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张家港市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及答案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及答案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绝密)学校姓名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小学科学涉及的科学知识体系概括为三个领域:生命科学、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人体共有_________、循环、运动、泌尿、_________、消化、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

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_,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

5.天气预报中常提到高气压中心,在该中心附近一般都是天气。

6.人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_______相当于胶卷。

7.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5大问题是人口、粮食、、、。

8.晴天的上午,在盆栽植物的一分枝叶片上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凝结而成的,它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下午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

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可能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2.“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众口皆碑的神话传说,牛郎星是属于天琴座。

………()3.蘑菇能够自己合成自身的营养物质,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4.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着。

………………………… ( ) 5.裸子植物既不是单子叶植物,也不是双子叶植物……………………………… ( ) 6.GPR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

……………………………………………… ( ) 7.昆虫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 ( ) 8.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罕见的日全食。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三)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三)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成像、聚光、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叶片、叶柄、叶脉_、_三局部。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温度、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A2、D3、C4、A5、B6、A7、C8、D9、C 10、C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以下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区分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以下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局部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翻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翻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翻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是无机物?A. 纤维素B. 糖类C. 氧气D. 蛋白质答案:C. 氧气2. 下列哪种是常见的细胞器?A. 淀粉颗粒B. 叶绿体C. 细胞壁D. 细胞核答案:B. 叶绿体3. 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循环是最为重要的?A. 氮B. 铁C. 钙D. 钾答案:A. 氮4.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A. 冰块融化为水B. 橡皮球弹起C. 钢丝断裂D. 铁钉生锈答案:D. 铁钉生锈5. 下列哪种能量形式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能B. 太阳能C. 核能D. 天然气能答案:B. 太阳能二、填空题1. 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氧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3. 地球的大气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氮气、氧气、二氧化碳4.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5. 金属加热后容易变形的温度区间称为______。

答案:延展性三、简答题1. 请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以及例子。

答案: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以水为例,当水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呈现固态,称为冰;当水温度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呈现液态;当水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呈现气态,称为水蒸气。

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如何进行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来进行的。

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光,被植物吸收后转化为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而流动到其他生物体内。

每个生物体通过食物链获取的能量都会逐渐减少,形成食物链的能量逐层递减。

3. 请简要说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新课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试题

新课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试题

新课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试题新课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试题(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8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启蒙为宗旨的课程。

2.小学科学既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又是科学研究的方式。

3.XXX科学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包括探究、体验和交流。

4.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本地、区域和全球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和环境三大资源。

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中。

每题1分,共14分。

)1.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待自然”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不包括(B)。

A.意识到人与自然界要和谐相处。

B.不迷C.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D.珍爱生命2.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要安排在探究活动的(A)。

A.初始阶段B.结束之前C.实验进行时D.汇报与交流阶段3.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C)。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4.照相机的镜头是(B)。

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5.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C)。

A.蜡烛受热融化B.木材作家具C.铁块变铁水D.馒头发霉6.明明家有一个挂钟(在满弦的情况下),但他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挂钟和准确时间相比变慢了,怎么使挂钟走的更准些?(B)A.将钟摆调长些B.将钟摆调短些C.在钟摆的摆锤上加一个重物D.不能确定7.露、霜、云、雾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三、XXX。

(每题8分,共24分。

)1.月食形成的原因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造成的。

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太阳光被地球挡住,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区,形成月食。

示意图如下:2.XXX说竹排是运动的,XXX说XXX是运动的。

XXX 说对了,因为XXX在江中漂流,是在运动的;而XXX虽然看起来是静止的,但实际上也在运动,只是运动的速度极慢,人类难以察觉。

3.风是由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造成的。

当地面受到阳光照射时,会升温,形成热气团,热气团会向上升,使得地面上的空气流动,形成风。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汇总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汇总

最新精选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汇总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第一部分:学科专业知识一、填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水的汽化现象。

3.一颗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4.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5.糖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7.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8.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二、判断题1.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

(√)3.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4.热在真空中不能传递。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根据其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木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单项选择题: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D。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C。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反射现象。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5.以下现象,那一种不属于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DA、燕子的迁徙B、蛇的冬眠C、雪兔的换毛D、鱼的繁殖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一、填空:1.小学儿童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是幼稚的、天真烂漫的、好动的、(好奇心强)。

2.布鲁纳认为研究包括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

3.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自然实验法。

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1.从规则到例子的研究实质上是一种上位研究。

A、上位研究B、下位研究C、并列结合研究D、发现研究2.遗传素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自然(物质)前提作用。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一)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一)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

(留五个空,任意填。

)二、简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张家港市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及答案

张家港市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及答案

张家港市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学校姓名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小学科学涉及的科学知识体系概括为三个领域:生命科学、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人体共有_________、循环、运动、泌尿、_________、消化、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

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_,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

5.天气预报中常提到高气压中心,在该中心附近一般都是天气。

6.人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_______相当于胶卷。

7.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5大问题是人口、粮食、、、。

8.晴天的上午,在盆栽植物的一分枝叶片上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凝结而成的,它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下午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

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可能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2.“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众口皆碑的神话传说,牛郎星是属于天琴座。

………()3.蘑菇能够自己合成自身的营养物质,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4.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着。

………………………… ( ) 5.裸子植物既不是单子叶植物,也不是双子叶植物……………………………… ( ) 6.GPR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

……………………………………………… ( ) 7.昆虫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 ( ) 8.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罕见的日全食。

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专业理论试题

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专业理论试题

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专业理论试题抽签号:成绩: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在美国科学教育新框架中,首位关键词由变为,框架使用一词,凸显了融合、、三个维度的实践观。

2、我们俗称的“干电池”也叫做锰锌电池,一节五号电池的电压大约是伏。

3、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但有两种金属与众不同,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和“铋”。

水也有一个怪现象,温度在之间,会出现“反常膨胀”。

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5、1820年丹麦的科学家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的磁场,1831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学说,这两个重要现象的发现,揭示了电和磁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6、小心地把几滴蓝墨水滴入清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清水会变蓝,这是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的运动。

7、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8、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变革,包括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9、人们一般把的研究工作和实证方法的确定视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观察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和应用观察法。

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和广泛性。

10、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

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时,应重点评价小学生。

11、科学上常用光合作用强度(用CO2吸收量表示)减去呼吸作用强度(用CO2释放量表示)来说明植物积累有机物的多少。

如图所示为番茄某晴天各时间段吸收或释放CO2的量。

请根据图回答:(1)之所以可以用CO2吸收量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是因为CO2是光合作用的,一般情况下吸收CO2越多,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2)图中有个时间段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3)清晨6点之前,番茄释放CO2而不是吸收CO2,这说明。

(4)这一天中,番茄积累有机物最快的时刻是,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刻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港市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卷学校姓名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小学科学涉及的科学知识体系概括为三个领域:生命科学、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人体共有_________、循环、运动、泌尿、_________、消化、内分泌、生殖等八大系统。

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_,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是________。

5.天气预报中常提到高气压中心,在该中心附近一般都是天气。

6.人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_______相当于胶卷。

7.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5大问题是人口、粮食、、、。

8.晴天的上午,在盆栽植物的一分枝叶片上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凝结而成的,它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下午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

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可能较丰富,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2.“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众口皆碑的神话传说,牛郎星是属于天琴座。

………()3.蘑菇能够自己合成自身的营养物质,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

…………………()4.数百万年来,我们生活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着。

………………………… ( ) 5.裸子植物既不是单子叶植物,也不是双子叶植物……………………………… ( ) 6.GPR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

……………………………………………… ( ) 7.昆虫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 ( ) 8.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罕见的日全食。

当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地球、太阳,三个天体连成一线时,地球就遮住了太阳光,于是就形成了日全食。

……………………………………………………………………………… ( ) 9.今年我国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是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 ) 10.演绎法是与归纳法相反的思维方式,即从一般到具体。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常温下,下列哪种物质能导电?( )A.橡皮B.陶瓷C.铅笔芯2.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A.3.5 B.一3C.3 D.一0.53.2010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是罗伯特.爱德华兹,他被称作( ) A.试管婴儿之父B.克隆之父C.多莉之父D.干细胞研究之父4.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哪一个错误的( )A.气体变成液体的现象称为凝结B.二氧化碳吸热后直接由固体变成气体的现象称为升华C.物体由液体变成固体时会放出热量D.液体加热到沸点时内部出现气泡,且呈现激烈运动状态的现象称为熔化5.厄尔尼诺属于什么现象( )A.物理现象B.社会现象C.天文现象D.天气现象6.“天狗食月”(月食)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日()。

A、春节B、端午C、重阳节D、中秋7.在图1中,闭合开关后,a、b、c、d四处的电流()。

A、a和d处最大B、b处最大C、c处最大D、d处最小8.下列因素中,对电磁铁磁性强弱没有影响的是()。

A、电流的大小B、电流的方向C、是否带铁芯D、线圈的匝数9.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10.细嚼馒头时,觉得有甜味,是因为( )。

A、淀粉分解成葡萄糖B、淀粉分解成麦芽糖C、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D、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11.下列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是()。

A、砂土B、黏土C、壤土12.将少许食盐投入到一杯水中,食盐逐渐溶解,水变咸了;若将水温提高,再投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且溶解速度加快。

仅仅通过上述现象,我们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微观粒子间是有距离的B、温度升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增大C、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D、温度升高,微观粒子运动加快1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上海世博会中国地区馆的外墙采用篆书来装饰,也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

距5月1日最近的一个节气是( ) A.谷雨B.立夏C.小满D.芒种14.英语Internet of Things代表( )A.因特网B.万维网C.物联网D.信息网15.教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是( ) 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16.E=mc2是哪位科学发现的著名公式( )A.牛顿B.爱因斯坦C.李政道D.丁肇中17.有一种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约为78%,其氧化物不仅参与地面臭氧的形成,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18.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细菌对人体都是有害的B.人类大肠中的细菌数量很少C.流通中的纸币带有少量细菌D.由于滥用抗生素,细菌越来越具有耐药性了19.白纸、黑纸、镜子、红纸四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弱到强依次是()。

A、白纸、黑纸、镜子、红纸B、黑纸、红纸、白纸、镜子C、镜子、白纸、红纸、黑纸20.下列哪一种热传播方式不需要依赖介质? ( )A.对流B.传导C.辐射D.以上的传播方式都不需要介质21.生锈、削尖铅笔、糖溶于水、电线导电、火药爆炸、光合作用。

以上属于化学反应的共有几项( )A.2项B.3项C.4项D.5项22.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23.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典型的质性评价方法是( ) A.纸笔测试B.行为观察C.情景测验D.档案袋评价24.张家港市所处的地理纬度大约是( )。

A、北纬45度左右B、北纬32度左右C、北纬23度左右25.数码相机的感光材料不是( )A、CCDB、CMOSC、银盐系统26. DNA是指()A、提供人体营养的主要物质B、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物质C、控制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27.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A.碳-14测定B.声波探测C.电磁波探测D.红外线探测28.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A.长江、黄河发源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新疆沙漠地区D.南极冰川地区29.“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下面哪一种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造成的()A.二氧化硫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30.水稻种子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条件下的萌发特点是()A.胚芽长,胚根短B.胚芽短,胚根长C.胚芽长,胚根长D.胚芽短,胚根短四、实验题(20分)1.下图是关于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各小题。

(共10分)(1)请填出图中各仪器的名称:c 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

(2分)(2)本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1分)(3)在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图中有至少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其中的两处:(2分)(5)请写出上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分)(6)为什么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时,要先移开水里的导管,然后再移开酒精灯?(2分)2.取一个橡皮塞,中间插上一根尖嘴的细玻璃管,在一只烧瓶中加入一些水,塞上这个橡皮塞,并让细玻璃管的下端浸入烧瓶的水里。

把烧瓶放到盛有热水的水槽中,奇妙的“喷泉”就产生了。

(5分)(1)请你用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烧瓶放在热水的水槽中,细玻璃管的尖嘴端会喷出水柱来。

(3分)(2)要使这个“喷泉”喷出的水柱更高些,你有什么办法吗?(2 分)3.李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所处深度的关系,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一金属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缓浸入水中,水足够深的情况下,在金属圆柱体接触容器底部之前,分别记下了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共5分,每空1分):___ _ 。

第三次实验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2)分析表中第1列至第5列数据,可知3)分析表中第6列至第8列数据,可知4)综合分析实验数据,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水中所处深度的关系应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10分)1.谈谈你对“儿童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不同”的认识(4分)2.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

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请结合你的学校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当前小学科学教育可利用哪些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6)参考答案一、填空1.科学精神、科学概念2.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3.神经、呼吸4.木星、水星5.晴朗6.瞳孔、视网膜_7.能源、资源、环境8. 水蒸气,蒸腾,氧气,光合,二氧化碳,呼吸二、判断:×××√√×√××√三、选择C\B\A\D\D\D\A\B\D\B\A\B\B\C\AB\C\D\C\C\B\B\D\B\C\C\A\B\D\A四、实验题1.(1)导管、水槽(2)不易溶于水(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酒精灯未用外焰加热、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絮、铁夹没有夹在试管的中上部,靠近试管口一段、导管伸入试管太长(4)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5)避免熄灭酒精灯后温度下降,气压变小,水倒流进入试管使试管骤冷而炸裂2. (1)密闭烧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大于瓶外空气,从而把瓶内水通过细玻璃管压出瓶外形成“喷泉”。

(2)①玻璃管可更细一些;②水槽中的水温可更高一些。

3.0.5kg、1N、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越深(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当全部浸入时,深度增大,但是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