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

合集下载

国家大剧院介绍

国家大剧院介绍

国家大剧院介绍国家大剧院(National Theatre),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场所,是中国的国家级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独特,引人注目,成为北京市的地标建筑之一。

它是中国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艺术界的重要舞台。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和自然元素,融合了现代化的建筑技术和概念。

整座建筑呈半圆形,由钢结构和玻璃幕墙构成,外观看起来宛如一个华丽的水晶宫。

建筑的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圆形舞台,既能容纳大型歌剧、舞蹈和戏剧表演,也可以进行一些小型音乐会和演讲。

舞台上方悬挂着一个巨大的横幕,可以根据演出需求来调整大小和位置。

国家大剧院内部的设计也非常精致和现代化。

观众席分为三个区域:正厅、二楼和上层包厢。

正厅的观众席设计成两层楼高,可以容纳约2000名观众。

观众席的设计注重舒适度和视野。

每个观众席都配备了舒适的座椅和足够的腿部空间。

此外,国家大剧院还有一些豪华的包厢,供一些特殊的嘉宾和贵宾使用。

国家大剧院主要承办各种艺术表演,包括歌剧、舞蹈、戏剧、音乐会等。

它不仅是中国戏曲的重要舞台,还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的艺术团体和演员前来演出。

每年,国家大剧院都会举办一系列的艺术节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游客。

国家大剧院还提供艺术教育和培训服务。

它设有专门的艺术培训班和工作坊,为有才华和兴趣的年轻人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国家大剧院还与一些国内外的艺术学院和机构合作,进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除了艺术表演之外,国家大剧院还有一些餐厅和商店,提供各种饮食和购物选择。

观众可以在看表演之前或者之后在这里休息和品尝美食,购买一些艺术品作为纪念品。

总的来说,国家大剧院是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艺术表演场所,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优质的艺术享受,也为中国的文化艺术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举办各种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国家大剧院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推广者和交流平台。

无论是中国的观众还是国际艺术界的人士,都能够在这里体验到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国家大剧院注意事项

国家大剧院注意事项

国家大剧院注意事项国家大剧院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每年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观赏演出。

为了确保观众的安全和观演的顺利进行,国家大剧院有一些注意事项,请大家在观看演出时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首先,观众应提前购票,并在演出前请入座。

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常常座无虚席,所以观众应提前购买门票,以免因为票已售罄而无法入场。

在演出前,请按照座位号入座,不要随意更换座位。

安排座位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观众的观赏体验和安全,如果随意更换座位,不仅会干扰其他观众,也可能导致安全风险。

其次,观众应遵守演出场馆内的秩序。

国家大剧院是一个高雅的艺术场所,观众应保持安静,并且不要在场内大声喧哗、拍照或使用手机。

这些行为不仅会干扰演员和其他观众,也会影响自己的观赏体验。

同时,观众在观看演出时要尽量避免举起手臂或物品遮挡其他观众的视线,保持场内的空气流动和通畅。

另外,观众在观演过程中应尽量不要在演出进行中离座。

为了不影响其他观众的观赏体验,观众应该在需要离座的时候选择在节目间的间隙离开,或者在节目结束后离开。

如果离座不可避免,观众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在场内来回走动。

此外,观众不应携带食品和饮料入场。

为了保持场馆的清洁和观众的安全,国家大剧院禁止观众携带食品和饮料入场。

观众可以在演出的间隙期间前往场馆内的餐厅或咖啡厅就餐,但请留意时间,以免错过演出。

最后,观众在观看演出时要遵守演出的举止规范。

观众应尊重演员和其他观众,尽量不要发出嘈杂的声音或议论演出。

同时,观众应尊重演出的版权,不要私自录音或录像,也不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未经许可的演出内容。

国家大剧院是一座重要的文化场所,观众应该以礼貌和合适的态度对待每一场演出。

只有保持良好的观演秩序,我们才能共同营造出一个令人愉快和难忘的观演体验。

在国家大剧院观看演出是一种文化追求和享受,希望大家能够遵守以上规定,共同共享艺术的魅力。

简述国家大剧院的特点和作用

简述国家大剧院的特点和作用

国家大剧院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分别从建筑设计、内部设备和文化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描述。

1.建筑设计: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特点独具匠心,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构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独具特色的视觉风景。

大剧院的外形呈现出一个完美的椭圆形,内部则采用了采光、音效和舞台等一系列设计手段,以满足各种表演要求。

此外,大剧院采用了先进的空调和环保技术,确保了演出场馆整体环境的舒适与安全。

2.内部设备:国家大剧院作为专业的艺术表演场所,内部设备也是一流的。

剧院内配备了一流的音响、灯光、舞台机械设备,可以满足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需求。

同时,大剧院还设有大量的艺术教育和培训设施,为艺术家和观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文化影响: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对于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剧院的建成不仅为国内外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更多高水平的艺术享受。

此外,大剧院还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节,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艺术,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总的来说,国家大剧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一流的内部设备和重要的文化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北京国家大剧院游览行程旅游攻略

北京国家大剧院游览行程旅游攻略

北京国家大剧院游览行程旅游攻略北京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最重要的剧院之一,也是世界级的艺术殿堂。

作为一个独特的现代建筑奇迹,它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设计元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如果你是一个戏剧爱好者或者对建筑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来北京国家大剧院是你不容错过的旅行目的地。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北京国家大剧院游览行程的旅游攻略,帮助你规划一次愉快且充实的旅行。

第一天:国家大剧院探索之旅上午:1. 早上你可以提前预定好票,选择一部你喜欢的演出,以便后续行程作出合理的安排。

2. 在早上抵达国家大剧院时,可以先欣赏剧院外观的壮丽景色。

剧院的整体造型犹如一艘巨大的玻璃船,矗立在水面上,给人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视觉冲击力。

3. 在剧院附近找一家特色的中餐馆品尝正宗的北京菜,如烤鸭等,满足你的味蕾。

下午:1. 下午时分是参观国家大剧院内部的最佳时间段。

剧院提供定时的导览服务,你可以跟随导游参观剧院的大厅、舞台、化妆间等地方,深入了解剧院的工作机制和背后的故事。

2. 参观完内部后,你还可以参观剧院内的图书馆,了解关于戏剧和音乐的丰富资料。

晚上:1. 晚上是欣赏演出的最佳时机,这也是为什么你需要提前预定票的原因。

享受一场精彩的音乐会、戏剧或者芭蕾舞表演,与众多艺术家们共同感受艺术的魅力。

2. 演出结束后,你可以在剧院周边的小吃摊尝尝正宗的北京夜宵,感受这个古老城市的夜生活的气息。

第二天:周边景点游览上午:1. 早上你可以选择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离剧院不远。

你可以欣赏到广场上悠闲行走的人群和宏伟的建筑,同时也可以领略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

2. 接下来,你还可以前往故宫,这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的宫殿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典范。

你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古老宫廷的建筑设计和皇家文化的瑰丽壮观。

下午:1. 下午你可以前往颐和园,这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花园博物馆”。

这里有精致的园林景观、古建筑以及人文景观,可以让你感受到古代皇家园林的美丽与宏伟。

国家大剧院组织架构

国家大剧院组织架构

国家大剧院组织架构国家大剧院(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是中国北京市的一座大型现代建筑,也是国家一级文化艺术机构之一、国家大剧院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艺术精神成为北京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从组织架构来看,国家大剧院主要由主管机构、院长办公室、副院长办公室、办公室、艺术团、院本部和院部机构等部门组成。

一、主管机构主管机构是国家大剧院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对整个大剧院的工作进行领导和指导。

二、院长办公室院长办公室是国家大剧院的决策和执行机构,由院长领导,负责领导和协调大剧院的各项工作。

三、副院长办公室副院长办公室是国家大剧院的副级决策和执行机构,由副院长领导,负责协助院长办公室开展工作,包括财务管理、项目策划、演出管理等方面。

四、办公室办公室是国家大剧院的综合管理和服务机构,负责大剧院的综合协调、物资管理、行政事务管理和对外联络等工作。

五、艺术团艺术团是国家大剧院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乐团、舞团和戏剧团等。

艺术团由国内外优秀的音乐家、舞蹈家、演员组成,他们为大剧院的各类演出提供专业的艺术表现力。

六、院本部院本部是国家大剧院的核心管理部门,负责大剧院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宣传推广等。

七、院部机构院部机构包括演出部、剧目管理部、市场部、文化教育部、国际交流部等。

演出部负责演出项目的策划、组织和执行;剧目管理部负责剧目的选择、策划和管理;市场部负责票务销售和市场推广;文化教育部负责开展艺术教育和文化活动;国际交流部负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此外,国家大剧院还设有院长助理、副院长助理等职务,他们主要负责协助院长和副院长开展工作。

总的来说,国家大剧院的组织架构分为主管机构、领导办公室、综合管理机构、艺术团队和院部机构等部门。

这样的组织架构使国家大剧院在管理和运营方面更加高效和科学,能够实现艺术表演的顺利进行,并能够满足人们对艺术欣赏和文化交流的需求。

中国国家大剧院 的美

中国国家大剧院 的美

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
1. 外观设计:大剧院的外观呈椭圆形,仿佛一颗巨大的水滴,独特的造型使其成为北京城市风景线的一大亮点。

超过18000块巨型玻璃组成的外壳,使建筑在夜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2. 内部空间设计:大剧院内部空间设计独特,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餐厅、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同时还有多功能空间如展览厅、艺术教育中心等,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需求。

3. 内部艺术品:大剧院内部有众多艺术品和雕塑,如“一桌二椅”艺术装置,原型取于国家大剧院2013年原创京剧《天下归心》的舞台美术设计。

这些艺术品和雕塑为整个建筑增添了更多的艺术气息。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美不仅体现在外观设计和内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其内部的艺术品和雕塑上。

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详细介绍ppt课件

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详细介绍ppt课件
1
建筑艺术的审美 特征:实用性、 审美性、谐调性 等,进一步阐述 国家大剧院与天 安们、人民大会 堂等周围环境的 和谐美。
2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 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 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 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 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 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 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 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 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 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 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家大剧院内部各个剧院详解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洁白肃穆,色调风格宁静、清新而高雅,位于歌剧院东 侧,以演出大型交响乐、民族乐为主,兼顾其它形式的音乐演出。 音乐厅的天花板被打造成一件精美的抽象艺术品,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浮雕像一片起伏 的沙丘,又似海浪冲刷的海滩,有利于声音的扩散。为了达到声效的完美,在顶棚的 下面还悬挂了一面龟背形状的集中式反声板,它的作用是将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 音乐厅的顶部、墙壁、地面、舞台、坐席与管风琴的色调搭配和谐优美,处处传递着 音乐殿堂的非凡气质,其混响时间为2.2秒,实现了建筑美学和声学美学的完美结合。
5
剧院内部
国家剧院的实用性
大剧院内有三个剧 场,中间为歌剧院、 东侧为音乐厅、西 侧为戏剧场,三个 剧场既完全独立又 可通过空中走廊相 互连通。在歌剧院 的屋顶平台设有大 休息厅,在音乐厅 的屋顶平台设有图 书和音像资料厅, 在戏剧场屋顶平台 设有新闻发布厅。 这些则充分体现了 这个建筑的实用性。
(四)强制性。在人类美的创造活动中,建筑是规模最大、 最具有永久性的艺术品,它以巨硕触目的形象强迫人们去 感受它、欣赏它,并作出审美评价。
(五)综合性。建筑是一个空间环境,它不仅以其外部立 体造型表现美,还通过内部不同的空间序列来表现。

形容国家大剧院美句

形容国家大剧院美句

形容国家大剧院美句形容国家大剧院美句国家大剧院是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中部的一座现代化建筑。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成为了中国的文化名片、国家的宝贵财富,被誉为“中国艺术的殿堂”。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形容国家大剧院,用美丽的词句来表现这座建筑之美。

外观国家大剧院的外观既不卑躬屈膝,也不过度张扬,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折中美感,白色外墙展现着绵延的曲线和光滑的表面,它就像一块璀璨凝聚的雪花,洁白耀眼,整体设计典雅简洁,给人勃勃生机和无穷思维的想象空间。

内部走进国家大剧院,舒适的环境和氛围就旋即扑面而来。

大开间的接待厅、宽敞的电影厅、精致的展厅、设备齐全的跨媒体展示区,以及便捷的设施和完善的服务,都象征着此处的高品质和安静舒适。

声音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里,歌唱和音乐成为了无处不在的艺术盛宴。

基于现代音响技术和声学原理,音乐厅的设计尤其强调了声音的宜人性。

人们能够感受到完美的听觉享受,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可以聆听到最纯粹、最动人心弦的音乐。

文化文化是国家大剧院的灵魂和基石,这里收藏了数以万计的文化珍品。

大剧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古典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这种融合使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与传承,也塑造了一个专业、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平台。

在这里,观众们可以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演出,分享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总结国家大剧院是一个集现代和古代艺术于一身的中国文化精品,它拥有着秀美的外观、宜人的声音、时尚的内部和有内涵的文化,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让人感慨其中的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是一处举世无双的地方,令人向往和神往,欢迎您去亲身感受一下这里的美丽和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流疏散
大剧院一层面积有26000平米,按2000平米一个消防分区,要分13个 区,而每个区要有两个单独的对外出口,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采 取的方法是不同的消防级别不同房间的围合结构运用不同的耐火材料, 使火情控制在局部小范围不致蔓延,并且精心安排了人流的疏散通道, 使观众能很快到达安全区。 此外,在剧院与露天水池之间设计有一条宽达8米的环形消防通道,走 廊虽然位于地下11.5米处,但却是露天的,消防通道相当宽敞,可容纳 两辆消防车并排通行,同时还留有两米宽的人行通道,消防队员可通 过消防通道及时到达着火点,它的存在,将为人们的安全撤离赢得时 间。 为确保安全,疏散规范采用了法国的比较保守的疏散计算方法。实际 上,国家大剧院的消防疏散通道最终是按1.5万人能迅速撤离的标准设 计的。其中,在地下3米和7米处,各有观众疏散通道8到9处,它们从 巨形水池底下穿过,直通外部广场。观众通过这些通道,能够迅速从 剧院疏散。
歌剧院
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位于内部最中心。 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 座三层,共有观众席2398个
音乐厅
音乐厅洁白肃穆,色调风格宁静、清新而高雅,观众席 围绕在舞台四周,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二层,共有观众 席2019个
戏剧场
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 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真丝墙面烘托出传统热烈的气氛。 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1035个席位

国家大剧院整个壳体 钢结构重达6475吨, 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 米,截至2011年,是 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谢谢
设计理念
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 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这座“城市中的剧院、 剧院中的城市” 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 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中国国家大剧 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 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鸡蛋壳’,里面 孕育着生命。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
流线图
从入口经过一条水下 长廊后到然开 朗,流线至此也分成 多条,分别通向不同 的空间。
各空间分散对称布置, 但又通过一定的走道 连接,形成完整复杂 的流线系统。
从内部可以透过屋顶看到天空,保证采光的同时 增加空间趣味性。
巨大的交通疏散 空间
前导空间设置适当的景观,增加空间趣味性。
入口大厅
国家大剧院内主要有四个使用空间,及其四个剧场,中 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南门西侧 是小剧场,四个剧场从平面图看是完全独立的,但其通 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每一个演出厅都有独特的建筑形 式。从空间来理解,整个内部更像是一个建筑群,倘若 把外壳去掉,空间依然成立。另外其内部还有许多与剧 院相配套的设施。具体 各个空间内部的处理如高度形状 等是由剧院建筑的功能性来决定的。 其空间划分明确,交通空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尤其是 上层。空间引导性差,人在里面很自由,流线简单。
鸟瞰
整个建筑处于总面积达3.5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内,从远处看, 湖内倒影与建筑构成统一的整体,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这也是 设计师设计这么大一块人工湖的原因。从空中看北京,紫禁城 是被一个护城河围住的,不远处又有北海和中南海,围绕大剧 院的小湖正是这片水域的恰当延伸,北京城整体的环境没有改 变。 基地周围包围一圈绿化带,入口处左右对称设置大片绿化,隔 断了长安街上的喧嚣,形成了一片身处市中心的大型文化休闲 广场。既避免整个环境的单调,同时又突出了整个基地的南北 轴线。设计遵循了将自然园林引入城市的思路,整体与大剧院 的主体建筑保持协调一致,体现了隐与显、密与疏之间的适度 结合,融入了复层、群落等景观设计理念。 外部环境的处理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 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中国国家大剧院
张光宇 1041401072 10建筑
建造背景
1958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建设国家大剧院,并批示,地址“以在人民大会 堂以西为好”。但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限制,这一工程未能实施。 1990年,文化部提出在原址上兴建国家大剧院。1997年10月,中央决定 在人民大会堂西侧空地尽快兴建国家大剧院。1998年1月8日,中央正 式决定用4年时间,投资25.5亿元建成大剧院。1998年4月,公开招标,保 罗· 安德鲁的方案中标。2000年4月,工程动工。2000年7月,国家大剧 院停工待命,征求修改意见。在调整方案时,考虑国家大剧院与天安门 广场和人民大会堂的关系,连续两次将用地范围扩展,一直扩到人民 大会堂南侧路。这样大剧院比第一次方案南移70m,对改善周围环境 起到了关键作用。2001年12月,国家大剧院正式开工。2003年12月2 日,国家大剧院封顶。2007年,国家大剧院开始演出……时至今日,中国 国家大剧院长达三个半月的开幕演出季已经过了三分之二,而争议之声 从大剧院开始筹建时就没有停息过,大剧院在万众瞩目中俨然成为中国 最具关注力的建筑和文化现象。
下层平面
入口大厅
入口
小剧场
戏剧场 音乐厅
歌剧院
上层平面
靠近建筑表皮的都做交通空间处理,合理 利用空间。
剖面图 主要使用空间都是上下通高,从外部形体就可以得 到反映。




在巨大的外壳包围之下,内部空间除了几块主要的使用空间之外,剩余 的都是交通空间,这样的处理势必会造成空间的浪费,而且在设备上的 花费会很大,比如采光通风等。我想建筑师在设计中并不是没有考虑到 这一点,但为了追求与整个城市面貌的统一,在形体空间处理上又不得 不这样做。在功能与内涵上,建筑师选择了对于这块基地更重要的一方 面----内涵。 整个空间可以分为相互独立的几大部分,这几部分之间从功能及空间组 合上看似没有多大联系,整个建筑可以看做是在一块建筑群上硬性的加 了一个外壳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这样的处理也使得内部流线方便组织, 而且站在城市的角度来看建筑是比较纯粹的,相对符合整个城市面貌。 以纯粹的建筑空间而言,大剧院基本能满足观众的使用需求,但是以观演建 筑的特定性能而言,大剧院所提供的观演环境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从形式反映空间的角度:从建筑的外部很难想象到内部空间的划分及组 织,这也成为其受争议的一方面。 垂直交通空间布置在建筑外围,保证内部空间的完整性。
小剧场
小剧场位于地下层,是国家大剧院最具 多样性可能的多功能剧场,整体色调清 新、风格典雅,
建筑造型艺术




整个建筑的形式是纯粹的。 建筑采用巨大的外壳将内部分散的功能空间全部包起来,形成一个统 一的整体,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 。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 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 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建筑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 么高。 建筑外壳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 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 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中部为渐开 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巨大的玻璃外壳保 证了内部空间的采光。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 的结合。 从尺度上看,所有空间都采用大尺度,这样符合剧院建筑的功能,不 会给人压抑感。
环境分析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 北京西长安街沿线, 人民大会堂西侧,西 长安街以南,由国家 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 北两侧的水下长廊、 地下停车场、人工湖、 绿地组成,总占地面 积11.89万平方米,总 建筑面积约16.5万平 方米,其中主体建筑 10.5万平方米,地下 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
北京城主轴线
总平面
空间、流线
入口处采取下沉式 处理。避免因太多人 流而打破整个地面环 境的和谐。国家大剧 院地下最深处为-32.5 米,相当于往地下挖 了10层楼的深度 。
经由国家大剧院北门主 入口进入大剧院的内部 主体建筑,首先需通过 位于人工湖下方的北水 下长廊。这是一个前导 空间,手法是欲扬先抑。 这条水下长廊长约 80米,宽约24米,顶部 采用玻璃天棚搭建而成。 保证了内部采光,不至 于形成空间的过分压抑 和单调。这是整个建筑 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主轴线 主干道 入口广 场 轴线
基地位于北京城最敏感的地段----紫禁城西侧,北 边是城市主干道---长安街。所以,在设计中这成为 了限制建筑师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国家大剧院采 用对称型的巨蛋,南北方向巧妙的呼应了北京城市 的主轴线,东西方向又与人名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 轴线重合,而这也就确定了建筑的在基地中的位置。 是不可变的。 周围大部是传统建筑,所以当一个巨蛋出现在天安 门旁边是显得格格不入。但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也 成了长安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其主体建筑为独特 的壳体造型,壳体 外围被水色荡漾的 人工湖环绕,人工 湖之外是总面积达 3.9万平方米的绿 化带。 光洁现代的壳体矗 立于轻波微漾的水 面中央,四周绿荫 环抱,波光倒影浑 然辉映,宛如一颗 晶莹剔透的水上明 珠。
建筑立面,大虚大实,虚实对比强烈。
结构形式

国家大剧院外壳采用空间双 层网壳结构。壳体钢结构总 重6750吨,网壳面积3.5万 平方米,没有一根立柱支撑, 全靠148榀弧型钢梁承重。 考虑到风、雪、地震等自然 因素,壳体钢结构还体现了 柔性设计理念。钢梁接触地 面的一端允许相应滑动,整 个结构的最大变形度大约为 20厘米。
设计师
保罗· 安德鲁(Paul Anerdu, 1938年7月10日生于法国波尔 多市附近的Caudéran),著名法 国建筑师。因其在世界范围数 不清的机场规划而闻名,特别 是位于马尼拉、阿布扎比、雅 加达、开罗、文莱和巴黎等地 的机场。他很善于通过文案推 销他的建筑设计,在国际大型 项目中多次中标。但他的设计 也多次出现问题,尤其坍塌等 安全问题和设计中的能耗巨大 浪费问题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