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

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
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

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

双稳态电路是由什么组成的?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工作原理

图一为双稳态电路,它是由两级反相器组成的正反馈电路,有两个稳定状态,或者是BG1导通、BG2截止;或者是BG1截止、BG2导通,由于它具有记忆功能,所以广泛地用于计数电路、分频电路和控制电路中,原理,图2(a)中,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BG1导通,BG2截止,当触发脉冲方波从1端输入,经CpRp 微分后,在A点产生正、负方向的尖脉冲,而只有正尖脉冲能通过二极管D1作用于导通管BG1的基极是。ic1减小使BG1退出饱和并进入放大状态,于是它的集电极电位降低,经电阻分压器送到截止管BG2的基极,使BG2的基极电位下降,如果下降幅度足够时,BG2将由截止进入放大状态,因而产生下列正反馈过程(看下列反馈过程时,应注意:在图一的PNP电路中,晶体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电位均为负值,所以uc1↓,表示BG1集电极电位降低,而uc1↑则表示BG1集电极电位升高,当BG1基极电位降低时,则ic1↑,反之当BG1基极电位升高时,ic1↓

ic1越来越小,ic2越来越大,最后到达BG1截止、BG2导通;接差触发脉冲方波从2端输入,并在t=t2时,有正尖脉冲作用于导通管BG2的基极,又经过正反馈过程,使BG1导通,BG2截止。以后,在1、2端的触发脉冲的轮流作用下,双稳电路的状态也作用相应的翻转,如图一(b)所示。

图一、双稳态电路

由上述过程可见:(1)双稳态电路的尖顶触发脉冲极性由晶体管的管型决定:PNP管要求正极性脉冲触发,而NPN管却要求负极性脉冲触发。(2)每触发一次,电路翻转一次,因此,从翻转次数的多少,就可以计算输入脉冲的个数,这就是双稳态电路能够计算的原理。

双稳态电路的触发电路形式有:单边触发、基极触发、集电极触发和控制触发等。

图二给出几种实用的双稳态电路。电路(a)中D3、D4为限幅二极管,使输出幅度限制在-6伏左右;电路(b)中的D5、D6是削去负尖脉冲;电路(C)中的ui1、ui2为单触发,ui为输入触发表一是上述电路的技术指标。

图二、几种实用的双稳态电路

表一几种双稳态触发器的技术指标

图二(a)(b)(c)(d)

管型二极管2AP32AP152AK1C2AK17

三极管3AX31B3AG403AK203DK3B

信号电平“0”(无信号)(V)000+6

“1”(有信号)(V)-6-6-90

工作频率(KHz)1060010008000

抗干扰电压(V)≥1≥1.5≥20.8-1

触发灵敏度(V)≤4≤4.8≤72.5

输出端的吸收能力(mA)≤4≤6.7≤210

输出端的发射能力(mA)≤44≤12≤127

输出脉冲的上升时间(μs)2≤0.30≤0.1≤0.1

输出脉冲的下降时间(μs)2≤0.36≤0.15≤0.1

对β值的要求>5050-8060-90>50

元件参数的允许化△β<10,±5%△β<10,±5%△β<10,±5%△β<10,±5%

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5%±5%±5%±5%

工作温度范围(℃)0-40-10-55-20-50-10-55

二、双稳态电路的设计

图三、双稳态的设计电路

双稳态设计电路见表二

表二双稳态电路的设计公式及计算实例

要求(1)输出幅度Um=6V,(2)上升时间,tr≤100nS

(3)最高工作频率fmax=1MHz

步骤计算公式计算实例

选择晶体管若工作频率高时,应选用高速硅开关管

若工作频率低可选用低频硅或锗管现选3DK,β=50

二极管选用2CK10

选择电源电压图3为设计电路,故应确定ED、EC、EB∵采用箝位电路,故选ED≈Um

∴ED=6V,Ec=2ED=12v,Eb=-12

计算RcRc<Ec/ED tr/CL

CL为集电极对地的电容(包括加速电容、分布电容、后级输入电容)现设CL=180pF

Rc<12/6 100×10/180×10=1.1kΩ

计算Rk、RB为保证可靠截止,应满足:

Uces-[(EB+Uces)/(RK+RB)]RK<Ubeo

为保证可靠饱和,应满足:

β{[(Uco-Ubes)/RK]-[(EB+Ubes)/RB]}>[(Ec-Uces)/Rc]+IL

式中:Uces为饱和电压,对硅管Uces≈(0.3~0.4)V

Ubeo为截止管临界电压,Ubeo≈0.2V

Uco为截止管的集电极电压,应取:Uco=ED+(箝位管正向压降)IL为双稳电路灌入负截电流现选Uces=0.4V,Ubeo=0.2V

0.4-[(12+0.4)/(Rk+RB)]Rk<0.2

∴RB<61RK (A)

现设IL=100mA,Ueo=6+0.4=6.4V

50[(6.4-0.7)/RK]-[(12+0.7)/RB]>[(12-0.4)/1]+10

∴RB>12.7RK/(5.7-0.43RK (B)

若选RK=6.8k由(A)算得RB<415K,由(B)式算得RB>31K,故选RB=39K

选择CrRrRrCr≤1/2fmax,通常Cr为几十pF

现选Cr=51pF

∴Rr≤1/6×1051×10=3.2k

故选Rr=2.4k

选择加速电容CK对合金管CK为几百pF对高频外延管CK为几十pF现选Ck=51pF

计算结果标在图三中

双稳态电路图

作者:日期:

* 1 1. 1人工启动单稳 NE555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 各脚主要功能(集成块图在下面) 1 地 GND 2触发 3输出 4复位 应用十分广泛,可装如下几种电路: 1。 单稳类电路 作用:定延时,消抖动,分(倍)频,脉冲输出,速率检测等。 2。 双稳类电路 作用:比较器,锁存器,反相器,方波输出及整形等。 3。 无稳类电路 作用:方波输出,电源变换,音响报警,玩具,电控测量,定时等。 我们知道,555电路在应用和工作方式上一般可归纳为 3类。每类工作方式又有很多个 不同的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单一品种的电路外,还可组合出很多不同电路,如: 多个单稳、多个双稳、单稳和无稳,双稳和无稳的组合等。这样一来,电路变的更加复 杂。为了便于我们分析和识别电路,更好的理解 555电路,这里我们这里按555电路的 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把555电路分为3大类、8种、共18个单元电路。每个电路 除画出它的标准图型,指出他们的结构特点或识别方法外,还给出了计算公式和他们的 用途。方便大家识别、分析555电路。下面将分别介绍这3类电路。 单稳类电路 单稳工作方式,它可分为3种。见图示 第1种(图1)是人工启动单稳,又因为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位置不同而分为 2个不同的 单元,并分别以1.1.1和1.1.2为代号。他们的输入端的形式,也就是电路的结构特点 是:“ RT-6.2- CT'和“ CT-6.2- RT'。 5控制电压 6门限(阈值) 7放电 8电源电压Vcc ---------- -------------------- Q IT VC 1 3 特点;KT-5 ^-CT,人 工启鲂f ^T )=0 >稳态r vn=i ?普稳直(td ) B 2〉公式! ra-1. 1ET*CT 37用逮:定时J 延时? 1-L.2人丁启动单穩 1)特点:CT-&.2-RT, A 工启动> TO- 1 J 稳态i vo=Or 暂穏态 t ?a > D E )企式:丁d=l. 1KT 札T 3 )用谨:定时「延时.

施密特触发器工作原理

使用CMOS集成电路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集成电路按晶体管的性质分为TTL和CMOS两大类,TTL以速度见长,CMOS以功耗低而著称,其中CMOS电路以其优良的特性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集成电路。在电子制作中使用CMOS集成电路时,除了认真阅读产品说明或有关资料,了解其引脚分布及极限参数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电源问题 (1)CMOS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一般在3-18V,但当应用电路中有门电路的模拟应用(如脉冲振荡、线性放大)时,最低电压则不应低于4.5V。由于CMOS集成电路工作电压宽,故使用不稳压的电源电路CMOS集成电路也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工作在不同电源电压的器件,其输出阻抗、工作速度和功耗是不相同的,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 (2)CMOS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必须在规定围,不能超压,也不能反接。因为在制造过程中,自然形成许多寄生二极管,如图1所示为反相器电路,在正常电压下,这些二极管皆处于反偏,对逻辑功能无影响,但是由于这些寄生二极管的存在,一旦电源电压过高或电压极性接反,就会使电路产生损坏。 2、驱动能力问题 CMOS电路的驱动能力的提高,除选用驱动能力较强的缓冲器来完成之外,还可将同一个芯片几个同类电路并联起来提高,这时驱动能力提高到N倍(N为并联门的数量)。如图2所示。 3、输入端的问题 (1)多余输入端的处理。CMOS电路的输入端不允许悬空,因为悬空会使电位不定,破坏正常的逻辑关系。另外,悬空时输入阻抗高,易受外界噪声干扰,使电路产生误动作,而且也极易造成栅极感应静电而击穿。所以“与”门,“与非”门的多余输入端要接高电平,“或”门和“或非”门的多余输入端要接低电平。若电路的工作速度不高,功耗也不需特别考虑时,则可以将多余输入端与使用端并联。 (2)输入端接长导线时的保护。在应用中有时输入端需要接长的导线,而长输入线必然有较大的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易形成LC振荡,特别当输入端一旦发生负电压,极易破坏CMOS中的保护二极管。其保护办法为在输入端处接一个电阻,如图3所示,R=VDD/1mA。 (3)输入端的静电防护。虽然各种CMOS输入端有抗静电的保护措施,但仍需小心对待,在存储和运输中最好用金属容器或者导电材料包装,不要放在易产生静电高压的化工材料或化纤织物中。组装、调试时,工具、仪表、工作台等均应良好接地。要防止操作人员的静电干扰造成的损坏,如不宜穿尼龙、化纤衣服,手或工具在接触集成块前最好先接一下地。对器件引线矫直弯曲或人工焊接时,使用的设备必须良好接地。 (4)输入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时间不易过长,否则一方面容易造成虚假触发而导致器件失去正常功能,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大的损耗。对于74HC系列限于0.5us以。若不满足此要求,需用施密特触发器件进行输入整形,整形电路如图4所示。 (5)CMOS电路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致使器件易受外界干扰、冲击和静电击穿,所以为了保护CMOS管的氧化层不被击穿,一般在其部输入端接有二极管保护电路,如图5所示。 其中R约为1.5-2.5KΩ。输入保护网络的引入使器件的输入阻抗有一定下降,但仍在108Ω以上。这样也给电路的应用带来了一些限制: (A)输入电路的过流保护。CMOS电路输入端的保护二极管,其导通时电流容限一般为1mA在可能出现过大瞬态输入电流(超过10mA)时,应串接输入保护电阻。例如,当输入端接的信号,其阻很小、或引线很长、或输入电容较大时,在接通和关断电源时,就容易产生较大的瞬态输入电流,这时必须接输入保护电阻,若VDD=10V,则取限流电阻为10KΩ即可。 (B)输入信号必须在VDD到VSS之间,以防二极管因正向偏置电流过大而烧坏。因此在

双稳态电路

双稳态电路 一、工作原理 图一为双稳态电路,它是由两级反相器组成的正反馈电路,有两个稳定状态,或者是BG1 导通、BG2截止;或者是BG1截止、BG2导通,由于它具有记忆功能,所以广泛地用于计数电路、分频电路和控制电路中, 原理,图2(a)中,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BG1导通,BG2截止,当触发脉冲方波从1端输入,经CpRp微分后,在A点产生正、负方向的尖脉冲,而只有正尖脉冲能通过二极管D1 作用于导通管BG1的基极是。ic1减小使BG1退出饱和并进入放大状态,于是它的集电极电位降低,经电阻分压器送到截止管BG2的基极,使BG2的基极电位下降,如果下降幅度足够时,BG2将由截止进入放大状态,因而产生下列正反馈过程(看下列反馈过程时,应注意:在图一的PNP电路中,晶体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电位均为负值,所以uc1↓,表示BG1集电极电位降低,而uc1↑则表示BG1集电极电位升高,当BG1基极电位降低时,则ic1↑,反之当BG1基极电位升高时,ic1↓ ic1越来越小,ic2越来越大,最后到达BG1截止、BG2导通;接差触发脉冲方波从2端输入,并在t=t2时,有正尖脉冲作用于导通管BG2的基极,又经过正反馈过程,使BG1导通,BG2截止。以后,在1、2端的触发脉冲的轮流作用下,双稳电路的状态也作用相应的翻转,如图一(b)所示。 图一、双稳态电路 由上述过程可见:(1)双稳态电路的尖顶触发脉冲极性由晶体管的管型决定:PNP管要求正极性脉冲触发,而NPN管却要求负极性脉冲触发。(2)每触发一次,电路翻转一次,因此,从翻转次数的多少,就可以计算输入脉冲的个数,这就是双稳态电路能够计算的原理。双稳态电路的触发电路形式有:单边触发、基极触发、集电极触发和控制触发等。 图二给出几种实用的双稳态电路。电路(a)中D3、D4为限幅二极管,使输出幅度限制在-6伏左右;电路(b)中的D5、D6是削去负尖脉冲;电路(C)中的ui1、ui2为单触发,ui 为输入触发表一是上述电路的技术指标。

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

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 双稳态电路是由什么组成的?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工作原理 图一为双稳态电路,它是由两级反相器组成的正反馈电路,有两个稳定状态,或者是BG1导通、BG2截止;或者是BG1截止、BG2导通,由于它具有记忆功能,所以广泛地用于计数电路、分频电路和控制电路中,原理,图2(a)中,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BG1导通,BG2截止,当触发脉冲方波从1端输入,经CpRp 微分后,在A点产生正、负方向的尖脉冲,而只有正尖脉冲能通过二极管D1作用于导通管BG1的基极是。ic1减小使BG1退出饱和并进入放大状态,于是它的集电极电位降低,经电阻分压器送到截止管BG2的基极,使BG2的基极电位下降,如果下降幅度足够时,BG2将由截止进入放大状态,因而产生下列正反馈过程(看下列反馈过程时,应注意:在图一的PNP电路中,晶体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电位均为负值,所以uc1↓,表示BG1集电极电位降低,而uc1↑则表示BG1集电极电位升高,当BG1基极电位降低时,则ic1↑,反之当BG1基极电位升高时,ic1↓ ic1越来越小,ic2越来越大,最后到达BG1截止、BG2导通;接差触发脉冲方波从2端输入,并在t=t2时,有正尖脉冲作用于导通管BG2的基极,又经过正反馈过程,使BG1导通,BG2截止。以后,在1、2端的触发脉冲的轮流作用下,双稳电路的状态也作用相应的翻转,如图一(b)所示。 图一、双稳态电路 由上述过程可见:(1)双稳态电路的尖顶触发脉冲极性由晶体管的管型决定:PNP管要求正极性脉冲触发,而NPN管却要求负极性脉冲触发。(2)每触发一次,电路翻转一次,因此,从翻转次数的多少,就可以计算输入脉冲的个数,这就是双稳态电路能够计算的原理。 双稳态电路的触发电路形式有:单边触发、基极触发、集电极触发和控制触发等。 图二给出几种实用的双稳态电路。电路(a)中D3、D4为限幅二极管,使输出幅度限制在-6伏左右;电路(b)中的D5、D6是削去负尖脉冲;电路(C)中的ui1、ui2为单触发,ui为输入触发表一是上述电路的技术指标。 图二、几种实用的双稳态电路 表一几种双稳态触发器的技术指标 图二(a)(b)(c)(d) 管型二极管2AP32AP152AK1C2AK17 三极管3AX31B3AG403AK203DK3B 信号电平“0”(无信号)(V)000+6 “1”(有信号)(V)-6-6-90 工作频率(KHz)1060010008000 抗干扰电压(V)≥1≥1.5≥20.8-1 触发灵敏度(V)≤4≤4.8≤72.5 输出端的吸收能力(mA)≤4≤6.7≤210 输出端的发射能力(mA)≤44≤12≤127 输出脉冲的上升时间(μs)2≤0.30≤0.1≤0.1 输出脉冲的下降时间(μs)2≤0.36≤0.15≤0.1 对β值的要求>5050-8060-90>50 元件参数的允许化△β<10,±5%△β<10,±5%△β<10,±5%△β<10,±5%

电磁阀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实用版

YF-ED-J184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电磁阀原理及使用注意事 项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电磁阀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实用 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电磁阀从原理上分为三大类: 1)直动式电磁阀: 原理: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把关 闭件从阀座上提起,阀门打开;断电时,电磁 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 闭。 特点:在真空、负压、零压时能正常工 作,但通径一般不超过25mm。 2)分布直动式电磁阀: 原理:它是一种直动和先导式相结合的原

理,当入口与出口没有压差时,通电后,电磁力直接把先导小阀和主阀关闭件依次向上提起,阀门打开。当入口与出口达到启动压差时,通电后,电磁力先导小阀,主阀下腔压力上升,上腔压力下降,从而利用压差把主阀向上推开;断电时,先导阀利用弹簧力或介质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动,使阀门关闭。 特点:在零压差或真空、高压时亦能可*动作,但功率较大,要求必须水平安装。 3)先导式电磁阀: 原理:通电时,电磁力把先导孔打开,上腔室压力迅速下降,在关闭件周围形成上低下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上移动,阀门打开;断电时,弹簧力把先导孔关闭,入口压力通过旁通孔迅速腔室在关阀件周围形成下

集成逻辑门电路及应用与门非门与非门

集成逻辑门电路及应用(与门,非门,与非门)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种类繁多,有反相器、与门和与非门、或门和或非门、异或门等,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门电路及应 用电路。 1.集成逻辑门电路: (1)常用逻辑门电路图形符号 常用逻辑门电路图形符号见表1。 表1 常用逻辑门电路图形符号 (2)反相器与缓冲器 反相器是非门电路,74LS04是通用型六反相器,与该器件的逻辑功能且引脚排列兼容的器件有74HC04,CD4069等。74LS05也是六反相器,该器件的逻辑功能和引脚排列与74LS04相同,不同的是74LS05是集电极开路输出(0C门),在实际使用时,必须在输出端至电源正端接上拉电阻。 缓冲器的输出与输人信号同相位,它用于改变输人输出电平及提高电路的驱动能力,74LS07是集电极开路输出同相输出驱动器,该器件的输出高电压达30V,灌电流达40mA,与之兼容的器件有74HC07,74HCT07 等。 74LS04,CD4069引脚排列图如图1所示。

图1 74LS04,CD4069引脚排列图 (3)与门和门与非 与门和与非门种类繁多,常见的与门有2输入、3输入、4输入与门等;与非门有2输入、3输入、4输入、8输入等,常见的74LS系列(74HC系列)与门和与非门引脚排列图如图2所示。 图2 常见的74LS系列(74HC系列)与门和与非门引脚排列图 74LS08是四2输人与门,74LS00和CD4011是四2输入与非门,74LS20是双4输人与非门。 2.集成门电路的应用 (1)定时灯光提醒器 电路如图3所示,由六非门CD4069(仅用到其中两个非门,分别用IC-1和IC-2表示)和电阻、电容、电源等组成,此电路可以在1~25分钟内预定提醒时间,使用时,利用时间标尺预定时间,打开电源开关,定时器绿灯亮,表示开始计时,到了预定的时间,绿灯灭,红灯亮。

正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的工作原理详解

正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电路的工作原理详解 什么叫触发器 施密特触发电路(简称)是一种波形整形电路,当任何波形的信号进入电路时,输出在正、负饱和之间跳动,产生方波或脉波输出。不同于比较器,施密特触发电路有两个临界电压且形成一个滞后区,可以防止在滞后范围内之噪声干扰电路的正常工作。如遥控接收线路,传感器输入电路都会用到它整形。 施密特触发器 一般比较器只有一个作比较的临界电压,若输入端有噪声来回多次穿越临界电压时,输出端即受到干扰,其正负状态产生不正常转换,如图1所示。 图1 (a)反相比较器 (b)输入输出波形 施密特触发器如图2 所示,其输出电压经由R1、R2分压后送回到运算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形成正反馈。因为正反馈会产生滞后(Hysteresis)现象,所以只要噪声的大小在两个临界电压(上临界电压及下临界电压)形成的滞后电压范围内,即可避免噪声误触发电路,如表1 所示 图2 (a)反相斯密特触发器 (b)输入输出波形

表1 反相施密特触发器 电路如图2 所示,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在正、负饱和之间转换: νO= ±Vsat。输出电压经由R1 、R2分压后反馈到非反相输入端:ν+= βνO, 其中反馈因数= 当νO为正饱和状态(+Vsat)时,由正反馈得上临界电压 当νO为负饱和状态(- Vsat)时,由正反馈得下临界电压 V TH与V TL之间的电压差为滞后电压:2R1 图3 (a)输入、输出波形 (b)转换特性曲线 输入、输出波形及转换特性曲线如图3(b)所示。

当输入信号上升到大于上临界电压V TH时,输出信号由正状态转变为 负状态即:νI >V TH→νo = - Vsat 当输入信号下降到小于下临界电压V TL时,输出信号由负状态转变为 正状态即:νI <V TL→νo = + Vsat 输出信号在正、负两状态之间转变,输出波形为方波。 非反相施密特电路 图4 非反相史密特触发器 非反相施密特电路的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均接至非反相输入端,如图4所示。 由重迭定理可得非反相端电压 反相输入端接地:ν-= 0,当ν+ = ν- = 0时的输入电压即为临界电压。将ν+ = 0代入上式得 整理后得临界电压 当νo为负饱和状态时,可得上临界电压 当νo为正饱和状态时,可得下临界电压, V TH与V TL之间的电压差为滞后电压:

最新电磁阀的工作原理

电磁阀的工作原理 valve中文可翻译为“阀”、“阀门”,“valves”在气动系统中指各种类型的气动阀。 valve词汇举例: 5 port solenoid valves 5通电磁阀 3 port solenoid valves 3通电磁阀 air Operated v alves气控阀 mechanical valves机械阀 hand valves手动阀 “pneumatic”的中文翻译是“气动”,因此“气动”的英文翻译为“pneumatic”。 pneumatic词汇举例: pneumatic tools:气动工具 pneumatic equipment 气动设备 electro-pneumatic regulator 电气比例阀 pneumatic pressure switch 气压力开关 pneumatic 例句: The heart of any pneumatic system is the air compressor. 气动系统的动力源是空气压缩机。 Pneumatics is a section of technology that deals with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pressurized gas to produce mechanical motion. 气动是一门对压缩空气产生的机械运动进行研究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What is Pneumatic? “气动”是什么意思?

Pneumatic simply means using pressurized gas to make a piece of machinery work. 简单的说,气动的意思就是使用压缩空气让一台机器工作。 利用电磁线圈通电时,静铁芯对动铁芯产生电磁吸力使阀切换以改变气流方向的阀,称为电磁控制方向阀,简称电磁阀。这种阀易于实现电、气联合控制,能实现远距离操作,故得到广泛应用。 一、电磁阀的分类 国内外电磁阀,到目前为止,从动作方式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直动式、反冲式、先导式。 1、直动式电磁阀: 原理:常闭型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把关闭件从阀座上提起,阀门打开;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常开型与此相反) 特点:在真空、负压、零压时能正常工作,但通径一般不超过25mm。 2、反冲型电磁阀 原理:它的原理是一种直动和先导相结合,通电时,电磁阀先将辅阀打开,主阀下腔压力大于上腔压力而利用压差及电磁阀的同时作用把阀门开启;断电时,辅阀利用弹簧力或介质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动便阀门关闭。 特点:在零压差或高压时也能可靠工作。 3、先导式电磁阀: 原理:通电时,电磁力把先导孔打开,上腔室压力迅速下降,在关闭件周围形成上低下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上移动,阀门打开;断电时,弹簧力把先导孔关闭,入口压力通过旁通孔迅速腔室在关阀件周围形成下低上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动,关闭阀门。 特点:体积小,功率低,流体压力范围上限较高,可任意安装(需定制)但必须满足流体压差条件 一、电磁阀的工作原理 阀芯的工作位置有几个,该电磁阀就叫几位电磁阀:

与非门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最简单的与、或、非门电路;掌握TTL 门电路、CMOS 门电路特点和逻辑功能(输入输出关系);掌握TTL 门电路、CMOS 门电路的电气特性;理解TTL 门电路、CMOS 门电路在应用上的区别。了解特殊的门电路,如OC 门,三态门,CMOS 传输门。 教学重点: TTL 门电路的外部特性,逻辑功能、电气特性。CMOS 门电路的外部特性,逻辑功能、电气特性。 2. 1 概述 门电路——用以实现各种基本逻辑关系的电子电路 正逻辑——用1 表示高电平、用0 表示低电平 负逻辑——用0 表示高电平、用1 表示低电子的情况。 2.2 分立元件门电路 2.2.1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图2.2.1二极管静态开关电路及其等效电路 (a)电路图(b) 输入高电平时的等效电路(c)输入低电平时的等效电路

二、动态开关特性在高速开关电路中,需要了解二极管导通与截止间的快速转换过程。 图2.2.2二极管动态开关特性 (a)电路图(b)输入脉冲电压波形(c)实际电流波形 当输入电压U I 由正值U F 跃变为负值U R 的瞬间,V D 并不能立刻截止,而是在外加反向电压UR 作用下,产生了很大的反向电流I R ,这时i D =I R ≈- U R /R ,经一段时间 t rr后二极管V D 才进人截止状态,如图3. 2. 3 (c) 所示。通常将t rr称作反向恢 复时间。产生t rr 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二极管在正向导通时,P 区的多数载流子空穴大 量流入N 区,N 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大量流入P 区,在P 区和N 区中分别存储了 大量的电子和空穴,统称为存储电荷。当U I 由U F跃变为负值U R 时,上述存储 电荷不会立刻消失,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形成了较大的反向电流I R ,随着存储电荷 的不断消散,反向电流也随之减少,最终二极管V D 转为截止。当二极管V D 由截 止转为导通时,在P 区和N 区中积累电荷所需的时间远比t rr 小得多,故可以忽略。 2. 2. 2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一、静态开关特性及开关等效电路

双稳态电路图简介

NE555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 各脚主要功能(集成块图在下面) 1地GND 2触发 3输出 4复位5控制电压 6门限(阈值)7放电 8电源电压Vcc 应用十分广泛,可装如下几种电路: 1。单稳类电路 作用:定延时,消抖动,分(倍)频,脉冲输出,速率检测等。 2。双稳类电路 作用:比较器,锁存器,反相器,方波输出及整形等。 3。无稳类电路 作用:方波输出,电源变换,音响报警,玩具,电控测量,定时等。 我们知道,555电路在应用和工作方式上一般可归纳为3类。每类工作方式又有很多个不同的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单一品种的电路外,还可组合出很多不同电路,如:多个单稳、多个双稳、单稳和无稳,双稳和无稳的组合等。这样一来,电路变的更加复杂。为了便于我们分析和识别电路,更好的理解555电路,这里我们这里按555电路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把555电路分为3大类、8种、共18个单元电路。每个电路除画出它的标准图型,指出他们的结构特点或识别方法外,还给出了计算公式和他们的用途。方便大家识别、分析555电路。下面将分别介绍这3类电路。

单稳类电路 单稳工作方式,它可分为3种。见图示。 第1种(图1)是人工启动单稳,又因为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位置不同而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并分别以1.1.1 和1.1.2为代号。他们的输入端的形式,也就是电路的结构特点是:“RT-6.2-CT”和“CT-6.2-RT”。 第2种(图2)是脉冲启动型单稳,也可以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他们的输入特点都是“RT-7.6-CT”,都是从2端输入。1.2.1电路的2端不带任何元件,具有最简单的形式;1.2.2电路则带有一个RC微分电路。

分立元件组成的双稳态电路

图是采用分立元件构成的双稳态电路,从电路中可以看出,一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另一只三极管的基极耦合,Uol、Uo2是这一双稳态电路的两个输出信号。两管的基极通过R3和R5接触发信号U。通常,这种电路中的元器件参数对称,即VT1、VT2性能参数一致,R1=R6,R2=R4,R3=R5。 (1)当没有输入触发信号时,接通直流工作电压VcC,虽然电路中元器件参数对称,但不可能是绝对一样的,设接通电源后VT1的导通程度大于VT2,这样VT1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电流增大较快(VcC经Rl加到VT1集电极,R6和R4为VT1提供基极电流),使VT1的集电极电压下降较快,通过R2使VT2基极电压下降,其集电极电压上升,再经R4使VT1的基极电压进一步上升,其基极电流更大,显然这是正反馈过程,所以很快使VT1处于饱和状态。 由于VT1饱和后集电极电压(饱和压降)只有0.2V,这一电压经R2加到VT2的基极,使VT2处于截止状态。此时,VT1集电极输出电压Uo1为低电平;VT2集电极输出电压U02为高电平。只要外电路中没有出现有效的触发信号,这一电路将始终保持VT1饱和、VT2截止的稳定状态。 如若在电源接通之后设VT2导通电流大于VT1,则通过电路的正反馈过程,会使VT1处于截止、VT2处于饱和的稳定状态,此时Uol为高电平,U。。低电平。只要外电路中没有出现有效的触发信号,这一电路始终保持这一稳定状态。 (2)当有触发信号作用于电路时,电路的状态将发生变化。电路中,Cl和R7构成微分电路,输入脉冲信号U.经过微分后,获得正、负尖顶脉冲,由于二极管VD1的单向导电性,只能让负尖顶脉冲通过,将正尖顶脉冲去掉。 设初始时双稳态电路处于VT1饱和、VT2截止的稳态。触发电路送来的负尖顶脉冲通过R3和R5,同时加到VT1和VT2基极。由于VT2截止,所以负脉冲加到VT2基极后使基极电压更低,这对VT2无作用。 负脉冲加到饱和管VT1的基极后,使VT1的基极电压下降,其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电压升高,通过R2耦合使VT2的基极电压升高,其集电极电压下降,又通过R4耦合使VT1的基极电压进一步下降,这一正反馈过程,很快使VT1从饱和转为截止,而VT2

实验04-双稳态触发器功能及应用

实验四双稳态触发器功能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两种基本RS触发器的构成、集成JK和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测试、触发方式和使用方法。 2.掌握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3.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步骤,并通过实验进行逻辑功能验证。 4.学会应用双稳态触发器设计电路。 二、实验任务(建议学时:2学时) (一)基本实验任务 1. 两种基本RS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 2. D触发器(74LS74)的逻辑功能测试; 3. JK触发器(74LS112)的逻辑功能测试; 4. 用JK触发器构成D、T、T'触发器,并验证其逻辑功能; (二)扩展实验任务(电类本科生1、2、3项必选一个,4、5项必选一个,非电类本科生1、2、3项任选一个) 1. 对图4-5所示时序逻辑电路1进行分析,画出电路的状态表,并说明该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是什么?请根据电路原理图在实验室完成电路连线,并验证你的结论。 2. 对图4-6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2进行分析,画出电路的状态表,并说明该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是什么?请根据电路原理图在实验室完成电路连线,并验证你的结论。 3. 对图4-7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3进行分析,画出电路的状态表,并说明该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是什么?请根据电路原理图在实验室完成电路连线,并验证你的结论。 4.使用D触发器设计一个四位同步加法计数器(可适当增加必要的基本门电路),并验证其逻辑功能。 5.根据图4-9所示电路及工作原理,使用D触发器将图中的控制电路设计出来,以实现图4-9电路的功能。

三、实验原理 触发器(Flip-flop)简称FF。按电路结构分为:基本RS触发器(又称RS锁存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Master-Slave FF)、边沿触发器(Edge-Triggered)、维持阻塞触发器等,不同电路结构的触发器有不同的动作特点。按逻辑功能分为:RS触发器(RS锁存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和T′触发器等。 1)基本RS触发器动作特点:基本RS触发器,其输出端和Q′状态由输入信号R和S来决定,当输入信号R和S发生变化时,输出端Q和Q′的状态作相应的变化。 2)同步RS触发器(高电平触发)动作特点:输入信号在CP=0期间保持不变,在CP=1的全部时间内R、S的变化都将引起触发器状态的相应改变,即在CP=1期间输入信号发生多次变化,触发器的状态也可能发生多次翻转,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弱。 3)主从触发器的动作特点:①在CP=1期间,主触发器接收输入端(S、R或J、K)的信号,输出端被置为相应的状态,从触发器保持原状态;②在CP下降沿(或上升沿)到来时从触发器按主触发器的状态翻转,即Q和Q′端的状态改变发生在CP的下降沿(或上升沿)。 使用主从触发器应注意:只有在CP=1期间输入状态不变的条件下,当下降沿(或上升沿)到来时,输出状态(次态)才会由输入的状态决定。否则,必须考虑CP=1期间输入状态的全部变化过程,才能确定当下降沿(或上升沿)到来时,触发器的输出状态(次态)。4)边沿触发器的动作特点:边沿触发器的次态仅取决于CP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到达时输入端的逻辑状态,而在这以前或以后,输入信号的变化对触发器的状态没有影响。这种特点有效的提高了触发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因而也提高了电路的工作可靠性。 目前生产的触发器定型产品中只有JK触发器和D触发器两大类。 (一)基本实验任务 1. 与非门、或非门分别构成的RS基本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 如图4-1所示的两种基本RS触发器分别由与非门和或非门构成。

电磁阀原理及选型

电磁阀 一、电磁阀定义 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 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 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 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 二、电磁阀工作原理 电磁阀里有密闭的腔,在不同位置开有通孔,每个孔连接不同 闭不同的排油孔,而进油孔是常开的,液压油就会进入不同的 就控制了机械运动。 三、电磁阀分类 1、电磁阀从原理上分为三大类: 1.1直动式电磁阀 工作原理:

开;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 工作特点: 在真空、负压、零压时能正常工作,但通径一般不超过25mm。 1.2分布直动式电磁阀 工作原理: 它是一种直动和先导式相结合的原理,当入口与出口没有压差时,通电后,电磁力直接把先导小阀和主阀关闭件依次向上提起,阀门打开。当入口与出口达到启动压差时,通电后,电磁力先导小阀,主阀下腔压力上升,上腔压力下降,从而利用压差把主阀向上推开;断电时,先导阀利用弹簧力或介质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动,使阀门关闭。 工作特点: 在零压差或真空、高压时亦能可*动作,但功率较大,要求必须水平安装。 1.3先导式电磁阀 工作原理: 通电时,电磁力把先导孔打开,上腔室压力迅速下降,在关闭件周围形成上低下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上移动,阀门打开;断电时,弹簧力把先导孔关闭,入口压力通过旁通孔迅速腔室在关阀件周围形成下低上高的压差,流体压力推动关闭件向下移动,关闭阀门。

工作特点: 流体压力范围上限较高,可任意安装(需定制)但必须满足流体压差条件。 2、电磁阀从阀结构和材料上的不同与原理上的区别,分为六个分 支小类: 2.1直动膜片结构。 2.2分步直动膜片结构。 2.3先导膜片结构。 2.4直动活塞结构。 2.5分步直动活塞结构。 2.6先导活塞结构。 3、电磁阀按照功能分类: 水用电磁阀、蒸汽电磁阀、制冷电磁阀、低温电磁阀、燃气电磁阀、消防电磁阀、氨用电磁阀、气体电磁阀、液体电磁阀、微型电磁阀、脉冲电磁阀、液压电磁阀常开电磁阀、油用电磁阀、直流电磁阀、高压电磁阀、防爆电磁阀等。 四、电磁阀选型 电磁阀选型时首先依次遵循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四大原则,其次根据六个方面的现场工况(即管道参数、流体参数、压力参数、电气参数、动作方式、特殊要求进行选择)。 4.1四大原则 安全性:

(Multisim数电仿真)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及组成其它门电路

实验3.2 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及组成其它门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THD-1型(或Dais-2B型)数电实验箱的使用方法。 2. 了解基本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方法。 3.学会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逻辑门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1. 集成逻辑门有许多种,如: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OC门、TS门等等。但其中与非门用途最广,用与非门可以组成其它许多逻辑门。 要实现其它逻辑门的功能,只要将该门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化成与非-与非表达式,然后用多个与非门连接起来就可以达到目的。例如,要实现或门Y=A+B, A ,可用三个与非门连根据摩根定律,或门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可以写成:Y=B 接实现。 集成逻辑门还可以组成许多应用电路,比如利用与非门组成时钟脉冲源电路就是其中一例,它电路简单、频率范围宽、频率稳定。 2. 集成电路与非门简介: 74LS00是“TTL系列”中的与非门,CD4011是“CMOS系列”中的与非门。它们都是四-2输入与非门电路,即在一块集成电路内含有四个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2个输入端。74LS00芯片逻辑框图、符号及引脚排列如图

与非门的逻辑功能是:当输入端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低电平时,输出端为高电平;只有当输入端全部为高电平时,输出才是低电平(即有“0”得“1”,全 “1”得“0”)。其逻辑函数表达式为:B =。 Y? A TTL电路对电源电压要求比较严,电源电压Vcc只允许在+5V±10%的范围内工作,超过5.5V将损坏器件;低于4.5V器件的逻辑功能将不正常。 CMOS集成电路是将N沟道MOS晶体管和P沟道MOS晶体管同时用于一个集成电路中,成为组合两种沟道MOS管性能的更优良的集成电路。CMOS电路的主要优点是: (1). 功耗低,其静态工作电流在10-9A数量级,是目前所有数字集成电路中最低的,而TTL器件的功耗则大得多。 (2).高输入阻抗,通常大于1010Ω,远高于TTL器件的输入阻抗。 (3). 接近理想的传输特性,输出高电平可达电源电压的99.9%以上,低电平可达电源电压的0.1%以下,因此输出逻辑电平的摆幅很大,噪声容限很高。 (4).电源电压范围广,可在+5V~+18V范围内正常运行。 3.集成电路芯片简介: 数字电路实验中所用到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双列直插式的,其引脚排列规则如图3.2.3所示。识别方法是:正对集成电路型号(如74LS00)或看标记(左边的缺口或小圆点标记),从左下角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数1、2、3...依次数到最后一脚(在左上角)。在标准型TTL集成电路中,电源端Vcc一般排在左上角,接地端GND 一般排在右下角。如74LS00为14脚芯片,14脚为Vcc,7脚为GND。若芯片 集成电路使用注意事项:

双稳态电路原理、设计及应用(按键触发开关)

双稳态电路原理及设计、实际应用 一、工作原理 图一为双稳态电路,它是由两级反相器组成的正反馈电路,有两个稳定状态,或者是BG1导通、BG2截止;或者是BG1截止、BG2导通,由于它具有记忆功能,所以广泛地用于计数电路、分频电路和控制电路中。 原理,图2(a)中,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BG1导通,BG2截止,当触发脉冲方波从1端输入,经CpRp微分后,在A点产生正、负方向的尖脉冲,而只有正尖脉冲能通过二极管D1作用于导通管BG1的基极是。ic1减小使BG1退出饱和并进入放大状态,于是它的集电极电位降低,经电阻分压器送到截止管BG2的基极,使BG2的基极电位下降,如果下降幅度足够时,BG2将由截止进入放大状态,因而产生下列正反馈过程(看下列反馈过程时,应注意:在图一的PNP电路中,晶体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电位均为负值,所以uc1↓,表示BG1集电极电位降低,而uc1↑则表示BG1集电极电位升高,当BG1基极电位降低时,则ic1↑,反之当BG1基极电位升高时,ic1↓,ic1越来越小,ic2越来越大,最后到达BG1截止、BG2导通;接差触发脉冲方波从2端输入,并在t=t2时,有正尖脉冲作用于导通管BG2的基极,又经过正反馈过程,使BG1导通,BG2截止。以后,在1、2端的触发脉冲的轮流作用下,双稳电路的状态也作用相应的翻转,如图一(b)所示。 图一、双稳态电路 由上述过程可见:(1)双稳态电路的尖顶触发脉冲极性由晶体管的管型决定:PNP管要求正极性脉冲触发,而NPN管却要求负极性脉冲触发。(2)每触发一次,电路翻转一次,因此,从翻转次数的多少,就可以计算输入脉冲的个数,这就是双稳态电路能够计算的原理。双稳态电路的触发电路形式有:单边触发、基极触发、集电极触发和控制触发等。 图二给出几种实用的双稳态电路。电路(a)中D3、D4为限幅二极管,使输出幅度限制在-6伏左右;电路(b)中的D5、D6是削去负尖脉冲;电路(C)中的ui1、ui2为单触发,ui为输入触发表一是上述电路的技术指标。

输入与非门电路版图设计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绪论 (1) 1.1设计背景 (1) 1.2设计目标 (1) 2 四输入与非门电路 (2) 2.1电路原理图 (2) 2.2四输入与非门电路仿真观察波形 (2) 2.3四输入与非门电路的版图绘制 (3) 2.4四输入与非门版图电路仿真观察波形 (4) 2.5LVS检查匹配 (5) 总结 (7) 参考文献 (8) 附录一:电路原理图网表 (9) 附录二:版图网表 (10)

1 绪论 1.1 设计背景 tanner是用来IC版图绘制软件,许多EDA系统软件的电路模拟部分是应用Spice程序来完成的,而tanner软件是一款学习阶段应用的版图绘制软件,对于初学者是一个上手快,操作简单的EDA软件。 Tanner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是由Tanner Research 公司开发的基于Windows 平台的用于集成电路设计的工具软件。该软件功能十分强大,易学易用,包括S-Edit,T-Spice,W-Edit,L-Edit与LVS,从电路设计、分析模拟到电路布局一应俱全。其中的L-Edit版图编辑器在国内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知名度。 L-Edit Pro是Tanner EDA软件公司所出品的一个IC设计和验证的高性能软件系统模块,具有高效率,交互式等特点,强大而且完善的功能包括从IC设计到输出,以及最后的加工服务,完全可以媲美百万美元级的IC设计软件。L-Edit Pro包含IC设计编辑器(Layout Editor)、自动布线系统(Standard Cell Place & Route)、线上设计规则检查器(DRC)、组件特性提取器(Device Extractor)、设计布局与电路netlist的比较器(LVS)、CMOS Library、Marco Library,这些模块组成了一个完整的IC设计与验证解决方案。L-Edit Pro丰富完善的功能为每个IC设计者和生产商提供了快速、易用、精确的设计系统。 1.2设计目标 1.用tanner软件中的原理图编辑器S-Edit编辑四输入与非门电路原理图。 2.用tanner软件中的W-Edit对四输入与非门电路进行仿真,并观察波形。 3.用tanner软件中的L-Edit绘制四输入与非门版图,并进行DRC验证。 4.用W-Edit对四输入与非门的版图电路进行仿真并观察波形。 5.用tanner软件中的layout-Edit对四输入与非门进行LVS检验观察原理图与版图的匹配程度。

双稳态电路图

双稳态电路图

————————————————————————————————作者:————————————————————————————————日期:

NE555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 各脚主要功能(集成块图在下面) 1地 GND 2触发 3输出 4复位5控制电压 6门限(阈值)7放电 8电源电压Vcc 应用十分广泛,可装如下几种电路: 1。单稳类电路 作用:定延时,消抖动,分(倍)频,脉冲输出,速率检测等。 2。双稳类电路 作用:比较器,锁存器,反相器,方波输出及整形等。 3。无稳类电路 作用:方波输出,电源变换,音响报警,玩具,电控测量,定时等。 我们知道,555电路在应用和工作方式上一般可归纳为3类。每类工作方式又有很多个不同的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单一品种的电路外,还可组合出很多不同电路,如:多个单稳、多个双稳、单稳和无稳,双稳和无稳的组合等。这样一来,电路变的更加复杂。为了便于我们分析和识别电路,更好的理解555电路,这里我们这里按555电路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把555电路分为3大类、8种、共18个单元电路。每个电路除画出它的标准图型,指出他们的结构特点或识别方法外,还给出了计算公式和他们的用途。方便大家识别、分析555电路。下面将分别介绍这3类电路。 单稳类电路 单稳工作方式,它可分为3种。见图示。 第1种(图1)是人工启动单稳,又因为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位置不同而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并分别以1.1.1 和1.1.2为代号。他们的输入端的形式,也就是电路的结构特点是:“RT-6.2-CT”和“CT-6.2-RT”。

第2种(图2)是脉冲启动型单稳,也可以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他们的输入特点都是“RT-7.6-CT”,都是从2端输入。1.2.1电路的2端不带任何元件,具有最简单的形式;1.2.2电路则带有一个RC微分电路。 第3种(图3)是压控振荡器。单稳型压控振荡器电路有很多,都比较复杂。为简单起见,我们只把它分为2个不同单元。不带任何辅助器件的电路为1.3.1;使用晶体管、运放放大器等辅助器件的电路为1.3.2。图中列出了2个常用电路。 双稳类电路 这里我们将对555双稳电路工作方式进行总结、归纳。555双稳电路可分成2种。 第一种(见图1)是触发电路,有双端输入(2.1.1)和单端输入(2.1.2)2个单元。单端比较器(2.1.2)可以是6端固定,2段输入;也可是2端固定,6端输入。

置位和复位优先双稳态触发器指令

置位和复位优先双稳态触发器指令 RS触发器具有置位和复位的双重功能,RS触发器是复位优先时,当置位(S)和复位(R)同时为真时,输出为假。而SR触发器是置位优先触发器时,当置位(S)和复位(R)同时为真时,输出为真。RS 和SR触发器指令应用如下图所示: 图4-16 RS 和SR 触发器指令应用 边沿触发指令 边沿触发是指用边沿触发信号产生一个机器周期的扫描脉冲,通常用做脉冲整形。边沿触发指令分为上升沿(正跳变触发)和下降沿(负跳变触发)两大类,正跳变触发指令指输入脉冲的上升沿使触点闭合(ON)一个扫描周期。负跳变触发指输入脉冲的下降沿使触点闭合(ON)一个扫描周期。边沿触发指令格式见表4-5

【例4-5】如图4-17所示的程序,若I0.0上电一段时间后再断开,请画出I0.0,Q0.0,Q0.1和Q0.2 图4-17 边沿触发指令应用实例 [解]如图4-17所示,在I0.0的上升沿,触点(EU)产生一个扫描周期的时钟脉冲,驱动输出线圈Q0.1通电一个扫描周期,Q0.0通电,使输出线圈Q0.0置位并保持。 在I0.0的下降沿,触点(ED)产生一个扫描周期的时钟脉冲,驱动输出线圈Q0.2通电一个扫面周期,是输出线圈Q0.0复位并报出。【例4-6】设计用一个单按钮控制一盏灯的亮和灭,即按奇数次按钮灯亮,按偶数次按钮等灭。 [解] 当I0.0第一次合上时,V0.0接通一个扫描周期,使得Q0.0线圈得电一个扫描周期,当下一次扫描周期到达,Q0.0常开触点闭合自

锁,灯亮。 当I0.0第二次合上时,V0.0接通一个扫描周期,使得Q0.0线圈闭合一个扫描周期。切断Q0.0的敞开触点和V0.0的敞开触点,使得灯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