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___分子热运动
第13章内能知识点总结

《第13章内能》知识点回顾: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地做。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扩散:的物质在互相时彼此进入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地做。
②、分子之间有。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现象。
,扩散快慢与有关。
温度越高,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有关,所以把分子的叫做分子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第二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和的,叫做物体的。
单位:(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和。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物体向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
热传递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热量,内能;热量,内能。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物体内能会,物体,物体内能会。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第三节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与它的和乘积之。
2、定义式:c=3、单位: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大小与物质的、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
6.水的比热容为,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的水温度(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7、比热容表(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容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名师整理)物理九年级第13章《13.1分子热运动》优秀教案

规则运动。
能识别扩散现象,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由直接感知的现
的事实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是什么跑到鼻子里去了?
总结: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
演示实验二:液体扩散实验
3
扩散现象的条件?
无规则运动。
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的越快
跟物体存在的状态有关,气体扩散
的很对知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说明了什么?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物体时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结构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可以发生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但看不到颗粒存在。
扩散的实质:(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称为分子热运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处于平衡位置r=r0时,分子所受引力和斥力相等;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r﹥10r0,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第二节、内能一、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注意: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形式的能,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不为零,也即是说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影响因素:质量、材料、温度、状态。
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3、在所有的表述中,只有说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和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是对的,其他的只能是不一定。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1、热传递(1)、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高温物体将能量传给低温物体的现象。
(能量的转移)(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称为热量,用Q表示,单位为J注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特殊称呼,不能说具有、含有多少热量。
2、做功(1)、做功:通过压缩、摩擦、敲打等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内能增加。
(能量的转化)(2)、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第三节、比热容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使物体单位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为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种物质进行加热,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
2、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量,温度变化量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变化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用时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案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重点:扩散现象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新知识探究:一、扩散现象1.观察图1,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呢?。
观察图2,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
把玻璃板抽调后,发现了。
说明了。
图3、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
静放几天后,发现了。
那么固体分子是否也能运动?总结:(1)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这样的现象:(2)扩散现象说明了。
分子看不见,但我们却可以研究它,这是利用了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
我们把一切物质的,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例1. 下面一些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多选)A.金秋八月,校园里处处桂花飘香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C.烟从烟囱里冒出来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E.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F.樟脑丸放久了会变小,最后不见了G.擦过黑板后,粉笔灰纷纷落下例2.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这是______现象,打开衣柜门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例3. 50ml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探究: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因素猜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影响扩散是主要因素是。
物体的越高,其分子的热运动越。
例4.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例5.“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一、明白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二、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说明;3、明白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明白分子之间存在彼此作使劲;【教学重点】扩散现象、热运动。
【教学难点】分子间的作使劲。
【教学进程】一、了解分子运动论自然界存在着各类热现象:物体温度的转变,物质状态的转变,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
这些热现象的说明,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讨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熟悉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发的,这种熟悉慢慢进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
到19世纪成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慢慢熟悉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观点,能够说明很多热现象。
分子运动论要紧内容为:一、物质有分子组成;二、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那么运动;3、分子间存在彼此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探讨学习:扩散现象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运动。
下面咱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看看到的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咱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看得细致。
通过所举例子咱们能够看出扩散能发生在气体和气体之间、液体和液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路,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能够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
这说明扩散也能够在固体和固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一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别离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议议: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因此这种无规那么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二、分子间的作使劲。
这是一个铅块,咱们明白它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那么什么缘故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缘故使它们聚合在一路呢?(学生讨论)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使铅分子聚合在一路的。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人教版)

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精析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考点概览1.考点解析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物质分子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
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并以选择题居多。
从历年中考来看,从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等。
2.中考题型分析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进行判断等。
此部分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分值在1-3分之间,平均分值在1.5分左右。
本节考点在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概率还会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常考热点分子无规则热运动选择题或填空题较多,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一般考点分子之间作用力选择题和填空题较多,用规律解释现象冷门考点对组成物质的分子理解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典例精析★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典例一:(2018·东营)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案3.1分子热运动教材分析:教材从分子的组成入手,先说明分之在做无规则运动,然后讲到扩散现象,并对分子热运动进行讲解,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彩缤纷●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子的热运动.难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器材: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空瓶、铅圆柱、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
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
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此后经过近2000年的探索,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进行新课(1)分子和分子运动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
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
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
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三章《内能》(学生版)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要点梳理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构成的。
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______米。
人们通常用_____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______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分子。
二、分子的热运动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______。
2.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______。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的______使得固体、液体分子不至于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______。
2.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着______。
3.分子间既有______又有______,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时,作用力又表现为______。
如果分子之间的距离过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4.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二、重点解读一、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比较【例题】(山西卷)端午情浓,粽叶飘香。
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这一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二、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距离的关系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分子直径【例题2】河北卷)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 .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D .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三、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和微观特性【例题】关于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B .液体、气体有一定的形状,没有一定的体积 C .固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D .液体、气体有一定的形状三、同步练习一、基础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A .分子非常小B .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C .分子是可分的D .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2.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 )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分子在丌停地运动
丌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 彼此迚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 扩散。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现象:液体扩散 结论:分子间有间隙,液体分子在丌停地运动!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铅块
个月后,菜就有咸味了
11、吸烟有害健康,国际卫生组织规定了“世界戒 烟日”,无烟场所的标志也处处可见。因为在公共 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也会“被动抽烟”,试用 分子动理论解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答:气体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它 能到达它所能到达的空间。
35
12、在建材市场上有一种用锯末压制成的板状或块状的材 料,它是在剧末中加黏剂,使剧末和黏剂分子间距离接近 相互吸引的范围,再加以压制而成,这种制造方式利用了 分子动理论的哪个观点?
一、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构 成的。
演示实验一
打开一瓶酒精,一瓶香水, 你有什么感觉?
• 你能感觉到的现象是: 闻到香味 • 你认为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香水分子跑到空气中,迚入鼻子里.
演示实验二
二氧化氮的扩散
• 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空气瓶中颜色变深说明了什么? 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浅说明了什么? 其原因是什么?
猜一猜: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 发生扩散,它们的扩散快慢和 什么因要因素是: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 种无觃则运动叫做 分子热运动。温 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 一:填空题 • 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涉及的物理知 识是 扩散 。 •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气体间发生,也可以 在 液体 中发生,还能够在 固体 中发生。 • 3、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可 以发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 高,水中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越剧烈 。
演示实验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表面光滑、 干净的铅块 吸引在一起, 下挂钩码也 丌能把他们 拉开
说明: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
问题1: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 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丌会飞散开,而总是聚 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问题2: 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压 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 ☆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要点: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 表现为 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 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进, 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答: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力。
36
4、如图实验中,两个杯中的红 墨水都扩散到整杯水中,但热水 杯 中的红墨水比 冷水 杯中的红墨水 扩散要快。这表明了分子的运动 不 温度 有关。
5、如图,向上拉玻璃板时,弹 簧测力计的示要 变大。这说明 分子之间有 引力 。
• 二、选择题 •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丌停地做 无觃则运动”的是( ABD) • A、在房间里喷洒一些香水,整个房间会闻到香味 • B、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 • C、早晨扫地时,常常看到室内阳光下尘土飞扬 • D、开水中放一块糖,整杯水都会变甜 • 2、物体中大量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跟下列因素有关 的是( A ) • A、物体温度的高低 •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 C、物体密度的大小 • D、物体机械能的大小
⑵分子间存在间隙。
三、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9
3、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原因是( D ) A、分子间的距离小 B、固体分子丌能做无觃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4 、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丌能吸引在一 起,原因是( B ) A、两块玻璃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B、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C、玻璃的分子间隔太小,丌能形成扩散 D、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铅块 金块 叠放在一起
铅块
金块
彼此扩 散一毫 五年后 米
金块 实验前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一下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 都在丌停地做无觃则运动;2、分子 之间有间隙。
一、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构 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丌停地做 无觃则运动。
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的是( B ) A、脏水中有许多小虫在乱动,毫无规律 B、衣箱里放樟脑丸,过些日子衣服上也有樟脑味 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D、洗过的湿衣服,过些日子变干了
22
问题1: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 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丌会飞散开,而总是聚 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问题2: 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压 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
常见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
*分子数目巨大
*分子很小
原子
分子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构 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丌停地做 无觃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二、扩散现象说明:
⑴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运动(热运动)。
A、固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而液体分子间有作用力 B、同种分子没有作用力,而异种分子间有作用力 C、任何分子间均有作用力,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 D、水具有黏性,分子间是否具有作用力与此无关
32
8、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观点加以解
释的是
A、春天,柳絮飞舞
C、秋天,落叶纷飞
B、夏天,玉兰飘香
第十三章 内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打开一瓶香水,一会满屋生香,为什么?
2
什么是分子、原子
分子保持物质原来性质 丌变的最小微粒;而原子 是构成分子最小微粒。
常见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分子很小,直径大约10-10m
分子数目巨大
分子数量有多大 •现代大型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100亿 ( 1010)次,如果人们计数的速度也 这么快,一个人要把1cm3空气中的分 子数完,也要80多年!
D、冬天,瑞雪飘飘
9、用刀切黄瓜的时候,黄瓜片很容易贴在刀上,其
主要原因是(
A、刀有粘性 B、黄瓜片有粘性 C、分子作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有引力
)
10.下面例子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
A、关上门窗,然后向房间内喷杀虫剂,一会儿
房间的蚊虫都被杀死了 B、扫地时,尘土飞扬 C、烧菜时放一小匙食盐,一会儿菜就变咸了 D、腌咸菜的时候,把盐和蔬菜放在一起,过半
6、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D )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 B、打开醋瓶后,很快嗅到醋味 C、有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
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31
7、将两块光滑的干玻璃放在一起,很容易把它们分 开,但是如果在玻璃上洒些水后再将它们放在一起,
就很难把它们分开。这一现象说明(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