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前言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大宗商品都经历一轮过山车似的下跌行情,至今仍在底部徘徊。然而白糖却特立独行,率先触底反弹,节后郑糖持续上涨,截至3月13日909主力合约报收于3819元/吨,较历史最低价2928元/吨上涨了30%。那么这轮涨势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还是短期的反弹行情,其内在的原因又何在

第一部分行情回顾

白糖自2006年上市以来俨然已经成为商品期货市场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大受市场资金的青睐,交易量由2006年亿手,猛增至2008年的亿手,增幅超过倍,强烈吸引着市场的目光。从郑糖指数走势图上来看,白糖自上市以来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的上涨和两次大的下跌行情。

图1:郑糖指数2006-2009年周K线走势图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三次上涨

第一次,从2006年1月6日-2006年2月6日,郑糖指数从4720涨至6239,涨幅为32%。然而这轮上涨行情仅仅维持了1个月的时间。导致这轮价格快速上扬的原因是04/05榨季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国共生产白糖万吨,同比下降%,期末库存压力大大小于往年;另一方面,由于本榨季开榨时间推迟了15-30天,短期供应量减少,因此阶段性产销形势紧张引起糖价上涨。此外,由于是新合约上市,投资者炒多热情旺盛。

第二次,从2008年1月22日-2008年3月4日,郑糖指数从3755涨至4857,涨幅为29%。这轮上涨行情同样也只持续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这轮暴涨行情主要

得益于08年初南方发生的大规模的雨雪冰冻灾害。这次灾害性天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南方多数地区为五十年一遇。至1月中旬以来广西各地长时间处于低温冰冻天气,给广西的甘蔗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市场对白糖减产预期的强烈刺激下,白糖一路飙升。

第三次,从2009年1月-至今,郑糖指数从2889涨至3815,涨幅为%。导致这轮上涨行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预期08/09榨季白糖减产或超预期,在资金的大力推动下持续走强。

二次下跌

第一次,从2006年2月-2006年8月31日,郑糖指数从6239跌至3328,跌幅为%。前期糖价的快速上涨,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家为稳定国内市场价格,国储重拳出击,连续以竞拍的方式向市场抛糖,糖价终于在国储连续12次公开拍卖白糖之后回归平静。国家大量抛储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前期产销紧张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糖价向其基本面回归。

第二次,2008年3月-2008年10月,郑糖指数从4857跌至2774,跌幅为%。此阶段国内白糖价格可谓一路下跌,主要是因为雪灾过后,非但没有出现之前糖协公布的大幅减产的情况,反而奇迹般的增产了280多万吨。这也是这轮下跌行情的直接导火索。此后在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下,需求萎缩,同时由于连续几年增产,导致白糖严重的供过于求,白糖持续下跌。

第二部分基本面分析

一、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白糖的季节性规律

回顾白糖上市以来的行情走势,我们会发现郑糖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上涨

特征,指数连续三年在当年四季度至次年一季度这一时期内出现了上涨行情。白糖的这种季节性上涨特征主要是由于白糖的销售和消费以及灾害性天气的季节性特征所决定的。

第一,白糖销售的季节性。

由于食糖是季产年销,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甘蔗集中压榨、白糖集中上市期,这期间白糖供给充足,价格多数走低。此后是一个销售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不断的消费,白糖库存减少,价格开始逐步回升。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死八活九回头”,意思就是七月份死气沉沉,八月份活跃,上窜下跳,九月份回头上扬。五月以前,由于各产区都在生产,货源充足,商家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再加上糖厂急需资金,所以价格是混乱的。进入六月份后,糖厂停榨,白糖充足,价格相对而言比较平稳。进入七月以后,由于厂家资金压力减轻了,进入消费旺季,产销压力变小,出于对后势的一种本能的看好,此时商家惜售心理较重,自然要放慢销售的节奏,而商家又觉得囤货为时还早,真正意义上的旺季又还没有到来。于是,七月的糖市就会没有多少活力。进入八月份后,销售的时间只有两个月了,传统的中秋节在即,用糖高峰开始,于是市场开始有了活力。到了九月,随着老糖销售接近尾声,新糖又还没有上市,价格开始上涨。

图2:全国食糖月度产销进度表

资料来源:糖网

图3:国内白糖产销数据

第二,白糖消费的季节性。

从每年白糖的消费情况来看,有两个用糖高峰期:一个是元旦、春节的糖果消

费旺季;另一个是每年7月至9月份的夏季饮料消费高峰期和中秋节。两个用糖高峰期的前一个月,由于食品行业的大量用糖,使白糖消费进入高峰,这个时期白糖价格往往较高。而两个节日过后一段时间,白糖消费量低,价格往往回落。

第三,冰冻灾害的季节性。

冰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南方甘蔗主产区的气温为一年中最低,而雨雪、低温霜冻等天气对生长期中甘蔗具有灾害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旦形成便是长期的,将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因此,市场存在着对霜冻等不利于甘蔗生长或收割等恶劣天气的预期,这往往将影响着的糖价的走势。如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使市场走出了一波大行情,08年12月份的冰冻灾害也曾一度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当然这些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炒作,如果预期成为现实,将往往影响糖价的长期走势。如1999年底在我国甘蔗主产区发生的霜冻,不仅导致1999/2000制糖期白糖减产200多万吨,还因霜冻使宿根蔗的发芽率降低, 2000/2001制糖期的食糖再次减产,致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糖价从1900元/吨跃居4000元/吨左右。08年初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对糖料的影响今年才开始显现,今年南方产区普遍反映亩产和出糖率较往年相比明显偏低,市场预期08/09榨季减产或超预期。尽管目前仅仅停留在炒作阶段,具体的减产数据仍未出炉,但一旦预期成为现实,将会极大的改变糖市的供求关系。

也正是由于白糖的这些季节性因素导致了白糖价格变化的季节性。图4是一张白糖现货价格季节性走势图,从图中我们很明显的看出每年四季度到次年一季度都有明显的一波上涨行情。由于这一段时间处于榨季的集中生产期,雨雪冰冻灾害频发季节,导致市场对未来白糖产量的不确定性增强。如图1所示,郑糖指数连续两个榨季在当年四季度至次年一季度这一时期内出现了反弹。2006年10-11月上涨,

12月回落,2007年1-3月上涨,反弹结束的高点出现在3月份;2007年10月上涨,11月至2008年1月回落,2008年1-2月上涨,反弹结束的高点再次出现在3月份。

图4:南宁2001-2009白糖现货价格季节性走势图

图5:南宁现货价格历史走势图

2.国家收储政策

我国的食糖储备从00年来一直维持160-200万吨左右的库容。储备糖就象一个调节的水池,糖少时放出一部分储备供应市场,糖多时又收部分糖作为储备,以便在市场供求失衡的时候再次放出。由于收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上白糖的供需状况,因此在初期,市场对收储有所预期的时候,往往能够影响糖价的短期走势。但国家收储对糖价的走势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收储政策出台后,糖价的走势往往取决于当时的市场走势。如图7所示,08年12月份,市场传言国家将会出台收储政策,价格虽有所反弹,但由于市场更加担忧白糖的销量问题,价格是一路下跌。尽管国家最终与09年1月9号出台了收储80万吨白糖的政策,市场不涨反跌(国家收储正好从反面说明了当前的糖市不好)。

3.替代品

白糖的替代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健康类甜味品如淀粉糖、木糖、木糖醇等;另一类是国家限制或禁止使的甜味品如糖精和甜蜜素等。如图6所示,我国淀粉糖产量由1999年的60万吨的产量逐步增长到2008年780万吨,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一方面替代品的产量将会挤占白糖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替代品的价格上也会影响白糖未来的价格走势。

图6:我国淀粉糖历年产量

4.其他因素

一些突发事件如“三聚氰胺”等对市场的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市场投机力量的变化及心理因素也常常会影响白糖价格的走势。如图7所示,郑糖持仓量与价格走势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由于我国白糖的生产和消费几乎全部是成品,保质期不长,只有一年多,面对新糖上市,榨季初期的惜售心理较为严重,糖厂有推高糖价的意愿。但随着榨季的逐渐结束,由于糖有一定的保值期,这种惜售心理慢慢的就转为一种急于抛售的心理。这同市场“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有极其大的关联。

图7:郑糖持仓量与收盘价走势图

二、白糖供需格局分析

1.国内白糖产量

我国18个省区产糖,南方是甘蔗糖,北方为甜菜糖。甘蔗糖占全国白糖产量的80%以上,近三年达到90%以上。近几年,我国甘蔗种植面积连续几年都在保持增长,甜菜种植面积相对稳定。08/09榨季糖料种植面积再创历史新高,总面积为万亩,比 07/08榨季增加168万亩,增加幅度为%。其中甘蔗种植面积为万亩,增加了万亩,增幅为%;甜菜面积为358万亩,同比减少了万亩,减幅为%。

在几大产区中,广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产量的增长主要由种植大省广西所贡献,其糖产量在全国的份额不断上升,由91/92 榨季的%持续上升至07/08 榨季的63%,它增减的幅度将决定着未来糖价的走势。07/08 榨季广西产量达到937 万吨,同比增长%。继上榨季大幅增长之后再次大幅上升。08/09 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为1574万亩,较2007/2008榨季增长%。

截止到2009年2月末,广西全区累计入榨原料蔗4743万吨,入榨原料蔗数量

同比增加%,累计产糖563万吨,同比少产糖10万吨,全区平均混合产糖率%,同比降低了个百分点。

从广西糖协获悉,截止3月13日,广西已有25糖厂收榨。目前已收榨糖厂加上不开榨的三家糖厂总榨蔗能力为15万吨/日,占全区总榨蔗能力62万吨的%。三月中下旬是广西糖厂收榨的高峰期,尤其是3月18日至4月10这个时间段,各大集团在这段时间集中收榨。预计到三月底,广西将会有55%左右的糖厂收榨。从目前收榨的25家糖厂生产情况来看,减产幅度大都在30%-40%左右。今年榨季时间明显缩短,这一方面是由于开榨推迟提前收榨的缘故,但追究其内在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糖厂无糖可榨,今年普遍反映糖料亩产和出糖率较往年都明显偏低。如此看来,糖市今年减产已成定局。2009年2月19日公布的糖协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广西08/09榨季减产180万吨左右。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08/09榨季广西减产或超预期。

图8: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和产量

从图8中我们发现糖料的播种面积与白糖产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系。

此外,我国白糖生产还具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性:非常强的周期性。导致白糖生产这种周期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糖料种植具有自然的周期性生长规律。如甘蔗种植一次,宿根可以生长3年;二是是周期性出现的自然灾害也导致糖料生产的强周期性。近十年来,食糖生产大致上以5-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基本上是2-3年连续增产,接下来的2-3年连续减产。如图8所示,97/98、98/99、99/00连续三个榨季处于增产周期中。05/06榨季和06/07榨季的产量分别为万吨和万吨,07/08榨季食糖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万吨,同比增加%,是历史上超过1000

万吨产量的第四个榨季。其中甘蔗糖产量万吨,同比增加%,甜菜糖产量为万吨,同比减少%。到2009年时,2006年的新植蔗刚好进入第三年,2007年的新植蔗则是第二年。按照白糖生产的这一周期性推算,08/09榨季极大可能面临着季节性减产。

2.国内食糖需求

从需求方面来看,07/08榨季国内食糖的销量也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1350万吨,尽管有全球性的金融以及“三聚氰胺”事件会影响到白糖的消费需求,但整个国民经济仍保持一定增长速度,我国食糖人均消费水平呈现逐步上升态势,人们的白糖消费习惯还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00/01榨季我国食糖的消费量为930 万吨,而 06/07 榨季食糖消费量达到125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但我国食糖人均年消费量仅有9 千克;而世界的平均水平是21 千克。食糖的需求来源于日常生活需求和工业需求,两者占比分别为25%和75%。根据食糖消费增速测算,食糖消费按照正常增长幅度%计算,08/09榨季食糖消费量将达到1450万吨左右。

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销糖万吨,同比减少万吨,2月单月销糖190万吨,同比增加20万吨,相比去年2月全国170万吨的销量来说,今年是更上一层楼,淡季不淡的特征明显,即使扣除掉30万吨的国储糖,2月的单月销量也是罕见的。

从目前现货市场上的销量来看,糖市当前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现货报价随期价走高不断上调(如图9所示),但销量仍不乐观。然而由于目前是糖的消费淡季,销量不佳是很自然的事情,加之当前糖价处于高位,市场观望心理较为浓厚,大多数企业也是按需购买,很少大量采购囤糖。食糖消费是具有一定的刚性需求,并不会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大量减少糖的需求。此外,我国与巴西等国有很大的区别,

白糖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在生物能源领域,大部分还是以基本需求为主,需求具有很强的刚性。从图10所示,我们会发现即使在白糖减产期内,白糖的消费量依然保持增长。这是因为白糖具有很强的刚性需求,替代性弱,尽管目前也存在一些替代品:食糖的替代品有两大类,淀粉糖、木糖、木糖醇等;另一类替代品是糖精、甜蜜素等,但是由于其产量只占很小一部分,对糖的替代性还较弱。因此,可以说,产量的多少对未来糖价的走势具有决定性作用。09年糖市的一波牛市行情正是在减产预期的推动下进行的,09年2月19号召开的糖协会议公布08/09榨季广西白糖由于08年雨雪冰冻灾害以及农民施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将大幅减产180万吨左右。然而08年雪灾的那次行情仍让人们记忆犹新,致使此次市场对糖协公布的数据多有疑虑,认为在08/09榨季需求萎缩以及面积增加的背景下,大幅减产的可能性不大。然而,我们考虑到白糖3-5年的减产周期,以及需求大幅萎缩的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大幅减产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图9:南宁现货价格走势图

图10:白糖历年产量和需求

第三部分:技术分析

图11:白糖连续月线图

图12:白糖090合约周线图

图13:白糖090合约日线图

从技术分析上来看,郑糖在突破前期区间高点后,形成了一个双底的上涨形态。目前郑糖继续沿着5日均线上行,均线排列保持着良好的上涨趋势。从月、周线形态来看,郑糖同样保持着良好的中长期上涨趋势。从浪行结构上来看,目前糖市正处于主升浪的一个上涨过程中。从持仓量上看,郑糖持仓量猛增至75万手,白糖交易空前的活跃。预计郑糖近期将向4000点发起冲击,后市上涨空间广阔。

第四部分2009年白糖价格走势预测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决定糖价未来走势的根本因素是供需状况。07/08 榨季,全国食糖产量在1484 万吨左右,较上榨季增加285 万吨,增长%,为历史最高水平。由于糖产量三年增产,三年减产的大周期作用,05/06、06/07、07/08已经连续三年增产,08/09榨季减产的概率正在加大,加之08年的冰冻雨雪天气以及由于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生产投入不足,导致糖料亩产和出糖率都有明显的下降,08/09榨季的供求关系有望得到显着改善,供求关系逆转的概率较大。09/10榨季也将同样面临着季节性减产的可能性。在需求具有一定刚性的情况下,白糖产量将是决定糖价走势的决定性力量。此外,由于白糖的季节性特征,每年的四季度和次年的一季度都有一轮上涨行情,配合这个翘尾的时间点和六年循环大周期尾声的特性,糖价可能由目前的高位继续新一轮的上涨行情。尽管目前糖市处于周期性的牛市行情之中,但也要防止价格在短时间内过快上涨造成的技术性回调的风险。操作上,建议前期多头可继续持有,未持有头寸者可适量跟进,但要注意控制好风险,设好止损位。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及原因简析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及原因简析 美国次贷危机概况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且影响至今。 次贷危机的形成 次级抵押贷款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其首付比例一般低于20%。 举例,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两家主要服务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银行,他们承担了许多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存在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银行为了分担风险,会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刺激抵押贷款债券(CDO),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为了降低风险又会将次贷债券打包出售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最后将次贷风险出售到全球。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从2005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截止2007年1月,美国按揭贷款支持的证券化产品总额达到5.7万亿美元。而自1995年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同时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导致的金融机构大量发行的次级按揭贷款达到1.2万亿,占全部按揭贷款的14%。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

论美国次贷危机的本质原因

【摘要】本文先回顾了次贷危机的发生过程、重大影响和特点,浅析危机的直接因素,并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危机的本质原因,从而获得启示。 【关键字】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原因;政治经济学 一、次贷危机的发生过程 美国次贷危机,即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危机。美国将房屋抵押贷款分为三类:第一类优质抵押贷款,第二类次优抵押贷款,第三类则为次级抵押贷款,而次级抵押贷款有两个特点:贷款标准低、以浮动利率贷款为主。 次贷危机的发生,一方面是随着2006年美国房价升值速度放缓,次级借款人利用房屋升值再贷款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购房者只好卖掉房屋偿还贷款;另一方面是随着利率水平升高,许多处于还款中后期的次级房贷借款人无法承受利率大幅提高,只能选择违约,使得不良贷款迅速积累,从而引燃危机。应该对此次危机负责的人可以归纳为如下:次级贷款借款人、经纪商、信用修复公司、贷款公司的信贷员、投资银行、证券评级机构、投资机构。 《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中写到:“如果你签了一张本票,心里却想着‘我承诺支付’的声明不过是一个可选项,而非强制要求,那么,你就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次级贷款借款人。”次贷借款人是想买房而买不起的没有支付能力的人,他们没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还款额与收入比超过了55%,或者贷款总额与房产价值比超过了85%。 为了骗取贷款,经纪商通常隐瞒借款人的重要资料,比如隐瞒债务数据,夸大房产估值。通过经纪商,最初贷款不够格的借款人获得了资格,信用不足的人获得了良好信用,贷款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逆向选择。 篡改信用是专门的信用修复公司提供的服务,可以将信用报告改头换面,也可以选择信用强化——通过向信用优良的人支付一定费用,从而取得信用优良的人的授信账户。 贷款公司用尽一切可用之法,来增加对借款人的贷款额。信贷员通过很多营销手段来混淆和误导借款人,如从15%的首付到零首付、再到两年后付,而这种蒙骗实质上是自掘坟墓。 投资银行购买这些次级贷款,然后把这些次级贷款打包成证券进行销售,形成了次级贷款二级市场,这又促进了一级市场的发展。这种证券化还将危机发生产生的后果放大,一旦借款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自9.11事件之后,随着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经济的复苏,为了防止经济过热,美联储又先后17加息,引起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次贷危机从而发生。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起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放大并移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扩展到整个世界。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国际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产生了金融危机。针对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和中国经济的现状,本文探讨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市场,美国次贷危机,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 二、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 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次优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评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由于信用要求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3%。在巨大的利润的诱惑下,加之优质和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在楼市升温期间,这些贷款的风险并不高,因为即使违约,金融机构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出售房屋避免损失。 在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后,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通过贷款证券化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如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以及以MBS、ABS等为基础发行的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从而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专业给投资者。同时随着风险的转移,这些金融机构因贷款占用的资金得到回收,使得放贷规模继续扩大。自从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低利率刺激了房价持续上涨。在房地产业繁荣的现象下,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觉得,收不回的贷款反正有房子做抵押,而房价还在涨,所以还会赚;而且借助于金融创新,这些贷款被打包债券化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信用风险被转移出去了。 三、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持续加息,房地产业开始趋冷,一些借款买房人不能按期还贷而违约,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一些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如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出现亏损以至破产。同时,次级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也随之变成了垃圾债券,它的价格下跌引起了投资于此机构出现财务困难。投资者了解到这个信息后,纷纷要求赎回投资,造成基金公司流动性困难,不得不暂停赎回,这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商业银行出于安全考虑不肯拆出资金。出问题的金融机构从银行和债券市场都无法融到资金,次级债危机就演变为流动性危机,引起了造成美国和全球主要股市下跌。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1).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1) 本文从金融创新产品本身和连接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两个角度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力图从微观角度解释危机酝酿与形成的过程。 一、引言 2007年8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使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国际金融体系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得以全面暴露,其危害尚在蔓延。这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二、原因分析 (一)金融创新产品:次级贷款和资产证券化 1.失控发放的次级贷款 (1)次级抵押贷款 次级贷款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它给那些受到歧视或者不符合抵押贷款市场标准的借款者提供按揭服务,在少数族裔高度集中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受欢迎。与此同时,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也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从90年代末开始的利率持续走低带动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蓬勃发展。 (2)“掠夺式”的放贷 2001~2005年的房市繁荣带来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快速发展,房贷金融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将次级和次优住房贷款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机构之所以大力发展这一业务,还由于不断上涨的房价使金融机构认为,一旦出现严重违约,他们可以通过没收抵押品,并通过拍卖而收回贷款本息。 次级住房贷款的发放达到了失控的局面。次级房贷规模从1994年的350亿美元、约占4.5%的美国一到四家庭住房贷款总额,发展到2001年的1600亿美元、占5.6%和2006年的6000亿美元、占20%。 2.资产证券化工具推动次贷膨胀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重的金融创新之一,已经成为全球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重业务构成和收入来源,也是各发达国家有效管理经济和金融风险、发挥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并促进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工具。因此,资产证券化产品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一方面,新的产品不断衍生,另一方面,在规模上也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势头。 (二)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与制度漏洞 1.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 (1)利益冲突首先产生于发行方付费的业务模式。 据统计,评级机构90%的收入来自发行方支付的评级费用。这使得评级机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引言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目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世界经济衰退迹象明显。由于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需求减弱,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困难,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实反映了盛极则衰、创新毁灭、月盈则缺的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必然性。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与极度创新的金融系统在有效监管出现困境的情况下,信贷过度扩张造成金融市场内在的稳定性脆弱, 其发展到极致时,金融市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会极度脆弱,任何来自外部的小小风险都有可能触发系统性危机。本文致力于全新视角来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的直接原因与内在根源及对 中国的影响与启示性意义。 总之,针对此次金融风暴中国应该做好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准备。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应对外部金融风暴和内部不利因素的双重压力,确保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成功转型,促进中国宏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概述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大体分为优惠级和次级按揭贷款两个层次。次级按揭贷款是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首付一般低于15%。 次级按揭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贷款利率高2%~3%,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业务。但由于次级按揭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比优惠级贷款低,借款人信用记录较差,其全额偿还的期望概率相对较低。因此,必须用严格的金融监管来防范风险。否则次级按揭贷款机构就会遭到巨大损失。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按揭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目前已对各国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的关系 次级揭贷贷款业务本身是一件正常业务,除美国外,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有次级贷款业务。这个业务从社会角度来说也是有益的。次级按揭贷款与次贷危机有什么联系呢?是不是次级按揭贷款必然导致次贷危机发生呢?次级按揭贷款转变为次贷危机是需要条件的。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持续下跌。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还不起房贷,很容易发生违约事件。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也能规避风险。但在信贷环境紧缩,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不仅再融资困难,就是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也会发生亏损。当大规模集中性发生这类事件时,次贷危机就出现了。 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乃至形成一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非偶然,造成危机爆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从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尽行分析:(一)直接原因 房价的下跌和利率的升高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产生并蔓延的直接原因。美国次级房贷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以后,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题目: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专业:金融学 年级: 2 0 1 1 级 班级:金融(2)班 姓名:蔡汉林 指导老师:郑也夫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摘要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表明了美国房产市场泡沫的破灭。近几年来,在美国房产价格上升和利率较低的情况下,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条件一再放宽,再加上非传统抵押贷款工具的发展,结果助长了房产市场的投机和投资,逐渐形成了房产市场的泡沫。2007以来,随着房产价格的逐渐回落和利率的逐步上升,大量借款者无力偿还贷款,终于爆发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简而言之,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直接原因是美国住房市场降温、货币政策调整、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创新、信用过度膨胀、金融监管放松等因素造成的结果。同时,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了的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都被卷进了这场危机。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对我们了解和认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经济现状、矛盾及发展变化规律很有必要。 【关键词】次级抵押贷款次贷危机原因影响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它的发生对美国及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将导致美国及全球经济出现逆转陷入衰退。而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对美国和全球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本文将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市场的现状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是指发放给信用等级较低、缺乏良好的信用史,因而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的借款者的抵押贷款。由于风险较高,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也较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在美国,按揭贷款市场按照客户的信用等级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优质贷款市场(Prime Market),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这些人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贷款,较少采用较为复杂的创新按揭工具。 第二类是“Alt-A”贷款市场(Near-Prime Market),这个市场既包括信用分数在620到660之间的主流阶层,也包括少部分分数高于660的高信用度客户。 第三类是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 Market)。次级市场是指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次级市场总规模大致在8600-13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有近半数的人没有固定收入的凭证,这些人的总贷款额在4500-6500亿美元之间。 综合比较各种统计,从1990年至今,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余额大约在10万亿美元,在全部按揭贷款中,大约有40%以上的贷款属于“Alt-A”和次级贷款产品。从2003年算起,“Alt-A”和次级贷款这类高风险按揭贷款总额超过了2万亿美元。目前,次级贷款超过60天的拖欠率已逾15%,正在快速扑向20%的历史最新记录,220万次级人士将失去住宅。而“Alt-A”的拖欠率在3.7%左右,但是其幅度在过去的14个月里翻了一番。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2万亿美元的Alt-A和次级贷款在短期内至少会损失掉10%到15%,也就是大约2000-3000亿美元。 美国自2000年经济不景气时起,布什政府利用低利率和减税措施(如购房贷款支付的利息可用于抵减应税收入)鼓励大家购房,目的是利用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其结果是带动了美国房地产价格近年来的急剧上涨,也刺激了对房贷的强力需求。在这种情形下,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也放松了对贷款者信用评级的审核,对借款人不作任何信用审核,信用等级很差的低收入阶层也能借到大笔金额用于购房,同时购房无需提供首付款,全部购房资金皆可从银行贷款,而且前几年可以只付息而不用偿还本金;那些信用等级较低、收入不稳定的投资者,甘冒风险纷纷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数套住房,期望房产升值带给他们巨大的利润。不幸的是事实刚好相反,美国住房价格近年逐渐回落,同时利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和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15666804.html, 浅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和思考 作者:吴渝璋 来源:《商情》2008年第03期 [摘要]由于房价的持续下跌和房贷违约率的上升引起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简称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继亚洲金融危机后最严重的一次金融风暴。从去年七八月间爆发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许多公司因此遭受巨额损失甚至倒闭,欧美等国央行不得不紧急向市场注入4000多亿美元以缓解流动性不足。本文分析了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次级抵押贷款低利率贷款证券化房地产风险管理金融监管 一、美国次贷市场的兴起 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次优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评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由于信用要求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3%。在巨大的利润的诱惑下,加之优质和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在楼市升温期间,这些贷款的风险并不高,因为即使违约,金融机构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出售房屋避免损失。 在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后,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通过贷款证券化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如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以及以MBS、ABS等为基础发行的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从而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专业给投资者。同时随着风险的转移,这些金融机构因贷款占用的资金得到回收,使得放贷规模继续扩大。 二、危机产生的原因 自从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低利率刺激了房价持续上涨。在房地产业繁荣的现象下,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觉得,收不回的贷款反正有房子做抵押,而房价还在涨,所以还会赚;而且借助于金融创新,这些贷款被打包债券化出售给了投

有关美国次贷危机成因的研究综述

有关美国次贷危机成因的研究综述 [摘要】次贷危机成为当今金融危机的导火索,长久以来,许多专家学~I-rt-g,成因进行了研究。有关美国次贷危机 成因的解释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归类、解释并给出评论,我们 力图得出能够较好解释次贷危机原因的理论,并指出一些还没有解释的问题和疑点。 【关键词】次贷危机:道德;监管;风险;收入差距 1引言.. 产价格泡沫破裂释放到金融领域的严重危机赖秀福和田娟将 次贷危机归结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非均衡发展以及金融的性 20 007年.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不断的上调联邦基准利质和功能被忽视和扭曲。王东指出全球经济和困际金融失衡问 率.导致房屋抵押贷款人的还款压力越来越大,次贷风险开始萌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十分严,并扩散至经济增 芽。到了20 007年6月,两只贝尔斯登公司的对冲基金损失惨重,长和结构调整的宏观领域。其根本原因是美国赤字增长和全球 以致停止赎回,2007年8月5日,这两只基金宣告破产,此次事贸易不平衡,以及美元贬值、利率差别和投资资金无序流动。 件成为次贷风波爆发的标志。赖秀福和田娟观点类似于王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非均 赖秀福和田娟将次贷危机归结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非均衡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虚拟 衡发展以及金融的性质和功能被忽视和扭曲。投机活动大为增资产为主体的跨国银行、对冲基金等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 加。放大了金融风险。而肖才林认为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虚拟经济规模日益庞大。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缺乏资源和实体 了隐患,以房地产作为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资产证券化加剧经济的国家大力推动金融业发展.试图从高风险高盈利的金融 了危机的扩散。卢字峰的研究显示,过度消费收入差距是美国次行业中获取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全球金融扩张速度远远超 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与本质。朱志强、杨红员和尹恕好和沈炳熙认越了GDP增长速度。 为监管缺位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理查德.比特纳和康国红则金融风险不断上升,次贷危

07年美国次贷危机

07年美国次贷危机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定义?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因债务人无法偿债而引发的金融市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客户的按揭贷款而言。通过抵押形式,对收入低、没有或缺乏足够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资信条件较“次”的住房购买人发放贷款。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按揭贷款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优质贷款市场、“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债务负担合理、风险小的优良客户,按揭利率相对较低。次级市场是指信用分数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如美国的低收入阶层和新移民。而“ALT-A”贷款市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泛指那些信用记录不错,但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合法证明文件的客户。次级市场和“ALT-A”贷款市场都是高风险市场,按揭利率比优质贷款高,次贷危机就是这部分市场出现问题引发的风险。 二、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三、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1、次贷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将有多广?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从其直接影响来看: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

美国次贷危机根源分析及启示

货 币 金 融 学 作 业 题目:美国次贷危机根源分析及启示 ——《Inside Job》观后感成员:第一、二组 2011年12月

美国次贷危机根源分析及启示 ——《Inside Job》观后感一、背景介绍 一场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很快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它的破坏性之强以至于时至今日全球经济还没走出阴霾,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 正如一句古老的西方谚语所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场影响力如此之大的金融大海啸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深刻剖析其根源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从中吸取教训,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 首先,让我们回到金融危机的始点,理清危机的演化过程。 当里根政府宣称:“为了振兴经济,必须把贸易繁荣置于国家利益的最顶端”的时候,便在某种意义上宣告了金融家们的胜利。金融游说团的力量也日益凸现,最终的结果便是使得美国开始了为期30年的金融监管机制的深度放松。从此政府在游说和金钱的双重攻击之下,越陷越深。 动用储蓄存款进行风险投资成为80年代金融危机的起因,随后艾伦,格林斯潘上任阻止了这一行为,可是当花旗银行与旅行者公司合并成为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的时候已经没人可以阻止金融家们的野心了,依然是说服团和金钱诱惑这样屡试不爽的手段致使政府“投降”,储蓄存款进行风险投资再次成为金融家圈钱套利的启动资金。 进入90年代,金融衍生产品从幕后走到台前,当Born企图监管潜伏着巨大危机的金融衍生产品时,政府再次沦为金融家的傀儡,金融衍生品保护法的出台,宣告着又一次潜在危机的爆发。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美国金融领域比以往更有力、更专注的开始获利,一个关系到上万亿美元的全新系统形成,开始向全世界的投资者发放抵押贷款和其他形式借贷。 2000年之后一种最危险的投资开始增长,即“次贷”,原本许多组成衍生产品的这些债务,本不应该有高风险,他们承担同等的可免除的或者有限制的风险,但投资银行实际更倾向于次贷因为有更高的利率,借款人用高额的次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发展、结束

经济学家们提出的2007年次贷危机成因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一是货币政策失误说,二是财政赤字说,三是金融自由化过度说,四是会计标准不当说。其他观点还包括高风险的抵押贷款/借款实践、错误的信用评级、影子银行体系的过度膨胀、CDS的泛滥等。 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原因) 次贷危机即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部分欧美投资基金遭重创。伴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一些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放贷机构。今年初以来,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同时,由于放贷机构

通常还将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投资基金等,因此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愈演愈烈,一些买入此类投资产品的美国和欧洲投资基金也受到重创。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为例,由于受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拖累,该公司旗下两只基金近来倒闭,导致投资人总共损失逾15亿美元。此外,法国巴黎银行9日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的交易。这三只基金的市值已从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金投股票讯,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现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杠杆 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Leverage)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CDO合同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100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CDS市场(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违约互换)B 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O单子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O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分析 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且影响至今。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使全球尤其是欧洲许多国家暴露出了主权债务问题,将全球经济发展拖入了一个整体的慢节奏里,对世界金融系统产生了极大的震荡,使世界金融格局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次贷危机;形成过程;形成原因;主要影响;启示 次贷危机的形成 次级抵押贷款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国两家主要服务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银行,他们承担了许多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存在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银行为了分担风险,会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刺激抵押贷款债券(CDO),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为了降低风险又会将次贷债券打包出售给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最后将次贷风险出售到全球。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 一、美国住房市场的过度繁荣 在次贷危机前,美国住房市场出现了一个长达6年的繁荣期,这使得人们对于住房市场存在一个过分高估的积极心理,认为只要买房一定可以升值,而且升值的空间一定大于贷款的利率。这样的心理导致很多人贷款买房,而金融机构也借着此次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过度开发住房抵押贷款,甚至鼓励那些没有固定收入,还贷风险很高的人也来贷款买房,这样的情况导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越吹越大,知道最后泡沫破灭,房价一降而不可收拾,很多人发现自己的房子现在的市值还抵不上贷款的额度,于是干脆选择放弃还贷;由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出现,政府采取提高利率等调控措施,导致还贷压力上升,许多次级贷款人无法

美国次贷危机何时见底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When Will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End? Zhou Shijian, Senior Research Fellow, Center for US- China Relations, Tsinghua University There are three levels concerning borrowers’ credit in the US real estate mortgage market: Prime Mortgage Market, Mortgage Market and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Based on borrowers’ credit index, 700 to 820 points is categorized to excellent, 600 to 700 good, 500 to 600 moderate and 300 to 500 poor. The last two categories comprise subprime mortgage, which is provided to borrowers having other debts and without high credit index and repayment prove. Compared to favorable mortgage provided to high-credited borrowers, the interests of subprime mortgage are higher. That’s why financial institutes provide mortgage to borrowers of lower credit rating. They always chase for maximum profits. In order to attract low incomers, financial institutes lower the threshold to subprime mortgage. People can borrow money with no down payment and only pay interests for the first three years. The policy stimulates rapid expans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In 2003, the total value of subprime mortgage was only 300 billion US dollars. The number reached 2,000 billion in 2006. Forty percent of new house buyers relied on subprime mortgage in 2006. The interests of the first two years remains low, but as time goes by, the interests of subprime mortgage increase accompanying benchmark rate rising. In 2003, the repayment interest was 3 percent. And it raised above 12 percent three years later. For buyers with low incomes, they resort to subprime mortgage for they expecting housing prices to rise despite heavy economic burden resulted from high interests – the interests of subprime mortgage are usually 30 percent higher than those of mortgage. While financial institutes don’t keep the high-risk subprime mortgage in hand. They turn those mortgages to stocks and securities and sell them to other institutes and public investors. Those Wall Street securities traders even create various complicated financial derivatives, including house mortgage in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and sell to risk-prone investors after being labeled with high rates. Subprime mortgage and its derivatives transfer from hand to hand in merely several months. Nobody knows who will be the last possessor and how many he will possess. The snowball of such financial derivatives become bigger and bigger. Two elements may be blamed for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low interests and surging housing prices. Alan Greenspan cut deposit interest for 13 times since January 30, 2001. The rate decreased to 1.0 at the end of June 2003 from 6.5 at the first place. From 2002 to 2004, low interest boosted real estate market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increase rate of housing prices was 5 percent higher than that of GDP in the same period and the housing prices rose by about 80 percent. To avoid inflation and overheating economy, Greenspan started increasing interest on June 30, 2004. After the 17th increase, the rate reached 5.25 on June 29, 2006. At the same time, the mortgage interests, especially subprime mortgage rate surged from 3 percent to more than 12 percent. When the housing prices move upwards, people can raise a mortgage on their houses, but when the trend is down, low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传导机制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自美国房地产下跌引发次贷危机,发展到今天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一被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牵动着全球的神经。从国家的执政当局的官员、学者到平民百姓,整个世界的人民无不在关注着这一大危机的发展动向。作为一名学经济的研究生,深处全球化的时代,生长在中国这个让人雄心蓬勃的伟大年代,“遭遇”上这一世纪性的大危机,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考。一方面,从纯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讲,能够亲身经历这一历史性的危机,无疑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是最珍贵的研究材料。正如格林斯潘所说,谁若解读了大危机,谁就掌握了现代经济的真谛。我们不奢求成为真正解读了大危机的人,但对这一事件能够有个深层次的理解与分析也不枉我们学经济专业的人,也算是对经济学学术的尊重;另一方面,作为新时代的一员,作为有责任心有抱负的高级知识分子,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能为我国以后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从而使我国在全球化的过程,能够增强抵御风险 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一、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对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分析,遵循由直接到间接,逐步深入的分析方法。首先,对于金融衍生产品MBS(住房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进行简要分析,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操作性风险导致此次次贷危机的发生;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宏观经济运行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发生。 (一)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介绍及运作流程 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次优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评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由于信用要求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 —3%。在巨大的利润的诱惑下,加之优质和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在楼市升温期间,这些贷款的风险并不高,因为即使违约,金融机构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出售房屋避免损失。 在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后,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通过贷款证券化 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如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以及以MBS、ABS等为基础发行的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通过信用增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