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动态心电图报告的书写及解读

合集下载

动态心电图报告解读

动态心电图报告解读

动态心电图报告解读
动态心电图报告是通过记录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电图波形,以诊断心脏疾病或评估心脏功能。

下面是对动态心电图报告的一般解读:
1. 心率:报告会显示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心率变化。

正常成人的静息心率通常在60-100次/分钟之间,而运动、焦虑或某
些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心率异常。

2. 心律:报告会显示患者心脏的节律情况。

正常情况下,心电图图像应显示有规律的QRST波群,代表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任何心律不齐或异常的波形可能表明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问题。

3. ST段和T波:报告会评估ST段和T波的形态和位置。

ST
段变动和T波异常可能表明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电解质紊
乱等。

4. 心脏传导:报告可能会显示患者心脏传导系统的正常性。

具体检查P波,PR间期,QRS波群等指标,以评估心脏各部分
之间的电信号传导是否正常。

5. 体位变化:报告可以记录患者在检测期间的体位改变,以评估可能对心电图结果产生的影响,例如体位引发的传导异常,如颤动等。

总结该报告需要综合分析所有的波形和数据,与患者的症状和医疗历史相结合,以帮助诊断心脏疾病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然而,解读动态心电图报告通常需要专业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因此,建议您与医生一起讨论该报告以获取准确的解读和建议。

动态心电图检查报告解读

动态心电图检查报告解读

动态心电图检查报告解读动态心电图报告单上有患者的基本信息、监测日期、记录时间,还有记录器记录的数据结果,包括全总心搏数、最高/最低/平均心率、心律失常、起搏器评价、ST-T改变、心率异常分析等。

诊断提示:是医生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给出的可能存在的情况。

动态心电图检查必须要结合临床的具体表现,不能作为独立的诊断方式。

动态心电图的常见结果正常结果:窦性心律、Q-T间期未见明显异常、P波未见明显异常异常结果:1、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早搏):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也可能存在此类情况,需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判断;若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组织发生病变)患者,需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心脏功能,还可以做血常规、生化、胸部CT等帮助筛查病因。

2、窦房传导阻滞:又称窦房阻滞,是窦房结周围组织病变导致心房心室停搏,对暂时出现又无症状的患者,应密切观察,不需要特殊治疗,多可恢复正常;对频发、持续发作、症状严重者,需遵照医嘱服药。

3、ST-T改变:就是指心电图的不同波形,在ST段和T波出现变化,如ST段的抬高、ST段的降低或者T波倒置改变,这些现象表示患者可能出现了心肌缺血或心肌病变,结合胸闷、心悸、胸痛等症状给予药物治疗,若情况没有好转,需辅助其他检查,如心脏CTA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4、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绝大多数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冠心病最为常见,需进行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诊断。

5、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良性室性早搏随年龄增长会逐渐增多,但不会对健康产生太大影响,只需避免大量饮酒、抽烟、焦虑、紧张等即可缓解;若是因冠心病或心肌病引起的室性早搏,需结合超声心动图、血脂、血糖测量等进一步诊断,必要时按照医嘱服药。

6、心室停搏:指心房有收缩,两心室收缩全部停止,常伴有心悸、晕厥或心绞痛等症状,这类情况应及早、及时安置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猝死。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参数解读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参数解读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参数解读1、窦性节律:正常人几乎总是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速发生于运动、情绪激动时,窦性心动过缓出现于午休及夜间睡眠时,窦性心律不齐可出现于各个时间。

2、心律:成年人24h全部心搏数多在80000--140000个。

夜间睡眠时,最低心率可慢至40bpm,偶有小于40bpm多因迷走神经增高所致。

青年人剧烈运动心率可达180bpm以上。

老年人运动时心率一般不超过160bpm。

为此,以安静时心率在60--100bpm之间作为动态心电图的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

3、早搏:24小时房性早搏小于100次。

室性早搏数目小于800次。

多为单形室性早搏,少数有偶发多源室性早搏,室性QRS波群时间≤0.14S,无RonT现象。

4、房性心动过速:正常人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约为了10 --20 左右,多由3--7个房性QRS波群构成,心率100--250bmp,24h不超过3阵。

5、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约为0.25 --2 。

为短暂偶发,能自行终止。

见于特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

6、房室传导阻滞:正常人偶有一度及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于睡眠时,多为一过性。

7、逸搏与逸搏心律:逸搏出现于窦性心动过缓,早搏的代偿间歇后,常见的逸搏有房性及交界性。

逸搏连续出现3次,形成短暂逸搏心律,可与窦性心律形成不完全干扰房室脱节。

8、ST--T变化;剧烈运动ST段轻度上斜型下降≥0.75mv。

不同状态下记录到的T波可直立低平,一般不出现深而倒置的T波。

9、Q--T间期;Q--T间期变动在0.40±0.04S之间。

心率快时Q--T间期缩短,心率慢时Q--T间期相应延长,一般不超过480ms。

动态心电图报告解读要点

动态心电图报告解读要点
管消融有助于改善症状及左心功能。室早负荷(室早占记录总心搏的百 分比)> 20% 为心血管病死亡高危因素。 ② 室速:当患者报告存在室速时,需判断其为持续性还是非持续性室速。
室性异位搏动
▪ 持续性室速:单形性室速持续时间 > 30 s,或持续时间虽 < 30 s 但 室速发作时伴随血流动力学障碍需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 用药后达到以下标准者判定治疗有效:室早减少 ≥ 70%,成对室 早减少 ≥ 80%,短阵室速减少 ≥ 90%,连续 15 次以上的室速及运 动时连续 5 次以上的室速消失。
心率变异性
▪ 是指逐次窦性心搏 R-R 间期之间的差异。主要反映心脏自主神经 调节的动态平衡状态,是整个自主神经系统复杂性和适应性的敏 感指标,可用于判断心血管等疾病的病情,是临床预测心脏性猝 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重要指标。
≥ 480 ms;短 QT 综合征患者,QT 间期 ≤ 340 ms,临床上易 发作房颤和心脏性猝死。
ST事件
▪ 可以观察 ST 段动态变化趋势图、发生的导联、ST 段抬高与下降的 程度及其形态、ST 段移位持续时间、阵数等。
ST事件
▪ 对于缺血的诊断,ST 段压低应至少 0.5~1.0 mV(0.5~1.0 mm),在恢复至基线前至少持续 1 min,2 次心肌缺血事件的 时间间隔 ≥ 5 min。
▪ 非持续性室速:指连续 3 个及 3 个以上的室性心律、频率 > 100 次/min、持续时间 < 30 s,且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够自行终止。 一般由 3~10 个室性心律组成,心室率多在 100~200 次/min。
室性异位搏动
▪ 动态心电图所记录大多数为短阵室速,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十分常 见。少数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需尽快处理。

怎么看心电图报告单

怎么看心电图报告单

怎么看心电图报告单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

通过观察心电图报告单上的各项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正确理解和解读心电图报告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心电图报告单上的一些基本概念。

报告单通常由多个导联图组成,每个导联图显示来自不同心电图电极的数据。

常见的导联有三种,分别是I导联、II导联和III导联。

此外,报告单上还包含了一系列的波形和间隔,例如P波、QRS波群、T波、PR间期和QT间期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心脏在动作过程中的电活动。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具体解读心电图报告单。

首先,我们可以关注每个导联图上的P波。

P波代表心脏的心房收缩,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个正常的波形,且在各个导联图上表现一致。

如果P波形态异常或者在某个导联图上消失,可能意味着存在心脏问题。

接着,我们可以注意QRS波群。

QRS波群代表心脏的心室收缩,也应该是一个正常的波形。

如果QRS波群变形或者出现异常,可能暗示着心脏传导系统出现了问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关注QRS波群的宽度,宽度增加可能暗示着心脏传导速度减慢,需要进一步诊断。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T波的形态和背景ST段。

T波反映了心室的复极过程,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个正常的波形。

如果T波形态异常、倒置或者高低不对称,可能意味着心室电活动紊乱。

而ST段则是T波复极和QRS波群开始的地方,如果ST段出现了抬高或者压低,可能暗示着心肌缺血或者损伤。

在一份心电图报告单中,还会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测量值,例如PR间期和QT间期。

PR间期是指P波的开始到QRS波群的开始的时间,反映了心脏的传导时间,正常范围一般在0.12-0.20秒。

而QT间期是指QRS波群开始到T波结束的时间,反映了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的持续时间,正常范围与心率有关,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最后,当我们解读心电图报告单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心电图报告的书写

心电图报告的书写

心电图报告的书写心律是指整个心电图的主导节律,通常为窦性心律。

如果主导节律不是窦性,则应标记为异位心律。

窦性心律符合窦性P波标准,无论P-R间期长短或是否传导。

窦性P波的特征是:在aVR导联中,P波倒置;在I、II、aVF、V4-V6导联中,P波为正向。

在个别情况下,如果P电轴右偏,则I导联P波可能呈现浅倒或双向;如果P电轴左偏(通常在-30度内),则II、aVF导联P波可能呈现低平、双向或倒置,但其他特征与窦性P波相同。

一些医院的报告单中会有P波一项,通常主要描述aVR导联P波方向。

如果是异位心律或P波消失,则需要详细描述其特征。

如果P波电压大于0.25mV(V1导联正向部分大于0.20mV)或P时限超过0.11s,也需要进行描述。

异位心律指的是:①有P波,但不符合窦性P波标准,例如逆行P波标准的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左房心律、冠状窦心律等;②有P波,但P波落在QRS中而看不清,R-R间期整齐的快速型心律失常通常是异位心律,例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③P波消失,代以F波或f波等,例如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等;④P-QRS-T波群消失,代以VF、Vf波,即室扑、室颤。

常见的异位心律包括: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各种房性心律(包括不同部位的左房心律、冠状窦心律、右房心律)、交界性心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各种类型的折返性心动过速,伴有逆向传导的室性心律、室扑及室颤等。

逆行P波指的是aVR导联P波正向,而II、III、aVF导联P波为倒置。

其他导联的P波方向和形态取决于异位P波起源于心房下部的哪个部位以及折返激动进入心房的哪个部位。

交界性心律和心房下部的各种心律均可表现为QRS前有逆行P波,但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的P-R间期小于0.12s,后者的P-R间期大于0.12s。

交界性心律、室性心律、房室折返性或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均可能出现QRS后面有逆行P波,其中交界性心律的R-P间期小于0.16s,而室性心动过速时通常R-P间期大于0.16s。

动态心电图怎么写

动态心电图怎么写

动态心电图怎么写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电图)是一种连续记录心电活动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电活动情况。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动态心电图的写法。

一、动态心电图的写法:1. 标题:在报告的开头,应该写上“动态心电图检查报告”字样,以便于识别。

2. 患者信息:接下来,应该写上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3. 检查目的:在报告中明确写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目的,例如:评估心脏功能、判断心律失常类型等。

4. 检查时间:记录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具体时间,包括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5. 检查方法:简要描述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方法,包括使用的设备和记录时间长度等。

6. 检查结果:详细描述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率:记录患者的心率情况,包括静息心率和运动时心率。

(2) 心律:描述患者的心律情况,包括正常心律、窦性心律不齐、房性心律不齐、室性心律不齐等。

(3) 心电图波形:详细描述患者心电图的波形特征,包括P波、QRS波群、T波等。

(4) 心电图变异性:分析患者心电图的变异性情况,包括ST段改变、QT间期延长等。

(5) 心律失常:记录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包括早搏、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

(6) 诊断意见:根据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诊断意见,例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等。

7. 结论:在报告的结尾,总结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给出一个简明扼要的结论。

8. 医生签名:最后,由负责解读动态心电图的医生签名,并注明日期。

二、注意事项:1. 报告应该准确、清晰地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避免模糊不清或错误的描述。

2. 在描述心电图波形时,可以使用图表或示意图来辅助说明,以便于读者理解。

3. 在给出诊断意见时,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避免仅凭心电图结果做出不准确的诊断。

4. 报告应该简明扼要,避免冗长的描述和重复的内容,以提高阅读效率。

教你如何看懂心电图

教你如何看懂心电图

一、如何写常见心电图报告一份正常的心电图报告样式如下:(一)人名、病历号、心率、PR间期、QRS时限等照填。

(二)1、P波:I、II、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时限、振幅正常。

2、QRS波群:时限、振幅在正常范围内。

PR间期正常。

3、ST段:未见偏移。

4、T波:时限、振幅在正常,未见病理性偏移。

(三)诊断:1、窦性心律2、正常心电图二、如何做心电图只要智商正常,又不色盲,背一下红黄蓝褐黑紫,看别人做一次基本就学会了。

但是要做得好还是有一些讲究的,例如要清楚第四肋间的定位。

我感觉以下病人非常难做:瘦得皮包骨的老人(心脏病人挺多这样的),吸头根本无法吸稳;心、肺病致不能平卧的;心尖抬举样搏动的,一吸就被跳出来。

三、如何看心电图(一)看数值机器会自动打出一些数据,1、心率:正常为60-100。

<60bpm的报“窦性心动过缓”,>100的报“窦性心动过速”。

2、P波:正常时间<120ms。

>120ms且呈双峰,报“二尖瓣型P波”(有时可见,不多)3、PR间歇:正常时间120-200ms。

>200ms的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20ms的报“短PR间期”。

4、QRS间期应<120ms,大于此值有诊断意义(后面讲);振幅(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肢导<0.5mv和(或)胸导<0.8mv报“左室低电压”(较少见),嫩娃可不记。

5、Rv5>2.5mv和(或)Rv5+Sv1>4.0mv(男)//>3.5mv(女)的,报“左室高电压”,非常非常常见!系左室肥厚表现,追问病史,多有高血压,目测心电图,QRS波群明显增高。

6、P/QRS/T轴:XX/XX/XX,中间那个数-30。

—-90。

报“心电轴左偏”(非常常见),90。

—180。

报“心电轴右偏”(不多见,但是本人就是)具体还要分度,轻中重度,一般都是中度,而中度及以上的才报!图上就显示这些数值,因此以上数据正常范围要先背住才能谈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心率与心律失常报告
1.1 心搏数全部心搏数目是包括了窦性、房性、交接性、室性和起搏心搏。

目前的Holter不能识别P波,心搏数指QRS波群数目。

最高心率指24h内发生的最高心率,最低心率指24h内发生的最低心率。

白天最高心率指早上6h到12h及下午14h至21h的心室率;夜间最高心率指22h~次日6h的心室率。

最高与最低心率是8~12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可以是窦性心律,也可以是异位心律。

平均心率指全部心搏数除以1440min后得出的心率。

1.2 长、短间歇长间歇:一般将大于1.5s的R-R间距,统计为长间歇,最长间歇指24h发生的最长的R-R间距,见于下列情况:①期前收缩后代偿间歇;②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③心动过速终止后间歇;④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终止后间歇;⑤窦房阻滞;⑥房室阻滞;⑦双束支阻滞;⑧起搏器夺获失败;
⑨窦性停搏;⑩心室停搏等。

最短间期指最短R-R间距:①预激合并心房颤动时最短R-R间距<200ms者,有恶化为心室颤动的可能性;②急性心肌缺血时发生的R on T现象,有室性期前收缩诱发心室颤动的危险性。

1.3 窦性心律窦性心搏数,指24h统计的全部窦性QRS波群数目。

最高与最低窦性心率指8~12个窦性心动周期的平均值,平均窦性心率=全部窦性心搏数÷窦性心律占有的时间(min)。

1.4 房性心律失常
1.4.1 房性期前收缩指散在发生的单个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指连发的2个房性期前收缩。

房性二联律:窦性心搏与房性重复出现3或3次以上,称为房性二联律。

房性三联律:①1次窦性心搏后面出现2次房性期前收缩,重复3次以上,称为真房性三联律;②2次窦性心搏后面出现1次房性期前收缩,重复3次以上,称为假房性三联律。

房性四联律:每3次窦性心搏后面出现1次房性期前收缩,重复3次或3次以上,称为房性四联律。

房性期前收缩伴时相性心室内差异传导,房性QRS-T波群形态有或多或少的畸形。

一般呈现下列几种图形:①伴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②完全性与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③左前分支阻滞;④左后分支阻滞;⑤右束支阻滞加左前分支阻滞;⑥右束支阻滞加左后分支阻滞;⑦不定型心室内阻滞图形。

1.4.2 房性心动过速由连续3次或3次以上的房性期前收缩构成,心率>100次/分。

阵发性窄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的频率>100次/分,QRS波时限<0.11s,不能确定心动过速的性质,统称为阵发性窄QRS心动过速。

包括:⑴窦房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⑵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⑶1∶1或2∶1下传的心房扑动;⑷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⑸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⑹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⑺快-慢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⑻慢-慢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⑼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⑽自律性交接性心动过速;⑾心室间隔部心动过速;⑿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性心动过速等。

1.4.3 阵发性心房扑动由一系列快速规则的F波组成,心房率250~350次/分,Ⅱ、Ⅲ、aVF导联F波直立,为顺钟向型心房扑动。

Ⅱ、Ⅲ、aVF导联F波倒置,为逆钟型心房扑动。

1.4.4 心房颤动由一系列快速不规则f波组成,R-R间距不规则,心房颤动的平均心室率>180次/分为极速型心房颤动,心室率100~180次/分为快速型心房颤动,心室率60~100次/分称为普通型心房颤动,心室率<60次/分为缓慢型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的R-R间距>
2.0s,称为心房颤动合并心室长间歇。

心房颤动合并二度房室阻滞的线索为:①白天与夜间多次出现>2.5s的长间歇;②心室率<40次/分,持续1min以上;③出现成对交接性逸搏,逸搏间期是相等的;④出现室性逸搏。

在上述的1阵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窄QRS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中有室性期前收缩、室性逸搏或心室起搏的QRS波群插入,仍计算为1阵。

1.5 交接性心律失常
1.5.1 交接性期前收缩指单个过早发生的交接性搏动,软件和计算机无法识别交接性期前收缩,在室上性期前收缩模板中由人工检出。

成对交接性期前收缩指连发的2次交接性期前收缩。

交接性二联律,一次基本心搏与1次交接性期前收缩重复3次或3次以上。

交接性三联律少见,定义与房性三联律相似,不同点是期前收缩来源于交接区。

1.5.2 交接性心动过速由3次或3次以上的交接性QRS波群组成,心率>100次/分,报告心动过速的阵数,交接性心动过速的心搏数,最高心室率和持续时间。

1.6 室性心律失常
1.6.1 室性期前收缩数目指单个散在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包括成对室性期前收缩。

一次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统计时算作2次室性期前收缩。

在室性期前收缩数目中,不包括室性逸搏、室性心律、室性并行心律和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真二联律指1次基本心搏后面跟随成对室性期前收缩,重复3次或3次以上。

室性假三联律指2次基本心搏后面跟随1次是室性期前收缩,重复3次或3次以上。

室性四联律指每3次基本心搏后面加上一次室性期前收缩,重复3次或3次以上。

1.6.2 室性逸搏指室性QRS波群偶联间期>1000ms。

室性逸搏连续3次或3次以上,频率<60
次/分,为室性逸搏心律。

1.6.3 连续3次或3次以上,频率在60~100次/分的室性节律,定义为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6.4 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室性QRS波群连续3次或3次以上,心室率>100次/分。

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者,报告室性心动过速阵数、总室性QRS波群数目、持续总时间及最快1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心室率。

1.7 其他心律失常
各种类型的反复搏动、并行心律、差异传导、蝉联现象、房室结双径路、空隙现象、融合波、起搏器感知异常、夺获失败等,需要在编辑过程中由人工标记或在报告首页中直接打印出来。

2 ST-T趋势图
在ST段趋势图上可以分析ST段抬高或下降的变化趋势,报告出ST段抬高2min以上、下降≥1mm 的时间分布,每阵ST段改变持续时间,统计出ST段抬高总负荷(mm·min)或ST段下降总负荷(-mm·min)。

3 T波极性趋势图
反映了24h T波方向的变化,结合临床考虑其意义。

4 起搏心电图报告
4.1 AAI/AAIR起搏报告起搏间期、逸搏间期、起搏上下限频率,起搏的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率、感知不良和起搏故障等。

4.2 VVI/VVIR起搏器,报告心室逸搏间期,起搏间期,起搏上、下限频率,心室起搏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率,真、假室性融合波,心室起搏失败,感知不良等。

4.3 DDD/DDDIR起搏器,除报告上述内容外,还应有房室双腔起搏数目,所占百分比、A-V间期等内容。

由于起搏器的功能越来越多,DCG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报告多种类型起搏器心电图特征。

5 心率趋势图
将24h全部心率每分钟变化情况绘制在心率趋势图上,纵坐标代表心率(次/分),横坐标代表时间,了解心率的变化趋势图。

6 直方图
在R-R间距直方图上,反应R-R间距由短到长的变化,从中找出心脏停搏。

在N-N间距直方图上,反应窦性心动周期由短到长的变化。

在N-V间期直方图上,统计室性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由短到长的变化,检索R on T现象室性期前收缩。

在S-N间期直方图上,统计房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由短到长的变化,了解窦房结恢复时间。

7 DCG报告
将DCG上见到的心律失常,ST-T改变等报告出来如: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下壁ST段改变、前壁T波倒置[1、2]。

8 署名
签署报告者的名字和报告日期,以对临床医师和患者负责。

【参考文献】
1 卢喜烈,石亚君.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实用心电学杂志,2002,11(2):2~5
2 ACC/AHA guideline for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 to Revise the Guidelines for Ambulatory Electocardiography)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1999, 34: 913~939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