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

七年级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地理位置。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教学重难点】1.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会分析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亚洲的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主要位于____半球和____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临______洋,北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洋。

3.亚洲西北以___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4.亚洲西南以______运河与______洲为界,东南与______洲隔海相望,东北以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5.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也是世界上______最广、______最长的大洲。

6.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地区。

答案:1.东北2.太平北冰印度3.乌拉尔土耳其欧4.苏伊士非大洋白令北美 5.跨纬度东西距离 6.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导入新课】2017博鳌亚洲论坛发展峰会于11月6日在澳门举行,多位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和亚太地区国家的政、商、学界代表齐聚澳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与亚洲地区发展”的主题进行探讨交流。

作为亚洲的一员,你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学习一:雄踞东方的大洲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复习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复习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课教案设计方法指导自然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人文地理特征:人口、交通、农业、工业。

教材梳理一、自然地理特征1.亚洲的位置:(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半球和半球。

(2)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带和带。

(3)海陆位置:位于大陆东部,东临洋。

方法:描述某区域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

应用:类比分析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2.亚洲的地形:(1)地形区:中部是和高原,四周是西西伯利亚平原、高原、山地、东北平原、平原、平原、德干高原、平原、伊朗高原。

(2)地势特征:高,低。

3.亚洲的河流:(1)河流:北冰洋水系:河、河、河;太平洋水系:河、江、河;印度洋水系:河、河。

(2)分布特征:发源于中部的,呈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应用:类比分析北美洲的地形河流。

4.亚洲的气候:(1)9种气候:热带:①气候、④气候、⑤气候;寒带:③气候;温带大陆东岸:⑥气候、⑦气候,温带大陆西岸:②气候,温带大陆内陆:⑧气候;其他:⑨气候。

(2)特征:气候、分布广、显著。

应用:类比分析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二、人文地理特征(1)地理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①亚、②亚、③亚、④亚、⑤亚、⑥亚6 个地区。

(2)主要国家:⑦、⑧、⑨、⑩。

(3)居民生活差异:①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热带干旱草原。

②北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

③南亚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气候,多河湖。

④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里,气候湿热,人们过聚居生活。

归纳总结1、亚洲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洲?2、亚洲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3、亚洲的地形、河流分布特点如何?4、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征?5、亚洲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有什么差异?真题剖析考向一地形及河流【典例 1】(2010年广东惠州)亚洲众多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其影响因素是( )A.亚洲气候 B.亚洲地势 C.亚洲人口 D.亚洲的民族【真题 1】(2011年广东阳江)下列关于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B.拉丁美洲的地形是山河相间分布C.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D.欧洲海岸线曲折,地形以山地为主【真题 2】(2015年内蒙古通辽)亚洲中部雄踞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许多大江大河都从那里发源,奔流入海。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了解亚洲的面积和分区。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通过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亚洲位置和范围,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三、新授:(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公元前2 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

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第 1 页/共 8页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总复习)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高效课堂备课课件(人教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总复习)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高效课堂备课课件(人教版)

重点知识清单
亚洲的气候特征
(1)受_纬__度__位置、__海__陆_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_复__杂__多__样___,大 陆性气候分布广和_季__风__气__候__显__著____的特点。 (2)亚洲气候类型多样,各地的_气__候__差__异___很大。 (3)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是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__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气温 _日__较__差__和__年__较__差__大,降水主要在_夏_____季。 (4)亚洲东__部__和__南__部__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__最__多________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南__极__洲_____
重点地图速记
亚洲的分区
阅读亚洲分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划分依据:___地__理__方__位____; (2)图中A_北__亚_____;B___东__亚____;C__东__南__亚___;
D_西__亚_____;E___中__亚____;F__南__亚_____; (3)我们国家位于_东__亚___,F最大的国家是_印__度___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 第六章
第六章 单元总复习
重点知识清单
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_北___半球和_东____半球。
(2)海陆位置:占据了_亚__欧__大陆的大部,北、东、南 三面环绕着_北__冰___洋、__太__平__洋和__印__度__洋。 (3)经纬度位置:北部约达_8_1_°__N_,南部达_1_1_°__S___, 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__1_7_0_°__W___之间,范围广大。
C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跨纬度最广 ②跨经度最广 ③面积最大 ④东西距离最长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教案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教材分析亚洲与我们的联系最密切,通过亚洲的学习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本章第一节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世界第一大洲”主要讲了亚洲的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第二部分“地形和河流”讲了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的特点;第三部分“亚洲复杂的气候”,在设计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得出亚洲气候的三个特征及其表现和简单成因,其中有意识地通过成因的分析使学生领会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如何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即由亚洲的气候学习到非洲气候特征的分析,落实设计思想中体现案例、应用方法的思路。

第二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以及对分析区域人文环境主要方法的指导。

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差异”,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抓住“差异”这个核心去设计。

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亚洲人口与其他大洲的差异和亚洲内部地域文化的差异,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分析差异的原因,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人地关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地域文化对于好动又好奇的初一学生来说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时学生通过其生活环境、媒体报道、互联网等途径对这些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人口所引发的问题以及各地区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等关系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深层次的思考,而且是初次学习区域地理的人文环境。

本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区,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已体现出本区的文化内涵,学生对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

另外班级里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媒体上精彩纷呈的地域文化报道等都是我们可直接利用的教学资源。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6.1位置和范围 (1)6.2自然环境 (4)第1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4)第2课时复杂的气候 (6)6.1位置和范围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

能力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2.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育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难点: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归纳出大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温故而知新世界地图中认识各大洲和大洋、分界线的名称等[引入]:问题抢答: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板书] (课题)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以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复习教案资料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复习教案资料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选择题1、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的一个洲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东亚D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2、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住帐篷,穿长袍,过着游牧生活;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住木屋,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造成两地生活习惯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3、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主要原因是()A亚洲跨纬度广B亚洲地表起伏大C亚洲面积辽阔D亚洲河流众多4、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位于北半球 B 季风气候显著C地形以平原为主 D 河流众多,短小湍急5、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及其所在的分区分别是()A中国东亚B日本东亚C印度南亚 D 俄罗斯北亚6、下列河流与其注入海洋不相符的是()A长江一太平洋 B 勒拿河一北冰洋C 恒河—印度洋D 湄公河—印度洋7、造成亚洲大陆南北温差大,东西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因素②海陆因素③洋流因素④地形因素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8关于亚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以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为界B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欧洲为界C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亚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包围9、亚洲和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都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寒带气候10、有关亚洲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A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B亚洲的季风气候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C亚洲的夏季风主要来源于太平洋和北冰洋D亚洲季风区内,旱灾和水灾十分频繁11、小李在观看世界气候类型图中,在亚洲不可能找到的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二、填空题1、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____________ 位置、________ 位置和_________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复习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复习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课教案设计方法指导自然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人文地理特征:人口、交通、农业、工业。

教材梳理一、自然地理特征1.亚洲的位置:(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_半球和______半球。

(2)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_________带和_________带。

(3)海陆位置:位于________大陆东部,东临______洋。

方法:描述某区域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

2.亚洲的地形:(1)地形区:中部是______ 和______高原,四周是西西伯利亚平原、______高原、______山地、东北平原、______平原、______平原、德干高原、______平原、伊朗高原。

(2)地势特征:________高,________低。

3.亚洲的河流:(1)河流:北冰洋水系:_____ 河、______河、______河;太平洋水系:______河、____ 江、______ 河;印度洋水系:______ 河、______ 河。

(2)分布特征:发源于中部的________,呈________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4.亚洲的气候:(1)9种气候:热带:①______气候、④______气候、⑤______气候;寒带:③______气候;温带大陆东岸:⑥______气候、⑦______气候,温带大陆西岸:②______气候,温带大陆内陆:⑧______气候;其他:⑨______ 气候。

(2)特征:气候________、________分布广、________显著。

二、人文地理特征(1)地理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①____亚、②____亚、③____亚、④____亚、⑤______亚、⑥____亚6 个地区。

(2)主要国家:⑦_____、⑧_____、⑨_____、⑩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课教案设计
方法指导
自然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人文地理特征:人口、交通、农业、工业。

教材梳理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亚洲的位置:
(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__半球和______半球。

(2)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_________带和_________带。

(3)海陆位置:位于________大陆东部,东临______洋。

方法:描述某区域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

2.亚洲的地形:
(1)地形区:中部是______ 和______高原,四周是西西伯利亚平原、______高原、______山地、东北平原、______平原、______平原、德干高原、______平原、伊朗高原。

(2)地势特征:________高,________低。

3.亚洲的河流:
(1)河流:北冰洋水系:_____ 河、______河、______河;太平洋水系:______河、____ 江、______ 河;印度洋水系:______ 河、______ 河。

(2)分布特征:发源于中部的________,呈
________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4.亚洲的气候:
(1)9种气候:热带:①______气候、④______
气候、⑤______气候;寒带:③______气候;
温带大陆东岸:⑥______气候、⑦______气候,
温带大陆西岸:②______气候,温带大陆内陆:⑧______气候;其他:⑨______ 气候。

(2)特征:气候________、________分布广、________显著。

二、人文地理特征
(1)地理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
为:①____亚、②____亚、③____亚、
④____亚、⑤______亚、⑥____亚6 个
地区。

(2)主要国家:⑦_____、⑧_____、⑨
_____、⑩_______。

(3)居民生活差异:
①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
______ ,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
活——热带干旱草原。

②北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________。

③南亚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气候______,多河湖。

④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________里,气候湿热,人们过聚居生活。

归纳总结
1、亚洲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
3、亚洲的地形、河流分布特点如何?
4、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5、亚洲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有什么差异?
真题剖析
考向一地形与河流
【典例1】(2010年广东惠州)亚洲众多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其影响因素是( ) A.亚洲气候B.亚洲地势C.亚洲人口D.亚洲的民族
【真题1】(2011年广东阳江)下列关于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B.拉丁美洲的地形是山河相间分布C.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D.欧洲海岸线曲折,地形以山地为主【真题2】(2015年内蒙古通辽)亚洲中部雄踞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许多大江大河都从那里发源,奔流入海。

如图7-1 中,甲、乙两图分别为亚洲大陆沿30°N纬线和80°E 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中部低,四周高C.南部高,北部低D.东部高,西部低
考向二复杂的气候
【典例2】(2010年广东中山)读亚洲地区气候分布图(图7-2),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亚洲气候的特点,错误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C.海洋性气候广泛D.大陆性气候广泛
(2)亚洲气候类型中,范围最广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实战演练
(2015 年山东临沂)读图7-3“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7-3
(1)简述亚洲气候的特征。

(2)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与北京地区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描述③气候类型的特点。

(3)阿拉伯地区和长江以南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甲、乙两图片)。

我国长江以南
地区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什么?
(4)根据图中信息,概括亚洲的地势特点,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中考预测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中的一个岛国,根据岛屿水系特征判断,斯里兰卡的地势特征是()
A.南高北低B.西高东低C.周高中低D.中高周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