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分析

合集下载

第3章水化学与水污染.pptx

第3章水化学与水污染.pptx
二、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第 3 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 3.1 溶液的通性
一、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稀溶液的依数性定律:
难挥发的非电解Biblioteka 稀溶液的性质只与溶液 的浓度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这些性质包括: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 凝固点下降及溶液渗透压等。
第 3 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蒸发或气化作用
第 3 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 蒸气压
在封闭系统中,一定温度下,当液体的蒸发速率和其 蒸气凝聚的速率相等时的蒸气压力叫做该温度下液体
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或: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及其蒸气达到相平衡时,蒸 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 称蒸气压。 思考:蒸气压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2.沸点上升 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溶液
的沸点升高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即
Tbp kbp m
kbp:溶剂沸点上升常数,决定于溶剂的本性,与溶剂的
摩尔质量、沸点、汽化热有关。其单位为K·kg·mol-1 。
可以理解为:溶液的浓度m = 1 mol ·kg-1时的溶液沸点
结论: 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低,溶液浓度
越大,蒸气压下降越多。
p pA xB
对于稀溶液,溶剂物质的量nA 远远大于溶质物质 的量nB ,即nA nB
xB nB (/ nB nA ) nB / nA
设溶液的浓度以1000g溶剂(水)中含的溶质物质的量nB 为单位, 则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为:
设有双组分溶液,溶剂A和溶质B的物质的量分
别为nA和nB,则
xB
nB nA nB
nB n总
xA
nA nA nB

化学与水污染研究水体污染和净化的化学原理

化学与水污染研究水体污染和净化的化学原理

化学与水污染研究水体污染和净化的化学原理化学与水污染:研究水体污染和净化的化学原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水体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水体污染的化学原理,寻找有效的水净化方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体污染的常见来源以及不同的污染物种类,并介绍化学原理在水污染净化中的应用。

一、水体污染的来源水体污染可以来源于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是指可以明确定位到特定来源的污染源,例如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等。

非点源污染则是指不易确定来源的污染,主要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和大气降解等。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生活废水等都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

工业废水含有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盐,如重金属、化学物质等。

农业面源污染则来自农田的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排放物。

生活废水则包含人体排泄物和家庭生活废弃物。

二、常见的水污染物种类1. 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包括石油类、农药、化学品和有毒废物等。

这些有机物对水体有很强的毒性,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2. 无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和酸碱盐类。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由于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会积累在水体中,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危害。

酸碱盐类则包括硝酸盐和氨氮等,主要来自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

3. 生物污染物:生物污染物主要来自大肠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会引起水源的细菌性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三、化学原理在水污染净化中的应用1.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是一种有极大吸附能力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水污染处理中。

它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染料等。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是通过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吸附污染物并将其固定在表面上。

2. 光催化降解:光催化降解是利用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产生活性氧和自由基,使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第三章 水化学和水污染

第三章 水化学和水污染
简化为:
酸的标准解离常数
Ka =

ө
[H+]
[Ac ]

附录6、7中可查常见酸的Ka
明 德 厚 学
[HAc]
毅 笃 行
第三章 水化学和水污染
起始浓度 平衡浓度 Ka =
ө
HAc c c–[H+]
[Ac ]
ө
H+ + Ac–
[H+] [H+] 2 c–[H+ ] [Ac–] = [H+]
忽略水的解 离
明 德 厚 学 沉 毅 笃 行
第三章 水化学和水污染
2. 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难挥发溶质的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沸点:一般指液体蒸气压达到101.325kPa时的温度。 沸腾温度:液体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
p
101.325kPa
溶剂 溶液
p<101.325kP a
Tb * Tb
明 德 厚 学 沉 毅 笃 行
第三章 水化学和水污染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p p pA
* A
为什么?
纯溶剂的 蒸汽压
溶液中溶有难挥发的溶质时, 则有部分溶液表面被这种 溶质分子所占据, 如图示:相同温度下溶液单位面积蒸 发出的溶剂分子数目比纯溶剂要少,PV=nRT,所以溶液 的饱和蒸气压低

ө
碱的标准解离常数
简化为: Kb
[NH4+ ][ OH–] = [ NH3·H2O ]
NH4+ + OH–
[NH4+]= [OH-] [OH-]
c
NH3·H2O
起始浓度 平衡浓度 c–[OH-]
附录6、7中可查常见碱的Kb
明 德 厚 学

大学化学-第3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2

大学化学-第3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2

d区元素的两性现象与氧化态有关
第一过渡系元素 氧化物酸碱性与氧 化态之间的关系
(主要显酸性的氧
化态用红色表示, 主要显碱性的氧化
态用蓝色表示,绿
色覆盖的氧化态表 示显两性) 。
Question 4
根据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案,将金属离
子的溶液氧化再加入氨水使pH升高,
此时 Fe2+、Ce3+ 、Al3+ 、Cr3+ 和 V3+以氢氧化物形式 沉淀下来.加入 H2O2 和 NaOH 后,Al、Cr 和 V 的
n
Q = Ksp 处于平衡状态,为饱和溶液; Q > Ksp ,沉淀析出,为过饱和溶液; Q < Ksp 是不饱和溶液,沉淀将继续溶解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 同离子效应 弱电解质 a 降低 降低
难溶电解质 S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 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 低的用。
一、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的强电解质溶于水成为饱和溶液时,难溶
电解质的固体和溶解于水的离子间建立动态平衡,这是一个多 相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3.3难溶强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一、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的强电解质溶于水成为饱和溶液时,难溶
电解质的固体和溶解于水的离子间建立动态平衡,这是一个多 相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θ Ka
HBr
368 109 < >
HCl
HF
160.9 > 141.4 > 127.4 > 91.7 297 < 1011 > 431 < 569 107 > 3.5×10-3

初三化学水污染治理对策分析

初三化学水污染治理对策分析

初三化学水污染治理对策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特别是化学污染对水体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对策。

本文将分析初三化学水污染治理的对策。

一、加强监管措施在化学污染治理中,加强监管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政府应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水污染的监督力度。

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处罚。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和工厂的监管,保证其废水排放达到标准,防止化学物质对水体的污染。

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为了减少水污染,我们需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的生成和排放,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奖励措施。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研究和开发新的清洁生产技术,为治理化学水污染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三、建立排放许可制度为了遏制化学污染,我们需要建立排放许可制度。

通过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对污染源实行许可制度,可以有效监控和控制企业废水排放。

同时,建立排放许可制度可以通过减少非法排放的行为,降低化学物质对水体的污染风险。

四、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化学水污染治理不仅需要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和认知。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化学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和展览,普及环保知识,增加公众对化学污染治理的了解。

此外,学校也应将环境教育纳入课程,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从小培养环保习惯。

综上所述,初三化学水污染治理对策包括加强监管措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建立排放许可制度和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

只有综合采取这些对策,才能有效治理化学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水环境。

初三化学水污染的危害分析

初三化学水污染的危害分析

初三化学水污染的危害分析化学水污染是指由工业、农业、生活等活动引起的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超过安全限制的情况。

化学水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产生着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化学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1. 饮用水质量下降化学物质的超标存在导致饮用水质量下降,危害公众健康。

例如,过量的重金属如铅、汞等对人体健康有害,长期饮用含有这些重金属的水源会引发中毒症状,危及人体器官功能。

2. 潜在致癌物质化学水污染中存在一些潜在的致癌物质,如苯系物质、挥发性有机物等。

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诱发癌症,并且对于儿童、孕妇等人群的影响尤为严重。

3. 生殖系统损害某些化学物质如双酚A(BPA)等有潜在的内分泌干扰作用,会对人体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生育问题的增加,如不育症的发生率上升。

4. 神经系统损伤某些有机污染物如二恶英和多氯联苯等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健康问题。

二、化学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1. 水生生物死亡化学水污染对水生生物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死亡威胁。

某些有毒物质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细胞结构和代谢功能,导致其死亡。

这不仅破坏了水生生物多样性,也影响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水质恶化化学物质的超标存在会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使水质恶化。

水体中过量的化学物质会降低水中氧气含量,导致水中生物无法正常呼吸,造成水生生物大面积死亡,使水体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 土壤污染化学水污染物通过河流、湖泊等水体进入土壤,造成土壤的污染。

这不仅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还会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进一步渗入地下水,加重水资源的污染。

4. 生态系统紊乱化学水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

生态系统的紊乱会对自然界的循环和平衡产生长期的破坏影响,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化学水污染的防治措施1. 规范监管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活动等源头排放物的监管,对化学水污染进行严格的监控,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严格的水质安全标准。

水化学及水质分析

水化学及水质分析

水化学及水质分析水化学是研究水中各种成分及其化学性质的科学,水质分析则是对水样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水的质量和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化学和水质分析是研究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以及控制水污染的重要工具。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水质的监测和分析成为保护水资源和维护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

水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水中溶解物质的组成、含量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

水中的溶解物质主要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物主要有溶解在水中的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

有机物则主要包括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游离态有机物和微量有机物。

水中的溶解物质可以通过常规的化学分析手段进行检测和测定,如离子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导率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水质分析则是对水样进行系统的化学分析,以评估水的质量和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

水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悬浮物、有机碳等指标的测定。

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重要指标,溶解氧是评价水体富氧程度的指标,氨氮、总磷、总氮等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悬浮物和有机碳等是评价水体浊度和污染程度的指标。

水质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估更加准确和迅速,为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总之,水化学和水质分析是研究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水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水化学和水质分析的研究和应用将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通过对水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有效管理,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的改善。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PPT课件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PPT课件

1 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及计算
四、溶液的渗透压
放置一段 时间后!
纯水
糖水
糖水的蒸气压低于纯水的蒸气压 空气中只有水分子能通过
糖水 胡罗卜
液柱产生的静压力阻止了水继续向管中渗透 阻止渗透所需要的外界静压力,叫渗透压,记作。
渗透压大小的计算——范特荷甫方程(van’t Hoff equation) 1886年,荷兰物理化学家J.H.van’t Hoff发现非电解质稀
§3.2 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
3.2.1 酸和碱在水溶液中 的解离平衡 3.2.2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的概念
1 酸碱电离理论
1) 酸碱定义
• 凡是在水中电离产生H+的物质是酸。 • 凡是在水中电离产生OH-的物质是碱。 • 酸碱反应是H+和OH-作用生成水的反应。
2) 局限性
(1)对酸碱物质的范畴有局限性 (2)对酸碱反应的范畴有局限性
根据酸碱定义,酸失去质子变成碱, 碱得到质子变成酸——共轭关系。
因质子得失而相互转化的每一对酸碱— 共轭酸碱对。 (conjugated pair of acid-base)
通式 酸
H+ + 碱 酸碱半反应
例如
H2PO4-
H+ + HPO42-
NH4+
H+ + NH3
Fe(H2O)63+
H+ + Fe(H2O)5(OH)2+
pH 6.47.5
6.5 7.0 7.357.45 7.4 10.6
5.5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及计算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and Calculation of Weak Acid and Weak Bas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分子的相对摩尔质量
渗透压有较大数值,容易测定,因此可以准确 测定化合物的相对摩尔质量。
例如:浓度为0.00100mol·kg-1的某高分子物质(如蛋白 质)的水溶液,其沸点升高的数值为ΔTfp = 0.00186K, 因此用沸点升高的方法测定是十分困难的。若用渗透压 法,则 π= cRT =(0.00100×103×8.314×298.15)Pa = 2.48×103 Pa 此数值可以很精确地测定。
➢ 低熔合金的制备
利用固态溶液凝固点下降原理,可制备许多有很大 的 实 用 价 值 的 合 金 。 如 33%Pb(mp.327.5℃) 与 67%Sn(mp.232℃)组成的焊锡,熔点为180℃,用于焊接 时不会使焊件过热,还用作保险丝。又如自动灭火设备 和蒸汽锅炉装置的伍德合金,熔点为70℃,组成为Bi: 50%、Pb:25%、Sn: 12.5%、Cd:12.5%。 普通化学
nB —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wA—溶剂的质量,单位为kg。
普通化学
2. 摩尔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 —— 以溶液中的总物质的 量除任何一物质的量,即为该物 质的摩尔分数,是单位为 一的量。
设有双组分溶液,溶剂A和溶质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和nB,

xB
nB nA nB
nB n总
xA
普通化学
目录 3.1 溶液的通性 3.2 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 3.3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3.4 胶体与界面化学 3.5 水污染及其危害
普通化学
3.1 溶液的通性
溶液有两大类性质: 1)与溶液中溶质的本性有关:溶液的颜色、比重、酸 碱性和导电性等; 2)与溶液中溶质的独立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身 性质无关————溶液的依数性,如溶液的蒸气压、 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等。
nA nA nB
nA n总
xA xB 1
注意:无论有若干种物质,摩尔分数之和总是等于1。
普通化学
3.1.1 非电解质溶液的通性 1 蒸气压下降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及其蒸气达到相平衡时, 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 压,简称蒸气压。
思考:蒸气压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不同溶剂蒸气压不同,相同溶剂温度升高,蒸 气压增大。例如: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有一定的共同性和规律性。
该类性质称为稀溶液的通性,或称为依数性。
包括:稀溶液蒸气压的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
降和稀溶液的渗透压。(与纯溶剂比较) 。
普通化学
组成的标度 —— 溶剂A + 溶质B
1.质量摩尔浓度m: 1k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SI单位mol.kg-1
mB = nB/wA
其中xB是溶质B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pA是纯溶剂的蒸
汽压。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mB,则
p
pA xB
pA
nB nA nB
pA
nB nA
pA
nB wA
( pA
M
A
)
nB wA
k mB
MA
式中,k为只与溶剂性质有关的常数。
普Hale Waihona Puke 化学蒸气压下降的应用测定溶质分子的相对摩尔质量
设质量为WB的溶质溶于质量为WA的溶剂中,则有:
溶剂的液-固平衡线
特点
➢Kfp, kbp只与溶剂种类有关 ➢同种溶剂:kfp >kbp
普通化学
TfpTf
T
图3.2 凝固点下降示意图
沸点和凝固点测定的应用
➢ 测定分子的相对摩尔质量
以凝固点下降应用较多 ∵kf p>kbp,ΔTfp >ΔTbp 实验 误差较小,且凝固时有结晶析出,易于观察。 当溶质的相对摩尔质量MB很大时,由于ΔTf太小,准确性 差 因此只适用于MB较大的情况。
p
pA
WA
WB /MA
/MB WB
/MB
干燥剂工作原理
CaCl2、NaOH、P2O5等易潮解的固态物质,常用作干燥 剂。因其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其表面形成溶液,该溶 液蒸气压较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不断凝结进入溶液而达到消除空气中水蒸气的目的。
普通化学
2 溶液的沸点上升
沸点:液体蒸气压达到101.325kPa(1atm)时的温度。
沸腾温度:液体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
固体表面的分子也能蒸发,具 有一定的蒸气压。固体与其蒸 气在密闭容器中可达到平衡。
p
101.325kPa
溶剂 溶液
难挥发物质的溶液的沸点 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二者 之差为:
△Tbp = Tbp – Tb = kbp•m kbp称为溶剂的摩尔沸点上升常 数,单位为K·kg·mol-1。
p(H2O, l , 298K)=3167 Pa p(H2O, l, 373K)=101.325kPa
普通化学
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
法国物理学家拉乌尔据实验得出以下定量关系:在一定 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与溶 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即:
Δp = pA·xB
4 溶液的渗透压
渗 透 现 象 —— 溶 剂 通 过 半透膜进入溶液或溶剂 从稀溶液通过半透膜进 入浓溶液的现象(单向 扩散)
渗 透 压 —— 阻 止 渗 透 进 行所施加的最小外压,用 П表示。在数值上,
ΠV nRT或
Π n RT cRT V
普通化学
Π
图3.3 溶液渗透压示意图
渗透压测定的应用
普通化学
p<101.325kPa
Tbp Tb
T
图3.1 沸点上升示意图
3 凝固点下降
凝固点(熔点):液相和固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固
相与液相共存时的温度。
溶液的凝固点总是低
p
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它们
溶剂 溶液
之差为:
△Tfp = Tfp-Tf = kfp m
kfp 称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 下降常数。
➢ 防冻剂工作原理
冬天为防止汽车水箱结冰,可加入甘油、乙二醇等以降 低水的凝固点,避免因结冰,体积膨胀而使水箱破裂。
普通化学
➢ 冷冻剂工作原理
工业冷冻剂如在冰水中加氯化钙固体,由于溶液中水的 蒸气压小于冰的蒸气压,使冰迅速熔化而大量吸热,使周围 物质的温度降低。
食盐-冰 (30g NaCl + 100g H2O(s)) -22℃ CaCl2-冰(42.5g CaCl2 + 100g H2O(s)) -55℃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
普通化学
本章学习要求
❖ 了解溶液的通性。
❖ 明确酸碱的近代概念,酸碱的解离平衡和缓 冲溶液的概念,掌握有关pH值的计算;了解配离 子的解离平衡及其移动;
❖ 掌握沉淀与溶解平衡、溶度积规则及其有关计 算; ❖ 了解胶体的聚沉、保护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和应用;
❖ 了解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