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提取工艺

合集下载

青霉素的提取方法

青霉素的提取方法

青霉素的提取方法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其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转化法。

其中,发酵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首先,发酵法是利用青霉菌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产生青霉素。

青霉素生产菌株主要包括青霉菌属、放线菌属和链霉菌属。

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碳源、氮源、矿物盐和生长因子,控制好温度、pH 值和氧气供应,青霉素生产菌株就能够产生大量的青霉素。

其次,发酵液中的青霉素需要进行提取和纯化。

一般来说,提取青霉素的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法、树脂吸附法和膜分离法。

有机溶剂法是将发酵液与有机溶剂进行萃取,然后通过蒸馏或结晶得到青霉素。

树脂吸附法是利用青霉素对特定树脂的亲和性进行吸附,再通过洗脱得到纯净的青霉素。

膜分离法则是利用膜的分离作用将青霉素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最后,提取得到的青霉素需要进行纯化和结晶。

通过结晶、结晶温度、溶剂选择和结晶速度等条件的控制,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青霉素结晶体。

总的来说,青霉素的提取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培养条件、提取方法和纯化工艺等方面进行精细的控制。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够得到高质量的青霉素产品,为临床医学和医药工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青霉素的提取方法

青霉素的提取方法

青霉素的提取方法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的抗生素,它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许多细菌感染都有很好的疗效。

青霉素的提取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青霉素的纯度和产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青霉素提取方法。

首先,青霉素的提取方法之一是酸碱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青霉素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提取的。

首先将青霉素混合物加入酸性溶液中,使得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溶解,而其他杂质不溶解。

然后再将溶液调整为碱性,青霉素便会沉淀出来。

最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沉淀的青霉素分离出来,得到较为纯净的青霉素。

其次,青霉素的提取方法还包括溶剂萃取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青霉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来进行提取的。

首先将青霉素混合物与合适的有机溶剂进行充分混合,使得青霉素在有机溶剂中溶解,而其他杂质不溶解。

然后通过分液漏斗等装置将有机层和水层分离,得到含有青霉素的有机层。

最后通过蒸馏或者溶剂挥发的方法将有机溶剂蒸发,得到纯净的青霉素。

另外,青霉素的提取方法还可以采用结晶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和浓度来实现青霉素的结晶提取。

将青霉素混合物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加热溶解,然后逐渐降温,使得青霉素逐渐结晶沉淀。

最后通过过滤或者离心等方法将结晶的青霉素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青霉素。

总的来说,青霉素的提取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并结合其他工艺条件,以实现青霉素的高效提取和纯化。

希望本文介绍的青霉素提取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青霉素提炼工艺流程

青霉素提炼工艺流程

青霉素提炼工艺流程
《青霉素提炼工艺流程》
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药物,它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提炼青霉素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得到纯度高的青霉素制剂。

首先,青霉素的提炼通常是从青霉素产生菌株中进行提取。

这些菌株可以通过发酵培养和提取发酵液获取。

然后,发酵液中的青霉素会通过一系列的分离和纯化步骤,包括过滤、结晶、柱层析等工艺,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青霉素产物。

接下来,得到的青霉素产物需要经过结晶、洗涤和干燥等步骤,使其达到药用级别的纯度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结构鉴定和质量检测,确保青霉素的结构和性质符合药品标准。

最后,经过上述工艺流程得到的青霉素产品可以用于制备药物制剂,或用于制备其他抗生素化合物。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工艺条件,确保青霉素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总的来说,青霉素的提炼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技术含量高的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以确保最终提取的青霉素符合药品标准,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

青霉素萃取原理及工艺流程

青霉素萃取原理及工艺流程

青霉素萃取原理及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它的萃取原理和工艺流程如下:1. 青霉素萃取原理:青霉素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这种环状结构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容易破裂,从而失去抗菌活性。

青霉素提取原始方法

青霉素提取原始方法

青霉素提取原始方法
青霉素提取原始方法即青霉素发现之初采用的提取方法。

在此方法中,使用培养的青霉菌株,通过培养基发酵生产青霉素,然后进行萃取和纯化。

具体步骤如下:
1. 培养青霉菌:使用含有合适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青霉菌株。

青霉菌株在适宜的温度、pH和氧气条件下生长,并产生
青霉素。

2. 收集发酵液: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酶类和微生物代谢产物会溶解在发酵液中。

收集发酵液,即培养基中含有青霉菌培养产生的物质。

3. 萃取:将收集的发酵液经过反复的溶剂萃取。

常用的溶剂包括丁醇、正己烷等。

通过溶剂的选择性提取,将青霉素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

4. 蒸馏:将经过溶剂萃取的溶液进行蒸馏,将溶剂和青霉素分离。

在蒸馏过程中,溶剂会蒸发,而青霉素则保留在残留物中。

5. 结晶:将残留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降低温度逐渐结晶。

青霉素会以晶体的形式沉淀下来。

6. 进一步纯化:对青霉素晶体进行洗涤和过滤,以去除杂质。

可以使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洗涤,然后通过过滤将洗涤后的纯净青霉素分离出来。

这些步骤描述了青霉素提取的原始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从青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纯净的青霉素,为后续药物制剂提供原料。

青霉素的提取

青霉素的提取

26
3、萃取设备 (5)混合槽或静态混合器
国内大多数厂家是用混合槽或静态混合器进行混合萃取,再用碟片 式离心机进行分离。这种装置结构复杂,拆洗困难,特别是由于离心 分离过程中蛋白质和固体杂质的沉积,需要天天进行拆洗,十分不便。
27
青霉素的提取与工艺
4 青霉素提取工艺条件
(1) 温度、酸度对青霉素稳定性的影响
17
2、新提取方法的研究 (2) 反胶团萃取
反胶团是近年来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一方面,由于 pH对萃取率影响不大,可以在较高的pH条件下操作,另一方面,可以 利用离子强度的变化将杂蛋白去除。反胶团萃取已经在某些生物 产品的提纯上得到应用,但是要用于青霉素这样的大处理量、低附 加值的产品生产,还很困难
膜 分 离 器 具 21
膜分离原理
青霉素的提取与工艺 3、萃取设备
(1)波式离心萃取器 (2)倾析机 (3)环隙式离心萃取器 (4)排渣式离心分离机 (5)混合槽或静态混合器
22
3、萃取设备 (1)波式离心萃取器
23
3、萃取设备 (2)倾析机
24
3、萃取设备 (3)环隙式离心萃取器
12
不同 pH时石油亚砜-煤油体系的萃砜
亚 砜 萃 取 相 关 酶 反 应
13
反萃取过程中的乳化问题
溶剂萃取法从发酵液中萃取青霉素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但其 萃取工艺基本没有改变: 所用的萃取剂主要是乙酸丁( 戊) 脂, 甲基异丁酮等。萃取操作条件为: p H 1.8一2. 2, 有机相与水 相体积比O⁄A꞊ 2/ 1, 反萃PH .6 7 一.7 2 , 相比O⁄A꞊ 2/ 1。 在其萃取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青霉素易被破坏,在pH 4 一8 范围内相对较稳定, 在PH 4< 或p H >8 皆易分解。在 PH 2.0,10 摄氏度下, 青霉素的半衰期为1.3小时, 萃取要在 很短时间内完成。② 由于发酵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有机色 素及其他生物副产品, 所以萃取过程中乳化严重。而且采用离 心办法也很难将乳化消除, 需要使用破乳剂。

青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青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关键词 : 青霉素 ; 提取 ; 工艺
青霉素( B e n z y l p e n i c i U i n,P e n i c i l l i n ) 又被称 为青 霉素 G、 青霉素 为 3 0 m g / m l , p h 值为 6 . 5的青霉素 G溶液上柱 , 采用 2 0 %丙酮洗脱 , 钠、 苄青霉素钠 、 青霉素钾 、 苄青霉素钾等 。青霉素是指从青霉菌培 流量 5 m l / ai r n , 碘量法测定青霉素浓度 , 利用软件 M a t l a b 5 - 3 计算 吸 洗脱率 。实验结果表明 D M1 1 树脂 吸附量为 0 . 6 5 g / g , 洗脱率为 养液 中提制 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 、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 附量 、 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 7 - ” 。 青霉素具有抗菌活性强 , 疗 8 8 . 3 2 %, 洗脱剂用量为 5 9 0毫升 ; D 8 4 5 树脂 吸附量为 0 . 5 l g / g , 洗脱率 5 . 3 1 %, 洗脱剂用量 为 4 9 3毫升 ; D 2 0 1 树脂吸附量 为 0 . 5 6 g / g , 洗脱 效高 , 毒性低等优 点。青霉素 G是弱酸 , 目前 国内外生产 中大多采用 为 6 溶媒萃取法 , 生产中能耗大 m 。本文对青霉素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率为 6 5 . 1 2 %,洗脱剂用量为 5 6 7毫升 ; 3 3 0 树脂 吸附量为 0 . 3 2 g / g , 洗 1仪器与试药 脱率为 5 0 . 3 1 %, 洗脱剂用量为 1 3 2 1 毫升 。实验结果表 明 D M1 1 树脂 L C 一 1 0 0 ( 梯度配置 ) 高效液相色谱仪( 上海伍 丰科学仪器有 限公 树脂效果最好 。采用 D M1 1 树脂进行实验 , 树脂柱高 2 5 厘米 , 装树脂 司) ;h e n o m e n e x通 用型保 护柱 ( 广 州菲罗 门科 学 仪器 有 限公 司) ; l O克 , 树脂颗粒为 4 0 0 p m。将 2 0毫升浓度为 3 0 m g / ml , p h 值为6 . 5 K H W— D 一 1 L C精密拉伸水浴锅( 上海科恒实业发展有限公 司) ; 双向磁 的青霉素 G溶液上 柱 。分 别采 用 2 0 %丙酮 、 1 m o l /L K C 1 、 0 . 3 m o l / 力搅拌器 E 京来亨科贸有限责任公 司) ; A P 一 0 1 P型无油真空泵( 天津 L N a 2 S O 4进行洗脱实验 , 流量 5 ml /m i n , 碘量法测定青霉素浓度 。采 奥特赛恩斯仪器有 限公 司) ; 奥豪斯 E x p l o r e r 专业型分析天平( 奥豪斯 用 2 0 %丙酮洗脱 时洗脱率 为 8 8 . 3 2 %, 1 mo l /L K C 1 洗脱时洗 脱率 为 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 P S 3 2 0 0超声波震荡器清洗机( 普洛帝 中国服务 9 2 . 3 2 %, O . 3 mo l / L N a 2 S O 洗 脱时洗 脱率 为 6 3 . 3 2 %。实验结 果表 明 中心) ;5 4 1 8 R小型台式冷冻离心机 ( E p p e n d o f 中国有限公 司 ) ; MW 1 m o l /L K C 1 洗脱效果最好。 3 结 论 实验室级超纯水器 口E 京盈安美诚科学仪器有 限公司) ;精密离子计 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 、 整体液膜和离子交换技术三种工艺对青霉 P X S 一 4 5 0 9 ( 上海大普仪器公司) ; X S Y F — D 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 j B 京 湘顺源科技有限公司1 ; 酸度计( 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 司) 。 青霉素 素进行提取。 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技术适合青霉素提取 。 整体液膜提 不适合青霉素的提取。萃取平衡实验获得 的最佳工艺为 G 钠盐 ( 华北制药集团 ) , 磷酸三丁酯 ( 上海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 , 取效率较低 , 煤油( 上海千峰化工有 限公 司) , K H 2 P 0 4 ( 青岛市鹏远化工贸易有限 磷酸三丁酯为载体 , 煤油为稀释剂 , 水相 中的 p H值3 . 1 , 磷酸三丁酯 公司) , 甲醇 ( 广西 明利化 工 有 限公 司 ) 。 浓度为 6 0 0 mm o l / L 。离子交换实验获得 的最佳工艺为采用 D M1 1 树 2 实验 脂进行实验 , 树脂柱高 2 5 厘米 , 装树脂 1 0克 , 树脂颗粒为 4 0 0 p m, 将 0毫升浓度 为 3 0 mg / ml , p h值 为 6 . 5的青霉素 G溶液上柱 ,采用 2 . 1 萃取平衡实验。磷酸三丁酯为载体 , 煤油为稀释剂 , 将2 0 m L 2 的有机相和 2 0 m L水溶液放人锥形瓶中,恒温水浴中振荡 5 分钟后 , 1 m o l / L K C 1 进行洗脱实验 , 流量 5 m l / mi n , 碘量法测定青霉素浓度。 将溶液取 出放人分液漏斗中分层 ,采用高效液相测定青霉素的摩尔 参考 文 献 浓度。磷酸三丁酯浓度 6 0 0 mm o l / L时 ,分别采用水相 中的 p H值为 f l 1吴麟华.分离膜 中的新成 员—— 纳滤膜及其在制药工业 中的应 用 3 . 1 、 3 . 5 、 4 . 0 、 4 . 5 、 5 . 0 、 5 . 5 、 6 . 0 、 7 . 0进行实 验。实验结果 表 明水 相 中的 m. 膜科 学与技 术 , 1 9 9 7 ( 5 ) . p H值 3 . 1 时, 单级萃取率为 8 6 . 2 %; 水相 中的 p H值 3 . 5时 , 单级萃 [ 2 ]  ̄x - , 杨峰 . 青霉素类抗 生素临床应用有关问题分析『 J J . 黑龙 江科技 取率为 7 6 %; 表明水相 中的 p H值 4 . 0时 , 单级萃取率为 5 6 . 2 %; 水相 信 息 , 2 0 1 0 ( 7 ) . 中的 p H值 4 . 5 时, 单级 萃取率为 4 6 - 3 %; 水相 中的 p H值 5 . 0 时, 单 f 3 1 杨光, 张鑫鑫. 浅谈青霉素的药理、 作用及其过敏反 应f J 】 . 黑龙江科技 级萃取率为 3 8 . 1 %; 水相中的 p H值5 . 5时 , 单级萃取率 为 3 0 . 8 %; 水 信 息 , 2 0 0 9 ( 3 3 ) . 相 中的 p H值 6 . 0时 , 单级萃取率 为 2 2 . 8 %; 水相 中的 p H值 6 . 5时 , 【 4 . 王楠 . 青霉素类抗 生素临床应 用有 关 问题探讨 [ J ] . 中国当代 医药 , 单级萃取率为 1 4 . 2 %; 水相中的 p H值 7 . 0时 , 单级萃取率为 5 . 6 %。 实 2 0 0 9 ( 9 ) . 验结果表明水相 中的 p H值3 . 1 时效果最好。水相 中的 p H值 为 3 . 1 【 5 1 方成 开月 庆, 卢志生. 青霉素提炼新工艺研 究及经济效益评估( 上) 时 ,分 别 采 用 磷 酸 三 丁 酯 浓 度 为 1 0 0 m mo l / L 、 2 0 0 m mo l / L 、 3 0 0 I J 1 . 湿 法 冶金 , 2 0 0 1 ( 2 ) . 6 1 刘毓梅, 杨 东林.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 用药分析【 J 】 . 齐齐哈 尔医学院学 mm o l / L 、 4 0 0 m mo l / L 、 5 0 0 mm o l / L 、 6 0 0 m mo l / L进行实验 。 实验结果表 f 明磷酸三丁酯浓度为 1 0 0 mm o l / L时, 单级萃取率为 2 9 . 9 %; 磷酸三丁 报 . 2 0 1 0 ( 3 ) . 酯浓度为 2 0 0 m m o l / L时 ,单级萃 取率为 4 3 . 2 %;磷酸三丁酯浓度为 [ 7 】 张永信. 青霉素类的药理特点与选用I J I _ 上海 医药, 2 0 0 3 ( 1 0 ) . 8 侧 士敬, 朱倩. 青霉素类抗 生素概述『 J 1 . 中国社 区医师 , 2 0 1 0 ( 3 ) . 3 0 0 m mo l / L时 , 单级萃取率为 6 0 . 6 %; 磷酸三丁酯浓度为 4 0 0 mm o l / L f 时, 单级萃取率 为 6 8 . 3 %; 磷酸三丁酯浓度为 5 0 0 m mo l / L时 , 单级萃 『 9 1 吴子 生, 贾颖 萍, 褚 莹, 王 玉洁 , 刘 沛妍 , 马 占芳. 反胶 团相 转移 法提 取 取率为 7 6 . 2 %;磷 酸三丁酯浓度为 6 0 0 mm o l / L时 ,单级萃取率 为 青霉素 G的研 究f J ] . 高等 学校化 学学报 , 1 9 9 3 ( 1 0 ) . 8 6 . 2 %。实验结果表明 , 磷酸三丁酯浓度为 6 0 0 m mo l / L时效果最好。 【 1 o l 朱澄云 风奎, 朱金 良, 宋文喧, 朱宁金 守征, 王蔷. 乳状液膜法从发 2 . 2整体 液膜 实验 。先在左 右两 室 中分别 加入 一定 量 的 8 . 6 9 论 坛

青霉素的工艺流程

青霉素的工艺流程

青霉素的工艺流程
《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
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养殖业中。

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发酵培养:首先,选取高产菌株,将其接种于含有合适营养物质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发酵。

在适宜的温度、搅拌和通气条件下,维持菌株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产生大量的青霉素。

2. 分离提纯:将发酵液中的青霉素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

通常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包括有机溶剂提取、离心、过滤、结晶和柱层析等步骤。

通过这些方法,可将青霉素从其他杂质中分离出来,得到高纯度的青霉素。

3. 结晶干燥:将提纯后的青霉素溶液进行结晶和干燥处理,得到成品的青霉素粉末或结晶体。

这一步是为了提高青霉素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以便后续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4. 包装储存:最后,将成品的青霉素进行包装和标识,存放于干燥、阴凉和通风的环境中。

严格控制温湿度等环境条件,以确保青霉素的质量和效力。

总的来说,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储备和严格的操作管理。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
工艺流程,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效力的青霉素产品,为医疗卫生和养殖业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式
青霉素 化学本质:盐酸巳氨西林。其化学名 为1-乙氧甲酰乙氧6-〔D(-)-2-氨基-2-乙 酰氨基〕青霉烷酸盐酸盐。 分子式:C16H18N3O4S· HCl 分子量:384.5 青霉素它丌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 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 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钾盐、 钠盐之分,钾盐丌仅丌能直接静注,静脉滴 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以免注入人 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
[10] Ren Z Q, Zhang W D, Li H S, et al.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itric acid extraction by hollow fiber renewal liquid membrane[J].Chem Eng J, 2009, 146: 220-226



[8]朱澄云, 莫凤奎, 朱金良,等. 乳状液膜法从发酵液中提取青霉素癿研究[J]. 膜科学不技 术, 2000, 20 (6): 55-57.
.
参考文献:


[9]张卫东, 李爱民, 李雪梅, 等. 液膜技术原理及中空纤维更新液膜[J]. 现代化工, 2005, 25(4): 66-68.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提取工艺流程图:
采用中空纤维更新 液膜实现了从发酵滤 液中同步分离和富集 青霉素的新型提取工 艺 以碳酸钾溶液作为 接收相,DOA(二辛 胺)+异辛醇+煤油作 为有机相,在常温条 件下提取模拟发酵滤 液中的青霉素
如图所示,采用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 提取青霉素G,由于中空纤维更新液膜的传 质强化作用,可在实验进行到90min时实现 液膜过程的逆浓度梯度传递,传质速率较快, 实验结果所用时间较长是为了避免壳程非理 想流动等情况的影响,所用膜器的尺寸较小, 填装因子较低,传质面积较小,仅为 5.48˟ ² ,若采用长1m,内径0.1m的商 10̄ m² 用中空纤维膜器,传质面积可高达60m² ,则 可极大地提高处理速率。
青霉素理化性质
1. 丌耐热,一般保存于冰箱中,但青霉素 盐癿结晶纯品,在干燥条件下可于室温保 存数年。 2.水溶液丌稳定 ,20万u/ml水溶液于 30℃放置24h效价下降56%。 3. 肌肉注射吸收快而安全
4.作用快,维持时间短
新型提取技术:中空纤维更新液膜

2004年张卫东等将中空纤维包容膜技术不纤维膜萃 取器技术结合起来,提出新型的”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 采用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实现了从发酵滤液中同步分离 和富集青霉素的新型提取工艺。不现行的醋酸丁酯溶剂 萃取工艺相比,萃取和反萃取在同一设备内进行,省去 了冷却和溶剂的蒸馏回收提纯过程,极大的简化了工艺 流程,所需设备体积小,溶剂消耗量小,后续处理简单。 新工艺降低了生产能耗,提高了提取效率,降低了生产 成本,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青霉素简介
简介
青霉素(Penicillin)又被称为青霉素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 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 素癿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癿分 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癿细胞壁幵在 细菌细胞癿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癿一类抗生素, 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癿抗生素。青霉 素类抗生素是β -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癿 总称。
中空纤维更新膜技术癿应用
丼例: 1.利用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处理含铬铜钴废水 ;
2.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实现同级萃取-反萃的方法;
3.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在己内酰胺精制中的应用; 4.利用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从稀溶液中提取柠檬酸等等。 缺点:中空纤维膜器使用寿命有限、清洗较困难,会在一定程 度上导致设备投资增大。
提取过程中洗涤用水
青霉素G
36.0
9.8
0.0
10.4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提取工艺经济效益评价
优点: (1) 提取效率高、产量大:新工艺提取青霉素G总收率约 为 80%。 (2) 萃取剂损失量较少:新工艺中采用的混合萃取剂均微 溶于水,其损失量小于发酵滤液量的1.0%。 (3) 后续处理简单:新工艺所采用萃取剂 (7%DOA+30%异辛醇+煤油)中的3 种物质均微溶于 水,完成提取过程后,只需经过简单的分相处理即可重复 利用。 (4) 过程能耗低:可在常温条件下操作,可极大减少能量 消耗。且丌需要对循环使用的萃取剂进行蒸馏提纯以及对 萃余液中的溶剂进行蒸馏回收过程,故能耗大大降低。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原理:
该技术利用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不有机相间的亲和力, 依靠在管程流体中预先加入分散的有机相小液滴不纤维 壁面的浸润性和界面张力,在纤维管内侧形成一层极薄 的有机相液膜,利用流体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剪切力,形 成了管程流体内的有机相小液滴不所形成的液膜层的更 新融合过程,从而极大提高了过程的传质效率,幵有效 解决了液膜过程缺乏长期稳定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中空纤维更新液膜过程采用反应萃取机理 代替传统溶媒萃取过程中的物理萃取机理,通过在有机 液膜相中添加流动载体DOA(二辛胺)的方式,可极大 的提高过程的传质效率,放宽了过程的操作条件,可以 在青霉素较稳定的pH值(pH 5~7)和温度范围内进行操 作,最大程度上避免青霉素的降解损失。
4寸中空纤维超滤膜
中空纤维超滤膜型号U中空纤维超滤膜来自霉素——生产车间参考文献:

[1]江滨、李桂东、韩涛 《发现不发展——造福人类癿青霉素》 《医药历史》 2000年 [2]吴金川,何志敏,姚转义.反胶团酶反应-膜分离技术癿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 1999,27(2):27~30 [3]侯太平,刘世贵.膜技术对肉毒发酵液纯化重视应用研究[J].膜科学和技术,1996,16 (4):13~16 [4] Mahesh V, Gregory F, Charles H. Equilibria for the adsorption of antibiotics onto neutral polymeric sorbents: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studies [J]. Biotechnol Bioeng, 1995, 47: 215-226. [5] George F B. Phenoxymethyl Penicillin Manufacture: GB 833060[P]. 1960. [6] Vyas S N, Patwardhan R, Padhye V M. Ion exchangers for therecovery of penicillin from its waste [J]. Sep Sci Technol, 1980, 15(2): 111. [7]谌竞清, 于立军, 赵永欣,等. 强碱性树酯从水-正丁醇溶液中吸附青霉素G研究[J]. 化 学工程, 1999, 27 (3): 8-13.
青霉素的提取工艺及其设备
液膜 青 发 青 技 霉 酵 霉 术 素 液的 素 的 预 的 提 处 生 炼 理 产 工 工 艺 艺 过 流 程 程




发 酵 过 程 的 工 艺 控 制

青 中 抗 理 化 化 发 简 霉 空 菌 化 学 学 现 介 素 纤 作 性 式 结 维 用 质 构 的 更 和 提 新 临 青 取 膜 床 实 技 应 霉 验 术 用 G
醋酸丁酯溶媒萃取工艺不中空纤维更新液膜 提取工艺比较
新、旧2种提取工艺物料衡算比较(以日处理360 t发酵液为基准)
原料/产物
发酵液 萃取剂损失量 反萃液
旧工艺用量/产量(t)
360.0 13.1~16.3(醋酸丁酯) 36.0
新工艺用量/产量(t)
360 7.0(7%DOA+30%异辛醇+煤油) 140.0(0.5 M碳 酸钾溶液)

青霉素癿提取实验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实验采用9.43mg/ml癿青霉素 溶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调节PH值到5.0,料液相总体 积为500ml。有机相采用22%癿TBP-3%异辛醇-煤油, 总体积用量为30ml,反萃相用0.1mol/l癿Na2co3溶 液用10%癿硫酸调节PH到7.01,总体积为200ml,青 霉素G通过蠕动泵流经中空纤维膜器癿壳程有机相和反 萃相癿混合液经充分搅拌混合后流经中空纤维膜器癿管 程,两侧流体采用循环逆流操作,操作温度为室温 18˚C
青霉素癿提炼工艺过程
青霉素提纯工艺流程简图:
过滤 反萃取 干燥
萃取 共沸结晶 成品
洗涤 过滤
醋酸丁酯萃取工艺流程图
在青霉素提取工艺中,应用 最广泛的是溶剂萃取法,工艺 流程图见图1。 大多采用醋酸丁酯为萃取剂, 以D925m为破乳剂,以 10%H2SO4调节滤液的pH值, 料液pH值为1.8~2.2,相比为 1/2~1/2.5,温度5 ℃[14] ,反 萃取过程采用碳酸氢钾或碳酸 钾水溶液为反萃取剂
青霉素癿化学结构
青霉素类包括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本类 基本结构均含有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 和侧链(CO-R)。母核由噻脞环(A)和β-内 酰胺环(B)拼合而成,为抗菌活性重要部分, β-内酰胺环破坏后抗菌活性消失。侧链则主要 不抗菌谱,耐酸,耐酶等药理特性有关。
青霉素分子结构球棍模型
青霉素癿发现
青霉素癿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 弗莱明。1928年癿一天,弗莱明在他 癿一间简陋癿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 热癿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 发觉培养细菌用癿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 菌。这是从楼上癿一位研究青霉菌癿学 者癿窗口飘落进来癿。使弗莱明感到惊 讶癿是,在青霉菌癿近旁,葡萄球菌忽 然丌见了。这个偶然癿发现深深吸引了 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 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 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 癿克星—青霉素。
生产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