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拓展 上教版

高中物理 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拓展 上教版

高中物理 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拓展 上教版教学目的:1、复习巩固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2、探究伏安法测电阻的几种变式情景,提高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复 习 巩 固一. 伏安法测电阻基本原理(一)基本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 ,只要测出元件两端 和通过的 ,即可由公式 计算出该元件的阻值。

(二)电流表、电压表的接法选择。

其选择通常根据已知条件的不同又有两种思路及方法。

1.定量判定法:若已知待测电阻的大约值R x 、电流表的内阻R A 和电压表的内阻R V ,则: ①当RR R R xV Ax 〉 时,说明此实验中电流表对误差影响较小,应采用电流表 接法。

②当RR R R xVAx〈 时,说明此实验中电压表对误差影响较小,应采用电流表 接法。

2.试触法:若不知R x 的大约值,可采用右图电路进行试触:只空出电压表的一个触头S ,然后将S 分别与a 、b 接触一下,并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① 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即 UI U I 小小∆〉∆ ,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强,即R x 的阻值大,应选用电流表 接法。

②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即 UI U I 小小∆〈∆ ,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较强,即R x 阻值小,应选用电流表 接法。

(三)滑动变阻器接法:“限流式”还是“分压式”。

1电压电流变化范围限流式:U x =(R x /(R+R x ))U ↔U I x =U/(R+R x ) ↔U/R xU 、I 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电路结构简单、省电;分压式:U x =0↔U I x =0↔U/R xU 、I 变化范围较大,可从0开始,电路结构复杂、耗电。

2滑动变阻器的选择限流式:额定电流较小,变阻器的全值电阻与待测电阻接近;分压式:额定电流较大,变阻器的全值电阻小于待测电阻。

3分压式、限流式选择原则(1)滑动变阻器 接法。

一般情况或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由于 电路能耗较小,结构连接简单,应优先考虑 连接方式。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测量电阻的五种其他方法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测量电阻的五种其他方法
如果r1、R0已知,可求出Rx的阻值;如果R0、Rx已知,可以求出
电流表A1的内阻r1。图乙中,根据电路知识有I1(r1+Rx)=(I2
-I1)R0,则如果r1、R0已知,可求出Rx的阻值;如果R0、Rx已
知,可以求出电流表A1的内阻r1。
目录
高中总复习·物理
【典例2】
(2022·全国甲卷22题)某同学要测量微安表内
1
目录
高中总复习·物理
②图乙中,如果电压表V1的内阻r1、电阻R0已知,电压表V1、
V2的读数分别为U1、U2,根据电路知识可知流过被测电阻Rx的
1
1
1 (0 +1 )
2 −1
电流为I= + =
,则被测电阻为Rx=

1
0
0 1

(2 −1 )0 1
1 (0 +1 )
图所示的电路
闭合S2后,相当于RM由无穷大变成有限值,变小了,则流过RN的

电流大于原来的电流,则流过RM的电流大于 ,故待测表头的内
2
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目录
高中总复习·物理
(5)将该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2 V的电压表后,某次测量指针指在
图示位置,则待测电压为
1.28(1.26~1.30均可)
效替代法、电桥法等。
方法一 伏伏法测电阻
伏伏法又称电压表差值法,它是利用两个电压表的组合测量电压
表的内阻或其他电阻的方法。常见电路如图甲、乙所示。
目录
高中总复习·物理
(1)条件:电压表V 2 的量程必须大于电压表V 1的量程且能搭配使
用。
(2)技巧:已知内阻值的电压表可当作电流表使用。在缺少合适的

同理,如果R0、Rx为已知,可以由上面的关系求出电压表V1的

高中电学实验第一讲: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高中电学实验第一讲: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高中电学实验第一讲: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一、伏安法测电阻1、电路原理“伏安法”就是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 U/I 的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电路图如图一所示。

如果电表为理想电表,即 R V=∞,R A=0用图一(甲)和图一(乙)两种接法测出的电阻相等。

但实际测量中所用电表并非理想电表,电压表的内阻并非趋近于无穷大、电流表也有内阻,因此实验测量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不同,存在误差。

如何分析其误差并选用合适的电路进行测量呢?若将图一(甲)所示电路称电流表外接法,(乙)所示电路为电流表内接法,则“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和电路选择方法可总结为四个字:“大内小外”。

2、误差分析(1)、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表为非理想电表,考虑电表的内阻,等效电路如图二所示,电压表的测量值 U 为ab间电压,电流表的测量值为干路电流,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与流过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故:R测 = U/I = Rab = (Rv∥R)= (Rv×R)/(Rv+R) < R(电阻的真实值)可以看出,此时 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 Rv 的分流作用,其相对误差为δ外= ΔR/R = (R-R测)/R = R/(Rv+R)( 2)、电流表内接法其等效电路如图三所示,电流表的测量值为流过待测电阻和电流表的电流,电压表的测量值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故:R测 = U/I = RA+R > R此时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RA的分压作用,其相对误差为: δ内= ΔR/R = (R测-R)/R = RA/R综上所述,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大内";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小外”。

3、电路的选择(一)比值比较法1、“大内”:当 R >> RA 时,,选择电流表内接法测量,误差更小。

高中物理 新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 新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三电学实验复习之一: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电阻的测量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近几年各地高考的热点问题。

纵观近几年高考中的电阻测量的设计性实验题目,立意新颖、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实验原理。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即所谓的伏安法〕就是电阻测量的基本原理之一。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方法,为这节课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掌握电阻测量的最基本的方法——伏安法,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掌握电表、测量电路、控制电路选择的基本原那么,会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3〕学会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灵活应用伏安法进行电阻的测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评价、归纳,总结电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原那么。

〔2〕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在不同条件下应用伏安法及其变式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自主参与,体会相互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及电学实验的设计思想和方法2.教学难点:电表缺失或量程不符条件下伏安法的灵活应用四、教学资源1.课件:教师用PPT2.实物展台五、设计思路1.本设计的依据和理由: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本设计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学探究的特性,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努力促使学生成为研究者,并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养成科学的态度,体验物理学习的乐趣。

2.突出重点和难点的策略或方法:试图改变教师一味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整个教学设计始终围绕不同情境下的实验问题,将教师的“讲解〞变为学生的“亲身探究〞,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评价等互动环节,理解并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那么和设计思路,提高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实验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在新情境中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高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

高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

? ?
(3) 刻度顺序与电流表、 电压表的刻度顺序相反.
(四)优缺点:
优点:测量方便 缺点:若电池用 久了,电动势会 变化,产生误差 较大,只能粗略 测量电阻
Rx
惠斯通电桥
电桥是一各种精密的电学测量仪器,可用来测量 电阻、电容、电感和电平等电学量,以及温度、 压力、频率、真空度等非电学量。 电桥使用比较法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 准确度,在自动控制和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根据用途不同,电桥有多种类型,其中,惠斯通 电桥是最基本的一种。它是惠斯通1843年发明的, 通常用来准确测量10—106Ω的中值电阻,惠斯通 电桥又称直流单臂电桥。
【实验原理】 1、电桥原理
电桥平衡时,一对对边 电阻的乘积等于另一对对 边电阻的乘积。 R1 Rx R0 R2
R1 令 C R2
A
R1
D
Rx
R2
C
B
R0
图4.43 惠斯登电桥原理图
Rx CR0 (式中C 称为比率系数)
R2
调节电桥达到平衡的一般方法是:先选定 R1 的数
值,再调节电阻 R0 使电桥达到平衡。
V x 测 V x
Rx R V RA Rx
(一) 结构:
一、欧姆表
欧姆表由电流表G、 电池、调零电阻R,刻度 盘和红、黑表笔组成. 如图,就电路部分而 言,在欧姆表内部是电流 表、电池、调零电阻三者 串联而成,在欧姆表外部, 接上被测电阻后,与欧姆 表内部电路一起组成闭合 电路.
I
Rx
(二)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伏安法测电阻
一、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R = U 可知,只要 测出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U 和流过该电阻的电流 I ,就可求出电阻 R 的大小。Iຫໍສະໝຸດ 二、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组成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实验的基础,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也是难点。

它渗透在电学实验的各个环节中,如测未知电阻、测电阻率、测各种电表内阻等。

本质上都是伏安法测电阻在不同情景下的具体应用。

主要涉及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以及实物连线等。

[例1]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A .待测电阻R x 阻值约为10 Ω左右B .电压表V 1,量程6 V ,内阻约2 k ΩC .电压表V 2,量程15 V ,内阻约10 k ΩD .电流表A 1,量程0.6 A ,内阻约0.2 ΩE .电流表A 2,量程3 A ,内阻约0.02 ΩF .电源:电动势E =12 VG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 Ω,最大电流为2 AH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50 Ω,最大电流为0.2 AI .导线、开关若干(1)为了较精确测量电阻阻值,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且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

除A 、F 、I 以外,还要在上述器材中选出该实验所用器材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2)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电路图。

[解析] (1)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根据题意电压表选B 。

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电流最大值I =U R =610A =0.6 A ,故电流表选D ,滑动变阻器选阻值较小的G 。

(2)因待测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应用外接法,又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如图所示。

[答案] (1)BDG (2)见解析图二、伏伏法测电阻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可作电流表使用,在缺少合适的电流表的情况下,常用电压表代替电流表使用,这是设计电路中的高频考点。

[例2] 用以下器材可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

待测电阻R x ,阻值约为600 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6 V ,内阻可忽略不计;电压表V 1,量程为0~500 mV ,内阻r 1=1 000 Ω;电压表V 2,量程为0~6 V ,内阻r 2约为10 k Ω;电流表A ,量程为0~0.6 A ,内阻r 3约为1 Ω;定值电阻R 0,R 0=60 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150 Ω;单刀单掷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高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分压限流选择与内外接法误差分析)

高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分压限流选择与内外接法误差分析)

可见,只有选用分压式接法。 ⑷线路连接如下:
(2)电表的读数一般不应小于量程的3. 2.电表的读数方法
最小分度是“1”的电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 1
按10估读,如最小刻度是 1 mA 的电流表,测量误差出现在 毫安的十分位上,估读到十分之几毫安.
【例 2】 如图 5 甲是学生实验用的有两个量程的电 流表刻度盘,当用“+”和“-0.6”两接线柱时, 能测量的最大电流是________ A,对应刻度盘上每 一小格代表________ 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 A; 当使用电流表的“+”和“-3”两接线柱时,对应 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 A,图中表针示数 为________ A.
【例 3】 用伏安法测金属电阻 Rx(约为 5 Ω)的值,
已知电流表内阻为 1 Ω,量程为 0.6 A,电压表内 阻为几千欧,量程为 3 V,电源电动势为 9 V,滑 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0~6 Ω,额定电流为 5 A,试
画出测量 Rx 的原理图.
解析 待测金属电阻 Rx≪ RA·RV.应采用电流表外接
< R测
UV IA
R真
UR IR IV
R测
R RV R RV
•误差原因:电压表的分流,分流越小, 误差越小.
•适合测量小电阻,即R<<RV.
电流表内接法
V
电压表示数 UV U R RA
AR
电流表示数 I A I R
R测 R RA
> R测
UV IA
R真
UV
UR IR
•误差原因:电流表的分压,分压越少, 误差越小.
在安全(I 滑额够大,仪表不超量程,用电器上的电流、电压
不超额定值,电源不过载)、有效(调节范围够用)的前提下,若

高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

高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

高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知识点的认识】伏安法测电阻(1)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的比较内接法外接法电路图误差原因电流表分压U 测=U x +U A 电压表分流I 测=I x +I V 电阻测量值R 测==R x +R A >R 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R 测==<R x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适用条件R A ≪R x R V ≫R x 适用于测量大电阻小电阻(2)两种电路的选择①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 x 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 x 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简单概括为“大内,小外”.②临界值计算法:R x <时,用电流表外接法.R x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③实验试探法:按图所示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柱P 先后与a 、b 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采用电流表内接法.4.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值,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1)0~3V的电压表和0~3A的电流表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是0.1V或0.1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2)对于0~15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0.5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0.1V.(3)对于0~0.6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0.02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A.【实验目的】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方法.2.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并能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原理】由R=ρ得ρ=,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横截面积S和金属丝的电阻R,即可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1.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R=).电路原理如图所示.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量得金属丝的直径,算出横截面积S.3.将测量的数据代入公式ρ=求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直流电流表和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Ω),电池组,开关,被测金属丝,导线若干.【实验过程】一、实验步骤1.求导线横截面积S,在准备好的金属丝上三个不同位置用螺旋测微器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S=.2.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断开开关S,求出导线电阻R x的平均值.5.整理仪器.二、数据处理1.在求R 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1)第一种是用R x=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2)第二种是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2.计算电阻率:将记录的数据R x、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R x=.【误差分析】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注意事项】1.为了方便,测量直径应在导线连入电路前进行,为了准确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应该在连入电路之后在拉直的情况下进行.2.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3.电流不宜太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金属丝温度升高,导致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变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压电阻也偏大,所以降落在电流表上的电压偏小。
实物连线(电路连接) 如下图所示:
校准电路如下图所示:
V R分
G R
Er S
v1 Rx
A2
R
Er S
少为5V, 阻值应调到12.5 kΩ, 显然, 限流不能起到保证电表 安全的作用,更不能进行有效 调节,所以,只能采用分压电路 控制,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例2、为了测定电流表A1的内阻r1的精确值,实
验室给出了如下器材:
器材名称 电流表 电流表 电压表
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
四 、实验要求:
1. 仪器的规格与量程的选择。
2. 线路的连接。
3. 实验中读得 R2 的阻值为100 Ω,若将
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 3v 的电压表,应 串 联 一个阻值为 29900 Ω 的电阻。
4. 若用此改装表去测量一稳恒电压,则测 量值和真实值相比 偏小 (填“偏大”或“偏 小”) 。
分析与解答:
9999 Ω 的电阻箱。
(Ⅱ 、Ⅲ) 实验中若读得 R2 的阻值为100 Ω, 则电流表的电阻 Rg = 100 Ω 。由于R2 与电流表并 联后,R2 调整到电流表半偏时,回路的总电阻减小, 主回路中的电流将大于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Ig ,而通 过电流表的电流为 Ig/2, 则通过R2 中的电流将大于 Ig/2,故电阻箱 R2 此时的阻值应比电流表的电阻 Rg
小一些,所以用半偏法测得的电流表的电阻值小于实
际值,由此计算出的电流表的电压降 vg (= IgRg )
也偏小,若将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 3v 的电压表,
则量程的扩大倍率 n (= v/vg = 3/10-4×100 = 300) 偏大,则串联分压电阻 R2 = (n - 1)Rg =
(300 - 1)×100 = 29900Ω故由此倍率计算的串联
25 103 300
100 103
25 103
所以测量
电路应选内接法。
v1 Rx
A2
R
Er S
(2)电路选择(控制电路)
电路选择主要从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控制和调节 的角度考虑。若采用限流电路控制,注意到测量部 分的总电阻约为25kΩ ,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 阻(1 kΩ),要保证电表安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至
电源 导线、开关器材代号 A Nhomakorabea A2 V
R0 R1 R2 E
器材规格
量程 300mA,内阻约为 5Ω 量程 600mA,内阻约为 1Ω 量程 15V,内阻约为 3kΩ
5Ω 0~10Ω ,额定电流为 1A 0~250Ω ,额定电流为 0.3A
电动势为 3V,内阻不计
若干
(1) 要求电流表A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能多 测几 组数据,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在虚线框内画出 实验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中标出所选用器材的代号。
A1
Rx A2
②电路选择(控制电路)
题目要求电流表A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多测几组数据,所以滑动变阻
器应用分压接法。用总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调节方便,故应选R1,电路图
为:
A1 Ro
A2
R1
Er S
(2) 利用电流表A1测出自身电流I1,电流表A2测出通过A1和
R0的总电流I2,根据并联电路的关系有I1r1=(I2-I1)R0 ,解得
A1
Rx

A2
A1
Rx A2
v2
Rx

v1
v1
Rx v2
(3) 两只同种电表,内阻都未知,需要一 个电阻箱或一定值电阻就能测量电表的内阻
A1
Rx A2
v2
Rx v1
2.控制电路的选择 控制电路分为限流式和分压式两种
R
r
E
S
R E rS
滑动变阻器以何种接法接入电路,应遵循 安全性、精确性、方便性、节能性原则综合考 虑,灵活择取。
阻相等。用电阻箱 R2 的可读阻值去替代 被测电流表的内阻值 Rg 。
三 、实验仪器
现备有如下器材: A. 电流表(量程0 ~ 100 μA,内阻约为100 Ω) B. 电阻箱(范围O ~ 10 Ω) C. 电阻箱(范围0 ~ 9999 Ω ) D. 电阻箱(范围0 ~ 99999 Ω ) E. 滑动变阻器(范围0 ~ 200 Ω ) F. 电源(电动势3 v ,内阻不计) G. 开关和若干导线
电 源 E (电动势 15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1A)
滑动变阻器 R
(最大阻值 1 kΩ)
电 键 S,导线若干
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
(1)电流表应选_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
(2)画出实验电路图。
解析:(1)器材选择(测量电路)
从减小电表读数引起的偶然误差的角度考虑,两
r1
I2
I1
I1
R0 .
练习
1.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900~1000 Ω): 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 = 750 Ω ;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 = 2500 Ω ;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 Ω ;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
若没有很高的要求,仅从安全性和精确性角度分析 两者均可采用时,可考虑安装简便和节能因素采用限 流接法。
四、应用举例
例1、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备用器材如下:
待测电阻 Rx (阻值约为25KΩ)
电流表 A1 (量程 100μA,内阻约为 2KΩ) 电流表 A2 (量程 500μA,内阻约为 300Ω) 电压表 V1 (量程 10V,内阻约为 100 kΩ) 电压表 V2 (量程 50V,内阻约为 500 kΩ)
定值电阻 R1 (3.0kΩ), 滑动变阻器 R (0~100 Ω),
直流电源 (约6V,内阻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要求利用这些器材来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值,请在下边 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若用已知量和直接测得的量来表
示电压表V1内阻,则表达式为 r =_______________。式中
各测得量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A
Rx
示。由于该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U表示 Rx 两端电压,
电流表的读数 I 表示通过 Rx 与 RV 并联电路的总电
流,所以使用该电路所测电阻
值 Rx 略小些。
,比真实 R测
U I
RV Rx RV Rx
(2) 两只同种电表,已知其内阻 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可以当电压表使用,一般
用来测阻值较小的电阻两端电压(小电压),已知 内阻的电压表也可以当电流表使用,一般用来测 小电流。
下列三种情况必须选用分压接法 (1)要求回路中某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实现从零 开始可连续调节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2)当被测电阻阻值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R,且实验要求的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测量多组
数据)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3)若采用限流接法,电路中实际电压(电流)总是
超过实验仪器的量程时,只能采用分压接法。
电表及电表与电源间的配置要合理。注意到电源电动势
远小于电压表V2的量程,而跟电压表V1的量程较接近,
若选用电压表V2来测量电压,其最大偏转量达不到量程
的1/3,读数时偶然误差太大,所以选用V1较恰当;而
此时通过电流表的最大电流Im
Um Rx
10 2.5 104
A
400A
,因此,
电流表A2与V1配置较好。又因为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1的内阻
r1,则所测电流表A1的内阻r1的表达式为:r1=_____。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解答: (1) ①器材选择(测量电路)
因为电压表的量程为电源电动势的 5 倍,所以该电 压表与电源不相配,不能选用该电压表来测量电压。而 电流表 A1 和 A2 可以配置,因此将电流表 A2 跟定值电 阻配合起来可以当电压表使用,测量电路应为:
①内接法
V
Rx A
若 Rx RV 时,选用电流表内接法。由于该电路中 RA Rx
电压表的读数U表示被测电阻Rx与电流表A串联后的总电
压,电流表的读数 I 表示通过Rx的电流,所以使用该电
路所测电阻
U R测 I
Rx RA
,比真实值Rx大了RA
②外接法
V
Rx A
若 Rx RV 时,选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如上图所
伏安法测电阻
开封高中 白建涛
一、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R = U可知,只要测出
I
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U 和流过该电阻的电流I , 就可求出电阻 R 的大小。
二、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组成
测量电路 控制电路
三、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1.测量电路的选择
(1)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知道其内阻的大约值
(Ⅰ)为了控制主回路的电流强度,主
回路中调整和控制电流的电阻 R1 应选阻 值较大,调节范围较宽的电阻,∴ R1
应选调节范围为 0 ~ 99999 Ω 的电阻 箱。电流表的电阻一般在 100 Ω 左右, 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电阻时,与电流表并 联分流的电阻用只要略大于电流表电阻的
电阻箱即可,∴ R2 应选调节范围为 0 ~
半偏法测电阻与电 流表改装成伏特 表和安培表
一 、实验目的:
用半偏法测量一个灵敏电流
为Ig 的电流表的内电阻 R ,
并将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 v (I)的电压(安培表),并校 准该改装表。
电原理图
G
R2 s2 s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