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艺流程及品质要求

合集下载

电镀行业工艺流程

电镀行业工艺流程

电镀行业工艺流程
(1)工件准备
1.检查工件的表面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有缺陷应进行除锈。

2.检查工件尺寸,注意保持工件尺寸的准确性。

3.清除表面的油污、水分等。

4.用钢丝球将工件上的毛刺等去除干净。

5.如有必要,对工件表面进行喷砂处理。

(2)镀液配制及操作
1.在镀槽内加入适量的镀液(或硫酸铜溶液)和化学稳定剂(如铁粉、氯化亚铁等),再将工件浸没在镀液中,并在工件表
面覆盖上一层保护膜。

如果使用电镀槽,则应采用电镀槽专用槽液。

镀液温度以45~55℃为宜,当温度过高时应适当补水或加
人冷却剂,在镀液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可防止镀层被腐蚀,如加入硼酸或硫酸铜溶液等。

当镀槽表面出现气泡时应及时将镀槽表面的气泡吹除。

2.根据工件所需镀层的质量和要求选择镀层厚度,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较薄的镀层。

—— 1 —1 —。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电镀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电镀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首先,电镀企业需要准备好待处理的材料,包括金属基材、镀液和各种辅助材料。

2. 清洗和预处理:将待处理的金属基材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表面的油脂、污垢和氧化物,以确保镀层的附着力和光洁度。

3. 酸洗:对金属基材进行酸洗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层,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4. 镀液配制:根据产品的要求和镀层的种类,配制不同的镀液,包括酸性镀液、碱性镀液和中性镀液等。

5. 电镀工艺:将经过准备和预处理的金属基材放入镀槽中,通过施加电流和控制镀液的温度、PH值和镀液流动速度,使金
属基材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镀层。

6. 定型和后处理:对镀好的产品进行定型处理,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同时进行一些后处理工艺,如抛光、涂装等,使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装饰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7. 质量检验:对电镀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镀层厚度、光洁度、结合力和耐腐蚀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

通过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工艺流程,电镀企业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电镀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赢得市场的认可和信赖。

电镀工艺流程简介

电镀工艺流程简介

电镀工艺流程简介一、流程步骤:电镀工艺分为三个阶段,即电镀前处理、电镀过程、电镀后处理。

1、电镀前处理:镀件在进行电镀之前,要根据镀件的材质、表面状况和表面处理的要求进行预处理,如除去待镀工件油污、氧化皮等;对有表面粗糙度或光亮度要求的待镀工件,要进行机械抛光、电化学抛光、喷砂处理等,以改善镀件表面状况,使镀层质量达到要求。

当镀件表面有油污、锈蚀、氧化皮时,就会使镀层不致密、多孔,镀件受热时会出现小气泡、鼓泡;当镀件表面附着极薄的甚至肉眼看不见的油膜或氧化膜时,虽然也可以得到外观正常、结晶致密的镀层,但镀层与基体结合的并不牢固,在遇到外力的冲击、冷热变化时,镀层就会开裂、脱落。

只有在镀液和镀件表面有良好的结合,发生分子间力和金属间力的结合时,镀层与基体的结合才是牢固的,因此在电镀前一定要将镀件清洗干净。

2.、电镀过程:其主要工作有工件电镀表面积的计算、挂具的选择或设计、阴阳极的调整(距离、面积)、非镀表面的绝缘、电镀电流密度的选择、镀液的配制,然后进入电镀。

流程如下∶毛坯→磨光→抛光→化学除油→水洗→酸洗→水洗两道→淡碱浸渍甩干→上挂具→电解除油→酸洗水洗两道→电镀第一层(铜)→浸洗回收两道→漂洗两道→电镀第二过层(镍)→浸洗回收两道→漂洗两道→电镀第三层(铬)→浸洗回收两道→漂洗两道→热水洗→下挂具→干燥→抛光。

具体到某一种镀种、镀件,根据其要求,其工艺有所增减。

3、电镀后处理:电镀后处理直接影响镀层质量的好坏,是电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作用是清除表面残液、提高耐蚀性、提高镀层亮度、消除镀层应力、提高镀层结合力、改善镀层理化性能,它包括清洗、出光、除氢、钝化、干燥、防变色等。

二、电镀原材料电镀液的成分:电镀液主要包括主盐、导电盐、缓冲剂、络合剂、添加剂等,各自的作用如下:1、主盐:能提供镀液金属离子的盐,能在阴极上沉积,其沉积是所要求的金属盐。

主盐浓度要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并与其他成分维持恰当的浓度比例。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将金属沉积在物体表面的工艺,通过电化学方法来实现金属的沉积。

它不仅可以提升物体的外观,还能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硬度。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电镀工艺流程。

1. 表面处理: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物体表面进行处理。

首先要清洗物体表面,去除油脂、灰尘等杂质,以确保镀层与基材的粘附力。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机械清洗、酸洗和碱洗等。

然后进行除锈处理,以去除铁锈和氧化层,常用的方法有酸洗和机械除锈。

最后进行活化处理,使基材表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的方法有酸洗和活化剂处理。

2. 镀液配制:根据所需的镀层材料和性能要求,配制合适的镀液。

镀液是由金属盐和其他添加剂组成的溶液,可以提供金属离子和形成镀层所需的条件。

不同的镀液适用于不同的金属镀层,常用的镀液有镀铜、镀镍、镀铬等。

3. 预处理:在将物体浸入镀液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步骤。

首先是激活处理,将物体浸入活化液中,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提高镀液的附着力。

然后是敏化处理,将物体浸入敏化液中,使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敏化层,以促进镀液中金属离子的沉积。

最后是引入处理,将物体缓慢地浸入镀液中,避免产生气泡和颗粒。

4. 电镀过程:在进行电镀时,将物体作为阴极,将金属盐溶液作为阳极,通过外加电流的作用,使金属离子从阳极迁移到阴极上,形成金属镀层。

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镀液的温度、电流密度和时间等参数,以获得理想的镀层厚度和质量。

5. 后处理:在完成电镀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步骤。

首先是冲洗,将镀层表面的残留镀液和杂质冲洗掉,以防止镀层腐蚀或变色。

然后是烘干,将物体放入烘干设备中,使其完全干燥。

最后是抛光,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对镀层进行抛光处理,以获得光滑、亮丽的表面。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包括表面处理、镀液配制、预处理、电镀过程和后处理。

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以确保获得理想的镀层效果。

电镀工艺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改善产品的外观和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非金属薄膜,以改善金属的性能和外观。

电镀工艺流程是指在进行电镀过程中所需的一系列步骤和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镀工艺流程的具体内容。

首先,进行表面处理。

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以确保表面干净、平整。

通常会采用清洗、打磨、酸洗等方法,去除表面的油污、锈蚀和其他杂质,以保证电镀层的附着力和光泽度。

接着,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是为了提高金属表面的粗糙度,增强电镀层与金属基材的附着力。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粗化、活化、化学镀等,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电镀层的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

然后,进行电镀操作。

在经过表面处理和预处理之后,就可以进行电镀操作了。

电镀是通过在电解液中施加电流,使金属离子在阳极处析出并沉积在阴极上形成金属膜的过程。

根据需要镀的材料不同,可以选择镀铜、镀镍、镀铬等不同的电镀方法和电镀液。

紧接着,进行后处理。

电镀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工序,以提高电镀层的光泽度和耐腐蚀性能。

后处理通常包括清洗、烘干、抛光、封孔等步骤,这些工序可以使电镀层更加光滑均匀,提高其外观和质量。

最后,进行检验和包装。

在完成电镀工艺流程后,需要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电镀层的厚度、硬度、附着力等性能符合要求。

通过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包装,以保护电镀层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美观。

总的来说,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严格的操作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并且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电镀工艺流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工艺流程一、引言电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表面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增加金属的耐腐蚀性、提高美观性、改变导电性、增强耐磨性等功能。

电镀工艺流程涉及多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二、电镀工艺流程1. 前处理前处理是电镀工艺流程的第一步,主要包括表面清洁、除油、除锈、除氧化皮等步骤。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让基材表面干净、平滑,以便后续的电镀操作。

2. 镀前处理镀前处理主要包括浸蚀、活化和预镀等步骤。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基材表面的活性,为电镀做好准备。

3. 电镀电镀是工艺流程的核心步骤,主要通过电解的方式在基材表面沉积一层金属。

电镀溶液、电流密度、电镀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4. 后处理后处理主要包括清洗、钝化、烘干等步骤。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电镀后残留在表面的杂质,提高电镀层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5. 检验检验是电镀工艺流程的最后一步,主要通过外观检查、厚度测量、耐腐蚀性测试等手段来检验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三、电镀工艺流程的注意事项1.电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电镀溶液的组成和浓度,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2.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以避免电镀层出现缺陷。

3.在进行电镀操作前,需要对基材进行充分的前处理和镀前处理,以确保基材表面的活性和清洁度。

4.电镀后需要进行后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提高电镀层的耐腐蚀性。

5.在整个电镀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四、结论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参数和操作,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合理的前处理、镀前处理、电镀、后处理和检验,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电镀层,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美观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电镀材料,灵活调整和优化电镀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离子沉积到基材表面的工艺,可以改善基材的外观、性能和耐腐蚀性。

电镀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处理、电解液制备、电解
沉积、后处理和质量检测等环节。

1. 前处理
前处理是指对基材进行表面清洗和处理,以去除污垢、氧化物和其他
不良物质,为后续的电解液制备和沉积工作做好准备。

前处理包括机
械清洗、碱洗、酸洗等步骤。

2. 电解液制备
电解液是将金属离子输送到基材表面的介质,其成分和配比直接影响
到沉积层的厚度、均匀性和质量。

一般来说,电解液由金属盐溶于水
或有机溶剂中,并加入一定的添加剂以调节PH值、温度和导电性等
参数。

3. 电解沉积
在经过前处理和电解液制备后,基材被放置在一个适当的容器中,并
与正极相连。

随着电流通过,金属离子从电解液中沉积到基材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电解沉积的过程需要控制电流密度、时间和温度等参数,以确保沉积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4. 后处理
后处理是指对电镀件进行清洗、干燥和加工等步骤,以去除残留的电解液和其他污垢,并对沉积层进行必要的加工和修整。

后处理包括水洗、烘干、抛光、喷漆等步骤。

5. 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电镀工艺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检验沉积层的厚度、均匀性、附着力、硬度和耐腐蚀性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厚度计测量、显微镜观察、耐腐蚀试验等。

综上所述,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并进行有效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镀件的质量和稳定性,并满足不同客户对于外观和性能要求。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

电镀的工艺流程1. 准备工件:首先需要对待镀工件进行清洗和表面处理,以去除油污、锈蚀和氧化物等杂质,使其表面光洁。

2. 阴极处理:将清洁的工件作为阴极,通过电化学反应来实现金属离子到金属的沉积,以此为基础进行电镀。

3. 电解液准备:选择合适的电解液,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来配置合适的电镀液,通常电解液中会包含金属盐、添加剂和离子导体等成分。

4. 电镀操作:将工件浸入电解液中,然后通过外部直流电源,在阳极造成金属离子的溶解,阴极上发生金属离子的析出和沉积,从而将金属层均匀地沉积在工件表面上。

5. 清洗处理:将电镀好的工件进行清洗,去除残留在表面的电解液和杂质,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6.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进行抛光、喷涂、涂装等后续处理,增强电镀层的光泽和保护性能。

总的来说,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获得质量稳定的电镀产品。

同时,对于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工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电镀工艺处理。

电镀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制造具有抗腐蚀性和美观外观的产品。

电镀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和参数,以获得质量稳定的电镀产品。

同时,对于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工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电镀工艺处理。

在电镀的工艺流程中,初步准备工件尤为重要。

清理工件表面的油污、锈蚀和氧化物等杂质是关键的第一步。

如果待镀工件表面不干净,电镀层的附着力将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电镀层的质量。

因此,对工件进行清洁和表面处理至关重要。

经过初步准备后,接下来进行阴极处理,也就是将清洁的工件作为阴极,通过电化学反应来实现金属离子到金属的沉积。

这一步是实现电镀的前提,是电镀工艺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然后就是电解液的准备,选择合适的电解液,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来配置合适的电镀液,通常电解液中会包含金属盐、添加剂和离子导体等成分。

电解液的选择关系到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不同的工件和材料需要不同的电解液配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工艺流程及品质要求
一.电镀种类:
1、一般水电镀:一般金属物的电镀,利用电化学作用,将防锈物或漂亮的有装饰颜色的化
学物质,加在金属上面,使金属产品更有价值及防锈。

2、真空(铝)电镀:利用真空状态下,铝原子比较活泼的特性,加上静电的异性相吸原理,
将铝原子的附在被加工物的表面,增加装饰性。

一般加工物体为非导电体的非金属材料,例如:玻璃、陶瓷、塑胶等制品。

3、真空镀钛(钯):(钛钯)等金属硬度较高,利用真空电镀原理,将钛金属溅镀在被加工
物表面。

二.电镀工艺流程(一般):
1、铁件:
工件抛光→热浸除油→酸浸除锈→阴极电解除油→阳极电解除油→弱
酸浸蚀→预镀铜→酸性光亮铜→镀表面→烤透明漆
2、铝及铝合金件:
工件抛光→超声波除蜡→化学抛光→锌置换→脱锌→锌置换→(镀表
面、化学镍)烤透明漆
3、锌和金件:
工件抛光→热浸除油→超声波除蜡→阴极电解除油→活性酸→预镀铜
→焦磷酸铜→酸性光亮铜→镀表面→烤透明漆
4、用电镀铬的表面是金属铬,金属铬硬度很高(金属铬的布氏硬度是110HB、钛金属115HB 、
铁50HB 、铜40HB 、锌35HB 、铝25HB 、铅5HB )不易被刮伤,所以电镀层表面不
需再加保护处理;但其它色泽如镀青铜、古铜、镍、镍砂等非镀铬处理的表面,均需加
一层透明漆保护。

三.工件品质注意事项:
1、黑胚抛光需使用适当的模具,才不至于造成工件表面变形。

2、因为在电镀过程中,工件需浸水出水数次,所以必须考虑工件的进、排水状况,如果排
水不良将造成吐酸现象。

3、工件若有经过焊接,则焊缝必需整个都焊实,不可漏掉,以免因为有漏缝处,产生毛细
现象,含酸水造成吐酸现象。

4、工件若有凸出物,必需小心互相碰撞的问题,会造成伤害,要在包装加强。

5、若工件在电镀前无法抛光时,则需在粗胚加工前,还是原材料时就要先抛光再加工。

6、工件若有内外牙、抽牙或铆铜等在抛光或除色时需小心,以免被抛光受伤。

7、黑胚表面要求光滑,不可以有凹凸痕、刮伤、毛刺、模痕、磨伤(以上手感不明显即可),
锈斑,、变形、防锈油太干、太厚等缺点。

8、因为在电镀过程中,工件需浸水出水数次,为加强化学反应,药水槽太多有加温设备(约
60°),清水清洗是常温,所以在电镀过程会有热张冷缩情形发生。

9、水洗过程中若水质不干净或没有烤干,则在产品上会流下水渍、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