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的发展史
【管理资料】椅子的发展史详解汇编

• 交椅即汉末北方传入的胡床,形制为前后两 腿交叉,交接点作轴,上横梁穿绳代坐。于 前腿上截即坐面后角上安装弧形栲栳圈,正 中有背板支撑,人坐其上可以后靠。在室内 陈设中等级较高。
• 圈椅,由交椅发展而来。交椅的椅圈后背与
扶手一顺而下,就坐时,肘部、臂膀一并得 到支撑,很舒适,颇受人们喜爱。后来逐渐
生不适。
椅
古希腊家具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希腊家具出现了新
的形式。典型的是被称为“克里斯莫斯”的希腊椅子, 古
采用优美的曲线形椅背和椅腿,结构简单、轻巧舒适。 希
家具的表面多施以精美的油漆,装饰图案以在蓝底上 腊
漆画的棕榈带饰的卍字花纹最具特色。
古希腊家具
国外的手工艺设计阶段
• 古罗马的设计
古罗马
• 古罗马家具是在古希腊家具文化艺术基础上发展而来 的。 古罗马家具中常见的装饰方法有雕刻、镶嵌、 绘画、镀金、贴薄木片和油漆等。装饰图案主要有: 圆雕的带翼状人或狮子、胜利女神、花环桂冠、天鹅 头或马头、动物脚、动物腿、植物等。罗马家具中较 常见的图案是莨苕叶形,这种图案的特性在于把叶脉 琢慢雕,看起来高雅、自然;另外也用漩涡形装饰家 具, 这在后来的家具中很常见。 古罗马的家具装饰具有坚厚凝重的特征,显示了 一种男性化的风格,同时也是罗马帝国尚武好战精神 的表现。
椅。南官帽椅的造型特点是在椅背立柱与搭脑
的衔接处做出圆角。作法是由立柱作榫头,搭脑两
官帽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端的下面作榫窝,压在立柱上。椅面两侧的扶手也
采用同样作法。背板作出“S”形曲线,一般用一
块整板做成。明末清初出现木框镶板作法,由于木
框带弯,板心多由几块拼接,中间装横枨。面下由
牙板与四腿支撑坐面。正面牙由中间向两边开门形
科普!中国椅子的发展史

科普!中国椅子的发展史椅”椅子,是一种树木的名称,又名“山桐子”、“水冬瓜”,(一)椅子的雏形1. 夏商周椅子的风格古代人们最早的坐是“席地而坐”。
这个阶段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
其坐姿也不似现在那样轻松。
所谓“坐”即“跪”也,这种双膝着地,上身重量落在脚踵之上,在精神上是最大的自我约束,形式上也表示出最大的敬意。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发明了席子。
“距今7000 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芦苇席,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席子实物。
”受原始社会技术水平的限制,房屋都比较简陋、低矮,室内空间狭小、昏暗。
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气候,人们将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之类铺在地上,最古老的坐席由此而产生。
椅子的最初形态是大自然的直接反映。
在此阶段,坐具与卧具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西周是礼仪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根据席的优劣和装饰特点规定了严格的“五席”制度,《周礼·春官·司几筵》记载:“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
”周朝礼制中,司几筵主管五种席垫的名称和品质,辨别用途以及陈设的位置,五席分别为莞席、藻席、次席、蒲席和熊席,在使用中常以席的多寡来体现等级差别。
席子成为日常生活表现礼节规制的象征,一般生活起居、接待宾从都要在室内布席,“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而尝之”等礼制由此而来。
渐渐地,坐具身上所承载的自然功能褪去,更多所赋予的属于文化内涵的东西呈现出来,并成为影响器物的因素。
2. 春秋战国风格春秋战国时期坐具的风格发生重大改变,兼顾使用功能与观赏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的坐具主要以席为主,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坐具——床,而且床的功能逐渐走向多样化,不仅用于睡眠,聚餐会友、办公议事等都在床上进行。
并且这一时期商代就已出现的髹漆技术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绚丽无比的色彩加上浪漫神奇的图案,使坐具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感。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开始摆脱神秘主义色彩,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生哲理。
椅凳史

圆墩
13
挥扇仕女图》 在宋摹唐周 《挥扇仕女图》和 《捣练图》中还可看到当时妇女很 捣练图》 多坐月牙凳的。从画面形象看, 多坐月牙凳的。从画面形象看,应 为彩绘的漆器家具。 为彩绘的漆器家具。在腿与腿之间 的边牙上钉有金属环, 的边牙上钉有金属环,每环各结彩 带一束,使家具显得异常精美。 带一束,使家具显得异常精美。这 种月牙凳在唐代《宫乐图》 种月牙凳在唐代《宫乐图》中也有 描绘。 描绘。图中十数人围坐在一个大案 周围游戏、宴乐, 周围游戏、宴乐,所坐全是彩绘精 美花纹的月牙凳, 美花纹的月牙凳,可见这种坐具在 唐代使用较广, 唐代使用较广,直至五代时期仍很 流行。 流行。
靠背椅
4
交椅是一种很古老的椅子,因椅子腿呈交叉状,故名。 交椅是一种很古老的椅子,因椅子腿呈交叉状,故名。交椅唐代时 出生” 流行于宋代。因为可以折合,便于携带, “出生”,流行于宋代。因为可以折合,便于携带,因此成为户外 或厅堂中的临时陈设。 或厅堂中的临时陈设。 据悉,皇帝出行打猎的时候, 据悉,皇帝出行打猎的时候,侍从随身替他扛着的椅子就是交 皇帝累了,就命侍从打开交椅坐上歇息。久而久之, 椅,皇帝累了,就命侍从打开交椅坐上歇息。久而久之,交椅成了 权力的象征。中国人在形容一个人的地位时常说坐第几把交椅, 权力的象征。中国人在形容一个人的地位时常说坐第几把交椅, 坐第一把交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在历史名著《 “坐第一把交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在历史名著《水 浒传》 宋江就坐了第一把交椅。 浒传》中,宋江就坐了第一把交椅。
大椅
11
凳子的出现及发展概况
凳子的出现和椅子大体同时,也是随佛教文化东传开始, 凳子的出现和椅子大体同时,也是随佛教文化东传开始,首先在 寺院及上层社会流行,但最初不叫凳子叫胡床。敦煌257窟壁画中描 寺院及上层社会流行,但最初不叫凳子叫胡床。敦煌 窟壁画中描 绘有坐方凳的妇女和坐交叉腿长凳的妇女, 绘有坐方凳的妇女和坐交叉腿长凳的妇女,说明我国至迟在魏晋时期 已经开始使用凳子这种家具了。 已经开始使用凳子这种家具了。 古代的“ 古代的“凳”字,最初并不指坐具,而是专指蹬具。把无靠背坐具称 最初并不指坐具,而是专指蹬具。 为凳子是后来之事,汉刘熙《释名、释床帐》 为凳子是后来之事,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说:“榻凳施于大床之 小榻之上,所以登床也” 显然是一种上床的用具, 前,小榻之上,所以登床也”。显然是一种上床的用具,也就是我们 今天所见的脚踏,又称脚凳。 今天所见的脚踏,又称脚凳。
中国椅子演变史

中国椅子的演变史人是一种很会享乐的动物,追求永无止境。
从椅子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出来,下面我们感受下我国椅子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史前史前,由于生产力不高,生产工具的限制,人们无法人工制作,此时期的坐具主要是:大地,石头等。
第二阶段:古代椅子的起源,一开始椅子是叫马扎,从北方传到中原正襟危坐的来源就是皇帝在椅子上的姿势后来,汉代时在马扎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改名叫胡床胡床又叫,禅床,僧人在上面坐禅。
“椅子”名称的由来:“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
(唐)约在晚唐至五代,出现了绣墩,靠背椅,桌,塌,室内陈设布局等。
五代王齐翰的《堪书图》中有三折三屏风附有木座,置于室内后部中央,成为人们起居活动和家具布置的背景后来受到马车的启发,在之前的基础上加上护栏(唐)隋唐朝时又称为“交床”唐代卢楞迦的《六尊者像》中描绘的椅子整体造型庄重华贵两晋时期的椅子唐朝唐代中期唐朝统治阶段积极创业,励精图治,一种奋发向上刚健有力的审美观:华丽的扶手椅,圈椅等都反映出崇尚华丽的盛唐风格元代的椅子明代圈椅,扶手曲线流畅,线条利落,它们都表现出形体稳重,比例适度。
明代家具的经典——官帽椅,其特点简洁,舒畅,线条流畅,秀美,给人一种清秀之感清朝太师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于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种类似于交椅的椅具。
在明代时,将上部安栲栳样椅圈儿的圈椅称为太师椅。
到了清代,太师椅成了一种扶手椅的专称,此扶手椅的靠背板、扶手与椅面间成直角,样子庄重严谨,用料厚重,宽大夸张,装饰繁缛。
这些的特征都是为了显示突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经完全脱离了舒适,而趋向于尊严。
清朝的椅子第三阶段:近现代近现代的椅子造型材料都打破传统观念,也有了新工艺的应用功能椅子面向未来的椅子。
关于椅子的故事

关于椅子的故事椅子的故事始于远古时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原始的椅子。
那时的椅子并不像我们现在所见的那样精美,而是简单的木制或石制坐凳,用来让人们休息或者工作。
随着文明的发展,椅子也逐渐演变成了各种形态,有靠背的、无靠背的,有扶手的、无扶手的,有软垫的、无软垫的……每一种椅子都有着它自己的特点和用途。
在古代,椅子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只有地位显赫的人才有资格使用椅子,普通人只能坐在地上或者使用简陋的座椅。
在欧洲中世纪,椅子更是成为了权力和尊严的象征,只有国王、贵族才能使用椅子。
而在中国古代,椅子也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拥有。
可以说,椅子不仅是一种家具,更是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椅子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手工制作的椅子逐渐被机器生产所取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椅子成为了大众家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具。
而随着设计师的不断创新,椅子的外形和材质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从简单的木质椅子到现代的塑料椅、金属椅、皮质椅,每一种椅子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椅子,椅子在艺术、文学、电影等方面也有着丰富的表现。
许多艺术家都喜欢以椅子为题材进行创作,用画笔或者镜头记录下椅子的形态和意蕴。
在文学作品中,椅子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着思考、休息、等待等不同的意义。
电影中,椅子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演员们的休息场所,更是承载了许多情感和故事的见证者。
椅子,它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家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承载着人们的身体,记录着人们的故事,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每一把椅子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一种椅子都有着自己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珍惜椅子,感受它所带来的舒适和温暖,也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椅子背后的故事。
西方社会椅子发展史及其案例分析

( 1 . Na n j i n g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c h o o l , N a n j i n g 2 1 0 0 0 8 , C h i n a ; 2 . Mi s s i s s i p i i S t a t e U n i v e r s i t y , S t a r k v i l l e MS 3 9 7 5 9 , U S A; 3 . C o l l e g e o f F u r n i t u r e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D e s i g n, N a mi n g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si r t y , N a mi n g 2 1 0 0 3 7 , C h i n a )
洗礼之后 , 已经不只是提供 坐的工具 , 是A- 4 f ] 生活 中不 可或缺 的一部 分 , 也是承 载人 类文明及 其变革的信息载体之
一
,
为线 索, 举例探 讨 了西方社会椅 子发展 的几个 关键 转折点 , 从 古代椅子 的发 展 简史和现代椅 子的 经典 案例 两个 方 面加 以总结。 旨在 归纳 出西方椅子 发展脉络和设 计演 变 , 从而反 映其社会文化和 环境的发展 与变化 , 希望对未 来 的椅 子设计和发展 提供一些历 史参考与启 示。
b e s t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r e f l e c t i ng t h e s t a t e o f de v e l o pme n t a nd d e s i g n o f f ur ni t u r e or f t h e s t a t e o f a p e r i o d,
椅子发展史

我倒有一篇这样的文章,不过没有图。
如果你想要,不妨去下一本PDF格式的电子书,找找应该有的。
中国古代文化-古代工艺-中国家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
而当中的一颗明星,更是令人瞩目,叹为观止。
那颗明星便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家具。
中国古代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妍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爱和追求。
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特点。
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史前--家具滥觞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史前时期,原始的先民们就用劳动的双手创造了家具,创造了家具艺术。
当中,就有最古老的家具--席(供人席地而坐)和各种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几等,为低矮型家具的源头。
当然用我们今天的目光看中华民族幼年时代的家具艺术创作,是有些粗糙和幼稚,但它却是我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童年。
因为有了它,才会有以后浪漫神奇的低矮型家具,华丽润妍的渐高家具,民族精粹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
它是我国古典家具的源头,将永远显示着不朽的魅力。
彩桧木案于1978年在襄汾陶寺遗址2001号墓出土,用木板斫销成器。
案面和案足外侧涂绘,所用的颜料大多为天然矿物,如红色用朱砂,赭色用赤铁矿。
出土时,案板已稍塌陷,变形,案上正中放折腹陶(温酒器),此器为商周铜禁之祖型。
它是我国迄今出土最古的木质家具。
夏商西周--原始古拙质朴浑厚夏商时期家具乃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其造型纹饰原始古拙,质朴浑厚。
椅子发展史

椅子的发展史——工设11 尚争妍导语:人类从远古的猿猴进化到如今,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从席地而坐到到各种各不同“坐”的方式的出现。
椅子的发明与使用,起到了变革性的作用,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我们朝夕长相伴的用具。
在家里的客厅、学校的教室、行驶的汽车,休闲的广场和电影院,椅子都默默地服务着我们的生活,支撑与包容着我们的身体。
椅子与人们的生活及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纵观工业设计史,几乎每个时期、风格流派的设计师都会关注椅子这一产品,每个时期的风格,每个流派的设计特征,每个设计师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椅子上。
椅子设计基本上是每个工业设计师不管在工作还是学习上都经历过的案例,同时他们也为后人留下了经典的设计。
椅子设计风格的演变与技术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新的材料、工艺、结构和技术环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时出现新设计的基础。
一件造型奇异,一改传统的家具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种新的科技、材料、构造的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椅子的设计既吸取了当代新的生产技术和材料,闪现出时尚性、舒适性多样性,又不断地反映出民族性、风土性等自然特征。
在现代设计的历史里,椅子的变革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椅子可以被看做是历史的镜子,以小见大。
正如乔治 尼尔森在1953年指出的:“没一个真正原创的理念,每一个设计的创新,每一种材料的应用,每一种家具技术的发明都可以在椅子上得到最鲜明地表达。
”工业革命前的椅子:(一)外国、从图片可以看出,埃及的椅子都有兽形腿,并且方向一致,已经有了斜撑的形状,表明埃及的设计师已经开始注意上了家具的舒适性。
埃及的椅子给后世椅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克里斯姆斯得靠以线条极其优美。
从力学和舒适角度上来说都是科学的,与早期希腊家具和埃及家具的僵硬的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等级社会中,希腊座椅之所以能表现出如此优美单纯的形式,大概与他们在精神上追求解放有关。
欧洲中世纪的家具一方面粗制滥造,而另一方面由于不必在装饰细节上下功夫,制造者们一般都长于结构的逻辑性、经济性和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萌芽和手工艺阶段 18世纪阶段 机械化与设计阶段 设计改革阶段 现代椅子的发展趋势
手工艺设计阶段
• 椅子大概是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尽 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 状,但因其时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 还习惯称之为“胡床”,直至唐明宗时 期开始形成有靠背的椅子,到宋代出现 交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家 具工艺的发展,在明代达到鼎盛。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 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从附图中可见,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 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 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椅子起源于西方,确切说起源于古代埃 及、古代西亚一带。从公元前一千纪左 右真吉尔里出土墓碑上北叙里亚女王的 坐具(图一)看,当时的椅子已经很完 善了。后来古代希腊、古代波斯等地也 都有椅子出现。图二是雅典考古博物馆 藏公元前400年左右赫格索墓碑上雕出 的坐椅。这种高脚带靠背的椅子沿丝绸 之路曾传到我国。到了唐代,随佛教而 来的垂脚式乃至高脚靠背椅都流行起来, 加上来自波斯的影响,使这种靠背椅发 展比较迅速,虽然尚未取代坐榻的正统 地位,但敢已先在僧人间然后慢慢渗透 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了。
宝座 交椅
•
•
圈 椅
•
官帽椅是依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 名。官帽椅又分为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 椅。南官帽椅的造型特点是在椅背立柱与搭脑手工艺设计阶段•
•
官帽椅 的衔接处做出圆角。作法是由立柱作榫头,搭脑两 端的下面作榫窝,压在立柱上。椅面两侧的扶手也 采用同样作法。背板作出“S”形曲线,一般用一 块整板做成。明末清初出现木框镶板作法,由于木 框带弯,板心多由几块拼接,中间装横枨。面下由 牙板与四腿支撑坐面。正面牙由中间向两边开门形 门牙。这种椅型在南方使用较多。 玫瑰式椅实际上是南官帽椅的一种。宋代名画中 时有所见。明代这种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它的椅 背通常低于其它各式椅子,和扶手的高度相差无几。 玫瑰椅多用花梨木或鸡翅木制作,一般不用紫檀或 玫 红木。玫瑰椅的名称在北京匠师们的口语中流传较 瑰 广,南方无此名,而称其为“文椅”。玫瑰椅的名 椅 称目前还未见古书记载,只有《鲁班经》一书中有 “瑰子式椅”的条目,估计就是今天所谓之“玫瑰 椅”。 靠背椅是只有后背而无扶手的椅子。分为一统碑式 和灯挂式两种。一统碑式的椅背搭脑与南官帽椅的 形式完全一样;灯挂式椅的靠背与四出头式一样, 因其两端长出柱头,又微向上翘,犹如挑灯的灯杆, 因此名其为“灯挂椅”。一般情况下,靠背椅的椅 形较官帽椅略小。在用材和装饰上,硬木、杂木及 各种漆饰等尽皆有之,特点是轻巧灵活,使用方便。
靠 背 椅
国外的手工艺设计阶段
• 古代埃及的设计 西方古代家具以古埃及家具为开端, 亚述和希腊早期家具都曾受到埃及的影响。公元前5 世纪,古希腊家具随其文化的高度发展而出现了新的 形式,进而影响到罗马家具的发展。 古埃及家具家具的起源可追溯至古埃及第三王朝时 期(约公元前2686~前2613)。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 图坦阿蒙法老(约公元前1358~前1348)的陵墓中, 已有了十分精致的床、椅和宝石箱等家具。其造型严 谨工整,脚部采用模仿牛蹄、狮爪等兽腿形式的雕刻 装饰,家具表面经过油漆和彩绘,或用彩釉陶片、石 片、螺钿和象牙作镶嵌装饰,纹样以植物和几何图案 为主。古埃及家具的用料多为硬木,座面用皮革和亚 麻绳等材料,结构方式有燕尾榫和竹钉。 古希腊的设计 古希腊的坐椅造型呈现优美曲线的自由活泼的趋向, 更加优美舒适。家具的腿部常采用建筑的柱式造型并 采有旋木技术。如古希腊的软凳,其垫面不像古埃及 的那样遵循习惯做成凹形,而是略微有些凸起,软座 面在人就坐后自然会有一定的下沉量。因为,如果像 古埃及那样不考虑这个下沉量,结果可能人坐上后产 生不适。 古希腊家具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希腊家具出现了新 的形式。典型的是被称为“克里斯莫斯”的希腊椅子, 采用优美的曲线形椅背和椅腿,结构简单、轻巧舒适。 家具的表面多施以精美的油漆,装饰图案以在蓝底上 漆画的棕榈带饰的卍字花纹最具特色。
•
•
洛 可 可 椅
• 古埃及的椅子
•
•
克 里 斯 莫 斯 椅
古 希 腊
古希腊家具
国外的手工艺设计阶段
• • 古罗马的设计 古罗马家具是在古希腊家具文化艺术基础上发展而来 的。 古罗马家具中常见的装饰方法有雕刻、镶嵌、 绘画、镀金、贴薄木片和油漆等。装饰图案主要有: 圆雕的带翼状人或狮子、胜利女神、花环桂冠、天鹅 头或马头、动物脚、动物腿、植物等。罗马家具中较 常见的图案是莨苕叶形,这种图案的特性在于把叶脉 琢慢雕,看起来高雅、自然;另外也用漩涡形装饰家 具, 这在后来的家具中很常见。 古罗马的家具装饰具有坚厚凝重的特征,显示了 一种男性化的风格,同时也是罗马帝国尚武好战精神 的表现。 欧洲中世纪的设计 哥特式文化是12世纪末叶首先在法国开始,随后于 13~14世纪流行于全欧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哥特 式的文化艺术应当是封建中世纪最伟大、最光辉的艺 术成就,是当时人们智慧的结晶,是罗马式文化艺术 的更高发展。 哥特式靠背椅和教堂座椅的靠背较高, 大多是模仿建筑窗格装饰线脚。每件家具都庄重、雄 伟,象征着权势及威严,极富特色。哥特式风格装饰 性强,建筑室内竖向排列的柱间尖拱形的细花格洞口, 窗口上部火焰形线脚装饰、卷蔓、亚麻布、螺形、人 物等纹样装饰来创造宗教至高无上的严肃神秘气氛。 室内常用深色木墙围,深色织锦挂毯,绘有独特的图 案,如狮子皇冠和花卉家具带有同样的图案的雕刻。 折叠座椅也有互相交叉的椅腿,但是交叉转轴是固定 的,不能折叠。不过它十分容易组装,x结构多是象 征的意义。 古罗马
胡床
唐代高背椅
•
•
手工艺设计阶段
• • 宋——明时椅子类型有如下几种:宝座、交 椅、圈椅、官帽椅、玫瑰椅、靠背椅等。 宝座是皇宫中特制的大椅,造型结构仿床榻 作法。在皇宫和皇家园林、行宫里陈设,为 皇帝和后妃们所专用。一般人少有用这种大 椅的,这种大椅很少成对,大多单独陈设, 常放在厅堂中心或其它显要位置。 交椅即汉末北方传入的胡床,形制为前后两 腿交叉,交接点作轴,上横梁穿绳代坐。于 前腿上截即坐面后角上安装弧形栲栳圈,正 中有背板支撑,人坐其上可以后靠。在室内 陈设中等级较高。 圈椅,由交椅发展而来。交椅的椅圈后背与 扶手一顺而下,就坐时,肘部、臂膀一并得 到支撑,很舒适,颇受人们喜爱。后来逐渐 发展为专门在室内使用的圈椅。 圈椅是明 代家具中最为经典的制作。明代圈椅,造型 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制作技艺达到了 炉火纯青的境地,“天圆地方”是中国人文 化中典型的宇宙观,不但建筑受其影响,也 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之中。圈椅是方与圆相 结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 是和谐,圆象征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 圈椅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理念。从审美角度审 视,明代圈椅造型美、线条美,与书法艺术 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具有中国泼墨写意画的 手法,抽象美产生的视觉效果很符合现代人 的审美观点。圈椅的扶手与搭背形成的斜度, 圈椅的弧度,座位的高度,这三度的组合,
• •
哥 特 式 靠 背 椅
中 世 纪 折 叠 椅
•
国外的手工艺设计阶段
• • • • 文艺复兴后的设计 早期的文艺复兴时期家具主要的技艺和结构还是因袭中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的靠椅世纪的式样,但却显示出更大的自由度, 曲线被广泛应用。 到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衰落,由此欧洲的设计进入了一个新 的历史时期,史称浪漫时期。浪漫时期的设计风格主要是巴洛 克式和洛可可式,这两种风格的流行时间和地点都有所不同 。 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巴洛克设计风格开始流行,其主要流 行地区是意大利。巴洛克(Baroque)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 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 名词。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 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做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 常规。巴洛克式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早 期巴洛克式家具的最主要特征是用扭曲的腿部来代替方木或旋 木的腿。这种形式打破了历史上家具的稳定感,使人产生家具 各部分都处于运动之中的错觉。 洛可可(Rococo)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 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 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 体态的造型,华丽、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 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洛可可式风 格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从发展根源上说,洛可可式风格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延续,同时 也是中国清式设计风格严重浸染的结果,所以在法国,洛可可 又称为中国装饰。 巴 洛 克 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