淋巴结或腋窝淋巴结乳癌:转移到腋窝、 锁骨下、胸骨旁淋巴结胃癌、肠癌:转移到左侧锁骨上淋巴结颈下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结核,肿瘤转移,淋巴瘤上肢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左手握左腕,前臂稍外展,右手四指从内侧检查顺序腋尖群------(腋窝顶部)中央群-------(腋中线及腋窝内侧壁近前锯肌处)胸肌群-------(胸大肌下缘深部)肩胛下群------(腋窝后皱襞深部)外侧群---------(腋窝外侧壁)同样方法检查对侧滑车上淋巴结左手握左腕,右手四指从其上臂外侧伸至肱二头肌内侧在肱骨内上髁3-4cm(厘米),滑动触诊同样方法检查对侧滑车上淋巴结肿大,考虑霍奇金淋巴瘤下肢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三指并拢触摸,由浅到深,滑动触诊先水平组(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后垂直组(位于腹股沟大隐静脉处)同样方法检查对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考虑淋病、梅毒,盆腔肿瘤腘窝淋巴结描述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甲状腺视诊大小、形态、两侧是否对称,做吞咽动作,看是否随吞咽动作移动触诊(吞咽动作)甲状腺峡部大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做吞咽动作,软组织上下移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甲状腺侧叶前部触诊左手拇指压一叶甲状软骨,推气管右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甲状腺侧叶右手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做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同样的方法检查对侧后部触诊左手示、中指压一叶甲状软骨,推气管右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甲状腺侧叶右手示、中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做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同样的方法检查对侧描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有无结节,压痛感等听诊听诊甲状腺峡部、侧叶,有无血管杂音有血管杂音常提示甲亢甲状腺肿大分度Ⅰ度:不能看出,但能触及肿大Ⅱ度:能看到肿大,并能触及,但未超过胸锁乳突肌后缘Ⅲ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后缘气管方法一坐位或仰卧位,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示指与环指分别放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表述气管是否正中方法二: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根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是否偏移口咽部及扁桃体咽部检查:被检查者头略微后仰,张口发“啊”声检查者用压舌板迅速下压舌前2/3或舌后1/3处此时软腭上抬,配合照明,可见咽部组织观察口腔黏膜是否完整,有无出血点,溃疡,牙龈有无红肿,牙齿是否整齐,扁桃体是否肿大及肿大分度病理表现咽部粘膜充血、红肿、粘液腺分泌增多,多见于急性咽炎咽部粘膜充血、表面粗糙,并可见淋巴滤泡呈簇状增生,见于慢性咽炎扁桃体肿大、充血,或伴有黄白色分泌物或苔片状假膜,为扁桃体炎的表现,其分泌物易剥离咽部白喉亦于扁桃体表面可出现假膜,但不易剥离,强行剥离易引起腺体出血扁桃体肿大分度Ⅰ度肿大不超过咽腭弓Ⅱ度肿大超过咽腭弓Ⅲ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外周血管颈动脉搏动拇指置于颈动脉搏动处(甲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侧)不能两侧同时触诊,以防止昏厥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按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用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黏膜,可使局部发白在白色区域里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阳性常见于脉压差增大,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水冲脉检查者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迅速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如果检查者明显感觉到犹如水冲的脉搏,即为阳性常见于脉压差增大,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枪机音及杜氏双重杂音枪机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如肱动脉,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的短促如射枪的声音,即为阳性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杜氏双重杂音被检查者仰卧位,下肢稍外展,站右侧将钟形听诊器放置于股动脉表面,稍加压力使钟形听诊器开口方向倾向于近心端可闻及与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的吹风样杂音颈部血管颈静脉充盈正常人:立位、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充盈,其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处异常:卧位时,颈静脉超过正常水平可见于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颈动脉与颈静脉搏动颈动脉搏动比较强劲,为膨胀性,搏动感明显颈静脉搏动较柔和,为弥散性,触诊指尖无搏动感颈部血管杂音颈部大血管听到杂音应考虑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杂音强度不一,一般在收缩期明显,多为大动脉硬化所致。
高清版新课标高中生物思维导图

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场所,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实质、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 的因素及应用
内部因素 外界因素
叶面积指数 叶龄 光照强度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 必需矿质元素
水
ATP的主要来源
概念
有氧呼吸
方式
比较
无氧呼吸
实质
意义
影响呼吸作用 的因素及应用
内部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温度 氧气浓度 CO2浓度
含水量
DNA
分类 RNA
功能
糖类
元素 种类及作用
脂质
元素 种类及作用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 叶绿体
双层膜 细胞器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 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高尔基体
增大膜面积,与蛋白质、脂质 和糖类的合成有关,蛋白质 的运输通道
维持渗透压,使细胞膨胀
内质网 液泡
单层膜 细胞器
含有多种水解酶,可 分解细胞器和病毒
染色质
结构 功能
遗传物质的载体
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的基 本结构
2/20
细胞骨架
组成 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
作用
在真核中维持细胞形态; 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细胞质基质
成分
水、无机盐、脂质、糖类、 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
状态 呈不断流动的胶质状
作用 活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保护、物质交换、能量转换、 信息传递等;提供酶的附着位点; 使细胞内区域化
功能
生物膜系统
研究意义 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纤维素和果胶 成分
保护和支持作用 功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 2021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目录
07 中医妇科学
09 针灸学
08 中医儿科学 010 诊断学基础
目录
011 内科学
013 医学伦理学
012 传染病学 014 卫生法规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我们医学生涯中的必经桥梁与核心环节,中医学基础、中医经典、中医临床、西医综合、 医学人文、实践技能等模块内容庞大而复杂。本书按照最新版大纲的内容修改,内容涵盖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 科的全部重要考点,可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中医学、针推专业等)学习用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 用书,也可供期末考试复习使用。本书以浓缩的课堂笔记为基本内容,编写时突出重要知识点,条理清晰。小开 本便携,随身携带集中干货600页,十几门课程一手掌握。
06
第六单元 瘤、岩
05
第五单元 瘿
1
第七单元 皮肤 及性传播疾病
2
第八单元 肛门 直肠疾病
3
第九单元 泌尿 男性疾病
4
第十单元 周围 血管疾病
5
第十一单元 其 他外科疾病
一 阴阳辨证
二 局部辨证
一 内治法
二 外治法
1
一疖
2
二疔
3
三痈
4
四发
5
五 丹毒
一 乳痈
二 乳癖(乳腺增生 症)
三 乳核 四 乳岩
五 问头身 胸腹
七 问睡眠 八 问饮食与口味
九 问二便 十 问经带
二 正常脉象(平 脉、常脉)
一 脉诊概说
三 常见病脉
一 按诊的方法与注 意事项
二 按肌肤
三 按手足 四 按腹部
一 表里 二 寒热
三 虚实 四 阴阳
一 气病辨证 二 血病辨证
三 气血同病辨证 四 津液病辨证
医学专题全脑思维导图之16

在file菜单下有一个 Send To命令,产生什 么呢?选鼠标所指的这 个,意思就是产生一个 新导图。
24
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注意选下面这 个选项,意思是刚才选中的子主题 将成为新导图的核心主题。。
25
这就是新产生的导图,名字同样是起好了的, 不过你得自己去存盘。看看上面的两个名字, 同样我们要看看原导图会有什么变化。
33
还多出右边这么一个画蛇添足的分枝, 好办,选中,删除就得了。
34
删除后的结果不用我来演示了吧! 我来演示一个很有趣的另类用法。
35
打开一个派生出来的新导图,核心主题 上也有链接的,实践证明,也可以使用 Consolidate命令。
36
结果肯定是有点怪怪 的,偶尔这么用用, 我觉得也不失为一种 表现方法。
43
相对说来,Mindmapper可就灵活多了, 可以这么说,只要我们前面介绍的几种方 式中能在导图工作区显示的内容,都可存 为演示幻灯用来演示,当然操作会复杂一 些。
44
打开导图全图并把Outline工作区打开, 相信这个基本功大家都会了。
45
这两个不同菜单下的不同命令,点击后的效 果其实是一样的。我真不明白为什么 Mindmapper有的地方做得好得在我意料之 外,也有的地方设计得很不高明。
10
选取一个主题或分枝,再到图形工作区选一个 图形,右键点击,选取“Place to Back”, 意为作为背景使用。
11
所选中的主题是不是被修饰了一下?
12
Outline工作区内的纲目是可以逐级展开的, 更低层次也依然可以展开为独立分枝导图,这 个独立是形式上的独立,用的还是刚才那张很 大看不清细节的导图。
52
怎么放映?就用图示这 个命令。效果我就不再 截图了,有兴趣自己试 试去。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 2021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二章 中医四诊
01
第一节 望 诊
02
第二节 舌 诊
03
第三节 闻 诊
04
第四节 问 诊
06
第六节 按 诊
05
第五节 脉 诊
二 局部望诊
一 全身望诊
三 望小儿食指络 脉
一 准备 二 操作方法
三 注意事项 四 望舌内容
二 嗅气味
一 听声音
三 闻诊注意事项
二 注意事项
一 问诊方法
三 问诊的内容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中医执业助理医 师资格考试实践技 能指导用书 2021 》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针
心电图
方法
皮肤
针灸
全身
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
检查
内容
考试 临床意义
血清
注意事项
测定
医师资格
中医
相关
触诊
中医药
01 出版说明
目录
02 实践技能考试须知
03 第一章 医师职业素养
1
一 进针法
2
二 针刺的角度、 深度
3
三 行针手法
4
四 得气
5
五 针刺补泻
一 常用灸法的 操作要点及注 意事项
二 灸法的注意 事项
一 常用拔罐法 的操作要点
二 拔罐法的注 意事项
二 皮肤针法
一 三棱针法
三 耳穴压丸法
01
一 晕针
02
二 滞针
03
三 弯针
04
四 断针
06
六 皮肤灼 伤及起疱
05
Ⅰ带下过多
Ⅱ带下过少
1
一 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