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作品
《余光中诗选》赏析

《余光中诗选》赏析余光中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对《余光中诗选》进行赏析,从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入手,探讨其中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余光中诗选中的一首经典之作是《乡愁》,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故乡的云彩”、“匆匆划过波涛”等描绘了作者的回忆和眷恋。
同时,通过对“乡愁”一词的反复运用,余光中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广泛的人生经历相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普世的情感共鸣。
《夏日绝句》是余光中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展现了夏季的酷热和舒缓。
诗中的“燥风扇动梅子香”和“蜉蝣入户长相伴”等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夏日的独特氛围。
此外,余光中通过诗句的对仗和音韵的把握,赋予诗歌以节奏感和韵律美,使得诗歌在琐碎之中融入了一份宁静和温暖。
除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余光中的诗歌也表达了他对时代的关注与思考。
例如《六月》这首诗,通过对战争残酷与人性温情并存的描绘,探讨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诗中的“三、五月风雨”和“万户捣衣声”的意象,既具体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又通过温情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的深深向往。
此外,余光中的诗作中还经常包含着哲思与隐喻的意味。
《万般无奈听杜牧》这首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诗中,余光中通过杜牧诗作中的音乐隐喻以及自身的创作感悟,讨论了艺术的边界与无奈。
通过对杜牧诗句的借用,诗人思考了诗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并通过对艺术无奈的描绘,表达了对创作困境的思考。
总的来说,《余光中诗选》展现了余光中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他的诗歌既包含了对个人生活的体验和情感的表达,又透过个人的思考和洞察,呈现了更加普遍的人生哲思。
余光中的诗作以平实、真挚的语言风格为主,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潮。
他的诗歌情感真挚,内涵深刻,触动人心。
通过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余光中的诗歌给读者带来了深远的思考和感悟。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原文+赏析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原文+赏析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原文+赏析副标题#e#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
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
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
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
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
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
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
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
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幺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
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蝎壳上哗哗泻过。
余光中的诗歌代表作

余光中的诗歌代表作余光中的诗歌代表作余光中的诗歌的代表作有哪些呢?作为大陆和台湾都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现代诗人余光中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余光中的诗歌的代表作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余光中的诗歌代表作《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鉴赏]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
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
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余光中的诗歌代表作《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作者:余光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著黄昏,隔著这样的细雨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著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步雨後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中,有韵地,你走来《来源:现当代诗歌精选集》赏析余光中,福建永春人。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中国当代散文观赏之一【原文观赏】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看起来把伞撑着。
而就靠着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只是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如此子的以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如此下着的。
这种感受不明白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儿来的。
只是那一块地是久违了,25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
25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确实是安慰孺慕之情。
如此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顺的感受了。
如此想时,他期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久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能够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
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确实是嘲弄吧,也确实是安慰。
只是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青年。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青年时代了。
再过半个月确实是清明。
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
残山剩水犹如是。
皇天后土犹如是。
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儿面是中国吗?那儿面因此依旧中国,永久是中国。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专门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怎么说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依旧香港的谣言里?依旧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依旧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依旧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杏花。
春雨。
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儿面。
而不管赤县也好,神州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漂亮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样的向心力当必定长在。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中国当代散文欣赏之一【原文欣赏】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而就凭着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以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一块地是久违了,25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
25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
他是厦门人,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
看看,那冷雨。
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雨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
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呓,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山居了两年。
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
天,蓝似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地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
余光中作品全集

《余光中经典》
乡愁》
《石器时代》
《歌》
《五陵少年》
《天国的夜市》
《敲打乐》
《在冷战的年代》
《白玉苦瓜》
《天狼星》
《与永恒拔河》
《余光中诗选(1949-1981)》
《隔水观音》
《紫荆赋》
《梦与地理》
《安石榴》
《五行无阻》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
《高楼对海》
《藕神》
《左手的缪思》
《逍遥游》
《望乡的牧神》
《焚鹤人》
《听听那冷雨》
《青青边愁》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
《凭一张地图》
《隔水呼渡》
《从徐霞客到梵谷》
《井然有序》
《日不落家》
《蓝墨水的下游》
《连环妙计》
《梵谷传》
《老人和大海》
《英诗译注》
《美国诗选》
《英美现代诗选》
《录事巴托比》
《不可儿戏》
《土耳其现代诗选》
《温夫人的扇子》
《守夜人》
《理想丈夫》。
余光中经典作品

余光中经典作品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也是一位深爱着祖国的伟大的诗人。
他创作了的关于思乡的诗句。
余光中在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
那么,在《余光中经典作品》中,阐述怎样的内容呢?《余光中经典作品》是余光中代表作品集。
余光中已经的诗集有《蓝色的羽毛》、《钟乳石》、《莲的联想》、《五陵少年》、《天国夜市》、《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等,还有散文、评论等作品。
内容简介《余光中经典作品》内容简介: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
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
祖籍福建永春。
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大学外文系。
1959年获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大学、政治大学。
其间两度应国务院邀请,赴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
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
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现已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社、广州花城社、长春时代文艺社、安微教育社等15家社先后。
余光中《乡愁》全诗 及赏析

余光中《乡愁》全诗及赏析乡愁作者: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作品赏析】余光中是知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
他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从十岁开始,在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学习生活。
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
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
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全诗共四节。
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
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
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
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
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
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
《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着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主要着作《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
(其中的《乡愁》被选作人教版语文九下第一课,课文)《高楼对海》,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
《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19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梵谷传》,重光文艺,1957。
《老人和大海》,重光文艺,1957。
《英诗译注》,文星,1960。
《美国诗选》,今日世界,1961。
《英美现代诗选》,学生,1968。
《录事巴托比》,今日世界,1972。
《不可儿戏》,大地,1984。
《土耳其现代诗选》,林白,1984。
《温夫人的扇子》,大地,1992。
《守夜人》,九歌,1992。
《理想丈夫》,大地,1995。
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风铃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这是寂静的脉搏,日夜不停你听见了吗,叮咛叮咛咛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铃都摘掉,塔都推倒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天问水上的霞光呵一条接一条,何以都没入了暮色了呢?地上的灯光呵一盏接一盏,何以都没入了夜色了呢?天上的星光呵一颗接一颗,何以都没入了曙色了呢?我们的生命呵一天接一天,何以都归于永恒了呢?而当我走时呵把我接走的,究竟是怎样的天色呢?是暮色吗昏昏?是夜色吗沉沉?是曙色吗耿耿?火浴一种不灭的向往向不同的元素向不同的空间至热或者至冷不知该上升或是该下降该上升如凤凰在火难中上升或是浮于流动的透明一氅天鹅一片纯白的形象映着自我长颈与丰躯全由弧线构成有一种欲望要洗濯也需要焚烧净化的过程两者都需要沉淀的需要沉淀飘扬的飘扬赴水为禽扑火为鸟火鸟与水禽则我应选择选择哪一种过程西方有一只天鹅游泳在冰海那是寒带一种超人的气候那里冰结寂寞结冰寂是静止的时间倒影多完整曾经每一只野雁都是天鹅水波粼粼似幻亦似真在东方在炎炎的东有一只凤凰从火中来的仍回到火中一步一个火种蹈着烈焰烧死鸦族烧不死凤雏一羽太阳在颤动的永恒里上升清者自清火是勇士的行程光荣的轮回是灵魂从元素到元素白孔雀天鹅鹤白衣白扇时间静止中间栖着智士隐士永远流动永远的烈焰涤净勇士的罪过勇士的血则灵魂你应该如何选择你选择冷中之冷或热中之热选择冰海或是选择太阳有洁净的灵魂啊恒是不洁或浴于冰或浴于火都是完成都是可慕的完成而浴于火火浴更可慕火浴更难火比水更透明比火更深火啊永生之门用死亡拱成用死亡拱成一座弧形的挑战说未拥抱死的不能诞生是鸦族是凤裔决定在一瞬一瞬间咽火的那种意志千杖交笞接受那样的极刑向交诟的千舌坦然大呼我无罪!我无罪!我无罪!烙背黥面我仍是我仍是清醒的我灵魂啊醒者何辜张扬燃烧的双臂似闻远方时间的飓风在啸呼我的翅膀毛发悲泣骨骸呻呤用自己的血液煎熬自己飞凤雏你的新生乱曰:我的歌是一种不灭的向往我的血沸停腾为火浴灵魂蓝墨水中听有火的歌声扬起死后更清晰也更高亢石器时代每当我呆呆地立在窗口对着一只摊开的纤手拿不出那块宿命的石头----用神秘的篆体刻下我的名字证明我就是我那宿命的顽石就觉得好奇怪啊仿佛还是在石器时代一件笨拙的四方暗器每天出门要带在袋里当面亲手的签字还不够一定要等到顽石点头窗内的女人才肯罢手死后要一块石头来认鬼活着要一块石头来认人为什么几千年后还挣不脱石头的符咒问你啊,袋里的石头什么时候你才肯放手?或者所谓春天或者所谓春天也不过就在电话亭的那边厦门街的那边有一些蠢蠢的记忆的那边航空信就从那里开始眼睛就从那里忍受邮戳邮戳邮戳各种文字的打击或者所谓春天最后也不过就是这样子一些受伤的记忆一些欲望和灰尘或者所谓春天也只是一种清脆的标本一张书签曾是水仙或蝴蝶星之葬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梦见唐宫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梦见另一个夏夜一颗星的葬礼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以及你的惊呼我的回顾和片刻的愀然无语秦俑临潼出土战士陶俑铠甲未解,双手犹紧紧地握住我看不见的弓箭或长矛如果钲鼓突然间敲起你会立刻转身吗,立刻向两千年前的沙场奔去去加入一行行一列列的同袍?如果你突然睁眼,威武闪动胡髭翘着骁悍与不驯吃惊的观众该如何走避?幸好,你仍是紧闭着双眼,似乎已惯于长年阴间的幽暗乍一下子怎能就曝光?如果你突然开口,浓厚的秦腔又兼古调,谁能够听得清楚?隔了悠悠这时光的河岸不知有汉,更无论后来你说你的咸阳吗,我呢说我的西安事变,谁能说得清长安的棋局?而无论你的箭怎样强劲再也射不进桃花源了问今世是何世吗,我不能瞒你始皇的帝国,车同轨,书同文威武的黑旗从长城飘扬到交址只传到二世,便留下了你,战士留下满坑满谷的陶俑严整的纪律,浩荡六千兵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慷慨的歌声里,追随着祖龙统统都入了地下,不料才叁?外面不再是姓嬴的天下不再姓嬴,从此我们却姓秦秦哪秦哪,番邦叫我们秦哪秦哪,黄河清过了几次?秦哪秦哪,哈雷回头了几回?黑漆漆禁闭了两千年后约好了,你们在各地出土在博物馆中重整队伍眉目栩栩,肃静无哗的神情为一个失踪的帝国作证而喧嚷的观众啊,我们一转眼也都会转入地下要等到哪年啊哪月啊才出土啊不能,我们是血肉之身转眼就朽去,像你们陪葬的贵人只留下不朽的你们,六千兵马潼关已陷,唉,咸阳不守阿房宫的火灾谁来抢救?只留下再也回不去了的你们,成了隔代的人质,永远的俘虏叁缄其口岂止十二尊金人?始作俑者谁说无后呢,你们正是最尊贵的后人,不跟始皇帝遁入过去却跟徐福的六千男女奉派向未来探讨长生第叁季第叁季,第叁季属于箫与竖笛那比丘尼总爱在葡萄架下数她的念珠串子紫色的喃喃,叩我的窗子太阳哪,太阳是迟起的报童扔不进什么金色的新闻我也不能把忧郁扔一只六足昆虫的遗骸那样扔出墙去当风像一个馋嘴的野男孩掠开长发,要找谁的圆颈我欲登长途的蓝驿车向南,向犹未散场的南方圆通寺大哉此镜看我立其湄竟无水仙之倒影想花已不黏身光已畅行比丘尼如果青钟铜扣起听一些年代滑落苍苔自盘得的圆颅塔顶是印度的云塔顶是母亲启古灰匣可窥我的脐带联系的一切曾经母亲在此母亲不在此释迦在此释迦不在此释迦恒躲在碑的反面佛在唐佛在敦煌诺佛就坐在那婆罗树下在摇篮之前棺盖之后而狮不吼而钟不鸣而佛不语数百级下女儿的哭声唤我回去回后半生永远,我等如果造成听见你倾吐,最美的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我有何惧?当我爱时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的华丽你的美丽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只要伸臂,便有你降落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降落在我的掌心,连的掌心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面对静静自然的灵魂究竟是哪一朵,那一朵会答应我如果呼你的小名?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一般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即满地残梗,即满天残星,不死的仍是莲的灵魂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凡爱过的,永不遗忘。
凡受过伤的永远有创伤。
我的伤痕红得惊心,烙莲花形山雨雾愈聚愈浓就浓成了阵雨人愈走愈深就走进米南宫里路愈转愈暗就暗下来吧黄昏墨点点墨点成的墨景更多的雾从谷底升起究竟,是山在雨里或是雨在山里一座小亭子怎么说得清?听!森森矗立,林荫的深处一声鸟把四壁空山啭成了一句偈母难日(三则)之一<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知道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晓得我说了也没用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呀有着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的我都记的之二<矛盾世界> 快乐的世界啊当初我们见面你迎我以微笑而我答你以大哭惊天,动地悲哀的世界啊最后我们分手我送你以大哭而你答我以无言关天,闭地矛盾的世界啊不论初见或永别我总是对你大哭哭世界始于你一笑而幸福终于你闭目之三<天国地府> 每年到母难日总握着电话筒很想拨一个电话给久别的母亲只为了再听一次一次也好催眠的磁性母音但是她住的地方不知是什么号码何况她已经睡了不能接我的电话“这里是长途台究竟你要接哪一个国家?”我该怎么回答呢?天国,是什么字头?地府,有多少区号?那不耐的接线生卡挞把线路切断留给我手里一截算是电线呢还是若断若连的脐带就算真的接通了又能够说些什么“这世界从你走后变得已不能指认唯一不变的只有对你永久的感恩”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西螺大桥矗然,钢的灵魂醒着严肃的静铿锵着西螺平原的海风猛撼着这座力的图案,美的网,猛撼着这座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猛撼着,而且绝望地啸着而铁钉的齿紧紧咬着,铁臂的手紧紧握着严肃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