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测定被测物质与氧化还原试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氧化还原滴定法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特点。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基于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从而使得氧化剂自身被还原,还原剂自身被氧化。
在滴定过程中,通过加入适量的氧化还原试剂,使得被测物质与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氧化还原试剂。
常见的氧化还原试剂包括高锰酸钾、碘量法、过碘酸盐滴定法等。
这些试剂在滴定过程中能够与被测物质发生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对被测物质含量的准确测定。
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法时,需要注意滴定条件的选择。
滴定条件包括溶液的浓度、滴定剂的添加速度、滴定终点的判定等。
这些条件的选择对于滴定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滴定条件的选择需要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和滴定试剂的特点来确定。
此外,氧化还原滴定法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滴定终点的判定。
滴定终点是指滴定反应达到了完全的状态,此时试剂的添加量与被测物质的摩尔量成为化学计量比。
滴定终点的判定通常通过指示剂或者仪器来实现,其中指示剂可以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是否已经达到。
总之,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测定被测物质与氧化还原试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当的氧化还原试剂、滴定条件的合理选择以及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是保证滴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和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法

解:Ca2+ + C2O42- = CaC2O4
2MnO4-
+5C2O42-
+16H+
=2Mn2+
2
+10CO2
+8H2O
CaO∽CaC2O4∽H2C2O4∽ 5 KMnO4
5 × 0.02500× 20.00× 56.08
w(CaO)= 2
=7(%)
1.000× 103
分析化学 2007-2008
应称取KIO3的量为: m KIO3 = (n ·M )KIO3 = 0.000417 × 214.0 = 0.0892 g
分析化学 2007-2008
例3. 0.1000 g工业甲醇,在 H2SO4 溶液中与 25.00 mL 0.01667 mol ·L-1 K2Cr2O7 溶液作用。反应完成后,以邻苯氨基苯甲酸 作指示剂, 0.1000 mol·L-1 (NH4)2Fe(SO4)2 溶液滴定剩余的 K2Cr2O7 , 用去 10.00 mL。 求试样中甲醇的质量分数。 解: CH3OH + Cr2O72- + 8H+ = CO2↑ + 2Cr3+ + 6H2O
1.000
=7.81(%)
分析化学 2007-2008
例题
用KMnO4法测定试样中CaO含量时,称取试样 1.000g,用酸溶解后,加(NH4)2C2O4使Ca2+形成 CaC2O4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再溶于H2SO4中, 用c(KMnO4)=0.02500mol·L-1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滴定H2C2O4,消耗20.00mL,试计算样品中CaO的 质量分数。
谢谢观看! 2020
分析化学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b 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 • 用I- 的还原性测氧化性物质,滴定生成的I2
KIO3, MnO4-, Cr2O72-, Cu2+, H3AsO4, H2O2,PbO2
用Na2S2O3标液滴定反应生成的 I2 I2+2S2O32-=2I-+S4O62- E S4O62-/S2O32-=0.09V
弱酸性至中性!!!
' Fe3 / Fe2
除Fe3+黄色
利用Cr2O72- -Fe2+反应测定其他物质
(1) 测定氧化剂:NO3-、ClO3- 等 NO3- Fe2+(过)NO +Fe3+ +Fe2+(剩)
Cr2O72-
(2) 测定强还原剂:Ti3+、Sn2+等 Ti4+ 预还原器 Ti3+ Fe3+ Ti4+ + Fe2+
Na2S2O3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
蒸馏水 煮沸
冷却后溶解 Na2S2O3·5H2O
加入少许 Na2CO3
贮于棕色 玻璃瓶
赶赶杀 菌
CO2 O2
→
→
→
酸氧分 性化解
S2O32- S2O32- S2O32-
不↓ ↓
稳 定
(SO42S↓)
, (SO32-, S↓)
→
HSO3-,S↓
酸 维抑
性 持制
S2O32不 稳 定
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 重铬酸钾回收!!!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有汞法)
Fe2O3FeO SHnCCl,l2Fe2 Sn2 剩 SP混酸Fe2
HgCl 2 过
Hg2Cl2 二苯胺磺酸钠(无色-紫色)
Cr2O72-
氧化还原滴定法

即反应向左进行,和标准态时反应方向相反。
全国高职高专 “十二五”规划教材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
(六)氧化还原平衡与条件平衡常数
n2Ox1 n1 Re d 2 n2 Re d1 n1Ox2
K
在标准状态下,标准平衡常数
可写成如下通式:
c n 2 (Re d1 ) c n1 (Ox2 ) K n2 c (Ox2 ) c n1 (Re d2 )
2
2
2
解:在标准态时
() () Pb
2
Pb
Sn (0.13) (0.14) 0.01(V ) 2 Sn
>0
即在标准态时上述反应可向右进行。 当 cPb
2
0.1 mol·L-1、 cSn 2 2
Pb
mol·L-1时
a c RT ln 氧化型 b nF c还原型
式中R为气体常数;F为法拉弟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n为 电极反应得失的电子数。 在温度为298.15K时,将各常数值代入上式,能斯特方程 式可表示为: a c 0.0592 lg 氧化型 b n c还原型
全国高职高专 “十二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
(二)标准氢电极和标准电极电势
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的绝对值还无法测定,电化 学上选择了一个比较电极电势大小的参比标准,将其他氧 化还原电对与参比电对比较求出其相对值。 通常选作标准的是标准氢电极。将镀有铂黑的铂片浸 入H+浓度为1mol·L-1的稀硫酸溶液中,并在298.15K时不 断通入压力为100kPa的纯氢气流,使铂黑吸附氢气达到饱 和,此时,铂片就像氢气构成的电极一样 。 这时溶液中的H+与铂黑所吸附的H2建立了如下的动态 平衡:
分析化学-氧化还原滴定

6.2 滴定分析對氧化還原電勢差的要求
1. 氧化還原 反應分為
可逆氧化還原反應
任一瞬間都迅速達到平衡狀態, 電極電勢值與用能斯特方程計 算所得值相符。
不可逆氧化還原反應
不能在任一瞬間迅速達到平衡 狀態,電極電勢值與用能斯特 方程計算所得值相差較大。
對稱電對
半反應中氧化態與還原態
2. 氧化還原
係數相等。例如: Fe3+ + e- Fe2+
0.80 0.86 1.06
突 躍 範
1.26 圍
1.38
1.42
1.44
突跃范围为 0.86 ~ 1.26 V
這種由於一個反應的發生, 促進另一個反應 進行的現象稱為誘導作用。
MnO4 5Fe 2 8 H Mn2 5Fe 3 4 H2O
誘導反應
2MnO4 10Cl 16 H 2Mn2 5Cl2 8 H2O
受誘反應
其
中M
nO
4
称
为
作
用
体
,
Fe 2 称为诱导体,
Cl 称为受诱体。
誘導反應和催化反應的不同:
催化反應和誘導反應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1. 催化反應的應用
例如 MnO4 与 C2O42 的反应, 分析化学中应用较多,反应式为:
2MnO4 5C2O42 16 H 2Mn2 10CO2 8 H2O
此反應較慢,加入 Mn2+ 能使之加速。
若不加 Mn2+, 利用本反應生成的 Mn2+ 也能起催化作用。
變為 0.71 ~ 1.31 V,
突躍範圍擴大(突躍開始點的電勢降低)了。
此時,二苯胺磺酸鈉指示劑的變色點電勢 0.84 V 在突躍範圍 0.71 ~ 1.31 V 內、成為合 適的指示劑了(在突躍範圍內變色)。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3.基准试剂主体含量大于99.9%;高纯试剂杂质含量少;专用试剂指在某一特殊应用中无干扰,如光谱纯、色谱纯。
6.标定c(NaOH)=0.05mol·L-1时,草酸m=0.05×0.025×63=0.08g称量误差r 0.00020.25%0.1% 0.08E==>而m(邻)=0.05×0.025×204=0.26gr 0.00020.1% 0.26E=<∴选邻苯二甲酸氢钾好。
若c(NaOH)=0.2mol·L-1,两种基准物都可称小样,都可以。
8.H2C2O4·2H2O会失水,使标定的NaOH结果偏低;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则偏高。
10.Na2B4O7·10H2O、B、B2O3和NaBO2·4H2O与H+ 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是1∶2、2∶1、1∶1和2∶1。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过失;(2)随机误差;(3)系统误差。
4.例2.9中因样品消耗的NaOH仅0.90mL,体积误差为0.022%0.90=,若使误差小于0.1%,需增加称样量10~20倍。
5.称样3.5g,称量误差为0.13%3.5=,若报告结果中有4位有效数字,表示其相对误差<0.1%,与测量的精确程度不符;若报2倍有效数字,则反映了测量精度。
第三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1.物料平衡:[Cl-]=3{[Fe3+]+[Fe(OH)2+]+[Fe(OH)2+]}=3c(FeCl3)电荷平衡:[H+]+3[Fe3+]+2[Fe(OH)2+]+[Fe(OH)2+]=[OH-]+[Cl-]质子条件式:[H+]=[OH-]+[Fe(OH)2+]+2[Fe(OH)2+]2.pH指-lg a(H+),滴定到50%时[HA]=[A-], 所以应为MaK。
4.(1)用NH4F掩蔽Fe3+、Al3+时,起作用的是F-,应使pH>4才能主要以F-形式存在。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观察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在这种方法中,通常会使用一种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溶液,通过滴定的方式逐渐加入到待测物质溶液中,直到达到化学计量的终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基于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氧化剂会接受电子,而还原剂会释放电子。
当氧化剂和还原剂发生反应时,电子的转移会导致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可以确定化学计量的终点。
通过观察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分析中。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确定水中氯离子的含量,从而判断水的卫生状况。
在工业生产中,氧化还原滴定法也被用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以保证产品质量。
此外,氧化还原滴定法还可以用于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法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因素。
首先,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溶液非常重要,它们的浓度和滴定过程中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指示剂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应当能够在化学计量终点时准确地显示颜色变化。
此外,滴定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仪器精度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总的来说,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析方法,它通过观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计量终点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指示剂,并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氧化还原滴定法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化学分析,并取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测定含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浓度。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会从被氧化的化合物转移到还原的化合物上,因此被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该方法通过滴加一种称为滴定剂的溶液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待测物质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时,滴定剂就不再反应,此时滴定完成。
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基于以下事实: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会从一个原子或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或分子上,这样产生了电子的转移和化学计量量的变化。
因此,滴定剂可以被用来测定待测物质的化学计量量。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可以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还原剂是一种能够给予电子的物质,它通常是一种容易氧化的物质,其化合价低于其氧化态。
氧化剂则是一种吸收电子的物质,通常是一种含氧化合物,其化合价高于其还原态。
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将待测物质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加入过量的还原剂,然后再滴加氧化剂,滴定至反应终点。
滴定时应注意滴定剂的选择,其氧化还原电位应当介于待测物质和还原剂之间。
当滴定剂的量与待测物质的量恰好相等时,反应终点即可确定,此时滴定完成。
操作步骤1.准备待测物质溶液,加入适当的溶剂并充分溶解;2.加入过量的还原剂;3.将寻找合适的滴定剂并确定滴定方法;4.开始滴定,滴定至反应终点(反应终点可以通过颜色变化、电位变化、气体产生等特征来确定);5.通过滴定前后的重量差或溶液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化学计量量。
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药学、食品工业、环境检测等领域。
例如,在药学中,可以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来测定药物中的铁含量,氯亚铁作为还原剂来测定汞含量。
在环境检测中,可以使用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来测定自然水样中的硫酸盐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滴加滴定剂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基于化学计量量的变化,将还原剂加入待测物质溶液中,并滴加氧化剂,滴定至反应终点。
氧化还原滴定法在分析化学、药学、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
上 页 下 页
通辽职业学院
另一方面,在HCl溶液中除Fe3+、Fe2+外,三价铁还以 Fe(OH)2+、FeCl2+、FeCl2+、FeCl4-、FeCl63-等存在形式, 而二价铁也还有Fe(OH)+、FeCl+、FeCl3-、FeCl42-等存在形 式。若用cFe(Ⅲ)、cFe(Ⅱ)分别表示溶液中三价铁Fe(Ⅲ)和二价 铁Fe(Ⅱ)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则: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式中:EOx/Red——氧化态Ox还原态Red电对的电极电位; Eθ Ox/Red——标准电极电位; aOx、aRed——氧化态Ox及还原态Red的活度,离子的活 度等于浓度c乘以活度系数γ,a=γc; R——摩尔气体常数,8.314 J· mol-1· K-1; T——热力学温度; F——法拉第常数,96 485 C· mol-1; n——半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中,在25℃时可得: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分析中,要求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定量、迅速地进行,所以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除了从平衡观点来了解反应的可能性外, 还应考虑反应的速率。下面具体讨论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 率的因素。 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增加反应物质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 率。例如,在酸性溶液中重铬酸钾和碘化钾反应:
通辽职业学院
现以在1 mol· L-1H2SO4溶液中,用0.1000 mol· L1 Ce(SO ) 标准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 L 4 2 1FeSO 为例,讨论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用量和电极 4 电位之间量的变化情况。
滴定反应式:
两个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二、 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确定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除了用电位法确定其终点外,通常 是用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 有以下三类。 1. 自身指示剂 在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有些标准溶液或被测的物质本 身有颜色,则滴定时就无须另加指示剂,它本身的颜色变化 起着指示剂的作用,这称为自身指示剂。例如,以KMnO4 标准溶液滴定FeSO4溶液:
通辽职业学院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氧化还原滴定 第三节氧化还原前的预处理 第四节 高锰酸钾法 第五节 重铬酸钾法 第六节 碘量法 第七节 氧化还原滴定计算示例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概述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能直接或间接测定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例 如,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可配制K2Cr2O7标准溶液,以二 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Fe2+, 其反应为:
பைடு நூலகம்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诱导反应与催化反应不同,催化反应中,催 化剂参加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诱导反应 中,诱导体参加反应后变成其它物质,受诱体也 参加反应,以致增加了作用体的消耗量。因此用 KMnO4-滴定Fe2+,当有Cl-存在时,将使KMnO4 溶液消耗量增加,而使测定结果产生误差。如需 在HCl介质中用KMnO4法测Fe2+,应在溶液中加入 MnSO4-H3PO4-H2SO4混合溶液,可防止Cl-对 MnO4-的还原作用,以取得正确的滴定结果。
分析化学
上 页 下 页
通辽职业学院
从式中可见,电对的电极电位与存在于溶液中氧化态 和还原态的活度a有关。当aOx=aRed=1mol· L-1时, EOx/Red=Eθ Ox/Red,这时的电极电位等于标准电极电位。所 谓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常为25℃),氧化还原 半反应中各组分都处于标准状态,即离子或分子的活度等 于1 mol· L-1,反应中若有气体参加则其分压等于100k Pa 时 的电极电位。EOx/Red仅随温度变化。
3.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用催化剂是加快反应速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在 酸性溶液中KMnO4与H2C2O4的反应,即使将溶液的温度升 高,在滴定的最初阶段,KMnO4褪色仍很慢,若加入少许 Mn2+,反应就能很快进行。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4. 诱导反应 有些氧化还原反应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发生或进行极慢, 但在另一反应进行时会促进这一反应的发生。这种由于一 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促进另一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称为 诱导反应。例如,在酸性溶液中,KMnO4氧化Cl-的反应速 率极慢,当溶液中同时存在Fe2+时,KMnO4氧化Fe2+的反 应将加速KMnO4氧化Cl-的反应。这里,Fe2+称为诱导体, MnO4-称为作用体,Cl-称为受诱体。
通辽职业学院
一定条件下为常数。 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参 见附录七。在处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计算时,应尽 量采用条件电极电位,当缺乏相同条件下的电极电位数据 时,可采用条件相近的条件电极电位,这样所得的处理结 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 二、 氧化还原平衡常数 在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中,要求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得 越完全越好,而反应的完全程度是以它的平衡常数大小来 衡量。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根据能斯特公式和 有关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或标准电极电位求得。设下列氧 化还原反应式为:
1.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在化学计量点前,溶液中存在着过量的Fe2+,故滴定 过程中电极电位可根据Fe3+/Fe2+电对计算:
此时EFe3+/Fe2+值随溶液中cFe(Ⅲ)和cFe(Ⅱ)的改变而变化。 例如,当加入Ce(SO4)2标准溶液99.9%,Fe2+剩余0.1%时, 溶液电位是:
在化学计量点前各滴定点的电位值 可按同法计算。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一般地说,氧化还原反应要定量地进行,则该反应达到 平衡时,其lgK≥6,E θ ‘1-E θ’2≥0.4 V,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 才能应用于滴定分析。但要注意,两电对的电极电位相差很 大,仅仅说明该氧化还原反应有进行完全的可能,但不一定 能定量反应,也不一定能迅速完成。 三、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只能说明该反应的可能性和 反应完全的程度,而不能表明反应速率的快慢。 不同的氧化 还原反应,其反应速率可以有很大差别。 这是因为氧化还原 反应过程比较复杂,许多反应不是一步完成的,整个反应的 速率是由最慢的一步决定的。因此不能笼统地按总的氧化还 原反应式判断反应速率。很多因素会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速 率。在滴定
若适当增大I-和H+的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实验结果表 明,加KI过量约5倍,在0.4 mol· L-1[H+]条件下,反应速率会 加快,放臵5 min反应就可以进行完全。但酸度不能太大,否 则将促使空气中的氧对I-的氧化速率也加快,造成分析误差。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也是很复杂的。温度的升高对于 大多数反应来说,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通常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增加2~3倍。例如,高锰酸钾与草酸的反应: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两电对的电极电位为: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E1=E2,则: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当反应式达到平衡时,则有:
将上式代入得:
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是直接 由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之差来决定的。 两者差值越大,K值也就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根据 两个电对的电极电位值,就可以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 常数K值。
通辽职业学院
令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化学工程系
则式可写作:
式中Eθ'Fe3+/Fe2+称为条件电极电位。它表示在一定介 质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都为1 mol· L-1或二者浓度 比值为1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后的实际电位,条件电 极电位反映了离子强度与各种副反应影响的总结果,在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由于KMnO4本身具有紫红色,而Mn2+几乎无色,所 以,当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稍微过量的KMnO4就使被 测溶液出现粉红色,表示滴定终点已到。实验证明, KMnO4的浓度约为2×10-6 mol· L-1时,就可以观察到溶液 的粉红色。 2. 淀粉指示剂 可溶性淀粉与游离碘生成深蓝色配合物的反应是专属 反应。当I2被还原为I-时,蓝色消失;当I-被氧化为I2时, 蓝色出现。当I2的浓度为2×10-6 mol· L-1时即能看到蓝色, 反应极灵敏。因而淀粉是碘法的专属指示剂。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2.化学计量点时 根据式求得:
3.化学计量点后 化学计量点后,加入了过量的Ce4+,故可利用cCe(4+)/cCe(3+) 来计算电位: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例如,当Ce4+过量0.1%时,溶液电位是:
化学计量点过后各滴定点的电位值,可按同法计算。 将滴定过程中,不同滴定点的电位计算结果列于下 表,由此绘制滴定曲线。
分析化学
通辽职业学院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
一、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在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随着标准溶液的加 入,溶液中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数值不断发 生变化。当滴定到达化学计量点附近时,再滴入 极少量的标准溶液就会引起电极电位的急剧变化。 若用曲线形式表示标准溶液用量和电位变化的关 系,即得到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曲 线可以通过实验测出数据而描出,对于有些反应 也可以用能斯特公式计算出各滴定点的电位值。 分析化学
当滴定到达终点时,指示剂变色,从而可以测定和计算 铁的含量。对于某些没有变价的元素,也可以通过转化为具 有氧化还原性质的物质进行间接测定。例如钙的含量测定等。 所以在滴定分析中,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较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