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村联户民情日记范文优秀
联村联户民情活动日记

联村联户民情活动日记联村联户民情活动日记【篇一】为了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我在姚山村和滨河社区,分别召开了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居民)座谈会,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就业就医、养老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大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逐一实行了答复,对6件群众比较注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实行现场查看,分别给灵璧县政府和供电、民政、教育、卫生、农机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通了电话,并就相关具体事宜作了详细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关于农村安全用电问题,建议供电部门尽快提供整修方案,增大电容,抓紧施工。
二是关于村卫生室条件差问题,建议由卫生部门协调解决,协助姚山村建一所标准的卫生室,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是关于建立完小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尽快研究规划,争取协助姚山村建一所完全小学,解决孩子们上学难问题;四是关于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建议民政部门纳入工作计划,协助姚山村建一所敬老院,解决全村21个五保户集中养老问题。
五是关于建立农机服务场地问题,建议农机部门牵头指导,协调解决。
六是关于失地农民生计保障问题,建议县镇两级政府尽快制定规划,积极推动滨河社区农贸市场建设,分派摊位给失地农民,扩大他们收入来源。
六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实事的现场答复和解决,使镇村(社区)干部精神受到振奋,广大群众较为满意。
近年来,虽然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生普惠水准还很不够,群众呼声依然很高。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民生就是老百姓的实际。
只有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抓住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矛盾。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指标,切实把改善民生工作具体化、责任化、制度化,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持续增强社会和谐度、公众满意度和百姓幸福感,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年年都有新变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联村联户,脱贫致富的民情日记

联村联户,脱贫致富的民情日记范文联村联户,脱贫致富的民情日记一今天我到三组入户走访,感觉三组大部分都是新搬迁户,一统计,仅去年就搬迁了18户。
原来三组的村民主要分布在山上和山下,大约各占一半,山上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村民们强烈要求搬迁。
经村委会协调,在山下整理了一些屋基,条件好的都迁下来住进了新房,目前山上大约还有七、八户,我决定先上山走一趟。
沿着山路往上爬,大约二十多分钟才到第一家,叫徐光朝,家里三口人,低矮的三间土坯房,家里很乱,满院都是刚孵出的小鸡。
徐光朝的儿子徐斌对我们说,他们家三口本来都在外打工,因为他母亲生了病,得了肝硬化,在医养殖技术,在家里养蜈蚣,但才起步,还没有见收;在农户家里遇到的第一个年轻人,今年25题一定要及时请人解决,千万不能让蜈蚣生病。
今年39岁,是我入户调查遇到的第二个40门打工,留下来的实在太少了。
仅种了10亩土地,还养了10头猪、32万元。
她还有一个女儿,99岁,每天要走几里路到山下读书,又没有同伴,条件又比较差的一类。
他们都反映山上条件太差了,而且野牲畜多,破坏性大,庄稼都种不成,要求村里能够帮他们迁到山下居住。
从山上往回走,我想村里搞迁移扶贫是正确的,应该把村民从山上迁下来,人虽然住在山下,但山上的地还是可以种,而且还可以利用山场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老百姓也有增收的路子。
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城市化,那么农村发展的趋势应该是集镇化和村庄化,如何探讨一种土地流转机制和搬迁帮扶机制,把那些生存条件恶劣的村民集中迁移到公路沿线、集镇周围,让他们迁得下、住得稳、能发展,应该是政府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的问题。
联村联户,脱贫致富的民情日记二1 月16 日,按照县委安排的“联村联户”行动要求,我在公司经理的带领下,前往自己的联系户板桥镇马长湖村黎永生、计谷有、方小文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发放民情登记卡,也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送去了春节慰问品。
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三、解难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
作文:村级双联民情日记_2350字

村级双联民情日记_2350字村级双联民情日记【篇一】转眼间,开展大走访、回头看活动已有多日,回顾走访经历,顶着风、冒着雨,还经常会看到群众不理解的表情,有时感到很委屈。
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听到了群众内心真正的呼声,也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了些力所能及的实事,老百姓的观念变了由不理解到支持我们的工作,由不欢迎转变到热情,还盛情挽留我们在家里吃饭,都被我们一一谢绝。
我们得到大多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感到我们的工作没有白干。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还有一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仍然很艰幸,仍存在因病因残致家庭贫困的现象,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不安和内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们一直在路上。
村级双联民情日记【篇二】初春的季节,窄暖还寒,春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冷空气却迟迟不肯罢休河西大地。
为进一步深化双联行动,确保双联行动取得新的成效,我们由主任统一带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一行9人前往水源镇西沟村开展双联工作。
这次开展双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联系村共同研究制定双联工作计划、确定致富项目、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设立救助基金、开展进村入户体察民情活动,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起好步、开好局。
从单位到联系村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沿途为确保金武高速公路尽快开通,施工场地上大小车辆来回穿梭一片忙碌景象。
一年来,通过参加单位组织的双联行动,走访村民、帮扶解困,对帮扶村农民生活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也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也更深刻的体会到省、市各级开展双联行动决策的高远。
来到村口,看到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借着这几天天气好,抓紧平整土地,做好春耕准备。
来到村委会,村支书和村主任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
主任简单的介绍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村支书马上召集村委会干部职工共同召开双联工作会议,会上我们与村上商讨2013年发展思路和帮扶计划,对照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修改完善联系村的小康建设规划,力争使村容村貌及群众生活能有所改善。
联村入户民情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联村入户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今天,是我们市委老干部局领导干部蹲点和联村入户工作组来到龙陵县镇安镇小田坝村的第一天。
早上,我们先到了镇安镇政府,镇安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分管小田坝村征地拆迁工作的副镇长给我们全面介绍了小田坝村的村情;中午到了小田坝后我们又主动向村两委班子了解了该村的一些情况;晚上召开了“两委”班子会,会上,村“两委”班子负责人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该村的发展情况,反映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请求工作组给予协调帮助解决。
通过一天的工作,我们了解到小田坝村由于保龙、保腾高速路和三岔河水库均在此征地建设,该村当前的问题是维稳问题,主要是因保腾高速路一标段新征土地补偿款未到位和工程施工造成红线外房屋、沟渠、道路损坏而引起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征地补偿款未能及时兑现。
保腾一标段新征收桥梁厂、改河等土地13.681亩、土地补偿款40.72万元应于20xx年12月15日前进行兑付,但至今未尚兑现。
二是保腾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损毁沟渠、道路、河道治理未能及时恢复。
保腾高速公路建设对小田坝大河进行了部分河道改道,造成雨季河道附近农田的水毁掩埋情况严重,同时张家寨进寨路和进山通道因工程建设需要,现已被毁坏和占用,而张家寨大沟和大坪子大沟部分也被损毁,导致约500亩农田无法正常灌溉,保腾高速公路指挥部和一标承诺进行恢复,并对造成的大小春减产进行赔偿,但至今未能兑现。
三是红线外房屋拆迁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红线外8户农户房屋居住安全存在问题,其中余家寨2户的房屋已无法居住,此问题需要协调解决。
四是老百姓对享受低保的指标争议大。
全村失地农民共1084人享受低保,但老百姓认为没有做到应保尽保。
要消除小田坝村影响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我们认为一是要通过市级有关部门协调和督促保腾高速公路指挥部和标段重视因工程建设给当地百姓造成的影响,主动与当地百姓沟通交流,理顺群众情绪,同时尽快兑现承诺,做好征地款兑付、损毁沟渠、河道、道路修复和影响农房的安居工程。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五篇_日记作文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五篇篇一7月6日,晴,我与工作人员早上7点准时起程,载着满满一车钢筋、水泥、电力器材等物资,驱车赶往联系帮扶村—横梁乡横梁村。
因为我们在上次走访时,乡村两级领导和群众普遍反映,横梁村在横梁乡是一个的村,每年夏季地下水位下降,20xx多人和6000多头大小牲畜和羊只饮水存在严重困难,得知这种情况,公司决定把迫切需要解决的人蓄饮水困难解决好。
一路上,蜿蜒的山路坑坑洼洼,透过车窗,山路两边的高山,峰峦雄伟,连绵起伏,我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心情格外舒畅,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这是我第6次去联系村。
经过两个小时的长途行驶,上午8点50分,我们来到了横梁村,乡里的杜乡长、村里的马书记得知我们要来,早早便在村口等候,当载着物资的车缓缓停下时,杜乡长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车前,望着车里的物资,激动的说:“村里饮水、行路难的问题这下终于可以得到彻底解决了。
简短的寒喧后,村里的马书记发动群众开始卸载车上的物资,搬钢筋、背水泥、抬电线、卸水泵,村民们别提有多高兴,就像自个家分年货似的。
这些就是你们修水井、搭渡桥和做牲畜引水槽的所有材料,两台水泵、2.5吨水泥、100公斤钢筋、11根44米饮水铁槽、100米地埋线……我将物资材料一一细说了一遍,然后将清单交到了杜乡长手中。
杜乡长握着我的手,一个劲地说谢。
上午10点20分,我和工作人员来到了村委会,就修水井、搭渡桥,安装牲畜引水槽事项和乡、村两级领导以及村里的代表进行了商议,经过一番讨论研究,决定由村里的马书记具体负责组织村里的群众进行修建,电力线路方面由我们基层供电所的同志具体负责,双方商定一致,计划于7月底全部完工。
公司决定下一步,系村移民搬迁的农户,一方面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另一方面,在电力线路架设方面,由公司全部负责,为搬迁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还为搬迁户赠送一台电磁炉,让农户享受清洁能源。
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大家时,乡、村两级领导以及村里的代表纷纷表示赞同,拍手叫好。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六篇

双联民情日记汇编六篇双联民情日记篇1又是一年7月,在这杏熟麦黄的收获季节里,为了有效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7月6日我们再次来到双联帮扶点庆阳市宁县焦村乡宫刘村。
当天下午省人防办一行15人在督查组长窦永毅副主任带领下来到扶贫联系点宫刘村新建村委会建设工地,查看施工进展、工程质量等状况,窦副主任对施工人员强调要保质保量、平安施工。
同时还了解了村上菜籽、麦子的收割状况,其它农作物、药材的长势等。
返回住地,双联工作负责人谈可峰处长召集驻村干部、村书记、村主任等开会,协调产业开展、村庄建设规划等事宜,明确此次入户调研任务,强调留意双联政策的宣扬,精确了解村情民意。
晚饭后,督查组5位同志前往宁县进行督查工作。
其他同志开头驻村蹲点,入户对接、了解状况、宣扬政策、帮扶调研。
其次天一大早,在驻村干部和乡村干部的引领下,到九、十、十一、十二组四个居住较远村组中的6户贫困家庭入户了解状况,与去年相比较,每个家庭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济收入较去年相比有所提高。
这些村组地处沟边,距离塬上较远,道路还不是很顺畅,依旧存在青壮劳动力长年在外打工,仅剩老弱病残人员留守家中,土地也不很肥沃,家庭面貌转变不明显等状况,他们仍旧居住在破旧的依山而建的土窑之中。
第三天对一、五、七组5户农家进行了走访,这几个户居住在塬上,条件相对沟里的住户要好得多,有的人家盖了新居、有的人家添置了新农用车,有的人家增加了牲畜养殖的数量,由于水源充分,夏粮丰收,秋季农作物长势喜人,收益较去年要好得多,只是普遍反映种麦不如种菜籽和药材收入高。
紧急的走村入户,了解民情让我们脚不停步,上高塬、下川道,一会到窑洞炕头,一会又到田间地头,脚走疼了,脸晒黑了,但心里却特殊充实,感受也许多。
感受之一:农夫真心拥护党的惠民政策,真诚欢迎联村联户行动,要求尽快脱贫致富心愿特别剧烈。
结对帮扶的每一户,尽管都是贫困中的特困户,但是他们都用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同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些年党的惠民政策让农夫特殊是贫困农夫,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暖和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双联入户民情日记三篇

双联入户民情日记三篇导读:本文双联入户民情日记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今天我再一次联系贫困户,这次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分析致贫的主要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制定发展计划。
通过入户对接,我认真了解农户的详细情况后,我深入分析了所联系户贫困的根本原因。
我发现:思想认识不足是脱贫致富的阻力就拿杨七娃家的情况不算特别穷,但跟本村其他家庭比起来,一年收入就有点微薄了,由于一些安于现状的思想,让他们失去了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
杨七娃虽然属于壮劳力,但是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足够的信心,所以对发家致富不报希望。
因此,我认为要帮助他们家脱贫致富,就必须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因此,在将后的“双联”工作中,我将协同联系村的村委会干部一起帮助联系户重置信心,鼓足干劲。
科学规划是帮助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龙河乡党委、政府确定全乡发展特色种植农业以及技术化特色养殖,是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做出的战略决策,是符合龙河乡发展实际的。
所以,在摸清楚他们家和全村的基本情况后,我通过给他们算账对比、介绍发展前景、宣传政策,提高他们对发展养殖业的思想认识,主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发展养殖产业、脱贫致富的行动中来。
其次,竭尽所能地为他们提供技术、信息支持与服务,争取让他们成为专业化养殖的的行家里手。
再次,关心、关注孩子学习。
力所能及为孩子的上学、就业方面提供指导、帮助,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改变贫穷面貌,为社会多做贡献。
联村联户是形式,为民富民是目的,联村联户的关键就是让联系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只有群众真正脱贫致富了,我们的联村联户行动才不是一句空口号。
篇二按照县局计划,今天,我同县局24名同志一起来到我局双联工作联系点——天祝县毛藏乡毛藏村,开始进村入户开展细致的调查对接工作。
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
毛藏乡党委书记罗诚同志早已等在村口。
罗书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毛藏村的基本情况。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范文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范文联村联户民情日记范文【篇一】今天上午我和驻村干部一起来到了州交通运输局“三万”活动及精准扶贫驻点村建始县三里乡香树湾村4组,与党员及群众代表进行座谈。
在座谈会上,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交流讨论的气氛至始至终轻松、热烈,他们畅所欲言,不仅道出了心声,而且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
基层的意见实实在在。
有的反映村组沟渠堵塞了、鱼塘关不住水了,有的提出小组道路不好、雨天出行困难,有的认为村支两委干部履职不到位,谈出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活动怎么关系。
走访至老党员向承鼎家中,全家4深陷,房屋已成危房,但无钱修缮。
家中只有1自己也在外做临时工挣点小钱补贴一下家用。
老人今年已经是有钱能把房子翻修下就好了。
“三万”活动为群众办好实事的“连心桥”,不仅仅是有着基层情况和群众意愿,同时也是基层干部对群众感倾听百姓呼声、了解百姓的困难,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好“三万活动”,多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三万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范文【篇二】年过半百的韩效敏和养子韩永福相依为命,借居在邻居家的房屋里,靠几亩庄稼维持生计。
2月28日,姚卫星第一次来到韩效敏家里了解情况后,写下了下面一段民情日记:“今天是我首次深入帮扶户,尽管一直在村社跑,但对贫困群众心里的所思所想还真了解不多。
只有深入到群众中间,和老百姓交朋友,才能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该怎么帮扶。
”韩效敏去年一次性定植了6亩果园,这也是他们家致富的希望。
这些天,姚卫星一有机会就来到老韩家里,和老韩探讨交流。
在随后的几天里,姚卫星在民情日记里陆续写道:“3月2日。
今天下村,顺道在集市上帮老韩买了袋化肥,开春了,他种菜、种玉米应该需要的……”“3月4日。
我去老韩家给他补了一堂果园管理技术课,老韩的悟性很好,一点就通……四五年后,果树挂果了,老韩家的日子就能真正好起来。
”“3月7日。
老韩说今年想在果园里套种黄豆,还问起黄豆的市场价是否稳定,经过上网查询和几番打听,觉得还不错,决定就种黄豆……”韩效敏的长远计划是盖一院像样的房子,能给养子办一间小卖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范文精选
劳动才能增强体质
20xx年11月10日星期六天气阴转晴风3级
8点30分从武都区出发去安化镇李家庙村,下车后,大家按耐不住激动的手,其实来自激动的心,好多年不劳动了,都想表现一番自己干体力劳动也是一把好刷子。
领了铁锨,跑往自己沙堆。
走进一看,不是沙子是石头,一大堆的石头,只能脚手并用,把大石头搬到路边,小石头填坑平凹。
很快就干的喘粗气。
和我们同组的有一个当地的村民,已经72的老太太,不紧不慢,搬石头不费劲,身体倍棒。
劳动间隙和其他村民交流得知,老太太心情好,身体好,爱和茶,爱喝酒,虽然70多,就是闲不下。
纵观比较,城里生活了20年的我,缺少劳动,身体越感疲乏无力,体力劳动,才能增强体质。
走访
20xx年11月11日星期日天气晴
我们由权存良带队,走访了一组联系户村民及田间地头、村头寨尾。
由于正值村民收红芪季节,部分村民不在家,我的联系户李治全是本村的村医,68岁,元的补助。
去年取了儿媳妇,得了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500享受国家每月.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走访和交流,热情的交谈、走访、询问,对该村群众
愿望、观念、思想,对村级经济状况、发展思路、发展难题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由于512地震,该地区成为灾区,但是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慷慨援助,在住宿方面,该地区最少提前发展了20年,加之政府其他方面的惠农政策,让农民群众切实得到了益处。
群众心中的爱和感激是发自内心的。
我感觉到全村上下创业致富的欲望很强烈,村民长期以来以种植红芪、花椒为主,加之水源缺乏,土地贫瘠,缺少创业致富带头人,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经济发展缓慢。
尤其是今年雨水太多,坡上的小麦基本绝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都在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寻求发展的好载体,并且对政府的惠农政策很感激。
虽然已进入冬季,但烈日如火。
烤的人暖烘烘,不经意间太阳已开始偏西,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开始颠簸在离开李家庙村。
一路上,怎样帮助群众领会精神、理清村级发展思路,解决村民实际难题、化解农户扯皮纠纷,如何促进统一思想、促进科学发展、促进增比进位、促进和谐稳定,时时在大脑中回荡……
一线越东西,两隧贯南北
20xx年11月9日星期五天气晴
早上8点,我们就从兰州出发赶赴六百余公里外的陇南市武都区,开展联村联户帮扶工作。
中午到达天水,午饭后从天水出发进入陇南辖区,公路盘旋缠绕,怪石嶙峋,石山荒城,连绵不绝。
车外很冷,心很热,一坐坐石山,一个个隧道,成(县)武(都)高速公路正在紧张施工中,兰渝铁路以隧道群穿越渭河与洮河分水岭;经岷县穿越黄河与长江分水岭,而后线路靠山取直以隧道群避开岷县至陇南之间的崩
塌、滑坡、泥石流等.
不良地质地段;沿小岷江、白龙江东岸至陇南市,以29.7公里长隧道穿越西秦岭,于洛塘河东岸以隧道穿越裕河、毛寨省级自然保护区南缘至广元市;经苍溪沿嘉陵江东岸行进,通过阆中、南部、南充、武胜至重庆枢纽。
兰渝铁路最早出自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多次对这条铁路进行了论证、勘测和设计等前期工作,2005年和2007年,三省市人民政府先后两次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修建兰渝铁路建议书。
兰渝铁路建成后,由成都至兰州比经现有线路(宝成-宝兰线)缩短里程139公里,节约时间近3个小时。
由重庆经本线至兰州比经现有线路(成渝-宝成-宝兰线)缩短里程511公里,节省时间10小时。
修建兰渝线,既分流宝成线部分运量,打破该线路的瓶颈制约,减轻其运输负荷,又能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输送能力。
而且兰渝线穿越中央军委确定的嘉陵江战备航道,通过兰青线还可与拟建中的青藏铁路相连,对巩固西南边疆具有潜在的战略价值.
走访
2015年5月8日星期三晴
早上八点左右,我来到了大湾村姚春梅家,一名妇女正在和姚春梅不停的交谈,话语中透露出了悲伤的言语。
据了解,这个妇女是从湖南嫁到大湾村的浦大姐,浦大姐有两个儿子,22岁的大儿子在外面打工,小儿子读小学5年级。
由于夫妻关系不和谐,她的丈夫5年多都没有回家了,自己要承担家里家外所有的农活和操心全家的生计和儿子的读书费,生活变得非常艰苦。
当问起她家是否享受农村低保的时候,浦大姐告诉我,现在国家政策很好,她和她的小儿子都被评为一类低保,到是减轻了一些家庭负担。
但办理低保是以.
丈夫的名字去开户的,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而不回家,致使浦大姐不但没有领到每个月的低保,反而家里面的负担全部由她承担。
现在自己年纪大了,做不了重活,大儿子没有读多少书打工做的都是重的体力活,也没有钱寄回家贴补家有和供小儿子读书,生活变得非常的困难。
临走前,我向大湾村支两委了解情况,建议她向乡社会事务办申请把低保存折上丈夫的名字更改为浦大姐的,并给她说明了相关的办理程序。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村夫妇女的坚强、朴实和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