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生物上册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练习题 (新版)苏教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19章第2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同步训练题(带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9章第2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步训练题(带解析)【练基础】一、选择题1.从“狼吃羊,羊吃草”中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草B.水C.羊D.阳光【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然后有机物沿着食物链流动。
在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能量流动。
2.太阳的能量最先进入下列食物网的哪一生物体内( )A.小麦B.鼠C.鼬D.鹰【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及流动。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能量固定在生态系统中,然后能量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
3.在一片稻田中,人们总是让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 )A.水稻B.所有植物C.所有生物D.人类【解析】选A。
在稻田中,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人们总是让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水稻。
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各个环节传递,其特点是( )A.单方向传递,逐级不变B.单方向传递,逐级减少C.循环流动,逐级增加D.循环流动,逐级减少【解析】选B。
本题考查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点。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方向传递的,传递过程中因为呼吸作用中热能的散失等原因逐级减少,食物链最末端的生物含能量最少。
5.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A.吸收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解析】选D。
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蒸腾作用是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6.“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糖类)。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直接来自( ) A.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B.燃料中的碳C.生物遗体中的碳D.食物中的碳【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理解。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而植物中的有机物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因此选D。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7.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 同步测试

7.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一、选择题1.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A.水草B.虾C.鱼D.鱼鹰2.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这些自养型微生物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A.一条食物链B.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C.一个食物网D.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4.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 )A.生活环境B.非生物因素C.生态系统D.生物因素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泗水泉林B.曲阜孔林C.水泊梁山D.济宁北湖的所有生物6.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树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非生物成分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7.若人吃的牛肉来自以玉米为饲料的牛,人和牛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A.生产者、消费者B.消费者、生产者C.消费者、分解者D.消费者、消费者8.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生产者,②③④是消费者B.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C.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①→②→③→④D.图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9.某地区的农林害虫和鼠害非常严重,最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A.农药用量少B.农药施用不及时C.人们乱捕滥杀鸟类D.害虫、鼠类繁殖快二、非选择题10.某内陆小岛上,水富土肥,花草树木郁郁葱葱。
草丛内鼠窜、蛇行、蛙鸣,加上各种昆虫的叫声,显得生机盎然;花木中,各种食虫鸟在花枝间嬉戏玩耍,堪称“鸟语花香”。
猫头鹰是这里的不速之客,它不去吃动物尸体,却专门袭击各种小鸟、鼠和蛇等。
图为岛上各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简图。
请根据短文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个小岛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分解者是。
苏教版生物八上7.19.1 生态系统的组成 自我检测和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自我检测1.下列哪个是生态系统( )A.一个池塘中的动物B.一个湖泊中所有的鱼C.一片森林中的植物与动物D.一块农田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B.生物圈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3.猴头菌是名贵的食药两用菌,质嫩味鲜,是筵席上的佳肴,与熊掌、海参、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
猴头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非生物成分B.分解者C.消费者D.生产者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 )A.老虎吃野兔B.蛇吃老鼠C.青蛙吃昆虫D.蝗虫吃庄稼5.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A.草←食草昆虫←青蛙B.草→食草昆虫→青蛙C.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D.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6.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食物网,这是由于(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仅仅以一种生物为食C.生态系统的物质要大量流失D.消费者的数量太多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A~F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生物。
请据图回答:(1)此生态系统中的A属于________(成分)。
(2)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请补充完整任意一条食物链:A→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F。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A通过__________作用利用太阳能开始的。
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A,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
(4)由于长时间干旱,假设该生态系统中的A全都枯死,则________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
答案解析1.【解析】选D。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它包括一个地域内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其中,A、B、C 三项中都是只有生物成分,缺乏非生物成分,不能算一个生态系统。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理解。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7.19.1生态系统的组成 同步测试(含解析)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7.19.1生态系统的组成同步测试(含解析)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7.19.1生态系统的组成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 广州流溪河水库B. 广州南沙湿地公园C. 深圳动物园内的一群黑猩猩D. 肇庆鼎湖山风景区2.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无机环境5.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要想使它更加完善,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部分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B. 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C. 我市通川区莲花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D. 生态系统中越高级的消费者所获得的物质和能量越多7.乌兹别克斯坦将国宝“汗血宝马”作为友谊的使者赠送给我国。
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 消费者B. 生产者C. 分解者D. 捕食者8.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C. 一片麦地D. 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9.动物是食物链中的消费者,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语句中不符合这句话涵义的是()A. 动物只能以植物为食B. 动物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C. 动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 D. 植物和动物间有一定的营养联系10.下列叙述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B. 一块农田中的全部麦苗C. 一片草原和草原上的羊群D. 沙漠和沙漠上生活的全部生物二、填空题11.生物圈中,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合成________ ,因此植物是生物圈中的________ ;动物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属于生物圈中的________ ;腐生性微生物细菌、真菌以及少部分动物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和残渣,它们属于生物圈中的________ 。
八年级生物上册 19.1《生态系统的组成》练习题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试

生态系统的组成一、选择题1.人属于生态系统的()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是2.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制造有机物的是()A.动物B.绿色植物C.微生物D.细菌3.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大兴安岭林区B.池塘中所有的鱼和水草C.湖泊中所有的生物D.草原上的羊4.在欧美流行一种生态球,其中有绿藻、2-3条小鱼、泥沙等,在这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小鱼长时间存活必须要提供()A.氧气B.二氧化碳C.太阳能D.足够的有机物5.田鼠吃农作物,猫捕食田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民养猫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猫的数量增加了,田鼠的数量就会减少C.猫的数量不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D.“农作物→田鼠→猫”组成了一条食物链6.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剑水蚤→微小的水生植物→小鱼→蜻蜓的幼虫→大鱼B.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大鱼→小鱼→蜻蜓的幼虫C.大鱼→小鱼→蜻蜓的幼虫→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D.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7.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
由此,可推断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A.水蚤、鱼B.鱼、水蚤C.藻类、鱼鹰D.鱼鹰、藻类8.绿色食品指的是()A.绿颜色的食品B.经济价值高的营养食品C.有叶绿素的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食品二、填空题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部分和部分组成的。
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与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由很多食物链,它们彼此相互交错形成了。
3.在一定的区域里,与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叫做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一般包括、、和四个组成部分。
5.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包括、、和等,生物成分包括、和。
6.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和,分解者是。
7.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与的食物关系。
8.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
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形成一X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7单元 第十九章生态系统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7单元第十九章生态系统单元测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太湖中的鲤鱼B. 太湖中的所有生物C. 太湖中的非生物D. 太湖湖区2.下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B. C. D.3.下列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是()A. 苹果B. 真菌C. 啄木鸟D. 含羞草4.在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的无机物的是( )A. 消费者B. 分解者C. 生产者D. 太阳光5.一般来说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必要的()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6.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A. 青草←蚂蚱→麻雀B. 青草→蚂蚱→麻雀C. 阳光→青草←蚂蚱→麻雀D. 青草→蚂蚱→麻雀→细菌和真菌7.下列最能体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是()A. 表示这是一个生态系统B. 表明这个生态系统中有三条食物链C. 表示了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D. 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上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8.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该生态系统中共有多少条食物链( )A. 1B. 3C. 4D. 5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B.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C. 蝉→螳螂→黄雀三者形成一条食物链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10.在没有使用DDT(一种已禁用的高效杀虫剂,曾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发现有DDT存在,企鹅体内的DDT是通过( )A. 气候的变化引起的B. 食物链积累的C. 鸟类的迁徙带来的D. 洋流带来的11.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最少,人类应采取哪种食物结构()A. 以禽类、蛋类为主食B. 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食C. 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食D. 以家畜等动物的肉为主食12.鸟类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于()A. 细胞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细胞内细胞质的流动D. 细胞膜自发产生13.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解者获取的能量最多B. 营养级越多,积聚的能量越多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方向流动的D. 下一营养级能获得上一营养级能量的100%14.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B. 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C.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仅依靠动物和植物,与微生物无关D.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15.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了()A. 水分和无机盐B. 有机物和能量C. 氧气和无机盐D. 二氧化碳和能量16.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随堂练习之生态系统的组成(带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随堂练习之生态系统的
组成(带答案)
1.什么是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与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生物部分植物动物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
3.生产者主要是指_____,能通过______制造有机物,并将___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主要是指____,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为食; 分解者主要是指__,能将______分解成简单的物质。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________的关系。
答案:
1.生物环境
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阳光、空气、水等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量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有机物相互依存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生物随堂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26章课后习题之远离烟酒 2016初二生物下学期《免疫》随堂测试。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九章第一节 同步课时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苏教版八上生物测试题第十九章一节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地和,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一般都由和组成。
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它们能通过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也将太阳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
消费者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以为食,获得食物和能量。
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和,它们能够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和残留物,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与的食物关系。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
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之间互相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络,我们称之为。
4.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不断积累或,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富集常常伴随而发生。
5.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曾被誉为“高原明珠”。
下列关于滇池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滇池中的水B.滇池中的浮游植物C.滇池中的全部鲤鱼D.滇池6.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几条食物链( )A.1条B.2条C.3条D.4条7.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A.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B.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将会堆积如山C.生态系统中将会有更多的植物D.生态系统依旧照常维持8.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下列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有毒物质含量多少的图示正确的是( )A.B.C.D.9.下列食物链中,表述正确的是( )A.草→蚱蜢→食虫鸟→鹰→蛇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10.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A.小猫吃鱼B.长颈鹿吃树叶C.松鼠吃蘑菇D.黄鼠狼吃鸡1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还原到自然环境中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12.下图表示某个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中的①所代表的成分名称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13.根据下图,从下列选项中找出正确的食物链表述( )A.水稻→稻田害虫→螃蟹B.阳光→水稻→稻田害虫→螃蟹C.水稻→稻田害虫→螃蟹→细菌、真菌D.阳光→水稻→稻田害虫→螃蟹→细菌、真菌1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7.19.1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选择题
1.人属于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2.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制造有机物的是()
A.动物
B.绿色植物
C.微生物
D.细菌
3.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大兴安岭林区
B.池塘中所有的鱼和水草
C.湖泊中所有的生物
D.草原上的羊
4.在欧美流行一种生态球,其中有绿藻、2-3条小鱼、泥沙等,在这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小鱼长时间存活必须要提供()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太阳能
D.足够的有机物
5.田鼠吃农作物,猫捕食田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民养猫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B.猫的数量增加了,田鼠的数量就会减少
C.猫的数量不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D.“农作物→田鼠→猫”组成了一条食物链
6.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剑水蚤→微小的水生植物→小鱼→蜻蜓的幼虫→大鱼
B.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大鱼→小鱼→蜻蜓的幼虫
C.大鱼→小鱼→蜻蜓的幼虫→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
D.微小的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
7.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
由此,可推断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
A.水蚤、鱼
B.鱼、水蚤
C.藻类、鱼鹰
D.鱼鹰、藻类
8.绿色食品指的是()
A.绿颜色的食品
B.经济价值高的营养食品
C.有叶绿素的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食品
二、填空题
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部分和部分组成的。
2.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与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由很多食物链,它们彼此相互交错形成了。
3.在一定的区域里,与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叫做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一般包括、、和四个组成部分。
5.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包括、、和等,生物成分包括、和。
6.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和,分解者是。
7.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与的食物关系。
8.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
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称为。
9.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并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的现象。
三、问答题
1.请你用直线将下列两行有所属关系的名词连起来。
水草藻类草食鱼人细菌狮子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用箭头连接下列名词,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
四、综合题
1.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包括条食物链。
(2)个体数目最多的是。
(3)此生态系统中,兔与草的关系是,兔与昆虫、鼠的关系是。
(4)如果由于自然灾害使草的数量大减,则鹰的数量会。
(5)停止围猎后,经过若干年的恢复,狼的数量显著增加,草原植被也得到恢复。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一般地说,生物的种类和数目越多,生态系统结构越,这种能力越强,生态平衡越容易。
2.一般认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因为只有它们才能够利用环境中的能量和物质,合成消费者和分解者都需要的有机物(含能量)。
但是,假设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中缺少分解者,你能设想会发生什么后果吗?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C
5.C
6.D
7.D
8.D
二、填空题
1.生物非生物
2.取食被取食食物网
3.生物环境统一整体
4.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5.阳光空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
6.绿色植物动物人微生物
7.取食被取食 8.食物链食物网 9.吸收积累不断增加
三、问答题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动物和人是消费者,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许多微生物是分解者,它们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再被绿色植物利用。
四、综合题
1.(1)6 (2)草(3)捕食竞争(4)减少(5)自我调节复杂维持
2.提示:如果没有分解者,整个生态系统不能维持,动植物的遗体得不到分解,物质循环不能进行,最终所有生物都不能生存。
这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缺少任何一个成分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