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视听说_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0130324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Audio, Video and Oral Training课程所属单位:外国语学院课程面向专业:英语课程类型:选修课先修课程:《英语口语》、《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学分:1.5总学时:30二、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英语听说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原声电影的观摩,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生动的英语,同时,使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增强交际意识和文化意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没有指定的教科书,教学材料以原版英语音像材料和电影资料为主。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进行有效地训练,使学生理解不同题材的材料,并能对相应的内容做出概括和评述。

本课程需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理解幸福和苦难1教学活动安排学生演讲、提问、影片展示、小组讨论与结果展示、影片主题辩论2 基本要求听懂影片中的基本会话、能回答与影片相关的问题、能对相关现象做出中肯的评论。

3重点难点对关于影片问题的回答和评述第二章美国的大学1教学活动安排学生演讲(关于本章主题)、音像材料展示、小组讨论、命题演讲(无准备)2 基本要求听懂影片中的基本会话、能回答与影片相关的问题、能对相关现象做出中肯的评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命题演讲。

了解美国的大学教育方式和中国的不同。

3 重点难点命题演讲第三章人物1教学活动安排学生演讲(关于简奥斯丁)、学生讨论(关于该作家的有关作品)、音像资料展示、学生总结该人物的生平、分组列举其他知名女作家、分角色扮演。

2基本要求了解简奥斯丁的生平、能列举其他知名的英美女作家和其作品、能对简的生活做出中肯的评价、能对她的作品做出有新意的评价3 重点难点对简奥斯丁的作品的评价、分角色扮演中语音语调语气的把握第四章美国文化探寻1教学活动安排讨论中美文化差异并能用相关的例子做出支撑、观看关于牛仔的电影、回答与视频材料相关的问题、评价牛仔的生活和美国西部文化、了解西部片的特点。

《英语视听说(一)》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一)》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语学院《英语视听说(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英语视听说(一)》是英语专业语言基础训练课程之一,该课程旨在培养学英语“听”和“说”基本和必备技能,其掌握程度对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英语视听说(一)》是面向新生的大类基础课程,与其并行开设的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读写》、《英语口语》等,在掌握一定英语语法、词汇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和真实试听材料进行集中听说训练。

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平衡日常训练中的输入输出,贯通听说技巧,为后续听说课程做好准备,为学生适应专业学习环境、日常化技能训练做好准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口语、以及加工多模态文本的能力。

通过教材和补充试听材料的训练和技巧讲授,帮助学生逐渐从单一的基于练习题目的听力练习转向全面深入加工语言输入的训练,培养英语语感,谈说适应个体听解习惯的自主训练方法,实现训练日常化,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及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本课程教学资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一,刘绍龙主编的《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听说教程1》,该教材各单元由三部分组成:Getting Ready(热身准备);Listening & Speaking(听与说);Additional Activities(补充练习)。

其二,补充视听材料,由任课教师搜集的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知识领域的视频音频材料,资料来源包括英语国家新闻媒体(如BBC、VOA、NPR)播报的近期新闻;语言学习和认知相关主题的TED演讲;经典文学作品的有声读物;英语文化历史相关主题的BBC纪录片等。

其三,任课教师精心准备课件,内容包括基于练习材料和语言习得理论的英语听说训练技巧,使学生在提高语言技能之外掌握科学训练方法,逐渐养成面向真实交际场景的听说意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具体课程目标如下:1. 通过基于材料的听解训练和话题表达,加强对英语输入多方面的感知,逐渐形成语感和元语言意识;2. 通过真实材料的听解,学习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社会、历史相关背景,积累专业学习必要的知识;3. 感受中外语言文化的异同和融通,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成为素养全面的外语工作者打下基础;4. 探索发现适合自身语言学习特点的科学训练方法,为语言基本功训练的持续和效果提供保证;5. 通过课堂内外的集体讨论和团队作业,培养团体协作意识,增加实践经验及团队任务中的角色意识。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英语视听说课程名称(英文):College English Visual-Audio-Oral Class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0534551周学时:2 总学时:32 学分:2先修课程:《大学英语》授课对象:小学教育专业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要以英语原版优秀影片及其他优秀英语媒介片段(新闻热点、经典名人演讲讲稿、音频及视频)作为输入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地道的英语学习环境,旨在通过视听说各个手段综合提高学生语言应技能,补充相应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并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四、课程目标1 课程主要通过大量的听说训练,帮助学生在倾听和实践中理解英语原版优秀影片及其他英语媒介的主要内容,掌握其要点,以全新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 课程内容新颖,取材广泛。

取材于优秀英语原版电影及其他优秀英语媒介(新闻报道、名人演讲的文稿及音频、视频),材料真实、语言地道、贴近生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帮助学生习得一定的会话策略,围绕中心话题运用英语做对话、表演及简短发言。

4 培养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研究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一)课程内容第一单元1. 教学目标了解这部影片在好莱坞电影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学习写影评。

2. 教学内容主要知识点:Part A Singin’ in the Rain 雨中曲Section I Before Watching the MovieWatch the Movie Now!Section II After Watching the MoviePart B More to KnowSection I RebeccaSection II History of Movie重点:了解这部影片在好莱坞电影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三)教学大纲课程编号:80001012课程名称:英语视听说学分:2 总学时:36先修课程要求: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2册参考教材:[1] Simon Greenall(英), 文秋芳总主编.Martin Cortazzi(英),金立贤(英)主编. 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2] VOA和BBC英语广播[3] 英语原声电影[4] 其他英语原声节目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性质:本课程是针对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利用视听材料将英语听力和口语相结合的选修课程。

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克服听力障碍,训练和帮助学生掌握听懂及讲好英语的方法、技能和技巧,为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交流打下基础。

任务:本课程以任务教学法为主。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基本内容:通过视听说教材的学习和讨论提高英语听力,锻炼口语能力,掌握一定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听懂英语原声节目的能力,使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提高英语会话能力。

本课程采取随堂考查方式,结合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课程描述《英语视听说(3)》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突出视听说三位结合、内容实用性和丰富性等特点,以改善学生语音语调、训练听力技能和培养口语交流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确定重读音节和句子中的重读单词、连读和失去爆破、跟读等单项和综合训练,有步骤分阶段地纠正发音错误和语调不当;根据兼具真实性和趣味性的视听材料,结合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辨音、听写、总结材料大意、和分析推理等能力;并在上述两项内容的基础上,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就日常生活中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就所听材料或熟悉话题进行谈话或连贯发言的能力。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英语师范专业)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英语师范专业)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逐步拥有活跃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能将掌握语言和学习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既加深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与社会,扩大了知识面,同时也具备将画面信息与所听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2.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进一步提高了听力理解能力,对于BBC、VOA、CNN等外台的英语新闻广播,能够具有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3.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就教材内容和一般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讨论,结合专业英语,就一般的社会生活题材进行简单的交谈、讨论和发言,能做到清晰的表达主题思想。

4.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拓展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5.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逐步养成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意识,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6.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34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建议教材Dunkel, Patricia A. & Phyllis L. Lim.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程2》(引进改编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主要参考资料[1] 刘爱萍. 《英语视听说》.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2] 戴劲,刘晶等.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 吴青. 《英语视听说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4] 赵英男. 《英文影视赏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朱维芳. 《英语电影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英语视听说大纲

英语视听说大纲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ENGL0005适用专业:应用英语(空中乘务)学时:288学时学分:8学分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应用英语专业的职业技能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教强的听、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获得运用英语语言的基本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自如地进行交流,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大学英语阶段听力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从句子水平逐步过渡到段落与语篇水平的听力理解能力,并对所听材料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

同时,听说结合,要求学生能够用所听所学就日常话题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能用英语陈述事实,表达思想。

表达基本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三)实践环节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以课堂上的听和说为主要表现形式。

在课外,学生应参加多种形式的英语听说活动,接受多方位的听说训练。

1.名称:课堂听力训练。

2.主要内容:教师通过播放适宜学生能力的听力资料,以及口头英语会话,可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3.学时分配:本课程在第一、二、三、四学期开课,周学时为4,总学时为288。

每学期为72学时。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听力是重要的交际能力之一。

听力是学生接受语言输入训练、通过有声语言材料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听、说、读、写全面语言技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听力水平的提高对听、说、读、写能力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见下页)教学时数分配表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六)考核方式与要求1.《英语听力》课程第一、二、三、四学期为考试课。

2.考试形式:闭卷。

3.成绩计算:①平时成绩:40%。

②试卷成绩:60%。

③课程综合成绩:平时成绩 * 40% + 试卷成绩 * 6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4级)》,郑树棠。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2月。

《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商务英语自动化/商务英语适用课时: 56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二00七年七月《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本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生活、商务活动、文化氛围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力求从看、听、说三个方面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1.本课程按《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2007年7月制定)开设1学期,4学分,为考查科目,每周4课时。

2.本课程主要以自《走遍美国》(任晓晋主持改编,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2版)视听说教材为主,另外欧美经典电影作为辅助视听说材料。

3.本课程计划完成15周教学任务;课内学时总60学时。

4.教学内容以视频画面和情节会话为基础,开展针对英美社会生活和商务活动场景的听力和口语训练,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英语情景,学生能在逼真的英语环境中体验英语,提高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生活、商务活动、文化习惯。

2.掌握英语的英式、美式发音,常用的语音、语调。

(二)能力目标1.能看懂生活英语、商务英语音像材料的内容2.在视听完英语音像材料后,能做相关的选择题、听写和复述,且基本正确。

3.在英语视频材料放映完毕后,能以此为话题进行讨论,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正确得体的交际,能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中对英语进行视、听、说三个方面的训练,做听力选择题、跟读模仿英语原声发音、角色扮演、配音练习,眼、耳、口三种感官充分活动,体验生气勃勃的英语提高英语的视听说的能力。

第一课:林登大街46号第二课:介绍会面第三课:祖父的行李箱第四课:轻而易举第五课:钓鱼秘诀第六课:感恩节第七课:人类最好的朋友第八课:早日康复第九课:由你决定第十课:享受人生第十一课:自己的房子第十二课:你是高手第十三课:真正的Stewart家后代第十四课:玩游戏第十五课:二度蜜月第十六课:意外惊喜第十七课:大功告成第十八课:当仁不让第十九课:我愿意第二十课:黄金时间第二十一课:小池塘里的大鱼第二十二课:职业选择第二十三课:社区中心第二十四课:告别朋友第二十五课:乡间音乐第二十六课:首展之夜欧美经典影片四、课时分配五、说明1.适用于四年制机电/商务英语、自动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纲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纲学时数:30 其中:理论教学学时:20 课内实训学时:10 先修课:英语⼝语、英语听⼒后续课:商务⼝译⼀、课程的性质、⽬的与任务:《英语视听说》是应⽤英语专业技能课,属于专业必修课程。

其⽬的在于提⾼学⽣对于真实语⾔的敏感性,通过视听进⼀步增强他们对于所学语⾔⽂化的了解,使他们的语⾔能⼒能够持续提⾼,并尽可能通过BAND4考试,最终⽬的是适应未来⼯作的需要。

作为⾼年级阶段教学的必修课程之⼀,《英语视听说》还应该配合其他各门课程,⼒争保证学⽣能够通过英语专业⾼年级阶段教学全国统考BAND4。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英语视听说》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材料和⼿段的延伸和拓宽,其⽣动直观的教学材料是⾼年级阶段提⾼学⽣实际语⾔运⽤能⼒的有效⼿段。

授课内容包括原版电影欣赏和英语电视节⽬选看,另外还有部分考试听⼒材料。

要求学⽣通过观看原版电影和英语电视节⽬学习最新的地道的语⾔,增强语感,更好地掌握所学语⾔和⽂化。

要求学⽣积极做到眼到、⽿到、⼿到、⼼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外视听作业,参与课堂讨论,该课程⼀定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三、所⽤教材:该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也不限定视听材料。

教学材料主要来⾃两⽅⾯:⼀是选取⽐较适合的原状版电影(这⼀点现在很难做到,因为市场上出售的电影⼤部分都有中⽂字幕);⼆是从BBC WORLD,CNN等英美电视节⽬中选录⽐较适合的节⽬,在课堂上使⽤。

四、教学参考书⽬:《⾛遍美国》1993年第1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阶梯股份有限公司,麦克⽶伦出版公司蔡东东主编(当代英美电影鉴赏),外⽂出版社,2000年版。

陈爱敏主编《⾼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技能与训练》,复旦⼤学出版社版。

何永远等编《美国之⾳特别英语》,上海外语⾳像出版社,1987年版。

邹申主编《⾼等院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考试TEM4语⾔技能训练指导》,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五、学时分配:六、考核⽅式:该课程为考查课,学期成绩分为平时和考查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视听说课程名称:英语视听说英文名称:En glish visual - audio - oral course课程编码:094031学分:2学时:36适用专业:英语先修课程;英语听力、英语口语执笔人:袁泉审订人:周芳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视听说能力是语言交际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对本科高年级学生进行口语、听力等跨文化交际视听说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口语表达能力,对语言运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这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同时,《跨文化交际视听说》课程着眼于扩展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培养学生讲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使用的能力。

本课程以影视片段、相关文章和交际案例等视听说素材为载体,通过视听、阅读,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口语交互活动来促进跨文化理解、增强跨文化意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英语视听说》把传统、单一、独立的视频课、听力课、口语课,改革成为视、听、说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英语教学,从而改变了教学方法单一,听力和口语课相互脱节的教学现状。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全方位、立体化界面,营造出身临其境、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教学更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下进行英语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记忆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融合交际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避免由教师“满堂灌”引起的枯燥乏味,同时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课堂主要用英语授课,保持课程内容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语言准确流畅;要合理分配理论讲解与课堂实践操作的时间,课堂讲解、学习任务和练习要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结合,保持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四、教学内容Chapter I Culture 4 periodsTeaching aims:After this lecture, the stude nts should1. Grasp the defi niti on of culture2. Un dersta nd the gen eral con cept of cultureDifficult points and key points1. Metaphors of culture2.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3. Case an alysisBrief introduction:1. Gen eral in troducti on of this course 0.5 period2.1 n-Class Activities: 1.5 periods1) In troducti on to the movie clip stude nts are going to watch —Legally Bion de, and the admissi on requireme nts for uni versities in the USA2) New words and phrases3) Watch the movie clip with subtitle and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movieand the n finish the exercise of sect ion A.4) Role play the movie clip3. I ntroductio n to Culture 2 periods1) A case of differe nt cultural con flict2) Defin iti ons of culture by Chin ese scholars3) Metaphors of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Classificati ons of culture4) Case an alysis: An Elderly Chin ese Farm ing in America5) Other Case study: the 2012 Lon don Olympic GamesChapter 2 Communication 4 periodsTeaching Aims: After this lecture, the stude nts should1. Grasp differe nt defi niti ons of com muni cati on2. Un dersta nd the in gredie nts of com muni cati on and kn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 municatio n.3. Be aware of com muni cati on difficulties betwee n people with differe nt backgro undDifficult Points :1. The in gredie nts of com mun icati on2. Communi cati on model3. Ide ntify and an alyze the comp onent of com mun icati on in a con versati onBrief introduction:1. In-Class Activities: 1.5 periods1) In troduce the movie clip stude nts are going to watch —Seren dipity2) Recomme nd similar movies referri ng to roma ntic love like Sleepless in Seattle and raisequestio ns.3) Watch the movie clip without caption after explaining new words and phrases the cliprefers to.4) Role play the movie clip and finish the exercise of section A2.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1) Introduce the definition of communication2) Models of communication3) Ingredients of communication other definitions4)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5) Case study in Section CChapter 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CC)Teaching Aims:After this lecture, th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conflict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elements of ICC.Difficult points and key points:1. Definition of ICC2. Increasing waves of intercultural contact in China3. Case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ICCBrief introduction:1. Lead-inExamples of ICC conflict and problems2. In-class activities1) Introduce the movie clip —The Guasha Treatment2)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movie3) Finish the exercise in section A3. Introduction of ICC1) Definition of ICC2) Increasing waves of intercultural contact in China3) Elements of ICC and case studyChapter 4 Kluckhohn and Strodtbeck 's Model (K and S 's Model)Teaching Aims: After this lecture, the students should1. Understand all kinds of human relations2. Be familiar the K and S 's Model and.Difficult points and key points:1.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nature2. The limitations of human valuesBrief introduction:1. Lead-in1) Discussion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2) Movies about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3)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movie2. In-class activities1) Introduce the movie clip —Moby Dick2) Recommend the similar movie about human relations Cold Mountain 2.5 periods4 periods problems of0.5 period1.5 periods2 periods 4 periods0.5 period1.5 periods3) Finish the exercise in section A3. Introduction to K and S 's Model1) Nature of human beings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3) Human values4) Case study of K and S 's Model2 periodsChapter 5 Hofstede 's Cultural DimensionsTeaching Aims:4 periodsAfter this lecture, th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concept of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Difficult points and key points:1.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2. Eastern and Western value orientationsBrief introduction:1. Lead-inIntroduce the movie clip —Anna and the King 2. In-class activities1)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movie2) Finish the exercise in section A3. Introduction to Hofstede 's Cultural Dimensions1) Eastern and Western value orientations2)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0.5 period1.5 periods2 periods3) Case study in Hofstede 's Cultural DimensionsChapter 6 Hall 's Culture ContextTeaching Aims: After this lecture, th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1.Understand Hall 's Culture Context and4 periods2. Compare Hall 's Culture Context with Hofstede 's Cultural Dimensions. Difficult points and key points:1. Communication styles2. In-groups and out-groups3. Orientation to TimeBrief introduction:1. Lead-in2. In-class activitiesIntroduction to Hall 's Culture Context0.5 period1.5 periods2 periodsChapter 7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Aims: After thislecture, the students should 1.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and culture.2. get to know the connotation in language.Difficult points and key points:4 periods 1. Expressions in the movie clip My Fair Lady2. Language and culture3.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the categories Brief introduction:ad-in2. In-class activities3.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Language0.5 period1.5 periods2 periodsChapter 8 No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Teaching Aims: After this lecture, the students should 1. Understandthe concept of social interaction norms.4 periods2. Be capable of sens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Difficult points and key points:1.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movie —Notting Hill2. Addressing, greetings and saying goodbye3. Expressing gratitude and thanksBrief introduction:1. Lead-in2. In-class activities3. Introduction to No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0.5 period1.5 periods2 periodsNonverbal communication 4 periods Teaching Aims:After this lecture, th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get a basic concept of differen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Difficult points and key points:Different way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Brief introduction:1.Lead-in2.In-class activities3. Introduction to No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0.5 period1.5 periods2 periods五、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课堂考核与课程终结考试相结合的评估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