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

合集下载

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第2、3课时课件

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第2、3课时课件
2、心脏中的四个腔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
3、哪些部位有瓣膜?这些瓣膜有什么作用?
上房下室 左右相反
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上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下腔静脉
上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右心房
房室瓣 右心室
房室瓣
动脉瓣
左心室
肺 肺 静 静 脉
组织细胞
O2、养料 CO2 、废物
各级 动脉
全身 全 细 身 血 毛细 毛 管 血管
肺 细 肺部毛 部 血 细血管 毛 管
各级 上下 腔 静脉 静脉
右 心 房
右 心 室
肺 动 脉
O2 、养料
CO2 、废物
肺循环


练习
讨论:
动脉血管中流的都是动脉血,静 脉血管中流的都是静脉血,这种说法 正确吗?为什么?
心室
动脉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心房中血液流 入_________ 心 室 。
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室中血液流 离 开 心脏。 向_________ 动 脉 ,____________
心房、心室同时舒张,血液从
__________________
静脉流回 心脏。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一般成年人心跳周期为0.8秒

B、上下腔静脉
3、与心脏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B )
C、主动脉
D、肺动脉
4、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 ( ) A、动脉瓣 B、静脉瓣
C、房室瓣
D、心壁


5、分布在身体的深层,管壁 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的是( A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和静脉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 练习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 练习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一、血液循环说明:1.体循环:起始于________,终止于右心房:肺循环:起始于________,终止于左心房。

两条路径在心脏中连接成一条大循环。

2.物质交换的两个场所:组织细胞动脉血→静脉血血液氧气、营养CO2、废物肺泡氧气血液静脉血→动脉血CO23.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跟氧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跟氧别离。

二、血压与脉搏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2.脉搏: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的动脉受到压力,形成脉搏。

脉搏与心率是一样的。

3.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

A组根底训练1.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是由()A.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B.心脏和血管组成C.由心脏、血管和肺组成D.由心脏、血管和瓣膜组成2.比拟以下各处的血压,其中最高处是()A.肺静脉B.主动脉C.肺毛细血管D.上、下腔静脉第3题图3.如图是血液循环过程中某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如果图中b为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那么血管c的名称是()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下腔静脉4.关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正确的选项是()A.静脉→心房→心室→动脉B.动脉→心房→心室→静脉C.静脉→心室→心房→动脉D.动脉→心室→心房→静脉5.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6.(泰州中考)如图为人体肺内的血管构造和血流方向示意图。

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第6题图A.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B.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C.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D.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7.如图甲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乙图表示①、③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含量。

九年级上科学《体内物质的运输》PPT优质课件浙教版5

九年级上科学《体内物质的运输》PPT优质课件浙教版5
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课时)
血液循环
知识回顾:
1.心脏由哪四个腔组成? 2.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3.哪些部位有瓣膜?这些瓣膜有什么作用? 4.根据瓣膜的作用,推测心脏内以及心脏与相邻
血管间血流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肺动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静脉 主动脉
左心房
左心室
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 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 动,称为血液循环。
右心房的血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A. A型 和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清淡食物,多吃新
右心房的血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B. B型
C.AB型 静脉---心室---心房
不含葡萄糖 D. 含二氧化碳多 B.
D. O型
只能接受同型血,异型血都不适用,则
2.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会出现( D) 循环和( )循环两部分。
10. 判断题 1、动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
回心脏的血管。 (×)
2、肺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肺静脉 里流的是静脉血。( × )
4.现有甲、乙、丙、丁四人,在ABO血 型系统中,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现 用丙的血清给其他三人验血,只有乙、 丁二人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用丁的 血清给其他三人验血,只有乙、丙二 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则乙能给 其他三人中的哪一个D输血?( ) A.甲 B.丙 C.丁 D.三个都不能
3.血液中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是( A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4.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静脉血中( )
A.含二氧化碳多 B.不含氧气 A
C.不含葡萄糖 D.不含水
5.如果平静状态测得某人的收缩压为14千帕,则他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课时) (共20张PPT)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课时)  (共20张PPT)
A. ③④⑥①⑧ B. ④⑧②①⑧ C.④⑧①②⑧ D.③⑤⑦①⑧
5. 下列四幅图表示人体内血液由体动 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血液 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纵坐标 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横坐标表示血液 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
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B )
6.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的血液流动情况 的图示(箭头表示血液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____A____ 管。 (2)在B处可以观察到红细胞排成___单__行___通过。 (3)在血液流动的过程中B处发生了气体交换,该 过程称为 _组__织_内__气。体交换
• 思考与讨论: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 者”,但在输血时,要做到少而慢,这是 为什么?
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B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
4. 小张得了肺炎,医生将葡萄糖从他 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运送到肺时,葡 萄糖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D) ①肺动脉 ②肺静脉 ③上腔静脉 ④ 下腔静脉 ⑤右心房 ⑥左心房 ⑦右 心室 ⑧肺部毛细血管
(肺循环)
都是在毛细血管处进行交换。
(体循环)
• 动脉血:含氧量高呈鲜红色的血 • 静脉血:含氧量较低呈暗红色血 •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去的血管 •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部送回心脏的血管
血液循环的功能
随堂练习
1、动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 )
2、肺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肺静脉流的是静脉血。 (× )
舒张压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
测血压
血压大小用分式表示。 如 16/10.7千帕,表示收 缩压为16千帕,舒张压为 10.7千帕。 健康成年人的收缩压变 化范围为12~18.7千帕; 舒张压为8~12千帕。

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4

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4
输同型血为原则。
O型 抗A、抗B

B型
B
AB 型
A和B
A型 抗B O型 抗A、抗B A型 抗B B型 抗A O型 抗A、抗B
生 凝 集 反 应
O型

不会发生凝集反应
探究实践
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 O
万不得已的情况异型间输血应怎么办? O
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少而慢。
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凝集原是 A
迁移应用
5.血清中既无抗A 凝集素又无抗B凝集素的血型是( C )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6.现有甲、乙、丙、丁四人,在ABO血型系统中,四人的血型各不 相同。现用丙的血清给其他三人验血,只有乙、丁二人的红细胞起 凝集反应;用丁的血清给其他三人验血,只有乙、丙二人的红细胞 发生凝集反应。则乙能给其他三人中的哪一个输血?( D )
探究实践
自主学习: 1.什么是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一个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约为每分钟 75次。
⒉脉博是如何形成的?在何处测量脉博?
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
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形成 脉搏。
同一个人的脉搏次数与其心率是相同。 腕部的桡动脉处触摸脉搏。
血小板 红细胞
细胞膜上含有凝集原
A凝集原 B凝集原
探究实践
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抗A凝集素
血清
凝集素 抗B凝集素
纤维蛋白
凝集素是特异性蛋白质
细胞膜上含有凝集原
A凝集原 B凝集原
A凝集原 + 抗A凝集素 B凝集原 + 抗B凝集素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体内物质的运输》PPT精品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体内物质的运输》PPT精品课件

CONTENT
人体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3种。
YOUR TITLE HERE
CONTENT
动脉(artery)是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 各器官的血管,它的管壁较厚,弹性大。
YOUR TITLE HERE
静脉(vein)是从全身 各器官运送血液回到 心脏的血管,它的管 壁较薄,弹性小,大 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 可防止血液倒流。
凝集素
因为在人的红细胞膜上存 在着叫凝集原的蛋白质类物 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应 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 为凝集素。
YOUR TITLE HERE
CONTENT
当含有某种凝集原的红细胞和抗 该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会发生凝 集反应,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凝集, 如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B凝集原与 抗B凝集素。血型是由凝集原的种类决 定的,常见的有ABO血型系统。
YOUR TITLE HERE
CONTENT
毛细血管 (aillaryvessel)则是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 脉的血管,它的管 壁极薄,管径较细, - -般只允许红细胞 排成单行通过。
YOUR TITLE HERE
CONTENT
CONTENT
当血波流经毛细血管时,便会与细胞 进行物质交换。针对心脏和三种血管,讨 论与这些器官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 要有哪些,并以列表的形式加以比较。
YOUR TITLE HERE
CONTENT
1.流入左心室、左心房的血和流入右心室、 右心房的血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 别? 2.假如血液离开肺后直接流向身体的其他部 分,而不流回心脏,会有什么后果?
YOUR TITLE HERE
CONTENT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不断地将氧气、营养物质和 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各个组织器官 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运送到肾脏等排泄器 官并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体内物质的运输》PPT(第三课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体内物质的运输》PPT(第三课时)

一、血液循环
身体上部的毛细血管
主动脉 上腔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静脉 肺动脉 左心房 左心室
腹腔内器官 的毛细血管
血液循环模式图
身体下部的毛细血管
观察与思考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各是什么部位? 2. 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成分各发生了什么变 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各在哪里? 3.在书本上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观察: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之间是否相通? 左右心房不相通,左右心室不相通。
讨论分析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 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心脏壁主要由肌肉构成。 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因此,心脏能 够推动血液在血管里的循环流动。
讨论: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 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
A×B O×AB A×AB B×AB AB×AB
O.A.B.AB A,B
A,B,AB A,B,AB A,B,AB
ABO血型与遗传有关,故在法医学上常用于亲子鉴定 的一个项目。
3、输血原则 (1)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 (2)不得已要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试 验。(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凝集原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是 否会发生凝集作用) (3)根据上述原则,O型血可输给A型、B型和AB型等血型 的人。还应少而慢。
体循环
上腔静脉 右心房
下腔静脉 各级静脉
主动脉 左心室
各级动脉
全身各处毛 细血管网
体循环:
动脉血
静脉血
左主 心动 室脉
各 级 动 脉
毛 细 血 管

各 级 静 脉
上 、 下 腔 静 脉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课件

血液
血液的组成
血液
水(90%以上)
主要成分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血浆
有机物(血浆蛋白)
运载血细胞
(55%)
主要功能
运输养料和废物
白细胞
血细胞 血小板
(45%) 红细胞
血液
血细胞
1.红细胞(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特点:没有细胞核,呈两面 凹的圆盘形。
红细胞内含一种红色含 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所以使血液呈红色。
心脏和血管
血管
静脉的特点
大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 可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和血管
血管
毛细血管的特点
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径较细;一般只允许红细 胞排成单行通过;管内的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 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循环
血液在由心脏和血管所构成的封闭的管道系统中, 按一定的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体内物质的运输
问题:进入循环系统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运输到 全身各组织的?
经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 血液和淋巴的循环流向全身的。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其总体重的 7%~ 8% ;血液总是在心脏和血管 组成的封闭的管道系统中周而复始 地循环流动。为人体细胞输送各种 营养物质。
血液
问题: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叫做收缩压 (正常值为12~18.7千帕);当收缩压低于12千帕时 就是低血压。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降到最低值,叫做舒张压 (正常值为 8~12千帕);当舒张压高于12千帕时就 是高血压。
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血液循环
心率、脉搏和血压 思考:小明的父亲血压值为21.3/13.3kpa(千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④⑧①②⑧
D. ③⑤⑦①⑧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册科学》
22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23
册科学》
第三课时 血液循环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1
册科学》
血液在血管和心脏中是如何流动的?
1、概 念
三、血 液 循 环
血液在心脏和
全部血管组成
的封闭管道中,
按一定方向周
而复始地流动,
叫做血液循环。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2
册科学》
2、路 径 血液循环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18
册科学》
3、输血原则
(1)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
(2)不得已要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 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凝集原和受血者血清中 的凝集素是否会发生凝集作用)
(3)根据上述原则,O型血可输给A型、B 型和AB型等血型的人。还应少而慢。
为什么O型是万能供血者?
16
2、血型特点
人有多种血型系统,临床上常用的是ABO 血型系统。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
ABO 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血 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和B

O型

抗A和抗B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17
册科学》Βιβλιοθήκη 血型由遗传决定,且终生不变。 你知道你父母的血型吗?你的血型呢?
如肺动脉里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是动脉血。
2、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经过什么途径,以 什么方式变成动脉血?动脉血又是怎样变成 静脉血的? 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经过肺循环时,通过 气体扩散作用,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与二 氧化碳分离,变成了动脉血。
在血液循环中,动脉血经过体循环时,通过 气体扩散作用,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与组 织细胞的二氧秋季化(上碳学期结)《浙合教版,九年变级上成了静脉血。 21
(2)脉搏
随着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 出现相应的扩张和回缩, 形成脉搏。
同一人脉搏与心率相同。
中医根据“ 脉相”来诊
断疾病。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册科学》
11
1. 测量平静状态下的脉搏。让同学用手表限定1 分 钟时间,自己数一数脉搏跳动的次数,记录在表中。 2.一位同学计时,你在一个地方慢步走1分钟停下 后,立即测1分钟的脉搏并记录。
5、小张得了肺炎,医生将葡萄糖从他的前臂静
脉输入,当运送到肺时,葡萄糖液经过的途径
依次是 ①肺动脉 ②肺静脉 ③上腔静脉 ④下
腔静脉 ⑤右心房 ⑥左心房 ⑦右心室 ⑧肺部
毛细血管---------------------------------------( D )
A. ③④⑥①⑧ B. ④⑧②①⑧
册科学》
3、小王的血型是B型。当他需要大量输血时, 应给他输入的血型为---------------------( B ) A.A 型 B. B 型 C. O 型 D. AB 型
4、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会出现--------( D )
A. 红细胞破裂 B. 血细胞凝集
C. 血液凝固
D. 红细胞凝集
(3)高血压与低血压
高血压:收缩压经常超过18千帕(140 mmHg)
或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90 mmHg)
低血压: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90 mmHg)
低血压和高血秋季压(上对学期)人《浙体教版都九年是级上 有害的。
15
册科学》
意外事故急救需输血,而医生在输血前需要 做什么事? 检查输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
3
册科学》
体循环是:左心室→主__动_脉__→_各__级_动__脉_→__全_身__各__处_毛__细_血__管_→_ 各__级_静__脉_→___上_下__腔_静__脉_→___右心房。
肺循环是:右心室→ _肺_动__脉_→__肺_泡__内__的_毛__细_血__管_→__肺__静_脉__→_
左心房。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册科学》
延长测量时间取平均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分析所获得的数据,总结人体的运动与脉搏之间有 什么关系?当运动停止后,脉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脉搏搏动与运动有关,运动强度增加,脉搏 次数增加。当运动停止后,脉搏次数又会减少。
运动需要消耗能量,需要增加营养和氧气,血
流加快,所以脉秋季搏(上次学期)数《浙会教版增九年加级上 。
4
人体的血液循环路线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质 肺部毛
交 换
细血管
肺 循 环
右心房 左心房 体 循
右心室 左心室 环

全身毛 质
细血管
交 换
各级动脉
肺动脉
主动脉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5
册科学》
假如血液离开肺后直接流向身体的其他部分, 而不流回心脏,会有什么后果?
血液流动的动力不足、营养供应不够、不能 及时补充氧气等。
13
册科学》
6、血 压
(1)概念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 产生的压强叫血压。
可用血压计测定。人的血压是在不断变化的。
(2)数值
定义
收缩压
舒张压
心室收缩时,动脉血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 压上升到的最高值。 压下降到的最低值。
正常 12 ~ 18.7 千帕
8 ~ 12 千帕
异常
经m经m常常H超低g过于)11为82秋高千千季(血帕帕上学压(为期册)低1科4《学血0浙》教压版九年级经m上m常H超g过)1为2高千血帕压(9014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9
册科学》
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的发现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 “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记 载,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
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医生盖仑认为血液是像潮汐一样的在心脏 和血管中一进一出地流动。左右两心室间的隔膜上有小孔,血液 可互相流通。直到17世纪,英国伟大的生理学家和胚胎学家哈维 ,观察了约40种不同的动物,并做了许多离体心脏的研究后,提 出血液在体内是单行线循环的;血液从心脏流入动脉,再经静脉 流回心脏,这一循环活动的力量来自心脏。由于受当时科技发展 水平的限制,哈维未能证明毛细血管的存在,但他预言了连通动 静脉的血管的存在。
流入左心室、左心房的血和流入右心室、右心 房的血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流入左心室、左心房的血为动脉血,含氧量 高、颜色鲜红;
流入右心室、右心房的血为静脉血,含氧量 低、颜色暗红;
主要原因是由于二者血液中的氧和血红蛋白
结合量的不同引起的。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6
册科学》
3、血液转换 (1)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1661年,即哈维逝世后的第4 年,意大利马尔比基在显微镜下观 察到了毛细血管的存在。正是这些微小血管将动脉和静脉连接成 一个“可循环的管道”秋,季进(上一学期步)证《浙实教版了九年哈级维上 循环理论的正确性1。0
册科学》
5、心率与脉搏
(1)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不同的人心率不同,健康成年人 安静时的心率约为每分钟75次。
3.同步骤2操作,但改为跑1分钟停下后立即测量脉 搏并记录。
4.再分别在跑1分钟后休息1分钟、3分钟后测量脉搏 并记录。
状态
平静
走路
跑步
跑步后休 息1分钟
跑步后休 息3分钟
脉搏
(次/分钟)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12
册科学》
5、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为表示不同情况下脉搏次数 的柱形图。
6、要使获得的数据更加准确,应怎样做才能提高测量 的精确度?
三、血型与输血
1、血液成分
血 血小板 —— 加速凝血
细 白细胞 ——人体卫士,免疫作用
胞 红细胞 ——含血红蛋白,输送O2
血 液 成
含凝 A凝集原 集原 B凝集原
凝集

含凝 抗B凝集素
血 浆
血清 集素 抗A凝集素 纤维蛋白原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册科学》
反应
红细胞 凝集成 团,妨 碍血液 循环。
父母血型 的配合
O×O A×A O×A B×B O×B
子女可能 的血型
O O,A O,A O,B O,B
父母血型 的配合
A×B O×AB A×AB B×AB AB×AB
子女可能 的血型
O.A.B.AB A,B
A,B,AB A,B,AB A,B,AB
ABO血型与遗传有关,故在法医学上常用
于亲子鉴定的一个项目。
(红骨髓)造血系统在外界因素的促进下,始终保
持旺盛的新陈代谢和强劲的免疫能力。因此,经常
献血的人的血细胞要比不献血者年轻。这种质量上
的优势,对人体健康是很有裨益的,不但使人延缓
衰老,还可使人增长寿命,而且一旦遇到外伤出血
也有较强的耐受力秋季和(上自学期我)《调浙教节版九功年级能上 。
20
册科学》
1、“ 动脉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管里 流的是静脉血 ”这句话对吗? 不对。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7
册科学》
(2)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8
册科学》
你能说出血液循环的功能了吗?
4、功 能
(1)通过血液循环不断地将氧气、营养物质 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2)通过血液循环将各个组织器官产生的二 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运送到肾脏等排 泄器官并排出体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