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素材一材多用——作文素材运用指导范例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

作文素材一材多用作文素材一材多用一、一例多用与最佳角度的运用任何事例都包含多方面的意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一个事例,可以在不同的视角、表述、侧重点下,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意义或观点。
正因为事例有多种的使用角度,在事例积累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对同一事例作不同的裁剪,从多种角度充分利用同一事例。
例1:有一则寓言故事:蚂蚁每天不辞劳苦地建筑房舍,储备粮食,而蟋蟀却忙于张大喉咙唱歌。
寒冬来临,蚂蚁躲在温暖的家里,幸福地享受着美味,而可怜的蟋蟀却饥寒交迫,最后终于一命呜呼。
这则故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用来证明不同的观点:(a)要做勤劳的蚂蚁,每天坚持不懈地劳作。
千万不要学蟋蟀,就只会短暂地玩乐,最终却一事无成走向死亡。
(b)蚂蚁一生不辞辛苦的奔波,最终的追求只不过是填满它们芝麻大的肚皮,而蟋蟀虽只有短暂的一生,却自始至终在快乐的歌唱。
例2:同样是一个人伏在书本上睡着了。
可以这么说:你看,这么懒!这哪是读书的料,一见书本就打瞌睡。
也可以这么说:你看,多用功啊,读书都读累了,撑不住睡了。
例3:《梦溪笔谈》和《唐宋八大家丛话》中,都记载了“黄犬奔马”的故事。
沈括的《梦溪笔谈》里写的是穆修、张景一同上朝,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两人便各记其事,以比较优劣。
穆修说:“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
”张景说;“有犬死奔马之下”。
《唐宋八家丛话》中写的是欧阳修和同事一同出游,见“有奔马毙犬于道。
”同事说:“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
”欧阳修嫌同事说得太啰嗦,说:“逸马杀犬于道。
”这样,同一个故事就有了六种不同的说法。
以上这三个事例,说明了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视角的不同,侧重点的不同,表述也就不同,语言的表述具有倾向性,是随着侧重点的变化而变化的。
而表述的不同,又显示出事物的不同角度和侧面。
那么,我们在不同的文章中,使用同一个事例,也不是不可以的,一例多用,就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素材资源。
正因为同一事例包含着多方面的意义、多种的使用角度,那么,我们在分析事例、运用事例时,就要选准最佳的角度,注意寻找适合主题需要,能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典型地表现主题的角度,或独特新颖的角度,从素材中挖掘出一般人没有看到的内涵或哲理,力求观点的论证精巧到位。
一材多用——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7、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跑的体验
路瓦栽夫人前半生为她梦中的奢华生活在奔
从袁隆平的品质角度: ⑴志向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⑵治学既要学贯中西,更要联系实际, ⑶不迷信已有经验,勇敢质疑,打破常规,成就创新之路。 ⑷持之以恒铸就成功。 ⑸“君子有终生之忧。”的博爱情怀。 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⑺勤奋使人成功。 ⑻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⑼责任使人进步与升华 ⑽荣誉的光环下应保持清醒头脑 ⑾知识创造财富 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别人,社会对袁隆平的评价角度: 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能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
跑,整天沉浸在安逸生活的遐想之中,决不放
弃任何一个与上流社会接触的机会,可残酷的
现实宣告她美梦的破灭。路瓦栽夫人不切实际
追求上流社会的生活,十年的艰辛劳动,十年
的青春流逝,给了她一个惨痛的教训:
贪图虚荣,此路不通。
8、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需要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 路瓦栽夫人面貌标致,人品出众,渴望过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 ,希望自己成为男人们追求的目标,女人们羡慕的对象。然而低 等的社会地位和并不富裕的家境这个现实束缚了她,这躁动不满 的心理使她成天 陷入苦恼、痛苦、伤心之中。多么失意的生活
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 诚信不仅是说,更要实际行动 学会诚信还要学会谨慎 诚信需要坚持
一材多用——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第一次抢答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智多星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东道主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阶下囚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糊涂虫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 老油条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门外汉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
一、从材料到论点 看了袁隆平的事迹,你能想出的论点。 (小组讨论,每组至少给出两个论点) 示例:1、你的志向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2、合作才能双赢。
二、从命题选材料 命题作文类:如:《面对挫折》, 《门》,《我要说声谢谢》, 《我拥有我快乐》,《收集阳光》,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激趣导入: 古时候,有位厨师精通诗词,他能做出 个各种含有诗意的菜肴。一位秀才故意 给他出了个难题:两个鸡蛋,做成四道 菜,每道菜必须包含一句古诗。厨师欣 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 炖鸡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 熟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个队形,下面 铺了一张青菜叶;第三道菜,清炒蛋白 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浮着 几片蛋壳。秀才见了,不由得对厨师佩 服得五体投地。
材料:2个鸡蛋,一些韭菜
韭菜叶配一对鸡蛋黄: “两个黄鹂鸣翠柳”
清炒韭菜 : “一行白鹭上青天”
清炒蛋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 在炒完菜的锅里放半瓢水,扔几粒盐巴清煮鸡 蛋壳: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材多用树树新 移花接木朵朵红
袁隆平事迹: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袁隆平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 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 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一材多用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

一材多用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材料一】袁隆平1、突破圆的枷锁,让智慧的光芒四射(福建卷话题"圆形与星形")"圆",裸露身躯,怒目圆睁,向世人宣布:我最大,我是万物的中心,是不可违背的原则,不可忤逆的绝对的真理......他的声音震慑了天宇,震慑了大地。
懦弱者匍匐在这位圣人者脚下,他们双目低垂,不敢正视前方,沿着这位圣人厘定"圈"亦步亦趋、循规蹈矩。
于是空气凝固了,世界停止了脚步。
勇者无畏,智者无疆。
清醒的智勇者,走出了"圆"的苑囿,用自己的双眼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辨是非,于是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赵武灵王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传统的不可变更"的习俗的圆,用犀利的目光看到自身民族屡战屡败的缘由,大胆地突破了贵族们极力维护的传统,宣布"胡服骑射",从此富国强兵,战胜了匈奴。
商鞅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宗法的圆,大胆进行改革,强盛了一个秦国。
布鲁诺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教会的地心学说"这个宗教的圆,大胆地提出了日心学说。
李四光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地质学的权威定论"这个学术的圈。
大胆去探索,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彻底地粉碎了西方而得中国无油贫油学说。
袁隆平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关于自花授粉水稻杂交无优势"的经典理论这个科研的圈,经过多年不断探索研究,终于开发出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的杂交水稻。
这一项惠泽世界人民的发明使人类远离了饥饿,给世界带来福音。
邓小平是个智勇者,他冲破了"两个凡是"迷信的圈,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仅如此他冲破了"社会主义农村集体所有制、和计划经济这个圈",大胆推行土地承包制,市场经济,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使中国走向富强。
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

①信念 ②先天条件与后天努力 ③永不言败 ④拼搏 ⑤不轻易放弃
【一材多用故事】 从前有一位厨师,不但菜烧得 好,而且喜欢舞文弄墨。一次,一位秀才故意刁难 他,给他出了一道难题,要他用两个鸡蛋办成一桌 酒席。厨师考虑了一下,欣然答应了。不一会儿, 酒席办成了,厨师先后端上了4盘菜。 第一盘菜是两个炖蛋黄,旁添几根绿葱,厨师给 它取名叫——(两个黄鹂鸣翠柳 ) 第二盘菜是将熟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 面铺一张菜叶,叫——(一行白鹭上青天 ) 这第三盘菜也有趣,清炒蛋白一小盘,取名为— —(窗含西岭千秋雪。) 第四道菜更特别,用调味品烧了一碗清汤,上面 飘浮着两片蛋壳,称作——(门泊东吴万里船 )
剧》包括九十多部(篇)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他的 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峰,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观点1:
示例:勤奋是成功的保障。勤奋的人能够坚持 不懈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最终驶向成功的 彼岸。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年轻时为了维持生活 ,同时也由于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所引发的激情 喷涌,不停地写作。他每天至少工作14小时以 上,在极度疲劳的时候不得不靠浓黑的咖啡来 维持创作的精力。正是由于勤奋,他终于取得 了巨大成功,他的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峰 ,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说,勤 奋是成功的保障。
纪文学的颠峰,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示例 只有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才能战胜挑战 ,走出失败,走向成功。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年轻 时热衷写作,但屡遭失败。他还开过印刷厂,但 最终破产,搞得债台高筑。巴尔扎克没有被命运 的不幸打倒而是坚持梦想,不停地写作。他终于 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创作成为19世纪文学的颠 峰,也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他在生 活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躲避,而不是勇敢面对困 难和挫折,那么,今天我们也就不会读到文豪的 伟大作品。所以说,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语文作文中一材多用的方法

语文作文中一材多用的方法那天,阳光灿烂,小鸟在树上唱歌,真的是个完美的日子。
我跟小明约好一起去公园玩,结果一件超级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哇,小明,你看那边有个大树!”我指着公园那棵高大的榕树喊道。
“真的耶,这棵树好大,好高啊!”小明眼睛都亮了起来。
“嘿,我们来爬树吧!”我兴奋地提议。
“爬树?哇,我从来没爬过!”小明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
我们像两只小猴子一样,一边欢呼一边爬上了树。
树干粗壮,枝叶茂密,我们爬得高高的,像是站在了一个巨大的绿色台上。
我俯瞰着地面,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小的国王一样。
“哇,真的是好高啊!”我感叹道。
“小心点,不要掉下去!”小明小心翼翼地提醒我。
正当我们沉浸在树上的乐趣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小明,你说,这棵树除了当我们玩耍的地方,它还有别的用处吗?”“别的用处?”小明一脸困惑地问。
“对啊,比如说,它可以给小鸟们提供家、遮风挡雨,还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呢!”我认真地说道。
“哇,这么厉害!树真是太棒了!”小明惊讶得大叫。
就在这时,树下传来了小猫的叫声。
我俯身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猫在树下打滚,似乎在等我们下去。
“小猫也喜欢这棵树!”我笑着说。
“对呀,它一定觉得这棵树很舒服!”小明也笑了起来。
我们决定下来和小猫一起玩。
爬树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一只小树枝扔到了地上,小猫看到后,立刻跑过去扑腾扑腾地玩了起来,真是好玩极了!“这树枝好像也能变成小猫的玩具呢!”我感慨道。
“没错,真是太神奇了!”小明点头同意。
后来,我们找到了一片草地,决定在那儿野餐。
我们把带来的三明治和水果摆放好,然后躺在草地上,享受美味的食物。
那片草地也是大自然的宝藏,它柔软的草坪像是给我们铺了一张绿色的大床。
“草地真舒服!”我闭上眼睛,享受着。
“小猫也躺下来了,它一定也觉得很舒服!”小明看着小猫,满脸笑容。
吃完东西,我们玩了好多游戏:捉迷藏、踢足球、放风筝……每一种游戏都让我们觉得很有趣。
玩累了,我们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
关注课内,一材多用——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话题——“自己的认知和他人的期望” (200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 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 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 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他人对你 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 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 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思考:这一组高考作文都选
用了关于李白的材料,同时 写得各不相同。它们有什么 特点?对于我们储备写作素 材有什么启示?
小结: 取材都来源于课内。 一个材料,变换角度。
课堂讨论:多维审视
关于李白我们还可提炼出哪些 不同的话题?
李白至少还可以给我们这些启示:
提示:
○
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 乐观与悲观 ○ 位臵与价值 ○ 淡泊
小窍门: 1、关注课内,积累材料; 2、理解话题含义,选准角度;
3、为我所用,证明观点。
注意:
(1)运用材料的传统主题
(2)反其意而用之
(3)从不同角度分析或生发材
料与话题的契合点
四、反馈练习:
阅读项羽的相关材料,从不同 角度分析材料,任选下面一个话题, 找准切入点并请每组同学各针对一 个话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关注课内
一材多用
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材料:2个鸡蛋,一些韭菜
“两个黄鹂鸣翠柳” :韭菜叶配一对鸡蛋黄; “一行白鹭上青天”:清炒韭菜 “窗含西岭千秋雪”:清炒蛋白; “门泊东吴万里船”:在炒完菜的锅里放半
瓢水,扔几粒盐巴清煮鸡蛋壳。
赏读下面几个 高考优秀作文 片段:
【例文1】话题——“意气”(2006年湖南 高考作文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 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 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 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 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一材多用让材料丰富起来(附:运用示例)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一材多用让材料丰富起来(附:运用示例)每当拿到作文题,总有同学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也有同学悲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你仿佛正置身山间,漫山遍野满是食材,你只是少了一对发现的慧眼,更或少了一双烹调的巧手。
事实上,事例材料往往具有多面性的特点,一个材料论据往往能同时说明许多道理,在进行举例论证时,我们可以根据论点需要,对材料进行剪裁处理,抓住需要信息,舍弃与论点无关的信息进行概括叙述,这就是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
如果掌握了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的技巧,面对自己手头有限的材料,我们就可以使有限的材料鲜活起来。
现以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的一则材料为例,谈谈如何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
原材料如下: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习法律。
有一天,他参加一个上流社会举行的晚会。
当他从楼上走下来时,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
此人正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大仲马。
于是,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在大仲马一步步的影响下,最终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一、抓住材料关键词语就像作文审题要抓关键词语一样,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往往可以作为多角度分析时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如果你能敏锐地抓住这个关键词语,就一定能够用好现有的材料,使现有材料鲜活起来。
比如:抓住“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影响”,就可以从“影响”这个角度进行论证。
示例如下:不由得想起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他就是一个影响改变人生的典型。
凡尔纳十八岁在巴黎学法律时,有次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结束时,童心未泯的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一下撞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在大仲马一步步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说家。
凡尔纳终生庆幸大仲马对自己人生中的影响。
是啊,如果没有大仲马的影响,巴黎的法律界或许多了一位著名的律师,但一定没有了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凡尔纳这样一位文学巨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依照论点使用素材
议论文中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就像鱼和水 的关系,鱼因水而彰显生命活力,水因鱼而具 有生机色彩。 一篇好的议论文,议论文论点 与论据要一致统一,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要为 论点服务。 首先,在证明论点时,引用材料时可针对 不同论点有意识的选择材料中有用的部分,适 当渲染扩充,其他部分可忽略不计。
论点三:找准人生位置
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 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 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 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 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 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恰恰相反,正是因 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大唐的江山史册上才多 了几分厚重,中华的文明史册才更光辉灿烂。
话题——“自己的认知和他人的期望” (200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 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 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 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他人对你 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 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 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思考:这一组高考作文都选
用了关于李白的材料,同时 写得各不相同。它们有什么 特点?对于我们储备写作素 材有什么启示?
小结: 取材都来源于课内。 一个材料,变换角度。
课堂讨论:多维审视
关于李白我们还可提炼出哪些 不同的话题?
李白至少还可以给我们这些启示:
提示:
○
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 乐观与悲观 ○ 位置与价值 ○ 淡泊
论点1:走出圈子 经历了乌台诗案,继而被流放到黄州,一个偏僻荒 凉之处,苏轼陷入了痛苦的圈子,不能自拔。此时,庄 子弃相不做的选择提醒了苏轼,他开始换个眼光看世界 。于是,一切豁然开朗。 (为什么) “不经历风雨,怎 见得彩虹”,面对人生的风雨,苏子吟诵着“一蓑烟雨 任平生”,笑看人生风云,因着乐观,因这豁达, (怎 么样?)苏轼潇洒地走出了个人痛苦的圈子,走出了官 场黑暗的圈子。 (是什么)如果苏轼只是沉浸在贬谪 的痛苦之中,不能走出痛苦的圈子,那么,他还能够潜 心于诗文的创作,还能写下“两赋一词”等千古佳作, 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吗? !(意义、作用 )
以苏轼的事迹为材料
多角度使用片断
范例展示
[苏轼解读]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 ,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巨子。他长于散文创作,他的 诗,代表了宋诗最高水平。他的词,开创了豪放词风。 他的书法、绘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 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独到 的造诣。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 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 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 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广告让生活更充实。广告,不仅颜色鲜艳,用词有趣, 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广告的出现,让各种各样与广 告有关的行业应运而生。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电 视台和报刊争先恐后地拉广告,企业依靠广告获得了巨大 的经济效益……广告开辟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创造了庞 大的就业机会,让社会更加多元化,让生活更充实。如果 没有了广告,那我们的社会该多单调,我们的生活多空虚 啊! 拉动了全社会为之疯狂的广告,让生活更充实。 读到这里,你还觉得广告烦吗?广告早已充满了我们 的生活。让我们用轻松愉快的心情看待广告对生活的影响 ,享受广告所带来的斑斓、有趣和充实吧。广告,让生活 更精彩!
其次,事例转述的侧重点也要因论点而异。根据 论点的需要,对转述的事例作定向限制,着重转述符合 论证需要的内容,巧妙地转换叙述重心,突出某个侧面 。能证明中心、围绕话题的部分要详写,和中心、话题 无关的,要略写或不写。 最后,要对事例进行引申与拓展。紧扣道理写好事 例以后,要不失时机地对事例进行分析引申强调 ,使 事例与所要证明的道理紧密关联,让阅卷者更明确的知 道事例恰当、有力地证明了道理。 【注意】“一材多用”,要注意:准确选取材料和作文 立意的“契合点”,不能生拉硬扯、牵强附会。
关注课内
一材多用
作文素材运用指导
高考作文的材料 哪里找? ①从各科教材中。 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 ③从平时的阅读中找。历史典故、名人逸事 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 ④从语言复习资料中找:文言文阅读、现代 文阅读、作文材料等。 ⑤除此之外,网络、电视,甚至手机短信等 都是写作材料的来源之处。
我们不是缺乏写作材料,我们缺乏的是发现材 料的眼力。
色彩鲜艳的广告,为单调灰暗的城市建筑泼上了各 种颜料,让我们的生活更斑斓。 广告让生活更有趣。中秋晚会上,同学形神兼 备地表演着“采诗痘立消”的广告:“大痘,小痘 ,青春痘……”台下的人笑成一团;宿舍里,大家在 讨论着学习问题,有人忽然冒出一句“大家好,才 是真的好!———广州好迪”,全屋人立刻轰然爆 笑;教室里,老师说:“引用耐克的广告词——— 你能比你快……”全班同学都忍不住脸上的笑意。这 样的情景,恐怕每个人都碰到过吧?广告里的那些 经典广告词、广告语,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 为生活中的调味品,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欢乐。 鲜活而富有创意的广告词,让生活更有趣。
小窍门: 1、关注课内,积累材料; 2、理解话题含义,选准角度;
3、为我所用,证明观点。
课堂小结
【运用技巧】
(一)、多角度深思 一则好的材料多是立体型的,具有 多元的属性,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 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同一则 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 同的观点。
一、材料的叙述思路 手中的材料怎样才能多个角度地活用呢?我们知道, 素材如同未经加工的玉璞,需要雕琢、改造。“雕 琢”、“改造”本身就有表达与叙述的问题。 如:《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失街亭”故事 适用主题1:理智战胜情感 叙述的角度: 诸葛亮的角度 街亭之役前,马谡夸下海口,说自己如何胸有成 竹,结果关键一役由于他的粗心大意,使街亭这一具 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隘口痛失。面对蜀国将领缺乏的现 状,群臣的竭力劝阻,诸葛武侯深知军令如山,不能 凭私人感情行事,于是挥泪斩马谡,这是理智战胜情 感的义举,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论点四:人生需会辨
人生需会辨,会辨才能让人在纷扰的人世中 认清方向,在纵横的歧路中找对自己的路。诗仙 李白,在歌吟着“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 安在?” 的同时,始终保有一双明辨的眼睛,在 歌舞升平的宴饮中,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他清 楚地辨出了皇帝的昏聩,朝政的污浊,也辨清了 自己不能折腰摧眉事权贵的皓皓心志,因而他正 确地选择了一条“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 名山”的人生路,潇洒地走向自然,走向山水, 也走向了自己诗歌创作的辉煌之路。假如李白没 有一双会辨的眼睛,没有选准自己的人生路,他 就会在官场上虚度一生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功能性饮料红牛广告语:“RedBull gives you wings”(红牛,给你一双翅膀),因消费者喝了没长翅膀, 所以被控广告欺诈。近日,红牛同意支付1300万美元赔偿, 过去10年,在美国买过红牛的消费者都可以获得10-15美元 的赔偿。 我们身边,某品牌药酒宣称:每天喝两口,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对于这些广告宣传,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对商品广 告的较真,是一种保护过度,是对法律的滥用;有人认为 ,对商品广告要宽容,广告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厂家的产 品,适度夸张都可以理解;也有人认为,只有运用法律武 器打击不实广告,商品流通才能健康发展……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 得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2】话题——“忘记与铭记”(2005 年四川高考作文题)
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 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 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曾激励了多少仁人 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达了对权贵之势的无限蔑视。仰望诗仙, 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能够这样走一回, 也就无怨无悔了。人们佩服你,铭记你,那是理 所当然的!
广告让生活更精彩 翻开报刊,色彩斑斓的广告跳入你的眼帘;打开电视 ,连续不断的广告让你眼花缭乱;驾车飞驰,各式各样的 广告牌冲进你的视野……猛然发现:广告已充斥了我们的 生活!你懊恼地说:“广告真烦人!” 不,别烦,听我说,广告让生活更精彩! 广告让生活更斑斓。想想看,走在街上,那些鲜艳明 快的色彩都来自哪里?广告!红色的可口可乐,蓝色的蓝 罐曲奇,黄色的麦当劳,绿色的蒙牛大草原,黑色的戴尔 电脑……这些漂亮的颜色,将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斑斓多彩 。我走在街上,常常为一块草绿色的广告牌陶醉半天,为 一辆漆着鲜黄色的公交车而开心欢呼,为一面红色的广告 旗帜而心情激越。或许你早已习惯了广告带给我们的色彩 而对此不以为然,那么请设想一下,如果撤掉了所有的广 告,我们周围的环境还能如此明快活泼吗?恐怕剩下的只 是一片灰蒙蒙的水泥森林了。
材料有限,而话题多变。怎么办?
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不同角度 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 怎么把现有的材料转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呢 ?给你真诀:拉一拉,靠一靠。但要拉、靠 得自然,不露痕迹。如果“靠”过来别扭, 那就是失败了。
赏读下面几个 高考优秀作文 片段:
【例文1】话题——“意气”(2006年湖南 高考作文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 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 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 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论点一:正确处理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关系
是荒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 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 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 高官厚禄;而你,认定自己不能折腰摧眉事权贵,认 识到只有自由的灵魂才能让自己快乐,于是你在朝要 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你享受 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傲然高歌: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 望唐朝,我们看见的不是至高无上的帝王,而是卓然 站立的你。李白,我们感谢你,是你清醒的自我认识 为中华文学史成就了一座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