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普尔主权评级模式浅析
标准普尔评级bbb

标准普尔评级bbb标准普尔评级BBB。
标准普尔评级是全球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其评级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全球金融市场。
BBB评级是标准普尔评级体系中的一个等级,代表着较高的信用质量,但仍具有一定的信用风险。
本文将对BBB评级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其对债券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
首先,BBB评级代表着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质量属于投资级,即属于较低风险等级。
这意味着债券发行主体的偿债能力相对较强,一般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还款能力。
因此,BBB评级的债券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投资选择,尤其适合于那些对风险有一定忍受能力的投资者。
其次,BBB评级的债券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由于其信用质量较高,投资者对于BBB评级的债券信心十足,因此这类债券的市场流动性通常较好。
投资者在购买BBB评级的债券后,可以更加容易地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和变现,从而提高了投资者的资金灵活运用能力。
另外,BBB评级的债券通常具有较高的收益率。
相对于高评级债券,BBB评级的债券由于具有一定的信用风险,因此其发行主体往往需要提供相对较高的利率来吸引投资者。
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在购买BBB评级的债券时,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
然而,尽管BBB评级的债券具有上述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BBB评级的债券仍然具有一定的信用风险,虽然违约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投资者保持警惕。
其次,由于市场对于BBB评级的债券信心较高,一旦出现债券违约事件,可能会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引发连锁反应。
总的来说,BBB评级代表着较高的信用质量,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收益率,是相对较为安全的投资选择。
然而,投资者在购买BBB评级的债券时,仍需谨慎对待,充分了解债券发行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综上所述,BBB评级在债券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债券发行主体和投资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全面考虑BBB评级的债券特点,以及市场环境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做出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投资选择。
标准普尔 中国评级

标准普尔中国评级2篇标准普尔中国评级(一)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简称S&P)是全球知名的金融服务公司之一,其业务范围涵盖了对各类金融产品和机构的信用评级。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信用评级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标准普尔对中国的评级情况,并探讨评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根据标准普尔的评级体系,对一个国家的评级主要包含主权评级和企业评级两个方面。
主权评级涉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和政治稳定程度,而企业评级则涉及商业机构的债务偿还能力和盈利状况等因素。
在过去的几年中,标准普尔对中国的主权评级一直稳定在A+水平,这是一种较高的信用评级,意味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强的还款能力和经济实力。
这一评级水平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经济政策的有效管理。
然而,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有可能对评级产生影响。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投资增长速度下降。
此外,中国还面临一些结构性问题,如高企业债务、房地产市场泡沫等。
这些问题可能对中国的信用评级造成压力。
尽管如此,标准普尔仍然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政府有能力应对这些问题并推动经济转型。
在企业评级方面,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
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享有政府的支持和资源优势。
然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包括融资困难和市场竞争压力等。
标准普尔对于这些企业的评级可能相对较低,反映了它们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标准普尔对中国的评级体现了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
评级的变化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较高的评级有助于吸引外国投资者和资金流入,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评级的下调可能导致资金外流和经济压力加大。
因此,中国政府应该继续努力推动经济结构改革和稳定发展,以保持较高的信用评级和良好的经济表现。
标准普尔中国评级(二)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其对中国的评级在国内外投资者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标准普尔评级标准

标准普尔评级标准标准普尔评级标准是指标准普尔全球评级服务公司对债券、证券等金融产品进行信用评级的一套标准和方法。
这些评级标准对于投资者、发行人以及监管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标准普尔评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首先,标准普尔评级标准主要包括信用评级和风险评级两大类。
信用评级是指对债券、证券等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通常以字母等级表示,比如AAA、AA+、A等。
而风险评级则是对金融产品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评估,以便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的风险特征。
其次,标准普尔评级标准的制定是基于一系列严格的方法和程序。
评级过程中,评级机构会收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包括债务人的财务状况、行业背景、市场环境等,然后运用专门的模型和工具进行分析,最终形成评级结论。
这一过程既注重定性分析,也注重定量分析,以确保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再次,标准普尔评级标准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除了对债券、证券等金融产品进行评级外,标准普尔评级标准也适用于对企业、金融机构、主权国家等进行信用评级。
这些评级结果对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发行人的融资成本、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标准普尔评级标准的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
一方面,它提供了一个客观、独立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金融产品的风险特征,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另一方面,它也促使发行人和债务人提高自身的信用质量,以获得更好的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
综上所述,标准普尔评级标准是金融市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评级体系,它的建立和运行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标准普尔评级标准的了解,投资者、发行人以及监管机构都能够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风险,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标准普尔评级的报告

标准普尔评级的报告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评级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信用评级之一,对于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以及各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对标准普尔评级的报告进行探讨和分析,包括评级的指标、评级的意义以及评级对于市场和投资的影响。
首先,标准普尔评级的报告主要依据一系列的指标来进行评估。
这些指标包括国家的经济状况、财政状况、政策环境、金融体系健康状况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标准普尔可以对一个国家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评级通常分为AAA、AA、A、BBB、BB、B、CCC等等不同等级,其中AAA为最高等级,表示极低违约风险,而CCC则表示高风险。
其次,标准普尔评级的报告对于全球市场和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评级可以提供给投资者有关国家风险的重要参考。
在投资决策中,风险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标准普尔评级的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债务偿还能力,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
另一方面,评级还可以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一国的信用评级降级可能引发国家经济形势不稳定,从而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投资者对该国的信任度降低,资金外流等。
因此,标准普尔评级的报告不仅仅是对一个国家的评级,它背后也承载着对整个市场的预测和警示。
然而,标准普尔评级的报告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首先,一些人认为评级机构的评级过于主观化,过于依赖历史数据,而忽略了对未来风险的准确预测。
其次,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也遭到质疑。
许多国家的主权债务违约和金融机构的破产都发生在金融危机期间,但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并没有提前预测到这些风险。
因此,一些人对评级机构的专业能力和可靠性表示疑虑。
最后,评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指标的评定,更是一种国家形象的宣告。
评级结果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家在全球市场的信誉和声誉,进而影响到国家的融资成本和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因此,各国政府通常会格外重视标准普尔评级的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国家的信用等级。
标准普尔 中国评级

标准普尔中国评级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是全球知名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其对中国的评级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的信用评级对于国家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标准普尔的评级结果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标准普尔对中国的评级主要受到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政府的财政状况、货币政策、金融体系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在评级过程中,标准普尔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债务水平、外汇储备、金融改革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中国的信用风险水平。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外汇储备规模居全球前列,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也在不断完善。
这些积极因素为中国的信用评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得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
然而,中国的信用评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债务水平较高、金融领域存在风险隐患等问题,都对中国的信用评级构成了一定压力。
此外,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等外部因素也对中国的信用评级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标准普尔对中国的评级结果将会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中国的信用评级能够保持稳定或提升,将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中国市场,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反,如果中国的信用评级出现下调,可能会导致资金外流、汇率波动等问题,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因此,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密切关注标准普尔对中国的评级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提升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稳定中国的信用评级,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标准普尔对中国的评级结果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提升经济韧性,以确保中国的信用评级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浅谈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以及对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浅谈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以及对金融全球化的影响近日,标准普尔(S&P)宣布下调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将其从AA-调降至A+,并将中国的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这一举动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和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影响的讨论。
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引发了市场的担忧和不确定性。
在全球金融市场上,主权信用评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国家信用状况的重要反映。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意味着投资者对该国风险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可能导致该国的债务融资成本上升,加剧了市场不安定因素,也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也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状况对全球经济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可能导致中国的国际信用受损,进一步加大了中国企业债务融资的成本,也可能降低了中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这对中国的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也意味着对金融全球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金融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变化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可能引发全球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恐慌和撤资行为,也可能引发国际资本流动的动荡,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加剧。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也可能影响到中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全球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可能导致中国央行需要调整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加大对金融市场的投放力度,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信心。
这也将对全球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全球化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少讨论和关注,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动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信心,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标准普尔信用评级 中国

标准普尔信用评级中国标准普尔信用评级(Standard & Poor's Credit Ratings)是全球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其对各国家和地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为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信用评级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标准普尔信用评级的背景、评级标准、中国的评级情况以及评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标准普尔信用评级是由标准普尔全球评级服务公司(Standard & Poor's Global Ratings)进行的,该公司是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其评级主要基于对国家经济实力、财政状况、政治稳定性、货币政策、外汇储备、金融体系健康状况等因素的评估。
评级分为AAA、AA、A、BBB、BB、B、CCC等不同等级,其中AAA为最高等级,CCC为最低等级,还有“+”、“-”符号表示更精细的评级水平。
其次,标准普尔信用评级的标准严格而全面,评级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和政策环境。
评级机构会对国家的债务水平、经济增长、外汇储备、通货膨胀率、政治稳定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确保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同时,评级机构还会定期对国家的评级进行更新和调整,以反映国家经济状况的变化。
目前,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为AA-,展望为稳定。
这一评级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政府改革的积极性。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稳定,外汇储备充裕,通货膨胀率可控,政治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这些因素都为中国的信用评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的信用评级对中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较高的信用评级能够降低中国政府融资成本,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促进国际资本流动。
其次,稳定的信用评级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增强国际信任度,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的便利。
再者,信用评级还可以作为评估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标准普尔评级

标准普尔评级标准普尔评级是指标准普尔公司对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等级划分的一种评级体系。
该评级体系对于投资者、发行人和监管机构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评估金融工具的风险水平。
本文将对标准普尔评级的背景、评级标准和影响因素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标准普尔评级的背景。
标准普尔公司是全球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成立于186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该公司通过对债券、股票等金融工具进行评级,向投资者提供有关这些金融工具信用风险的评估报告。
标准普尔评级通常以字母等级来表示,从最高到最低依次为AAA、AA、A、BBB、BB、B、CCC、CC、C、D等级,其中AAA为最高等级,D为违约等级。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标准普尔评级的标准。
标准普尔评级主要基于发行人的信用风险来进行评估,评级标准包括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行业风险、市场地位、管理层能力等多个方面。
评级过程中,标准普尔公司将对发行人的财务报表、经营情况、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分析,并据此确定其信用风险等级。
此外,标准普尔评级还会考虑宏观经济环境、政治风险、法律法规等因素对发行人信用风险的影响。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标准普尔评级的影响因素。
标准普尔评级对于投资者、发行人和监管机构都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对于投资者来说,标准普尔评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投资标的的信用风险,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其次,对于发行人来说,标准普尔评级能够提高其在债券市场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降低融资成本,吸引更多投资者。
最后,对于监管机构来说,标准普尔评级能够帮助其监管金融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标准普尔评级是一种重要的信用评级体系,对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标准普尔评级的背景、评级标准和影响因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评级体系,从而更好地管理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 Poor's)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年合并而成。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标准普尔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或称“NRSRO”(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目前,标准普尔通过全球18个办事处及7个分支机构的来提供信用评级服务,服务涉及各个金融领域,主要包括:主权评级、对全球债务进行评级、提供标准普尔指数、针对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外汇及共同基金等市场提供客观的信息、分析报告。此外,标准普尔也是通过全球互联网网站提供股市报价及相关金融内容的最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提供的服务涉及各个金融领域,主要包括:对全球数万亿债务进行评级;提供涉及1.5万亿美元投资资产的标准普尔指数;针对股票、固定收入、外汇及共同基金等市场提供客观的信息、分析报告。
标准普尔主权评级模式浅析
Simple Analysis on Standard & Poor's Sovereign Ratingmodel
文/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李宇飞
摘要:本文是在通过对美国标准普尔公司主权信用评级系统分析后所做出的归纳总结。简要的介绍一下标准普尔公司背景及其评级流程和模式。最后总结了由三大评级机构评级垄断的主权评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由该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将面临重构。
公共部门的外债包括中央政府的直接债务和担保债务,地区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以及其他公共部门实体的非担保债务。公共部门外债净额等于公共部门外债总额减去公共部门对外金融资产。
10、私营部门外债负担
私营部门外债负担指标有:金融部门的总外债和净外债占经常项目收入的百分比、非金融部门的总外债和净外债占经常项目收入的百分比、债务币种构成,到期日及其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获得优惠资金的机会、偿还债务的负担。
国际上流行国家主权评级,体现一国偿债意愿和能力,主权评级内容很广,除了要对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趋势、对外贸易、国际收支情况、外汇储备、外债总量及结构、财政收支、政策实施等影响国家偿还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外,还要对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所造成的财政负担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评级。根据国际惯例,国家主权等级列为该国境内单位发行外币债券的评级上限,不得超过国家主权等级。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具体涉及的主权评级有:长、短期外币债国家上限评级,长、短期外币银行存款国家上限评级。鉴于外币转移风险及国家系统风险,国家上限评级代表了外币债务发行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评级。另外还涉及政府外币及本币长期债券评级。主权评级标准从AAA至C。
政治机制的稳定性、大众对政治的参与程度、经济和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政策和预算的灵活性、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压力、公共和私营部门债务负担以及偿债记录都是影响本币债务评级的因素。如果一国政府被认为是稳定而且能对经济问题迅速做出反应,一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通货膨胀率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债务负担较低,财政赤字不大,资金被用于生产性投资,则该国的评级就高。
标准普尔认为,金融部门也是政府的一种或有负债,这是因为由于银行系统的稳定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有效需求的管理及持续的经济增长都至关重要,因此当银行系统出现危机时,政府帮助银行的动机就非常强烈。
7、货币稳定性
货币稳定性指标有:经济周期中的价格表现、货币和信用扩张、汇率制度和货币目标的协调性、制度因素,如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手段的范围和效率。
如果政府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将引发通货膨胀,从而降低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度。
8、对外流动性
对外流动性指标有: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境外账户的影响、经常项目的结构、资本流动的构成、储备适当性。标准普尔对国际收支差额的分析,侧重于经济政策对对外部门以及对对外部门结构特征的影响。
9、公共部门的外债负担
这类指标有:公共部门的总外债和净外债占经常项目收入的百分比、债务币种构成,到期日及其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获得优惠资金的机会、偿还债务的负担。
私营部门外债负担包括金融机构的外债净额和非金融私营部门的外债净额。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总体来看,标准普尔评级公司的主权评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标准普尔1916年就开始对美国债务的风险进行主权评级,至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实践的检验,评级方法和评级理论体系日趋完善,逐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所接受。标准普尔公司作为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者的代表,其日益隆起的市场信誉与市场影响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评级结果已经受到市场各方尤其是国际投资者和政府当局的高度重视。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主权评级也不例外。从近年来标准普尔主权评级的表现来看,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由于标准普尔公司处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所以它进行主权评级时所依据的价值观念和评级标准都是从欧美国家视角出发的,即和欧美模式相近的,就会获得比较高的评级,而如果不一样,就会受到歧视。例如,标普将“独立的中央银行”和“货币为国际通货”作为高等级的必要条件。在标普的级别定义中,“央行独立”和“国际通货”作为A A A级所必备的条件。著名美国学者迈克尔·赫德森认为,美国使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保持独立,其实就是剥夺该国的货币主权和金融主权,使该国不能有效地稳定经济,也不能为该国长远经济发展计划融资,而成为西方资本的附庸。当今诸多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债务日益增加,自身创造财富的速度赶不上国家负债增速,国民储蓄又低,资不抵债的现实已使一些国家陷于近乎破产的境地。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通过本币贬值堂而皇之地向全球输出其债务,公然无偿地掠夺他国财富。把“货币为国际通货”作为A A A级的必要条件,再次暴露出现行评级标准维护西方债务国利益的根本立场,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发放进入资本市场的通行证,而不是在真正揭示各国信用风险,显然丧失了公正性。
Keywords:S&PSovereign CreditRating Models
一、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Sovereign rating)是指评级机构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主权机构(通常是主权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评级结果。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实质就是对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一种判断。作为中央政府对本国之外的债权人形成的债务,一般由债权人所在国家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二、
从信用评级的角度来看,主权是一于认可辖区内行使优先管辖权的政府实体。主权评级取决于一系列政策和经济因素,分析主权信用比分析公司信用要复杂得多。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国家必须在多种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之间权衡。政府的稳定和团结、政策的统一和连续以及政策反应能力是影响主权信用评级的重要因素。但是,评估这些政治和政策因素被认为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6、预算外负债和或有负债
预算外负债和或有负债指标有:非金融公共部门企业的规模和活力、金融部门的活力。非金融公共部门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能获得财政资金并进行支出,从而在预算过程之外促成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由于非金融公共部门企业的目的是促成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因而盈利性较差,缺乏公平竞争的基础,很容易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中陷入困境。由于非金融公共部门对自己的债务并不真正承担责任,所以其债务时衡量政府或有负债的有效指标之一。
这10类标准分别为:
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分析指标有: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合法性、公众参与政治的程度、领导交替的程序、经济政策决策和目标的透明度、公共安全、地缘政治风险。标准普尔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稳定性、可预测性和透明度是分析经济政策决策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
2、收入和经济结构
收入和经济结构分析指标有:市场经济导向的前景、多样性和程度、收入差距、金融部门调节资金和信贷供给量的效率、非金融私营部门的竞争程度和盈利性、公共部门的效率、保护主义和其他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和劳动力的弹性。
关键词:标准普尔主权信用评级模式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n objectiveanalysison theS&P’ssovereign credit ratingmodels.the paper brieflyintroducesthe background and credit process ofS&P. Finally points outsome problems inthe currentcredit process,which is monopolized by the big three,should bereconstructed,together with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as a whole.
4、财政弹性
财政弹性指标有:收入增加弹性和效率、支出效果和压力、预算报告的合适性,财政范围和透明度、养老金的责任约束。
财政弹性反映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收入、支出和平衡状况。财政状况的变动、与之有关的弥补赤字的筹资方法以及相关的通货膨胀的影响,都是考察政府信用等级的重要指标。
5、中央及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中央及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指标有:中央及地方政府总债务和净债务(总债务减资产)占GDP的百分比、收入用于利息支付的比例、债务币种的构成和到期结构、本币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主权评级还要考虑政策和经济状况对一国公共和私人部门外债的影响,因为在一些国家发生危机时私人债务可能由公共部门来承担。主权评级需要考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一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以及该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一些国际组织获得资金的能力。对于具体的评级指标,Grinoles(1976)认为决定评级的有5个统计显著指标:债务余额与外汇储备之比、已经支付外债和债务余额之比、债务余额与进口之比、外债与GDP之比、外债与出口之比。Mayo和Barrett(1997)发现统计显著指标有6个:已经偿还外债与出口之比、储备与进口之比、形成的总固定资本与GDP之比、进口与GDP之比、在IMF的储备头寸与进口之比、消费品价格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