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电气装置》教学大纲1
客车电气装置课程设计

客车电气装置课程设计设计背景客车电气装置是客车行驶过程中电力设备的总称,包括了电动机、电池、发电机等多个组件。
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客车的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客车电气装置的优化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车辆行驶的特点、负载特点、供电来源和电力设备之间的协调。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客车电气装置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基于客车电气装置的实际应用场景,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客车电气装置的基本原理、电路设计、维护和检修技能。
本次课程设计将涵盖以下内容:1. 客车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1.1 正负电路的概念1.2 交直流电的原理1.3 电流电压的关系1.4 电气元器件的作用与分类2. 客车电路设计与检修2.1 客车电路的组成和设计2.2 电路中常见的故障与解决方法2.3 客车电气设备的日常检修与维护3. 客车电池的应用维护3.1 客车电池的分类和选用3.2 客车电池的充电原理和维护方法4. 客车发电机的运行与维修4.1 客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4.2 客车发电机的常见故障原因4.3 客车发电机的检查和维修方法设计方案本次课程设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理论学习针对客车电气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等理论知识,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实际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客车电气装置的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电路原理、设备维护和检修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对本次课程设计所涵盖的实验进行操作,并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
设计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以下能力:1.理解和掌握客车电气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
2.熟练掌握客车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技能。
3.能够准确诊断客车电气系统中的故障,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
4.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
总结客车电气装置的优化设计不仅关系到车辆本身的性能,更关系到乘客的出行安全和舒适性。
《客车电气装置》课程标准

《客车电气装置》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适用专业: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车辆方向)学时数: 78 学分数: 4执笔:制定日期:2013.3二、课程性质《客车电气装置》是铁道车辆专业方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培养从事车辆电工、客车检车员等核心技能工种的技能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从应用角度出发,介绍车辆电气装置的组成、工作过程、技术参数、使用与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识读电路图、熟悉客车电气设备,掌握客车电气设备的应用与维护要求,具备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和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并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习惯;具有善于与企业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良好习惯,养成安全操作的意识。
三、课程培养目标(一)专业能力1.判断、识别控制柜系统与配线系统电子元件名称、作用原理、技术参数;2.能够识读和分析控制柜与配线接线图3.掌握控制柜系统与配线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具备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4.判断、识别48V 车电装置电子元件名称、作用原理、技术参数;5.能够识读和分析48V 车电装置接线图6.掌握48V 车电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具备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7.判断、识别电子元件名称、作用原理、技术参数;电气元件8.能够识读和分析电气元件接线图9.掌握电气元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具备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二)方法能力1.能够准备检修任务相关的零件、工具和工作场地;2.能够按照合理的思路和规范的操作,检测、维护48V车电装置,并能进行应急处理;3.能够分析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注意保护环境;4.能够检查、评价与记录工作结果;5.能够分析车电装置技术状况恶化的原因并采取技术措施;(三)社会能力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2.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工作学习折主动性和创新意识;4.安全第一、服从指挥的职业意识;5.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客车电气装置》教学大纲1

西华大学安德校区《客车电气装置》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大专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二0一0年十一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技能目标1、熟悉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应急电源的故障及维修。
2、熟悉KSQ-Ⅵ型、DR50-16CT2型和TCL-12型电开水炉的常见故障处理。
3、了解电开水炉的维护、操作及保养。
4、熟悉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操作与使用。
5、了解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的故障类型及简单处理。
6、了解KAX-I型客车行车安全检测诊断系统的常见故障与处理。
7、熟悉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功能与操作。
8、了解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常见故障与处理。
9、了解PCB20-24型门控器的控制过程。
(二)、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客车电气装置的发展情况。
2、掌握我国铁路客车的供电方式及用电制。
3、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电源控制柜的工作原理。
4、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照明控制柜的工作原理。
5、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应急电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6、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应急电源的应急控制的功能及控制原理。
7、掌握KSQ-Ⅵ型、DR50-16CT2型和TCL-12型电开水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8、掌握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组成。
9、掌握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工作原理。
10、熟悉KAX-I型客车行车安全检测诊断系统的作用及系统特点。
11、掌握KAX-I型客车行车安全检测诊断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的工作原理。
12、熟悉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结构组成。
13、掌握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工作原理。
14、掌握塞拉门的机械结构。
15、掌握塞拉门空气、电气控制原理。
16、熟悉塞拉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安全操作和遵守劳动纪律的意识。
车辆电气装置(第一章 绪论)

4、空调列车用电量
PJS K P P(kW ) QJS K Q P(kW )
2 2 S JS PJS QJS (kV A)
(教材实例分析) (教材附录表的分析)
3、混合供电 适于一些特殊运输条件下有混合供电方式。 (1)车辆照明、通风机等由轴驱式发电机与蓄 电池组并联供电,采暖电热元件由接触网供电。 如电气化区段运营的普通客车情况。 (2)正常运行时,由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空载 和停车时由轴驱式发电机与蓄电池组并联供电。 如空调软卧客车与非空调客车连挂的情况等。
(2)空气温度低、变化大 对蓄电池、密封结构 、橡胶材料、铁磁材料等性能的影响。考虑用耐低 温材料,数字电路优于模拟电路等。 (3)降水少,空气绝对湿度小 (4)太阳辐射照度较高 材料老化,空气易于电 离。高压电气设备尽量安装于车内,户外高分子材 料的试验、选用。 (5)大风、雨雪、冻土
六、车辆电气负载用量
二、铁道车辆供电装置
1、客车发电机 典型的为22型和25型普通客车的供电发电机—— KFT-1型感应子式发电机,又称J5型发电机。为交-直 流供电装置,采用轴驱式交流感应子发电机和蓄电池组 并联供电。列车运行时,车辆的轮轴通过皮带或万向轴 传动装置带动三相感应子发电机工作,输出的三相变频 交流电经硅整流器整流成直流电,可向车上电气负载供 电,并向蓄电池充电。J5型发电机配备KP-2A型控制箱 ,为可控硅电压自动调整装置。
每辆车都可带有一套独立工作的供电装置。 但在车辆用电量较小时可两、三辆车共用一套独立 供电电源,安装发电设备的称母车,不带发电设备 的称子车,子母车间输电干线由车端电力连接器沟 通。 特点:可随意摘挂和编组,供电装置的主机 不占用车内有效空间,全列车的输电干线联接为统 一电网,局部故障不影响列车用电;发电功率小。
中职《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教学大纲(112课时)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任务与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汽车主要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安装部位和工作原理;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新发展。
2.课程的基本要求了解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和发展状况;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掌握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行驶系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其他电子控制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一般的检测方法。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这门课内容涵盖机械、电工电子等知识。
为此在开设这门课前,需学完《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等课程。
教学中还需结合多媒体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章序及名称总课时讲授实验习题课第一章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2 2第二章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38§2—1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4§2—2 燃油供给系统 2§2—3 空气供给系统 6 2§2—4 电子控制系统 6 2 §2—5 燃油喷射控制 2§2—6 点火控制 4§2—7 怠速控制 2§2—8 汽油机的进气控制 2§2—9 汽油机的排放控制 2§2—10 故障自诊断系统 1§2—11 安全保险功能和备用系统 1§2—12 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 2第三章自动变速器24§3—1 自动变速器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2§3—2 液力变矩器 4§3—3 行星齿轮变速系统 4 2§3—4 液压控制系统 4 2 §3—5 电子控制系统 2§3—6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 2§3—7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使用 2第四章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和驱动防滑系统(ASR)20§4—1 ABS和ASR概述 4§4—2 制动防抱死(ABS)系统 6§4—3 驱动力控制(ASR)系统 6 2 §4—4 电子制动力分配(EBV)系统简介 2第五章汽车行驶系统电子控制装置12§5—1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4§5—2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装置 4§5—3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 2§5—4 汽车导航系统 2第六章其他电子控制装置16§6—1 自动座椅安全带 2§6—2 安全气囊 4§6—3 中控门锁与防盗系统 4§6—4 汽车前照灯电子控制装置 4 2合计112 100 4 8三、课程的要求与内容第一章汽车电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
第一讲 文字资料

绪论一、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和客车电气装置的基本发展情况为了满足旅客和乘务人员旅途生活需要和改善车内卫生环境而在客车上设置一些机械装置,这些机械装置需要由供电设备供电并实行电气控制和检测,我们把这一类对机械装置进行供电和电气控制及检测的设备统称为客车电气装置。
学习和研究客车电气装置的构造、作用原理、维护和使用方法,以及客车电气装置的改进、发展等是《客车电气装置》课的主要内容。
在老式铁道车辆中,电能只用于照明、电扇与电动水泵。
新型客车为了提高对旅客的服务质量,创造舒适的旅行环境和保证运输要求,在车辆上相继采用了电气照明、电热采暖、空气调节、播音通信、电开水炉、轴温报警装置、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车载视频系统、烟火报警等装置。
每辆新型客车的用电量由过去的1kW增至30kW左右,许多新技术在电气装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电气装置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技术性和服务性有了明显的增强,在客车运用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明显的提高。
因此,客车电气装置的内容已成为当今车辆部门工作人员的必备知识。
二、我国铁路客车的供方式及用电制客车所需电能的供应,根据列车牵引动力的形式,客车电气化的程度,列车编组情况和供电设备的经济性等,可以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形式。
(一)单独供电单独供电又称分散式供电。
它是在单节客车上安装一套独立的供电装置。
当车辆用电量较小时,也可以每两辆或三辆车共用一套独立的供电装置,此时安装有发电设备的客车称为母车,不带发电设备的车称为子车。
子母车之间通过车端电力连接器连接车内输电干线。
客车单独供电有下述三种类型:1.蓄电池组供电单独使用蓄电池组供电是根据车内负载的工作电压和功率,把若干个蓄电池结合起来向负载供电。
这种供电方式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好,电流是纯直流成分;缺点是单位功率所占的体积和重量较大。
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逐渐降低,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时,必须停止放电并进行充电,否则会因过放电而损坏电池。
这种供电方式在用电量不大的客车上使用,国内使用的客车上不易见到。
客车电气装置教学设计

客车电气装置教学设计1. 设计背景在汽车行业中,汽车电气装置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因此电气装置在汽车维修与维护中十分关键。
而对于客车电气装置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同时也可以为培养拥有多种技能的优秀人才提供帮助。
2. 设计目标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增强学生对客车电气装置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与维护客车电气装置,并形成正确的电气装置维护观念。
3. 设计内容与方法3.1 设计内容•基础知识教学:电气装置基本原理及电路图基础知识•变电装置教学:变压器及整流桥电路原理、维修与检修方法•车辆照明电路教学:常见车辆照明电路原理及维修方法•仪表电路教学:汽车仪表电路原理,常见仪表电路的故障诊断方法•启动电路教学:汽车启动电路原理、检修方法及常见故障排除•充电电路教学:汽车充电电路原理、检修方法及常见故障排除3.2 设计方法本次教学设计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课堂理论授课:通过基础知识讲解、电气装置实验演示等形式进行理论授课,让学生对客车电气装置有全面的认识。
2.实验操作授课:授课教师通过实验操作演示,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电气装置的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电气装置维护与应用。
3.讨论与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中的问题讨论,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
4. 设计评估4.1 评估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定量评估方法和定性评估方法相结合,其中定量评估方法包括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实验成绩统计分析等;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评估、同行评估等方式,检测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教学质量。
4.2 评估指标•学生基础电气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客车电气装置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对电气装置维护与应用的理解程度•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教学进度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技巧是否熟练、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等。
5. 总结客车电气装置教学设计是一个有着较高难度与挑战度的教学任务,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实用技能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华大学安德校区
《客车电气装置》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适用于三年制大专铁道机车车辆专业)
二0一0年十一月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技能目标
1、熟悉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应急电源的故障及维修。
2、熟悉KSQ-Ⅵ型、DR50-16CT2型和TCL-12型电开水炉的常见故障处理。
3、了解电开水炉的维护、操作及保养。
4、熟悉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操作与使用。
5、了解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的故障类型及简单处理。
6、了解KAX-I型客车行车安全检测诊断系统的常见故障与处理。
7、熟悉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功能与操作。
8、了解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常见故障与处理。
9、了解PCB20-24型门控器的控制过程。
(二)、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客车电气装置的发展情况。
2、掌握我国铁路客车的供电方式及用电制。
3、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电源控制柜的工作原理。
4、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照明控制柜的工作原理。
5、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应急电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6、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应急电源的应急控制的功能及控制原理。
7、掌握KSQ-Ⅵ型、DR50-16CT2型和TCL-12型电开水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8、掌握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组成。
9、掌握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工作原理。
10、熟悉KAX-I型客车行车安全检测诊断系统的作用及系统特点。
11、掌握KAX-I型客车行车安全检测诊断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的工作原理。
12、熟悉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结构组成。
13、掌握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工作原理。
14、掌握塞拉门的机械结构。
15、掌握塞拉门空气、电气控制原理。
16、熟悉塞拉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安全操作和遵守劳动纪律的意识。
4、培养学生爱护工具、设备,维护工作环境整洁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
课题一绪论
教学内容:了解我国客车电气装置的发展情况。
掌握我国铁路客车的供电方式及用电制。
熟悉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教学形式:课堂集中理论教学;
多媒体演示
课题二25G、25K型客车电气系统
教学内容:熟悉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组成。
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电源控制柜的工作原理。
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照明控制柜的工作原理。
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应急电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掌握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应急电源的应急控制的功能及控制原理。
熟悉25型客车电气系统的应急电源的故障及维修。
教学形式:课堂集中理论教学;
多媒体演示。
课题三电开水炉
教学内容:熟悉电开水的分类。
掌握KSQ-Ⅵ型、DR50-16CT2型和TCL-12型电开水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熟悉KSQ-Ⅵ型、DR50-16CT2型和TCL-12型电开水炉的常见故障处理。
了解电开水炉的维护、操作及保养。
教学形式:课堂集中理论教学
多媒体演示
课题四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
教学内容:掌握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组成。
掌握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工作原理。
熟悉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操作与使用。
了解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的的故障类型及简单处理。
教学形式:课堂集中理论教学
多媒体演示
课题五KAX-I型客车行车安全检测诊断系统
教学内容:熟悉KAX-I型客车行车安全检测诊断系统的作用及系统特点。
掌握KAX-I型客车行车安全检测诊断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的工作原理。
了解KAX-I型客车行车安全检测诊断系统的常见故障与处理。
教学形式:课堂集中理论教学
多媒体演示
课题六TFX1型电子防滑器
教学内容:熟悉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结构组成。
掌握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工作原理。
熟悉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功能与操作。
了解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常见故障与处理。
教学形式:课堂集中理论教学
多媒体演示
课题五塞拉门
教学内容:熟悉塞拉门的优点。
掌握塞拉门的机械结构。
掌握塞拉门空气、电气控制原理。
熟悉塞拉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了解PCB20-24型门控器的控制过程。
教学形式:课堂集中理论教学
多媒体演示
三、课题(项目)与课时分配
序号课程(项目)内容
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技能训练考核合计
1 绪论 2
2 2
2 25型客车电气系统16 16
3 电开水炉 6 6
4 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8 8
5 KAX-I型客车行车安全检测诊断系统8 2 8
6 TFX1型电子防滑器 6 6
7 塞拉门 6 6
合
52 4 56
计
四、教学媒体
1、手电筒(带手信号灯显示) 15把
2、安全帽 25顶
3、手套 1双/人
五、教学评价
1、本课程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考核两方面综合考核,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表现加技能考试成绩(60%)和期末考试成绩(40%)综合组成;
六、大纲说明
1、本大纲根据我校大专(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教学计划,参照铁道部《铁路高等职业教育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制。
2、本大纲建议选用《客车电气装置》杨志强主编(铁道出版社)作为主要参考教材。
3、本课程的理论性强,应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及劳动态度和纪律观念的教育,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现场实际。
4、若因教学进度影响授课学时的变化,可相应删减或增加相应授课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