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总结-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1节认识有机化学一、概念与机体有关的化合物(少数与机体有关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如水),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化物、氰化物等除外。
除含碳元素外,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氢元素,有些还含氧、氮、卤素、硫和磷等元素.已知的有机化合物近600万种.早期,有机化合物系指由动植物有机体内取得的物质。
自1828年人工合成尿素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界线随之消失,但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有机”这个名词仍沿用.有机化合物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主要是由有机物组成的.例如:脂肪、蛋白质、糖、血红素、叶绿素、酶、激素等。
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现象,都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变.此外,许多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物质,例如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天然和合成药物等,均属有机化合物.二、分类(一)根据碳原子结合而成的基本骨架不同,有机化合物被分为三大类:1。
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2.碳环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故称碳环化合物。
它又可分为两类:脂环族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或稠苯体系的化合物。
3.杂环化合物:组成这类化合物的环除碳原子以外,还含有其它元素的原子,叫做杂环化合物。
(二)按官能团分类决定某一类化合物一般性质的主要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或功能基。
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基本上是相同的.三、命名(一)俗名及缩写有些化合物常根据它的来源而用俗名,要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木醇是甲醇的俗称,酒精(乙醇)、甘醇(乙二醇)、甘油(丙三醇)、石炭酸(苯酚)、蚁酸(甲酸)、水杨醛(邻羟基苯甲醛)、肉桂醛(β—苯基丙烯醛)、巴豆醛(2—丁烯醛)、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氯仿(三氯甲烷)、草酸(乙二酸)、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甘氨酸(α—氨基乙酸)、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D-葡萄糖、D-果糖(用费歇尔投影式表示糖的开链结构)等。
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有机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应用面广。
在学习和掌握各类有机物化学性质时,要抓住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即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官能团。
学习时以烃类有机物为基础,以烃的衍生物为重点;通过各类有机物的重要代表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和主要用途的学习,达到掌握相关各类有机物的目的。
对于其中涉及的各有关反应要认识反应的意义,即每个反应对于反应物来说,它表示着反应物的性质;对于生成物来说,很可能成为生成物的制法。
也就是说,一个化学方程式它既是性质反应,又是制法的反应原理。
对于各个反应,应尽量从分子结构的角度,了解反应的历程,以便于掌握和运用。
现对各类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重要化学性质分别阐述如下:1.烷烃分子结构特点:C—C单键和C—H单键。
在室温时这两种键不活泼,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烷烃一般不和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光、热),C—H键的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C键可以断裂,继而发生裂化和氧化反应。
如:(1)取代反应R-CH3+X2R-CH2X+HX(卤化)R-CH3+HO-NO2-CH2NO2+H2O(硝化)(2)裂化反应(在高温和缺氧条件下)(3)催化裂化C8H18C4H10+C4H8C 4H10C2H6+C2H4(3)氧化反应①燃烧氧化②催化氧化2CH3CH2CH2CH3+5O24CH3COOH+2H2O2.烯烃分子结构特点:分于中含有键。
烯烃分子内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较弱,容易断开而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烯烃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主要发生加成、氧化和加聚反应。
(1)氧化反应①燃烧氧化②催化氧化2CH2 CH2+O22CH3-CHO③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加成反应①加H2、X2(X:Cl、Br、I)CH2 CH2+H2CH3-CH3CH2 CH2+Cl2→CH2Cl-CH2Cl②加H2O、HXCH2 CH2+H-OH CH3-CH2OHCH2 CH2+HCl CH3-CH2Cl(3)加聚反应nCH2 CH2[CH2-CH2]n3.炔烃分子结构特点:分子内含有—C≡C—键炔烃分子内的碳碳三键中有一个较强的键和二个较弱的键,这二个较弱的键在化学反应中容易断开,因而炔烃的化学性质也是活泼的,能够发生和烯烃相似的反应即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空气中易燃烧,如:(1)氧化反应①燃烧氧化②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加成反应(H2、X2、H2O、HX)CH≡CH+HCl CH2==CHCl(3)加聚反应4.二烯烃分子结构特点:分子内含有二个碳碳双键。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总结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总结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总结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与氢原子以及其他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它们是生命体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化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本文将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其分子式和结构式来表示。
分子式是由化合物中各个原子的符号及其个数组成的简略表达式,如C6H12O6表示葡萄糖。
结构式则更为详细地展示了各个原子之间的连接关系。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中包含着碳原子的特殊性质。
碳原子有着四个价电子,因此它可以与其他四个原子形成共价键。
这种四个原子或基团分布在碳原子周围的结构被称为碳原子的化学环境。
根据碳原子周围的基团不同,化合物的性质也会有所不同。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 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气味、溶解性、密度和沸点等。
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结构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例如,醇类化合物由于其分子中带有羟基(-OH)团,因此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相对较好的溶解性。
2. 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是指其与其他化合物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受到其分子结构和功能团的影响。
例如,醛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容易与氧发生反应生成羧酸。
3. 功能团对性质的影响在有机化合物中,功能团是一类具有特定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不同的功能团会赋予化合物特定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例如,羧酸功能团的存在使得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
三、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药、农业和化工等领域。
1. 生命科学许多有机化合物是生命体内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酸和糖类等。
它们在蛋白质合成、遗传信息传递和能量代谢等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2. 医药有机化合物在药物研发和制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许多药物都是由有机化合物合成而成的,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氧、氮、硫等)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和人工环境中。
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及其他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2.碳的四价性: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由于其四个价电子,使得碳原子能够形成多种形态及化学键。
3.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有机化合物的碳与碳之间的共价键又称为碳碳键。
与碳原子结合的其他元素也是通过共价键与碳原子连接。
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一般为无色、无臭、不导电、可燃的液体、固体或气体。
5.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可以发生燃烧、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加成等化学反应。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1.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指的是其分子中的原子以及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2.分子式: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分子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3.构造式:构造式是表示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简便方法,在分子模型中直接显示各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4.IUPAC命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制定了一种国际规定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5.骨架命名法:根据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直接连接关系命名。
三、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类别与性质:1.烃:烃是由碳和氢原子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烷烃、烯烃、炔烃三类。
2.醇:醇是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时将末端羟基的碳原子标记为1号碳,根据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数目不同,醇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
3.醚:醚是由两个碳原子中心的羟基化合物通过氧原子连接而成的有机化合物。
4.醛和酮:醛和酮是以羰基为特征的有机化合物,醛中羰基连接在碳骨架的末端,而酮中羰基连接在碳骨架的中部。
5.酸和酯:酸是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酯是酸与醇缩合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6.脂肪酸:脂肪酸是一类属于羧酸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动植物的油脂中,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洪德规则(Hund's rule) 洪德规则
洪德在总结大量光谱和电离势数据的基础上 提出:电子在简并轨道上排布时,将尽可能分 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5]。对于同一个电 子亚层,当电子排布处于 全满(s^2、p^6、d^10、f^14) 半满(s^1、p^3、d^5、f^7) 全空(s^0、p^0、d^0、f^0) 时比较稳定。
示例 H:1s^1 F:1s^2∣2s^2,2p^5 ∣ S:1s^2∣2s^2,2p^6∣3s^2,3p^4 ∣ ∣ Cr: 1s^2∣2s^2,2p^6∣3s^2,3p^6,3d^5∣4s^1(注 ∣ ∣ ∣ 意加粗数字,是3d^5,4s^1而不是3d^4,4s^2, 因为d轨道上,5个电子是半充满状态,这里 体现了洪德规则)。
•
1874年范荷夫和勒贝尔建立分子的立体概念, 说明了对映异构和顺反异构现象. • *碳原子总是四价的,碳原子自相结合成键, 构造和构造式 • 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和方式称为分子的 构造.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连接顺序和 • 方式的化学式叫构造式(结构式).用两小点 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构造式叫电子式,用短横 线(-)表示共价键的构造式叫价键式.有时可用只 表达官能团结构特点的化学式,既结构简式.
电子排布
综述
电子在原子轨道的运动遵循三个基本定理: 1、能量最低原理 2、泡利不相容原理 3、洪德定则
能量最低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
定义:核外电子在运动时,总是优先占据
能量更低的轨道,使整个体系处于能量最低 的状态。
泡利不相容原理
物理学家泡利在总结了众多事实的基础上提出 :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费米子同时拥有样的 量子物理态。泡利不相容原理应用在电子排布上 ,可表述为:同一轨道上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相反 的电子。该原理有三个推论 ①若两电子处于同一轨道,其自旋方向一定不 同; ②若两个电子自旋相同,它们一定不在同一 轨道; ③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电子。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篇1一、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主要研究其结构、性质、合成与应用。
本篇文章将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概念1.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等)。
2. 共价键:有机化合物中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三、重要官能团及性质1. 烃基(-CnxHy):烃类化合物的核心部分,常见性质包括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2. 羟基(-OH):涉及醇类、酚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常见反应包括酯化反应和脱水反应。
3. 羧基(-COOH):涉及羧酸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具有典型的酸性,可发生酯化反应。
4. 氨基(-NH2):涉及胺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可发生酸碱反应及偶联反应。
5. 醚键(-O-):连接两个有机基团,常见反应包括裂解反应。
6. 酮羰基(-CO-):连接两个碳原子,具有亲电和亲核反应的特性。
四、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原子或原子团替换有机化合物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的过程。
2. 加成反应:不饱和键的加成,如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3. 消除反应: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连接相同基团时,脱去小分子形成不饱和键的过程。
4.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如醇的氧化、醛的还原等。
五、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非常普遍,对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主要包括位置异构、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
六、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光谱分析是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等。
这些光谱技术有助于确定化合物的官能团、结构信息及立体构型。
七、有机合成与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通过合成目标分子实现特定功能。
反应机理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原理,了解反应机理有助于预测和调控有机合成过程。
高二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碳碳叁键键能小 于单键键能的3倍、 小于单键和双键的键 能之和。
单键不容易断裂,饱和碳原子性质稳定,烷烃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不饱和碳原子性质较活泼, 烯烃、炔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追根寻源
• 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什么是正四面体?
• 碳碳双分子中碳碳键为何特殊?
σ键、π键 和大π键
第2节 有机化合物 的结构与性质
联想质疑
燃烧、取代反应 甲烷 燃烧、与高锰酸钾 溶液反应、加成反 应 燃烧、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乙烯
苯
结构
性质
知识支持 共价键的分类及定义
• 单键: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一对电子 的共价键。 • 双键: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两对电子 的共价键。 • 叁键: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三对电子 的共价键。
位
B、两甲基在不同一个碳原子上
4、主链少三个碳原子
C ∣ C -C - C - C - C - C - C ∣ ∣ C C
4、主链少三个碳原子
C C ∣ ∣ C -C - C - C ∣ ∣ C C
【观察】分子式为C6H14的烷烃在结构式中含有3个 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个 ( A ) 2 个 ( B) 3 个 (C)4 个 (D) 5 个
“头碰头”重叠——σ键 “肩并肩”重叠——π 键 苯分子中的大π键
轨道杂化理论: 成键过程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 同一原子中几个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的原 子轨道,可以线性组合,重新分配能量和 确定空间,组成数目相等的新的原子轨道
sp杂化 sp2杂化
杂化
杂化
乙烯、乙炔分子中轨道杂化和重叠方式示意图
请你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从键能和键长的 角度结合乙烷、乙烯和乙炔的性质考虑下列问题, 并与同组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1、乙烯为什么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讲义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讲义一、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范畴在化学的领域中,有机化合物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那么,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简单来说,有机化合物就是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等,由于它们的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相似,通常不被归类为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范畴极其广泛,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甲烷、乙醇、乙酸、葡萄糖等。
它们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燃料到药物,从塑料到食品添加剂,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碳原子具有独特的成键能力,它最外层有 4 个电子,可以形成 4 个共价键。
这使得碳原子能够与其他原子以多种方式结合,形成链状、环状甚至更为复杂的结构。
例如,甲烷(CH₄)中,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以单键相连,形成正四面体的结构;而在乙烯(C₂H₄)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相连,形成平面结构。
2、官能团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关键结构部分。
常见的官能团有羟基(OH)、羧基(COOH)、醛基(CHO)、羰基(C=O)等。
以乙醇(C₂H₅OH)为例,其中的羟基决定了它具有与金属钠反应、发生酯化反应等性质;乙酸(CH₃COOH)中的羧基则赋予了它酸性,能够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现象包括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
构造异构又分为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
比如,正丁烷和异丁烷是碳链异构;1-丙醇和2-丙醇是位置异构;乙醇和二甲醚是官能团异构。
立体异构则包括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
这种现象使得有机化合物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
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一般来说,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
这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逐渐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考点一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Z真题感悟hen ti gan wu(课前)1.(2018·全国Ⅲ·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C)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解析]C错:与氯化氢的反应是发生在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产物是氯代苯乙烷。
A对:“铁粉”“液溴”是苯乙烯()在苯环上发生溴代反应的条件。
B对: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对: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
2.(2018·北京·10)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B)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结构简式为[解析]B对:该高分子完全水解生成和,分别含有官能团—COOH、—NH2。
A错:水解生成的单个分子是对称结构,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环境。
C错:氢键对高分子的性能有影响。
D错: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3.(2017·江苏)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C)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解析]a中没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项错误;a、c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项错误;a中的碳碳双键、b中的羟基以及与苯环相连的甲基、c中的醛基均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C项正确;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官能团为醛基,只有c可以与新制Cu(OH)2反应,而b不能,D项错误。
4.(2017·天津)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B)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解析]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遇FeCl3溶液显色,B项正确。
根据有机物中碳的价键总数为4,可得出汉黄芩素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可知其分子式为C16H12O5,A项错误;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可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 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2 mol Br2,C项错误;该物质中的碳碳双键、羰基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2种,苯环不是官能团,D项错误。
R 弱点突破uo dian tu po (课堂)知能补漏1.有关官能团性质的易混点:(1)注意苯环的结构与六元环的区别,不要看到含双键的六元环就认为是苯环。
(2)注意酚羟基的性质与醇羟基的区别。
注意酚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如苯环邻对位氢易取代、酚羟基易电离等。
(3)注意醇的催化氧化规律,伯醇氧化为醛、仲醇氧化为酮,叔醇不能氧化。
(4)不是所有的醇或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与连有醇羟基(或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5)酚酯与普通酯的区别:1 mol酚酯(如HCOOC6H5)水解时消耗2 mol NaOH 1 mol普通酯(如CH3COOC2H5)水解时消耗1 mol NaOH。
(6)能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有羧酸、苯酚,但苯酚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而得不到CO2。
2.记准几个定量关系:(1)1 mol醛基消耗2 mol Ag(NH3)2OH生成2 mol Ag单质、1 mol H2O、3 mol NH3;1 mol 甲醛消耗4 mol Ag(NH3)2OH。
(2)1 mol醛基消耗2 mol Cu(OH)2生成1 mol Cu2O沉淀、3 mol H2O。
(3)和NaHCO3反应生成气体:1 mol —COOH生成1 mol CO2气体。
(4)和Na反应生成气体:1 mol —COOH生成0.5 mol H2;1 mol —OH生成0.5 mol H2。
(5)和NaOH反应:1 mol —COOH(或酚—OH,或—X)消耗 1 mol NaOH;1 mol(R为链烃基)消耗1 mol NaOH;1 mol 消耗2 mol NaOH。
3.有机物原子共面共线的解题思路(1)“等位代换不变”原则。
基本结构上的氢原子,无论被什么原子替代,所处空间结构维持原状。
(2)单链可以沿键轴旋转,双键和三键不能沿键轴旋转。
若平面间靠单链相连,所连平面可以绕键轴旋转,可能旋转到同一平面上也可能旋转后不在同一平面上。
(3)若平面间被多个点固定,且不是单链,则不能旋转,一定共平面。
(4)分拆原则。
可把复杂的构型,分拆为几个简单构型,再分析单链旋转时可能的界面。
B 备考验证èi kǎo yàn zhènɡ(课后)1.(2018·荆门一模)青蒿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青蒿酸的分子式为C15H20O2B.1 mol青蒿酸最多可与3 mol H2加成C.青蒿酸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苯环上连有—CHO和—OH、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氢的青蒿酸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青蒿酸的分子式为C15H22O2,故A错误;只有2个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青蒿酸可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青蒿酸的不饱和度是5,的不饱和度是5,且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苯环上连有—CHO和—OH、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氢的青蒿酸的同分异构体,苯环上醛基与羟基处在对位,同分异构体有、3种,故D错误。
2.(2018·成都二模)有两种有机物Q()与P(),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B.二者在NaOH醇溶液中均可发生消去反应C.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D.Q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P的一溴代物有2种[解析]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分别为3∶1、3∶2,故A错误;二者在NaOH醇溶液中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卤代烃、甲基等均可发生取代反应,则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Q、P中均含2种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均有2种,故D错误。
3.(2018·衡水中学三模)已知伞形酮可用雷琐苯乙酮和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一分子雷琐苯乙酮含有3个碳碳双键B.苹果酸的一种缩聚产物是C.1 mol伞形酮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D.雷琐苯乙酮、苹果酸、伞形酮都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解析]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雷琐苯乙酮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A错误;苹果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其中一种缩聚产物是,B正确;伞形酮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酚羟基形成的酯基,则1 mol伞形酮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C错误;D.雷琐苯乙酮、伞形酮都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苹果酸不存在酚羟基,与氯化铁不反应,D错误。
4.(新题预测)镇咳药沐舒坦可由化合物甲和化合物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7H4NBr2ClB.1 mol沐舒坦既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化合物乙既能与HCl溶液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D.一定条件下,沐舒坦分别能发生消去、氧化、取代、加成反应[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7H6NBr2Cl,A错误;1 mol沐舒坦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醇羟基不具有酸性,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C错误;沐舒坦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消去、氧化反应,含有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考点二有机反应类型Z真题感悟hen ti gan wu (课前)1.(2018·江苏·11)化合物Y能用于高性能光学树脂的合成,可由化合物X与2-甲基丙烯酰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BD)A.X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C.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X→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解析]B对:Y分子含有碳碳双键,与Br2加成后,连接甲基的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基团,该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D对:X分子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CH2===C(CH3)CO—取代生成Y,Y中的酯基是取代反应的结果。
A错:X分子中含有苯环,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苯环所在的平面内,3个Br原子和—OH中的O原子在苯环所在平面内,C—O—H 键呈V形且单键可以任意旋转,故X分子中—OH上的氢原子不一定在苯环所在平面内。
C错:X分子中含有酚羟基,Y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MnO-4被还原为Mn2+而褪色。
2.某种药物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C.能分别与金属Na、NaHCO3溶液反应D.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5 mol NaOH[解析]分子中含有苯环,为芳香族化合物,A项正确;分子中含有醇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碳的邻位碳上有氢原子,可发生消去和酯化反应,B项正确;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金属钠、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项正确;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则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3 mol NaOH,D项错误。
R 弱点突破uo dian tu po (课堂)知能补漏从常见官能团的视角判断反应类型双键()或三键(—C≡C—)B 备考验证èi kǎo yàn zhèn ɡ (课后)1.(2018·潍坊三模)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一种药物,已知其结构简式是,则下列关于MMF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①MMF 所有原子一定处在同一平面 ②可以跟溴水加成 ③可以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 ④可以跟NaHCO 3溶液反应 ⑤MMF 的分子式为C 24H 31O 7N ⑥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⑦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⑧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A .①③⑦⑧B .③④⑥⑦C .①④⑤⑥D .②④⑤⑧[解析] ①根据霉酚酸酯的结构简式可知,MMF 含有—CH 3,其结构为四面体形,则所有原子一定不能位于同一平面内;②MMF 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③碳碳双键及苯环上的甲基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④MMF 中没有—COOH ,则不能与NaHCO 3溶液发生反应;⑤MMF 分子式为C 23H 31O 7N ;⑥MMF 中不存在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羟基与卤素原子;⑦由于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⑧由于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⑨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