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
1编写目的1.2背景1.3定义1。
4参考资料2总体设计2.1需求规定2。
2运行环境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2。
4结构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2。
6人工处理过程2.7尚未问决的问题3接口设计3。
1用户接口3。
2外部接口3.3内部接口4运行设计4.1运行模块组合4。
2运行控制4.3运行时间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5。
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6。
1出错信息6。
2补救措施6.3系统维护设计1引言1。
1编写目的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说明:a。
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b。
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以及将运行该软件的计算站(中心).1。
3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列出有关的参考文件,如: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文件;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总体设计2.1需求规定说明对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详细的说明可参见附录C。
2。
2运行环境简要地说明对本系统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支持环境)的规定,详细说明参见附录C。
2。
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说明本系统的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尽量使用图表的形式.2.4结构用一览表及框图的形式说明本系统的系统元素(各层模块、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划分,扼要说明每个系统元素的标识符和功能,分层次地给出各元素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2.6人工处理过程说明在本软件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处理过程(如果有的话)。
2.7尚未问决的问题说明在概要设计过程中尚未解决而设计者认为在系统完成之前必须解决的各个问题。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类图顺序图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类图顺序图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2)1.概述 (2)1.1 软件设计目标 (2)1.2 参考资料 (2)2 术语表 (2)3 用例 (2)4 设计概述 (3)4.1简述 (3)4.2系统结构设计 (3)4.1.1 物理模型: (3)4.1.2 软件功能结构图: (4)4.3系统层次划分 (5)4.4设计用况的类图、顺序图 (6)4.4.1市民上报问题 (6)4.4.2上级下达命令 (10)4.4.3街乡二级平台上报问题 (13)4.4.4(监督员)登记问题(接线员上报问题) (15)4.4.5值班长核查问题 (18)4.4 约束和假定 (21)5 非功能性需求 (21)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1.概述本说明书主要描述朝阳区城市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的各个模块的设计;包括登录模块,登记问题模块,市民上报问题模块,上级下达命令模块,街乡二级平台上报问题模块,核查问题模块,以及立案模块。
将针对上述模块的功能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并完成相应用例的顺序图,相应对象的状态图的设计以及系统总体构架和配置。
对系统的性能,可用性等非功能需求也有相应描述,供详细设计人员和项目小组以及用户参考。
1.1软件设计目标我国数字城市技术应用现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为了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网格管理新模式的提出将解决人们一串串“投诉没门路、解决无期限”的烦恼。
本系统主要实现朝阳区城市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提交子系统功能。
具体针对各个模块进行概要设计,模块化结构更清晰。
1.2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市政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地理编码》;《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2术语表UML 统一建模语言3用例系统顶级用例图:4设计概述4.1简述本说明书采用的设计方法为面向对象设计法;系统的体系结构为B/S结构;相应技术为 UML_Rational Rose.4.2系统结构设计4.1.1物理模型:配置图:1.节点说明Web服务器:Happy 2005 2.40GHz CPU,512MB内存,20GB*4硬盘;操作系统:Windows XP;数据库服务器: MS SQL Server 2000;浏览器:IE5.0。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本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是为了介绍软件的整体架构和功能设计,以便于开发团队和项目相关人员了解软件的大体情况和设计思路。
2.软件概述本软件是一款用于管理个人日常事务和安排的日程管理软件,主要功能包括日程安排、提醒通知、任务管理、备忘录等,旨在帮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
3.总体设计3.1 软件架构本软件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设计,前端使用React进行界面设计,后端使用Node.js进行逻辑处理和数据存储,数据库采用MySQL进行数据存储。
3.2 功能模块软件主要分为日程管理模块、提醒通知模块、任务管理模块、备忘录模块等。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添加、编辑和删除,同时可以设置提醒通知和优先级等。
4.详细设计4.1 日程管理模块用户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日程安排,可设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重复周期、地点、标签等信息。
4.2 提醒通知模块用户可以设置提醒通知的方式和时间,提醒内容可以自定义,并可设置提前时间,确保用户不会错过重要事务。
4.3 任务管理模块用户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任务,设置任务的优先级、状态、截止时间等信息,以便及时了解任务进度。
4.4 备忘录模块用户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备忘录,对于重要的备忘事项可以设置提醒通知,保证不会遗漏。
5.接口设计本软件提供RESTful风格的API接口,包括用户管理、日程管理、任务管理、提醒通知、备忘录等相关功能。
6.安全设计本软件将采用JWT认证和HTTPS加密等机制,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7.性能设计本软件将采用分布式架构和缓存机制,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8.测试与验收在开发过程中,将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安排验收测试,确保用户需求的满足。
以上是本软件的概要设计说明书内容,希望可以对各位有所帮助。
9. 部署与维护在软件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部署并进行相关维护工作。
部署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云服务器或者物理服务器进行部署,配置相关环境和数据库,并进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案例)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So ftw are Pr eli mi nar y De sig nDe scr卷号 卷内编号 密级分类:<类别>使用者:<使用者>©托普集团,2002<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编号>文档名称Version项 目 承 担 部 门: 撰 写 人(签名): 完 成 日 期:本文档 使 用部门:■主管领导 ■项目组 □客户(市场) □维护人员 □用户评审负责人(签名):评 审 日 期:iption1. 引言1.1 编写目的软件概要设计是从总体上把握系统设计框架,他包括模块划分、处理流程和接口设计,概要设计说明书对上述内容作了总体描述,体现了用户需求与应用系统实现之间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多层体系政务框架平台之一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平台项目名称:多层体系政务框架平台之一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平台项目的任务提出者:集团公司中央研院应用产品开发中心项目的任务开发者:多层体系政务框架平台之一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平台项目开发组项目的用户:行政服务中心本文档的阅读者:多层体系政务框架平台之一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平台项目组1.2 定义1.3 参考资料2. 范围2.1 系统主要目标构建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平台,实现办件处理网络化、无纸化、科学化,内部办公自动化与政务公开化的要求,并为领导提供办件相关的统计与决策分析数据。
2.2 主要软件需求网上审批,网上办件与流程监控。
2.3 设计约束、限制本节描述软件开发工作的某些限制,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硬件限制、编程语言、通信协议、安全和保密要求、开发过程中须遵守的某些标准或规则。
本节内容不是陈述具体需求或设计约束,而是为具体需求以及设计约束的描述提供依据。
经费限制:41.07万;开发期限:2002年8月31日完成;硬件限制:硬设备有部分配置比较低,完成本需求说明中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没有问题;编程语言:Notes Script ,HTML ,C++ BUILDER ,Visual C++ 通信协议:TCP/IP ,X.509安全和保密要求:Notes 提供的七级权限控制;CA 加密认证;开发过程中须遵守的某些标准或规则:编码规范采用Notes Script 、C++ BUILDER ,Visual C++的编码规范进行。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1 编写目的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概要设计说明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概述了软件的整体结构、功能和性能,并为后续的详细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指导。
1.2 项目背景介绍软件开发的背景、项目的目标和需求,以及该软件在市场上的定位等。
1.3 定义列出了本文档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和缩写词的定义和解释。
2.系统概述2.1 系统介绍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总体的介绍,包括系统功能、主要特点和用户界面等。
2.2 功能概述详细列出系统的各项功能,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
3.系统架构3.1 系统组成说明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等。
3.2 系统模块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各个模块,包括模块的功能、输入输出及相互关系等。
3.3 系统流程描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各个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和数据流动情况等。
4.数据库设计4.1 数据库结构描述了系统所使用的数据库的结构,包括表的定义、字段和关系等。
4.2 数据操作说明了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包括增删改查等。
5.接口设计5.1 硬件接口描述了系统与外部硬件设备之间的接口及通信方式。
5.2 软件接口描述了系统与其他软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及数据传输格式等。
6.性能要求6.1 响应时间说明了系统对用户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要求。
6.2 并发处理能力描述了系统处理并发请求的能力和效率要求。
7.安全性设计7.1 数据安全说明了系统对用户数据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等。
7.2 用户认证描述了系统的用户认证机制和登录流程等。
8.维护和支持8.1 维护需求详细说明了系统的维护需求,包括系统更新、故障处理等。
8.2 支持需求描述了系统对用户的支持需求,包括用户培训、技术支持等。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列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注释12.法律名词2:注释2。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1.软件总体结构(系统结构图)1:编写信息;2:查询;3:反应信息;4:接收;5:读者信息;6:图书信息;7:目录信息;8:统计信息;9:交易记录2.软件数据结构设计(数字词典)目录信息=书名+作者+出版商+ISBN号+出版年月+册数+经办人图书信息=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状态+经办人编写信息=[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状态+经办人,书名+作者+出版商+ISBN号+出版年月+册数+经办人]反应信息=[借书请求,预约请求,还书请求]读者信息=读者ID+姓名+电话+Email统计信息=图书借出频率+读者借阅信息+图书流通中的损失情况+读者借阅期及续借+馆际互借文件交易记录=读者ID+{书名+时间}+册数图书状态文件={图书ID+ISBN号+存放位置+状态+经办人}图书目录文件={书名+作者+出版商+ISBN号+出版年月+册数+经办人}数据库文件={图书借出频率+读者借阅信息+图书流通中的损失情况+读者借阅期及续借+馆际互借文件}读者文件={读者ID+{书名+时间}+在借册数}3.软件图形界面系统系统登录界面:登录者身份的不同进入不同操作主界面:管理员操作界面:读者操作界面:4.软件出错处理设计4.1出错信息(1)验证用户的身份若读者的密码、借阅证号有误则发出“验证错误”信息;(2)如果借书证未登记入库,则发出“借书错误”;如果图书未登记入库则发出“借书错误”;如果读者借书已满限制数N ,则发出“借书错误”;如果读者所借书中有超期,则发出“借书错误”;(3)如果所还图书超期则,统计超期天数,生成含罚金的警告信息;(4)输入预定图书信息,如果预定图书信息不存在,则提示不存在;若用户取消了解除预定操作否则系统取消解除预定;(5)如果不在有效续借的天数则返回不能续借提示信息;(6)输入要录入的目录信息,若信息输入有误,则返回添加失败,若添加信息时系统发生异常,则返回添加失败;(7)输入编号、要修改的图书信息,若信息输入有误,则返回修改失败,若修改信息时系统发生异常,则返回修改失败;4.2补救措施(1)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立和启动的技术,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技术;(2 )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文档之一,它对软件的整体架构、功能模块、数据流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软件开发的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档旨在对软件的整体设计思路和功能要求进行说明,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总体概述。
本软件是一款面向XX领域的XXX软件,旨在解决XXX问题,提供XXX功能。
整体设计采用了XXX技术,包括XXX模块和XXX模块,通过XXX方式实现核心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XXX服务。
三、功能概要。
1.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包括用户注册、登录、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通过XXX技术实现用户信息的安全存储和管理,保障用户数据的隐私安全。
2.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对XXX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存储,通过XXX算法实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数据分析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是本软件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XXX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XXX的数据分析报告,帮助用户了解XXX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4. 可视化展示模块。
可视化展示模块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直观展示,为用户提供直观、清晰的数据展示效果,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结果。
五、运行环境。
本软件的运行环境要求为XXX操作系统,XXX处理器,XXX内存,XXX硬盘空间,XXX显示器分辨率等,确保软件能够在各种硬件设备上稳定运行。
六、接口设计。
本软件与XXX系统进行接口对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通,确保软件与外部系统的无缝对接和数据交换。
七、安全性设计。
为了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本软件采用了XXX技术进行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确保用户数据不被恶意攻击和非法获取。
八、性能设计。
本软件在性能设计上采用了XXX技术,通过优化算法和数据处理流程,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确保用户能够快速、流畅地使用软件功能。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需求说明说书 .......................................................................... 基于毕业管理系统..........................................................................1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背景 (3)1.3定义 (3)1.4参考资料 (3)2任务概述 (3)2.1目标 (3)2.2用户的特点 (4)2.3假定和约束 (4)3需求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对功能的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对性能的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精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时间特性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灵活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文档修改记录填写说明1. 系统结构的定义本体系对整个软件系统按如下结构方式进行划分:系统子系统模块子模块其中:(1)“系统子系统”划分属于“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说明书中予以描述。
(2)“子系统模块”划分属于“概要设计”,在本说明书中予以描述。
(3)“模块子模块”划分属于“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说明书中予以描述。
如果系统相对简单,可以省略“子模块”这一层次。
2. 如果填写了系统设计说明书,则在本说明书中略过“系统子系统”划分的相关内容(即第2章)。
3. 如果系统相对简单,不需要做“系统子系统”划分,这种情况下,取消填写系统设计说明书,只须填写本说明书,直接套用“子系统模块”划分(即第3章)进行“系统模块”划分(把其中“子系统”一词替换为“系统”),并删除本说明书中“系统子系统”划分的相关内容(第2章)。
目录1.简介1.1.背景和目的本文档编制的目的是说明对软件系统的设计考虑,包括软件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软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奠定基础。
1.2.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消息推送项目二期产品的服务端。
1.3.术语和缩略语2.系统总体设计{ 裁剪说明:如果已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或项目不做“系统子系统”划分,此章省略;否则内部的各节必须按要求填写。
}{“系统──> 子系统”划分。
}{ 目的:1)设计系统整体框架:系统最高层次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2)子系统的划分与依赖关系定义、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定义、子系统功能定义。
}2.1.任务概述2.1.1.目标实现目标和功能。
2.1.2.需求概述参考“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2.2.设计概述2.2.1.总体约束2.2.2.系统外部接口2.2.3.设计方案概述建立一套即时通讯&消息推送的解决方案:1)云端运用spring+mina+jgroups建立一个分布式的服务端系统,以XMPP协议提供接口;2)终端运用smack建立一个XMPP协议的客户端,调用协议接口实现消息接收和终端展示。
2.3.系统架构设计2.3.1.系统的逻辑架构设计2.3.1.1.单IDC服务器架构图分六层结构:负载均衡层、接入层、逻辑处理层、数据访问层、数据层、WEB 层。
1)负载均衡层:TV终端通过域名访问云端,DNS智能解析终端的IP地址让它连接就近的分发服务器,从分发服务器获取接入服务器列表,然后断开XMPP连接;2)接入层:TV终端和接入服务器建立XMPP长连接,创建会话;3)逻辑处理层:终端协议服务器、推送服务器(RS)、统计服务器。
a)终端协议服务器:终端往接入服务器发送协议包,接入服务器转发给终端协议服务器处理;b)推送服务器:负责从MQ取出消息、解析消息(条件体和消息体)、终端在线和离线查询、按各接入服务器有哪些终端登录把消息包分发给接入服务器;c)统计服务器:运用quartz执行定时任务,实现终端每天在线数、终端每小时在线数、终端每天激活数、终端登录次数、消息推送结果等统计功能。
4)数据访问层:提供数据访问组件,如Mysql JDBC接口、jedis缓存接口。
提供第三方推送接口,供第三方云端调用的API,提供单点推送(明消息/暗消息)、条件(区域+机型)推送、regid推送。
5)数据层:Mongodb集群,Mysql数据库(主从+读写分离),ActiveMQ消息队列,Redis缓存服务器。
6)WEB层:运营平台、第三方推送平台。
2.3.1.2.多IDC服务器架构图需要整理2.3.2.系统的物理架构设计2.4.子系统定义2.4.1.子系统列表子系统编号子系统名称(标识)功能描述开发方式1运营平台子系统由超级管理员和运营人员使用,提供第三方管理、基础数据、消息管理、运维、统计、系统设置、日志查询等功能。
自行开发2第三方推送接口子系统供第三方云端调用的API,提供单点推送(明消息/暗消息)、条件(区域+机型)推送、regid推送。
自行开发3第三方推送平台子系统给第三方使用,提供开发者账号注册、应用管理、消息发布、消息推送结果查询等功能。
自行开发注:开发方式可选:采购、外包、自行开发、复用。
2.4.2.子系统间关系{ 裁剪说明:必填 }{ 明确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子系统间的接口(消息、数据结构)以及相关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可以使用结构图、(交互)事务图、消息序列图、ER 图描述。
}3.子系统1设计{ 裁剪说明:必填 }{ 标题上加入子系统的编号及名称(标识)}{“子系统──> 模块”划分。
}{ 目的:1)设计子系统整体框架:子系统的逻辑结构;2)模块的划分与依赖关系定义、模块之间的接口定义、模块功能定义。
}3.1.任务概述3.1.1.目标{ 裁剪说明:可选 }{ 说明设计意图目标(总目标、分期目标)、作用范围等。
}3.1.2.需求概述{ 裁剪说明:可选 }{ 解释软件产品将完成或不完成的功能(可以直接描述也可以参考相关文档)}3.2.设计概述3.2.1.总体约束3.2.1.1.开发规范{ 裁剪说明:可选。
如果已填写在,此处则略。
}(1)编码约定{ 规定代码体系、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命名规则。
}(2)文件约定{ 规定子系统的所有配置、日志等文件命名方式与格式。
}(3)目录约定{ 规定子系统的目录结构,包括运行目录、源文件目录、配置目录、日志目录、数据目录等。
}3.2.1.2.XX约束{ 裁剪说明:可选。
如果已填写在,此处则略。
}{ 列出对软件设计有重要影响的系统内外部约束和限制,可选的约束包括:用户环境内存或其它资源限制数据存储和分发需求安全和可靠性需求性能需求测试和可维护性需求 }3.2.2.子系统外部接口{ 裁剪说明:如果第2章已删除,这里必填(如果有)。
}{ 描述该软件子系统与外部实体的接口,包括用户界面、软件接口、硬件接口和通信接口。
}{ 软件子系统的外部实体,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硬件、中断、其它软件子系统等。
}{ 描述待开发软件子系统与外部实体的关系,可以使用系统架构图、顶层数据流图、事务图等来描述系统结构和交互关系,并标示出外部实体和本系统相互作用的性质(比如:消息、库调用)和类型(比如:OS服务、通信服务、系统工具等)。
}{ 详细描述子系统外部接口的参数,如:接口名称调用方式传输的数据:–哪些数据项–数据格式–长度–类型频度(实时/批处理)数据同步机制平台无关性遵循的标准提供的功能前置条件后置条件}3.2.3.设计方案概述{ 裁剪说明:必填。
如果在“设计概述”中已描述过的部分,可略。
}{ 描述内容包括:(1)整个设计所采用的方法:面向对象设计还是结构化设计(2)采用的系统架构:例如MVC架构、N层架构(3)使用的相应技术和工具:例如OMT、Rose、Visio(4)采用的框架技术的形式(5)使用的设计模式:层模式、微内核模式、代理模式等(6)描述资源/内存分配,Flash资源/文件分配(7)描述哪些模块采用软件复用}3.3.子系统架构设计{ 裁剪说明:必填 }{ 定义子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定义模块划分以及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
} { 可以采用分层结构描述如何将子系统分解为模块。
}{ 结构描述可以使用结构图、层次分解图、数据流图,并用文字说明相互间的关系。
}{ 举例,绘制结构图如下:具有继承等关系的类图的可使用UML等工具画出关系图,如下:}3.4.模块定义3.4.1.模块列表{ 裁剪说明:必填 }{ 列举模块时,可以采用表格方式(编号可以省略)。
}注:开发方式可选:采购、外包/自行开发/复用3.4.2.模块间关系{ 裁剪说明:必填 }{ 明确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模块间的接口(消息、数据结构)以及相关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如模块间时序图,协作图,以及系统之间状态切换流程图。
}3.4.3.模块描述3.4.3.1.模块1{ 标题上加入模块的编号及名称(标识)}1)功能描述{ 裁剪说明:必填 }{ 说明该模块具备什么样的基本功能,以及每个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裁剪说明:必填 }{ 说明对模块的性能要求,包括精度、时间特性和处理速度。
}3)接口描述{ 裁剪说明:必填 }{ 说明与其它模块的接口,与其它系统或硬件的接口。
}{ 对于接口函数,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描述:接口1:形式:输入:输出:返回:描述返回什么。
描述:总体描述该接口实现的目的。
}{ 需要明确的信息包括:(1)输入项列出模块每一个输入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入方式、数量和频度、输入介质等;可以是逻辑层面的输入项,如:图片资源、媒体流、网络数据等,也可以是具体的物理层面的输入项,如变量1、变量2,等等。
(2)输出项列出模块每一个输出项的特性,包括名称、标识、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值的有效范围、输出方式、数量和频度、输出介质等。
}{ 裁剪说明:可选 }{ 说明该模块所处的逻辑位置、物理位置,如指明模块放在哪个应用服务器或客户端的哪个目录、哪个文件(库),或是在数据库内部建立的对象。
}3.4.3.2.模块2{ 同。
}4.非功能性需求的实现方案{ 裁剪说明:整章可选 }6.1.性能的考虑{ 如:为满足延时、吞吐量等性能,在既定硬件环境约束下所采取的设计方案。
}6.2.兼容性的考虑{ 对以前版本的兼容,以及平滑升级的考虑。
}6.3.安全的考虑{ 如:作为应用软件,在安全方面更多的是考虑访问控制,包括使用什么样的权限管理、分配、验证方案。
}6.4.可移植性的考虑{ 系统如果有跨平台的需求,要考虑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服务器特性、数据库及第三方服务移植。
描述如何在不同的平台移植,是否为可配置的 }6.5.集成与测试的考虑{ 各个子系统以及模块以什么先后次序进行开发、集成(组装)和测试,即是采用自底向上法还是自顶向下法。
}6.6.可扩展性的考虑{ 不仅有对系统功能扩展的设计考虑,还要考虑系统的性能扩展,即可伸缩性。
即考虑:(1)如何最低成本地添加新的功能(2)如何最低成本的复制一个新系统,并且新旧系统可以做成统一体}6.7.可靠性的考虑{ 对故障检测、故障隔离、故障恢复、容错、冗余、备份的设计考虑。
}6.8.可维护性的考虑{ 内容应涉及:(1)系统模块是否可以装配功能模块是否可以配置整个系统是否已经参数化(2)提供什么样的维护方式、接口及介面描述为了系统维护而在系统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如打印信息的打印规则设计(含打印的形式,关闭和打开打印调试信息的方法等)。
(3)有哪些日常维护需求,并且如何处理}5.难点及解决方案{ 裁剪说明:可选 }{ 列出可能的疑难问题,并尽可能能给出基本解决思路(包括关键算法、时序、数据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