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六年级科学常用能源教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5.3 能源》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5.3 能源》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5.3 能源》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源的分类、特点和利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能源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能源的分类、特点和利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源的分类、特点和利用。
2.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2.能源的利用和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的分类、特点和利用。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能源分类和特点的资料,用于学生操练和巩固。
3.准备环保宣传资料,用于拓展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能源相关的图片,如太阳能、风能、煤炭等,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能源有哪些分类?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能源的分类,如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讲解各种能源的特点,如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煤炭是化石能源,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料,了解各种能源的利用方法。
例如,太阳能可以用来发电、热水器等;风能可以用来发电等。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回答,以检验学生对能源分类、特点和利用的掌握情况。
如:“太阳能和煤炭相比,有哪些优点?”、“我们应该怎样节约能源?”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 能源|苏教版 (3)

《能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能源对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2.知道能源分为可再生性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
3.知道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性。
4.能够制作或设计太阳能灶、小水轮。
5.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能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基本概况。
难点:做太阳能灶时将铝箔平整地贴在碗内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情趣导入。
师:今天我想咱们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完成今天要学的内容好不好?师:你们都认识家中的生活物品吗?生:认识师: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种生活物品,说一说它们都利用了哪些能量?(教师出示图片)生:电能、太阳能、化学能。
师:那电能、化学能、太阳能它们是什么物质提供的?生:电能是风和水提供的。
生:化学能是煤和天然气。
生:你们说的这些物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能源,你能给能源下个定义吗?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生说能源定义。
师:(出示能源的定义图片)看看你说的和科学家说的一样吗?大家齐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能源。
(板书:能源)师:在我们身边你还知道哪些能源?说给大家听。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师:我也想向大家介绍几种能源,好不好?(出示图片,指名读)2、合作探究给能源分类师:(出示图片)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能源,希望大家给它分两类一类是可再生性能源和不可再生性能源。
再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分?小组讨论,给能源分类。
生分类说原因生边说教师板书(不可再生能源:会枯竭。
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3、了解能源使用的状况和能源的储量。
师:不可再生性能源大多是矿物燃料,我们每天都在用,那它和其他能源使用的比例是如何的呢?请看图片。
你能看出什么特点?生:矿物燃料的使用比其他能源使用量大。
生:矿物燃料使用的多。
师:矿物燃料消耗的这么大,终有一天它会枯竭的,这些矿物燃料我国乃至世界会使用多长时间枯竭。
猜一猜它们会使用多少年呢?生猜测师:(出示图片)看看你们猜对了吗?这些数字是不是让你很震惊呢!我们这一代还有煤、石油、天然气可用,等到了你的下一代是不是就没有了。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源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各种能源的定义、特点和作用;(2)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3)学会评估和选择合适的能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探究各种能源的性质;(2)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能源进行分析和评估;(3)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提出合理的能源选择方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2)增强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积极参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3)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能源的定义和分类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能源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能源的概念和特点。
3. 学习能源的分类: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区别。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可再生能源的探究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作用。
2. 学习可再生能源:让学生了解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性质和利用。
3. 实验探究:进行可再生能源的实验,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等。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三课时:不可再生能源的探究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作用。
2. 学习不可再生能源:让学生了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性质和利用。
3. 实验探究:进行不可再生能源的实验,如石油分馏、煤炭燃烧等。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四课时:能源的选择和评估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的能源。
2. 学习能源的选择: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需求和条件选择能源。
3. 学习能源的评估:让学生了解如何对能源的优缺点进行评估。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合理的能源选择方案。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五课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2. 学习节约能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能源。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上-《常用能源》教案

《14 常用能源》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生产中的能量是从哪儿来的。
2、认识各种能源,并对能源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各种渠道分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想象能力思考没有能源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能源,并对能源分类。
能利用各种渠道分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给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充分利用想象能力思考没有能源的生活。
四、教学准备
学生在家查找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能量都是从哪来的么?
(二)新课:
一、分析能量的来源
1、提问:生活和生产中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2、看书还是能够的图,分析能量的来源。
3、提问:生活和生产中还需要哪些能量?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4、板书:能源。
解释能源的概念。
5、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能源的知识,与同学交流和学习。
6、将自己知道的能源进行分类。
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7、学生分析后思考,你觉得什么能源最好?。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源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对各种能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能源的定义和分类1. 能源的定义2. 能源的分类第二课时: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1. 可再生能源的特点2. 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第三课时:能源的作用和影响1. 能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 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理解能源的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
2. 制作PPT,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能源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口头表达能力等。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能源的兴趣。
2. 讲解能源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能源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能源是什么。
3. 讲解能源的分类: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能源的区别。
第二课时:1. 讲解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如清洁、可再生等。
2. 讲解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分析不可再生能源的局限性,如有限、污染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第三课时:1. 讲解能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如照明、取暖等。
2. 讲解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如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并提出具体建议。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3 能源|苏教版0

《能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能源分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不同的物质可以产生不同的能量。
了解能源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基本情况。
能够动手实践,制作或设计能源利用的装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意识到能源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知道合理利用不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性和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能源的意义、分类以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基本情况突破方法:多媒体演示,学生合作探究,教师适时引导理解。
教学难点:做太阳能灶时将铝箔平整地贴在碗内壁。
突破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示范。
教具学具:课件、铝箔纸,瓷碗、挂钩、土豆、剪刀、塑料片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1、谈话:同学们,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让我们把这首小诗朗诵一次吧。
(出示ppt1,播放音乐)这既是一首诗,其实还是一则谜语,谁知道谜底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回复。
(适时板书)2、看图判断,图中的实物运用哪些能量工作的(出示ppt2和ppt3)3. 这些能量是谁提供给它们的,你猜测一下(二)自主学习1、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出示ppt4)(1)我们家里每天做饭,烧水等使用的能量大多从哪里来的(出示ppt5)(2)这些物质在起什么作用(出示ppt6)2、还有那些物质可以提供能量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太阳,河里的水,风等。
(出示ppt7)(三)归纳小结1、师小结:我们把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称为能源。
((出示ppt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吗也可举例说明2、能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科研方面都很重要,那么它又可以分为几类呢师板书,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内涵。
(出示ppt9)师小结:我们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能源。
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称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源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能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2)学会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3)能够举例说明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2)运用分类方法,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分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2)学会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 教学难点:(1)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图片、资料。
(2)准备实验器材,如太阳能电池板、蜡烛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能源?(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能源是用来产生动力、热能、光能等的一种物质资源。
2. 探究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1)教师展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3. 举例说明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可再生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实例。
(3)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不可再生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节能减排的建议。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设计一个节能减排的宣传标语或海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3 能源|苏教版

3、能源一、预期学习结果1、知道能源对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2、知道能源分为可再生性能源和不可再生性能源。
3、知道可再生性能源的重要性。
4、反思人类浪费能源和能源的环境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能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基本概况。
难点:对各种能源进行分类。
三、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能源1、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能量及能量的转换,谁来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能量课后老师还请同学们回家调查,列出家里使用能量的清单,都带来了吗谁来说说一说2、学生拿表格放在投影仪上进行汇报。
3、师:看来家里使用的能量还真不少,你发现在我们家里使用最多的能量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吗靠什么发电呢4、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了解发电的方式。
5、师:从录像中你知道还有哪些发电方式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是靠什么发电6、师:生活中电能的主要里来的呢比如炉灶的热能7、师:像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它们能产生各种能量,我们就给它们起个名称,叫能源。
8、师:能源是个大家族,除了卡片上的这些能源,你还知道其他能源吗潮汐能: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白天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涨落为“汐”。
潮汐具有巨大的能量,可以用来发电。
地热能:地球内部的热能,通过火山爆发和温泉等途径将内部的热量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地面。
秸秆:去掉果实的农作物茎、秆部分。
如玉米秸、高粱秸、稻草等。
二、认识能源的分类和作用。
1、师:某某同学,你在班上有好朋友嘛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和他是好朋友嘛能源家族里有这么多的成员,它们之间谁和谁有相似点,能成为朋友呢你们愿意帮它们找一找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名字叫“找朋友”。
请一些同学上来扮演黑板卡片上的11种能源,为你手上的能源找朋友。
2、师:“开始”——找朋友——“暂停”。
请找到朋友的同学阐述理由。
教师做适当指导。
学生根据提示再寻找朋友,阐述理由。
3、师:从游戏中我们发现了能源的分类,谁来说一说4、师:通过游戏,相信同学们对能源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这儿有一幅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哪些地方用到了能源,用的是什么能源5、小组讨论后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常用能源教案
4、常用能源
一、教学目的: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能源的概念。
2、能大胆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的。
3、能查阅资料获得更多有关能源的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
与利用,实例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3、能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举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
再生能源,意识到人类要节约不必要使用的能源。
二、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举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意识到人类要节约不必要使用的能源。
三、教学难点:
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的,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上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控制能源,我们身边常用的能源有哪些?
2、学习新课:
A、分析能量的
活动目标:
、能分析出生活和生产巾所需能量的。
2、能查阅资料获得更多有关能源的知识。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能源的概念。
4、能通过分析发现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5、能对自已所知道的各种形式的能源进行正确分类。
活动过程:
、激趣导课。
提出问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能量,你知道这些能源是从哪里来的吗?让学生猜一猜,激发学小学习的兴趣。
2、分析能量的。
提问:分析手表和火车运行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进行小组时论,按图中的箭头逆向推理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地分析能量的。
如火车运行的能量来自:
①火车运行的能量=石油——植物——太阳
②火车运行的能量=电——太阳;
B、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活动目标:
.能举实例说明开发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3.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类使用能源物质的发展趋势。
活动过程:
、任务: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种能源,分析这种能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2、方法:采用网上查阅资料法,小组讨论.
3、指导学生阅读资料获取信息和环境的影响的资料,训练学生科学阅读的基本能力。
出示阅读提纲:
①煤在开采时对土地、村庄、水资源造成什么影响?
②煤和石油在使用过程中,对空气和天气带来什么影响?
③石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泄漏会对水域及水生动植物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煤、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小组讨论,举出更多的有关煤、石油开采,利用对环境影响的例子。
4、组织学牛交流阅读分析结果。
c、“科学在线”——认识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和发
展趋势。
阅读提示:①能源的利用经历了几个时代,其代表能源是什么;
②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学生阅读,思考上面的问题。
交流阅读结果。
D、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
活动目标:
、能举3个以E的实例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能大胆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
3、能意识到人类要节约水必要使用的能源。
活动过程: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性思维及想像能力的活动,
、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过程和方法。
活动的任务——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能源,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当太阳下山后,在漆黑阴冷的房间内有什么感受?在野外迷失方向,饥寒交迫时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想像如果没有风能、太阳能或其他能源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从系统的角度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分析推理。
如:
a.从衣食住行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了生活用品,我
们会怎样?
b.从生物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周围的生物,我们会怎样?
c.从各种自然现象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了风云雨雪,我们会怎样?
2.将想像的结果,写成一篇科学幻想短文,可以配上图画。
E、小结:
组织学生召开一次科学讨论会,交流评价每个学生的短文,及时对学生丰富的想像力给予表扬和鼓励。
作业:修改科学幻想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