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2.4《我国的虫灾和鼠灾》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地理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农作物病虫害学案湘教版

农作物病虫害【考点精讲】1. 特点:种类多,危害大,灾情东部重于西部。
2. 危害:减产、绝收、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 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几种病虫害及其分布:(1)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锈和秆锈)——是中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小麦病害,在各产麦区均有发生。
灾情东部重于西部,南部重于北部。
(2)水稻病害的分布与灾情水稻病害(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①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②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主要分布区。
(3)棉铃虫病害的分布与灾情①棉铃虫广泛分布于中国主要棉花产区,黄河流域棉产区和新疆棉产区受害尤为严重。
②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有棉铃虫、棉红铃虫、棉蚜虫和棉红蜘蛛。
其中棉铃虫是中国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在中国三大主产棉区均有发生。
③棉铃虫灾害损失巨大。
【典例精析】例题 读“中国水稻病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稻瘟病在全国各产稻区均有发生,但以日照______、雾露持续期________的________(地形)和气温较温和的________、_______地区发生较重。
(2)水稻纹枯病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它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益严重。
思路导航:病虫害的发生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过度潮湿易引起小麦锈病、稻瘟病;干旱易引发小麦白粉病等。
从图中可以看出,稻瘟病的严重病区主要在山区和沿江、沿海地区,从而进一步分析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水稻纹枯病主要病区分布在华南、华中和华东稻区。
答案:(1)少长山区沿江沿海(2)华南华中华东随堂练习:生物灾害包括()①病害②虫害③鼠害④旱灾⑤荒漠化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③④⑤D. ①③④思路导航: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蝗灾、鼠害等。
答案:A【总结提升】列表法分析农作物病虫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导学案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虫灾和鼠灾的主要类型、分布区域。
2、掌握虫灾和鼠灾的形成原因、危害特点。
3、学习预防和治理虫灾与鼠灾的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我国虫灾和鼠灾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2)虫灾和鼠灾的形成原因与危害。
2、难点(1)分析虫灾和鼠灾的形成机制。
(2)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三、知识梳理(一)虫灾1、蝗虫灾(1)分布:我国蝗虫灾害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和_____等地区。
(2)形成原因:气候因素:蝗虫适宜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生态环境:_____破坏、_____减少,为蝗虫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人类活动:不合理的_____和_____等,导致蝗虫滋生。
(3)危害:蝗虫过境,会吞食农作物,使农作物_____,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2、水稻螟虫灾(1)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地区。
(2)形成原因:气候:_____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其繁殖。
种植制度:_____的种植方式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3)危害:造成水稻_____、_____,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3、棉铃虫灾(1)分布:主要发生在_____棉区。
(2)形成原因:气候:_____的温度和湿度适合其生长发育。
寄主植物:棉花种植面积_____,为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3)危害:导致棉花_____、_____,降低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二)鼠灾1、农田鼠灾(1)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_____地区。
(2)形成原因:农业生产:_____的种植方式、_____的储存,为老鼠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生态环境:_____的破坏,使老鼠的天敌减少。
(3)危害:啃食农作物,破坏农田设施,造成农作物_____,影响农业生产。
2、草原鼠灾(1)分布:主要发生在我国_____草原地区。
(2)形成原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原_____,老鼠的生存空间扩大。
气候异常:_____等气候条件,有利于老鼠繁殖。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地理教案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常见的虫灾和鼠灾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2.分析虫灾和鼠灾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探讨我国虫灾和鼠灾的防治措施及成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虫灾和鼠灾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虫灾和鼠灾的防治措施及成效。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虫灾和鼠灾吗?它们分别是什么?2.学生回答:虫灾是指因昆虫等生物大量繁殖而对农作物、森林等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鼠灾是指因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大量繁殖而对农作物、森林等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常见的虫灾和鼠灾类型。
(1)我国常见的虫灾:蝗虫、黏虫、松毛虫、白蚁等。
(2)我国常见的鼠灾:田鼠、家鼠、草原鼠等。
(三)案例分析1.让学生分析虫灾和鼠灾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虫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粮食减产、作物品质下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等。
(2)鼠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粮食减产、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
(四)防治措施1.让学生探讨我国虫灾和鼠灾的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控制害虫和鼠类。
(2)化学防治: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杀死害虫和鼠类。
(3)物理防治:利用光、热、电等物理因素控制害虫和鼠类。
(4)农业防治:调整作物布局、改变耕作制度等。
(5)法规防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五)防治成效1.让学生分析我国虫灾和鼠灾防治的成效。
(1)防治技术不断提高: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不断完善。
(2)防治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范围内开展防治工作,有效控制虫灾和鼠灾。
(3)防治效果显著: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六)课堂小结(七)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如何有效防治虫灾和鼠灾。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虫子特别多的情况,或者听说过某个地方鼠患成灾的新闻?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或听说的故事?学生甲:我听说过,前年我们村里闹蝗灾,田里的稻子都被吃得精光。
高中地理 2.4 我国的虫灾和鼠灾学案

我国的虫灾和鼠灾学案(湘教版选修)【学习目标】.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及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影响。
.概括蝗区和鼠类灾害区的类型及分布。
一、我国生物灾害的特点.种类繁多:病、虫、鼠等多种灾害。
.灾情严重:①、破坏草原和森林。
.区域差异大:由于各地的②、生态环境、③和耕作栽培制度不同,生物灾害的发生、流行以致成灾都有很大的区域差异。
二、我国的虫灾.我国害虫主要有④害虫和⑤害虫两大类。
.⑥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严重。
近年来,我国有河北、⑦、山东、⑧和新疆多个省区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蝗灾。
.蝗灾的分布:我国蝗区的四个类型()滨湖蝗区:分布在⑨、江苏、⑩和内蒙古。
()沿海蝗区:分布在⑪。
()内涝蝗区:分布在⑫、邢台、⑬,⑭、德州。
()河泛蝗区:分布在⑮、⑯和⑰水系流域。
三、我国主要的鼠灾.我国有害鼠类的主要危害区()喜湿鼠类危害区:华东和⑱区的全部,⑲、⑳和区的大部,以及的少数地区。
()耐旱鼠类危害区:区的大部,的大部以及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
.农田鼠害和草原鼠害。
我国的农田鼠害十分严重,主要是危害农作物生长。
我国草原鼠害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使;二是。
.森林鼠害。
一类是,啃食树皮及茎干部分;一类为,主要啃食树木的根系。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生物灾害.生物灾害包括()①病害②虫害③鼠害④赤潮⑤旱灾⑥荒漠化.①②③.②③⑤.③④⑤.①②⑥考查点我国的蝗灾蝗灾是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造成严重威胁。
据此完成~题。
.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②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世纪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基本消灭③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征,因而不能用飞机来灭蝗④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①②.②③.①③.①④.有关飞蝗的生活习惯的叙述,正确的有().群聚和远距离迁飞.群聚和近距离生存.散居和远距离迁飞.散居和远距离生存考查点我国的鼠害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在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湘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湘教版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避免的事情,其中虫灾和鼠灾也是人类长期以来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于虫灾和鼠灾的防治措施有着很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我国虫灾和鼠灾的现状以及防治方式。
一、我国虫灾的现状虫灾是指由虫类造成的大规模危害性事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虫灾的影响下表现得更为明显。
我国的虫灾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地区。
南方虫灾比北方虫灾更为严重,这是由于南方气候温暖潮湿,适宜虫类繁殖。
目前我国常见的虫灾类型有:1.棉铃虫灾害棉铃虫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虫害之一,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幼苗进行大面积危害,导致农业生产的大幅度降低。
此种虫灾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2.水稻瘟病虫害水稻瘟病虫害是我国重要的虫害之一,能够在生长季节内对水稻进行危害。
目前,该型虫害的防治措施是向田间喷洒化学农药。
二、我国鼠灾现状鼠灾是指由鼠类造成的大规模危害性事件。
我国的农村地区是鼠类的最大栖息地。
鼠灾会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我国鼠灾的主要种类有:1.家鼠灾害家鼠是我国鼠灾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它能够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目前,常见的家鼠防治措施有化学诱饵、毒饵、网箱等。
2.田鼠灾害田鼠是我国鼠灾中的佼佼者。
它能够对农作物进行猖狂地繁殖和危害。
针对田鼠灾害,我国采用土豆诱饵、泥柿子诱饵等方法进行防治。
三、虫灾和鼠灾的防治方式对于虫灾和鼠灾,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方式:1.生物防治法通过利用天敌来解决虫害问题,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法的特点是:安全、环保、经济。
生物防治法常采用的天敌有:天牛、寄生虫、捕食性蝗虫等。
2.化学防治法该方案采用化学农药进行虫灾和鼠灾的防治。
但是化学药品的使用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和危害。
因此,使用化学药品时应谨慎。
3.外力防治法通过机械力量、动物力量或人工方式来减少虫害和鼠害。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根治虫害和鼠害,仅能防治当时的虫害和鼠害。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4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2.4 我国的虫灾与鼠灾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5蝗灾是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造成严重威胁。
据此完成第1~3题。
1.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②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基本消灭③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征,因而不能用飞机来灭蝗④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有关飞蝗的生活习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聚和远距离迁飞B.群聚和近距离生存C.散居和远距离迁飞D.散居和远距离生存3.古代有“旱蝗”的说法,下列情况利于蝗灾爆发的是( )A.一直干旱B.一直多雨C.前期干旱,后期多雨D.前期多雨,后期干旱解析:第1题,我国蝗灾并未消灭。
2000年华北地区曾暴发蝗灾,且用飞机进行了灭蝗。
第2题,飞蝗的特性是喜群聚,当地面温度超过31.5 ℃时,群聚的飞蝗就开始作远距离迁移。
第3题,根据蝗虫的生活习性,前期干旱利于蝗虫的产卵繁殖,后期多雨,草类生长繁茂,又为蝗虫的生长提供了食物条件。
答案:1.D 2.A 3.C我国黄淮地区洪涝过后,水位降低,天气变干,出现大量适于某种害虫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滩,引发害虫灾害。
据此完成第4~5题。
4.材料中提到的“某种害虫”应为( )A.老鼠B.蝗虫C.松毛虫D.黏虫5.此种害虫大量繁殖的自然因素是( )A.农作物众多B.害虫天敌多C.气候条件有利D.人类防虫害意识差解析:第4题,蝗虫的发生与旱涝关系十分密切。
洪涝过后水位降低,退水区特别适宜雌蝗产卵,天气变干,又有利于蝗虫繁殖,使得蝗虫数量激增。
根据材料可以确定该害虫为蝗虫。
第5题,蝗虫大量繁殖得益于有利的气候条件。
答案:4.B 5.C我国曾在不少地区建有虫神庙。
它是一种可以反映当时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下图是中国虫神庙分布图。
据此完成第6~8题。
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4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学案湘教版5

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4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学案湘教版51.把握我国生物灾难发生、流行、成灾的区域差异及形成缘故。
(重点)2.了解我国害虫的种类,把握害虫暴发成灾的因素、危害及蝗区分布。
(重点)3.了解我国鼠害区的分布以及森林鼠害的类型与危害。
(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我国的虫灾阅读教材P57~P60第2段,完成下列问题。
1.要紧类型⎩⎪⎨⎪⎧农作物害虫森林害虫 2.蝗虫灾难(1)概况:蝗虫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峻;危害最严峻的飞蝗具有群聚和群迁习性。
(2)(3)危害:农作物缺失惨重;对当地农牧业生产构成严峻威逼,使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加速退化。
正误判定:(1)黏虫是危害农作物最严峻的害虫。
( )(2)和我国蝗灾关联性最紧密的自然灾难是洪涝。
( )(3)生物入侵可不能造成生态破坏。
( )【提示】 (1)× 蝗虫是危害农作物最严峻的害虫。
(2)× 旱涝灾难与我国蝗灾关联性最紧密。
(3)× 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危及本地物种,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教材整理2我国的鼠灾阅读教材P60第3段~P61,完成下列问题。
1.特点: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3.类型(1)农田鼠害:十分严峻。
(2)草原鼠害:使草原生产能力下降;破坏草原。
(3)4.危害:危害农业,毁灭森林,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专门大的威逼。
正误判定:(1)我国耐旱鼠类危害区要紧分布在西北地区。
()(2)“毒鼠强”等剧毒化学品灭鼠速度快,宜推广使用。
()【提示】(1)×我国耐旱鼠类危害区要紧分布在西北地区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边缘。
(2)ד毒鼠强”属于剧毒化学品,化学性质稳固,对人畜的毒性极强,极不安全;用“毒鼠强”灭鼠的过程中,一些老鼠的天敌可能因误食“毒鼠强”而死亡,老鼠因失去天敌而大量生长繁育。
[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我国的虫灾[合作探讨]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
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2-4我国的虫灾与鼠灾 导学案

作业
小结
7.分布于我国西北内陆的鼠灾主要是上述选项中的哪一个?
8.在我国东北地区鼠类主要危害
A.樟子松、落叶松B.红松、马尾松
C.胡杨、红柳D.梭梭、落叶松
9.为了搞好灭鼠工作,我们应该
A.保护猫头鹰、鹰等鼠类的天敌B.使用“毒鼠强”等化学药品灭鼠
C.生态系统是平衡的,对鼠害可以听之任之D.禁止药物灭鼠
10.目前,消灭病虫害的有效办法是依靠农药。那么,你在洗菜或吃水果时应如何消除残留的农药?
2.我国蝗区四种类型?
3.我国有害鼠类两大危害区?
2.请同学们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展示交流,并相互补充矫正。
1.试举例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例子?
2.关于灭虫有两种看法,一是使用农药,二是培育害虫的天敌。你的看法?
精
讲
互
动
精讲互动
1.探究:请同学们围绕下列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各组全班展示学习成果。
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
时间
第周星期
课型
新课
主备课人
申强
目标
1.了解蝗灾和鼠灾的分布。
2.理解蝗灾和鼠灾的危害、成因。
重点
能结合实例,分析蝗灾和鼠灾对我国农业灾情的影响
我的问题
难点
能结合实例,分析蝗灾和鼠灾对我国农业灾情的影响
自
主
学
习
自主学习
1.阅读P57---61八分钟,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我国害虫的两大分类?
①蝗虫灾害发生的条件?对策?
②、达标训练:
1.下列虫灾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危害严重的是
A.粘虫B.松毛虫C.蝗虫D.稻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2019.7第四节 我国的虫灾和鼠灾【学习目标】 1.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及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影响。
2.概括蝗区和鼠类灾害区的类型及分布。
一、我国生物灾害的特点1.种类繁多:病、虫、鼠等多种灾害。
2.灾情严重:①____________、破坏草原和森林。
3.区域差异大:由于各地的②__________、生态环境、③____________和耕作栽培制度不同,生物灾害的发生、流行以致成灾都有很大的区域差异。
二、我国的虫灾1.我国害虫主要有④____________害虫和⑤__________害虫两大类。
2.⑥________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严重。
近年来,我国有河北、⑦________、山东、⑧________和新疆多个省区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蝗灾。
3.蝗灾的分布:我国蝗区的四个类型(1)滨湖蝗区:分布在⑨________、江苏、⑩________和内蒙古。
(2)沿海蝗区:分布在⑪______________。
(3)内涝蝗区:分布在⑫____________、邢台、⑬________,⑭____________、德州。
(4)河泛蝗区:分布在⑮________、⑯________和⑰________水系流域。
三、我国主要的鼠灾1.我国有害鼠类的主要危害区(1)喜湿鼠类危害区:华东和⑱__________区的全部,⑲__________、⑳________和○21________区的大部,以及○22____________的少数地区。
(2)耐旱鼠类危害区:○23________区的大部,○24____________的大部以及○25________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
2.农田鼠害和草原鼠害。
我国的农田鼠害十分严重,主要是危害农作物生长。
我国草原鼠害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使○26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27______________。
3.森林鼠害。
一类是○28____________,啃食树皮及茎干部分;一类为○29____________,主要啃食树木的根系。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生物灾害 1.生物灾害包括( )①病害 ②虫害 ③鼠害 ④赤潮 ⑤旱灾 ⑥荒漠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考查点2 我国的蝗灾蝗灾是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它们不仅危害农作物和农田,还对草场造成严重威胁。
据此完成2~3题。
2.有关我国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历史上造成过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 ②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蝗灾已基本消灭③由于蝗虫有远距离迁飞特征,因而不能用飞机来灭蝗④历史上蝗灾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3.有关飞蝗的生活习惯的叙述,正确的有( )A.群聚和远距离迁飞 B.群聚和近距离生存C.散居和远距离迁飞 D.散居和远距离生存考查点3 我国的鼠害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
被鼠类危害过的草地变成了“鼠荒地”,草皮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甚至沙化。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 600米以上,作为地表生态屏障的草皮,原本就是在冻土地带勉强成活,而现在一只青海田鼠一年就要吃掉60公斤的鲜草。
如不及时治理鼠害,藏羚羊、藏原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区的生态链条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据此回答4~6题。
4.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 )A.过度放牧B.滥捕田鼠的天敌,使老鹰、沙狐等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鼠类生活环境改善D.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5.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A.喜湿鼠 B.耐旱鼠 C.耐寒鼠 D.喜温鼠6.关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与新疆、西藏接壤B.土壤为高山草甸土、高山高原土和高山寒漠土三种地带性土壤C.目前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D.区内现代冰川广布,冰川总面积2 000平方千米方法技巧练方法图示法理解蝗灾与旱涝的关系关于蝗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B.危害最严重且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灾害C.东亚飞蝗对我国华北、华东危害最大D.多雨天气利于蝗虫幼虫成长,所以蝗灾经常与水灾链接发生方法技巧一、选择题我国曾在不少地区建有虫神庙。
它是一种可以反映当时自然环境的文化景观,下图是“中国虫神庙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蝗虫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A.南方湿润地区B.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区C.东北湿润、半湿润区D.青藏干旱、半干旱区2.根据以上结论,该区蝗灾集中的原因是( )①降水多,有利于蝗虫繁殖②降水少,地表干旱,可使土壤中虫卵存活率提高③植被覆盖率高,为蝗虫提供充足的食物④生态环境脆弱,蝗虫缺乏天敌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3.下列治理蝗灾措施可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完善蝗虫预测、监控机制,使用化学药剂②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条件③兴修水利,扩大灌区面积,增加土壤水分④调整作物种植制度,增加水稻播种面积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失贮粮3 500多万吨,因鼠害减产5 000万吨,足供3亿人吃1年。
此外,老鼠还是各种鼠源性疾病的传染源。
全球90%的鼠种,携带着200多种病原体,能使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有57种。
据此回答4~6题。
4.上述材料中的损失主要是由________造成的( )A.家鼠 B.田鼠C.草地鼠 D.森林鼠5.下列有关鼠类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鼠类会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的安全B.鼠类传播禽流感,危害人类健康C.森林鼠和草地鼠分别破坏森林和草原D.鼠类糟蹋粮食,造成农作物减产6.鼠害对我国农业生产已造成很大威胁,我们应加强灭鼠保粮工作,下列措施中最科学的是( )A.加大毒鼠强的投放力度B.人人参与,捕捉老鼠C.将地面硬化,让其无藏身之地D.生态灭鼠,保护和饲养老鼠的天敌7.病、虫、鼠害等生物灾害发生的共同的原因是( )A.气候变异造成的不良环境B.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数量失去平衡C.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D.外来毒原体的入侵8.有关我国鼠害的叙述,正确的有( )A.我国农田鼠类每年吃掉的粮食与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数量大致相当B.鼠害只会加剧草场退化,草原退化不会使鼠害密度增加C.近年来,由于技术得当,我国林业鼠害已越来越轻D.鼠类不会传播疾病、危及人体健康9.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发布2007年草原鼠害调查情况:全区春季草原鼠害危害面积达10 71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为5 225.6 万亩。
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新巴尔虎右旗鼠害面积达800多万亩,占全旗草场的40%。
当地监测显示,该旗生存着上亿只老鼠,每天可吃掉上千吨牧草。
材料二2007年夏季,受上游降水影响,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升,约20亿只东方田鼠从洞庭湖滩向垸内转移。
湖滩上到处可见老鼠窝,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
材料三内蒙古东部土地类型及气候资料(1)鼠灾造成的危害有哪些?(2)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材料中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3)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鼠灾?答案第四节我国的虫灾和鼠灾知识清单①损失粮食②气候条件③作物种类④农作物⑤森林⑥蝗虫⑦河南⑧天津⑨山东⑩新疆⑪渤海和黄海⑫河北保定⑬邯郸⑭山东聊城⑮黄河⑯淮河 ⑰海河 ⑱华南 ⑲东北 ⑳华北 ○21西南 ○22西北区 ○23西北 ○24青藏高原 ○25东北 ○26草原生产能力下降 ○27破坏草原 ○28地上鼠 ○29地下鼠 基础达标练1.D [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等。
]2.D [我国蝗灾并未消灭。
2000年华北地区曾暴发蝗灾,且用飞机进行了灭蝗。
] 3.A [飞蝗的特性是喜群聚,当地面温度超过31.5℃时,群聚的飞蝗就开始作远距离迁移。
]4.B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滥捕田鼠的天敌,使老鹰、沙狐等减少,从而使鼠类大量繁殖。
]5.B [西北大部、青藏高原大部,以及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边缘地带分布的是耐旱鼠。
] 6.C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方法技巧练D [干旱有利于蝗虫产卵,蝗灾与干旱相连。
] 综合提升1.B [通过读图并与我国的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进行对照即可得出结论。
]2.B [蝗虫繁殖需要干旱环境;生态脆弱区的蝗虫天敌虽少,但蝗虫的食物也相对较少,不利于蝗虫大规模聚集。
]3.A [喷洒化学药剂会污染环境、毒害蝗虫的天敌;蝗虫危害区大多数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
]4.B [材料中提到的损失主要是粮食损失,因此应主要是由田鼠造成的。
] 5.B [禽流感主要是由鸟类传播,因此不属于鼠灾危害。
]6.D [灭鼠工作应该采取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措施,A 项会使鼠类抗药性增强,同时会杀灭其天敌;B 项单靠人力捕捉远远不够;C 项不利于生态保护。
]7.B [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内部是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的稳定为平衡标准的。
一旦系统失去平衡,或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就会导致生物灾害。
]8.A [鼠害加剧与草原退化互为因果,近年来我国鼠害有加剧的趋势。
鼠类能传播多种疾病,严重危及人类健康。
]9.(1)啃食农作物、牧草及林木,危害农林牧业生产;在地下打洞,危及沿湖防洪大堤等工程安全;加剧土地荒漠化;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2)呼伦贝尔草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较少;温带草原面积广阔。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植被茂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加强鼠灾监测;改善灾区的生态环境,利用天敌灭鼠;采用药物灭鼠;修建防鼠墙等。
1.了解家乡农作物害虫的类型一可通过走访调查农户和农业管理部门获得;二可通过查阅相关的农业资料与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得到;三可根据所学气候、作物分布、生物灾害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得出。
(P 58)2.可从两种方法对环境影响的差异、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分析:使用农药虽然见效快,但容易产生环境污染,既会毒杀害虫天敌,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又会危害人体健康;培育害虫天敌虽然见效慢,但具有成本低、效果持久、节省农药、保护环境等优点。
1.飞蝗通过群聚暴食的方式可大规模危害农作物地上部分的茎、叶、花、果实等;通过远距离群迁方式可大面积扩大作物受损的范围,且不易防治。
2.了解家乡是否发生过蝗灾及蝗灾的发生过程,可通过走访、查阅历史资料求证,也可通过所学的蝗灾知识进行推断;蝗灾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大规模啃食农作物地上部分的茎、叶、花、果实,造成农业减产或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