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公共卫生服务体系(1)
卫生经济学重点总结

卫⽣经济学重点总结《卫⽣经济学》重点总结1. 卫⽣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 )是经济学的⼀门分⽀学科,它应⽤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法研究卫⽣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 研究对象:卫⽣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3. 研究内容:揭⽰上述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的筹集、开发、配置和利⽤卫⽣资源,提⾼卫⽣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 应⽤:1?研究卫⽣资源的开发2.研究卫⽣资源的筹集和合理分配 3.研究卫⽣资源的最有使⽤4.卫⽣服务产出的评价5.研究健康保障制度6.研究卫⽣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5. 我国卫⽣事业性质:福利性;⽣产性;经济性;公益性第⼆章卫⽣服务需求1. 卫⽣服务需求(dema nd of health services )是指消费者在⼀定时期、⼀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且有能⼒购买的卫⽣服务及其数量2. 卫⽣服务要求(health services need )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服务及卫⽣服务的数量。
3. 卫⽣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2.卫⽣服务需求的被动性3.卫⽣服务利⽤的效益外在性4.卫⽣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服务费⽤⽀付的多源性6.卫⽣服务需求的多层次性7.卫⽣服务的刚性需求4. 需求的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化因素(3)—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服务需求的影响1. 卫⽣服务供给(supply of health care )是指卫⽣服务提供者在⼀定时期内、⼀定价格⽔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服务的数量。
2. 特点:1.垄断性2.不确定性3.公益性4.外部性5.即时性6.主导性7. 技术性3. 供给的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平(2)卫⽣服务价格(3)卫⽣服务成本(4)卫⽣服务需求⽔平(5)卫⽣资源1. 卫⽣服务市场(market of health services )是指卫⽣服务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有卫⽣服务的⽣产者提供给卫⽣服务消费者的⼀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2. 卫⽣服务产品分类:(1)准公共物品:⾮竞争性和⾮排他性,有⼀定外部效应(2)公共物品:⾮竞争性,⾮排他性(3)个⼈物品:①.必须消费品:价格弹性⽐较⼩,成本-效益好②.特需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成本-效益差3. 卫⽣服务产品的特性:1.卫⽣服务是以服务形态存在的劳动产品,其⽣产和消费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同⼀性 2.卫⽣服务的产品中有⼤量产品为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3.卫⽣服务的最终产品是⼈们健康⽔平的改善4. 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1.医疗需求与供给的不确定性2.供需双⽅信息不对称3.在卫⽣服务市场中存在垄断和诱导需求 4.医疗服务需求弹性⼩5.医疗服务价格不是经充分竞争形成的 6.医疗服务市场的主体特征(三⽅存在)7.提供者不追求利润最⼤化5. 卫⽣服务市场的失灵原因:(1)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2)效益的外在性影响市场对资源最优配置的效⼒(3)垄断带来低效率和技术进步受限(4)市场调节带来不公平的问题(5)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总量的平衡问题(6)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6. 政府的功能:提⾼效率;促进公平;确保稳定7. 政府失灵的原因(1)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受限(2)政府决策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3)官僚主义(4)政府权⼒的制约与监督不⾜8. 市场作⽤:1.提⾼卫⽣资源配置效率2.提⾼卫⽣机构的⽣产效率3.提⾼卫⽣筹资的效率(2)在卫⽣资源配置中的结合(3)在满⾜居民不同卫⽣服务需求⽅⾯的结合(4)在其他领域中的结合1. 卫⽣筹资(health financing )是指为提供卫⽣服务进⾏的资⾦筹集活动。
卫生经济 (1)

一、名解:1.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科学,它是用经济学理论,概念和方法阐明和解决卫生及卫生服务中出现的现象及问题。
研究的对象是卫生系统在提供卫生服务时发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研究内容是揭示上述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律,以便更优地筹集,开发,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达到提高卫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它是分析经济改革和执行卫生政策的主要工具。
2.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
4.质量调整生命年:由于实践了某项卫生计划或方案,拯救了人的生命,不同程度的延长了人的寿命,但不同的人其延长的生存期质量不同,将不同生活质量的生存年数换算成生活质量相当于完全健康人的生存年数,称之为质量调整生命年。
5.卫生筹资:亦称卫生融资,是卫生经济学有研究的重点内容,卫生筹资是研究采取不同方式来筹措和动员财经资源,用于卫生服务以及研究控制卫生费用的方法和措施。
6.卫生服务需求: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7.卫生服务需要: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合理数量。
8.卫生服务利用:实际发生的卫生服务数量。
9.卫生服务要求:指居民希望获得的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状况所决定。
10.卫生服务市场:指卫生服务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由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提供给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11.卫生服务价格:用货币来表现的医疗服务的价值,也就是医疗服务作为商品出卖时所获得的价格,又叫医疗收费,包括医疗服务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医务工作中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医务工作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
卫生经济学1重点知识总结

卫生经济学知识点简汇1、卫生经济学定义: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如何最优的利用和配置稀缺资源以达到理想目的的一门科学内容:揭示卫生服务过程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以达到最优化的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意义:适应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需求,是卫生改革和卫生发展的需要,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卫生领域的经济规律,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
有助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正确执行卫生政策的自觉性,有助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2、卫生服务需要:定义:①狭义上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和获得卫生服务的合理数量。
②广义上是指在狭义的基础上个体认知判定的需要。
3、卫生服务需求: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价格的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特点:①卫生服务需求的盲目性、被动性、不确定性、外部性②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影响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医疗物质技术;就医的方便程度4、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的关系:先有需要后有需求,有了需要还不一定产生需求,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需需5、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d)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P价格,Q需求量)ΔQ/Q ΔQ PEd = ------——或= —------- ×----—ΔP/P ΔP Q①|Ed|=0,需求完全无弹性(具有刚性),需求不随价格的变化而改变,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
②|Ed|=∞,称为需求弹性无限大,表示在既定价格水平时,需求量是无限的,而一旦价格高于既定价格,需求量即为0(极为罕见)。
③|Ed|>1,需求富有弹性,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曲线较平坦。
④|Ed|<1,需求缺乏弹性,与③相反,需求曲线较陡峭。
卫生经济学课件:卫生服务供给

衛生經濟學
*
(三)衛生服務成本
在衛生服務提供價格不變的條件下,降 低衛生服務的成本將使利潤增加,從 而促使衛生服務提供者提供更多的服 務;反之,如果成本提高,而價格不 變,將會使利潤減少,甚至為負值, 則衛生服務提供者不願意提供這類服 務,導致供給量降低。
衛生經濟學
*
衛生服務成本的高低主要取決於生產要 素的價格和技術進步。當生產要素的 價格升高時,生產成本就會增加,供 給量也就隨之降低。技術進步意味著 生產率的提高,使單位服務的成本降 低,若服務價格不變,則提供單位服 務的利潤就會增加,服務供給量也隨 之提高。
衛生經濟學
*
(四)壟斷性
衛生服務的高度專業性和技術性是導 致衛生服務提供具有壟斷性的主要 原因之一。 表現為:衛生服務的提供者具有一定 的特權和行業壟斷。
衛生經濟學
*
(五)無誤性與高質量性
衛生服務的供給首先應該準確無誤,同 時還應保證較高的品質。
衛生經濟學
*
(六)供給者的主導性
在衛生服務利用的選擇上,衛生服務的 提供者是需求者的代理人,處於主導 地位,因而,衛生服務提供者的決策 成為能否合理選擇衛生服務專案的關 鍵。
衛生經濟學
*
二是供給的變動:
指在某商品或服務價格固定不變的前 提下,其他因素變化所引起的該商品 或服務供給數量的變動,表現為整個 供給曲線位置的變化。
衛生經濟學
*
衛生經濟學
*
第三節 衛生服務的供給彈性
衛生經濟學
*
一、供給彈性的概念及計算
供給的價格彈性是指供給量變動對價 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其大小可用供給 的價格彈性係數來衡量。
衛生服務供給
*
第一節 衛生服務供給的定義與特點
[医学]第二章卫生服务体系1
![[医学]第二章卫生服务体系1](https://img.taocdn.com/s3/m/783f3936561252d381eb6e36.png)
药
药品检验所
品
、
生
物
制
品
机
生物制品研究所
构
药品、生物制品机构
主要任务:发展我国医药科学和保证安全用 药。
高等医院院校
医
学
教
育
中等卫生学校
机
构
卫生进修学院
医学教育机构
主要任务:发展医学教育,培养医药卫生人 才,并对在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城市社区医疗卫生网
市卫生局
市中心医院、市专科医院、市卫生防 疫站、市妇幼保健所、市级专业防治 机构、医药卫生教育、科研机构
区卫生局
区中心医院、区专科医院、区卫生防 疫站、区妇幼保健所、区级专业防治 机构、卫生学校
街道办事处
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农村医疗卫生网
农村医疗卫生网: 1、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心) 2、乡卫生院(枢纽) 3、村卫生室(基础)
独立性研究机构
医
学
研
究
机
构
附设性研究机构
综合性研究机构
医
学
研
究
机
构
专业性研究机构
研究院
医
学
研
究
研究所
机
构
研究室
医学研究机构
主要任务:医药卫生科学研究。
(三)、群众卫生组织
群 群众性卫生机构 众 卫 社会团体组织 生 组 群众团体 织
红十字会
群众性卫生机构
由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代表组成的卫生组织 。(例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血吸虫病或 地方病防治委员会)
公共卫生经济学PPT课件

需求原则
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健康需 求,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 以满足最迫切的需求。
可持续性原则
确保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能够 长期稳定地满足健康需求,避
免资源的枯竭和过度消耗。
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
效率
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指资源能够被有效地利用,以产生最大的健康效益。 效率的评估通常基于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决定因素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因素等 。
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服务 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供给分析
01
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主体
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等。
促进经济发展
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可以 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降低因卫生问题导致的经 济损失。
保障民生福祉
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 活质量,是公共卫生经济 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公共卫生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公共卫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发展历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公共卫生经 济学逐渐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 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
不确定性分析
分析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对项目投资 效益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 措施。
06
公共卫生经济学研究展望
公共卫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全球公共卫生合作
公共卫生经济学将与更多学科交叉融 合,如社会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 以更全面地研究公共卫生问题。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大纲内容精品PPT课件

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
医患经济关系:
消费者-供给者,委托人-代理人 诱导需求
卫生服务提供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拥有和使用他 们的知识优势来影响需求以谋取利益。
生产理论: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 劳动:生产过程中人类为了进行生产或获取收入而提供 的劳务
✓ 资源:主要是指土地和地上、地下的资源 ✓ 资本: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 (供给者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
特需消费品
特点:①卫生服务是以服务形态存在的劳动产品,其生产和消费具有时间和空间上 的同一性;②卫生服务市场中有大量的产品为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在完全依靠 市场机制调节时供给短缺;③卫生服务的最终产品时人们健康水平的改善。
(纯)公共产品
• 效用的不可分性 • 消费的非竞争性 • 受益的非排他性 ➢ 特点:对于这些公共物品,由于出钱者和不出钱者同
▪ 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为了生产这一总产量所使 用的这种可变投入的数量。AP=TP/L
▪ 边际产量(MP):当其他投入的数量保持不变时,可变 投入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总产量的增加量。MP=△TP/△L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 着一种可变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品在超过某一点之后出 现递减趋势。
• 需求法则:在价格和需求量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替代效应: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可以用其他商品来替代变得更贵 的该商品,而减少对该服务的需求量。
收入效应: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将导致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QD f (P, I , P0 ,T )
QD 1P 2I 3P0 4T
需求曲线反应反向变动关系, 但不代表需求曲线是直线。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成与功能是什么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成与功能是什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由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部分组成。
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
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日常性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落实我国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尽可能使老百姓少得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病有所医”为贯彻十七大精神,要牢牢抓住全省卫生工作中心任务,重点在“建制度,求发展,强管理,树新风,促和谐”上下真功夫。
建制度就是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新制度的基本框架是“四大体系”和“八项支撑”,“四大体系”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八项支撑”是健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体制、科技与人才保障、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建设,保障医药卫生四大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新制度的建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国情省情、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
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
以公共卫生机构、农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为服务主体,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采用适宜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逐步缩小群众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差距。
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鼓励社会参与。
进一步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以公共财政为主要资金渠道,由政府统一组织,向全体居民公平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就要从现有基础性框架起步,朝着更加全面的水平发展,从覆盖面不够大朝着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公共卫生概述
什么是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有什么价值? 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应该做些什么? 取得的成就
一、什么是公共卫生?
什么是公共卫生?
上管天 下管地 中间管空气
是不是事实?
什么是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 公共卫生间
什么是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 公共卫生间 打预防针 计划生育 普及健康教育
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是有限责任制
公共卫生是大家的事。 公共卫生人员只掌握不到10% 解决公共卫
生问题的资源。
公共卫生三大核心功能
公共卫生评价(Assessment) 通过系统地监测评估调查来提供健康信息。 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制定(Policy
Development) 通过制定卫生政策动员全民参与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保障(Assurance) 通过评价和协调来保障人人享有健康。
中国首都这时是一片寂静。
SARS让我们领悟到…
生命是最宝贵的。 光有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是没有意义的。 没有公共卫生保驾护航, 我们一直引以为荣
的高速经济发展 十分脆弱, 不堪一击!
SARS危机从反面证明了公共卫生的价值
2003年SARS流行对经济的影响包括: 治疗的直接成本, 政府, 社会和个人防疫情的直接成本, 疫情导致的经济活动量下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疫情不稳定性造成交易成本上升, 人民生活质量下降的成本, 纠正偏离正常政治, 经济, 社会, 学习, 生活轨道的成本, 国家形象受损的成本。
我们面临的现实(3)
传染病 • 艾滋病:感染者 84万, 80%在农村 ,2010 年可能达1000万; • 乙肝:带毒者 1.2 亿, 世界1/ 3; 患者 2000 万; • 肺结核:活动性450万,世界第二,年死亡13万; • 血吸虫:患者84万,威胁 6500万。
我们面临的现实(4)
慢病:占疾病死亡70%以上, 劳动力丧失主要原 因。 • 癌症:年发200万,年死亡155万,预测 2020年, 年发300万,死亡250万; • 心脑血管病:年死亡近300万,死因首位 (35-40%); • 高血压:1.3亿,上升快、年轻化; • 糖尿病:3000万,年发150万; • 精神疾病:1600万; • 老年病:痴呆500万,年发30万,帕金森 >200万。
US$14.4
风疹疫苗
US$7.7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US$6.7
麻疹疫苗 妇幼卫生服务
性病防治
US$2.5 US$3.0
US$11.9
避孕服务 产前护理
US$4.4 US$3.4
US$0.0 US$2.0 US$4.0 US$6.0 US$8.0 US$10.0US$12.0US$14.0US$16.0
每年我国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的3-8%。
2002年,在我国有统计的343个城市中,只有 约1/3的城市(116个)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 空气质量标准,符合适于居住的条件。
世界银行预计,2020年中国将为燃煤污染导致 的疾病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约占当时 GDP的13%。
我们面临的现实(8)
公共卫生是社会稳步前进的强大保障。 公共卫生为每个公民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
寿权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公共卫生在20世纪为我国人民的延年益寿作出了
举足轻重的贡献。 公共卫生服务有看得见摸得着经济效益。
三、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 应该做些什么?
组织社会,共同努力,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人参与, 人人享有。
国际环境变数增加,国内社会转型利益重新分配: 生物恐怖的出现不是有或无而是早或晚的问题。
我们面临的现实(2)
人口质量 • 出生缺陷:发生率4%~6% ,80 ~ 100万 例/年; • 残疾:7000万,70%因出生缺陷,3000万 贫困人口,80%家中有残疾; • 文化素质:文盲率为6.72%,大学3.6%,相 当于1960世界平均水平,1980年发展中国 家平均水平。
什么是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 公共卫生间 打预防针 人人讲卫生 普及健康教育 控制传染病 控制食品和空气污染 政府的事 一个广泛的社会事业或系统 一类以解决健康问题为主的职业 应用人类健康的知识和技术的集合体 公众健康(Public Health) ……
美国公共卫生署前署长说:
王陇德, 中国有希望引领世界公共卫生发展之潮流,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1):3~7
中国预防医学领域与公共卫生工作的 主要成就
3. 地方病 •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地方病的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 • 克山病 大骨节病 碘缺乏病在全国已基本消除
4. 食品安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后, 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
艾滋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未来10年,在HIV低流行状态下,GDP总量比没 有艾滋病流行10年累计减少225亿;在HIV高 流行状态下,10年累计减少400亿。
当前中国约80%的感染者聚集在农村,尤其是西 部农村,240~320万人由于艾滋病变成赤贫人 口。
如果以现行增长速度感染人群继续扩大,到2010 年将使2400万到3000万人致贫。
美国医学研究所定义(1988年)
通过保证人人健康的环境 来满足社会的共同兴趣(利益)。
吴仪定义 (2003年)
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 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预防控制 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 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 提供 医疗服务, 达到预防疾病, 促进人 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公共卫生是
改革开放农村贫困人口从1亿减少到目前3千万的 经济成果将毁于一旦。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艾滋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调查
公共卫生控烟的价值
我国烟草产销均占世界第一,每年税收约1600亿; 世界第一烟民大国:烟民9亿多人,其中吸烟者近4 亿,被动吸烟者近6亿人。
2000年吸烟造成死亡80万。控制吸烟可以减少40 万左右的癌症死亡。
思路和新方法。
中国预防医学领域与公共卫生工作的 主要成就
1.传染病 • 天花的消灭比全世界宣布消灭提早了16年 • 无脊灰状态已得到证实 • 麻疹、白喉、百日咳、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大幅 度下降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得到重视和加强,制定与完善了工作规划 3 次全国营养调查及200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 并提出了我国居民膳食指南 • “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 对一些主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 • 开展了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医疗卫生服务对我们所有 人来说只是在某些时候是非 常重要的,而公共卫生对我 们所有人来说任何时候都是 非常重要的。
C。E。库普博士
对公共卫生有重要影响的三个定义
温思络定义(1920年) 美国医学研究所定义(1988年) 吴仪定义 (2003年)
温思络定义(1920年)
“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 延长
组织社会,共同努力,预 防疾病,促进健康。
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 人参与,人人享有。
二、公共卫生有什么价值?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2003年4月底5月初
2003年5月3日,北京长安街
2003年4月底5月初…
SARS肆虐北京,威胁全国。 北京闹市区几乎看不到人。 高速公路也没见几辆车。 宽敞的首都机场空荡荡。 豪华的高级宾馆没人住。 一直是车水马龙, 热气腾腾的
我们面临的现实(6)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传 统型环境健康风险”(由于发展和基础设施不足 带来的不卫生饮水、疾病感染等)没有完全解决,
而且“现代型环境健康风险”(主要是环境污染 引起的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环境健康风险不断增加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的重要影响因素。
我们面临的现实(7)
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效益的科学和艺术。 这些有 组织的社区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 病,教育每个人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 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提供服务,建 立社会机构来确保社区中的每个人都能达到适 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标准。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 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 寿权利。”
吸烟致癌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在5,600亿元左右, 相当于烟草税收的3.5倍。
我们面临的现实(1)
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生态失衡, 滥用药物制造了耐 药病菌, 病原体变异, 发达的医学造就了相当规模抵 抗力十分低下的人群:新病不断出现,已基本征服 的老病正在卷土重来。
经济全球化:交流频繁,交通发达,24小时内疾病可 以传遍全球。
SARS对经济的影响
全球: 590亿美金 中国内地:179亿美金, 约等于 1.3% GDP 香港:120亿美金, 约等于7.6% GDP 亚洲发展银行, 2003年11月
美联社报道
公共卫生还有看得到的经济效益
儿童计划免疫:1978年以来减少麻疹等六种传染 病的发病3亿多人次, 减少死亡400多万人, 节省住 院费用400多亿元。
5. 环境卫生 • 城乡卫生面貌显著改观 创建国家卫生城、区、镇的活动蓬勃开展
王陇德, 中国有希望引领世界公共卫生发展之潮流,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1):3~7
中国预防医学领域与公共卫生工作的 主要成就
6. 妇幼卫生 • 我国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 全国范围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7.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建设 • 2004年1月启动的“国家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
告管理信息系统” 8. 科学研究
• 50年来我国预防医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 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王陇德, 中国有希望引领世界公共卫生发展之潮流,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40(1):3~7
20世纪显著的公共卫生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