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氧、氮、硫等)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和人工环境中。

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及其他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2.碳的四价性: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由于其四个价电子,使得碳原子能够形成多种形态及化学键。

3.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有机化合物的碳与碳之间的共价键又称为碳碳键。

与碳原子结合的其他元素也是通过共价键与碳原子连接。

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一般为无色、无臭、不导电、可燃的液体、固体或气体。

5.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可以发生燃烧、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加成等化学反应。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1.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指的是其分子中的原子以及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2.分子式: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分子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3.构造式:构造式是表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简便方法,在分子模型中直接显示各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4.IUPAC命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制定了一种国际规定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5.骨架命名法:根据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直接连接关系命名。

三、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类别与性质:1.烃:烃是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烷烃、烯烃、炔烃三类。

2.醇:醇是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时将末端羟基的碳原子标记为1号碳,根据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数目不同,醇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

3.醚:醚是由两个碳原子中心的羟基化合物通过氧原子连接而成的有机化合物。

4.醛和酮:醛和酮是以羰基为特征的有机化合物,醛中羰基连接在碳骨架的末端,而酮中羰基连接在碳骨架的中部。

5.酸和酯:酸是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酯是酸与醇缩合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6.脂肪酸:脂肪酸是一类属于羧酸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动植物的油脂中,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与氢原子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由于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多种化学键,使得有机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质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除了化学性质外,有机化合物还具有一系列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对于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以及光学旋光性等几个方面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一、熔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是指在一定的压力下,化合物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有机化合物的熔点一般较低,原因是有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分子间的Van der Waals力和氢键强度较小。

由于熔点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关,因此改变化合物中原子或官能团的位置或种类可以显著影响其熔点。

二、沸点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是指在一定的压力下,化合物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与熔点类似,沸点也受到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分子间作用力较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沸点。

例如,分子内存在较多的氢键结构的化合物往往具有较高的沸点。

三、密度有机化合物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

与其他物理性质一样,有机化合物的密度也受到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通常,具有较大分子和高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密度较高,而低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密度较低。

此外,官能团的引入和结构的变化也可能导致有机化合物密度的变化。

四、溶解性有机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其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

溶解性主要由分子间作用力和溶剂极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

一般来说,具有相似极性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相应极性的有机化合物。

但是也存在不规律性,有些有机化合物在非极性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如酮类和醇类。

五、光学旋光性光学旋光性是一种与光学活性有机化合物相关的物理性质。

光学活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溶液中能够使得线偏振光产生旋转现象的化合物。

光学旋光性可以通过旋光仪进行测量,常用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和分子结构。

总结: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涉及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和光学旋光性等多个方面。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其他少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对于理解有机化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结构相关的性质。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碳骨架的连续性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与其他碳原子形成共价键。

这种碳原子之间的连续连接构成了碳骨架,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

碳骨架的不同排列方式导致有机化合物的不同性质。

1.2 单键、双键和三键的存在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三键。

双键和三键的存在使得分子结构不再是线性的,而呈现出平面或立体的构型。

双键和三键的存在也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如导电性、溶解性等。

1.3 可以存在立体异构体由于碳原子的四个配位方向,有机化合物能够存在立体异构体。

立体异构体指的是具有相同化学组成但空间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如光学异构体可以存在两种旋光方向的异构体。

立体异构体的存在对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2.1 沸点和熔点有机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分子中存在的键的类型和数量、分子量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都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

一般来说,分子间作用力较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

2.2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也与其结构有关。

极性有机化合物通常可以溶解于极性溶剂,而非极性溶剂则可用于溶解非极性有机化合物。

此外,分子大小、分子形状以及功能团的位置等因素也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

2.3 反应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直接决定了其反应性。

双键和三键的存在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活性,易参与加成、消除、置换等反应。

而对于环状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由于结构的限制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2.4 光学活性光学活性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种特殊性质,与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有关。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及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有机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结构和性质进行分类,并且每一类化合物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几种常见分类及其性质。

一、按照碳的饱和度分类1. 饱和有机化合物饱和有机化合物是指碳原子上所有的化学键都为单键,其分子式为CnH2n+2。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烷烃。

烷烃的结构简单,化学性质较为稳定。

在室温下,烷烃通常呈无色气体、液体或固体形态存在。

2. 不饱和有机化合物不饱和有机化合物是指碳原子上存在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nH2n或CnH2n-2。

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包括烯烃和炔烃两大类。

烯烃中的碳原子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双键,而炔烃则是存在一个或多个三键。

二、按照功能团分类1. 烃类烃类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没有其他官能团。

根据烃类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化学键数目,可以将其分为烷烃、烯烃和炔烃。

烷烃的主要性质是不活泼、不反应,而烯烃与炔烃则具有较高的活性。

2. 烃衍生物烃衍生物是指在烃的基础上,通过置换、添加或脱去部分氢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例如,卤代烃是通过将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卤素取代而产生的。

3. 醇类醇类是一类含有氢氧根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以羟基(-OH)作为功能团,常常用字母"OH"来表示。

醇类根据羟基的位置和数量,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

4. 醛类和酮类醛和酮是由碳氧双键连接的碳链所组成的化合物。

醛的羰基(-CHO)位于碳链的末端,而酮的羰基(-C=O)位于碳链的中部。

5. 羧酸及其衍生物羧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

羧酸衍生物可以通过羧基上的氧被氯、酯、酰氯等取代而产生。

三、按照功能性质分类1. 高分子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由许多小分子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生命体的基本构成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对其性质具有决定性影响,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碳骨架结构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特征是碳骨架结构,碳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形成直线、分支、环状等多种结构。

根据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有机化合物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2.官能团有机化合物中常出现官能团,它是一个或多个原子团,决定了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官能团包括羟基、羰基、羧基、胺基等。

官能团的存在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性。

3.立体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还涉及立体化学,包括立体异构体和手性。

其中,立体异构体是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手性则指分子镜像不可重叠,具有非对称中心的特性。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分子结构相关。

例如,分子量较大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短链的烷烃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

此外,有机化合物还具有溶解性、密度、光学性质等。

2.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分子结构和官能团决定。

不同的官能团对应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烃类在充足氧气条件下可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醇类可以发生酸碱反应等。

3.活性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活性。

这是由于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多种共价键,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可能性。

有机化合物的活性不仅使其成为合成化合物的重要基础,也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用作药物、材料等。

结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紧密相关。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入研究其结构与性质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和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一、烃类:
1、烷烃:
由单一的碳链和氢原子组成的构成,是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只有单键,没有明显双键,极易析出极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可析出单质,不溶于水,碱下析出,常
ch2cl2 中溶解,能形成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由于碳链构型的不同,烷烃的化学性质有
一定差异,如丁烷小容易溶于水,而较大碳链烷烃如环氧戊烷,极不易溶于水。

2、烯烃:
具有环状碳链的有机物,由于对电子需要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常温下大部分烯烃是
含有稳定非极性的碳-碳双键,但易析出极性。

它们大部分是不溶于水,形成极少量的分
子间相互作用,但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

二、醛类:
由醛基与醇基所组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δ+醛δ-醇化合物结构,多用于有机化
学的合成。

醇以存在着一个极性空间的形式存在于有机溶剂中,它们极易与水反应,形成盐,破坏极性空间,有其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和无色的现象,所以可以极易溶于水中,但不
溶于有机的溶剂。

三、酯类:
具有羟基组成碳官能团的有机物,主要由酯基和其它某种有机物组成,具有极性碳-
羰基极性空间,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但极不溶于水,因为在水中形成羰基,使
得酯类极难溶于水中,但与碱质有相当大的溶解度,具有一定的把水离子弱化的作用,因此,它们主要用于各种特殊目的。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分析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与其他元素(如氢、氧、氮、硫等)构成的化合物。

它们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也是生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分析对于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 根据碳骨架的结构分类:- 链状有机化合物:碳原子以直链、支链或环状方式连接。

- 环状有机化合物:碳原子形成环状结构,如环烷烃、环烯烃、环炔烃等。

- 杂环有机化合物:碳原子与其他元素(如氧、氮、硫等)形成环状结构。

2. 根据官能团的特征分类:- 烃类化合物:仅由碳和氢组成,如烷烃、烯烃、炔烃等。

- 烃衍生物:在烃的基础上通过替换、加成等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如醇、酮、醛、醚等。

- 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如羧酸、酯、酰氯等。

- 氨基化合物:含有氨基(-NH2)的化合物,如胺、酰胺等。

- 硫醇及其衍生物:含有巯基(-SH)的化合物,如硫醇、巯基甲酸等。

3. 根据功能团的种类分类:- 饱和化合物:不含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如烷烃。

- 不饱和化合物: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如烯烃和炔烃。

- 芳香化合物:具有芳香性质的化合物,如苯和其衍生物。

- 卤代化合物:含有卤素(氟、氯、溴、碘)的化合物,如氯代甲烷和溴苯。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性质分析:- 熔点和沸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可以反映其分子间的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等。

- 密度:有机化合物的密度可以反映其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分子结构的紧密程度。

-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的溶解性与其极性和分子结构有关,可以通过溶解实验来确定其溶解性。

2. 化学性质分析:- 燃烧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燃烧可以测试其是否为饱和化合物,燃烧产物可以得到有关元素的信息。

- 氧化性:有机化合物的氧化性可以通过氧化反应来测试,不同官能团对氧化剂的反应性不同。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研究有机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复杂多样的性质。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物理性质1. 熔点和沸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这是因为有机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分子间距较大,容易发生相变。

同时,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也受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

2.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高。

这是因为有机化合物通常是非极性或弱极性分子,与有机溶剂有较好的相容性。

但在水等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低。

3. 密度:有机化合物的密度通常较小。

这是因为有机物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其分子体积较大。

二、化学性质1. 燃烧性:有机化合物一般易燃。

这是因为有机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键能,可以在氧气的存在下进行燃烧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能。

2. 氧化还原性:有机化合物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醛或酮可被还原为醇,醇可以被氧化为醛或酮。

3. 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常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烯烃可以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卤代烃。

4. 反应活性: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可以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芳香烃由于环上的共轭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加成或氧化反应。

三、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导致性质的差异。

例如,同分子式的不同衍生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如分子大小、分子间作用力、立体构型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由其分子结构和组成决定的。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也能更好地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化学发展的基石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BG
1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
蛋白质
BG
纤维素
2
天 然 化 石
全塑汽车
能 源
BG
3
一、有机化合物
1.定义 大部分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 称为 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组成有机物的元素有: C、H、O、N、S、等P。
BG
4
2.有机化合物的共同性质
反应使气体量减 少或者有溶于水 的气体生成导致 试管中压强减小
取试管中的水少 许,滴入紫色石 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源自BG反应中有HCl生成
13
(2)取代反应:
概念 剖析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 某些原子(或原子团) 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 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BG
14
甲烷可以和卤素 (Cl2、Br2、 I2 ) 发生取代反应,与 Cl2
反应历程:
第一步: CH4+Cl2—光—照→ CH3Cl +HCl
第二步: CH3Cl +Cl2—光—照→ CH2Cl2 +HCl
第三步: CH2Cl2 第四步: CHCl3
++CCll22——光光——照照→→
CHCl3 +HCl CCl4 +HCl。
BG
15
温馨提示:
(1)反应条件:光照(暗处不反应,强光则爆炸) (2)反应物质:纯净氯气、溴蒸气、碘蒸气 (3)反应产物:反应不会停留在某一步,产物是
A.多数熔、沸点低 B. 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C.多数易燃烧,受热易分解 D.多数不电离或者难电离,不导电 E.多数有机反应较慢,伴随有副反应
BG
5
思维拓展 1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吗? 请举例说明。
不一定,少数含碳化合物如:CO 、 CO2 、 H2CO3、碳酸盐、碳酸氢盐等, 由于它们的组成与性质更接近于无机物, 因此仍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思维拓展 3
Cl 2 按体积比
CH4 与 1∶ 1 混合反应,能否只得到 CH 3Cl ?
②CH4 与 Cl2 反应得到四种氯代产物的混合物,不可能 只得到一种产物。
BG
17
迁移练习
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
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D )
A. CH3Cl B. CH2Cl2 C. CCl4 D. HCl
BG
20
BG
21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对比
取代反应 (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置换反应 (锌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反应受温度、压强催化剂 多数在水溶液中进行,遵循
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金属(或非金属)活动顺序
反应逐渐进行,多数是可 反应多数为一步单向进行 逆的
BG
22
迁移练习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D ) A.CH4—高—温→C+2H2 B.2NaI+Cl2===2NaCl+I2 CD..NCaH22SCOl24++CBal2C—l光2—=→==C2NHaCCll3++BHaCSlO4↓
BG
6
温馨提示:
(1)有机化合物必含碳,但含碳的物质不一定 是有机物 (2)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之间并无严格界限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指的是大多数有机物的性 质,并不绝对
BG
7
迁移练习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 汽油、食用油着火时一般不宜用水去灭火 B. 油库、面粉厂、木料加工厂等处要严禁烟火 C. 酒精是液态有机物,可以导电 D. 化纤衣物在熨烫时温度不能太高
四种有机物和一种无机物的混合物 (4)1molH被取代需要1molCl2
BG
16
整理记忆
甲烷的 4 种氯代产物均难 溶于水。常温下除一氯甲烷 是气 体外,其他 3 种产物都是油状液体,三氯甲烷 氯仿)曾被用 做麻醉剂,它和 四氯甲烷 (四氯化碳)还是重要的工业溶 剂。四氯化碳常用做 溶剂、灭。火剂
点燃
CH4+2O2
CO2+2H2O
说明 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的物质还有 CO、H2、S、酒精、H2S 等。 ②点燃甲烷以前应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
BG
11
思维拓展 2
怎么用最简单的方法把甲烷和氢气区分开?
能不能用该法推出甲烷就是由C,H 两种元素 组成的?
操作:点燃其中一种纯净的气体,并用一干燥洁净的 小烧杯罩在火焰之上,然后迅速将烧杯倒转并加入少 量澄清石灰水。
BG
9
3.甲烷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1.点燃纯净的甲烷
2.在火焰的上方罩 干燥洁净的烧杯
实验现象
安静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
烧杯内壁上 有水珠
实验结论 甲烷易燃
甲烷中 含氢元素
3.向反应后的烧杯中 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BG
甲烷中 含碳元素
10
(1) 氧化反应(可燃性)
CH4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 并呈 淡蓝 色,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G
8
二、甲烷
1.存在
有石油的地方一般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含量为( 80%~97%);石油炼制获得的石油气中也 含有甲烷;甲烷还是沼池底部产生的 沼气 和煤矿坑道 产生的气体( 坑道气 或 瓦斯 )的主要成分。
2.物理性质
甲烷为无 色 无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所以收集甲 烷可以用向下排空气 法;甲烷难 溶于水,所以甲烷也可 用 排水 法收集。
气体通入含 石蕊的H2SO4 3 溶液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KMnO4/H+
溶液不褪色
通常条件CH4与
溶液不褪色
KMnO4/H+ 强酸、
强碱
均不反应
溶液不褪色
BG
19
迁移练习
在下列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B A. 将甲烷通入氯水中 B. 甲烷跟氧气混合并点燃 C. 将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 将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存入阴暗处
现象结论: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加入澄清石灰水 若变浑浊则证明是甲烷,不变浑浊则为氢气
BG
1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V(甲烷)∶V(氯气) =1∶4的试管 用闪光灯照射
①黄绿色变浅
②试管内壁有少 量油状液滴生成
氯气参加反应, 有新液体有机物 生成
把试管倒立在盛 满水的水槽中, 取下橡皮塞
③试管中液面上升
BG
23
BG
将 1 mol CH4与一定量的Cl2发生取代反应 ,待反应完全
后,测得四种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 ,则消耗 Cl2
的物质的量为
(C)
A.0.5 mol B.2 mol C.2.5 mol D.4 mol
BG
18
(3)稳定性
实验过程
气体通入 1 KMnO4/H+
溶液 气体通入含 酚酞的NaOH 2 溶液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