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

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
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
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
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
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
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地理
14.下列关于该纬线所经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中国华北平原发展水田种植业,盛产水稻 B.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 C.图兰平原临近里海,灌溉水源充足 D.地中海沿岸牧草丰盛,乳畜业发达
1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地理 (2022·广东模拟)北纬40°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 环境多样、物产丰富。图6.2.12为“亚欧大陆沿40°N纬线的 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3~14题。
图6.2.12
·地理
13.该纬线所经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 D ) ①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 ②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 ③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 ④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势( C )
A.中间低、四周高
B.西高东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北高南低
·地理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的
气候特点是( A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气候类型比较单一
A.①②③B.②ຫໍສະໝຸດ 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地理
3.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案: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自然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案: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自然环境

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

2.读图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3.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4.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5.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会分析亚洲的气候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3.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图片导入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2.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亚洲有哪些世界之最吗?学生甲: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学生乙: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学生丙: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结合“亚洲地形图”分析亚洲世界之最的名称及分布,导入新课。

3.播放歌曲师:播放歌曲《亚洲雄风》。

师:歌中唱到“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激情高昂,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亚洲的地形、河流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壮丽山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含解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含解析)一、选择题1.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是()A.黑海B.死海C.贝加尔湖D.休伦湖2.有关亚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小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西西伯利亚平原3.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起伏大,西高东低 B.河流都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C.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征 D.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4.亚洲地形的显著特征是:A.地势平坦,起伏不大 B.中高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 C.以丘陵为主 D.以平原为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5.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地气候类型相同B.甲地冬季温和多雨C.乙地终年炎热干燥D.丙、丁两地夏季均盛行东南风6.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所在国家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1 / 14A.甲所在国家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B.乙所在国家居民多信奉犹太教C.丙所在国家的人口超过十亿D.丁所在国家生产的石油供大于求7.读亚洲气候图,图中④⑤⑦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A.雨热不同期 B.雨热同期 C.夏季盛行偏北风 D.冬季盛行偏南风8.按照亚洲的地理分区,亚洲共分为几个地区()A.3个B.4个C.5个D.6个9.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非洲B.亚洲C.南极洲D.北美洲10.下列不能证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内容是()A.面积最大B.跨纬度最广C.东西距离最长D.河流最多二、填空题1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________洋,南临印度洋,北临________洋,西面与欧洲相接。

12.拓展探究对号入座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含解析)3 / 14下列是亚洲不同民族的服饰与打扮,你能根据这些服饰或打扮找到相应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吗?(找到后把相应的字母填入表内)A .单衣、薄裙B .白色织物裹着全身C .和服D .以皮衣、皮靴为主13.亚洲第一大河是________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知识点全面复习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知识点全面复习总结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位置和范围1.雄踞东方的大洲⑴半球位置①亚洲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②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一小部分位于西半球。

③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一小部分位于南半球。

⑵经纬度位置①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②亚洲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跨高、中、低纬三个纬度带。

③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⑶海陆位置①东临太平洋②南临印度洋③北临北冰洋④西北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为界,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2.亚洲的范围⑴界限①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②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③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④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3.世界第一大洲①亚洲的面积亚洲面积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亚洲地理分区亚洲地域如此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

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二、自然环境1.亚洲的地形⑴地形特征从亚洲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高原、山地约占全州总面积的3/4,全州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有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处——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⑵主要地形区①主要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②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③主要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④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朝鲜半岛等2.亚洲的河流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被誉为“巨河之洲”⑴亚洲河流的分布特点①水系结构呈放射状。

1 我亚洲概况

1 我亚洲概况

亚洲人文环境:
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适宜的温带和热带气候、 丰富的水源、 肥沃的土壤。
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哪几个? 亚洲属于发达国家的有哪几个?
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国、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共6个) 严格说:只有日本; 也有说: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

亚洲人文环境:
亚洲河流的特点
众多; 1、河流____ 放射 2、呈____ 状流 海洋 。 向四周_____



鄂毕河
叶 尼 塞 河 黄河
勒拿河


长江
恒河
湄公 河




亚洲的主要内流河
死 海
咸 锡 里海 海 阿尔
贝加尔湖
河 里木河 姆河 塔
1. 在图中标出亚 洲主要内流河。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黄河
亚洲的主要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
印 度 半 岛
亚洲主要的岛屿
阿留 申群 岛
斯 里 兰 卡 岛
马 来 群 新几内亚岛 岛
加 里 曼 丹 岛 爪哇岛
亚洲主要的海、海湾
黑海
地 中 海 阿 拉 伯 海 孟 加 拉 湾
2、气候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其气候基本特征是:①大陆性气候强烈、 ②季风性气候典型、 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长江
印度河 恒河
湄公河
(二)河湖 1、河流 注入北冰洋的河有哪些?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有哪些?
黄河 长江 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有哪些?
印度河 恒河
亚洲的主要湖泊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亚洲的自然环境

亚洲的自然环境

北回归线通过亚洲地区中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CD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河流
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 拿河 注入太平洋的有:黄河,长江,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
亚洲的气候
全球共有11种气候,亚洲有几种? 想一想 亚洲东部与南部气候有何共同特征? 为何亚洲的气候类型众多?
亚洲气候的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型气候分布广
季风影响下的东亚、南亚降水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
世界陆地的最高点? 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世界最高的大高原?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世界最大的湖泊? 世界最深的湖泊?
珠穆朗玛峰 死海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 里海 贝加尔湖
地面起伏大,
地势中间高、
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
地理单元
中部: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北部: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 东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南部:恒河平原,行德干高原, 印度河平原 西部:伊朗高原
夏季风弱,从海洋上带来的
水汽少,降水就少。如果过 少,就可能形成旱灾。
夏季风强,从海洋上带来的 水汽多,降水就多。如果过 多,就可能形
里海
贝加尔湖
练一练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印度河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D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亚洲自然环境

亚洲自然环境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1


小 结
5′
板书设计
主要河流: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洋—印度河、恒河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
1.地形大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2.主要地形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
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
作业:总结亚洲地形特点、河流特点
在图上找出所述河流并观察其所属流域
跟随教师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在交流环节中发现并纠正错误,引导正确思路
6.1.1自然环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最大
3.面积最大(4400千米)
教 学 设 计
题 目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自然环境
总课时
2
学校
星火一中
教 者
李砚茹
年 级

学科
地理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1年3月4日




本科是中学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第一节课——(亚洲)自然环境。通过对这一个大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
课前准备
挂图、地理小知识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以及对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主要方法的指导。

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世界第一大洲”“地形和河流”“复杂的气候”,主要内容是在地图上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以及和气候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抓住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地图分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之间的了解这个核心。

本节安排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体验亚洲的位置特点和亚洲地形特征,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着重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理解自然环境对气候的影响。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教学准备:世界地图,亚洲地形图等。

学习过程【新课导入】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地理的基础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地球上共有几个大洲和那几大洋,哪位同学能把这几个大洲和几大洋说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哪个大洲?【教师引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提问】你知道亚洲在哪里吗?请同学们参照教材5页活动(1)-(4),归纳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面积最大的大洲。 • 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 三: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 亚洲的地理分区有:北亚,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
地形特点:复 杂多样,多高 原山地
亚洲的地势特点:中部高 四周低
请观察课本P4图6.5 总结河流流向特点
•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 海洋
• 1.复杂多样 • 2.季风气候显著 •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北冰洋
亚 洲 东 临 太 —— 平 洋 北 临 北 —— 冰 洋 南 临
太 平 亚洲 洋洋来自印 —— 度 洋北 半 球
亚洲
南 半 球
东 • 亚洲位于 ——半球(东,西)
北 ——半球(南,北)。
跨 度 约 为 90º

亚洲南北跨度约为(90º)

欧洲
东 临 北 东 美 临 —— —— —— 洲 洲 亚
1.自然环境
2.人文环境
1.学会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2.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坏境 3.说明一个大洲的有关的地理问题 4.说明大洲内部的发展差异
• • • •
1.相对位置(即大洲—大洲;国家—国家 等指同一级别的) 2.海陆位置(即海洋与大陆之间的位置) 3.纬度位置(例90°N—25°S) 4.半球位置(例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非 欧
亚洲


—— 洲 南 临 大 —— 洋 洲

• • • •
海陆位置:亚洲 东临太平洋 北临北冰洋 南临印度洋 相对位置:亚洲东临非 洲欧洲 南临大洋洲 东临北美洲 半球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东,西)北半球(南,北)。 纬度位置:亚洲南北跨度约为(90º)

亚洲为世界 上面积最大 的大洲
东西长度约为10000KM • 东西跨度最长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